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青年創意」新聞搜尋結果, 共 7 篇 ,以下為 1 - 7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青年創意實踐 × 數據驅動創新 2025 HSH黑客松啟動 激發花蓮地方創業新能量

持續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活絡地方產業發展花蓮縣政府辦理「2025 HSH 黑客松」,活動將於 6 月 23 日至 25 日於花蓮舉行,結合創新創業黑客松、創業模擬課程及人才交流晚宴三大核心,邀請全國具創業潛力的青年齊聚花蓮,以數據為基礎,激盪創意,為在地產業注入創新動能。縣長徐榛蔚表示,青年是地方創生與產業轉型的關鍵力量,縣府持續透過創業課程、基地輔導與資源媒合等方式,營造友善創業環境。今年創新創業競賽升級為「全實戰導向」黑客松挑戰,導入花蓮大數據資料庫,讓青年從實際資料中挖掘問題、洞察機會,進而提出具備可行性的創業提案,創造花蓮在地創業的新可能。青年發展中心執行長黃筱瑩進一步說明,活動採三天兩夜營隊制,招募全國44名具創業潛力的18至45歲青年,包含本國學生、社會人士及持有居留證之外籍人士。學員須於限時內完成團隊組成、數據分析、提案發想並完成Demo Pitch簡報,競爭高達新臺幣10萬元的金獎及「MVP CEO」頭銜。三大亮點強勢登場 實戰培力×國際視野×交流連結活動三大亮點包括: 創新創業黑客松學員將於限時內分析花蓮縣政府大數據資料庫,針對在地議題提出創業解方,並透過高強度團隊合作進行構想迭代與實務驗證,最終進行提案簡報,由產官學組成評審團進行評選。 模擬創業實戰課程特別邀請前三星半導體副總、現任矽谷創業導師 Steve Ahn 博士來台授課,分享矽谷新創經驗,並以全英文搭配中文助教形式,引導學員進行市場模擬、營運策略與財務規劃等創業核心實作,強化市場應變與創新能力。 深度人才交流晚宴邀請地方創業家、業師導師與青年創業者齊聚,促進跨領域連結與人脈拓展,打造創業者社群生態系。此外,獲選為MVP CEO之隊長,若於活動後三個月內有意實踐提案,經申請審核通過,可進駐花蓮新創基地,享有為期一年之創業資源,包括專屬空間、每月三萬元薪資補助及專業業師輔導,協助優秀團隊從點子落地,實踐創業夢想。全額補助食宿與交通 成就青年創業夢想本次營隊由縣府全額補助食宿費用,並提供台鐵及高鐵交通補助,減輕外地學員負擔。活動報名自3月29日起至5月9日止,歡迎對創業、數據分析、在地議題具高度熱情之青年踴躍報名。相關報名表單與活動資訊請至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官網查詢,或加入 Line 社群掌握第一手消息。新聞聯絡人 張采縈 03-8221316【競賽聯繫窗口】2025HSH黑客松工作小組 聯絡人:黃先生0906161689、劉小姐 0982093326 電子信箱:hualienhshstartupcamp@gmail.com活動連結:https://ydc.org.tw/zh-hant/activity/competition/5Line Open Chat社群: https://reurl.cc/04Ypnl

文章來源 : 樂享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742 加入收藏 :
「329 U Show」圓滿落幕 花蓮青年創意展演掀起青春熱潮

辦理「三二九 U Show青年創意展演暨市集活動」二十九日下午於太平洋公園熱鬧登場。此次活動以青年為核心,精心打造屬於新世代的夢想舞台,讓年輕創作者盡情展現才華。多組高中職大專生青年表演團隊輪番登台,帶來活力四射的音樂與表演藝術,並結合草地野餐與青創市集,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聽覺與味覺交織的精彩盛宴。現場熱鬧非凡,吸引大批民眾共襄盛舉,共同見證青年學子們的創意能量與青春風采。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重視青年發展,致力於推動青年的全方位支持,為年輕世代打造更多成長與圓夢的機會。今年,青年發展中心推出兩項以「青年PLUS」為概念的全新計畫,包括今夏啟動的「花蓮職探所Summer Work」,媒合青年學生進入在地企業與機構實習,協助其提早了解職場運作、探索職涯方向;以及邁入第四屆、全面升級為「HSH黑客松」的花蓮創新創業競賽。 花蓮縣政府表示,黑客松以三天兩夜密集營隊形式進行,結合創業模擬課程與地方創新挑戰,帶領青年深入分析花蓮大數據,發掘在地議題並提出具創意與可行性的解決方案,透過快速優化提案,並在專業導師與產業資源支持下,協助孵化具社會影響力與永續潛力的新創團隊。 花蓮縣政府表示,今年也導入營運模擬與市場測試機制,強化創業實戰力。該計畫於二十九日活動當天同步公開徵件,將於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舉行,廣邀全國青年報名參與,期待吸引懷抱創業夢想的人才齊聚花蓮,為在地注入青年創新能量,攜手開啟花蓮未來新篇章。

文章來源 : 樂享生活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58 加入收藏 :
電競熱血開打!2025臺中電競嘉年華賽事報名 挺身上場 引爆格鬥熱潮

2025年度最受矚目的電競盛典──「2025臺中電競嘉年華」即將於今夏熱血登場!由臺中市政府運動局主辦,活動將於8月23日至24日於臺中火車站二樓廣場盛大舉行,今年最大亮點,莫過於首度納入經典格鬥電競遊戲《快打旋風6》作為主賽事之一,並搭配高人氣MOBA手遊《傳說對決》,打造以「電競格鬥、對戰競技」為主題的電競盛會,市府持續推動「電競友善城市」願景,透過創新賽制與多元體驗,全面展現電競產業與城市品牌融合的嶄新能量。 本屆嘉年華賽事分為兩大項目:《快打旋風6》個人挑戰賽及《傳說對決》團隊競技賽,全面開放全國玩家參與,打造全民共享的電競舞臺,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7月15日止,凡符合年齡資格即可報名參賽。賽事採線上預賽、線下決戰雙階段進行,晉級選手將齊聚臺中火車站現場展開終極對決,角逐獎金與冠軍榮耀。 臺中市政府運動局表示,電競不僅是娛樂形式,更是融合體感技術、街頭文化與青年創意的嶄新數位運動。今年活動主題聚焦「格鬥電競」,現場除精彩賽事外,還導入多元體驗內容,包括元宇宙拳擊體驗、快打旋風Coser挑戰擂台、電競市集與多款遊戲互動體驗區等,打造一場橫跨運動、娛樂、文化與親子共融的跨世代嘉年華盛會,進一步實現臺中「電競友善城市」的長遠願景,推動城市邁向數位創新發展的新高峰。 2025臺中電競嘉年華 賽程資訊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7月15日(二) 23時59分止 線上賽:114年7月21日至8月10日 線下決賽:114年8月23日、24日 更多報名訊息請至「2025臺中電競嘉年華」活動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esportcarnival?locale=zh_TW  

文章來源 : 創世代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26 加入收藏 :
「打詐先鋒隊」出擊! 遠傳攜手青年展現跨界創新力

遠傳力助青年發揮創新思維,深耕青年培力,今年再度參與第22屆「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並二度以出題企業身份引導學生團隊進行創新提案。來自臺灣大學的遠傳代表隊「A-TroCC」以「打詐先鋒隊」之姿,提出結合遠傳首創的AI電信防詐技術與金融防詐機制的「打詐防駭四部曲」企劃,盼喚起全民防詐意識,並協助金融業者在開戶、轉帳等關鍵節點進行風險驗證,展現跨界整合創新實力,獲評審高度肯定,日前並於全國決賽中勇奪季軍。 來自臺灣大學的遠傳代表隊「A-TroCC」以「打詐先鋒隊」之姿,提出結合遠傳首創的AI電信防詐技術與金融防詐機制的「打詐防駭四部曲」企劃,展現跨界整合創新實力,於ATCC全國決賽中勇奪季軍。 在遠傳業師的指導下,「A-TroCC」團隊除構思拓展遠傳現有防詐服務,更以金融業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出風險評估系統,能即時分析用戶風險層級。像是銀行接到新開戶、大額交易等申請時,只需以申請人手機門號向遠傳提出風險驗證需求,就能自動與遠傳AI防詐資料庫比對,並透過分析引擎進行風險分析,包含驗證裝置與IP位置,確認是否有用VPN或假IP等可疑行為,減少跨海金融詐騙。儘管團隊成員並無資訊、資工背景,卻在短時間內完成風險評估系統介面設計與測試,展現高度行動力與學習力。此外,團隊也與上海商銀、綠界支付等金融、支付業者進行深度訪談,驗證企劃可行性,提升提案完整度,都讓評審留下深刻印象。「A-TroCC」團隊由來自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經濟系學生組成,前後歷時四個月,從議題工作坊、千人營隊、企業參訪與指導、初賽、實作、複賽到全國決賽,從超過250組隊伍中脫穎而出。尤其團隊僅四位成員,為本屆決賽中人數最少的企業代表隊,其中更有兩位為大一新生,展現新世代無限潛力。在獲知成績後,「A-TroCC」團隊成員除了感謝遠傳業師們的專業指導和分享,讓她們收穫良多外,更透露四人在競賽前其實並不相識,僅因同校學生「揪團」才參賽,沒想到當初揪團的學生後來卻轉到其他團隊,但她們決定照原定計畫參賽,在競賽過程中不斷培養默契,反倒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全國決賽,堪稱是「最美麗的意外」。由於防詐已是全民關注議題,更是政府重要施政方向,為喚醒年輕學子對於防詐議題的重視,遠傳今年不僅再度由總經理井琪親自出題:「如何增進遠傳守護網之打詐功能與溝通」,更派出超過10位協理級、副總級以上高階主管親自擔任業師,涵蓋產品開發、網路技術、品牌行銷、資訊安全、企業永續等領域,毫不藏私地指導學生。全國決賽當天,遠傳家庭電信及娛樂服務事業群資深副總朱承恩也親臨現場擔任評審,並為代表隊加油打氣。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為國內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產學合作競賽之一,已連續舉辦22屆、合計已有4.6萬青年學子參賽,透過「企業出題、學生作答」的形式,打造企業與學生深度交流的平台,培養創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與領導潛力。遠傳積極投入防詐、打詐,並建立全台第一個AI預測詐騙自動偵測系統「打詐智靈」,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攔阻超過10萬通詐騙電話、5千則簡訊;也與國際知名資安廠商Allot合作推出「防駭心守護」服務,能即時阻攔詐騙網址,平均每月阻擋1,800百萬次風險網站,且無須下載安裝應用程式,用戶申辦後即可啟用。此次透過ATCC競賽平台,遠傳看見青年世代勇於挑戰、跨界創新,將電信資安技術延伸應用至金融場域,展現新世代無限潛力,也印證遠傳持續推動青年培力的初衷與價值。遠傳期望透過此類活動,持續激發青年創意,培育跨界人才,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智慧的數位未來。

文章來源 : 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23 加入收藏 :
激勵新生代 聖約翰科大表揚十傑楷模

聖約翰科技大學日前舉辦114年度傑出校友頒獎典禮,共頒發10位校友榮銜,表彰他們在專業領域、社會服務與母校事務上的卓越貢獻,展現「德以輔才,學以致用」的真實體現。典禮由唐彥博校長親自頒授「校友楷模」獎座,期許學弟妹以他們為榜樣,勇敢逐夢,踏實前行。 唐彥博校長表示,聖約翰科大自民國85年起舉辦傑出校友遴選,今年已邁入第29屆。每位傑出校友都是母校驕傲的代言人,更是後輩努力的明燈。他特別感謝校友總會長年投入選拔與表揚工作,讓新埔/聖約翰的校友故事得以一代代流傳下去。 今年10位傑出校友分別是「偉剛科技」副董事長陳書紘、「經續檢驗」董事長林楷明、「巨勳科技」總經理楊榮賢、「天津四維企業」總經理彭國書、「和平電力」副總經理林文煌、「環輿科技」董事長管永愷、「南亞電路板(昆山)」廠長林振史、「賀用企業」副總經理李宇宸、「樂陶國際餐飲」總經理簡沛恩,以及「蕉心行銷」負責人王俊傑(藝名香蕉)。他們的生命歷程各具風貌,卻都從新埔校園出發,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並持續關懷母校、提攜後進。 新埔工專62級電子科陳書紘現任「偉剛科技」副董事長,專注於玩具槍領域逾20載。憑藉卓越的行銷與研發實力,讓「偉剛科技」成為台灣最大玩具槍研發製造廠,與國際真槍品牌合作ODM,擁有百餘項專利,年營收突破10億元,全球市佔率高達7成,堪稱MIT精工代表。 他更發起成立「中華民國玩具槍協會」及「全民國防射擊教育中心」,推廣正確休閒觀念,強化全民國防意識,積極促成空氣槍外銷輔導,為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貢獻心力。作為校友,他長年熱心母校事務,曾多次接待校友總會幹部及學長姐參訪射擊靶場,親自示範並導覽裝備展區,深化校友情感連結,展現對母校的深厚情誼。 新埔工專62級電子科林楷明為中國華南地區第一家民營檢測機構─「經續檢驗技術有限公司」創辦人與董事長,領航企業取得中國國家實驗室委員會(CNAS)首批實驗室認證,展現台商技術領先的雄心與格局。他並獲選為東莞改革開放40年40位代表人物之一,深具產業與社會影響力。 林楷明董事長長年投入華南台商交流,現任東莞台協副會長、東城分會監事長,積極搭建資源平台。熱心校友事務,歷任華南校友會顧問與監事長,創設羽球隊,凝聚在地校友情誼,成為聖約翰精神在華南延伸的重要推手。他勉勵學弟妹:「要學會如何『被利用』,才懂得如何『善用他人』。謙遜與自信並進,方能成為閃亮的鑽石,讓人看見你的價值。」 楊榮賢是新埔工專64級電子科校友,擁有超過35年SCADA圖控軟體經驗。自1996年創立「巨勳科技」,公司是世界三大SCADA圖控Citect總代理,為各主要工業或科技業廠房使用之SCADA監控系統之人機介面應用軟體。 楊榮賢總經理熱心校友服務工作,除擔任校友總會理事,亦創立羽球社,除提供校友打球聯誼的機會與場地,也積極引領校友參與各項活動,增進對學校及校友總會情感跟連結。其跨校際成就亦獲淡江大學資工系頒授「傑出系友」殊榮,實為技術與情誼兼備的典範。 彭國書為新埔工專機械科68級校友,自2001年起加入「四維企業」,從天津廠長一路晉升至總經理,領導團隊將公司打造為大中華地區膠帶業的翹楚。「四維企業」為生產華人第一卷膠帶的創始品牌,歷經逾一甲子經營,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光電、電子與汽車等產業,並成為天津首家獲「綠色工廠認證」的台資企業,綠色永續領先業界。 身為資深台商代表,彭國書總經理長年服務於「天津市台商協會」,現任常務副會長,積極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協助台商在華北地區深耕立足,是促進產業合作的重要樞紐。 林文煌畢業於新埔工專69級電機科,1988年投身大型能源工程,參與建構台灣當時最大規模的水泥產線與餘熱發電系統。1998年起加入「和平電廠」,規劃設計並參與監造全台關鍵電源之一的和平發電廠(132萬瓩),迄今擔任副總經理,負責運轉與維護,所管理之電廠每年穩定供應全台約4%電力,為北台灣穩定供電的重要推手。 他深感母校教誨影響至鉅,從電工儀表到熱力學,皆視為職場中不可或缺的基礎。他以務實態度走出專業路,並願回饋母校提供學生實習與見習機會,積極促進產學互動。他勉勵學弟妹:「當別人說你『能者多勞』,請記得『勞者多能』,保持好奇、勇於嘗試,就是成長的原動力。」 從學業困頓到業界翹楚,新埔工專74電機科管永愷以親身經歷詮釋「態度決定高度」的人生哲學。求學時歷經留級挑戰,最終在母校新埔工專完成學業,10年後再考取碩士學位。他以實作實習為基礎,開創資訊應用之路,並創辦「環輿科技」,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帶領團隊跨足環境顧問與空間資訊整合,協助政府部門推動多項環境治理與永續發展計畫。 曾任中技社與中鼎集團主管,參與兩岸三地、中東與東南亞大型工程建設,導入企業風險管理與CSR制度,奠定企業治理典範。其專業成就與公共貢獻兼備,展現傑出校友典範風範。管永愷董事長感念校牧室在迷航時期的關懷與指引,屢次回饋降臨堂與校牧事工,亦勉勵後進:「專業與誠信是最重要的本錢,而態度會影響你的專業與誠信。」 林振史為新埔工專76級機械科校友,目前擔任「南亞電路板(昆山)公司」廠長,除在職場上穩健經營、卓有成績外,亦熱心推動校友情誼,擔任華東校友會副秘書長、理事,並組織兩屆「約翰盃校際羽球賽」以羽球為媒,凝聚校友向心力,成功串聯兩岸多所大學在大陸地區的校友組織,提升母校能見度與榮譽。也多次主動協助母校來訪接待事宜,促進校方與華東地區校友的聯繫交流,並主動引領年輕校友融入社群,為薪火相傳注入新動能。 林振史廠長以「實踐檢驗真理,小事成就大事」為座右銘,勉勵學弟妹勇於挑戰、穩紮穩打。他說:「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不僅是他走過工程現場與管理職涯的體悟,更是送給後進最溫柔的叮嚀。 新埔工專77級機械科李宇宸從3C影音產品到LED照明、再到導熱散熱技術與全自動洗車設備,橫跨多項領域,展現科技研發與市場開拓的卓越實力。歷任多家科技公司要職,現任「賀用企業」副總經理,持續以創新能量推動產業升級。並擔任「台灣公寓增建電梯智能宅協會」執行長,推動高齡社會居住改善,實踐社會關懷。 李宇宸副總經理亦是校友總會核心幹部與「新埔77兄弟會」推手,成功動員150位77級校友返校參加畢業30週年茶會,創下校史紀錄,更以產業媒合、職涯分享、組織培育等行動,將校友情誼化為具體力量。他感性回憶:「從桀驁叛逆的少年,到找到方向的新埔人,我永遠感謝那段成長路上的眼淚與牽掛,也會持續為母校盡一份心力。」 從知名歌手與電視劇女主角,到自創餐飲品牌、跨足寵物產業與洗髮精品,新埔工專80級工管科簡沛恩以多元身分實踐「無所畏懼地探索人生」。現為「樂陶國際餐飲」總經理與「星寵生技」董事長的她,所創辦的鍋物與手搖飲品牌遍布台北101、新竹與台中百貨商場,更以企業家身分投身公益,擔任協會理事,致力媒合企業資源,幫助弱勢長者與家庭。 儘管當年未能完成學業,她坦言:「新埔歲月是我人生很重要的養分,教我原則與堅持。」這次能獲選為傑出校友,她最感動的是有摯友與昔日同窗到場祝賀,讓榮耀更添溫度。她用自身經歷鼓勵學弟妹:「即使沒走標準路線,也能走出自己的人生風景。你現在或許迷惘,但只要用心學習、踏實生活,未來一定會給你驚喜。」 王俊傑(藝名:香蕉)畢業於聖約翰科大95級工管系,活躍於電視與新媒體圈,曾主持《寶島神很大》與《瘋神無雙》長達10年,現為「蕉心行銷」負責人,經營「香蕉王俊傑」臉書粉絲專頁與YouTube頻道逾16年,分別吸引超過50萬與30萬粉絲追蹤,持續以真善美的內容溫暖觀眾。並曾擔任母校招生代言人,參與招生推廣、新生迎新及講座活動,成為校友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創意人物之一。 「這不只是成就,更是無形的交代。」站在傑出校友頒獎台上,王俊傑(香蕉)將這份榮耀獻給天上的爸爸。他感性表示,「爸爸最擔心我能否扛起家計,這些年我努力學習、工作、孝親,從壓力中走出責任與期待。」從街頭藝人、演藝主持到自媒體經營,王俊傑(香蕉)用笑聲連結人群、用行動回報父母,也寫下「大孝尊親顯父母」的動人一頁。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950 加入收藏 :
一襲旗袍 傳承文化之美 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理事長石淑平 穿越時空的優雅

文/翁雅蓁 圖/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   輸入影像說明 在現代社會快速更迭的浪潮中,有一群人守護著傳統的脈動,他們以指尖織夢,以步履寫詩,一針一線勾勒出文化的紋理,一姿一態延展著歷史的風韻。那是一種從容不迫的優雅,是穿越時代卻不褪色的東方美學;而身為「中華旗袍文化藝術交流學會」的創會理事長石淑平,正是這條路上的堅定行者。她不僅熱愛旗袍,更深諳其所承載的歷史、精神與美學。以衣為語、以身為教,石淑平將旗袍帶入生活的溫度,也讓這分典雅優勢走上世界舞台。自創會以來,她便以堅定的信念,讓旗袍走進生活、走上國際舞台,成為文化對話與美學教育的重要載體。   輸入影像說明 輸入影像說明 國際殘障日公益慈善旗袍走秀活動。 初心不變 文化語言的表徵 談及創立學會的初衷,石淑平理事長語氣堅定,眼神中閃耀著深厚情感。對她而言,旗袍從來不是單一的服飾選項,而是一段歷史的延續、一門蘊含東方哲思的藝術,更是一種應被珍視與傳承的文化語言。 「旗袍曾是女性日常穿著的一部分,如今卻成為只在特定場合才會現身的裝扮。這樣的轉變,讓我感到無比憂心。」石淑平坦言,正因目睹旗袍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才促使她號召來自藝術、教育、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女性摯友,共同創立學會,為旗袍文化點燈續航,重現光彩。 自2017年正式立案以來,學會致力於推廣美學教育,陸續開設美姿美儀、民族舞蹈、烏克麗麗、聲樂、縫紉、花藝、讀書會等多門課程,不僅教授「如何穿旗袍」,更引導學員學習「如何活出旗袍」。 「旗袍是一場內外兼修的文化修行。外在的優雅固然動人,但若缺乏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終究只是表象的華麗。」石理事長強調,學會之所以將美學課程列為核心推動,就是希望協助女性在學習儀態之美的同時,也培養文化底蘊與自信氣質,進而成為能將美學落實於生活的現代女性典範。   學會花藝課作品。   成立大會致辭。 2018 年4 月成立大會 右:上海旗藝會會長劉佩珠 左:安徽旗袍協會會長陳冬梅。 公益參與 用優雅實踐善行 除了積極推動文化傳承與美學教育,石理事長亦以同等熱忱投身於公益實踐。多年來,她帶領學會參與各項社會關懷行動,包括捐贈防疫設備予第一線員警、定期舉辦捐血活動、協助原住民合唱團籌措教育經費、贊助身心障礙者登台圓夢。她深信:「旗袍的華麗,不該只在舞台上閃耀,更應走入人群,照亮社會每一個角落。」 每年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旗袍學會的姐妹們便身著綉裳,參與輪椅歌手任文倩的公益音樂會,透過歌聲與行動,擁抱那些不完美卻充滿光芒的生命。在這些善行中,旗袍不僅成為視覺的美,更化為關懷的語言。 而在文化交流的軸線上,石理事長更積極開展國際對話。近年來,學會與來自日本、夏威夷、毛里求斯及兩岸三地的旗袍團體展開深度互動與展演,展現出台灣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創新兼容的精神。 她特別提到與上海旗袍藝術專業委員會、廣德旗袍交流協會締結姊妹會的經歷,認為:「文化無國界,我們希望讓旗袍成為跨文化對話的橋樑,傳遞台灣的溫度與美意。」   2019 年9 月「圓夢童」廣西山區愛心公益活動。 青年傳承 以創新接軌新世代 談及旗袍文化的未來走向,石理事長始終懷抱希望,並堅信傳統文化唯有與時俱進,方能世代流傳、生生不息。她觀察到,隨著華流興起與影視作品對東方美學的重新詮釋,旗袍逐漸從歷史的回憶走入當代的潮流,在年輕世代的視野中悄然回歸,成為一種美感象徵,也是一種文化認同。 為了延續這股新興風潮,學會特別保留青年會員名額,積極吸引設計師、藝術家與各領域的KOL參與,讓旗袍不只是典藏於衣櫥或博物館的展品,更能走上街頭、融入生活。石理事長深知,新一代的語言是影像與社群,因此學會大力推展新媒體運用,透過 Instagram、Facebook、YouTube 等平台分享活動花絮與設計創作,與年輕族群建立起自然且充滿創意的對話關係。 「我們不怕創新,只怕沒有傳承。傳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能夠因應時代持續演化的精神。」這句話,是石淑平理事長長年奉行的理念。她不僅在學會營運中注入跨界思維,也親自參與設計實踐,善於融合西式剪裁與東方元素,開發出既保留神韻、又貼近現代需求的「台式旗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她與學員共同設計的「機能旗袍」。這款作品採用透氣性佳、舒適度高的布料,融合傳統盤扣與現代剪裁,使旗袍擺脫只能在典禮與舞台出現的印象,成為日常辦公、正式場合中皆宜的時尚選擇。這項創新不僅獲得會員們的熱烈迴響,也讓旗袍文化在年輕族群中重新燃起光芒。 石理事長用行動證明,傳統並非只能回顧,而是能夠擁抱未來、與時共舞。透過創新與傳承的並行,她正一步步帶領旗袍走向更多人的日常,也走進時代的主場。   學會民族舞蹈班的演出。   永續風華 以溫柔織就世界夢 一談起與旗袍的情緣,石理事長眼神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第一次穿旗袍,是媽媽年輕時留下來的舊衣。那一刻我深深感覺到,這不只是衣服,而是一段被織進布料裡的家族記憶。」那一身布料所承載的,不只是身形的曲線,更是情感的流轉與文化的延續;從那一刻起,旗袍便不再只是服飾,更成為她生命中最柔韌而堅定的信仰。 她坦言,旗袍帶給她的不只是美麗,更是屬於東方女性的自信與力量。也正因如此,她願意傾盡一生,用行動守護旗袍文化的優雅與溫度,並透過學會的平台,把這樣的美好延伸給更多人。 展望未來,石淑平理事長希望讓旗袍不再只屬於過往的年代,而是能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融入當代生活。學會將持續推動大型公益演出、國際文化交流與青年創意設計計畫,同時籌劃設立「旗袍文化推廣中心」,打造集展示、教育、試穿、製作與文化導覽於一體的空間,實踐「穿得進生活,也走得向世界」的使命。 「旗袍是流動的文化、是溫柔的力量。只要我們願意,它永遠都不會過時。」這段話,是石淑平堅持至今的信念,也是她對旗袍文化最深的託付。   第三屆理事長崔虹雲 左:第四屆理事長鄭如君。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00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7 月 12 日 (星期六) 農曆六月十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