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金牌」新聞搜尋結果, 共 480 篇 ,以下為 457 - 48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疫情時代的溫柔創作 臺灣數學科學圈協會學生 發明自走式巡房車助醫護

  這場Covid-19疫情,不僅讓我們看見醫護人員的辛苦,更體認到,建立健全的醫療體系,是如此的重要,就讀馬禮遜美國學校國中三年級的黃瑋恩,希望能為辛苦的醫護人員盡一己之力,經過一年的構思與設計,成功發明「自走式巡房車」,日前參加2022 INTARG波蘭國際發明創新展,吸引評審目光,奪下金牌!   黃瑋恩說,「自走式巡房車」的靈感,是源自家人確診、住進隔離病房的經驗,當時,醫療量能不足,醫護人員疲於奔命,也因為需要不斷更換乾淨的隔離衣,導致體力、時間、資源的浪費,黃瑋恩因此萌發:「或許可以讓機器取代人力」的念頭!   「自走式巡房車」可以協助例行的巡房工作,包辦送藥、量體溫、量血壓等事宜,醫護人員可透過數據,了解病人的生理狀態,判斷是否需要給予更多醫療處置,如此一來,醫護人員也有更多時間投入研究與緊急的照護工作;應用在疫情時期,巡房車離開病房後,可以快速完成消毒,相較於人力更換隔離衣,可有效節省時間,並降低疫情傳染風險。   對於瑋恩在波蘭國際發明創新展獲得佳績,臺灣數學科學圈協會(TWMC)執行長朱秀禎感到與有榮焉,身為長期指導瑋恩的老師,她說:「瑋恩是很有想法的學生,對未來也有明確目標,已規劃到美國就讀建築學系,因此,在發明過程中,我們會充分理解他的想法,針對無法做到的部分,再與他一起研究、找資料,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如何找到解決方式。」   朱秀禎分享:「TWMC除了提供數學課程訓練,更重視學生的態度與觀念,我們時常分享彼此的人生經驗,提醒學員掌握國際發展與脈動,讓他們與現實同在,不僅只是做一個台灣學生,更是有責任的地球公民!」   談及「發明的意義」時,我們看見TWMC的啟發式教育,在學生身上產生實質的化學變化。黃瑋恩認為:「各領域的發明,都是為了讓人類生活更加便利,這次發明『自走式巡房車』,是以在醫院觀察到的狀況作為發想,未來,我不會侷限在醫療領域,而會繼續觀察生活或時事中的各種問題,做出讓生活更安全、便利的作品。」   黃瑋恩很喜歡在TWMC上課的時光,他說,老師不會用反覆做題來訓練我們,而是培養我們思考的能力,學習找出數種解決方式,並且選擇既正確又快速的那一個,這讓我無論面對考題或生活中的挑戰,都能獨立找到解決方法!   在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牌,黃瑋恩開心又驚喜的說:「真的非常開心,很謝謝評審肯定,以及老師們一路的指導,這次經驗讓我拓展了國際視野,讓我發覺『想法』真的可以被落實,我很期待做出更多作品!」   為了替旗下學生帶來更多啟發,除了既有的數學課程,TWMC近期也推出「無限創意發明教室」系列課程,學生在熱絡的團體課中,往往願意踴躍地發表意見,常常出現令人驚艷、有貢獻的看法,這樣的交流過程,學生可以接收到別人的創意,互相激盪學習!   TWMC學員接連在國際發明展得到好成績,朱秀禎表示:「除了獎牌殊榮,我看到的是孩子找到興趣及自信,並堅持做好一件事的珍貴價值。未來,我們會鼓勵更多學員參加發明展,讓國際看見台灣孩子的觀點與才華!」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328 加入收藏 :
高苑科大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鍍金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今年展出作品680件,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及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聯合組織台灣創新發明品,參加2022年5月26~5月28日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的「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其中高苑科技大學與永冠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發明團隊,獲得1面金牌的好成績之外, 並榮獲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特別獎。 獲得金牌及特別獎的作品「智慧型非接觸式控制開關電梯」,發明團隊包含高苑科技大學邱柄儒助理教授, 林文傑助理教授, 永冠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李善謙董事長及高苑科大學生陳世瑋與莊詩晴. 作品特色: 一種非接觸式控制開關,避免直接接觸開關,降低傳播細菌與病毒的機會;且還能精確判讀,避免電器誤作動。電梯的住戶下載APP後,利用手機執行一APP,根據設定指令發出一控制命令經由輸出介面傳送到電梯的驅動器,該驅動器會控制電梯到指定的樓層。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927 加入收藏 :
仁德醫專 生命關懷事業科 羅馬尼亞發明展鍍金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今年展出作品680件,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及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聯合組織台灣創新發明品,參加2022年5月26~5月28日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的「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的發明團隊,獲得1面金牌的好成績。 金牌作品「蓮花座浮水燈霧化加濕器」,發明團隊包含常心怡助理教授, 林怡秀講師, 張文玉講師, 林宜蓁及劉亞芃五專部學生. 作品特色 : 本創作是一種藉由浮力自動適應水位高低,順利達成最大造霧效益的水池景觀造霧器,並利用上置的蓮花座裝飾物,將霧化器與漂浮模組隱藏起來,變成庭園造景的美觀裝置其中之一環,尤其適合使用在寺廟佛堂中,或具宗教信仰的場所中,藉由在池中漂浮的蓮花座上之蓮蓬頭,飄出徐徐清霧,即可達成如同仙境中處處飄有霧氣的情境。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574 加入收藏 :
健行科技大學 陳維魁教授發明團隊 羅馬尼亞發明展 榮獲金獎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今年展出作品680件,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及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聯合組織台灣創新發明品,參加2022年5月26~5月28日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的「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由健行科技大學陳維魁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獲得1面金牌的好成績之外, 並獲得克羅埃西亞特別獎。 金牌作品「具一次性開鎖連結及社群化訊息通報功能之保全裝置」,其發明團隊由陳維魁教授指導4位學生, 徐啟翔, 黃聖凱, 李思緯, 張煜楷所組成. 本作品整合兩項創新功能於同一個物聯網裝置中,分別介紹如下: 1.一次性開鎖連結: 假設以下三種情況若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我們會如何處理? (1)可能已經離開家但卻無法馬上回家關忘記關的瓦斯開關。 (2)到公司上班時,才發現自己太早到大門還沒開。 (3)住在無管理員的社區或大樓,當有訪客到訪時,必須親自幫訪客開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個管理者可以配發一次性鑰匙(One-time key)給他人進行單次開鎖程序的裝置,在我們所提出的系統中,使用者不需要接觸到一般門鎖系統會使用到的鍵盤、指紋辨識器等接觸式元件,在目前covid-19疫情的顧慮下,可大幅降低開門時因接觸門把而產生的染疫風險。 2.社群化訊息通報: 傳統農園管理者對於農作物的保護方式多是運用人力來進行。若栽種的農作物為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例如黑金剛蓮霧、水蜜桃等),在接近收成階段時,為了避免農作物被竊取,農夫往往需要夜宿果園,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浪費人力,同時也可能有人身安全的顧慮。本創作的監控裝置若有可疑人員或動物進入監控區域時,以下動作將依序被執行:照明設備啟動、喇叭裝置發出巨大聲響藉以嚇阻入侵者、錄影設備啟動錄影功能並同步回傳影像資料至監控系統、即時以訊息或電子郵件等方式通報給農園中的相關人士農園有狀況發生,藉以採取適當的處理。目前市面上的監控裝置需執行監看裝置與攝影機一對一設定動作,若有50人要監看同一部攝影設備須執行50次連結設定動作,若有20部攝影機,共需設定50*20=1,000次連結設定動作,若採用本創作則不論有多少人要監看同一部攝影設備,僅須執行一次設定動作即可。 本創作所提供的兩項功能均是使用Line APP為基礎而設計與實作出的系統,裝置的硬體成本很低(USD 70元以下),且極易與現有門鎖系統結合並具有體積小、易安裝與可降低感染COVID-19風險等特性,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創新發明。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233 加入收藏 :
二信高中 展現發明能量 波蘭發明展成績亮眼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及台灣發明商品促進會,聯合組織台灣創新發明品,參加2022年5月10~5月12日在波蘭舉辦的INTARG國際發明創新展,由二信高級中學電機科主任劉兆祥領軍的發明小尖兵,獲得1金1銀的好成績之外,其中金牌獎作品「香味甦醒」獲得法國發明協會會長的青睞,在頒獎典禮台上頒發特別獎。 獲得金牌獎作品「香味甦醒」,其發明團隊包含蔡羽涵、胡晏誠、葉建廷、廖品勳、洪凱威、徐子弘、陳裕岷、嚴榆翔、劉庭瑋、李家宇等,指導老師劉兆祥說,睡眠是一種快速舒壓的方法,尤其是天冷時那更是一種享受。但起床卻是件痛苦的事,傳統提醒起床的方式,均是刺激聽覺配合各種聲響,由小聲、中聲、大聲,不斷循環,我們利用咖啡的香味來刺激人們得嗅覺,利用不斷的香味刺激腦細胞,達到清醒的作用,同時:配合手機設定,讓科技透過IOT結合使作品更完美。 另一件獲得銀牌的作品是「環保小幫手」,由林梓佑、徐嫚蔆、林霈盈、黃嚳可、陳映丞、廖中凱、黃皓翔、張宸瑋、黃韋華、吳靖澄等組成的發明團隊,指導老師劉兆祥說,該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對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垃圾進行有效分類,如鐵罐、鋁罐、PET瓶、利樂、玻璃瓶等,方便後續的回收操作。本系統擬利用上述可回收資源的物理特性,如電導率、磁性、重量、遮光、摩擦等因素,在Arduino微控制器上安裝相應的檢測器。同時,我們使用LinkIt7697雲來監控各種回收資源的數量和運行環境的溫度。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通過雲端開啟或關閉資源回收系統。同學們說,我們想設計一個資源回收系統,既節省人力成本,又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分類和通過Wi-Fi遠程監控。在設計過程中引入節能的概念,系統不需要用電,盡量利用物體本身的物理特性來達到分類的目的。 劉兆祥表示,遇上疫情無法出國參賽,學生們仍然保持敏銳的觀察力, 持續創作, 並沒有因為無法出國比賽而鬆懈或放棄發明新作品。而且,指導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競賽,獲獎固然非常開心,但是,訓練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及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更是加入參賽訓練才能學習到的寶貴經驗。 劉兆祥侃侃而談,全世界受疫情影響,許多活動停滯不前,感謝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謝曼麗會長及台灣商品促進協會施養隆會長的努力,搭起發明界橋梁,讓學生小小的創意,能在國際的舞台讓世界看到,相信我們的軟實力在這些幼苗成果期,一定能開花結果。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083 加入收藏 :
療癒動物就在這!連假跟著 TikTok 探索歡樂動物日常 憨直法鬥、呆萌小鴨、毛絨駝鹿 多元影音充飽寵級正能量!

 平日忙碌生活太耗電,連假就用超萌動物影音充飽正能量!全球領先的行動短影音平台 TikTok 充滿多元療癒動物短影音,有憨厚法鬥、呆萌柯爾鴨的可愛萌寵日常,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的遷徙之旅。快來 TikTok 找尋療癒指數滿點的動物影音,以及嘴角上揚的快樂時光!   TikTok 影音曬毛孩!憨厚法鬥、貓咪家族 還有鴨鴨兔兔展現療癒能量 TikTok 充滿各式超萌毛孩,無論貓派、狗派都會大喊太可愛!狗派代表法鬥 Nono(@nonono0518)天生超愛笑,憨厚又無害的笑容 讓人看了嘴角瞬間上揚!愛貓人士則能關注 Migo 是貓(@migo_is_cat),看高冷貓媽小乖和父愛滿溢的 Migo 如何和家中四個寶貝鬥法,逗趣日常讓人看了瞬間忘記疲憊!   除此之外,平常少見的特別毛孩「柯爾鴨」豆唬&奶鬧(@_nao_hoo)擁有招牌圓滾身材,還有讓人忍俊不禁的魔性笑聲,一聽便深陷鴨鴨魔力!「道奇兔」MaSa 老大(@masama9413)則向社群展現不同於一般可愛兔兔的酷帥性格,還有超實用養兔小知識與金牌級跳躍力,目標收服全人類成為兔奴!   TikTok 慢電視捕捉駝鹿足跡!全程實錄大遷徙之旅 壯麗內容洗滌身心 除了寵物影音外,TikTok 近期便與瑞典國家電視台(@​​svt_slow)合作, 利用遠端攝影機﹑24 小時不間斷實錄當地駝鹿遷徙,直播駝鹿群跋山涉水的遷徙之旅,以及沿途的壯麗自然景致。這場 TikTok 獨家「慢電視」讓社群近距離欣賞超大超毛絨的可愛駝鹿、了解駝鹿溫暖的互動生態,更見證動物界盛事、與駝鹿一起踏上體驗洗滌身心的遷徙之旅!   無論是萌寵日常影片﹑還是特色動物生態直播,TikTok 用獨特、創意的動物影音為廣大社群帶來療癒與歡樂,讓人們每一天都充滿正能量!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672 加入收藏 :
廣發証券公佈2021年度業績
發表時間 :
2025 年 1 月 20 日 (星期一) 農曆十二月廿一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