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原民」新聞搜尋結果, 共 119 篇 ,以下為 49 - 7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蝶映藝術》邀請胡瓊比分享立體刺繡藝術

在《蝶映藝術》第十四集中,柔性軟布藝術家胡瓊比向觀眾分享了她的藝術創作歷程與獨特的內心世界。胡瓊比自小對藝術充滿熱情,最初從繪畫入手,隨後轉向服裝設計,最終專注於布藝創作。她的靈感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通過不同材質的布料和色彩,賦予每一件作品獨特的生命力。 2023年,胡瓊比的一件布製彩鹿作品在上海藝博會上展出,立即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並獲得當地媒體的高度評價。該作品不僅展示了她高超的技術,更深刻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力量,引發人們對生活情感的思考。上海當代藝術新聞稱該作品為本屆藝博會的亮點之一。 在此次專訪中,胡瓊比與主持人鄭匡宇展開了深入討論,探討了如何通過布藝這一特殊形式突破傳統材料的限制,創造出充滿情感與想像力的藝術作品。她強調,布藝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表現,更是情感和思想的傳遞方式。不同的布料、質感和顏色使她能夠講述更深層的故事,讓觀眾在視覺和觸覺上與作品產生聯結。 專訪中,胡瓊比回顧了她與文化部及多家品牌的合作經歷。她的設計才華不僅體現在藝術作品上,還拓展至商業合作領域,例如為114原民會設計高熊IP形象,並參與設計高雄捷運的咖波公仔等,這些作品在市場上廣受好評,展示了她多元化的創作能力和市場影響力。 胡瓊比在IKEA的吉祥物立體製作案中,將設計師的可愛形象轉化為充滿立體感的實物。兩個超過200公分高的吉祥物,利用多種布料和立體縫製技術,賦予了吉祥物栩栩如生的輪廓,巧妙地將平面設計中的細節轉化為立體設計中的結構和質感。 在台灣觀光大使人偶的製作中,胡瓊比運用立裁縫製技術,將代表台灣的觀光大使——喔熊,從平面的插畫角色轉化為真實的立體公仔。她精細地縫製每個細節,使這些角色不僅保留可愛的外觀,還增添了立體感,成功吸引了全球遊客前來台灣,並成功行銷這座美麗的寶島。 此次訪談展示了胡瓊比作為布藝藝術家的創意、熱情與專業。她不斷尋求在創作中的突破,並與觀眾分享她對藝術的深刻理解。希望這次對話能讓觀眾對布藝藝術有新的認識,期待她未來帶來更多精彩作品。

文章來源 : 蝶映藝術文化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97 加入收藏 :
花縣府積極紀錄布農族傳承與接傳,紀錄布農族重要祭儀文化及石板家屋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今年,花蓮縣政府拍攝一部關於卓溪鄉布農族生命年曆的知識影像紀錄,內容包含紀錄卓溪布農族一年四季中的重要活動和儀式,以及部落長輩帶領中青年一起興建石板家屋的重要歷程。    首次與縣府合作團隊為宇晴虹電影工作室負責人蘇少虹分享「由於布農族不像阿美族有階級制度,也沒有頭目,過去以氏族為主體的制度模式目前比較薄弱,因此在祭儀、知識的傳承,非常仰賴公部門的支持,以及族人的自覺。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在文化傳承與學習上,透過長輩傳授中青年文化知識,以傳承人與接傳人的形式,這是我們在這部影片中會記錄的」。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積極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透過聲音、影像、文字紀錄多元管道,將擁有知識耆老珍貴寶藏深掘與保存,完整各原住民族的文化知識影像資料庫,文化知識傳承非常艱辛與困難,希望透過所有族人們的分享共同攜手傳承文化,同時將美麗族群文化發展與傳揚。     本次拍攝計畫中,包含卓溪鄉中正部落射耳祭傳承,中正部落是卓溪鄉是自發性舉辦射耳祭的部落。今年遇到過去主持祭儀的事務組長-林水源耆老的逝世,原本外界都擔心祭儀將難以持續,但透過中青年彼此凝聚與堅持,今年的射耳祭儀依然如期舉行,大家將在影片中看到接傳過程。     拍攝計畫也非常難得的包含由縣府在北區原民館辦理的「原住民族家屋工藝及裝置藝術創作」布農族石板家屋紀錄,由卓溪鄉布農族耆老帶青年在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興建布農石板家屋,目前工作坊已邁入尾聲。代理副處長徐采瑤指出「這次的石板家屋工作坊,對卓溪鄉布農族人意義非凡,因為可以說是第一座由卓溪鄉布農族人自主建設完成的石板屋。過去在佳心的Istasipal家屋,是由公部門與專家學者指導,帶著族人們完成,如今,族人們在這次的計畫中,自主完成了家屋,並克服了環境、材料都與佳心石板屋不同的問題,由耆老帶著中青年,一起研究並克服問題來完成。」    花蓮縣政府與宇晴虹電影工作室的合作,不僅是傳承布農族的文化,更是將臺灣原住民族的知識建構與傳承的智慧帶向更廣闊的世界,也讓更多人看見,文化傳承的困難、與努力堅持的智慧與勇氣。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20 加入收藏 :
兒少權益核心價值紮根花蓮,兒少講堂展現實務新視野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由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花蓮縣政府指導、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主辦的「兒少權利俠,擁有權利不害怕」兒少講堂於今年度順利開辦。主要推展《CRC兒童權利公約》核心價值的教育訓練,吸引花蓮地區多位教師、社工與家長參與,旨在透過案例分享與現況交流,深化兒少權利的實踐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與保護兒童的聲音與需求。 講師朱玉貴執行長以其多年的實務經驗,深入剖析如何在偏鄉地區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他以具體案例說明了「兒童最佳利益」如何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之間找到平衡,並特別強調兒童應被賦予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 朱執行長說:「《CRC》是一個框架,更是一種態度,如何讓兒童權利不僅在法律中被保障,更在生活中被實現,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方向。」 兒少講堂以互動討論和案例解析為核心,讓與會者能夠從具體實踐中反思自身工作。教師、社工和家長們在交流中提出多個當地兒少權益推動的現況與挑戰,包括偏鄉資源不足、兒童參與公共事務機會有限等問題。 一位學員表示:「過去,我們總認為兒童權益是法律問題,但透過這次講堂,我了解到其實更多是態度與行動的問題。」另一位學員則補充:「這些案例啟發我在教學中如何尊重兒童的聲音,並融入他們的需求。與會者建議增加更多結合偏鄉特色的成功案例分享,以提升未來工作的實踐效能,讓兒少權益的推動更加貼近當地需求。 活動結束後,參與者普遍反映,兒少講堂不僅提供理論基礎,更以生動的案例說明兒童權益在地化的可能性。他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專業化、細分領域的實務工作坊,進一步深化兒少權益保障與實踐的效能。花蓮縣原民扶助協會表示,兒少講堂的核心在於推動兒童權益的「可見與可行」,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例如製作影音教材等,讓《CRC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在花蓮更加深入人心。 兒少講堂以實務為基礎,讓兒少權益的核心價值從理論走向現實,從學堂走進社區,成為花蓮推動《CRC》精神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力量參與其中,共同守護兒童的聲音與夢想。

文章來源 : 吉強創意實業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6 加入收藏 :
「桃源天籟‧原音再現」百人八部合音文化祭典震撼登場

火報記者 王俊毅 / 綜合報導 全台唯一展演百人八部合音的原住民地區就在高雄桃源區!高雄市桃源區公所將於113年7月27日(六)、7月28日(日)兩日辦理「桃源天籟‧原音再現」文化活動,除場面盛大的百人八部合音,亦邀請桃源區各部落布農族進行傳統祭儀、傳統豬隻分解、傳統技能競賽等文化展演,帶來豐富多彩的布農文化體驗。現場更結合農特產品市集、族語歌唱比賽、打卡送當季金煌芒果霜淇淋等精彩周邊活動,對原住民文化、音樂與山林物產有興趣的民眾千萬別錯過,來桃源感受最「源生」的感動。 布農族百人八部合音盛會即將於高雄市桃源區盛大舉辦。圖:高雄市桃源區公所 在地農特產品市集販售桃源當季盛產的金煌芒果,位於高海拔而較晚採收的金煌芒果肉質纖細飽滿、甜度恰到好處,在暑期仍能品嚐盛夏香甜滋味,同時在市集購買可享受產地優惠價格。市集中帶來多樣化農特產品、部落美食、文創手工藝,多達35攤攤位展現桃源活力與特色,市集中亦結合現場消費集點玩氣墊、打卡按讚贈獨家金煌芒果霜淇淋、金煌芒果產品免費試吃活動、咖啡與山茶下午茶體驗等,搭配山林涼爽氣候,在炎炎夏日帶來芒果酸甜與原民美食結合的獨特原味。 布農族為全世界會使用泛音技巧來歌唱的八個民族之一,八部合音深受世界認可,於今年度桃源在地學校與寶來學子所組成之尼布恩合唱團與嘎呼拉斯兒少合唱團,更分別榮獲國際級合唱團比賽金牌與銀牌殊榮,讓世界聽到布農族充滿特色的天籟和聲。布農族亦為傳統祭儀最多的原住民族,27日活動現場除帶來知名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更有各部落帶來封鋤祭、射耳祭、小米豐收祭、進倉祭等祭儀展演,28日則帶來不同族群文化展演、豬隻分解傳統文化展示、鋸木與嘟瑪拿努(抓豬比賽)等活動,兩日皆有充滿文化特色的精彩活動,展現桃源區在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帶來不一樣的夏日體驗!

文章來源 : 立台國際行銷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756 加入收藏 :
這「夏」好玩了!TikTok 打造全球消暑全攻略 網羅避暑聖地、隱藏版冰品,讓社群用短影音也能沁涼一夏!

今年夏天屢破高溫紀錄,想出遊卻又不知道該怎麼玩,才能和平度過夏日熱浪嗎?全球領先行動短影音平台 TikTok 整理出夏日消暑全攻略,不論是台灣消暑秘境的透心涼行程,還是宅在家就能跟著創作者的腳步環遊世界,這個炎炎夏日就隨著 TikTok 一起沁涼一夏! 避暑聖地好選擇:上山下海都不怕,TikTok 帶你全球玩遍遍 艷陽高照的日子就該漫遊山林與海岸間!TikTok 旅遊達人 Alex 艾尼(@alex_a.ni)分享社群狂讚的嘉義「鄒族部落」來吉村一日漫遊行程,不僅在山林中體驗原民文化、吸收天然芬多精,還能在全台最小的無人車站享受靜謐,與大自然一起消暑!若是想感受沁涼海水,不妨隨著走遍全球的阿樂(@ygt1016_),一同前往菲律賓愛妮島,在清澈見底的海水下浮潛、乘著海上溜索吹吹海風,恣意徜徉在海島美景中!  夏日沁爽好滋味:怎能少了夏日冰品,創作者不藏私激推口袋名單  涼爽的冰品總能讓人瞬間解暑,以「肉比頭美食環島系列」吃遍台灣美食的肉比頭(@zoebitalk)就端出讓許多在地人都跪求不要介紹的雲林傳統圓仔冰,軟 Q 的圓仔搭上涼爽的挫冰讓人瞬間凍末條;用美食寫日記的 Solo(@solo_guide)也激推位於台中的港式甜水舖,不用飛香港也能吃到正統道地的薑汁撞奶、紫薯露!  環遊世界好簡單:不用出門也可以,TikTok 讓台灣創作者、社群看見世界 想在夏日環遊世界,卻又擔心到哪都是人或是花太多錢嗎?那就讓 TikTok 創作者帶你雲端旅遊!時常與社群分享不同於台灣風景的威廉(@william_amy_vlog)就曾用 TikTok 帶領粉絲踏上九州、香港等地,其中越南富國島吃遍美食的影片,更是累積超過千名網友收藏,這些道地體驗更讓威廉成為台灣社群出遊必看的創作者之一。 此外,他更在 2023 年受邀參與 TikTok 與釜山觀光局的活動,有感於韓國創作者透過短影音打破地域、語言的限制,威廉也表示,「未來我也會持續透過 TikTok 的影響力,將台灣文化推廣到世界,也為台灣社群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  TikTok 影音充滿精采,旅遊、美食內容更能讓人涼爽一「夏」。在盛夏之際,快與 TikTok 社群一起享受走遍海內外、穿梭山海間、吃遍夏日好冰品,並為美好瞬間留下剪影,一起解鎖歡樂時光!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81 加入收藏 :
情菲德已木吉他三人團 喚醒民眾對經典流行音樂與搖滾音樂的懷舊之情!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情菲德已木吉他三人團Klaus & Mel & Basilio 由來自德國的Klaus、來自菲律賓的Mel以及臺灣的資深企業家Basilio所組成,透過木吉他和兩部人聲,喚醒大家對和聲民謠的原始記憶及經典流行音樂與搖滾音樂的懷舊之情!他們將在6/30號於承德路四段189號西班牙餐廳D’tabas演出,由於三人的粉絲很多,盛況將可期。該餐廳在業界享有盛名除了經緻的餐點外,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藝人來演出,是在台外籍人士及駐台使節經常聚會場所!歡迎有興趣者儘早報名訂位!詳洽02-28823286★情菲德已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119754894 ★Basilio Chen修哥 主唱/吉他遊歷世界80多國的成功企業家,事業的興隆無法抹滅內心對音樂的熱情,尤其是對拉丁吉他情有獨鍾,曾經參與許多音樂活動及世界各國優秀樂手合作演出,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如今他與退休事業交由兒子接手,將有更多時間參與表演活動! ★John (本名:Klaus Bluetner,白金石)主唱/吉他/鍵盤是資深的全創作音樂人,來自德國。擅長演唱、吉他與Keyboard。在台期間,發行過兩張專輯: “藍調台北” (“Taipei Blues”)以及“Taipei’s Got Soul”(無非文化出品),並且為音樂劇,馬戲團,為影片製作音樂。目前為《實習生樂團》的團長,他在2011年所組成的《台北靈魂兄弟》(Taipei Soul Brothers)於2012年入選Street Voice見證大團,並在2013年獲得《海國音樂祭樂團爭霸賽》冠軍,同年獲得《桃園鐵玫瑰熱音賞中獲得評審獎》(亞軍)。他發表在台灣知名網路平台街聲(Street Voice)的創作,曾經奪下街聲排行榜的週冠軍,以及數首歌榮登Song of the Day的寶座。2018年開始以John Budrevo的藝名在Spotify與Apple Music持續發表創作,創作歌曲已有數百首。目前活躍於各大音樂節舞台。國際創作音樂發表平台 Spotify/Apple Music/You Tube: John BudrevoFacebook: John Budrevo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7226463827 ★Raymond雷蒙 主唱兼合聲/吉他來自菲律賓,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吉他手,除了擅長西洋經典歌曲演唱及和聲,更精通吉他即興彈奏,無論是木吉他、電吉他、貝斯或烏克麗麗,在雷蒙的彈指之間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悅耳。表演足跡遍及加拿大、西亞的巴林Baḥrayn及東南亞的菲律賓及臺灣。在地深耕曾加入臺灣客家及原民樂團的創作表演,並參與了公視「我在臺灣,您好嗎?」紀錄片。對音樂充滿了拉丁熱情,除了英文與西文的名曲與舞曲,或許還會唱上幾首中文歌,林強的「向前行」, 嘛ㄟ賽。餐酒吧駐唱及商演經歷豐富。FB粉專:有夢爸爸吉他好好玩 Guitar Fun with Papa Raymond

文章來源 : 立台國際行銷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8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16 日 (星期三) 農曆三月十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