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APDC亞太設計中心是室內設計聯合國組織IFI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的全球成員,核心會員由活躍於大中華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全球優秀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產品設計師構成。而由該組織發起的APDC AWARDS,自2010年起每年舉行一次,今年已來到第15屆,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曾與全球多個著名設計獎項,並就賽事獲獎作品相互輸送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承襲「以人為本,貼近生活」的設計理念,崢嶸設計 營運總監 廖崢、設計總監 廖嶸 為長者規劃附電梯的孝親房、孩童則打造活潑明亮的成長環境,構築依需求而變的三代同堂宅《山嵐晨光》;於另一件家宅作品《木白賦格》中,將樂器收藏與貓咪活動融入居家脈絡,形構「貓‧樂」共生的日常樂章。雙作並陳,精湛演繹空間敘事,深獲評審青睞,勇奪「Winner」殊榮! 崢嶸設計 公司簡介取「崢嶸」之名,藉山岳高聳巍然的形象,體現不凡氣勢與才能。崢嶸設計,對美感的表述滿懷熱情,以積累多年的專業底蘊,精準劃設商空比例,感性勾勒家宅意象,形塑斑斕光彩的空間樣貌,演繹觸動人心的夢想寓所。 設計理念在理想與現實的交會下,激盪出嶄新創作思維,鋪展鮮明色彩、符號,加以融會自然肌理,完美將藝術融入作品當中,我們透過哲學視角及細膩手法,悉心描繪珍貴的設計藍圖,挹注人文雅韻於場域之中,溫暖純粹的生活景象油然而生。 得獎紀錄2024 中國 金外灘 - 最佳居住空間獎 入圍獎《山嵐晨光》2024 美國 TITAN Property Awards - Gold《山嵐晨光》2024 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 - Gold《木白賦格》- Silver《沉萃衍敘》2024 德國 iF設計大獎 - Winner《沉萃衍敘》2023 美國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 Honorable Mention《山嵐晨光》2023 英國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 Winner《沉萃衍敘》2023 中國 APDC亞太室內設計菁英邀請賽 - 辦公空間類 Winner《樸石蘊光》2023 法國 Novum Design Award - Golden《墨白・縱橫》2023 美國 MUSE Design Awards - Silver《排雲之境》《樸石蘊光》2022 英國 LICC - Official Selection《墨白・縱橫》2022 韓國 Asia Design Prize - Finalist《排雲之境》2022 杜拜 國際專業室內設計大賽 - 銅獎《樸石蘊光》2022 美國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 Honorable Mention《排雲之境》2022 英國 Outstanding Property Award London - Winner《排雲之境》《墨白・縱橫》 獲獎作品《山嵐晨光》 ▲家宅以「山嵐晨光」為主題,運用淺色大理石紋表現晨霧色彩,間接照明象徵和煦晨曦,並於壁面及天壁適度留白,提升明亮度之餘,也令人將目光聚焦在窗外美景、圓形端景櫃等空間亮點,細細品味自然與工藝交融的藝術氛圍。 ▲餐廳選用木作天花板營造溫潤舒適的氛圍,其質樸紋理與壁櫃的大理石紋相呼應,共同呈現山嵐間的自然之美,另設計如倒置山峰的白色圓弧燈座,搭配線條簡約的精緻球型吊燈,添加一抹時尚氣息。 ▲主臥床頭選用質感沉穩的灰色斯曼特漆,並於天壁內凹側、櫃面和電視半牆陳貼木皮,打造靜謐安穩的睡眠場域。 獲獎作品《木白賦格》 ▲因著屋主偏好簡潔自然調性,選以木質紋理與淺灰漆料,收斂出無印風格的簡約美感。機能配置以「與毛孩共生」的概念為主軸,沿著客廳做環狀設計,整合牆面與天花板,發展出「貓天空步道」,滿足貓咪喜歡居高臨下的活動習性,同時成為居家獨特的藝術端景。 ▲廚房和餐廳之間配置彈性玻璃拉門,烹飪時可闔上,避免貓咪靠近及油煙逸散至屋內,敞開又可滿足親友聚會需求,另於吧台外側設置高腳椅,做為簡便用餐與閱讀休憩的空間。整體餐區設計考量屋主餐食習慣與後續清潔維護,希望讓其使用起來更順手且貼近日常。 ▲主臥回歸純粹休憩機能,定調為屋主喜愛的輕工業風,使用斯曼特漆於床頭背牆創造清水模質感,並搭配黑色鐵件元素,形塑水泥冷調氛圍。格局配置上將更衣室與化妝間向外推,透過拉門和窗簾,降低日照影響和室外聲響干擾,使屋主獲得舒適靜謐的睡眠環境。 更多崢嶸優秀作品請看官網:http://cj-housedesign.com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設計概念 清冷的灰調與金屬元素,搭建起一座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柔和木質鋪展其中,注入「家」的情感溫度,加上精心選配的造型家飾與色彩鮮豔的軟裝,將日式的質樸、侘寂美學融合輕工業風,同時又不失童趣。在洋溢著陽光和綠意的環境中,尋回生活的寧靜及樂趣。 Pa Sen To八仙果%設計 藉由規劃通透的樓梯間,以及改善建築的結構格局,這棟三層樓的透天老宅既擁有順暢動線,也為夫妻二人保留個人空間,搭配彈性使用的區域與可移動式家具,讓簡約裝修的家宅擁有充裕的機動性,在未來長久作為居者的身心歸屬。 設計手法 日式侘寂 混搭工業童趣 業主相當喜愛建築因獨棟與內院所具備的寂靜感,此案便將其延伸為核心理念,施作純粹的灰調包覆天壁,讓無天花板設計和軌道燈、金屬梯等物件,配上木格柵與榻榻米臥榻,並以特殊造型或色彩鮮明的軟裝取代固定裝潢,創造出混搭日式、侘寂之美與輕工業風的特殊風景,且帶有活潑童趣,同時回應品牌堅持的環保目標,除了必要裝修之外,皆以家具、飾品表現居者的個性與品味,具備變動彈性,也有效降低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 陽光綠意 建材厚實復古 善用老屋本身錯落有致的二十個窗景,在室內與窗戶通往的多個陽台點綴業主鍾愛的綠植,並選用兼顧隱私與調光彈性的百葉簾,讓日照光影與綠意為空間帶來生命力。建材選擇方面,全屋採用可觸摸且抗污的立體灰泥塗料,搭配水泥感寫真板、厚實的實木階梯與粗獷的木地板,統一觸感與視覺,表現時光留下的雋永痕跡。 通透明亮 滿足私人空間 為了使三層樓均保持通透明亮,因此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將收納機能隱藏入建築本體,而契合工業風的無天花板設計與二、三樓間輕巧的金屬梯,也為此地保留了最舒適的高度與場域完整度。此外,考量業主低調、喜歡安靜的性格,便善用樓層分隔讓夫妻各自保有私人生活,共用的客廳、餐廚區與三樓主臥皆由樓梯動線串連,一樓則增設以男主人為主的多功能室,並鋪設的榻榻米區,使兩人年老後不便上下樓梯時也能在此就寢。 玄關 進入玄關,自混泥土水泥地的日式「土間」,步至架高的木地板拖鞋區,轉換回到家中的舒緩心情,一旁的隱藏式鞋櫃、穿鞋椅,以及壁面上的琴鍵造型衣架,則讓出入家門更為順暢便利。準備走上二樓,溫潤的暖色系木質梯間,巧妙平衡周圍灰牆的冷調,讓人懷抱溫暖的心情,進入與家人共處的主要空間。 多功能室、庭院 多功能室的軟裝選配精緻而復古,並帶有特殊配色與輕工業風,契合業主身為懷舊動畫師的品味;入口右側則特別架高一處舖設榻榻米,搭配高度合宜的天花板設計,為兼具小憩、儲物與客房功能臥榻區,打造出將生活框景的視覺效果。落地窗外的庭院,以大型植栽為前景,樓梯繞道為背景,加上百葉窗引入的自然天光,由內而外疊加景緻,呈現簡雅而帶有層次感的寂靜畫面。 餐廳 二、三樓的懸空金屬梯,為餐廳注入光影流動感與視覺穿透性,而此處作為全屋的中心區,其選材混搭了木皮、純銅、混泥土和鐵件,並搭配水波紋大理石餐桌與皮革餐椅,匯聚屋中所有的建材元素於此,相互融合、碰撞。一旁通往客廳的階梯,善用了建物原有高低差結構,設計兼具扶手功能的書櫃,上方為多肉植物花台,將綠意引作家宅的核心,表現屋主對植栽的熱愛,以及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理念。 客廳 與餐廳的水波紋大理石餐桌遙相呼應,客廳選用帶有水墨感的掛畫與圓地毯,配上一座色彩活潑亮眼的藍綠色弧形沙發,讓家人共處時更具凝聚感;對面的電視牆突破制式的方形樣式,以鐵件懸吊圓形量體,猶如復古鐘擺的造型,在方正空間中是獨一無二的視覺焦點,且帶有家庭圓滿的象徵意義。 主臥 回應輕裝修的理念,主臥於睡眠區前裝設一座活動式格柵,能依需求改變間距,滿足隱私性與穿透感,並調節冷氣風量;床鋪旁的兩座造型立燈,可在夜晚時單獨開啟,自轉角暈染光線至整間臥室,相當溫暖浪漫。 項目資訊 案名:靜謐光墅項目類型:舊屋翻新項目地址:台灣高雄設計團隊:Pa Sen To八仙果%設計項目坪數:57.7坪主要建材:全屋塗料、實木金屬梯、水泥感磁磚、超耐磨木地板、隔音門、木百葉、鐵件、風格家具與燈飾、藝術飾品、民族風織品、植栽天光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設計概念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亞伯特・史懷哲,曾說過:「音樂和貓,可以為悲慘的生活帶來慰藉。」這麼說或許有些誇飾,但對於一屋三貓和擁有樂器收藏的屋主來說,或許確實如此。本案以「和貓共生」及「貼近生活」為主旨,在動線規劃與機能配置上,皆圍繞此核心,企求打造一處久居舒適、貼心順手的溫馨暖居。 崢嶸設計 廖崢 廖嶸 設計師 將65坪的中古別墅重整翻新,活化空間利用率和機能性,讓場域能因應需求彈性調整,呈現個性化家居。為喜愛簡約調性的屋主,選以木質原調和水泥灰立面與軟裝搭配,讓家屋圍繞在自然靜謐的氛圍裡,放眼望去都是喜愛的人事物,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設計手法 與貓共生 形構居家端景 考量家中有三隻貓咪,屋主希望能充分滿足他們的生理及娛樂需求,於是從選材配色到動線規劃,盡顯其對寵物的愛護和細心照顧。公領域選用超耐磨地坪及防貓抓片簾,加強空間使用的耐久性,並在客餐廳過道處,量身打造「貓咪天空步道」,以懸吊式設計使視覺上看來彷彿漂浮在空中,並搭配溫潤木紋色系,創造自然舒適感受,形構一幅居家的溫馨端景。 貼近生活 打造個性空間 在洽談過程中,了解到屋主喜於簡約質感的無印風格,於是避免過多綴飾,僅透過清淺木紋搭配水泥漆料與部分留白,營造簡靜的居家氛圍。我們將更多心力放在採光規劃,客廳援引戶外充足日光,並因應不同情境需求,配置相應光源;餐區一側運用片簾,確保足夠光線,亦隱約流露日式風味。私領域中因著屋主對音樂的愛好與平日休閒娛樂需求,因此劃設琴房與視聽室,滿足下班後卸下疲憊身心的休憩時刻。 節能減碳 創造環境永續 本案在一樓餐廚空間與二樓主臥室,皆採用拉門設計劃分區域,縮小空調範圍,以達到較佳的冷房效果,創造冬暖夏涼的節電空間。在材料選擇上,亦優先選用可持續建材和環保裝飾材料,並免費提供業主木建材除醛服務,降低甲醛對健康的危害。我們希望在空間裝修上建立良善循環,兼顧空間美學與環境友善,透過設計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車庫 考量屋外另有斜坡可通往玄關,因此決定拆除原有樓梯,改安裝電梯做為上下層的通行方式,以此擴增B1與1F空間,並滿足兩部車的停放需求。樓梯口封板後所騰出的立面,劃設落塵區、污衣櫃與穿鞋椅;系統櫃門板採斜切角設計,不僅方便開取,更增加鞋櫃透氣性。 呼應屋主文青質調,披覆大面文化石磚牆,其紋理層次盡顯個性氛圍。選用深色超耐磨地坪,做為進出車庫的地面材質,為梯廳視覺帶來穩定感,亦方便後續清潔保養。我們希望在發揮坪效之餘,兼具美觀與實用性,打造一處進出家門時別具儀式感的多功能區域。 客廳 因著屋主偏好簡潔自然調性,選以木質紋理與淺灰漆料,收斂出無印風格的簡約美感。在奠定基底後,著手機能配置,以「與毛孩共生」的概念為主軸,沿著客廳做環狀設計,整合牆面與天花板,發展出「貓天空步道」,滿足貓咪喜歡居高臨下的活動習性,讓他們能在空間中自由穿梭,且不會影響屋主進出客、餐廳的動線,同時成為居家獨特的藝術端景。 得益於大面開窗優勢,盡可能減少空間阻隔,僅配置少許光源,運用材料特性、深淺色調與線條設計,凸顯光影變化帶來的視覺層次。天花板採木紋斜面貼皮,搭配LED隱藏燈,灑落一抹溫潤氛圍。窗邊臥榻及沙發後方平台,嵌入鋁條燈做為空間導引作用,兼顧夜間行走時的安全考量,柔和光氛也為室內營造出療癒感。沙發背牆吊櫃以格柵造型門板,透過日光蘊生光影漸變,搭佐兩盞圓壁燈,形構出日式簡約意象。 餐廚空間 因應屋主經常性開伙,在廚房和餐廳之間,配置彈性玻璃拉門;烹飪時可闔上,避免貓咪靠近及油煙逸散至屋內,不使用時可敞開,滿足親友聚會需求。我們在流理台上方嵌入鋁條燈,確保充足照明,並將電器櫃延伸出吧台,增設洗手槽,提供寬敞順暢的區域動線,同時兼顧備料的便利性。吧台外側另設置高腳椅,做為平時簡便用餐與閱讀休憩的空間,整體餐區設計考量屋主餐食習慣與後續清潔維護等實用性質,希望讓其使用起來更順手且貼近日常。 主臥 主臥回歸純粹休憩機能,以屋主喜愛的輕工業風定調,使用斯曼特漆於床頭背牆,創造清水模質感,並搭配黑色鐵件元素,運用在床頭吊燈、拉門、化妝鏡等,形塑水泥冷調氛圍。另因主臥鄰近車道且坐擁大片落地窗,屋主希望能加強遮光性和隔音效果,因此格局配置上將更衣室與化妝間向外推,透過拉門和窗簾,降低日照影響和室外聲響干擾,使獲得舒適靜謐的睡眠氛圍。 琴房 為滿足熱愛音樂的屋主及多樣樂器收納需求,規劃一處琴房,進行相應的客製化設計,為其訂製收放吉他與周邊器材的系統櫃,除有效保存以外也具展示效果,讓樂器成為個性化擺件。另考量行進動線,鋼琴和吉他的擺放位置也做了適切考量,確保取用的方便性及演奏時的舒適度,搭造一處安放身心的天地。 視聽室 為兼顧日常需求,將休憩娛樂與閱讀工作兩種機能,結合成為多功能視聽室。運用充分自然光,將靠窗一側規劃為閱讀區,並配置風琴簾,可依據需求彈性調節光線,創造出不同氛圍。我們在居中位置建構一面半牆,巧妙分隔區域性質,保證了各自活動的獨立性,並為其訂製開放與封閉兼具的展示收納櫃,以便儲放文件、書籍、遊戲器材等,保持空間整潔有序,享有舒適且直覺的視聽體驗。 項目資訊 案名:木白賦格項目類型:別墅項目地址:臺灣苗栗設計團隊:崢嶸設計項目坪數:65坪主要建材: 泥作、木作、KD木皮、系統櫃、鐵件、人造石、隔音門窗、斯曼特漆、超耐磨地板、鋁框門、隱形鐵窗、磁磚、鋁條燈 更多崢嶸優秀作品請看官網:http://cj-housedesign.com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A12 藝術空間
輕工業風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