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銀髮」新聞搜尋結果, 共 238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勞動部高分署與澎湖在地企業攜手打造55+友善職場 澎程萬里 前進離島 促進銀髮勞動力

「人真的很難請!」、「很多外地人不願意來,旅遊旺季又快到了!該怎麼辦?!」 澎湖地區就業市場以漁業及觀光產業為主,擁有豐富的地方特色活動,隨著旺季到來,缺工狀況日益嚴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簡稱高分署銀髮中心)為菊島的中高齡民眾,與在地企業洽談友善職缺,於澎湖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辦「澎程萬里 銀力再起」銀髮勞動力講座,推動媒合更多中高齡民眾至在地企業工作。   這次銀髮勞動力講座特別邀請澎湖在地觀光、服務、餐飲業及旅宿業等企業參與,經高分署銀髮中心同仁積極倡議55歲以上友善職場作為,與在地企業溝通,從職缺僱用方式的調整,提供房務人員、廚師、外場服務人員等多樣化的友善職場環境,比如說依銀髮族的體能狀況進行職務分工、簡化工作流程,透過青銀合作減少體能負荷;企業也特別為中高齡員工將點餐系統介面升級為大字體及圖像化螢幕和在廚房內場使用輕量化的鍋具器皿;提供完善的職前培訓,讓銀髮員工具備更完整的專業知識與技巧來發揮所長等。讓中高齡及高齡求職者能有多方嘗試的機會;現場除了面試機會之外,高分署銀髮中心還邀請職涯分析發展講師,分析澎湖就業市場趨勢,並傳授面試技巧,提供一對一履歷健診,讓55+求職者更有自信應試。   當天參與民眾彭大姐開心的表示:「我以為年紀大了,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沒想到企業其實很需要細心及願意學習的人,加上今天講師指導我面試技巧,讓我更有信心去應徵了!」在地企業代表則表示:「感謝高分署銀髮中心耐心的跟我們在地業者溝通職缺僱用方式的調整,讓中高齡求職者有更多工作機會,透過這次活動我們招募到合適的員工,也紓解在旅遊旺季缺工問題。」   高分署郭耿華分署長表示,銀髮中心自105年成立以來,在所轄高雄、屏東、澎湖、台東等4縣市辦理超過百場的駐點倡議講座,協助中高齡及高齡民眾掌握就業市場趨勢及就業機會。高分署也持續拓展轄區內的銀髮就業網絡,今年1月2日在澎湖就業中心成立銀髮專區,提供55歲以上或已退休的銀髮民眾一對一深度諮詢,歡迎正在待業或轉職的中高齡民眾多加運用。此外,政府也針對企業推動「職場支持輔導」、「職務再設計」、「職場學習再適應」、「繼續僱用」等補助,協助企業建構55+友善工作環境,鼓勵企業進用並幫助更多銀髮民眾重返職場,歡迎對銀髮就業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團體或事業單位,撥打銀髮中心專線07-7252586洽詢。

文章來源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06 加入收藏 :
深耕樂齡教育,學中玩、玩中學!東南科技大學樂齡大學多元豐富銀髮生活

東南科技大學樂齡大學於2月14日舉行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典禮,吸引樂活銀髮學員踴躍參與,現場洋溢著學習的熱情與歡樂氣氛。李清吟校長、董益吾副校長、林玫玫教務長、王彥傑研發長與推廣教育中心林倩后主任均蒞臨現場熱烈歡迎新朋友的加入,也歡迎老朋友持續熱情追求學習。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開學典禮正式揭開序幕。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率先致詞,勉勵學員們不論年紀如何,都要勇於學習新知。李清吟校長分享:「時代在走,我們不管幾歲,都要努力追求進步!活到老學到老,讓我們更有自信,也能夠與社會接軌,保持活力。」強調不論是學術知識還是生活技能,樂齡大學都希望為學員開闢一條更多元開闊的學習之路。   董益吾副校長則從未來規劃的角度,提出學校將持續深化樂齡大學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的結合,並與各學院資源協作,讓課程更具實用性與豐富性。董益吾副校長充滿期待地表示:「希望每位學員都能在東南科技大學找到學習的成就感,期許東南科技大學不會只是一所學校,更是一個屬於大家的學習園地,也是大家的知識庫。」   林玫玫教務長則以「動手學、快樂學」為主題,分享學校未來將帶領大家有更多的實作課程體驗,透過動手製作與實踐,讓學習更加有趣,也能使知識更貼近生活。而推廣教育中心林倩后主任則以活潑親切的語氣鼓勵學員:「快樂學習會讓心靈永遠年輕!越學越年輕的大家,就是我們的驕傲,散發光芒,也是台灣的驕傲!」溫暖的致詞讓現場學員深受感動,也為新學期注入滿滿的正能量。   參與典禮的學員們在活動中紛紛表達了對新學期課程的期待。有學員笑著說:「昨天晚上都興奮得睡不著,實在太期待今天的開學了!」也有學員表示,過去參加東南科技大學的樂齡大學課程,學到新知識,還結交許多朋友,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充滿活力與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東南科技大學多年來深耕樂齡教育,致力於將校園資源帶進社區,同時也將社區力量引進校園,讓知識與地方文化相互融合,實現「土地共好」的目標。透過樂齡大學平台,學員可以學習烹飪、科技應用、藝術創作等實用技能,還能參加「台北近郊步道」及「淡蘭古道」等參訪活動,走進台灣的在地文化與歷史,真正做到學習與生活的結合。本學期更特別新增「AI生成式藝術」與「咖啡烘焙」等課程,讓學員緊跟時代潮流,拓展新知視野。   未來,學校將持續強化樂齡教育的深度與廣度,為銀髮族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正如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強調的:「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習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這份信念,將持續陪伴每位銀髮學員邁向更豐盛的未來。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195 加入收藏 :
銀髮幸福再啟程!玉山銀行捐贈復康巴士 助保康基金會強化長照交通服務

(特派記者何曉菁/嘉義縣報導)為了提升長輩交通接送服務、縮短等候時間,玉山銀行受託「菩月樂齡公益信託」慷慨捐贈保康基金會140萬元,用於購置復康巴士,強化社區長照接送資源。贈車啟用典禮於2月13日舉行,玉山金控資深協理(董事長特助)陳勸仁、雲嘉南區副召集人蔡惠玲與蔡明憲,與保康基金會董事長陳煒、執行長黃秀珍共同見證這場溫暖時刻。此次捐贈體現企業對長照需求的關注,也為長照家庭分擔了日常照顧的負擔。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高齡化的快速攀升,使得社區長照需求日益迫切。保康日照中心目前服務16位輕度至重度失智失能長輩,但接送服務僅仰賴政府長照2.0補助的一輛車,遠遠無法滿足需求,長輩們往返機構與住家間往往需輪流接送、長時間等待。 玉山銀行受託公益信託在訪談過程中,了解到保康日照在交通接送方面的挑戰,決定捐贈配有升降設備的復康巴士,大幅提升長輩乘車的便利性與安全性。這項資源讓日照機構能夠服務更多長輩,也減輕家屬的接送負擔,讓長照服務更具可近性與友善度。 保康基金會董事長陳煒對於菩月樂齡公益信託的支持表達深深的感謝,並表示:「這台復康巴士不只是一輛交通工具,更是社會善意與關懷的象徵。透過社會各界的支持,我們將持續優化長照服務,與社區居民攜手打造共融共好的友善社區,讓每位長輩都能安心快樂地享受晚年生活。」 這場攜手公益的行動,對於長照需求的即時回應,也象徵企業與社福機構共創永續照護環境的努力,讓社會更具韌性,讓愛與溫暖在銀髮族群間持續流動。

文章來源 : Luyinews 綠藝新聞公民媒體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996 加入收藏 :
北海萬歲 聖約翰科大銀髮俱樂部歲末聯歡迎接2025

聖約翰科技大學休閒運動與觀光管理系舉辦銀髮俱樂部「歲末聯歡~北海萬歲」活動,邀請聖約翰、三芝、石門、金山服務據點及附近鄰里的樂齡朋友一起告別2024,迎接嶄新的2025。參與成員年齡總和突破1萬歲,大家在溫馨歡樂的氛圍中,共享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年終派對,邁向「活躍老化、優雅老化」的未來願景。 活動開場時,唐彥博校長致詞表示,看到銀髮俱樂部成員們活力滿滿,他深受感動,並提到2024年是聖約翰科大蛻變的一年,學校將成為全國第一所校園內設有200床長照機構的大學。他熱忱歡迎銀髮俱樂部成員優先預定,並強調學校將持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與社區攜手共生、共好、共享,一起打造共創、共榮及共贏的2025年! 「看見進步、累積體能,無限可能就在聖約翰科大銀髮健身俱樂部!」休閒運動與觀光管理系蔡文程主任指出,銀髮健身俱樂部自2021年在北海岸成立以來,致力於為樂齡學員提供專業的體適能課程,至今已成功運行4年。銀髮健身俱樂部克服偏鄉環境的限制,根據學員的體能量身設計多元化的運動訓練,讓學員願意走進教室運動,並且持續運動、規律運動及在家運動。期盼2025年能有更多的樂齡朋友成為銀髮健身俱樂部一員,在聖約翰科大認識自己、訓練自己及突破自己。 「原來『老了』,可以『依然年輕』!」邱英美學員帶著兩位高齡83歲及84歲的加拿大友人參加年終派對,她感動地表示,近3小時的活動,輕鬆有趣、活力滿滿。感謝學校、Lulu及吳家祥老師精心籌辦這場甜蜜溫馨的派對,為2024劃下完美的句點,也讓大家真正體會到「人生向晚,益加燦爛」的真諦。 江惠玲學員自幼患小兒麻痹,曾認為運動是自己的弱項,但自從參加銀髮運動課程後,在老師的專業指導與學員間的鼓勵下,她每週都期待上課時光。現在的她不僅接受了自己,更突破生活中的限制,感謝所有老師和同學的指導與陪伴。 「參加聖約翰體適能活動之後,好像一切都變了,身體變得壯壯的」魏果明學員說,聖約翰體適能課程在淡水及北海岸是響噹噹的,不但輔助器材非常多樣,LuLu、吳家祥老師、蔡文程主任及柯淨文老師也盡全力指導及幫忙,課程學習開心快樂,也增加不少正能量的朋友,這些都是健康帶給大家的附加好處。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699 加入收藏 :
勞動部澎湖就業中心成立銀髮專區  壯世代在地就業零距離

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壯世代人口增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簡稱高分署)持續擴增銀髮就業服務據點,於今(2)日於澎湖就業中心成立「銀髮就業服務專區」,為55歲以上銀髮朋友提供客製化就業服務,以更符合銀髮民眾的需求及更便利就近的當地服務,幫助壯世代朋友迅速就業或重回職場再續航,高分署邀請澎湖地區民眾未來可以就近諮詢及尋職。 高分署指出,因應超高齡化社會趨勢,壯世代是未來勞動力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提供企業及壯世代勞工更完善的服務,高分署持續拓展轄區內高屏澎東4個縣市銀髮就業服務據點,目前已設立高屏澎東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1處、輔導高雄市及屏東縣政府成立銀髮人才服務據點3處,並於台東就業中心、澎湖就業中心成立銀髮就業服務專區2處,同時運用勞動部「五零五零壯世代就業網絡合作補助要點」,與15家跨部會據點合作,截至今(113)年累積已輔導成立共21處,持續打造高、屏、澎、東完善壯世代就業服務網。 澎湖就業中心銀髮就業服務專區於今(2)日正式啟動,提供55歲以上或已退休的銀髮民眾一對一深度諮詢,由就業服務員協助了解求職阻礙、職業能力與興趣,同時透過辦理就業促進課程,幫助壯世代提升就業自信,重新找到自己的職場定位與價值,鼓勵正在待業或轉職的壯世代民眾多多運用。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郭耿華表示,高屏澎東分署將持續推動銀髮人才運用服務,歡迎有意願重返職場的民眾,或是有意願聘用銀髮人才的企業多加利用,此外,勞動部還推出多項補助如「職場支持輔導補助」、「職務再設計」、「職場學習再適應」、「繼續僱用高齡者」、「中高齡者退休後再就業準備協助」與「僱用退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傳承專業技術及經驗補助」等方案支持中高齡及高齡就業。對於中高齡及高齡就業議題有興趣的民眾或事業單位,請至「45+就業資源網」https://45plus.wda.gov.tw、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或撥打銀髮中心專線07-7252586、澎湖銀髮專區專線06-9271207洽詢。

文章來源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06 加入收藏 :
兩廳院「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工作坊 探索陪伴銀髮族樂齡計畫

兩廳院長期推動共融,自2015年開始推展相關樂齡計畫如「青銀有約」、「青銀共創」、「OUTREACH樂齡工作坊」等,至今已邁入第十年。其中,2023年起為期兩年的「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受到英國的「社會處方箋」啟發,兩廳院結合自身資源,透過表演藝術陪伴與療癒樂齡族群,讓年長者重新打開感官,找到生活中的樂趣與意義,並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連結,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活躍且充滿溫度的社會。為回應跨領域單位及參與者對計畫的關注,昨(12月15日)舉辦體驗工作坊,集結曾經參與的對象、醫療領域、藝文場館、衛福與社政單位等相關工作者一同共襄盛舉,活動透過舞蹈、聆聽、戲劇三面向進行體驗,每場次尾聲以分享彼此感受作結,各領域參加者共同交流,深化對相關議題的理解。此外,兩廳院經過兩年的實踐,2025年將整理觀察成果、研究分析數據、參與者回饋與執行經驗,製作工作手冊提供給政府機構、有意願嘗試處方箋計畫的單位等,持續擴展樂齡計畫的影響力,打造更加共融的社會環境。 兩廳院公共溝通部經理王統生表示,「近年兩廳院持續以關注實際需求、回應社會脈動為樂齡相關計畫的核心。『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透過持續性參與及講師帶領活動、引導參與者間合作互動。這些累積在參與者心中漸漸發酵,進而產生自我覺察並在生活中產生行為的改變。今天的體驗工作坊邀請許多相關從業者參與,我自己也加入其中。期望藉此在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帶回各自的機構中,未來都能長成獨特的樂齡共融服務。兩廳院也相信透過更多的合作,劇場能夠發揮更廣闊的公共性、開放性與包容性。」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高達16.3%,但就醫率卻相對偏低,失眠、焦慮、憂鬱等問題在中高齡族群中日益普遍。2023年起,兩廳院「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透過「舞蹈處方箋」、「戲劇處方箋」及「聆聽處方箋」三個主題,各自舉行五週的實體工作坊。每堂課後更規劃「週間練習」,鼓勵學員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持續累積對生活週遭與自我的覺察。2024年,兩廳院進一步擴大計畫規模,將課程延長為九週,並將整個場館納入其中。透過跨部門資源整合,參與者不僅可以欣賞節目、參加特殊設計的導覽,走上戲劇院的舞台或進入排練室上課,甚至前往兩廳院外的森林與水池收集各式各樣的聲音,經歷既深入又開闊的藝術參與體驗。 周日的體驗活動,三位講師方秀慈、鄭琬蒨、柳冠竹精選過去參與者最有感的活動,帶領大家從肢體、感受和認知等不同層面進行探索。「舞蹈處方箋」帶領參與者運用肢體重新認識自己。除了自身的舞動,亦透過與他人的搭配,學習如何協調、帶領,並在共舞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聆聽處方箋」協助參加者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打破眾人對聲音的既定印象,學會用更開放的心態去聆聽周遭的一切,並透過非語言的交流,學習回應、等待與接收。「戲劇處方箋」則是一場充滿想像力的旅程,大家一起思考「未來」和「老去」的議題,同時關注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社會互動關係,學習如何更好的與他人相處。三段體驗活動結束後更安排參與者相互交流的時間,強化參與者的經驗,讓活動結束後不是句點,而是使這些經驗有機會被帶入日常,持續探索自己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黃揚名教授,同時也是表演藝術處方箋先驅計畫的顧問表示,從量化、質化的指標上,這三個社會處方箋方案都對於參與者有明顯的幫助,包括了憂鬱傾向的下降、心理健康福祉的提升,以及對於生活的態度趨於積極。過去的研究就已經證實社會處方箋的不同樣貌,都有機會為參與者帶來好處。經過兩年的試驗,可以肯定的是,社會處方箋有很大的彈性,比方說在長度上的彈性,同一個社會處方箋也有引導方式的彈性。這次處方箋的長度延長了,在心理福祉的提升效果更甚去年的方案,顯示多投入的時間、資源是有意義的。期許未來能夠開發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讓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 然而,活動的效益不僅取決於活動本身是否被完整執行,更仰賴工作人員對長者狀態的敏銳觀察與即時調整。國家兩廳院藝術推廣組張名君談及,執行中發現活動裡的內容須要有讓長輩反覆練習的機會,能循序漸進地參與,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除了講師的帶領,工作人員也會在旁觀察長者參與的狀態,下課後陪伴聊天,了解參與感受,再進行課程的調整。讓長輩能夠透過表演藝術活動,覺察自我及與他人建立關係是「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方案最重要的關鍵,藝術推廣組組長王萱儀表示:「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原本表示對人際關係害怕或是不信任的長者,在活動結束後會開始嘗試主動揪團邀請其他夥伴一起參與兩廳院或其他地方的藝文活動,延續課程中的情誼,且藝術也自然地走進生活當中。」

文章來源 : 我為人人創意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42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3 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廿四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