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AI科技」新聞搜尋結果, 共 115 篇 ,以下為 97 - 115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IBM:決定商業贏家的七個策略型投資

【2023年6月7日,台北訊】IBM 諮詢近日發布一份全球商業洞察報告《Seven bets》,指出正在改變世界的七個趨勢,並建議企業七個相應的策略型「投資標的」,增加在商業競技場上成為贏家的機率。它們分別是:   趨勢 (一) 生成式人工智慧加速了由科技主導的企業變革 策略型投資:建立安全、由AI科技驅動的智慧工作流程 趨勢 (二)  所有產品都在變成數位產品 策略型投資:建立企業的「軟體供應鏈」;它與實體供應鏈一樣重要 趨勢 (三) 體驗比想像中更重要 策略型投資:重視「體驗設計」,藉優秀的「設計力」推動企業重塑 趨勢 (四) 實用型元宇宙可以補強現實世界,而非取而代之 策略型投資:採用有效的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解決方案 趨勢 (五) 「新全球化」、新的技能需求、和新的伙伴關係正在重塑企業價值鏈 策略型投資:透過簡化、數位化與協作,增加企業的彈性與韌性 趨勢 (六) 技能短缺和人口結構變遷正在改寫新的「社會公約」 策略型投資:科技賦能,讓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 趨勢 (七)  企業永續進入實踐階段 策略型投資:企業永續與獲利並非零和博弈;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趨勢 (一) 生成式人工智慧加速了由科技主導的企業變革 策略型投資:建立安全、由AI科技驅動的智慧工作流程 生成式人工智慧吸引全球世人關注;預計未來十年內,生成式人工智慧將被廣泛應用在供應鏈、IT營運、客戶服務與人力資源等領域。同時,資訊安全的企業成本持續上升,相關的監管要求也更為嚴格。量子運算發展的速度,讓現有的公鑰加密防護岌岌可危,然而它也為經典運算的瓶頸找到了出路。要善用這些顛覆型科技,企業應該積極建置安全、AI優先的智慧工作流程;將AI從配角「升等」到企業策略核心,並加速轉向零信任安全(zero-trust security)模式。   趨勢 (二)  所有產品都在變成數位產品 策略型投資:建立企業的「軟體供應鏈」;它與實體供應鏈一樣重要 所有產品都正在數位化—汽車、銀行帳戶、甚至家中的冷氣與冰箱;如今有67%的產品是數位產品或帶有科技成分,代表實體產品的設計、製造和服務都要隨之轉型。值得企業重視的,還有與數位產品相伴相生的「軟體供應鏈」;每個企業都需要投資建立自己的「軟體供應鏈」,具備「產品工程」思維,將產品、科技與技能與使用者體驗緊密結合。   趨勢 (三) 體驗比想像中更重要 策略型投資:重視「體驗設計」,藉優秀的「設計力」推動企業重塑 在高度數位化的世界,以最終用戶為中心,善用科技為客戶創造便利性、價值與值得信賴的良好體驗,對企業極為重要。企業必須將「設計力」嵌入產品與服務開發的每個階段;透過創意與科技的結合,企業可以提升產品的外觀、功能、以及最重要的—銷售業績。   趨勢 (四) 實用型元宇宙可以補足現實世界,而非取而代之 策略型投資:採用有效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解決方案 關於虛擬世界的討論很多,其中最具價值的是把相關技術導入物理世界,並運用數位雙生等可量化結果的技術工具,同時在兩個世界裡操作。企業應採用實際有效的增強實境解決方案,包括空間設計能力,將其應用在產品設計、場景服務、製造和營運,並建立企業級模擬平台,利用安全的數據,催生更多新的「數位分身」應用。目前市場上仍然欠缺與元宇宙相關的技能,企業應該積極從內部培養此類關鍵人才。   趨勢 (五) 「新全球化」、新的技能需求、和新的伙伴關係正在重塑企業價值鏈 策略型投資:透過簡化、數位化與內外協作,增加企業的彈性與韌性 企業在經歷供應鏈斷鏈、詭譎的地緣政治、全球關鍵技能落差之際,更亟需提升生產力。這有賴企業善用AI與自動化科技來簡化營運模式,重新梳理流程;提供技能共享平台,使人力資源充分投於最具生產力的工作。   趨勢 (六) 技能短缺和人口結構變遷正在改寫新的「社會公約」 策略型投資:科技賦能,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 90%的受訪企業表示受到技能短缺的影響。隨著對數位技能的需求加大、加快,職場由科技賦能,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企業需要重新培養與提升員工技能;徵才重視技能和多元性而非學歷;滿足新進員工對企業價值觀、彈性、工作與生活整合的期望,支持員工的「全人健康」。   趨勢 (七)  企業永續進入實踐階段 策略型投資:企業永續與獲利並非零和博弈;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86%的受訪CEO表示其組織已經制定永續發展策略,但僅有35%表示正在落實該策略,且多數仍視永續發展與獲利為互斥關係,而非互補。環境永續必須與經濟永續並駕齊驅。運用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達成永續目標的同時,可以提升企業的生產力。例如,由雲端技術支持的綠色IT解決方案,可以減少IT的碳足跡和30%的運算成本;自動化工具可以讓永續發展指標的追蹤透明化,協助組織實現長期永續性目標、降低成本、並創造新的價值來源。   以上七個策略型投資都值得企業進行;重點不在於選擇哪幾個,而是企業領袖們如何整合這些建議,有系統地推動實際的、大規模的轉型。  

文章來源 : 盛思公關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370 加入收藏 :
太思科技發布web3世界通用身分憑證

為數十億手機用戶打開元宇宙入口 香港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隨著AI科技的快速推進,web3的世界已觸手可及。太思科技憑藉著20多年在資安領域的經驗,以專利的薄膜卡技術,發布SIM卡證明協議,為web3的啟動,打開了一個全球化的入口,實現人類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可以信賴的身分憑證。 PoSIM靈魂綁定NFT的發行條件:透過SIM卡演算法及移動網路的鑒權機制,執行SIM卡證明協議,確認是真實的mobile設備使用者,智慧合約才會啟動發行給用戶。 Soul Bound NFT是一項支持人類在web3去中心化世界裡,確保互動真實性的創新技術。太思科技基於20多年的SIM卡產業經驗,結合Soul Bound NFT技術,發布SIM卡證明協議(Proof of SIM protocol, PoSIM),將行動網絡識別系統,導入web3基礎建設,讓每個活躍的行動用戶用自己的手機與SIM卡,透過PoSIM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及零知識證明(zero knowledge proof),在乙太坊等區塊鏈上做鑑證,產生唯一的PoSIM靈魂綁定NFT(Soul Bond NFT),作為web3世界的原生身份。  太思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 何俊炘表示:「web3的入口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原生身份系統,我們相信這個系統應該從行動網絡誕生,因為行動網路建構了人類以真實身份溝通的生態系統,此機制的延伸應用,解決了目前web3技術無法處理的社交與政治難題。web3去中心化的社會裡,需要一個成員之間毋須溝通,就能夠默認選擇的聚焦點,PoSIM靈魂綁定NFT具備最大潛力,能夠最大規模化擴展共同靈魂的web3社群,打造全球通用的去中心化服務與應用發展平台。」 藉由SIM卡和行動設備底層的全球識別碼,SIM卡證明協議(PoSIM)在SIM卡芯片內生成哈希證明(Merkle Proof),阻絕外部監聽或攔截,保障個人資料隱私。哈希證明通過受認證的行動網路,點對點加密傳輸到以太坊網絡上的PoSIM智能合約進行見證,公開透明的發行PoSIM靈魂綁定NFT。 PoSIM提供用戶安全順暢的體驗旅程,並同時保障了用戶隱私與信息主控權,結合廣大的行動用戶,共同創建一個抗女巫假帳號攻擊的去中心化社會。  太思科技同時宣布推出MetaDuet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計畫,使用薄膜SIM卡技術,在電信運營商無須介入的環境下,啟動SIM卡證明協議(PoSIM)生態系統導入早期用戶。太思科技薄膜SIM卡,是一種 OTT(Over the Top)技術,將 web3 密碼技術疊加在SIM卡上,使SIM卡成為默認的硬件錢包與基底,在不需要提供電話號碼的情況下,創建web3去中心化社交身份。薄膜SIM卡硬件技術,在過去20年中,被廣泛用於金融科技和金融普惠,獲得了印度儲備銀行 (RBI) 與NPCI的認證,作為傳統功能手機進行UPI離線支付的標準技術;同時也通過日本金融廳的沙盒驗證,作為智能手機的金融科技發展平台(FPoS, Fintech Platform over SIM)。  太思科技首席策略長 陳儀雪表示:「我們同時計畫與電信運營商/虛擬電信運營商合作,將SIM卡、eSIM與【SIM卡證明協議】整合,使SIM卡成為主流硬件錢包與web3身分證明,不只為行動網絡用戶提供網路連線、身份認證和資安保護,同時在web3生態系統中,實現個人在線交易隱私保護與信息自主權,讓個人用戶直接融入互聯網經濟體系,與電信運營商共同分享web3網路的龐大商機。」  關於太思科技 太思科技成立於2005年,是提供薄膜式SIM卡(Thin SIM)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太思科技薄膜式SIM卡擁有全球專利,是電信中立與手機中立並且對服務提供商友好的解決方案,從而使電信、金融機構和政府組織能夠以安全便捷的方式擴展創新的行動服務。目前超過100個銀行、(虛擬)電信業者、政府組織、服務提供商合作夥伴已部署太思科技所支持的高安全性行動服務,該服務已被全球超過4000萬用戶所使用。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taisys.io SIM卡證明協議白皮書,請參考posim.io  早期用戶推廣計畫,請參考 metaduet.io  聯絡信箱:metaduet@taisys.io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48 加入收藏 :
IBM CEO克許納:IBM 是一家善於「解題」的科技公司

IBM 2022年報出爐  年營收雙位數成長 七成來自軟體與諮詢服務 將混合雲與AI科技應用於解決實際難題 邀請各界攜手共創 台北2023年4月7日 /美通社/ -- IBM 日前出版2022年企業年報,董事長暨執行長克許納(Arvind Krishna)在「致投資人函」中表示,世人從近幾年的經歷體認到:這個世界需要變得更好;而IBM是能讓世界運作得更好的「觸媒」。他強調今日的IBM是一家致力於「解題」的科技公司,也是一位「召集人」—不斷向所有具備「解題能力」的IBM員工、客戶、與事業夥伴發出「攜手共創」的邀請函。 IBM 2022年報出爐。IBM董事長暨執行長克許納在「致投資人函」中介紹今日的IBM是一家善於解題的科技公司,並邀請各界與IBM攜手共創,使世界變得更美好。 以下是克許納在 IBM 2022年報「致 IBM 投資人函」的中文摘要: 全球企業與政府正在面對一連串艱鉅的挑戰:通貨膨脹、供應鏈斷鏈、勞動力短缺、永續議題、以及不斷變化的網路安全形勢。高階管理者體認到科技是競爭優勢的源頭,可以協助解決上述迫在眉睫的問題:提升生產力、降低成本、推動創新、加速成長,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因此,IBM 更加聚焦在「科技」這項獨特的價值—為客戶與事業夥伴整合科技與業務的能力。IBM 提供的服務奠基於當下最富有轉型能力的科技—混合雲與人工智能 (AI);IBM 與不斷擴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一起提供客戶所需要的軟體、諮詢服務、與基礎架構解決方案。 2022 年業績 IBM 2022年的營收為605億美元,成長12% (按固定匯率計算),包含對勤達睿(Kyndryl)的銷售增加4%。IBM的經常性營收已占IBM總營收50%以上;全年營收超過70%來自軟體與諮詢業務。自由現金流93億美元。 IBM 軟體業務營收成長12%(按固定匯率計算),包括對Kyndryl的銷售增加約 6%。紅帽讓客戶利用開源軟體實現創新,業務保持穩定成長;IBM的自動化、數據和人工智慧、與安全軟體,已經針對紅帽的混合雲平台進行優化,並實現持續成長。 IBM諮詢業務營收成長15%(按固定匯率計算),得益於客戶在加速其數位化轉型旅程中,對IBM廣泛的技術和業務能力的強烈需求。 IBM 基礎架構業務營收成長14%(按固定匯率計算),包括對Kyndryl的銷售增長約 6%。客戶繼續選擇IBM zSystems 和分散式基礎架構平台打造其混合雲基礎架構。 營收成長和現金流使IBM得以持續投資與分紅;2022 年,IBM 斥資 20 多億美元收購八家公司,並派發股息近 60 億美元。 科技和行業專長 IBM 對科技的看法始終如一:混合雲和人工智慧正在引領我們進入生產力更高、洞察更易得、決策更有效、員工與客戶體驗更好的新時代。這正是IBM 設計產品和服務的出發點,即擴大混合雲和人工智慧科技能為客戶帶來的業務價值。與單一、公有雲相比,混合雲帶來更多價值——延展性、安全性、易用性、彈性、無縫體驗、與創新週期更短,使它成為企業的主流技術架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採用混合雲,在本地、邊緣和多雲環境中整合數據和應用。 強大的混合雲環境使客戶得以在業務營運中注入人工智慧。預計到 2030 年,人工智慧將為全球經濟創造16 萬億美元的價值,透過擴大資料驅動的洞察,加速 IT 營運、財務報告、人力資源、客戶服務等業務流程自動化,大幅提高生產力。  為了支援混合雲環境以及在其中運行的人工智慧,IBM 推出了新一代大型主機z16,搭載嵌入AI 加速器的晶片,是專門設計來處理和分析海量的即時交易。IBM 並推出新一代的LinuxONE Emperor 4伺服器,幫助客戶大幅減少資料中心能耗,支持其永續發展目標。 IBM諮詢的商業與行業專長協助客戶將上述解決方案落地,在混合雲環境中實現應用現代化與管理,利用數據與人工智慧,實現工作流程自動化,符合資訊安全與監管規範。作為企業可信賴的數位轉型夥伴,IBM 諮詢擴大運用IBM 車庫創新(IBM Garage)方法與客戶敏捷共創,在2022年完成了超過6,700個 IBM 車庫創新專案。 為了讓解決方案內容更完整,IBM 在 2022 年進行了八項收購;加強軟體和諮詢服務的能力,應對特定的企業挑戰,包括環境績效管理軟體 Envizi、網路安全攻擊管理 Randori、以及Octo提供美國聯邦政府數位化轉型服務。 服務客戶之道:透過夥伴生態與攜手共創  IBM 持續優化夥伴生態策略,共同為客戶創造商業價值。2022 年,IBM 向事業夥伴推出新的技能培訓計畫,可以免費獲得與 IBM 員工相同的培訓內容。 IBM與策略夥伴的業務持續成長;2022 年,IBM與SAP、微軟和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的業務均超過10 億美元 — IBM SaaS(軟體即服務)產品在AWS Marketplace上架;30 個 IBM 解決方案進駐微軟 Marketplace,並可部署在 Microsoft Azure上;Adobe與 Salesforce 正基於紅帽的開源技術,加快創新現有產品。 探索未知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科學 IBM研究中心肩負著IBM定義運算科技發展的長期使命。IBM的研發據點遍佈全球,研發重點涵蓋 IBM 所有業務,在純基礎研究和應用科學之間精心保持平衡。 2022 年,IBM研究中心將其人才和資源投注於實際應用創新,尤其是在混合雲、數據與人工智慧、自動化、安全、半導體和量子運算等領域。例如,IBM Telum處理器的嵌入式加速功能可用於即時 AI 推理,它的誕生為IBM z16大型主機注入了強大的AI 能力,讓客戶得以在毫秒之內識別大規模的欺詐交易。IBM已在AI的大型語言模型和基礎模型領域取得突破性的創新。Project Wisdom for Red Hat Ansible使用基礎 AI 模型,支援開發人員在多雲環境中僅使用簡單的英語指令,即可寫出高品質的代碼。 IBM 在量子運算領域的成就,是 IBM 結合專屬創新與開放式創新最好的例證。2022年11月,IBM公布了代號「鶚」的433量子位處理器,繼續推進量子運算的基礎科學進展;並預計在 2023年推出超過1,000量子位、2025年一舉超過4,000量子位的處理器。IBM 的量子網路擁有超過200位企業會員,包括波音、HSBC與三菱化工等,共同進行可能改變產業型態的量子研究。此外,IBM持續透過雲端服務在全球提供量子研發資源;免費的Qiskit軟體開發工具組下載次數超過1,500萬,45萬人註冊使用 IBM 的量子技術開發應用程式、發表論文。 企業影響力 展現在環境 公平 倫理 2022 年,IBM發表了全新「IBM影響力」框架,闡述 IBM 如何打造一個更為永續、公平與合乎倫理的未來。IBM將利用這個框架繼續設定永續目標、衡量進展並報告成果。 IBM承諾在203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對於這項目標, IBM 持續取得進展。自 2010 年至今,IBM日常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減少了 61%。IBM 正在使用 IBM 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簡化和自動化相關的報告流程。 IBM 落實多元文化的成效,展現在全球女性員工、美國黑人和西班牙裔員工的人數較前一年增加。IBM 在超過20所當年為黑人成立的專校與大學開設 IBM 資訊安全中心,增加STEM類型的培訓與就業機會。IBM SkillsBuild 新領學習公益平台與全球超過170個合作夥伴協作,持續縮小 STEM 技能落差,目標是在2030 年之前為全球 3千萬人提供教育和培訓的機會。 在創新、制定政策和營運中,IBM始終將商業倫理、信任、透明度、特別是責任感置於優先地位。2022 年,IBM 向全球1,000家事業夥伴提供了科技倫理培訓,超越原訂目標。IBM 四度獲Ethisphere 評選為「全球最有職業道德的企業」。 為什麼世界需要 IBM與 IBMer? IBMer 對於科技的「承諾」深信不疑:當我們將創新用於解決實際的問題時,我們就是在推動商業和社會的共同進步。當IBMers幫助藥廠提供更多疫苗、協助零售商減少碳足跡、或阻止針對銀行的一次網路攻擊,都是在兌現這一承諾。 今日的 IBM 不僅是一家科技公司;IBM 是「解題者」也是「召集人」,不斷向所有具備「解題能力」的IBM員工、客戶與事業夥伴發出公開、直接的邀請:「讓我們攜手共創」,一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艾爾文克許納IBM 董事長暨執行長 關於 IBM IBM 是全球領先的混合雲、人工智慧及企業服務的提供者,為全球超過 175 個國家的客戶服務,協助其從擁有的資料裡獲取商業洞察、簡化業務流程、降低成本,並取得產業競爭優勢。 來自金融服務、電信和健康醫療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近 4,000 家政府和企業機構,採用 IBM 混合雲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解決方案,快速、高效、安全地實現企業數位轉型。IBM 在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產業導向的雲端運算解決方案和企業服務領域的突破性創新,為客戶提供開放和靈活的選擇。IBM 對企業誠信、透明治理、企業社會責任、多元與包容文化和服務精神的承諾,歷久彌新,是 IBM 業務發展的基礎。關於台灣 IBM 公司,請參閱 https://www.ibm.com/tw-zh 台灣 IBM 公司新聞室:https://taiwan.newsroom.ibm.com/IBM 2022 年報:https://www.ibm.com/annualreport/ 新聞聯絡IBM公司公關部劉家容 kateliu@cn.ibm.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648 加入收藏 :
AWS強大雲端運算力 突破生成式AI發展瓶頸

以簡易且經濟實惠的AI/ML工作負載,協助企業高效創新、大幅節省成本及重塑業務可能性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3月17日 - Amazon Web Services(AWS)長期深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領域,擁有成熟的生成式AI創新技術與專屬的行業解決方案,不僅為客戶提供經廣泛驗證且易於部署的先進AI預先訓練模型,並透過豐富且高成本效益的雲端資源以降低所需成本,協助遊戲、電商、影視、廣告、傳媒等行業快速開發生成式AI的應用程式,大幅提高生產力。AWS香港日前舉辦「AI/ML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Web Day」,吸引超過近2000名科技愛好者參與。會上,AWS技術專家分享和展示最熱門的AI和機器學習關鍵技術,如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LLM)、低程式碼/無程式碼開發(Low Code/No Code)等科技趨勢,協助香港企業把握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商機。 AWS台灣暨香港產品部總監翁宇強表示,「從AI技術發展來看,生成式AI開啟了一次模式轉變(Paradigm Shift)。大模型、多模態、高產能和海量數據將主導新一輪科技商業模式的發展,為內容創作、市場營銷、遊戲等行業帶來顛覆性創新。AWS廣泛而深入的生成式AI專屬解決方案,以最先進的效能、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更全面的服務支援各行各業,協助各種規模的企業擁抱生成式AI的浪潮。」 降低成本,讓生成式AI觸手可及 目前生成式AI模型除了能生成大眾熟知的文本和圖片外,亦能生成音訊和影片內容,未來亦將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生成內容。對企業而言,針對特定場景所建立的模型在成本效益和準確度方面都更具優勢,因此亦是目前企業主要採用的模型。晶片效能和高品質訓練是生成式AI發展的基礎,也是實現大規模發展的瓶頸。以往模型的參數量級可能僅是千級或百萬級,但現今擁有十億百億級參數的模型比比皆是,下一代模型甚至很有可能會朝著萬億級參數級別發展。因此,降低大規模模型的成本至關重要。 然而,即使機器學習的晶片效能約每兩年就會有一倍或數倍的提升,仍然不足以跟上日趨複雜的訓練模型。替代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分散式多處理器,透過一個網絡進行協同運算、協同訓練。AWS專為雲端上高效能模型訓練而開發的Amazon EC2 Trn1執行個體,最多可以搭載16顆專門用於機器學習訓練的Trainium晶片、512GB加速器記憶體和800GBps的網絡頻寬。 Trn1為擁有高成本效益的深度學習執行個體,相比基於GPU的類似執行個體,訓練成本大幅降低50%。以一個具備萬億級參數的大模型進行兩周訓練為例,GPU伺服器P3dn需要600個執行個體,最新一代GPU執行個體P4d需要128個執行個體,而Trn1僅需使用96個執行個體便能執行相同訓練。 AWS在2022 AWS re:Invent全球大會上推出一款建基於Trn1的網絡優化型執行個體Trn1n,進一步增加網絡頻寬一倍,從800GBps躍升到1600GBps,其強大的網絡傳輸能力能夠將超過1萬個Trainium晶片建構在一個超大規模叢集裡,並在叢集中進行模型的並行訓練。 除了訓練外,大模型也需要超高的推論能力。因此,AWS建構了Inf1執行個體,由自行研發的推論晶片Inferentia所支援,有效實現低延遲、低成本的推論。與GPU的執行個體相比,Inf1執行個體每次執行推論的成本大幅降低70%。 在去年AWS re:Invent全球大會上,AWS同時推出新一代自研推論晶片Inferentia2,以及建基於該晶片的Inf2執行個體,成為唯一一個專為大型Transformer模型分散式推論建立的執行個體。與Inf1執行個體相比,Inf2提供高達4倍的輸送量,降低多達10倍的延遲;與建基於GPU的執行個體相比,每瓦效能提升高達45%,同時也支援諸如GPT類型的大型複雜模型,並且可以用單執行個體實現1750億參數模型的推論。 此外,AWS日前宣布與AI科技公司Hugging Face加強合作,以加速對大型語言模型和視覺模型的訓練、微調和部署,協助使用者輕鬆優化效能並降低成本,從而讓他們能更快地將生成式AI應用程式應用至生產環境中。如欲了解更多AWS生成式AI的相關資訊,請瀏覽此連結。 協助行業先行者加快實踐不同業務可能性 設計和開發體驗管理軟件公司Qualtrics核心機器學習負責人Aaron Colak表示:「Qualtrics致力借助科技創新提升用戶體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正在開發複雜的多工、多模態的深度學習模型,包括文本分類、序列標記、論述分析、關鍵短語擷取、主題擷取、聚類以及端到端對話理解等。隨著我們在更多應用程式中使用這些複雜的模型,以及非結構化數據量不斷增長,為了提供客戶最佳的體驗,我們需要效能更高的推理優化解決方案,如Inf2執行個體來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很高興看到新一代Inf2執行個體的推出,它不僅讓我們實現更高的傳輸量,同時亦顯著降低延遲,而且支援分散式推理和更強大的動態形狀輸入等功能。隨著我們部署更大、更複雜的模型,這些新特點和功能將進一步滿足我們對任何部署的更高要求。」 Hashtag: #AW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Amazon Web Services自2006年來,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在提供世界上服務最豐富、應用廣泛的雲端服務。AWS為客戶提供超過200種功能全面的雲端服務,包括運算、儲存、數據庫、網絡、分析、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物聯網、流動、安全、混合雲、虛擬和擴增實境(VR 和AR)、媒體,以及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等方面,遍及31個地理區域內的99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s),並已公佈計畫在加拿大、以色列、馬來西亞、紐西蘭和泰國建立5個AWS地理區域、15個可用區域。AWS的服務獲得全球超過百萬客戶的信任,包括發展迅速的初創公司、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通過AWS的服務,客戶能夠有效強化自身基礎設施,提高營運上的彈性與應變能力,同時降低成本。欲了解更多有關AWS的資訊,請瀏覽: aws.amazon.com。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86 加入收藏 :
IBM:儲備四項企業動能 是成功「雨天超車」的關鍵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今年初發表「2023年五大商業趨勢觀察與建議」,指出影響2023年全球經濟與商業發展的五個重要趨勢為 (一) 人才缺口與薪資上漲增加成本壓力,侵蝕企業成長;(二) 消費者重視隱私與個性化,使客戶關係更加複雜;(三) 企業供應鏈需要更高的敏捷性與韌性挺過「完美風暴」;(四) 企業永續發展必須兼顧理想與現實;以及 (五) 網路攻擊事件的切入點呈爆炸式擴散。台灣 IBM 倡議台灣企業在景氣逆風時刻,持續加速數位轉型,聚焦於累積現代化、永續、資安、夥伴生態系等四大企業關鍵動能,增加核心競爭力,成為「雨天超車」的贏家。   今年一月中旬上任的台灣 IBM 總經理李正屹借用三任F1世界冠軍、有「雨戰之神」稱號的巴西賽車名將洗拿的名言,表達對2023年前景的看法:「你無法在晴天一口氣超過15台車,但是在下雨天的賽場上,你可以辦到。」李正屹表示,IBM 是現今資訊科技產業中、唯一同時具備諮詢顧問服務與科技解決方案能力的創新公司,並擁有豐富的產業與企業客戶經驗;將在2023年與台灣客戶一同聚焦在以下四個關鍵領域的轉型與再造:   企業核心系統現代化應具備三大特點:前瞻性、先進性、可行性 企業核心系統數位轉型目前遭遇維護成本與營運風險增加、創新遭遇瓶頸、與潛在收入遞減的挑戰,在進行核心系統現代化時必須將以下三個特質納入考量:IT基礎架構規劃的前瞻性、業務流程即核心能力的先進性、以及企業實施規劃時的可行性。   ChatGPT近期引發新一波對於人工智慧 (AI) 的討論。李正屹指出,IBM 對於 AI 科技發展重視的是其企業應用 (AI for business)。在企業投入更多資源發展 AI 應用之際,IBM 已經著力在四個主要的企業 AI 應用場景:客戶服務、數位員工、IT營運、網路安全 (Customer care, Digital labor, IT operations and Cybersecurity) ,協助企業繼續朝向「AI-First」的方向發展。   企業永續 透過善用 IBM 及 IBM 合作夥伴的技術與專長,企業可以從以下五個維度入手,落實企業永續發展的策略與目標: 第一,制定永續發展策略和發展路線圖;第二,ESG 資料的取得、管理、報告,及風險管理;第三,智慧資產、設施和基礎設施管理;第四,負責任的運算能力與綠色 IT;第五,永續供應鏈及循環。   資訊安全:建立「零信任」框架,從地端到雲端都無憂 台灣 IBM 提供的資訊安全能力包括:安全策略與風險管理、威脅管理、數位信任、雲端安全。IBM 利用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深度威脅情報、專業的整合系統,協助企業更快、更精確地預防、偵測、回應威脅,並從攻擊中快速回復。   建立夥伴生態系 深化協作 加速企業創新 在今日 IBM 的企業成長策略圖上,建立並不斷擴大與強化合作夥伴生態系統已經佔有「二分天下」的地位,與 IBM 既有的諮詢服務與科技解決方案能力共生共榮。

文章來源 : 盛思公關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557 加入收藏 :
NGT全港首套一體化全智能AI應用系統正式公測

協同本港企業借力AI技術風潮 加速完成數碼轉型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3月7日 - 以獨家專研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為先發優勢的香港領先科技服務公司NextGen Tech(「NGT」或「公司」)欣然宣佈,由自家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團隊 研發的全港首套一體化全智能AI科技服務應用系統——YOTTA今日正式開放公測。試行階段主要面向企業用戶,倡導及協助其快速適應並推行商業流程自動化,長遠冀推動本港企業數碼轉型,提升營商效率及生產力,節約運營成本。 NextGen Tech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全港首套一體化全智能AI科技服務應用系統——YOTTA YOTTA主打實用性、智能性及創新性,公司團隊充分借鑒了國際最高標準的AI運行邏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結合研發,力求打造「最符合港人運用習慣」的開創性商用AI。YOTTA能夠快速處理並篩選大量數據資料,再依據確切的市場需求及用戶個性化指令,高效完成部分日常工作及生產流程,從而整合人力資源,改進成本結構,協助用戶做出至佳決策。此AI平台在記錄並分析現有商業表現指標的同時,更可與理想方案進行對比,適時建議用戶檢視並調整策略,提升經營效率。 個性化智能系統提供最佳客服體驗 YOTTA利用 AI 技術分析目標用戶及客戶的特定偏好,為其建議個性化產品或服務。更可根據其欣賞喜好推薦合適的音樂、電影、書籍、展覽等。用戶可使用智能搜尋功能了解更多資訊,內置搜尋引擎經AI技術改良後,呈現搜索結果的相關性及準確度大幅提升, 處理搜索速度更快,內容展示亦更為豐富。而由此衍生的智能客服系統,則可針對分析特定情景,自動回答客戶問題,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與此同時,YOTTA亦會不斷學習並完善其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邏輯,增強自身的認知、理解及生成能力,為用戶提供更為準確貼合的服務。 自動化商業流程幫助節約營商成本 YOTTA可被廣泛運用於軟件、網頁及移動應用程式等領域的AI技術整合。依託NGT先進的獨家算法和數據分析技術,實現任務及流程自動化、提供個性化建議或提升整體運行效率。常見的表現形式包括聊天機器人,可用於模擬對話、處理用戶查詢及客戶支援;以及推薦引擎,通過「機器學習」算法來學習用戶喜好及行為,再運用於包括電子商務、內容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等多種場景;另有預測分析工具,通過分析大型數據集提供一般預測,可覆蓋財務及醫療領域,或用於供應鏈優化。 對於一般行業而言,AI技術程序可大幅加快或替代處理部分重複性較高的繁冗機械工作,例如模板化撰文、製表、資料搜羅與整理、數據及文檔歸類管理、基礎建模、編程代碼書寫等。YOTTA的語言處理模型採用自動化處理對答任務的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手,可有效降低客戶服務成本,改善用戶體驗。此外,YOTTA的分析模型可以用於數碼營銷前期,透過社交媒體分析目標客戶群的消費情緒,配合生成高質量營銷內容,再進行個性化推送。在電子商務逐漸佔領主流零售及快銷市場的今天,利用YOTTA的AI模型除能夠為消費者推薦產品之外,於營商者而言,最大好處則在於自動化庫存管理、清點梳理倉儲情況,以及加強在線交易中的欺詐監測及預警等。 本次YOTTA的開發試行充分展示了NGT在開發及交付AI前沿產品及提供相關服務方面的專業性和掌握度,表現出公司核心團隊對這一新興技術邏輯的深入理解和純熟運用。未來,NGT將保持對技術創新領域的研究熱情和投資興趣,不斷迭代認知、精進產品,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創新科技服務及尖端理念。 NextGen Tech 首席執行官Francis Leung認為:「AI商用已頗有歷史,未來幾年,以AI技術代替部分人力工種亦是大勢所趨。NGT此次主力推行『YOTTA』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希望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提升其業務成效和營商表現,增強與客戶的雙向溝通,整體增進用戶體驗,節約經營管理成本。AI能夠篩選並促進提升企業僱員質素,重整人力資源結構,啟發企業為最關鍵的職位聘請最合適的人。值此新興技術變革商業格局之際,NGT希望能夠做好本港AI領域的 先行開拓 ,營造全新商業交互場景,推動企業探索適應新的營商模式,加速完成數碼轉型,更好地與國際主流市場接軌並進。」 Hashtag: #NextGenTech #NGT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有關NextGen TechNextGen Tech (NGT) 成立於 2019 年,是一間以人工智能及創新技術為獨家優勢的科技服務公司,專攻兼備實用性和智能性的一流人工智能(AI)應用項目。公司通過整合業界頂尖的技術訣竅和人才資源,為市場提供最先進的定制化人工智能技術服務。開創性AI項目包括機器學習、內容創建、個性化推薦演算和商業流程自動化等。 公司核心技術團隊由香港領先的AI行業資深技術人員組成,專業背景覆蓋多個人工智能細分領域。NGT亦曾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積累了紮實豐富的市場經驗,彼時作為香港領先的一站式區塊鏈應用項目孵化公司,積極主張以技術創新引領營銷改革,奠定了鮮明的行業領導地位。 憑藉主創團隊於科技服務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多元創新,NGT立志建立一個全面多元的AI生態系統,將人工智能理念充分運用於個性化商業世界,推動AI民用及商用的落地普及。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www.NGT.hk https://yottas.ai https://www.instagram.com/ngt.hk https://www.facebook.com/ngttechhk 或電郵聯絡: business@ngttech.io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21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19 日 (星期日) 農曆十二月二十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