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辭職潮」新聞搜尋結果, 共 6 篇 ,以下為 1 - 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對商學院的興趣勝過成本覺知和「辭職潮」

全球調查確認疫情促使轉向工商管理碩士和商業碩士學位 維珍尼亞州里斯頓, April 19, 2022 (GLOBE NEWSWIRE) -- 研究生入學管理委員會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GMAC) 是全球領先的研究生商學院協會,今天發佈其 GMAC 準學生調查 – 2022 年總結報告,旨在探討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申請者的偏好變化。該報告基於全球 6,500 多名對 2021 年研究生商業教育表示感興趣的人士之調查結果。在現時充滿活力的經濟環境下,就業市場活躍,通貨膨脹不斷上升,費用仍然是主要擔憂因素,但來自全球的申請者繼續將研究生管理教育視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幫助他們在專業上取得進步和找準自己的定位,這一點與疫情前一致。全球來看,五分四的申請者表示,商科研究生學位可以讓他們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同樣,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仍然是最受歡迎的課程選擇,四分一的申請者較喜歡兩年全日制,另外五分一的申請者較喜歡一年全日制。 GMAC 總裁兼行政總裁 Sangeet Chowfla 表示:「雖然疫情改變了管理研究生教育格局的各個範疇,但對管理研究生教育價值的基本看法,特別是工商管理碩士,繼續保持強勁。雖然申請者的首選學習目的地,授課形式、職業道路和對入學考試政策的看法繼續變化,但如果有人擔心疫情及其影響會削弱商學院有志者對入學考試價值看法的話,GMAC 準學生調查的最新結果應該有助釋除他們的憂慮。」 其他重要結果: 越來越多申請者更願意在家附近的地方學習,而美國和歐洲地區中國際申請者的競爭更加激烈 與疫情前相比,更多來自傳統流動市場的申請者選擇在家附近學習。例如,在中亞和南亞申請者中,願意出國留學的比例在 2019 年至 2021 年間從 89% 下降至 73%。在東亞和東南亞申請者中,2020 年至 2021 年間,出國留學的偏好以從 92% 下降至 87%,這可能表明由於疫情引發的旅遊限制,出國留學因而受到限制。 在 2021 年,國際申請者(其首選學習目的地與其國籍國不同的申請者)表示美國和西歐是他們首選目的地(分別為 39%),兩者比例幾乎相同。特別是在國際工商管理碩士申請者中,美國是一半 (50%) 申請者的首選目的地,在 2019 年至 2021 年間遙遙領先第二名的西歐 (28%)。與此同時,西歐仍然是超過一半的國際商科碩士申請者的首選目的地。 對全面網上教育的價值信念仍然低,而對混合授課形式的接受程度卻增加 與網上學習相比,申請者認為面授商學院體驗的價值更高,而更喜歡全面網上課程的受訪申請者的比例保持不變。在 2021 年接受調查的全球準學生中,大多數人不同意網上學位課程提供與校園課程相同的價值 (73%)。近五分四的受訪者不同意社交機會相同,三分二受訪者不同意職業機會相同。然而,這些負面觀點在 2020 年至 2021 年間略有減弱。 與此同時,對混合模式的偏好在申請者類型中顯著上升,尤其是更喜歡行政人員、兼職和靈活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受訪者(44%,2019 年為 30%),以及想要全日制學習以獲得商業碩士學位(20%,2019 年為 13%)或工商管理碩士(13%,2019 年為 7%)的受訪者。在全球,2021 年接受調查的申請者中有 20% 更喜歡混合授課,高於疫情前的 14%。美國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裔申請者(28%)也表達了對混合課程的興趣,比疫情前的水平顯著增加。 諮詢繼續成為準學生的首要興趣,但技術領域的興趣指數繼續上升 在「辭職潮」震動了就業市場的美國申請者中,42%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是「轉行者」,他們的目標是透過攻讀商業學位來轉行或工作職能,遠高於全球的 32% 水平。與疫情前一樣,諮詢仍然是男性和女性申請者渴望的頂級行業和工作職能。但受訪者對科技行業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尤其是轉行者(50%)和非商科本科專業(49%)。此外,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間,女性對科技的興趣也有所增加(由 29% 升至 34%)。 GMAC 產品總監兼評估總經理 Joy Jones 表示:「由於大家在疫情後對工作的看法不同,許多人對他們可以追求的各種可能職業道路變得更加開放。令人鼓舞的是,越來越多女性正在攻讀商業學位,以此作為在科技行業建立職業生涯的一種方式。研究生商業教育的需求仍大,因它為廣泛的行業和工作職能打開大門,包括尋求進入商學院的傳統申請者較少考慮或從未考慮的領域。」 可選考試和豁免政策導致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全球,大多數申請者同意入學考試提高了商學院招生的公平和透明程度。大多數人還同意,考試提高了學校評估申請者的可靠性,並證明他們重視所錄取學生的質素。調查回覆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國際考生特別贊成入學考試。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學校的入學考試是課程質素的指標,亦是考慮申請該學校的重要標準。有超過兩倍的國際考生同意(多於不同意),入學考試是決定錄取學生的有效方法。此外,大約五分二的準學生同意,考試豁免的標準很複雜,不適用於大部分申請者,大約三分一的受訪者表示,不成比例的豁免有利對研究生商業學位課程準備不足的申請者。 GMAC 市場推廣總監 Maite Salazar 表示:「數據顯示,由於考試豁免和可選政策的複雜程度,以及對透明和公平降低的看法,準申請者對考試豁免和可選政策的看法參差不齊。這種認知趨勢在國際學生中尤為明顯。可選考試和豁免政策的意外後果可能是,可能會對保證課程學生質素的承諾產生不利影響。」 十多年來,準學生調查為全球研究生商學院提供有關目前正在考慮透過 mba.com(專為準商科研究生而設的 GMAC 網站)申請研究生管理教育課程的人其決策過程的重要見解。今年,為了增加報告中反映準學生聲音的廣度和深度,所有在上月註冊了 mba.com 帳戶的人士都獲邀參加下月的調查。此外,mba.com 註冊者的樣本首次加入來自其他 GMAC 財產的準學生,包括參加 The MBA Tour 活動、瀏覽 BusinessBecause 網站或報考了印度的 GMAC 考試 NMAT  的準學生。請瀏覽 GMAC.com 閱讀完整報告。 關於 GMAC 研究生入學管理委員會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 GMAC™) 是全球領先的研究生商學院協會。GMAC 成立於 1953 年,致力為商學院和申請人建立解決方案和經驗,以便更好地發現、評估及相互連繫。 GMAC 為研究生管理教育行業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行業會議、招聘工具和評估,以及有助指導申請人完成高等教育之旅的工具、資源、活動和服務。由 GMAC 擁有和管理的研究生入學管理考試™ (GMAT™) 是備受廣泛使用的畢業生商學院評估準則。 每年有超過 1,200 萬的準學生通過 GMAC 的網站(包括 mba.com)了解工商管理碩士和商業碩士課程,並與世界各地的學校建立聯繫、準備和註冊考試,並獲得成功申請工商管理碩士和商業碩士課程的建議。BusinessBecause 及 The MBA Tour 是 GMAC 的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組織,在中國、印度、英國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如欲了解更多我們的工作,請瀏覽:www.gmac.com 傳媒聯絡人: Teresa Hsu 傳媒公關高級經理 202-390-4180(手機)| 電郵: thsu@gmac.com 本公告隨附的 PDF 版本載於https://ml.globenewswire.com/Resource/Download/d3170b54-b044-4d0c-8850-b3334540861a

文章來源 : Notifi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597 加入收藏 :
根據《羅兵咸永道全球行政總裁調查》,全球 73% 的行政總裁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下滑,堪稱十多年來最悲觀預期

近 40% 的行政總裁堅信如果不轉型,他們的組織將在 10 年內難以為繼  通貨膨脹 (40%)、宏觀經濟波動 (31%) 和地緣政治衝突 (25%) 被列為全球最大威脅,而網絡和健康風險則較一年前下滑  行政總裁正在削減成本,但 60% 的行政總裁不打算裁员,而 80% 的行政總裁不打算為了留住人才而在「辭職潮」後減少賠償  與美國、巴西、印度和中國相比,法國、德國和英國的高管對國內增長的樂觀程度更低  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法規、勞動力/技能短缺和技術顛覆被視為對長期行業盈利能力的最大挑戰  諸位行政總裁認為,未來 12 個月內,氣候風險會影響其成本特徵和供應鏈。58% 的行政總裁正在制定減少排放和減輕氣候風險的策略  紐約2023年1月17日 /美通社/ -- 根據羅兵咸永道 (PwC) 第 26 屆年度全球行政總裁調查,近四分之三 (73%) 的行政總裁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下降。此次調查在 2022 年 10 月和 11 月期间在 105 個國家和地區採訪了 4,410 名行政總裁。 此次低迷的行政總裁展望是自 12 年前該機構開展此類調查以來最悲觀的一次。它與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樂觀前景大相徑庭。當時,有超過四分之三(分別為 76% 和 77%)的行政總裁認為經濟增長將會有所改善。 近 40% 的行政總裁認為,他們的組織在十年內將無利可圖 除了充滿挑戰的環境外,近 40% 的行政總裁認為,如果他們繼續目前的道路,他們的組織將在十年內難以為繼。該模式在多個行業中保持一致,包括電訊 (46%)、製造 (43%)、醫療保健 (42%) 和技術 (41%)。自去年以來,行政總裁對自己公司增長前景的信心也大幅下降,降幅為 26%。這是自 2008 - 2009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當時的跌幅為 58%。 放眼全球,各家公司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差異顯著,包括法國 (70% vs 63%)、德國 (94% vs 82%) 和英國 (84% vs 71%) 在內的七國集團 (G7) 經濟體都受到曠日持久的能源危機拖累,其對國內增長前景的悲觀程度甚至超過其對全球增長的預期。 未來 10 年,行政總裁還預期其行業的盈利能力會遭遇多個直接挑戰。超過一半 (56%) 的受訪者認為,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偏好將影響盈利能力,其次是法規 (53%)、勞動力/技能短缺 (52%) 和技術中斷 (49%)。 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衝突是行政總裁的首要擔憂 雖然網絡和健康風險是一年前最大的擔憂,但經濟衰退對行政總裁的影響是今年的首要考慮因素,通貨膨脹 (40%) 和宏觀經濟波動 (31%) 在短期(未來 12 個月和未來五年)令行政總裁們倍感不安。緊隨其後,25% 的行政總裁也認為其財務狀況面臨地緣政治衝突風險,而網絡風險 (20%) 和氣候變化 (14%) 則相對下降。 烏克蘭戰爭及對世界其他地區地緣政治爆發點的日益擔憂,促使行政總裁們重新思考其商業模式的某些方面。在面臨地緣政治衝突的受訪者中,近一半受訪者將更廣泛的干擾納入情景規劃和公司運營模式,包括增加對網絡安全或數據私隱的投資 (48%)、調整供應鏈 (46%)、重新評價市場佈局或拓展新市場 (46%),或提供多元化的產品/服務 (41%)。 行政總裁正在削減成本,但並非裁員或減少補償 為應對目前經濟環境,行政總裁希望降低成本並刺激營收增長。52% 的行政總裁稱將降低營運成本,51% 的行政總裁稱將提價,48% 的行政總裁稱將推出多元產品和服務。然而,超過一半 (6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內減少員工人數。絕大多數人 (80%) 表示,為了留住人才及減緩勞動力流失,他們不打算降低員工薪酬。 PwC 全球主席 Bob Moritz 表示: 「動盪的經濟、長達數十年的高通脹和地緣政治衝突,導致行政總裁們的悲觀情緒達到了 10 多年來的最高位。因此,全球行政總裁正在重新評價他們的營運模式並削減成本。儘管面臨這些壓力,他們仍將秉持以員工為本,因為他們希望在離職大潮中保住人才。世界繼續以不懈的速度變化,而各組織、人類和地球所面臨的風險只會繼續加劇。如果組織不僅要蓬勃發展,而且要在未來幾年內生存,其必須慎重考量以長期成果來減輕短期風險及營運需求的雙重需求,因為不轉型的企業將難以為繼。」 管理氣候風險日益成為企業的優先事項 雖然在未來 12 個月,氣候風險與其他全球風險相比不会成为明顯的短期風險,但行政總裁仍然认为氣候風險将從中等程度到非常大程度上影響其成本特徵 (50%)、供應鏈 (42%) 和實物資產 (24%)。中國的行政總裁感受尤其顯著,該國 65% 的行政總裁認為會影響其成本特徵、71% 的行政總裁認為會影響其供應鏈,56% 的行政總裁認為會影響其實物資產。鑑於氣候變化將對商務和社會產生長期影響,大多數 (65%) 行政總裁已經實施或正在實施減少公司排放的舉措。此外,他們還開創環保型產品和流程 (61%),或制定數據驅動的企業級戰略以減少排放並緩解氣候風險 (58%)。 儘管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制定了某種形式的碳定價,但大多數受訪者 (54%) 仍不打算在決策中實施內部碳定價。超過三分之一 (36%) 的受訪者不打算採取措施以保護公司實物資產及/或員工免受氣候風險的影響。 信任和轉型对創造長期價值一贯重要 行政總裁指出,需要與各種利益相關者合作建立信任,並在創造長期社會價值時提供持續的成果。調查發現,當組織與非商業實體合作時,旨在解決可持續發展 (54%)、多元、公平和共融 (49%) 和教育問題 (49%)。 如果組織想要在近期和長期保持活力,他們還必須投資於人力和技術轉型議程,以增強其員工能力。在技術方面,約四分之三 (76%) 的組織表示他們正在投資自動化流程和系統,72% 的受訪者在重點領域實施系統以提高勞動力,而 69% 的受訪者會部署雲端、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 然而,許多行政總裁質疑組織賦能和創業的關鍵先決條件(例如與公司價值觀保持一致和領導者鼓勵持不同意見和辯論)是否存在於其公司中,以應對越來越複雜的組織面臨的風險。例如,只有 23% 的行政總裁表示其公司的領導層常常或通常在尚未諮詢行政總裁的情況下便會為其職能作出策略性決策。此外,只有 46% 的行政總裁表示,其公司的領導者經常承受小規模的失敗。然而更樂觀的是,近九成 (85%) 的受訪者表示其員工的行為常常或通常與公司的價值觀和方向保持一致。 行政總裁表示,在糾結於短期主義和長期轉型的需求之際,行政總裁們表示,他們主要致力於推動當前的經營業績 (53%),而不是發展業務及策略以滿足未來需求 (47%)。如果他們能夠重新設計時間表,行政總裁表示他們將花更多時間在後者上 (57%)。 PwC 全球主席 Bob Moritz 總結道: 「今天,各組織和社會面臨的風險不能單一和孤立。因此,行政總裁必須繼續與各種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利益相關者合作,以有效減輕這些風險,建立信任,並為其企業、社會和地球創造長期價值。」 關於數據:PwC 於 2022 年 10 月和 11 月調查了 4,410 名行政總裁。報告中的全球和區域數據按比例加權至國家或區域名義 GDP,以確保行政總裁的觀點在所有主要地區均具代表性。行業和國家層面數據基於來自 4,410 名行政總裁完整樣本的非加權數據。訪問來自三個全球地區(北美、西歐和亞太區)的行政總裁。完整的調查結果可在 pwc.com 取得,採訪可參閱 strategy-properess.com/mindoftheceo。  關於羅兵咸永道:羅兵咸永道 (PwC) 的目標是建立對社會的信任並解決重要問題。公司網絡遍佈 152 個國家/地區,擁有近 328,000 名員工,致力提供優質的鑒證、諮詢和稅務服務。如欲了解更多資訊並告知您的重要需求,請瀏覽 www.pwc.com。PwC 是指 PwC 網絡及/或一個或多個成員公司,每個成員公司都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pwc.com/structure。© 2022 PwC。保留一切權利。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525 加入收藏 :
VMware最新研究:企業和員工在工作場所創新力方面存在分歧

相比只採取現場辦公模式的企業,更多實行混合辦公政策的企業使用正式指標來衡量創新影響;自動化技術投資被認為是推動混合辦公模式成功的關鍵  【台北訊,2022年12月1日】—全球領先的企業軟體創新者VMware(NYSE: VMW)近日公佈的研究報告表明,三分之二(66%)的受訪者認為,如果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那麼他們的企業將更具創新力。  由VMware委託Vanson Bourne進行的《分散式辦公的困境:當創新和工作滿意度衝突時》研究表明,對受訪者來說能讓他們最具創新力的工作地點,與他們希望的工作地點之間存在分歧。82%的受訪者表示,隨處辦公模式會提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超過一半(57%)採用隨處辦公和混合辦公(既可以在辦公室辦公,也可以遠端辦公)政策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爆發之前,其團隊的士氣、創造力(56%)與合作能力(55%)均有所提高。隨著經濟環境變得愈加難測,企業領導者可能會驅使員工回到辦公室,希望以此激發員工更大的創新力和生產力,但他們無法確定這樣做是否真的有效。   事實上,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實行隨處辦公和混合辦公的企業,使用正式衡量標準來評估創新,及其對業務和員工的影響。幾乎所有實行隨處辦公的企業(97%)都有用來監測創新水準的指標,而在實行純現場辦公政策的企業中,這一比例是83%。  VMware資深副總裁暨終端使用者計算部總經理Shankar Iyer表示:「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迫使企業更加注重創新力和生產力,但這不應該以犧牲在開發靈活辦公模式取得的所有進展為代價。研究表示,混合辦公模式可以讓團隊變得更快樂、更投入、更加默契,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生產力。員工認為,如果可以選擇混合辦公、並獲得支援這種辦公模式的工具,他們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最佳工作狀態;但企業領導者卻認為,回到辦公室工作可以推動創新。我們的研究可見,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落實衡量創新影響的正式指標,以避免產生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看法,採取混合辦公政策的企業顯然非常重視這一點。」  近四分之三(72%)的受訪企業計畫在未來12個月大幅增加數位化文化方面的投資,三分之一(33%)的企業正在優先考慮推動創新和創造力的投資。透過推動創新來提升業務效率、降低成本或增加市場吸引力,顯然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  自動化和數位工具正在協助企業事半功倍。在增加自動化投資的企業中,超過一半(53%)正在通過投資於自動化,幫助提升員工的經驗和生產力。43%的企業希望通過自動化來説明加速創新;50%的企業希望實現更快、更低成本的運營;投資水準最高的企業基本集中在實行混合或隨處辦公政策的企業中,而非實行純現場辦公的企業。這表示雖然企業必須優先考慮業務創新和生產力,但也不能以犧牲工作地點的靈活性為代價。  Iyer還表示:「我們無法保證一定會出現讓所有員工都回到辦公室的巨大拐點。企業必須在推動創新與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和生產力之間不斷保持平衡。通過投資於數位協作工具、自動化技術和團隊建設政策,企業領導者可以在保證員工能夠靈活選擇現場辦公或遠端辦公的同時,提高效率並促進成功。」  工作場所的創新力是《分散式辦公的困境:當創新和工作滿意度衝突時》研究的多個主題之一。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雇主和員工之間的權力轉移:雖然近幾個月來,「大辭職潮」事件和近乎普遍的人才短缺使員工處於主導地位,但當前的經濟環境再次逆轉了雇主和員工之間的權力轉移,雇主開始佔據上風。查看 infographic資訊圖表。  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不斷上升的流失率:儘管在過去的兩年裡,工作滿意度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所有行業、部門和地區都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其中網路安全團隊的人員流失率尤其高。  自動化為隨處辦公和混合辦公提供便利:技術投資,或者更具體地說是自動化方面的投資,對於減少員工職業倦怠和促進保持創新力所需的協作至關重要,即便是在分散式辦公環境中也不例外。查看infographic資訊圖表。  雇主和員工之間的權力轉移:雖然近幾個月來,「大辭職潮」事件和近乎普遍的人才短缺使員工處於主導地位,但當前的經濟環境再次逆轉了雇主和員工之間的權力轉移,雇主開始佔據上風。查看 infographic資訊圖表。  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不斷上升的流失率:儘管在過去的兩年裡,工作滿意度總體上有所提高,但所有行業、部門和地區都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問題,其中網路安全團隊的人員流失率尤其高。  自動化為隨處辦公和混合辦公提供便利:技術投資,或者更具體地說是自動化方面的投資,對於減少員工職業倦怠和促進保持創新力所需的協作至關重要,即便是在分散式辦公環境中也不例外。查看infographic資訊圖表。 

文章來源 : Bravo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922 加入收藏 :
聯邦快遞發布電商未來大調查 揭示中小企業電商成長趨勢

台北,2022年10月3日——由聯邦快遞集團(紐約證交所股票交易代碼: FDX)旗下的附屬公司兼全球最具規模的快遞運輸公司之一聯邦快遞委託進行的最新電商趨勢調查顯示,亞太區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均認為,現已成熟的電商領域將進一步成長,其中,十家台灣中小企業中就有九家預測電商產業在未來將會繼續發展。   聯邦快遞在今年7月透過《電商未來大調查》,調查了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AMEA)中11個市場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以考察電商在此地區的發展現況,並了解可能推動未來成長的趨勢。   根據調查,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台灣電商出現了顯著成長,傳統零售商則出現萎縮。消費者正以各種方式優化線下購物,比如透過批次購買、制定購物清單以避免衝動消費,以及透過購買不易變質的物品減少外出次數。   預計未來幾年,台灣的經濟將快速復甦。數位轉型、商店定義的模糊、注重健康和永續發展等趨勢將繼續成長。未來,極簡主義和簡化的品牌有望獲得更大的銷售比例。健康和美容專門的零售商也將有出色表現。   聯邦快遞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AMEA)總裁裴佳華表示:「COVID-19疫情已將我們的生活方式快速推進到了轉捩點,線上購物在所有年齡層中實現了普及,且這一趨勢不會逆轉。因此,電商將在消費者總支出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例[1],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上購物,消費者的喜好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在中小企業和網路商店不斷發展線上銷售平台的同時,我們的研究也發現企業可以利用消費者需求發展商機。客戶體驗是電子零售商思考該如何與客戶接觸,以及我們優化運輸解決方案的驅動力。憑藉為電商企業專門開發、且越來越多樣化的產品組合,聯邦快遞在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期待,和支持電商成長方面佔有優勢。」     電商產業趨於成熟 但未來將繼續成長 亞太地區包括印度、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等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2],該地區57%的人口透過線上購物,今年電商銷售收入將達到2.09萬億美元[3]。   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在使用電商方面都日趨成熟,且雙方都認為,疫情驅動了選擇電商的意願,而這一商業模式將繼續存在。十家中小企業中有八家認為,在未來三年內,電商將在其業務中會變得更為重要;而十家中小企業中有九家相信,他們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80%的消費者表示,在過去三年裡,電商在他們的總購物量中佔了更大的比例,而71%的消費者認為未來會進一步增加。   在台灣,十家中小企業中有九家預測電商將在未來繼續蓬勃發展,在未來三年內對他們的業務成長也將變得更重要。十家企業中幾乎有九家對此感到興奮,並認為他們已經做好了利用這一機會的準備。75%的台灣消費者預測,在未來三年內,電子商務將在其總零售支出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例。   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中小企業對未來三年電子商務方面的成長最為樂觀,這些市場的消費者也有同樣的看法。在這些市場中,電子商務目前在零售總額中的所占比例還不到6%[4]。而日本和韓國中小企業及消費者所預測的未來電商成長潛力則最小。   服務體驗與期望值不相符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參與到隨選服務經濟中,不斷增加的貨運量給電子零售商帶來了壓力,保持客戶服務品質至關重要。調查資料顯示,中小企業對自身電商客戶體驗的評價與消費者的看法間存在著10%的落差。最大的落差出現在是否具有高效退貨服務(13%)和客戶服務(11%)兩方面。台灣是整體落差較小的地區之一,只有1%。對於台灣的中小企業來說,他們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隨著市場的發展保持正向的消費者評價。   而在亞太地區,運輸時間過長是消費者的第一痛點(53%),其次是退貨處理(42%)。消費者通常期望在三天至一周內交貨,但在速度不能加快的情況下,他們希望遞送過程至少可以更可靠。   職缺太多 有經驗的人太少 雖然前景看好,但65%的電子零售商表示,他們正努力處理不斷增加的訂單。在需求激增的情況下,人才招聘對中小企業具挑戰性。在過去12個月,全球的離職潮現象也影響了亞太地區,73%的企業經歷了極高的辭職率。62%的企業認為,現在工作崗位太多,但人手太少,具有電商行銷和銷售經驗的人才是他們最需要的。中小企業正採取雙管齊下的應對措施,不僅從企業外部招聘人才,同時透過培訓提高在職員工的技能,以滿足緊張的就業市場需求。   對於台灣的中小企業來說,辭職潮沒有像亞太地區的其他市場來的嚴重,但仍是一個主要問題。   物流供應商能提供支援 聯邦快遞正在支援整個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電商的未來發展,我們同時注重滿足電子零售商及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對電子零售商而言,聯邦快遞提供簡單、優化的解決方案,讓客戶更輕鬆地實現訂單。而對於終端消費者來說,我們優先考慮的是提供快速、可靠、可追蹤的運輸,以提高整體服務體驗。   聯邦快遞台灣區總經理朱興榮表示:「從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台灣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都非常看好電商未來的成長,線上交易平台將可能在台灣的電子商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得益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台灣的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在競爭中保持領先至關重要。他們可以透過更有效的目標受眾定位、更快的運輸以及更靈活的支付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就是為什麼聯邦快遞繼續擴大在台灣的服務據點和選項。我們期待能幫助當地企業在日益加速的數位時代保持領先地位。」   聯邦快遞也正在將其服務與線上交易平台整合,這樣電子零售商就可以在不離開平台的情況下生成聯邦快遞運輸標籤並使用其他功能,例如快遞運輸服務和國際運輸服務。像這樣易於使用、上手的服務使訓練新員工也變得容易,有助於改善工作體驗。此外,聯邦快遞也擴展了去年推出的聯邦快遞國際電商逸,讓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14個市場的電子零售商受益。在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這物超所值的國際運輸解決方案在1-3個工作日內運輸了大部分貨件。據我們調查,這符合消費者對運輸速度的期望。FedEx®Delivery Manager等運輸訂製解決方案允許電子零售商為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管理和控制他們的運輸服務喜好,這正是當今消費者所需要的。     《電商未來大調查》簡介 Harris Interactive於2022年7月在11個市場進行了此項線上調查,其中包括澳大利亞、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和越南。每個市場都有300家從事電商且員工少於250人的中小型企業,以及500名18歲以上的消費者(印度為1000人)接受了調查。如需閱讀報告全文,請點擊此處。   ###   聯邦快遞簡介 聯邦快遞是全球最具規模快遞運輸公司之一,在全球220多個國家及地區,致力於提供快捷可靠的快遞服務。聯邦快遞運用覆蓋全球航空和陸運的網絡,確保快速送達分秒必爭的貨件。     ### [1] https://www.morganstanley.com/ideas/global-ecommerce-growth-forecast-2022 [2] https://www.business.com/articles/10-of-the-largest-ecommerce-markets-in-the-world-b/ [3] https://www.statista.com/outlook/dmo/ecommerce/asia [4]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040590/apac-e-commerce-share-of-total-retail-by-country/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270 加入收藏 :
商學院學生需求量大:近十分九在畢業前找到工作

調查發現,北美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從加薪中受益最大,而亞太區的畢業生對學位整體價值的評分增幅最大 維珍尼亞州雷斯頓, Sept. 15, 2022 (GLOBE NEWSWIRE) -- 根據研究生入學管理委員會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GMAC) 今天發佈的一份調查報告,儘管市場擔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但 2022 年商學院畢業生在畢業時就業的人數為 86%,高於 2021 年的 80%。促成有利趨勢的是在亞太區和歐洲學習的畢業生區域結果。在亞太區商學院的畢業生中,今年有 91% 的受訪者表示在畢業時已就業,而 2021 年這比例為 78%。同樣,在歐洲的畢業生中,9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於今年就業,而去年這比例為 75%。 全球領先的研究生商學院協會 GMAC 的年度報讀學生調查,旨在加深了解學生和應屆畢業生對研究生管理教育 (GME) 的評價與結果之目前趨勢。今年的調查於 2022 年 5 月至 6 月進行,調查了來自全球 57 個國家/地區近 300 所商學院的 1,718 名受訪者,探討他們在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對整體研究生管理教育體驗、求職和薪酬的看法。 在全球,參與調查的學校畢業生所報告之總薪酬(包括基本工資和所有其他薪酬)中位數百分比增加了 29%。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學校畢業生中,參加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生指出在研究生管理教育前的總薪酬中位數為 80,000 美元,而在完成研究生管理教育後的總薪酬中位數為 120,000 美元,增幅高達 50%,十分顯著。 GMAC 研究分析及傳訊總監兼報告作者 Matt Hazenbush 表示:「由於疫情帶來的動蕩經濟狀況與企業挑戰,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中,尤其需要全面和準備充足的商業領袖和經理。正如調查結果所表明,研究生管理教育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他重要結果: 大多數學生都成功如願轉行或升職 隨著大辭職潮,學生在 2022 年的首要目標和動機是豐富他們的生活及轉行。在 2022 名受訪者中,大多數打算轉行或升職的受訪者報告他們成功實現這目標。具體來說,表示轉行是他們報讀研究生管理教育的三大動機之一的受訪者中,57% 的受訪者指他們成功轉行。拉丁美洲/中東/非洲 (66%) 和北美 (61%) 學校畢業生的成功率略高於亞太區 (54%) 或歐洲 (55%),但並不顯著。不過,在世界各地,大多數受訪者成功實現他們打算轉行的目標。同樣,以升職為目標的畢業生當中有 56% 取得成功。 在求職時使用社交媒體的比例較去年飆升 在求職時使用社交媒體(包括 LinkedIn 等網站)的人數隨年顯著增加,從 27% 升至 37%,比例高於利用人際關係網絡如同學和校友 (28%) ,以及朋友和家人 (35%) 。在專業工商管理碩士(2021 年 24% 至 2022 年 31%)和商科碩士生(2021 年 23% 至 2022 年 40%)中,社交媒體作為求職方式的使用率顯著增加。按地區劃分,在亞太區、歐洲和拉丁美洲/中東/非洲修讀的人士中,社交媒體的使用顯著增加,但在北美則沒有。 與 2021 年相比,2022 年亞太區學校的學生對其學位的整體價值的評價顯著提高 85% 的受訪者將其學位的整體價值評為良好至優秀,略高於 2021 年的 82%。按地區劃分,在亞太區學校修讀的學生對學位整體價值的好評率增幅最大,由 2021 年的 75% 升至 2022 年的 86%。雖然亞太區的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和商科碩士學生的好評率均出現按年增長,但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學生的增幅非常顯著,從 66% 升至 84%。在全球,就讀非排名學校的學生與就讀排名學校的學生相比,學位整體價值的支持程度相似(分別為 85%)。 隨著疫情限制放鬆,學生對就業和學生服務的滿意度有所提高 2022 年 84% 的受訪者對就業服務給予好評,高於 2021 年的 74%。對學生服務的看法也有所改善,從 2021 年的 80% 升至 85%。在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商科碩士和專業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生,以及在亞太區、歐洲、拉丁美洲/中東/非洲和北美修讀的學生當中,就業和學生服務的好感度提升是一致的。 關於 GMAC 研究生入學管理委員會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 - GMAC™) 是全球領先的研究生商學院協會。GMAC 為研究生管理教育行業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行業會議、招聘工具和評估,以及有助指導申請人完成高等教育之旅的資源、活動和服務。由 GMAC 擁有和管理的研究生入學管理考試™ (GMAT™) 是備受廣泛使用的畢業生商學院評估準則。 每年有超過 1,200 萬的準學生通過 GMAC 的網站(包括 mba.com)了解工商管理碩士和商業碩士課程,並與世界各地的學校建立聯繫、準備和註冊考試,並獲得成功申請工商管理碩士和商業碩士課程的建議。BusinessBecause 及 The MBA Tour 是 GMAC 的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組織,在中國、印度、英國及美國均設有辦事處。 如欲了解更多我們的工作,請瀏覽 www.gmac.com。 傳媒聯絡人: Teresa Hsu 傳媒公關經理 202-390-4180(手機) | 電郵:thsu@gmac.com

文章來源 : Notifi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026 加入收藏 :
Adobe 2022 調查報告:先進科技是員工適應混合工作模式的關鍵

過去兩年的遠距工作無疑是充滿挑戰的,期間員工若未能使用可遠距工作、溝通或合作的工具,情況則顯得更為艱難。為了解從大規模遠距工作轉移至混合工作模式如何影響人們以及科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Adobe 訪問了來自各大小企業共 1,400 名員工和經理,了解他們對混合工作模式、科技及生產力未來的看法,以衡量不斷演變的工作場所如何影響每個人最寶貴的時間。最新發布的《時間的未來:混合型工作場所》報告探討了這個全新工作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研究結果闡明當今員工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亦為企業做出指引,協助他們與時俱進。   科技較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混合工作模式對許多資訊工作者來說均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能夠從遠距工作中獲得益處,縮短漫長的通勤時間並擁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同時保存公司文化、社區等重要的辦公室功能。   然而,這種轉變也伴隨著挑戰,尤其體現在科技層面。調查發現,在居家及辦公室工作的混合型員工及經理每週約需時五至七小時進行故障排除或技術設置。提及過渡至混合工作模式的最大挑戰,近 70% 的員工提到了科技,包括設置、檔案合作,以及面對在辦公室與居家 WiFi 網絡不穩定、編輯共享檔案時的故障排除等問題。   在混合工作模式下,科技無疑突顯了部分需要克服的障礙,亦在當今企業解決許多重大生產力問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不少受訪企業員工認為如果沒有現代數位工具,混合工作模式是不可行的,亦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使用數位工具為他們過渡至混合工作模式帶來正面影響。   先進科技有助促進員工與經理之間的高效合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新的返回辦公室(RTO)政策,經理與員工對政策的看法存在明顯落差。50% 的員工和 30% 的經理為此感到焦慮,而感到興奮的經理比員工多一倍(30% 和15%)。究其原因,三分一員工認為他們的經理或企業幾乎沒有就重返辦公室的政策徵詢他們的意見。   調查亦發現三分之一的員工認為他們的經理使用過時的科技或難以運用現代合作工具致生產力受阻,只有一半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經理略為精通科技。不少員工還指出低效的系統科技讓他們工作的時間更加緊張,工作效率更低。   然而,經理與員工均一致認同數位優先、靈活的思維方式能真正有助團隊工作。   兩者均贊同靈活的工作時間、年假和病假以及升級辦公室中的現有科技有助每位員工適應混合工作模式。然而,企業亦需要因時制宜,例如聆聽員工的意見,了解如何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以及最適合的工作方式。   科技是解決員工流失的關鍵 顯然,數位鴻溝繼續助長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72% 的受訪員工與 88% 的受訪經理表示,在評估新工作時,使用現代數位工具是一個關鍵因素。調查亦發現 61% 的員工因團隊成員辭職更感精疲力竭,這種感覺在無法使用現代科技的員工中更為強烈。鑑於三分一員工表示他們可能會在來年尋求新工作,企業應考慮升級現有科技以提高混合型工作場所的生產力,讓每位員工不受地點限制並更有效地工作。   請於 Adobe Document Cloud 下載《時間的未來:混合型工作場所》報告了解更多。  

文章來源 : G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44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16 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