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視障」新聞搜尋結果, 共 7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視障者持手杖走出黑暗 敲出優雅自信人生路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全台有共有53,918名視覺障礙者,其中近九成,是因疾病、意外、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中途致障,而新北市視覺障礙人口8,000名,占全台近百分之15,為全台之冠。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的「視覺功能障礙者生活重建服務」,帶領視障朋友一步步走出黑暗,自信重返社會。   拿起手杖,莉萍現在走在路上不再害怕受傷   敲打著白手杖,充滿節奏感的清脆聲,伴隨著自信腳步,她是今年54歲的李莉萍。10多年前,在輪胎行工作時,被高壓風管傷到眼睛,至眼科治療時,才發現罹患雙眼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目前視力為0.05,視線狹窄,眼前視野僅能看到A5紙張的範圍大小。     視力受損後,因為無法正確量測距離,視線也不及地板,導致李莉萍腳時常踢到東西、或是腳步不穩而跌倒,膝蓋黑一塊、青一塊是常態;雙肩也總是撞到路邊的凸出物而受傷。就連再熟悉不過的廚房,也常因誤以為前方有料理臺,而把碗摔破。日常的生活、工作接連受到影響,加上丈夫因病過世、旁人的閒言閒語,種種挫折讓她十分沮喪,一度「不知道人生該怎麼辦」。   透過生活重建,視障者能走出陰霾,重返社會   為撐起家中經濟,她不得不打起精神,在按摩職訓班結訓後,2021年正式成為按摩師,同時也在同事的介紹下,來到伊甸學習定向行動服務。「你看,我現在走路是不是很優雅?協調性很好吧!」李莉萍說,以前會覺得拿白手杖被別人看到很丟臉,很感謝社工跟老師很有耐心的引導,告訴自己該怎麼走路,怎麼用耳朵聽、用手杖敲碰,越練越順手,很少再磕磕碰碰了。有了安全感,能自己外出行動,對生活再次燃起信心。     李莉萍除了按摩師的工作,也積極參與志工服務,用按摩專業為長輩舒壓。此外,她也受邀成為伊甸同儕訪視員,陪伴同樣是中途致障的視覺障礙者,以自身經驗給予支持。「活在當下!既然眼睛慢慢看不見,那就用看不到的視角,來去重新了解這個世界,要相信自己還是很棒的。」李莉萍說,很感謝生活重建服務的支持,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接受定向行動訓練後,莉萍現在外出更有自信   伊甸基金會視障服務處處長廖美枝表示,許多中途失明者,常在生活、工作上,受到接連的打擊而感到低落,若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友善,都可能讓視障者久久無法走出黑暗陰霾。伊甸自1999年起,承接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補助辦理的「新北市視覺障礙者重建服務計畫」,迄今共服務近1,400人,依其個別需求,提供所需支持,重建生活上所需的各項能力,例如:定向行動能力訓練、生活技能訓練、電腦及手機課程、心理支持,家庭關懷等,陪伴他們走出心牆,重回社會。       伊甸基金會近20年來致力於視覺障礙者多面向的支持服務,包含視障者生涯轉銜、照顧者支持、視障長者、生活重建、定向行動訓練等,服務區域為新北市全區,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來電洽詢:(02)2963-6866。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599 加入收藏 :
「2024大亞旺萊馬拉松」3/31登場 近22位視障跑者報名參加  

(台南訊/林秀貝報導) 由臺南在地企業大亞集團主辦的盛大馬拉松賽事「2024大亞旺萊馬拉松」,將於3月31日早上6點在臺南關廟正式起跑。今年,參賽者人數再度創下新高近7,000人報名。賽事包括42K大亞旺萊組(1,260人)、30K大亞觀景組(288人)、21K大亞半馬組(1,045人)、14K大亞彩繪組(1,039人)以及7K大亞健康組(3,135人)。全馬賽道沿著旺萊路,直達168鄉道,希望跑者們在完成賽事的同時,能夠「好運旺旺來」和「一路發大財」。此次賽事將由大亞集團的沈尚弘董事長等貴賓共同出席,為大亞旺萊馬拉松揭開序幕。            圖一 2024第四屆大亞旺萊馬拉松將於3/31登場。(照片:司格特運動行銷 提供) 大亞旺萊馬拉松是臺南指標性馬拉松賽事,大亞集團基於環境友善理念,結合在地資源及文化,推廣全民運動,實現大亞集團使命,促進美麗的家園。透過辦理大亞旺萊馬拉松讓更多人認識關廟旺萊當地特色。從2019年首次舉辦至今,參賽人數逐年增長,今年更是達到近7,000人參與,與去年相比成長達3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22位視障跑者報名參加,共同參與這場盛大的賽事之中,更展現了這場盛事的多元性。                       圖二 2024大亞旺萊馬拉松將於3/31盛大起跑。(照片:司格特運動行銷 提供) 賽事中有許多亮點,如千歲加油團、鳳梨造型折氣球、鳳梨熱氣球造景等,為賽道增添特色。在賽事路線規劃上,跑者將穿越一路發路線,並在起伏的路線中能上至二寮觀日亭遠眺山谷,下至彩繪村欣賞彩繪風景,在挑戰自身極限同時,也來一趟台南知性之旅;地處在美食之都的臺南,補給站更是精心準備,提供烤乳豬、椒麻雞丁、蕎麥涼麵等多項美食,讓跑者在補充體力之餘亦能品嘗當地美食。完賽餐食的部分,主辦單位也提供關廟在地特色美食,如關廟特色魯麵、旺萊冰棒、旺萊餅乾、旺萊啤酒、鳳梨青茶和現削鳳梨等,並提供夜宿服務和免費熱水盥洗、免費接駁車供選手使用,以提升賽事品質。                                               圖三 2024大亞旺萊馬將有3000人跑過旺萊公園。(照片:司格特運動行銷 提供) 本次賽事挑戰成功者,可以在完賽獎牌上免費雷雕姓名和成績。今年報名參加百馬獎的選手人數也創下新高,共有51人參與,百馬獎分一百馬獎(34人)、二百馬獎(7人)、三百馬獎(3人)、四百馬獎(3人)、五百馬獎(2人)和七百馬獎(2人),完成百馬賽程絕非易事,除了將有頒獎表揚外,也希望其他選手能受到得獎者的鼓舞,持續展現不懈的努力精神。 

文章來源 : 鳴新聞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424 加入收藏 :
首屆「視障青少年冬令營」 體驗式活動助學員想像未來

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博士與學生分享成長過程。圖 / 立台國際行銷提供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為觸發視障青少年更多未來生活想像,由台灣公益聯盟主辦的首屆「視障青少年冬令營」於今(30)日開跑。台灣公益聯盟表示,為期4天3夜的營隊開放報名旋即造成熱烈迴響,透過搭乘大眾交通、逛夜市等情境,進一步建立視障青少年自理的能力。 生命講座:視障職人分享職涯心得 鼓勵突破限制 大合照。圖 / 立台國際行銷提供 該營隊規劃5大面向含視障達人生命講座、防災與急救課程、交通工具體驗、夜市體驗及團體交流;其中,生命講座邀請不同工作領域且同為視覺障礙者的學長姐分享自身職涯探索經驗,鼓勵學員於成長過程中嘗試突破限制,並強化自身專業技能,為自己創造出多元職涯的選擇。 交通體驗:搭乘大眾運輸建構環境空間感 體驗真實生活 生命講座邀請不同工作領域且同為視覺障礙者的學長姐分享自身職涯探索經驗。圖 / 立台國際行銷提供 此外,活動亦規劃防災與急救課程,同時透過搭乘捷運、輕軌、高鐵等不同的大眾交通工具,建構通勤時的空間感及可能遇到的狀況。對此,台灣公益聯盟強調,為儘可能消弭視覺障礙造成的生活落差,提升視障者感知周遭環境變化的敏感度,除上述體驗,也會去「逛夜市」,藉由志工描述周遭環境和販售的美食,由學員自主決定晚餐,盼用更貼近的日常,協助視障青少年累積生活經驗。   鄭龍水創辦人心聲:用愛幫助弱勢 成就夢想未來 全臺超過120萬名身心障礙者,更有偏鄉孩童和獨居長者等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圖 / 立台國際行銷提供 全台有超過120萬名身心障礙者,同時更有偏鄉孩童、獨居長者等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對此,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博士提到,自己也是視障者,因而更能理解每個弱勢團體所面臨的不同困境,自己過去幾十年曾是接受別人幫助,到成為現在可以為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希望以此心境提供合適資源,協助弱勢有勇氣夢想未來。 台灣公益聯盟2024「用愛幫弱勢成長」計畫相關內容,可上官網查詢:https://lihi.cc/sHIue

文章來源 : 立台國際行銷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20 加入收藏 :
勞動部高分署攜手雇主 助視障者重返職場再現職涯曙光

因視網膜病變視力逐漸退化的小婷(化名),因家庭因素離開職場多年,現在想要重返職場分擔家計,卻因視力障礙遲遲裹足不前,在勞動部高分署澎湖就業中心的協助下,攜手雇主合理調整工作內容,讓小婷順利重返職場,再現職涯曙光。 婚後為照顧家人而暫離職場的小婷,為減輕家中的經濟負擔,一直有重返職場的打算,但逐漸退化的視力,讓小婷擔心雇主未能接納,也害怕不能勝任職場工作,躊躇未能邁出尋職步伐。到澎湖就業中心尋求就業協助時,就業服務員運用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透過提供獎補助金的方式,提高雇主僱用的意願,最後順利錄用到浸信會擔任助理工作,成功邁出重返職場的第一步。 初到浸信會任職的小婷,一開始做的是行政文書的工作,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較差,長時間盯看螢幕容易看不清楚,在就業服務員的建議下,雇主配合小婷的身體狀況調整工作內容,將著重眼力的行政工作交由其他同事負責,讓小婷負責如環境清潔、接待及活動前準備等工作,並考量小婷晚上視力狀況不佳,同意不用支援晚上的活動。小婷在任職期間的努力和認真,也深獲雇主肯定,在獎補助方案結束後獲雇主留用,她雀躍的說:「重返職場的就業路上,相當感謝就業中心及雇主的攜手協助,讓我不因障礙而受限、可以從工作中重獲自信。」 高屏澎東分署長郭耿華表示,身心障礙者是具備工作能力的,企業雇主可能因為不瞭解身障者的特質,在進用時有所疑慮,但只要在職場中提供適當的合理調整措施,例如以簡單易懂的圖文製作工作說明、或配合障礙狀況適當進行工作分配等,就能讓身心障礙者發揮所長,讓身障者成為單位內的得力助手,同時也建立企業單位友善廠商的形象,呼籲企業雇主可以攜手就業中心來進用身心障礙者。 為解決雇主在進用身心障礙者時的疑慮,高屏澎東分署提供身障者特質瞭解、職務分析、合理調整等相關輔導諮詢服務,歡迎企業雇主提出申請,洽詢電話:高屏澎東分署07-8210171轉2206及高屏澎東區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中心07-7172930轉2307。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619 加入收藏 :
中途視障者透過音樂探索「視」界 譜出自信人生樂章

  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呼籲全球重視失明、眼睛相關疾病,自1988年起將每年10月第二週週四訂為「世界視覺日」。據衛生福利部2022年身心障礙者人數統計,全台近5萬5千名視障者,近九成為中途失明。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北市愛明發展中心為幫助視障朋友重建自信,今年3月起,攜手心生活藝術文化基金會開辦口琴課程,讓11位視障學員與家屬透過音樂薰陶,抒發情緒,肯定自我價值。今(12)日舉辦「有Eye在伊甸」口琴成果發表,視障者吹奏經典歌謠,悠揚琴聲讓觀眾如癡如醉,現場除了愛明、心辰合唱團、也特別邀請成軍38年的喜樂合唱團一同帶來精彩演出,也讓大眾感受視障藝術的多元發展。   新北市愛明發展中心今(12)日舉辦「有Eye在伊甸」口琴成果發表,吸引近百名聽眾前來支持。     自信吹奏口琴,隨著音樂搖擺身體的禹雄,今年64歲,9年前因腦下垂體壓迫到視神經,導致視力受損,進行手術治療後,目前左眼全盲,右眼視力僅剩視野內側30%。他坦言,過去曾因視野受限,感到心情鬱悶,逐漸封閉自我,後來在太太的鼓勵下,8年前來到愛明發展中心接受生活重建服務,透過定向行動、人導法、白手杖及手機操作等課程,亦安排體適能與戶外活動,關注他的健康,並協助拓展生活圈。   今年64歲、中途失明的禹雄(左),透過音樂逐漸重拾自信,擁有自己的舞台。   喜愛音樂的禹雄,在社工及太太的支持下,陸續學習烏克麗麗與口琴,今年更擔任口琴班班長,責任感十足的他,為讓成果發表有更好的發揮,常召集大家把握閒暇之餘練習表演曲目。他分享,視力受損是段很難熬的過程,感謝有伊甸陪伴,從正視、接受視力問題並接納盲用輔具,到積極參與藝術課程,重拾生活樂趣。雖然學習樂器有許多須克服的困難,如視野受限只能用「摸」的,按出口琴正確發聲位置,或因無法快速閱讀樂譜,要多次播放音檔,努力熟記樂曲旋律,但禹雄勇於接受挑戰與磨練,最後走上舞台表演,逐漸重拾自信,實現自我價值,也盼藉由自身故事,鼓勵更多視障朋友找到興趣,重新看見新「視」界。   口琴學習班11位視障者,歷經8個月的練習,終於站上舞台,吹奏經典歌謠。   新北市愛明發展中心主任莊琇吟表示,在視障生活重建服務中發現,多數課程皆著重在建立生活與職業技能,對其精神層面卻鮮少關注和討論,而音樂能幫助視障者舒緩情緒,同時刺激聽覺與肢體的發展。為此,今年中心與心生活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開辦「口琴學習班」,讓視覺障礙者及其家庭有藝術學習的機會,亦提升同儕互助關係,共同透過音樂陶冶性情,達到心靈成長之成效。未來中心將持續開辦更多藝術類型課程,若視障者有需求歡迎來電洽詢新北市愛明發展中心(02)2963-6866。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403 加入收藏 :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捐電腦設備為視障者「重建」光明

根據研究調查,台灣超過6萬的視障者中,有90%是因為不可抗力意外或疾病的因素而導致,這群人又稱為中途失明者。而台灣的中途視障者每年皆以1,000至1,300的人數在持續成長。有鑒於此,曾文雄先生銜命創建了台灣盲人重建院。 盲人重建院日前在官網上呼籲需要20台電腦設備組,長期關注教育平權和職涯發展議題的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在其官網上看到訊息後主動聯繫,並在短短一周內完成捐贈。自2017年成立,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核心公益項目不僅是成為高中生、大學生以及職場人士的職涯經紀人,更時常關心社會公益,以實際行動響應各式公益活動。也因此在基金會注意到此次盲人重建院的捐物需求時,感於院方多年為台灣視障者的關懷與幫助,迅速展開與院方的協調與交流,確保物資能夠準確且迅速地捐贈到需要的地方,為視障者帶來更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盲人重建院已於台灣默默耕耘超過一甲子,創立以來面臨過諸多困境,曾一路經歷過台灣經濟從起飛、蓬勃到最終面臨泡沫的年代,是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慈善公益團體之一,而盲人重建院迄今服務人次已近四萬多人,且每年仍有近千名視障者受惠於此。 「視障者如何使用電腦?」基金會在此次活動中,進一步了解盲人重建院如何借助科技輔助教育,例如:盲用電腦教學,此類課程不僅協助學員們培養電腦相關技能,還有專業的教師提供專門指導,這讓視障者在學習過程中節省大量的摸索時間。更重要的是,透過基礎的資料處理和網路搜索訓練,學員能夠獨立使用電腦,自主在網上學習和探索新知識,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自信,也拓展了知識視野。 通過此次的樂捐行動,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提供了盲人重建院最直接具體的支援,協助台灣的視障者們有機會學習電腦操作與資訊檢索技能。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至堯博士表示,這次的支援不僅是單次的助力,更希望它能成為社會上的起始,吸引更多的企業與民眾關注台灣視障者的需求。他深切期望,大家能看見盲人重建院長年在台的辛勞耕耘,進而鼓舞更多組織與企業投身於支持視障族群,發揮社會大眾及企業的影響力,協助視障者們「重建」光明。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60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7 日 (星期四) 農曆二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