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表演藝術」新聞搜尋結果, 共 177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聚焦本土,放眼國際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 呈獻來自香港、澳門、日本等地的優秀跨界作品新篇章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18日 - 今年邁向第五屆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帶來了一系列跨界合作,不僅探索各種藝術形式的邊界,更以嶄新的表演形式,跳出場域及形式的限制。隨著過往為大館獨特場地及戶外空間特別委約的作品逐漸登上國際舞台,SPOTLIGHT載譽歸來,繼續為本地及國際藝術家提供一個別樹一格的表演藝術舞台,與觀眾一同穿梭於個人與普世共鳴的思緒歷程之間。 今年的節目陣容豐富多元,既有享負盛名的藝術家作出新嘗試,也有首次亮相大館的新面孔挑戰自我。開幕作品《人類開箱》由得獎媒體藝術家梁基爵創作,表演結合場域特性、視覺體驗和聽覺想像,引領觀眾遊晃大館不同空間,並沉浸於裝置藝術、聲畫投影、虛擬遊戲與現場表演之中。來自日本的《ARIKA》則將當代舞蹈與饒舌音樂結合,舞者島地保武的身體語言與饒舌歌手環ROY的即興饒舌相互碰撞與對話,創造出一種前衛的表演風格,這亦是二人在日本本土以外的亞洲城市首度演出。來自香港及廣州的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和符彬靖透過現場表演、參與式展演及舞台裝置,在《無限延展》這個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中,以三個短篇舞作,多角度喚醒觀眾對身體的省思和對空間的感知。而藝術團隊「歷歷在目」則在《異步同曲》中探索香港與澳門數百年來的聯繫與交織的命運,這系列的環境劇場於2021年首度於大館啟航,歷經四年的發展迎來最終章,為這部場域特定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劃上完美句點。 大館藝術總監簡寧天表示:「自2018年開幕以來,大館不僅支持藝術家創作突破常規的作品,更持續為藝術人才提供多元的機會及平台。例如『歷歷在目』就是我們自2021年開始合作的表演藝術團隊,當時,他們以大館監獄與香港礦石歷史為靈感,創作出與岩石有關的體驗式環境劇場《場邊練習曲》。這個系列的終章《異步同曲》則從結實的土壤轉向來回往復的流水,象徵香港與澳門從漁港發展為繁榮現代城市的歷程。這也證明了即使與同一藝術團隊多次合作,仍可孕育不同的創意面向。」 大館表演藝術主管葉健鈴補充道:「我們多樣的場地與表演空間──從半戶外的洗衣場石階到極具靈活性的賽馬會立方劇場,為藝術家──不論是新晉或資深藝術家,如梁基爵提供了特別的場域空間創作,將虛擬遊戲的元素融入現場空間設計中──大館提供的藝術平台,可說是比實體空間本身更具價值,能讓藝術家發揮更大的創意。在這裡,世代、地域與藝術流派的傳統界限已不復存在,讓本地藝術家如《無限延展》的年輕編舞家,或海外藝術家如《ARIKA》的島地保武和環ROY,能夠聚首一堂,突破固有形式跨界合作,迸發出更多的創意及可能。」 為期六週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邀請來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音樂、舞蹈、戲劇與視覺藝術愛好者,一同於大館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古蹟空間中,欣賞及感受本地與國際藝術家的多元創作,參與連場打破常規的旅程,從中得到啟發與創意靈感。 [裝置 x 流動影像 x 聲音]《人類開箱》 | 04-06, 08-10.04.2025 當現代社會漸次從固態通向液態,磚塊與紙皮箱、堅固與脆弱,很可能僅只一步之遙。呼應大館歷史建築磚石的大型紙箱裝置藝術,將洗衣場石階及賽馬會立方建構成一場別開生面的全感式體驗。《人類開箱》由屢獲殊榮的媒體藝術家梁基爵(GayBird)領銜創作,結合環境劇場特性、視覺體驗和聽覺想像。《人類開箱》中的紙箱不僅象徵堆疊磚塊的穩定性,也代表著重新組合成人體形態的流動性。讓觀眾沉浸在裝置藝術、聲畫投影、虛擬遊戲與現場表演之中,展開對脆弱與穩定的深度探索。 全感式體驗 藝術及音樂總監、裝置及程式設計、現場演出:梁基爵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4日至6日及8日至10日,晚上7時30分至8時40分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 票價:$280 粵語演出,中英文字幕 將有演後座談會及「後台開箱」環節,詳情有待公佈,敬請留意大館網站最新資訊。 [當代舞 x 饒舌音樂] 《ARIKA》 | 04–05.04.2025 《ARIKA》意指「之去向」,以「舞蹈、音樂與文字的尋溯」為理念,打破傳統藝術邊界。兩位在各自領域綻放異彩的日本藝術家,聯手創造前衛的現場即興表演風格──曾是科西舞團的舞者島地保武,聯同獲獎饒舌歌手兼音樂家環ROY,超脫舞蹈與音樂間的藩籬,創造出一場打破類型界限的合作,流暢的舞蹈與音樂的優雅交織,嘻哈韻律則以強烈的身體力量推進。他們深入思考各自領域的本質,探討音樂與舞蹈的根源。究竟音樂是單純的歌舞,還是舞蹈源於音樂?舞蹈、音樂、文字,哪個最早出現?就讓觀眾與表演者一同在演出當中尋找答案。 當代舞 x 饒舌音樂 導演、編舞及演出:島地保武 導演、作曲及演出:環ROY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4日至5日,晚上6時至7時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日語,不設字幕 [當代舞 x 探索]《無限延展》 | 11–13.04.2025 《無限延展》是一場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聚集香港及廣州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符彬靖,從自身經驗與視點出發,把大館F倉轉換成內在而私密的空間,多角度喚醒觀眾對身體的省思和對空間的感知,並透過現場表演、參與式展演及舞台裝置,反思對舞蹈的期望,以及背後各種意識框架。姜凱翎的《I Saw a Ping-Pong. I Crushed It. It Was an Egg.》以語言、影像、身體動作,穿梭於分析與意識流之間,重新描繪個人與系統之間的關係。黃寶娜的《Come closer, go deeper!》通過從身體的伸展拉筋練習,思考女性身體經驗與被凝視之間的張力,邀請觀眾感受由此產生的痛苦、愉悅、緊張與放鬆。符彬靖的《無限快樂園》從物品與身體的互動中,探問何謂「美」、「標準化」與「意義」之概念。 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 編舞與表演:姜凱翎、黃寶娜、符彬靖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11日,晚上7時30分至9時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粵語,不設字幕 演後座談會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11日,晚上9時至9時30分 12日及13日,下午4時至4時30分 地點:大館F倉展室 [歷史 x 環境劇場]《異步同曲》 | 25.04–17.05.2025 藝術團隊「歷歷在目」橫跨四年為大館度身打造的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將迎來最終章。首部曲《牆邊練習曲》(2021)以香港礦石史為創作靈感,以域多利亞監獄週邊的岩石探索人的根源,二部曲《未境進行曲》(2023)則以物種流動及族群遷徙為題,探討移民與離散主題。團隊今年接續以《異步同曲》作系列終章,聚焦於香港與澳門之間長久的關係。四位行者將帶領觀眾穿梭於大館構成的深邃時空,對比雙城的歷史根源,追溯它們從沉睡的港口城市發展成繁榮都市的交織命運。透過燈光、聲效、投影與現場表演的多維度詮釋,探索澳門與香港兩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歷史環境劇場 策劃及與製作:歷歷在目 概念、聯合導演、多媒體設計:李沛榮 概念、聯合導演、編劇、資料搜集:李淑雯 劇場構作:郭慶亮 演員:陳頴璇、陳秄沁、許晉邦、李頊珩 聲演及戲劇指導:蔡澤民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25日至26日及28日;5月1日至3日、5日、8日至10日及15日至17日,晚上8時至9時30分 2025年4月27日;5月4日及11日,晚上7時至8時30分 地點:大館F倉展室及監獄操場 票價:$280 語言:粵語,不設字幕 藝術家座談 日期與時間:2025年5月1日,下午6時至7時 地點:大館洗衣場石階 門票發售 門票現已於art-mate.net公開發售。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 2025年4月4日至2025年5月17日 大館各處 www.taikwun.hk 更多節目詳情: https://www.taikwun.hk/zh/programme/detail/spotlight-a-season-of-performing-arts-2025/1569 Hashtag: #TaiKwunSPOTLIGHT2025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79 加入收藏 :
當AI遇上表演藝術,當青春遇上創作,2025東南表藝AI創作營圓滿落幕

「我們不只是學習AI,而是與AI共創未來。」這句話,成為許多參與學員在五天的營隊旅程後,內心最深刻的體悟。從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舉辦的五天四夜 「2025東南表藝AI創作營」,帶領來自全國高中職及大學院校的學員踏上一場跨越科技與藝術的奇幻旅程。在充滿創意與可能性的舞台上,學習如何將AI技術運用於表演藝術,更在合作與挑戰中,重新認識自己,也發掘未來的無限可能。   五天四夜的時間,對學員們來說似乎轉瞬即逝,卻足以讓新一代對於表演藝術有興趣的學生累積一生難忘的回憶。「這五天過得很快,學到非常多東西,嘗試沒演過的戲、和朋友編舞,這些都是特別美好的回憶!」一位學員熱情的分享。另一位學員則表示:「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個營隊,每次來都能學到不同的東西。老師們都很溫暖,也讓我更加確信未來想走表演藝術這條路。」有些學員原本對表演藝術不熟悉,但在這五天的課程中,勇敢踏出嘗試的第一步。「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表演類型的課程,原本我是個很內向和害羞的人,但這五天讓我慢慢打開自己,學會站上舞台,嘗試演戲、跳舞、創作劇本…每一件事,都是我的第一次!」學員們感動地分享。   「2025東南表藝AI創作營」讓學員們收穫專業技能,更帶來深刻的情感連結。當學員們彼此陪伴,經歷從構思、編劇、編舞、排練到正式發表的完整過程,真正體會到表演藝術的魅力所在。有學員在即興表演課程中突破自我,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大膽表達;有學員在團隊創作發想討論時坦露內心,分享過去未曾言說的夢想與困惑,而流下炙熱的淚水;還有學員在表演前一天,與隊友們一起熬夜排練,為呈現最好的成果而全力以赴。在這些瞬間,也都將成為他們青春記憶中最閃耀的光點。   在第五天1月24日的成果發表競賽上,學員們以自己的創作站上舞台,讓五天的努力結出最耀眼的果實。評審老師們一致認為,今年的學員們展現驚人的創造力與團隊精神,透過AI技術與表演藝術的結合,開創出前所未有的作品。最終,「靈魂智我獎」由李可仲、錢詠怡、鄧讓、陳妤柔、机子謙同學獲得,評審認為作品展現AI與人類思維的共創火花;「數位起點獎」則由李之儀、劉秝辰、莊品瑜、王亭方同學獲得,作品象徵著AI與表演藝術的全新起點;「虛實交融獎」則頒給鍾語昕、于沛琪、林巧婕、陳玟錚同學,作品成功融合虛擬與現實,帶來沉浸式的觀賞體驗。此外,由導師群共同評選的「導師特別獎」,則頒發給鄧讓、李之儀、王亭方、鍾語昕、陳妤柔同學,以表彰學員學習卓越表現與潛力。「看到學員們這幾天的努力與成長,真的讓人非常感動。」創作導師們表示,「這些創作作品不只是表演,更是他們用AI與藝術說出的故事,未來的表演藝術,正因這些年輕人的勇敢探索而充滿可能性。」   而營隊的順利,則要歸功於一群全心投入的創作導師與助教團隊。除了在知識的傳授,更是學員們在AI發想結合旅程中的引路人,陪伴著學員從懵懂摸索到自信創作。營隊由表演藝術系的多位優秀創作導師共同指導,包括AI音樂編曲與混音的吳維章主任、AI編舞課程的李宗軒老師、AI劇本創意寫作與戲劇課程的鄭舜文老師、AI音樂創作的葉柏岑老師、流行街舞創作的連國勝老師、行政協力的施勇政老師、活動主持工作坊的馮汶旭老師,以及擔任營隊策劃與影視特效化妝及AI視頻快剪拍的游恩揚老師。此外,來自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的學長姐們也擔任榮譽助教,馮汶旭、張詠蒽、古文琳、包雯萱、吳惠琦、張家榛、孫敏瑄同學,以親切與專業成為學員們最溫暖的創作及生活上的支柱。   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科技X藝術」的跨域教育,從AI音樂、智能劇場到沉浸式影像,持續為學生提供最前沿的學習環境與機會。本次AI創作營正是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長期耕耘的縮影,讓學生體驗科技如何助力藝術創作,更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讓更多對表演藝術有興趣的年輕人能夠無負擔地接觸這個領域。   營隊策劃游恩揚老師表示:「教育的意義,就是點燃學員內心的那團火。我們希望透過營隊,讓更多年輕人敢於追夢,找到自己的舞台。」隨著頒獎典禮的落幕,學員們依依不捨地道別,彼此約定未來的創作之約。有人悄悄落下不捨的眼淚,也有人已經開始計畫下一次的回歸。「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參加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從高中到大學畢業」學員們在活動結束時分享著。這是2025東南表藝AI創作營的結束,更是無數個夢想開始的起點。當AI遇上表演藝術,當青春遇上創作,這一切才正要開始。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209 加入收藏 :
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第七屆畢業製作《醉后》歌舞劇華麗登場

臺灣表演藝術界的年度盛事即將到來。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於1月10日在臺北市客家戲劇音樂中心推出第七屆畢業製作《醉后》,這是一部以歌舞劇形式呈現的精緻舞臺劇,講述酒店女孩在職場與人生中掙扎與成長的故事。精彩絕倫的演出勢必將觀眾帶入充滿戲劇張力與情感交織的世界。   《醉后》是一部刻畫現實生活與內心情感的深刻之作,背景設於一個熱鬧的都市酒吧,講述酒店女孩們在複雜職場中的生存故事。這些女孩每日面對的是客人需求,還有同事間的競爭與情感矛盾。在這個動盪的環境中,她們從衝突到相互支持,最終展現出女性力量的深層意涵。藝術總監暨指導老師李宗軒表示:「這部作品是畢業生對於藝術理想的具體實現,它融合了他們的創意、努力與堅持,也希望能引起觀眾對職場女性議題的共鳴。」   深刻情感與舞臺創意的完美融合為歌舞劇亮點,深入探討女性職場議題。《醉后》描寫酒店女孩們的日常挑戰,更揭示她們在複雜環境中如何面對內心的掙扎與職場的壓力。角色之間的友情、衝突與彼此的支持,呈現人際關係的多面性。透過這些角色,觀眾能夠感受到女性在職場中如何透過內在力量找到自己的歸屬與希望。   全劇以歌舞劇的形式呈現,有引人入勝的戲劇性場景,更以動人的音樂與舞蹈編排,讓故事情感更加生動。觀眾將欣賞到演員們扎實的表演功力,感受到青春的激情與藝術的魅力。為完美呈現《醉后》的世界,學生團隊在舞臺設計上展現極大的創意,從華麗的燈光效果到細緻的場景佈置,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讓觀眾仿若身臨其境,感受都市酒吧的真實氛圍。   擔任藝術總監暨指導老師的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專任講師李宗軒老師分享:「《醉后》是學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晶,融合戲劇、音樂和舞蹈的元素,希望能藉由這部作品讓觀眾感受到表演藝術的魅力,更能反思現實生活中的挑戰與人性深處的光芒。」李宗軒老師強調,畢業公演是學生四年來的學習成果展示,更是學生對未來藝術生涯的自信宣言,希望觀眾能從作品中感受到學生們的熱忱與對表演藝術的執著。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392 加入收藏 :
富士山清水港遊覽船於靜岡縣清水港推出美食之旅 品味當地美食、感受精湛工藝、欣賞表演藝術等

- 清水港以金槍魚為特色的美食文化體驗之旅報告 - 日本清水2024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總部位於日本中部靜岡縣的Mt. Fuji Shimizu Port Cruise Ltd.(富士山清水港遊覽船),提供往返清水港的各種客輪服務,現推出旅遊套餐服務。該套餐包含乘坐「Ocean Princess」號帆船(眾多名人都曾乘坐過)夜遊,並讓遊客體驗清水市引以為傲的傳統技藝與藝術,以及品嘗當地美食。為期一天的旅程包括筷子製作工坊、金槍魚冷庫參觀之旅、壽司製作課程,以及晚間享用金槍魚大餐的遊輪之旅。 該公司於11月30日(週六)為該套餐產品組織了一次體驗之旅,邀請了來自旅遊業和大眾媒體的28人參加。 圖片:清水藝妓(職業女藝人)在「Ocean Princess」號帆船上表演舞蹈:https://cdn.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108497/202412091344/_prw_PI8fl_Hfc2x4qo.jpg 靜岡縣清水區坐擁日本最深的海灣--駿河灣,以及日本最高的山峰、世界文化遺產--富士山。此地距離東京僅僅一小時車程,還以日本年度最大規模的冷凍金槍魚上岸量而聞名。 該公司圍繞美食旅遊的理念策劃了此次旅遊套餐項目,讓遊客體驗清水的美食文化、歷史、傳統藝術與技藝,以及當地產業,並將金槍魚定位為該地區的獨特資源。 因此,該公司正努力在日本及海外推廣該旅遊項目,旨在將清水打造為「海洋之城」這一新旅遊品牌,不斷吸引遊客前來觀光。 --在「駿府匠宿」工作室體驗傳統工作坊--遊客們參觀了駿府(靜岡市中心的古稱)的「匠宿」(意為「工藝之宿」),體驗製作傳統手工藝品。他們精心打磨塗有漆的筷子,展現出下麵精美的貝紋圖案。https://takumishuku.jp/ --午餐時間跟壽司師傅學習製作「握壽司」(Nigiri sushi)--遊客在清水港的S-Pulse夢想廣場商業綜合體內的清水壽司橫丁親手製作壽司。這裡遊人如織,既有來自日本的遊客,也有來自海外的遊客。他們使用的魚有的是在清水港上岸的金槍魚,有的是在駿河灣捕獲的魚。https://www.dream-plaza.co.jp/shimizu-sushi-yokocho/ --參觀海鮮加工公司的零下50℃金槍魚冷庫--遊客參觀了專為清水港登陸的金槍魚設置的、溫度保持在零下50℃的冷凍庫。該冷庫由有限會社靜岡中央魚類所有,平時並不對外開放。该公司正迎来其50周年庆典。https://shizu-chu.com/ --參觀Verkehr博物館,這裡記錄了當地港口自明治時代(1868-1912)以來的發展歷程--遊客參觀了專門展示船隻的Verkehr博物館和港口,參觀了各種展品,這些展品講述了隨著日本經濟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清水港的故事。https://www.verkehr-museum.jp/ --乘坐有50年歷史的「Ocean Princess」號帆船進行夜遊--遊客登上了一艘建造於1974年的「Ocean Princess」號帆船進行夜遊,該船曾接待過世界各地的名人。他們觀看了清水藝妓伴隨著三味綫樂曲表演的舞蹈,隨後享用晚餐,晚餐是由自1975年起便在清水經營的餐飲服務商Nasubi-an提供的金槍魚料理,如生魚片和鹽烤金槍魚頸肉(kama)。https://www.shimizu-cruise.co.jp/reserve/https://www.geigi.jp/ 公司概況名稱:富士山清水港遊覽船總部:靜岡縣靜岡市清水區日之出町10-80船隻數量:9艘(截至2024年12月)官方網站: https://www.shimizu-cruise.co.jp/ 欣賞日落/夜遊,包括包船服務富士山清水港遊覽船提供清水港獨有的遊船服務,如包船或團體旅遊欣賞日落/夜航,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 包船服務,乘坐心儀船隻--以「Ocean Princess」號為例--價格:每小時16.5萬日元起(含消費稅,遊覽專用)可容納人數:80人每人價格:25000日元起(含消費稅)最低參加人數:30人 顧客可包租該公司三種船型中的任意一艘,開啟專屬巡航之旅。公司不僅僅會滿足客戶的餐飲需求,還可為驚喜派對及特殊活動定制服務。 如需諮詢,請閱覽以下網站: https://www.shimizu-cruise.co.jp/contact/ --專屬「Ocean Princess」號包船巡遊計劃,欣賞日落/夜景、觀看清水藝妓表演、品嘗金槍魚料理--價格:每人25000日元(含消費稅)最低參與人數:30人 在船上,遊客將欣賞到清水藝妓的表演,並享用由餐飲服務商Nasubi-an(自1975年起便在清水經營)提供的金槍魚料理。 推出日期:2024年12月16日(週一)欲諮詢此次巡遊更多詳情,請造訪以下網站:https://www.shimizu-cruise.co.jp/contact/ 所有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release/202412091344?p=images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51 加入收藏 :
兩廳院「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工作坊 探索陪伴銀髮族樂齡計畫

兩廳院長期推動共融,自2015年開始推展相關樂齡計畫如「青銀有約」、「青銀共創」、「OUTREACH樂齡工作坊」等,至今已邁入第十年。其中,2023年起為期兩年的「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受到英國的「社會處方箋」啟發,兩廳院結合自身資源,透過表演藝術陪伴與療癒樂齡族群,讓年長者重新打開感官,找到生活中的樂趣與意義,並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連結,打造一個更健康、更活躍且充滿溫度的社會。為回應跨領域單位及參與者對計畫的關注,昨(12月15日)舉辦體驗工作坊,集結曾經參與的對象、醫療領域、藝文場館、衛福與社政單位等相關工作者一同共襄盛舉,活動透過舞蹈、聆聽、戲劇三面向進行體驗,每場次尾聲以分享彼此感受作結,各領域參加者共同交流,深化對相關議題的理解。此外,兩廳院經過兩年的實踐,2025年將整理觀察成果、研究分析數據、參與者回饋與執行經驗,製作工作手冊提供給政府機構、有意願嘗試處方箋計畫的單位等,持續擴展樂齡計畫的影響力,打造更加共融的社會環境。 兩廳院公共溝通部經理王統生表示,「近年兩廳院持續以關注實際需求、回應社會脈動為樂齡相關計畫的核心。『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透過持續性參與及講師帶領活動、引導參與者間合作互動。這些累積在參與者心中漸漸發酵,進而產生自我覺察並在生活中產生行為的改變。今天的體驗工作坊邀請許多相關從業者參與,我自己也加入其中。期望藉此在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帶回各自的機構中,未來都能長成獨特的樂齡共融服務。兩廳院也相信透過更多的合作,劇場能夠發揮更廣闊的公共性、開放性與包容性。」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高達16.3%,但就醫率卻相對偏低,失眠、焦慮、憂鬱等問題在中高齡族群中日益普遍。2023年起,兩廳院「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先驅計畫」透過「舞蹈處方箋」、「戲劇處方箋」及「聆聽處方箋」三個主題,各自舉行五週的實體工作坊。每堂課後更規劃「週間練習」,鼓勵學員將所學融入日常生活中,持續累積對生活週遭與自我的覺察。2024年,兩廳院進一步擴大計畫規模,將課程延長為九週,並將整個場館納入其中。透過跨部門資源整合,參與者不僅可以欣賞節目、參加特殊設計的導覽,走上戲劇院的舞台或進入排練室上課,甚至前往兩廳院外的森林與水池收集各式各樣的聲音,經歷既深入又開闊的藝術參與體驗。 周日的體驗活動,三位講師方秀慈、鄭琬蒨、柳冠竹精選過去參與者最有感的活動,帶領大家從肢體、感受和認知等不同層面進行探索。「舞蹈處方箋」帶領參與者運用肢體重新認識自己。除了自身的舞動,亦透過與他人的搭配,學習如何協調、帶領,並在共舞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聆聽處方箋」協助參加者靜下心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打破眾人對聲音的既定印象,學會用更開放的心態去聆聽周遭的一切,並透過非語言的交流,學習回應、等待與接收。「戲劇處方箋」則是一場充滿想像力的旅程,大家一起思考「未來」和「老去」的議題,同時關注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社會互動關係,學習如何更好的與他人相處。三段體驗活動結束後更安排參與者相互交流的時間,強化參與者的經驗,讓活動結束後不是句點,而是使這些經驗有機會被帶入日常,持續探索自己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黃揚名教授,同時也是表演藝術處方箋先驅計畫的顧問表示,從量化、質化的指標上,這三個社會處方箋方案都對於參與者有明顯的幫助,包括了憂鬱傾向的下降、心理健康福祉的提升,以及對於生活的態度趨於積極。過去的研究就已經證實社會處方箋的不同樣貌,都有機會為參與者帶來好處。經過兩年的試驗,可以肯定的是,社會處方箋有很大的彈性,比方說在長度上的彈性,同一個社會處方箋也有引導方式的彈性。這次處方箋的長度延長了,在心理福祉的提升效果更甚去年的方案,顯示多投入的時間、資源是有意義的。期許未來能夠開發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讓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 然而,活動的效益不僅取決於活動本身是否被完整執行,更仰賴工作人員對長者狀態的敏銳觀察與即時調整。國家兩廳院藝術推廣組張名君談及,執行中發現活動裡的內容須要有讓長輩反覆練習的機會,能循序漸進地參與,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除了講師的帶領,工作人員也會在旁觀察長者參與的狀態,下課後陪伴聊天,了解參與感受,再進行課程的調整。讓長輩能夠透過表演藝術活動,覺察自我及與他人建立關係是「表演藝術社會處方箋」方案最重要的關鍵,藝術推廣組組長王萱儀表示:「我們很高興的看到原本表示對人際關係害怕或是不信任的長者,在活動結束後會開始嘗試主動揪團邀請其他夥伴一起參與兩廳院或其他地方的藝文活動,延續課程中的情誼,且藝術也自然地走進生活當中。」

文章來源 : 我為人人創意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63 加入收藏 :
以鼓藝傳承文化,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張瑞熙榮獲全校傑出青年

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學生張瑞熙,憑藉其卓越的藝術才華與文化傳承精神,在今年的全校傑出青年遴選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成為全校師生注目的焦點。張瑞熙的當選不僅是他個人努力不懈的成果,更展現出他在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方面的巨大潛力。   東南科技大學每年都會表揚具備傑出表現和特殊貢獻的青年學子,這項傳統活動旨在鼓勵學生積極向上,並為傑出青年樹立典範。傑出青年評選過程相當嚴謹且具高度競爭性,當選學生需展現卓越的學術研究、優異的藝術文化表現、熱心公益的志工服務、社團活動中的傑出貢獻,並在校內外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只有具備實際事蹟和貢獻的學生才能當選,張瑞熙的當選,正是對他多方面努力與成就的充分肯定。   張瑞熙來自馬來西亞柔佛,是華人與印度的混血,從小便熱愛傳統二十四節令鼓藝術。來台留學就讀大學後,他將這項傳統鼓藝帶入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並號召有興趣學習傳統鼓的同學成立「湛,鼓坊」鼓隊,擔任隊長與指導。一步一腳印地以文化傳承為己任,致力推廣這項傳統技藝,累積培訓超過30名成員,讓更多人了解與認識傳統藝術文化,並努力使二十四節令鼓深深融入東南科技大學的校園文化。   在大型活動中,張瑞熙的表現尤為出色。2024年,他帶領「湛,鼓坊」鼓隊與台灣知名馬戲團「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合作,參與台灣燈會於台南高鐵站主舞台的演出,並以「看見台灣」為主題,融合傳統與現代表演藝術,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台灣文化的多樣性。這場表演廣受好評,並獲得賴清德總統及各界嘉賓的肯定,也為文化推廣開創具有代表性的突破。   此外,張瑞熙的歌唱才華同樣引人注目,多次受邀於校內外演出,並在2024年全球僑生歌唱大賽中脫穎而出,從上千位參賽者中奪得亞軍。張瑞熙的才華不僅展現在舞台表演,還延伸到舞台幕後的技術工作。在系上的課程與活動中,他經常擔任舞台設計的中堅骨幹。特別是在「僑務委員會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第39期畢業公演舞台劇《大龍鳳》中擔任音響技術執行,並於第40期畢業公演舞台劇《鼓聚擊》中參與演出及舞台設計,展現他在舞台技術與創意設計上的全方位才能。   張瑞熙坦言,當選全校傑出青年對他來說是無比的榮耀,更讓他對於文化傳承和藝術創作的使命感到前所未有的堅定。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與遠在馬來西亞的家人分享這份榮耀。張瑞熙深情地說:「我感謝爸爸媽媽,支持我勇敢跨越海洋來到台灣留學,更全力支持我選擇自己熱愛的表演藝術。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他們的付出,在我心中,他們是我永遠的一百分父母。」未來,他立志在二十四節令鼓的藝術道路上不斷前行,盼望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技藝的獨特之美,將文化的韻味繼續傳承。   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吳維章主任表示,張瑞熙是系上全體師生的驕傲,充分體現對文化傳承的熱愛與創新融合的使命。而張瑞熙的班導師李宗軒老師也高度肯定瑞熙的努力,認為他的卓越表現為同學樹立學習榜樣,激勵大家不斷追求自我、不斷進步。張瑞熙的成功,是他個人努力的成果,也彰顯出東南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在培養全面性、多元化表演藝術人才的目標,將激勵更多學子邁向屬於自己的藝術巔峰,為文化傳承與創新貢獻心力。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57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7 日 (星期四) 農曆二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