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農業」新聞搜尋結果, 共 931 篇 ,以下為 241 - 26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高峰會2024完滿結束

調查:77%本地消費者認同人工智能為購物帶來便利 但逾半亦關注缺互動和數據私穩 本會首屆「數碼轉型獎」名單出爐 香港2024年11月1日 /美通社/ --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GS1 HK)高峰會2024今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完滿結束,吸引近650位亞太地區的跨行業人員登記參與。會上發布了GS1與KPMG聯合進行的亞太區消費者調查,以及有關本地消費者對人工智能與零售的調查數據。本會首屆「數碼轉型獎」頒獎典禮亦於同場順利舉行,頒發了23個獎項予成功推行數碼轉型的企業。 (由左至右)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先生;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先生;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兼貿易處負責人周強先生;香港貨品編碼協會董事局主席鍾美玲女士;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GS1總裁兼CEO Renaud de Barbuat;行政會議成員暨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先生;全國政協委員兼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先生;香港貨品編碼協會總裁林潔貽女士為GS1 HK高峰會2024揭開序幕。 高峰會以「創新驅動 引領商業轉型」為主題,並邀得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作主禮嘉賓並致開幕辭:「貿易及物流數碼化是大勢所趨。隨著貨運量急增、迅速交付備受重視,物流數碼化已成為必然走向。特區政府會全力協助業界趕上數碼化浪潮、保持競爭力。」 GS1 HK主席鍾美玲女士在致歡迎辭時表示,在現今新巿場環境中必須展現新思維,譬如特區政府倡議的低空經濟、銀髮經濟等,及許多支援中小企計劃,如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等。她指GS1 HK在35週年時亦正積極演變,包括推出加入GS1標準的QR碼「1QR」,讓消費者掃「碼」查閱產品詳情、優惠、營養價值、認證等多元化資訊;以B2B商貿平台「通商易」的可靠貿易數據,為中小企緩解資金需要的數碼貿易融資方案;及結合物聯網科技和追蹤溯源平台「蹤橫網」,達至供應鏈可視化的智慧營運。 高峰會其中一項亮點,就是GS1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佈、題為「Navigating the future of seamless commerce in Asia Pacific」的調查報告,訪問了遍佈14個經濟體、近7,000名亞太區消費者的意見,了解他們的購物意向和期望,揭示零售巿場最新趨勢。 報告請參閱(英文版): https://www.gs1hk.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FINAL_navigating-the-future-of-seamless-commerce-in-asia-pacific.pdf 該環節亦就消費者對人工智能(AI)應用方面發表新數據:由YouGov進行的調查發現、在1,075名本地受訪者中,分別有59%及52%認為AI能為其購物體驗帶來24/7隨時隨地的便利及更快捷的服務,亦有助省錢(49%)和提供個人化推薦(38%)。 60%受訪者亦同意AI能改善售前體驗(如產品評估)、售賣時[43%(如交易)]和售後服務[45%(如客服支援)],只有12%稱沒幫助;而大部份(82%)預期未來5年AI能改變零售體驗。然而他們會關注AI缺乏人性化互動(59%)、數據私穩(54%)和AI發生出錯(54%)。(相關調查詳情: https://gs1hongkong.box.com/s/famu36oebzlu954jdjwx362kzli673lv) 畢馬威中國亞太區消費品零售行業主管合夥人利安生(Anson Bailey)指商家應掌握新科技,以提升服務及開辟新客群:「企業應主動採用科技和數碼平台,提供更全面的零售服務,加強線上線下無縫的購物體驗和消費者價值,方可提高企業回報。」 GS1 HK總裁林潔貽女士則強調AI數據的可靠性:「越來越多機構會採用物聯網(IoT)傳感器及二維碼等技術去收集大量數據、結合AI分析,從中獲得行業走勢和洞察。而標準化、高質量的數據是當中關鍵,正所謂『Garbage In, Garbage Out』,即AI分析出來的結果,其準確性和表現與輸入的數據品質是直接掛鈎,在此基礎上方能實現各項商業效益。」 本會「數碼轉型獎」旨在表揚成功推行數碼轉型的企業,肯定他們在推動科技創新、提升業務效率和增長方面的成就。獎項分為9個類別,包括顧客體驗、卓越營運、供應鏈和物流、銷售及行銷、員工及文化、ESG創新、金融科技、卓越初創及年度最佳數碼轉型,獲企業踴躍參與。百佳超級巿場最終憑著其O+O線下及線上的零售策略及線上配送中心勇奪終極大獎,實至名歸。(「數碼轉型獎」得獎名單請參閱以下附件) 林潔貽女士恭喜所有得獎和參賽企業,並感謝評判團的付出:「勝出企業在展現自身成就之餘,亦能啟發業界發掘科技潛力、培養業界數碼文化,實有利香港創科生態及數碼經濟的發展。」 圖片下載:https://gs1hongkong.box.com/s/yyqihnr4jvl0b5bqy8dkoamd7at3vtad   附件 GS1 HK「數碼轉型獎」得獎企業* (按企業英文名稱順序排列)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客戶體驗 得獎項目* HKT香港電訊 重塑顧客體驗:利用數碼科技引領超卓體驗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港鐵數碼轉型:智慧共融旅程 承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及 保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出眾顧客體驗 - 保泰人壽利用SleekFlow提升客戶參與度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金融科技實施 得獎項目 捷邦安全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為本設計 玉湖科技有限公司 玉湖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 為冷凍食品貿易融資服務 數碼轉型推動ESG創新 得獎項目 李錦記 李錦記升級能源管理系統 美心集團  無紙化的智慧營運轉型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智能ESG:科技支援社會共融項目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營運 得獎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以物聯網和實時定位服務 提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的病人安全和運作效率 DFI零售集團 (Group Digital)  DFI營運管理系統 HKT香港電訊 精簡協同:整合數碼解決方案 實現卓越運營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人才和文化發展 得獎項目 HKT香港電訊 數碼升級驅動卓越人才發展 太古可口可樂香港 人工智能交通安全管理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銷售和行銷 得獎項目 香港電視購物網絡有限公司 ThePlace - 一站式網店方案 日本命力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日本命力數碼化及系統整合 太古可口可樂香港 數碼售貨生態系統 數碼轉型實現卓越供應鏈和物流管理 得獎項目 皇冠爐具(集團)有限公司 QR碼產品追蹤系統 奧利佳(香港)有限公司 經網站進行臨床訂單配送行及機器人倉儲 百佳超級巿場 百佳超級巿場為顧客提供無縫線上線下(O+O)零售體驗,以PNS線上業務配送中心推動疫後增長 年度新星 得獎項目 LocoBike樂區踩 全球首個真正綠色出行方案 益創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太加奶 - 推動社會共融與福祉的永續選擇 賽特立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脫碳的激勵方案 年度數碼轉型企業(大獎) 得獎項目 百佳超級巿場 百佳超級巿場為顧客提供無縫線上線下(O+O)零售體驗,以PNS線上業務配送中心推動疫後增長 * 以上企業名稱及得獎項目均由英文直譯,如有歧義概以英文為準 關於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GS1 HK)於1989年由香港總商會成立,是GS1®環球組織的香港分會,提供全球供應鏈標準(包括產品編碼及條碼)及一系列相關平台、解決方案及服務,助企業數碼化,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及效率、確保產品真確性、促進線上線下貿易及推動可持續價值鏈。 GS1 HK目前有近 8,000名企業會員,涵蓋約20種行業,包括零售消費品、食品及餐飲、醫療護理、成衣、物流及資訊科技。本會與各貿易夥伴、業界組織、政府及資訊科技公司積極建立協作生態,實踐「智能商貿,優質生活」的願景。 GS1®是一家提供全球供應鏈標準的非牟利組織,總部位於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擁有118個分會,遍及全球150個國家。網址:www.gs1hk.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72 加入收藏 :
Cavli Wireless 獲選為 2024 年 Nasscom Emerge 50 Innovator ,倡導「印度製造」的深科技解決方案推動全球物聯網與無線連接

Cavli Wireless 獲頒 Nasscom Emerge 50 Companies 公司之一,持續引領「印度製造」物聯網及無線科技創新。 班加羅爾,印度, Oct. 30, 2024 (GLOBE NEWSWIRE) -- 蜂窩物聯網和無線連接解決方案的領先創新公司 Cavli Wireless,獲選成為 2024 年備受推崇的 Nasscom Emerge 50 Awards 得獎公司之一。 此榮譽突顯了 Cavli 對推動「印度製造」技術和深科技解決方案的承諾,使公司躋身印度頂尖初創企業之列,為無線和物聯網領域的創新貢獻力量。 Nasscom Emerge 50 Awards 獎項聚焦於印度最具潛力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國家經濟增長和全球連接作出了重要貢獻。 Nasscom Emerge 50 Awards 獎項已踏入第十四個年頭,是印度科技初創企業最具聲望的認可之一。 每年,Nasscom 甄選出 50 間創新且具潛力的初創企業,這些企業對印度和全球的科技領域帶來重大影響。 該獎項專注於促進和推動深科技創新,覆蓋物聯網、人工智能和軟件即服務等領域,這些技術對解決重要的社會經濟挑戰非常重要。 對於 Cavli Wireless 而言,榮獲 2024 年獎項強調了公司在無線和連接技術創新方面的堅持與領導地位。 這項榮譽鞏固了 Cavli 在印度深科技生態系統中的地位,並突顯了其「印度製造」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潛力。 印度的深科技領域增長明顯,投資額從 2019 年的 13 億美元激增至 2023 年的超過 25 億美元。 目前,該生態系統擁有超過 3,000 間深科技初創企業,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先進材料領域。 Deep Tech Mission 和在 25 個城市建立技術創新中心等政府的倡議,促進了這一擴張。 根據 NASSCOM 的報告,自 2020 年以來,印度的深科技採用年均增長率達 45%,在醫療、製造和農業等行業尤其顯著,有助將印度定位為全球深科技創新中心。 隨著印度掘起成為全球電訊製造強國,Cavli Wireless 在這條變革之路上占據重要的位置,成為全球首間在國內全面進行研究、設計和製造模塊的蜂窩物聯網公司。 這一領先地位體現了印度從技術消費者向創新創造者的演變,而 Cavli 的全面蜂窩物聯網解決方案如今已獲全球多個行業採納使用。 該公司的整合性方法覆蓋了 LPWAN 及 5G 的各種蜂窩連接模塊等領域,與印度實現電信自給自足的願景完美契合。 物聯網技術正在不斷改變全球各行各業,Cavli 的未來可持續解決方案和靈活的系統架構使數千間產品製造商能夠提升其產品和客戶體驗。 Cavli 對蜂窩物聯網採用的創新方法,正在徹底改變印度原始設備製造商的全球擴展方式,透過將傳統上碎片化的物聯網部署價值鏈整合為一個無縫的整體解決方案。 該公司的 C 系列物聯網模塊,配備內置的 eSIM 技術和預載的全球蜂窩連接,消除了傳統上與國際物聯網部署相關的複雜性。 通過將企業級硬件與 Cavli Hubble 連接與數據機管理平台的智能分析和生命週期管理功能相結合,製造商現在可以快速在任何地區部署和擴展其物聯網解決方案。 此綜合方法顯著縮短了開發時間和成本,而模塊化架構則滿足了對功耗、網絡能力和接口選項的多樣化需求,使印度製造商能夠有效地在全球市場中競爭。 Cavli Wireless 在 2024 年 Nasscom Emerge 50 Awards 獎項中的獲獎,是公司對印度深科技生態系統貢獻的重要里程碑。 Cavli 一直致力於開發突破性物聯網解決方案,幫助全球彌合連接差距。 Cavli 在印度全國設計和製造產品, 不僅彰顯了印度創新的實力,還確保加強控制質素,提高成本效益,以及快速擴展以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 Cavli 的多樣化產品組合包括 LPWAN、LTE 和 5G 模塊,為多種工業應用提供無縫的蜂窩連接。 Cavli 透過市場領先的 C16QS 模塊、具備低功耗 LTE 連接及具有突破性 5G RedCap 技術的 CQM220 等實現超高速網絡帶寬,提供針對各行業挑戰度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由 Cavli Hubble 物聯網平台推動,確保全球設備製造商能夠使用單一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和管理連接,為物聯網產品帶來無與倫比的實施便利性。 憑藉強大的硬件、先進的軟件整合和靈活的連接管理,Cavli 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簡化全球物聯網生態系統的部署。 Cavli 的產品支援多種使用案例,涵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工業自動化、車隊管理、醫療保健等領域。 這些應用正透過提高效率、降低營運成本和提供可靠的數據分析洞察,改變各行各業。 這些創新解決方案讓 Cavli 為連接未來鋪路,對於幫助企業迎接數碼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最先進的「印度製造」無線技術已在全球市場帶來影響。 Cavli Wireless 的市場總監 Ajit Thomas 說:「獲選為 Nasscom Emerge 50 Innovator 對 Cavli Wireless 而言是莫大的榮譽, 這一成就是我們致力於開發未來可持續的物聯網和無線解決方案的見證,這些解決方案不僅在印度設計和製造,還在全球產生了重大影響。 我們的「印度製造」理念推動我們提供創新、高品質的解決方案,重新定義全球連接標準,並展示印度工程在深科技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Nasscom 的這一認可為 Cavli Wireless 加速其使命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旨在擴大物聯網和無線連接解決方案在全球的影響力和普及程度。 Cavli 計劃繼續推進其智能物聯網模塊產品組合,專注於開發更精密和可擴展的物聯網模塊,以滿足不斷演變的行業需求。 展望未來,Cavli 致力於促進創新以解決全球連接上的挑戰,同時自豪地展現印度在技術和無線基礎設施日益增強的領導地位。 關於 Cavli WirelessCavli Wireless 設計和製造工業級蜂窩物聯網智能模塊,旨在提高設備可靠性並加快應用開發過程。 Cavli 的智能蜂窩模組透過整合 eSIM 功能配備全球蜂窩連接,以專屬的雲端平台 Cavli Hubble 為用戶提供實惠的國際數據定價、簡化的設備管理和集中訂閱管理。 關於 Nasscom Emerge 50Nasscom Emerge 50 獎項不僅僅關注經濟影響。 獎項表彰那些鞏固印度深科技故事的初創企業,重點不止是經濟增長,更是關於社會技術轉型。 獎項描繪了一個國家從技術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的過程,講述如何成為推動前沿研究並改變印度在全球舞台上形象。 聯絡資訊:Abhinand Dinesh助理 - 企業營銷abhinand.dinesh@cavliwireless.com 此公告隨附的照片可在以下網址查看: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oom/AttachmentNg/a96d2f74-a495-442d-921d-4a72aa2bc396

文章來源 : Notifi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517 加入收藏 :
水資源投資是避免全球衝突激增的關鍵

倫敦2024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今天,國際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發布了《生態威脅報告》(ETR)第五版。該報告得出結論,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共同行動,生態退化的加速將加劇全球的社會摩擦與衝突,而這些挑戰將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進一步惡化。 關鍵結果: 由於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衝突,生態風險正在加劇,生態退化、貧困和衝突之間存在強烈的相關性。 50個國家(目前居住著13億人口)面臨高或極高的生態威脅,預計到2050年,這些國家的人口將增加到接近20億。 ETR確定了27個生態熱點國家:這些國家極端生態風險以及較低的社會復原能力,導致他們更容易受到不穩定、衝突和人道主義危機的影響。 在這27個熱點國家中,19個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4個位於中東和北非,許多國家目前正經歷衝突或內亂。 在農牧社區中,衝突預防與地方治理結構的強弱密切相關,基於社區的方式比外部干預更為成功。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灌溉率是全球最低的,僅有1.8%的耕地得到灌溉。通過改善水資源收集和管理,可以極大緩解生態壓力。 每年向水資源捕集和農業提升項目投資150億美元,至2050年可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糧食產量提高50%。 2024年《生態威脅報告》涵蓋了207個國家,強調了隨著生態威脅、氣候變化、治理不善、人口增長和衝突相互交織,全球危機正在加劇。報告指出,50個國家(居住著13億人口)面臨高或極高的生態威脅,其中82%位於非洲,預計到2050年,這些國家的人口將增加5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特別關注的區域。該地區最近經歷的嚴重厄爾尼諾干旱影響了6800萬人,佔該地區總人口的17%。自2024年初以來,干旱影響了作物和牲畜生產,導致糧食短缺,並破壞了更廣泛的經濟。食品價格比新冠疫情前高出25%,進一步加劇了糧食獲取困難。 然而,該地區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方面具有全球最大的潛力。例如,非洲的平均玉米產量僅為每公頃1.9噸,而全球平均為每公頃5.4噸。此外,該地區擁有2億公頃未開發的可耕地。通過實施微型水資源捕集技術和採用改進的農業實踐,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大大增強其生態韌性和糧食安全。 IEP創始人兼執行主席Steve Killelea表示:「世界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生態威脅與衝突風險、貧困和債務日益交織在一起。我們的研究表明,針對水資源捕集和農業實踐的投資可以顯著改善糧食安全,增強地方韌性,減少衝突並緩解強迫移民問題。」 生態熱點 ETR確定了27個生態熱點:這些國家面臨高生態風險並且社會韌性較低,增加了不穩定、衝突和人道主義危機的風險。這些熱點國家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19個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4個位於中東和北非,其餘4個分布在亞洲和加勒比地區。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最嚴重的生態威脅,主要由高糧食不安全、水資源壓力和人口快速增長驅動。 南亞的ETR評分排在第二高,主要由於其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而南亞是全球自然災害發生率最高的地區。 歐洲和北美是唯一兩個沒有任何次國家區域面臨高或非常高生態威脅的地區。 熱點國家往往呈地理聚集,這可能導致區域不穩定,因為生態和人道主義危機將涉及多個國家。溢出效應包括人口流離失所、新的跨境衝突以及交通網絡和供應鏈的中斷。 該局勢的嚴重性體現在許多熱點國家目前正經歷武裝衝突或內亂,突顯了生態威脅、低韌性和暴力風險加劇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解決這些挑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和治理薄弱的復合效應可能會導致不穩定局勢的惡性循環,尤其是在已經容易發生衝突的地區。 治理與水管理 水資源風險與薄弱的治理比與水資源匱乏更密切相關。例如,阿聯酋盡管資源有限,卻面臨較低的水資源風險,而鄰近的也門則盡管擁有更多的水資源,卻在水資源管理上舉步維艱。報告指出,每年在小規模水資源捕獲和相關項目上的150億美元投資,能夠大幅減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態風險,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有可能翻倍甚至三倍。這一投資至關重要,因為該地區需要將谷物產量提高一倍多,才能滿足未來25年的基本糧食需求。 ETR還提出了潛在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水資源管理和農業實踐方面,能夠顯著改善脆弱地區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前景。例如,非洲的小規模水資源捕獲項目,如沙壩、巖石徑流壩,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單筆5萬美元的投資有可能灌溉9公頃土地,帶來18萬美元的回報。撒哈拉以南非洲約有3420萬公頃土地具備尚未開發的灌溉潛力,而利用該區域不到6%的可再生水資源就能將其開發利用。 Steve Killelea補充道:「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應優先考慮這些干預措施,以增強韌性並預防未來衝突。加強地方治理和社區主導的衝突解決機制,已被證明比外部的安全干預更為有效,能夠在緊張局勢升級為暴力之前進行緩解。」 氣候變化是一個威脅放大器,加劇了在有衝突歷史、機構薄弱和韌性低的地區的緊張局勢。在資源競爭激烈的地區,氣候變化導致的水資源或耕地稀缺可能會加劇社區之間的衝突。這一影響在機構薄弱的國家尤為顯著,這些國家的政府缺乏有效應對氣候壓力或調解相關衝突的能力。 薩赫勒地區農牧衝突的增加影響了超過5000萬人,這表明生態壓力如何加劇現有的種族和資源衝突。跨國極端主義組織利用這些地方不滿情緒招募戰斗人員並升級衝突。儘管薩赫勒地區僅佔非洲總人口的6.8%,卻佔了非洲衝突死亡人數的近16%。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組織正向本來相對和平的地區滲透,包括西非的科特迪瓦、貝寧、多哥和尼日利亞等國。 水與糧食安全 水資源風險與薄弱的治理和基礎設施密切相關,撒哈拉以南非洲僅使用了其可再生水資源的2%用於農業,而全球平均水平為6.7%。不過,通過適當的投資,最壞的後果是可以避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僅有1.8%的耕地得到灌溉,不到全球19%的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此外,灌溉技術的進步將使農業用水更加高效,預計到203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灌溉土地面積將增加34%,但農業用水總量僅增加14%。 未來全球影響 氣候變化將加劇南亞和南美洲冰川供水系統的水資源壓力,同時海平面上升將增加世界上一些最肥沃農業區的鹽鹼化,尤其是在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的極端天氣將使為28億人口提供糧食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超過9100萬人依賴湄公河下游流域和尼羅河三角洲維持生計,而上游的大壩建設嚴重影響了水流。 這些生態威脅的全球影響超越了區域邊界。一個地區的糧食短缺可能影響全球糧價和供應鏈的可用性,因為全球供應鏈彼此緊密相連。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全球移民模式將發生顯著變化,重新塑造出發地和目的地國家的人口和經濟。對農業中更有效的水和土地利用的投資可以顯著減輕生態退化的最嚴重影響,改善經濟,防止衝突,並減少強迫遷移。 編者注 了解更多信息,下載《2024年生態威脅報告》,請訪問https://visionofhumanity.org和https://economicsandpeace.org。如需獲取廣播視頻資料和電台音頻,請聯繫Tim Johnston。 關於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IEP 是一個國際獨立智庫,致力於將世界的重點轉移到和平上,作為一種積極的、可實現的、切實的衡量人類福祉和進步的標準。該機構在悉尼、布魯塞爾、紐約、海牙、墨西哥城和內羅畢設有辦事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92 加入收藏 :
45位首席執行官、六位部長以及一位國家元首在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針對非洲投資及女性金融的前峰會上共同登台演講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2024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的年度會議今天在利雅德(Riyadh)揭幕,匯聚了來自金融、能源、科技和娛樂等各行各業的世界領袖、行政總裁及高級行政管理人員。今年的重點包括兩場前峰會,分別聚焦於「非洲未來投資」和「女性領導力在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凸顯了重要議題。 45 CEOs, 6 ministers and One Head of State Take the Stage at 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Institute Pre Summits on Investing in Africa, and Women in Finance 在整個前峰會期間,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展示了其促進積極變革和全球合作的承諾。「新非洲」促進了投資者與非洲領袖之間的重要討論,關於未開發潛力及跨境投資的必要性。Mohammed bin Abdullah Al Jaddan閣下為峰會揭幕。行業領袖包括Tony Elumelu、Adebayo Ogunlesi和Sim Tshabala等行業巨頭,共同分享了如何應對欠發展問題及推動投資的見解。 一個重要的亮點是醫療創新論壇,這是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的重點關注領域。與會者的見解強調,透過遠程解決方案,數碼健康服務對非洲超過四億人群的可及性至關重要。訊息明確:所有利益相關者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將促進更佳結果並提升經濟產出。此外,一個由主要食品行業行政總裁組成的專題討論小組探討了食品安全問題,提出了提高農業效率和推動環保做法的策略,以縮小食品安全差距。 由ARAMCO、ACWA Power和Heirs Energy領導人組成的「為非洲供電」(Power Africa)專題討論小組探討了可靠電力供應的迫切需求,這是促進經濟增長、醫療、教育和創造就業機會的基石。 與H.E. Bassirou Diomaye Faye進行的特別對話中,強調了賦權非洲青年和在各個領域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非洲大陸再次覺醒,追求新的理想和目標。我們見證著這個大陸的民主化過程,這包括建設和提升能源部門及相關基建設施,並促進青年發展。」 在首屆HERiizon峰會上,H.R.H Ambassador Reema Bandar Al Saud強調了女性在領導層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我們應該跨領域地考慮我們所做的培訓,培養在職場上全面發展的女性。」如Cecilia Attias和Jenny Johnson等講者探討了提升女性在董事會代表性策略,而Ruth Porat則倡導女性在金融和科技領域的賦權,她指出,「作為女性領導者,我們正處於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轉型時期,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她強調了FII8等全球會議在建立網絡和持續學習方面的重要性。 Noel Quinn指出,女性的領導能力和獨特視角在應對更公平和可持續的未來中至關重要,「這是一個讓人感到被重視的環境,提供機會並讓人們能夠貢獻。」 在FII8會議上,超過600位演講者和8000位領導者、投資者及創新者參與了200多場小組討論,旨在應對人類面臨的緊迫挑戰——從金融、能源、投資、政策和人工智能,到商業、氣候變化和前沿創新。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行政總裁Richard Attias表示:「今天,我們透過預備峰會親眼見證了參與和對話的變革力量,特別是對於越來越多地擔任領導角色並推動全球變革的女性。透過利用投資和建立有意義的夥伴關係,我們可以推動可持續增長,確保非洲成為機會、創新和韌性的燈塔,惠及未來世代。我們期待第八屆FII開幕日的到來,這將為全球面臨的緊迫挑戰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簡介未來投資倡議研究所(FII Institute)是由數據驅動的全球非牟利基金會,設有單一投資分支機構,並談論單一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在以下四大重大領域獻計獻策,解決現實問題: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22 加入收藏 :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在2024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會議上加強全球合作夥伴關係,並承諾提供大量資金

主要焦點:  新承諾接近5億美元,資助對象包括貝南、不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約旦、阿曼以及烏茲別克一間銀行。 與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簽署重大合作及聯合融資框架協議,重點聚焦氣候變遷、糧食安全與基建設施建設。 簽訂新合作協議,以擴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LAC)的業務營運及發展影響力。 奧地利維也納2024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於2024年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度會議(2024 World Bank-IMF Annual Meetings)圓滿落幕,並與合作國家簽署多項貸款協議,承諾提供接近5億美元的新資金融資支持。這些協議突顯了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推動全球發展目標的承諾,包括氣候韌性、能源轉型、可持續農業以及社會經濟賦權等領域。 OPEC Fund President Alkhalifa led the OPEC Fund delegation attending high - level meetings with Key stakeholders in Washington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總裁Abdulhamid Alkhalifa博士表示:「此次年會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契機,讓我們能夠與主要利益相關方交流,並協調我們的努力以滿足夥伴國家的發展需求。今年的年會已被證明是一個極佳的平台,有助於促進夥伴關係並加強合作。透過新的融資協議,我們正邁出堅定的步伐,以提升連通性、促進經濟韌性,並賦能我們各夥伴國家的社群。」 在一項重要舉措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與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在會議期間簽署了《共同融資框架協議》(CFA)和《諒解備忘錄》(MoU),以加強合作。這些協議由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總裁Abdulhamid Alkhalifa博士與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總裁Ajay Banga簽署,預期將促進共同融資的機會。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總裁Alkhalifa及其代表團成員與世界銀行各位區域副總裁會面,深入探討各國及營運優先事項。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在夥伴國的新貸款包括: 貝南(Benin):26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支持旨在增強食品安全和提高小規模園藝農民收入的園藝發展支持項目(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Support Project,簡稱PADMAR-E)。 不丹(Bhutan):50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開發兩座水力發電站,旨在加強不丹的能源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 科特迪瓦(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6000萬歐元的項目型貸款(Program-Based Loan,簡稱PBL),用於提升當地交通和能源部門的基建設施,增強經濟競爭力。 約旦(Jordan):1億美元的項目型貸款(PBL),用於支持約旦人力資本計劃(Jordan Human Capital Program),旨在提升和保護人力資本。 阿曼(Oman):提供1.8億美元的貸款,作為3.92億美元融資設施的第一期,用於卡薩布-達巴-利瑪公路項目(Khasab-Daba-Lima Road Project),以增強區域連接性 烏茲別克斯坦SQB銀行:向銀行Sanoat Qurilish Bank(SQB)提供4000萬美元的貸款,以支持烏茲別克斯坦的小型和中型企業及農業部門。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還簽署了合作夥伴協議,擴大與合作機構(如Fonplata和CAF)的合作,以加強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的發展工作。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簡介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是唯一一間專門向非成員國提供資金的全球性發展機構。此組織與發展中國家拍檔和國際發展社區合作,促進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 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成立於1976年,其宗旨十分明確:推動發展、加強社區和賦予人民權力。此機構的工作以人為本,重點關注滿足糧食、能源、基礎設施、就業(特別是與中小型企業相關的就業)、清潔水和衛生設施、醫療和教育等基本需求的項目融資。迄今為止,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已在超過125個國家/地區承諾了大約270億美元的開發項目,項目總成本預估為2000億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基金(OPEC Fund)獲惠譽(Fitch)評級為AA+/展望穩定,標準普爾(S&P)評級為AA+/展望穩定。我們的願景,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傳媒聯絡:Basak Pamir,電話:+43 151564174,B.Pamir@opecfund.org OPEC Fund President Abdulhamid Alkhalifa and World Bank President Ajay Banga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5 加入收藏 :
巴斯夫(BASF)與AM Green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探討印度低碳化學品市場的機遇及每年100,000噸綠氨的採購事宜

印度海德拉巴和德國路德維希港2024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巴斯夫(BASF)與AM Green B.V.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共同評估和開發在印度以可再生能源專門生產的低碳化學品及其相關價值鏈的商機。 From left: Gautam Reddy K, CEO, AM Green Ammonia; Mahesh Kolli, Group President, AM Green; Dr. Markus Kamieth,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Executive Directors of BASF SE and Alexander Gerding, Managing Director, BASF India and Head, BASF Group Companies India. 巴斯夫(BASF SE) 執行董事會主席Dr. Markus Kamieth與AM Green集團總裁Mahesh Kolli在2024年德國商業亞太會議(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German Business 2024)的背景下於印度新德里簽署了該協議。 根據這份諒解備忘錄,巴斯夫(BASF)和AM Green計劃在印度進行低碳化學品生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對潛在技術的共同評估。此次合作還包括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書,涉及每年採購100,000噸專門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來自AM Green在印度不同地點的抽水蓄能項目的能源)生產的氨。 這種氨將符合歐盟可再生非生物來源燃料(RFNBO)的標準,該標準在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簡稱「RED III」)中有所定義。AM Green的一些設施已通過CertifHy™自願認證計劃預先獲得RFNBO合規性認證。AM Green其他設施的預認證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 「我們致力於服務行業的可持續轉型。巴斯夫(BASF SE)執行董事會主席Dr. Markus Kamieth表示:「我們深信印度是與我們的合作夥伴AM Green共同探索低碳化學品生產的最佳地點。」 AM Green集團總裁Mahesh Kolli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像巴斯夫(BASF)這樣的全球化學領域龍頭企業合作,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AM Green在綠色分子下游價值鏈中深化能力的願景是與巴斯夫(BASF)合作的核心。AM Green與巴斯夫的合作旨在透過提供關鍵的綠色分子原料,生產巴斯夫(BASF)所服務市場中的化學品、材料和產品,以便滿足多個化學下游及相關消費行業。」 關於巴斯夫(BASF): 巴斯夫(BASF)為可持續的未來創造化學。我們將經濟成功與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相結合。巴斯夫集團(BASF Group)約有112,000名員工,在幾乎所有行業和幾乎每個國家/地區中為客戶的成功作出貢獻。我們的產品組合涵蓋六個領域: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表面技術、營養與護理、農業解決方案。巴斯夫(BASF)在2023年的銷售額達到689億歐元。巴斯夫(BASF)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BAS),並以美國存托憑證(BASFY)的形式在美國交易。詳情請瀏覽www.basf.com 關於AM Green: AM Green由海德拉巴(Hyderabad)的Greenko Group創辦人Anil Chalamalasetty和Mahesh Kolli成立,是印度領先的能源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AM Green在印度多個地點生產綠色氨氣,助力其在2030年前實現每年500萬噸(5 MTPA)綠色氨氣產能的目標,同時邁向在印度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市場實現淨零產能的願景。這一產量將相當於約100萬噸(1 MTPA)的綠色氫氣,約佔印度根據國家綠色氫氣任務所設定的綠色氫氣生產目標的五分之一,以及歐洲綠色氫氣進口目標的10%。AM Green 正在開發綠色分子(綠色氫氧化鈉、電子甲醇、烯烴、生物燃料)的生產能力,為難以滅排的行業實現脫碳。詳情請瀏覽www.amgreen.com 聯絡方式: Lukas Hanreich,環球傳訊部,BASF Monomers Division,電話:+32 23732160lukas-maximilian.hanreich@basf.com BASF SE67056德國路德維希港(Ludwigshafen)www.basf.compresse.kontakt@basf.com Suheil Imtiaz公共事務和策略傳訊部AM Green手機號碼:+91 94401 59289電郵地址:suheil.m@amgreen.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20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3 日 (星期四) 農曆三月初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