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成果」新聞搜尋結果, 共 4068 篇 ,以下為 3481 - 350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歡聚集團發佈2022年Q4及全年財報:集團連續第二年實現盈利

新加坡2023年3月16日 /美通社/ -- 新加坡時間2023年3月16日,歡聚集團(NASDAQ:YY,簡稱「歡聚」或「集團」),一家全球領先的視頻社交媒體公司,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歡聚集團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6.049億美元,全年實現營收24.12億美元。其中BIGO板塊第四季度營收4.765億美元,全年營收19.97億美元。 繼2021年後,歡聚連續第二年實現集團盈利,錄得持續經營凈利潤1.289億美元。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不考慮已剝離的YY Live業務,集團全年淨利潤1.993億美元,同比增長83%,淨利率達8.3%;BIGO板塊全年淨利潤2.88億美元,同比增長58.3%,淨利率達14.4%。 歡聚集團持續回饋股東,傳達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2022年累計回購股票1.381億美元,派息1.459億美元。 歡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學淩表示,儘管面臨來自全球宏觀環境的諸多挑戰,2022年是富有成果的一年,歡聚集團連續第二年實現集團盈利;Bigo Live用戶增長加速。2023年,我們將繼續致力於通過創新多元的產品和服務,提升全球用戶的線上體驗和生活品質。在適應宏觀環境變化的同時,優先投入符合長期戰略的業務,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憑借韌性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現金儲備,欢聚將更好地挖掘長期增長機遇,為股東創造價值。 2022年全年財務亮點 凈收入為24.115億美元,2021年同期為26.191億美元。 歸屬於歡聚集團控股權益的持續經營凈利潤為1.289億美元,2021年同期凈虧損為1.159億美元。2022年全年凈利潤率為5.3%,2021年同期凈虧損率為4.4%。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歸屬於歡聚集團控股權益和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凈利潤同比增長83%至1.993億美元,2021年同期為1.089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凈利潤率為8.3%,2021年同期為4.2%。 2022年四季度財務亮點 凈收入6.049億美元,2021年同期為6.637億美元。 經營虧損為1420萬美元,2021年同期經營利潤為6060萬美元。經營虧損率為2.3%,2021年同期經營利潤率為9.1%。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經營利潤為2780萬美元,2021年同期為835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經營利潤率為4.6%,2021年同期經營利潤率為12.6%。 2022年第四季度業務亮點 第四季度,Bigo Live的全球用戶增長保持強勁趨勢,MAU同比增長14.3%至3680萬;其中,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增長亮眼,同比增長21.6%。第四季度,Bigo Live對直播工具和多人房互動玩法進行了全面的升級迭代之後,用戶活躍和互動持續穩步提升,整體開播人數環比上漲3.3%,人均開播時長上漲4.5%。圍繞本土風俗、用戶喜好和關注點推出多樣化優質內容,一向是Bigo Live的重要運營策略之一。第四季度,Bigo Live在全球多地區推出多種足球世界盃專題活動,幫助足球愛好者更好地瞭解和分享賽事精彩動態。此外,一年一度的年度盛典活動BIGO Awards Gala也在新加坡Capitol Theatre圓滿落幕,Bigo Live表彰了2022年度表現卓越的270餘名創作者及近100個家族,並邀請優秀創作者為大家帶來精妙絕倫的多元文化表演,全球將近400萬觀眾通過線上直播見證了這一盛會。 同时,Likee用戶社交品質和用戶黏性得到明顯提升。第四季度,Likee使用app內IM聊天功能的用戶滲透率環比增加14.5%,整體人均使用時長環比提升13.4%,30日留存率環比提升6.3%。Likee緊密圍繞興趣社區定位,搭建更專注、高質量的本土內容生態,並逐步加大與各垂直興趣平臺的合作投入。Likee先後與多款知名遊戲達成合作,為各類遊戲愛好者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遊戲成為Likee平臺聚集用戶最多的垂類社區之一。12月,Likee成為世界遊戲業界權威獎項The Game Awards(遊戲大獎)官方合作夥伴,為全球用戶進行頒獎典禮直播,獲得累計數百萬的遊戲受眾觀看和參與互動。 第四季度,Hago持續推動產品戰略升級,通過算法和推送策略的優化,Hago提升了社交類房間與用戶的匹配度和滿意度,實現社交頻道次留環比提高1.5%,頻道人均停留時長環比提高5.3%。Hago Space多人虛擬形象互動房間推出全新露營場景,並同步上線新手引導等一系列優化舉措,推動Hago Space新用戶線上時長環比提升6.5%,Hago Space裝扮商城營收環比提升13.4%。 投資者關係連絡人 JOYY Inc.Jane Xie/Maggie YanEmail: joyy-ir@joyy.com  ICR, LLCRobin YangTel: (+1) 646 915-1611Email: joyy@icrinc.com   [1].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的相關資訊(包括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的對賬),詳細可查閱公司於2023年3月16日發佈的《JOYY 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新聞稿。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27 加入收藏 :
TAQA和Reykjavik Geothermal簽署合資協議 成立TAQA Geothermal Energy LLC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2023年3月16日 /美通社/ -- 在本日的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 私營部門論壇上,Industrialization and Energy Services Company (簡稱TAQA)  與Reykjavik Geothermal (簡稱RG) 簽署了一份合資協議,成立其總部位於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TAQA Geothermal Energy LLC。 TAQA and Reykjavik Geothermal sign Joint Venture Agreement to form TAQA Geothermal Energy LLC TAQA Geothermal將在沙特阿拉伯和MENA (中東和北非) 地區探索並開發地熱資源,為沙特和中東綠色倡議的減碳目標做出貢獻。該全新的合資企業完全符合該王國減少碳排放,並進而實現淨零排放所做出的努力,同時依照所頒布的《2030願景》(Vision 2030),實現能源結構的多樣化。 TAQA集團執行長Khalid Nouh針對此消息發表以下評論: 「我們早在2021年初便開啟了轉型的旅程,向可持續的未來邁進,當時我們在土耳其成立了TAQA地熱卓越中心 (TAQA Geothermal Center of Excellence,TG-CoE),旨在與該王國的其他利益相關者分享地熱開發的知識與經驗。在過去的兩年中, TG-CoE在能源部的指導下,與大學、研究機構、K A-CARE和SGS展開緊密合作。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顯示出沙特阿拉伯地熱資源的深厚潛力,現在正是大膽采取措施,進一步探索該資源,讓所有潛力得以發揮的時刻。 今天我很高興宣布,TAQA正與一家舉世聞名且經驗豐富,也是地熱資源開發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即 Reykjavik Geothermal (RG) 共同合作。我們正在共同創建TAQA Geothermal Energy LLC,其總部位於KSA (Kingdom of Saudi Arabia,即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這間公司的使命是在該王國開發相當於1GW的地熱發電能量,進一步為實現沙特和中東綠色倡議的減碳目標做出貢獻。」 RG董事會主席Godmundur Thoroddsson表示:「RG團隊長期以來篤信該王國的地熱潛力,我們於2009年首次開始探勘當地資源。此種乾淨、穩定且價格低廉的基礎負載能源,具有強大的潛力。我們新的合資企業不僅以開發1+ GW的高焓能量發電為目標,並致力利用該王國豐富的低焓和中焓資源,發展大規模的地熱冷卻和海水淡化項目。」 關於TAQA TAQA於2003年在沙特阿拉伯成立,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 (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Saudi Arabia) 持有其54%的股權。TAQA為創新、開發以及在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部署,為能源行業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TAQA在全球20個國家擁有超過5,500名員工,憑藉全球產品和技術卓越中心的動能,提供整合性的產品組合作為各種井的解決方案 (Well Solutions)。 關於Reykjavik Geothermal RG位於冰島雷克雅未克市,是地熱能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全球知名領先企業。RG已在冰島和世界各地成功開發多個地熱項目,擁有一支由行業專家組成的團隊,專注於高增長核心市場的重要項目儲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39 加入收藏 :
恩智浦加速量產S32R41高效能雷達處理器

【臺北訊,2023年3月16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NXPI)宣佈量產具擴展性S32R雷達處理器系列的最新成員。專為滿足處理更高要求而量身定制的高效能S32R41,是製造高解析度轉角雷達(corner radar)和長距前置雷達(front-facing long-range radar)的核心,可為L2+自動駕駛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解決方案提供支援。ADAS整體解決方案專家CubTEK將運用恩智浦S32R41處理器和TEF82xx RFCMOS收發器建構其全新高階雷達感測系統。該技術將應用於新一代商用車輛的複雜盲區資訊系統(blind spot information system;BSIS),協助駕駛員禮讓行人和自行車等弱勢道路使用者,提高道路安全。恩智浦的可擴展雷達平台包含高度整合的處理器和雷達單晶片,具有高度的架構相容性和軟體重複使用性,CubTEK可繼續使用基於恩智浦S32R45在4D成像雷達方面取得的成果。   產品重要性 汽車雷達正迅速成為以安全為重的ADAS應用的關鍵感測技術,對增強道路安全具有重大影響。BSIS是對增強雷達功能的要求較為嚴苛的應用案例之一。商用車輛的四周有大範圍的盲點區域,並且轉彎時盲點區域還會發生動態變化。聯邦汽車運輸安全管理局(Federal Motor Carrier Safety Administration;FMCSA)相關資料顯示,車輛前側盲區可長達20英尺(6米),後側盲區可長達30英尺(9米),左側盲區寬約一個車道,右側盲區寬約兩個車道。若大型商用車輛(如卡車)在轉彎時與行人或騎車者發生碰撞,通常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過去透過增加後視鏡來改善駕駛員的視野,並為商用車輛配備側面防撞保護裝置,可以提高弱勢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但因轉彎造成事故仍頻頻發生,因此許多汽車現在都內置BSIS,提供盲區監測系統(blind spot detection;BSD)、變道輔助系統(lane change alert;LCA)和轉向輔助(turn assist;TA)等功能。   更多詳情 恩智浦S32R41雷達處理器可滿足先進77GHz雷達應用的需求,不僅適用於高解析度長距雷達應用,還適用於客車(passenger car)與商用車輛(commercial vehicle)的先進轉角雷達(corner radar)應用,例如CubTEK的BSIS。該架構支援達到ISO 26262的ASIL D功能安全等級,結合高效能SPT(訊號處理工具箱)和Cadence BBE32 DSP雷達處理加速器,形成效能強大的處理鏈。高效能處理能力、雙MIPI CSI2介面和8 MB本地SRAM,可輕鬆實現高角度解析度(angular resolution)雷達系統。此外,符合EdgeLockTM標準的硬體安全引擎(hardware security engine;HSE)可提供無線(over-the-air;OTA)更新功能,並符合ISO 21434規範。透過運用恩智浦S32R41處理器和雷達軟體開發套件(radar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RSDK),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建構並最佳化高解析度77 GHz雷達感測器應用。   CubTEK技術長蔡青翰表示:「恩智浦S32R41雷達處理器是我們在市場上看到首個提供必要處理能力和連線效能的技術,能同時滿足增強商用車輛安全性的技術需求和商業需求。CubTEK的系統已通過ECE R151認證,並實現了BSD、LCA和TA功能,解決集裝箱牽引車的視覺盲區問題。我們非常高興能與恩智浦合作,S32R41處理器將運用在我們的新型雷達產品。」   恩智浦半導體ADAS全球產品行銷總監Huanyu Gu表示:「恩智浦S32R41處理器專為低功率提供高效能而打造,可滿足下一代高階雷達感測器的要求。基於此,CubTEK團隊開發的BSIS實現了出色的180度視野和超過110米的探測範圍。我們非常榮幸S32R41處理器能夠廣泛應用於客車之外的領域。」   更多恩智浦高效能S32R41雷達處理器相關訊息,請參閱:NXP.com/ S32R41。   #####   關於恩智浦半導體 恩智浦半導體(NASDAQ:NXPI)匯聚精英才智,共同創造突破性技術,讓智慧安全的互聯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安全、更有保障。作為全球領先的嵌入式應用安全連結解決方案供應商,恩智浦持續突破汽車、工業與物聯網、行動裝置與通訊基礎設施市場的限制,提供推動未來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恩智浦擁有超過60年的專業技術及經驗,在全球逾30個國家設有業務機構,員工超過31,000人,2022年公司全年營業額達到132.1億美元。更多恩智浦相關訊息,請參閱官方網站:https://www.nxp.com/。   恩智浦、恩智浦標誌、EdgeLock是恩智浦公司的商標。所有其他產品或服務名稱均為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保留所有權利。© 2023 NXP B.V.  

文章來源 : 盛思公關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912 加入收藏 :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衝破獲取優質醫療保健的障礙

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花園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Medical Tourism Association 與 Global Healthcare Resources 和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Research Center 合作啟動首次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以打破阻礙進行和發展醫療旅遊的主要障礙。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 將透過醫療旅遊產業最佳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整合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促進發展全球病患、醫療支付者(轉介機構)和高質素治療之間的無縫網絡,以在 2028 年為產業增加 500 萬新的醫療旅遊者。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 利用主要參與者的卓越解決方案和合作成果,產生前所未見的成果。目標十分簡單:透過消除傳統醫療旅遊模式的障礙和複雜性,以及讓數據訪問透明化,建立一個更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Moonshot 旨在創造一個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醫療保健服務的未來。 這個平台旨在解決限制醫療旅遊發展的眾多挑戰,包括技術挑戰、缺乏必要數據的訪問權限、累積已久的護理需求、病患協助不足、營銷策略欠佳,以及產業內部的不斷變動。 Medical Tourism Association 行政總裁兼創辦人 Jonathan Edelheit 表示:「在疫情結束後,醫療旅遊產業已重新啟動並再度蓬勃發展。現在我們是時候對這一產業重新想像,並解決一切阻礙產業、持份者和專業人士實現其真正成功和發展潛力的問題。」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 透過提供合適的技術來推動醫療旅遊患者交易、整合系統以有效地篩選和同步數據、改進健康旅遊解決方案,以及改善全球供應商網絡和合作,以滿足全球累積已久的需求並推動競爭,從而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 Moonshot 計劃為免費參與,產業中任何希望推動醫療旅遊計劃發展的持份者都可以參與。所有參與者都將收到 Moonshot 計劃的標誌,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 請即加入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 社群。Moonshot 參與者將收到有關產業如何合作實現其目標的更新資料。 如欲進一步了解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請點擊此處。  關於 Medical Tourism Association Medical Tourism Association (MTA) 是一個非牟利組織,致力於打破阻礙讓人有能力負擔、具透明度的世界級醫療保健的障礙。MTA 成立於 2007 年,致力持續提高大眾對醫療旅遊的認識,同時推動該產業採用最佳作業流程。MTA 的目標是讓產業持份者,無論是醫療保健提供者、轉介機構(買家)還是醫療旅遊者,更容易連繫和開展業務。MTA 很自豪與產業的領先品牌合作並協助推出這些品牌,例如韓國、杜拜、華盛頓、佛羅里達州和阿布扎比。我們與政府、醫療保健提供者、保險公司和其他持份者合作,從項目的構思到推出和商業化均有參與。  2023 年,我們將焦點擴展為幫助產業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其真正的潛力。我們推出了 Medical Tourism Moonshot,此計劃可幫助全球數百萬消費者了解並輕鬆取得醫療旅遊機會。我們現在將在產業中展開新的行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促進產業參與者間的合作。 關於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Research Center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Research Center 是一個非牟利組織,旨在收集和傳播高水平的數據,以改善跨境醫療保健服務的質素和安全性。IHRC 制定了醫療旅遊指數,對世界各國進行排名。 醫療旅遊指數根據對 46 個國際醫療旅遊目的地的看法,提供消費者在三個主要層面下的 41 個準則之見解,這些準則包括目的地的吸引力、安全以及護理質素。IHRC 與全球醫療保健和醫療旅遊領域的領袖(包括 Medical Tourism Association)合作,透過從數據中獲得可操作的有用訊息,促進醫療服務的透明度並擴大其可及性。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64 加入收藏 :
基石藥業公布2022年年度業績及公司近期進展

2022年總收入為4.814億人民幣。其中商業化收入3.9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42% 穩健的財務狀況,截至2022年12月31日現金儲備為10.42億人民幣;年內虧損減少55% 五項新藥上市申請獲批,成功實現了兩款新產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和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的商業上市。加上已上市的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和泰吉華®(阿伐替尼片),已成功上市四款同類首創/潛在同類最佳的腫瘤創新藥 五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包括擇捷美®一線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上市申請先後在英國和歐盟獲得受理 潛在同類最佳藥物CS5001 (ROR1 ADC)正在美國、澳洲和中國大陸開展I期臨床試驗,預計年底前公布初步數據 蘇州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股票代碼:2616.HK),一家專注於研究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療法及精准治療藥物的領先生物制藥公司,今日公布其2022年年度業績及近期業務亮點。 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楊建新博士表示:「2022年,基石藥業商業化實現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商業化收入同比增長142%,並實現總收入翻倍,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產品管線在全球范圍內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022年,我們成功實現了兩款新產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和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的商業上市。至此,我們已上市三款同類首創精准治療藥物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泰吉華®(阿伐替尼片)、拓舒沃®(艾伏尼布片)以及一款潛在同類最優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隨著商業運營體系的持續完善與策略的不斷優化,我們的藥品及其新適應症正在快速覆蓋全國市場。 臨床開發繼續保持加速推進,新藥上市進程不斷提速。2022年初至今,我們已取得三款產品的五項新藥上市申請的批准,另有五項新藥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其中包括舒格利單抗一線治療轉移性NSCLC的上市申請先後在英國和歐盟獲得受理。 出海是創新生物藥企的必然趨勢,也是基石藥業極為重視的商業策略。我們正通過多維度的全球戰略合作以支持產品商業化和臨床開發。這些進展證明了公司的創新研發能力再次得到國際認可,也將加速產品在全球主要市場實現其商業價值。 潛在全球同類最佳藥物 CS5001 (ROR1 ADC) 作為基石藥業管線2.0戰略的重磅產品,目前正在美國、澳洲和中國大陸開展I期臨床試驗。我們期待在年底前公布初步數據,並探索與海外公司的合作機會。 我們正在推進超過10個的早期管線項目,包括多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和用於治療難治性細胞內靶點的專有平台。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以臨床研發為核心競爭力,多維度建立產品管線,依托強大的臨床開發引擎,快速將創新藥物推向國內外市場,進一步釋放已上市產品的商業價值的同時,加速產品在全球主要市場實現其商業價值,造福全球患者,並為投資人、合作伙伴以及利益相關方創造更大的價值。」 業務摘要 2022年,基石藥業碩果累累,在日趨成熟的產品管線及業務經營方面達成多個裡程碑。我們在全年取得的商業成果,包括推出兩款同類首創(FIC)/同類最優(BIC)療法,使我們躋身於中國創新生物制藥公司的前列,我們現有四款產品上市,持續創收穩定的收入,為進一步的增長計劃提供財力及資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的產品管線及業務經營均已取得重大進展。 我們在此期間取得的成就包括: 總收入達4.814億人民幣,包括商業收入3.941億人民幣,其中精准治療藥物銷售額為3.643億人民幣,舒格利單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為2980萬人民幣 兩款新產品成功上市:舒格利單抗及艾伏尼布,我們共有四款產品商業化上市並帶來銷售收入 三款產品獲授五項NDA批准: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大陸獲批用於治療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艾伏尼布在中國大陸獲批用於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突變的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普拉替尼在中國大陸獲批用於治療轉染重排(RET)突變的甲狀腺髓樣癌(MTC)及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TC),普拉替尼在中國香港獲批用於治療RET融合陽性NSCLC,以及普拉替尼在中國台灣獲批用於治療RET融合陽性NSCLC,RET突變的MTC及RET融合陽性TC 目前正在審評中的另外五項NDA:普拉替尼在中國大陸用於一線治療RET融合陽性NSCLC,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大陸用於復發或難治性結外自然殺傷細胞/T細胞淋巴瘤(R/R ENKTL),舒格利單抗在英國用於一線治療IV期NSCLC,舒格利單抗在歐盟用於一線治療IV期NSCLC以及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大陸用於一線治療胃腺癌/胃食管結合部腺癌(GC/GEJ) 取得舒格利單抗在多個適應症中的五項積極數據:R/R ENKTL、一線IV期NSCLC、III期NSCLC、一線GC/GEJ及一線食管鱗癌(ESCC) 在全球學術會議展示或於頂尖醫學期刊發布11項相關數據 開展三項重要臨床項目:在美國及澳大利亞進行CS5001( ROR1 ADC) 的首次人體(FIH)全球試驗、洛拉替尼針對ROS 1陽性晚期 NSCLC 的關鍵研究在中國大陸實現首次受試者給藥以及nofazinlimab與LENVIMA®(lenvatinib)聯合療法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全球III期試驗的入組完成 開展超過十個發現階段項目,包括多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及用於治療難治性細胞內靶點的專有平台;一項針對PD-L1、VEGF加另一個免疫腫瘤學靶點的潛在同類首創/同類最優免疫腫瘤(IO)三特異性抗體宣布為臨床前候選藥物(PCC) 通過臨床開發、監管注冊及商業化上市,進一步深化我們與輝瑞、恆瑞及EQRx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實現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遞交有關阿伐替尼的技術轉移申請,同時普拉替尼技術轉移進展順利 I. 多款產品成功上市及持續穩健的商業努力 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2022年商業活動的摘要及詳情如下。 上市產品銷量穩步提高 基於普吉華®(普拉替尼)及泰吉華®(阿伐替尼)產品總銷售額的穩步增長,以及拓舒沃®(艾伏尼布)的成功上市,我們2022年的總銷售淨額為3.643億人民幣。 新產品及適應症實現成功上市 我們通過有效上市擴大產品及其適應症的數量,旨在為未來貢獻穩定的收益。 -  拓舒沃®(艾伏尼布):在中國大陸上市,實現主要目標醫院及藥房100%可供應渠道准入。 -  普吉華®(普拉替尼):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MTC及RET融合陽性TC的適應症在中國大陸上市。RET融合陽性轉移性NSCLC的適應症也在中國香港上市。 -  擇捷美®(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大陸成功上市新適應症,用於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同步或序貫放化療後無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的治療。 擴大精准治療藥物在主要市場的銷售隊伍覆蓋范圍 我們尤為注重確保銷售團隊的覆蓋范圍,截止本公告日期,我們的覆蓋范圍已從2021年的600家醫院成功擴張至180個城市的約800家,占精准治療藥物相關市場的約75%至80%,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們的銷售回報率。 與關鍵利益相關者形成精准診斷生態系統,促進患者識別並支持處方 我們已與頂尖基因測序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對RET突變的NSCLC/TC、胃腸道間質瘤(GIST)中的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α(PDGFRA)外顯子18突變及IDH1突變的AML的檢測率,教育活動覆蓋5,000多名病理學專家及臨床醫生。 我們已加強與國家病理質控中心(PQCC)的合作伙伴關系,采用標准化檢測流程並提高檢測准確性,參與醫院的數量增加60%。 我們將財務支援項目從僅對NSCLC患者的RET突變檢測擴展至MTC患者的RET突變檢測及AML患者的IDH1突變檢測,覆蓋約1,000名患者。 建立廣泛的行業和學術認知度,樹立品牌和科學領導力 普吉華®(普拉替尼)、泰吉華®(阿伐替尼)及拓舒沃®(艾伏尼布)已納入20項中國國家指南,用於多個治療領域的檢測及治療,如NSCLC、TC、GIST及AML適應症等。新納入的指南包括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CSCO甲狀腺髓樣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國抗癌協會(CACA)血液腫瘤指南(2022年版)、中國成人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診療指南(2022年版)等。 我們與CSCO、CACA、中華醫學會及中國醫師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就GIST、NSCLC及惡性血液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標准化項目展開密切合作,進一步加強我們的行業聯系並展示我們的專業能力。 通過積極參與及持續教育,我們提高了關鍵意見領袖(KOL)和醫療專業人士(HCP)對我們產品的認可。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已召開超過160次學術會議及活動,觸達超過50,000名重要的KOL及HCP,從而提高我們藥物治療的品牌認知度及醫療相關機構對產品采用率。 我們發起或贊助領先的KOL開展藥物獲批後的臨床項目,如研究者發起的試驗和真實世界的研究,以在多個癌症適應症中獲得更多數據,從而支持我們藥物的使用。我們也提供資金與非盈利學術機構合作開展了9項研究。尤其是兩項真實世界研究及一項研究者發起的試驗已達致裡程碑,包括普拉替尼在博鰲用於治療NSCLC的臨床研究報告定稿並在2022年CSCO年會上發布,所有患者均受益於治療,治療持續時間(DOT)超過12個月,以及啟動13個試驗中心關於阿伐替尼用於治療GIST患者的研究及3家頂級血液學醫院研究其用於治療KIT D816V突變的R/R AML患者。此外,我們也觀察到阿伐替尼在GIST外顯子17/18突變的匯總分析數據與標准治療相比具有明顯的獲益。 制定一系列方法,提高我們藥品的可及性及可負擔性 我們已更新上市產品的定價策略。具體而言,更新普吉華®(普拉替尼)患者援助項目(PAP),支持患者的長期治療。我們已調整泰吉華®(阿伐替尼)的上市價格,並推出新的PAP,提高GIST患者的負擔能力。我們推出拓舒沃®(艾伏尼布)的PAP,提高可負擔性並延長DOT。 我們已將泰吉華®(阿伐替尼)、普吉華®(普拉替尼)及拓舒沃®(艾伏尼布)納入130個主要商業及政府保險計劃,覆蓋人口數超過9,000萬,較2021年全年業績公布的超過6,000萬人口數進一步增加。 我們繼續與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控股)進行戰略合作,並與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建立新合作伙伴關系,以擴大普吉華®(普拉替尼)、泰吉華®(阿伐替尼)及拓舒沃®(艾伏尼布)於醫院及藥店的分銷范圍。截止本公告日期,泰吉華®(阿伐替尼)、普吉華®(普拉替尼)及拓舒沃®(艾伏尼布)已完成約220家醫院及直達患者專業藥房(DTP)列名,較2021年的約為100家進一步提升。 我們繼續與中國大陸3大綜合創新醫療服務平台-上海鎂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思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通過促進城市保險項目的入組,提高普吉華®(普拉替尼)、泰吉華®(阿伐替尼)及拓舒沃®(艾伏尼布)的分銷及可負擔性。 就依從及長期用藥對患者進行持續教育及支持 我們通過線上患者社區及線下教育活動不斷努力為患者提供支持,以提高患者依從及DOT。截止本公告日期,我們的在線平台擁有超過5,000名訂閱者,並已發布超過200個患者故事及資訊。我們已舉辦130次患者教育活動,覆蓋15,000名潛在患者。 與全球戰略伙伴合作,支持腫瘤免疫治療骨架藥物全球上市 我們正與合作伙伴輝瑞展開密切合作,推進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 對於在中國的上市准備,我們與輝瑞合作簽署了所有商業協議,並建立了訂購流程及商業/PAP商品供應。此外,我們開設了分銷商賬戶並支持投標進度,確保NDA批准後的患者可及性。 2022年,舒格利單抗已獲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指南(2022年版)及CSCO免疫治療指南(2022年版)推薦用於治療III期及IV期 NSCLC患者。此外,舒格利單抗也被納入Ctong III期NSCLC診療專家共識及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2年版)。 我們正與EQRx就舒格利單抗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的開發及監管策略展開密切合作,包括英國及歐盟以及其他地區。用於治療NSCLC、胃癌及食管癌的PD-(L)1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約300億美元。 II. 創新、優質及快速的執行力將引領管線不斷發展 基石藥業設定富有挑戰性的臨床開發進程並進一步加強其管線。截至本公告日期,我們取得五項NDA批准,並已遞交7項NDA申請,完善我們已上市及近商業化藥物管線的多元化及進一步發展。我們的臨床能力再次在創新、速度及質量等方面脫穎而出,艾伏尼布從NDA獲受理到獲得批准僅用時6個月,以及我們在全球學術會議展示或頂尖醫學期刊發布11項相關數據。 詳情如下: 舒格利單抗(CS1001,PD-L1抗體),成為中國首個獲准用於III期和IV期 NSCLC的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 -  2022年5月,舒格利單抗獲得國家藥監局的NDA批准,用於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同步或序貫放化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的治療。舒格利單抗成為首個獲批用於此類患者群體的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 -  2022年5月,我們宣布注冊性GEMSTONE-301研究的最終無進展生存(PFS)分析進一步證明了舒格利單抗如期中分析所示在III期NSCLC患者中的優異療效和顯著臨床獲益。2022年8月,該研究的詳細數據在2022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公布。 -  2022年9月,舒格利單抗用於治療R/R ENKTL患者的NDA獲國家藥監局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  2022年1月,我們宣布R/R ENKTL 的注冊性GEMSTONE-201研究已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並證明完全緩解(CR)率明顯超過目前該類患者可用的靶向單藥治療的完全緩解率。我們在2022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以口頭匯報形式展示研究結果。 -  2023年2月,舒格利單抗用於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GC/GEJ患者的NDA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  2022年11月,我們宣布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GC/GEJ的GEMSTONE-303研究達到PFS的主要終點。與安慰劑聯合化療對照組相比,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改善PFS,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與臨床意義。 -  2022年1月,我們已完成兩項主要III期注冊性臨床試驗入組,其中一項為用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GC/GEJ,而另一項為用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ESCC。 -  2022年1月,我們宣布預先設定的總生存期(OS)期中分析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且有臨床意義的改善了IV期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該數據已在2022年ASCO年會上公布。陽性OS數據將用於支持舒格利單抗在全球的注冊。 -  2023年1月,我們宣布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ESCC的GEMSTONE-304研究達到主要研究終點。與安慰劑聯合化療相比,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明顯改善PFS和OS,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與臨床意義。 -  對於大中華區以外的市場,我們正與EQRx展開密切合作,就IV期NSCLC及其他適應症於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監管申請展開討論。 2022年12月,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 NSCLC患者的上市許可申請(MAA)獲英國藥品和醫療保健用品管理局(MHRA)受理審查。這是舒格利單抗在中國境外提交的第一項MAA。 2023年2月,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轉移性NSCLC患者的MAA獲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受理審查。 Nofazinlimab (CS1003,PD-1抗體) -  2022年3月,我們已完成nofazinlimab與LENVIMA®(lenvatinib) 聯合療法用於一線治療晚期HCC患者III期全球臨床試驗的入組工作。 -  2022年6月,我們在2022年ASCO年會上匯報了nofazinlimab與LENVIMA®(lenvatinib)聯合療法用於一線治療中國HCC患者的Ib期研究結果。 普拉替尼(CS3009,RET抑制劑)-我們已取得三項NDA批准,且一項NDA申請目前正在審評中。 -  2022年3月,國家藥監局批准其用於治療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MTC及RET融合陽性TC患者的適應症。 -  2022年7月,中國香港衛生署(香港衛生署)批准其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適應症。 -  2023年1月,中國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批准其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NSCLC、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MTC及RET融合陽性TC患者的適應症。 -  2022年10月,國家藥監局受理其用於一線治療先前未接受系統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NDA。 艾伏尼布(CS3010,IDH1抑制劑)-我們已取得首個NDA批准。 -  2022年1月,國家藥監局批准其用於治療攜帶有IDH1突變的R/R AML成人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 -  2022年10月,我們自中國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取得其用於IDH1突變R/R AML成人患者的兒科和罕見重症認定。 洛拉替尼(ALK/ROS-1抑制劑) -  我們正與輝瑞合作在大中華區聯合開發洛拉替尼,用於治療c-ros oncogene 1(ROS1)陽性晚期NSCLC。2022年5月,洛拉替尼治療ROS1 陽性晚期NSCLC的關鍵研究實現首例患者入組,目前入組正在進行。 CS5001(LCB71、ROR1 ADC) -  獲得美國FDA的IND申請批准及澳大利亞倫理委員會(EC)批准後,我們開始對該潛在同類最優受體酪氨酸激酶樣孤兒受體1(ROR1)抗體偶聯藥物(ADC)進行首次人體試驗,並迅速推進到劑量遞增部分的患者招募階段。此外,我們在2022年3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IND申請,並在2022年5月獲得批准。為確保生物標記物驅動患者的選擇乃基於腫瘤ROR1表達,我們已識別候選ROR1抗體克隆用於免疫組化(IHC),以支持未來有關精准治療藥物的工作。 CS2006(NM21-1480、PD-L1/4-1BB/HSA三特異性分子) -  首次人體試驗正在進行,研究地點包括美國及中國台灣。該研究的劑量遞增部分已完成,最大耐受劑量(MTD)尚未達到,劑量遞增部分的初步數據已在2022年向癌症免疫治療協會(SITC)展示,顯示良性及差異化的安全性,且無明顯肝毒性;在結直腸癌患者觀察到未確認部分緩解;同時,在寬劑量范圍內觀察到完全的4-1BB激動作用,完全抑制PD-L1,從而在臨床上驗證了分子設計中加入的親和力平衡概念。該研究已進入概念驗證階段(PoC)以於美國、歐盟及中國台灣進一步探究CS2006於特定腫瘤適應症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我們在2021年9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IND批准,並且在2022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公布臨床前數據。 III. 利用多種創新渠道建立研究管線 精准治療藥物及免疫腫瘤藥物聯合治療仍然是我們的戰略重點。將細胞毒性藥物精確地輸送到腫瘤的抗體偶聯藥物,以及可創造新生物學且自身組合的多特異性生物制品代表兩種早期開發的短期模式。 2022年,我們已於若干舉措中取得重大進展: 一項同類首創/同類最優免疫腫瘤項目在2022年宣布為臨床前候選藥物,該項目為針對PD-L1、VEGF加另一個免疫腫瘤學靶點的三特異性分子。另一項同類首創/同類最優免疫腫瘤項目(抗體細胞因子融合分子)及最多另兩項免疫腫瘤多特異性項目正按計劃推進,預計在2023年宣布為臨床前候選藥物。 細胞穿透治療平台。許多眾所周知的腫瘤學靶點是目前的治療方法認為不可成藥的細胞內蛋白。我們正在針對該等難治性靶點開發一種專有的細胞穿透治療平台。該平台的開發已取得重大進展,具有廣泛的針對腫瘤及其他疾病的治療潛力。2022年,我們使用該平台和多種治療方式獲得了體外概念驗證,並期望在2023年獲得更多具有其他治療方式的體外/體內概念驗證。 IV. 戰略關系促進商業化活動及管線開發 我們不斷發展和深化與全球主要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擴展已上市及晚期藥物的商業化,鞏固我們潛在同類首創/同類最優的早期產品管線,獲取更多能夠加強我們研發實力的技術。 首先,在開拓舒格利單抗中國市場方面,我們與輝瑞的合作持續取得重大進展。此外,我們正與EQRx協力合作,探索舒格利單抗的全球市場及nofazinlimab治療HCC的全球III期研究。 2022年,我們與普拉替尼的全球上市許可持有人(上市許可持有人)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羅氏) 訂立新合作關系。作為該協議的一部分,我們取得了普拉替尼的全部生產權,在本土生產供應預計將大幅節省成本,從而提高我們的整體盈利能力。同時,在我們成功完成技術轉移前,羅氏將負責中國普拉替尼的生產及供應。2023年2月22日,羅氏宣布,Blueprint Medicines將重新獲得普拉替尼的全球商業化及開發權(不包括大中華區)。根據協議條款,終止將自2023年2月22日起12個月內有效。基石藥業現正與羅氏及Blueprint協力合作,采取必要措施來保持普拉替尼的上市許可,並確保為中國患者持續供應普拉替尼。 我們進一步加強與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恆瑞)的戰略合作關系。2021年,基石藥業與恆瑞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利用各自的研發及商業專長,加速開發及商業化抗CTLA-4 單克隆抗體(CS1002)以充分釋放其商業價值。2022年,恆瑞獲得國家藥監局關於CS1002 聯合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b/II期試驗的IND批准,並已分別在HCC及NSCLC方面啟動了兩項研究。 V. 其他業務進展 生產。我們正在進行多款進口產品的技術轉移,降低成本以提高產品的長期盈利能力。具體而言,我們已在2022年7月完成了向CDE遞交有關阿伐替尼的技術轉移申請,且生物等效性已經論證以支持技術轉移。同時,普拉替尼的技術轉移正在順利進行中。 未來及願景 我們正致力於取得多項重大臨床及商業成果,加速推進我們2023年的持續增長。 2023年剩余時間的預期進展事項明細如下: 商業進展 我們的商業團隊正在努力加快擴大產品的潛在市場,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商業潛力,主要著重以下方面: 通過最大化部署效率及利用數字平台提高市場覆蓋率。 通過與診斷公司、行業協會(如國家病理質控中心)、患者平台及大數據公司的深度合作,提高診斷率和精准率。 通過納入指南、舉辦學術活動及開展獲批後的臨床項目,聚焦臨床差異化和安全性,提高品牌影響力及科學領導力。 持續推進醫院及DTP列名來加強可及性。 通過優化定價策略、商業保險/創新支付計劃,提高可負擔性。 通過患者集體參與、教育會議及後續利用數字平台,加強患者教育及支持。 研發 預期NDA批准: 普拉替尼:2023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批准其用於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NSCLC的NDA。 阿伐替尼:在美國有關治療成人惰性系統性肥大細胞增多症的處方藥使用者付費法案(PDUFA)決議日期為2023年5月。 艾伏尼布:2023年在歐盟獲批用於一線治療AML及IDH1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的MAA。 洛拉替尼:2023年完成ROS1陽性晚期NSCLC注冊性試驗患者入組。 舒格利單抗: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大陸批准R/R ENKTL的NDA。 舒格利單抗: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上半年在英國批准用於一線治療IV期NSCLC的MAA。 舒格利單抗:於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批准用於一線治療GC/GEJ的NDA。 預期NDA申請: 舒格利單抗:於2023年上半年在中國大陸申請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ESCC的NDA。 預期主要研究結果發布: Nofazinlimab: 於2023年第四季度或2024年第一季度發布nofazinlimab聯合LENVIMA®(lenvatinib)一線治療晚期HCC患者III期全球試驗主要研究結果。 早期臨床項目: CS2006:在選定實體瘤適應症中繼續CS2006單藥劑量的概念驗證擴展研究。 CS5001:2023年計劃在重要會議上展示CS5001的轉化數據。 CS5001: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中國大陸的首個患者入組。 CS5001:2023年第四季度發布劑量遞增的數據。 財務摘要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為4.814億人民幣,比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437億人民幣增加2.377億人民幣,其中包括藥品銷售額3.643億人民幣(指本公司銷售藥品阿伐替尼、普拉替尼及艾伏尼布)以及授權費收入8730萬人民幣及舒格利單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980萬人民幣,主要由於藥品銷售以及舒格利單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增加。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發開支為6.142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3.049億人民幣減少6.907億人民幣,主要由於裡程碑費用及第三方合約成本以及雇員成本降低。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開支為2.491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976億人民幣減少4850萬人民幣,主要由於專業費用及其他費用減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3.273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3.638億人民幣減少了3650萬人民幣,主要由於銷售團隊擴大覆蓋范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虧損為9.027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9.201億人民幣減少10.174億人民幣,主要由於收入增加及研發開支減少。 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 扣除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發開支為5.591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1.821億人民幣減少6.23億人民幣,主要是由於裡程碑費用及第三方合約成本以及雇員成本降低。 扣除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以及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4.893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5.615億人民幣減少7220萬人民幣,主要由於2021年推出產品後的市場推廣活動減少。 扣除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後,年內虧損為7.606億人民幣,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6.974億人民幣減少9.368億人民幣,主要由於收入增加及研發開支減少。 關於基石藥業 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 2616)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專注於研究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治療及精准治療藥物,以滿足中國和全球癌症患者的殷切醫療需求。成立於2015年底,基石藥業已集結了一支在新藥研發、臨床研究以及商業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管理團隊。公司以腫瘤免疫治療聯合療法為核心,建立了一條15種腫瘤候選藥物組成的豐富產品管線。目前,基石藥業已經獲得了四款創新藥的十個新藥上市申請的批准。多款後期候選藥物正處於關鍵性臨床試驗或注冊階段。基石藥業的願景是成為享譽全球的生物制藥公司,引領攻克癌症之路。 如需了解有關基石藥業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cstonepharma.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陳述僅與本文作出該陳述當日的事件或資料有關。除法律規定外,於作出前瞻性陳述當日之後,無論是否出現新資料、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我們並無責任更新或公開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及預料之外的事件。請細閱本文,並理解我們的實際未來業績或表現可能與預期有重大差異。本文內所有陳述乃本文章刊發日期作出,可能因未來發展而出現變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80 加入收藏 :
領先的 AI 供應商小 i 機器人宣佈已完成首次公開募股 (IPO)

紐約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 AI 公司-小 i 機器人(以下稱「小 i」或「公司」)於 2023 年 3 月 9 日宣佈已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AIXI」。小 i 的成功上市以及美國投資者對其的熱烈追捧,在美國資本市場掀起了一股中國科技公司的熱潮。 「隨著 ChatGPT 譜出人類 AI 發展與應用的新篇章,我們為小 i 順利上市感到非常振奮。」小 i 創始人兼 CEO 袁輝在此次 IPO 中表示:「在過去 20 年中,小 i 一直致力於開發先進的認知智能解決方案,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支援。我們相信,在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中,我們處在極為有利的位置。」 作為中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提供商,小 i 擁有自主開發的認知智能 AI 平台 CIAI,在中國取得了自主知識產權並實現了大規模的商業化與應用。小 i 計劃於未來融合 ChatGPT 的技術路徑,扎根中國以結合技術平台、產品架構和應用數據來塑造豐富的數碼智能產品,並持續推進 AI+智能客戶服務、AI+建設、AI+智慧城市等行業應用場景的實施,為中國和全球的更多行業和企業提供更多業務支援。 關於小 i 小 i 成立於 2001 年,為中國自主研發的虛擬聊天機器人技術的先驅,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發明專利號:ZL200410053749.9),專注基於自然語言處理之認知智能的專利技術以及原創成果的大規模商業化。目前為止已為數百家大中型企業提供服務,並在幾個垂直行業中保持市場領先。 小 i 的持續創新能力奠定了其在人工智能工業化中的領先地位。小 i 認知智能 AI 平台 CIAI(認知智能 AI)是公司獨立研發的,擁有知識產權。CIAI 融合了六項核心技術,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情感計算、數據智能以及超級自動化,形成 AI+聯絡中心、AI+金融、AI+城市公共服務、AI+元宇宙、AI+製造以及 AI+醫療等。 媒體聯絡:Chao Xu+86 18501721963chao.xu@xiaoi.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1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6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