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2024/09/25】日本富士通 (Fujitsu) 與美商行動貝果 (MoBagel) 宣布,雙方將攜手推出加速 AI 預測效率的解決方案。這項解決方案將於 2024 年 9 月 5 日正式上線,為兩家公司自 2023 年 12 月建立策略合作關係以來的重要成果,並將 AI 平台應用於打擊金融詐騙、洗錢防制等金融風險案件偵測。 此次合作中,將富士通的 Kozuchi AutoML 與 Kozuchi XAI 可解釋 AI 中的核心技術 Wide Learning™ 整合至行動貝果開發的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 Decanter AI ,推出一款精準且具成本效益的進階 AI 模型。此解決方案將幫助企業和組織加速 AI 驅動的數位轉型,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品質。 Decanter AI 新技術加速建構 AI 金融風控平台 透過三項核心功能,加速 AI 預測效率的解決方案: 數據驗證與異常評分在數據導入後,Decanter AI 利用先進的處理技術進行全面驗證,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建模效率。系統會根據數據的完整性和相關性,將其分為「健康」、「中等」或「危急」等級,並提供優化建議,以提升數據品質。 演算法推薦系統透過富士通 Kozuchi AutoML 技術,Decanter AI 的演算法推薦系統能夠自動推薦最合適的機器學習模型,顯著提升建模效率和預測精準度,為企業快速獲取可靠的 AI 模型。 透過特徵分析挖掘商業洞察利用選定的機器學習模型完成數據分析後,Wide Learning™ 技術進行深入的特徵分析,識別出關鍵特徵,並通過加權組合來展示其重要性和相關性。最後,將這些商業洞察由大型語言模型轉換成容易理解的自然語言報告,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跨界創新 通用於各產業的突破性 AI 技術 我們將富士通的 Kozuchi AutoML 和 Wide Learning™ 技術成功整合到 Decanter AI 平台中,實現了系統效能的突破性提升。透過這項整合,Decanter AI 平台能夠比以往更快,達到四倍速的模型推薦速度,同時保持高度準確性。Wide Learning™ 技術更進一步提供精確的特徵分析,並透過自然語言生成易於理解的建議。這項 AI 解決方案不僅具備高度適應性,還能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迅速部署,幫助企業快速抓住市場機會。 富士通科技戰略部資深副總裁 Hideto (Ted) Okada 表示:「作為企業 AI 市場領導者,富士通提供 AI 整合進階服務 - Kozuchi。結合富士通的專業與 MoBagel 的創新技術,幫助客戶快速導入 AI 及發展更多 AI 應用。」 行動貝果執行長鍾哲民表示:「為了解決 AI 應用於產業最關鍵的問題 – 精準度、反應速度和算力成本,我們與富士通共同開發並推出 AI 的新平台,幫助企業開發新的 AI 應用或 AI Agents 更快、更可靠、以及營運成本更低,實現我們的願景『數據智慧、永續共創』(Build AI Together and Beyond)。」 行動貝果聯手勤業眾信推進金融犯罪防治創新 行動貝果將與勤業眾信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 團隊合作,進行運用此解決方案於金融犯罪預防領域,以工作坊的形式使用 Decanter AI 平台來分析大量交易數據,迅速識別異常行為和可疑交易模式。 富士通與行動貝果將持續為各產業的客戶提供 AI 解決方案,協助他們轉型並精簡營運流程。 關於富士通 富士通的企業使命是透過創新來建立信任,推動社會邁向永續發展。作為全球 100 多個國際客戶的首選數位轉型夥伴,我們的 12.4 萬名員工致力於解決人類面臨的一些最重大挑戰。我們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涵蓋五大核心技術領域:運算、網路、AI、數據與安全、以及融合技術,並將這些技術整合以推動永續轉型。富士通有限公司 (TSE:6702) 在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的財報中,實現了 3.7 兆日圓(260 億美元)的合併收入,並在日本數位服務市場占有率中穩居首位。欲了解更多資訊,請訪問:www.fujitsu.com。 關於行動貝果 行動貝果 (MoBagel) 是一群美國史丹佛、柏克萊校友創立並專注於 AI/ML 平台和資料科學領域的科技公司,總公司位於美國矽谷,在日本東京、台灣台北、新加坡等七個城市有著多國服務據點,連續五年在 Gartner 報告列為「全球 AI/ML 平台關鍵廠商」,至今已協助包含 Fortune 500 等超過 11,000 個品牌導入 AI,打造永續共創的未來。
2024 年 3 月 15 日 台北。從去年開始,Google 官方宣布 GA4 正式上路,數據驅動的行銷策略已成為品牌成功的關鍵因素,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品牌也積極尋求更智慧的方式來分析與應用數據。在高度競爭的網路行銷市場,駕馭 GA4 數據成為品牌成功的必要條件。專攻 AI/ML 和資料科學領域的行動貝果 (MoBagel) ,觀察行銷數據智慧應用趨勢,更需要策略性地進行布局,幫助品牌在這波行銷數位變革中穩定前進。 數據驅動的行銷策略成為競爭優勢,GA4 行為數據扮演關鍵角色 新版 GA4 的優勢整合了跨裝置、跨平台的追蹤技術,關注使用者的互動參與,目的是爲了更貼近現代人使用多重裝置的習慣;在訊息取得快速的時代,消費者在購物前的網路歷程更趨於複雜,如何掌握網路消費者行爲,並將此數據增強在消費者的輪廓及動機預測,讓品牌的行銷資訊可以即時、精準的露出給即將購買的消費者。舉凡「過去七天訪客是透過網站還是 APP 瀏覽商品?」、「不同裝置上的各種行銷管道表現,哪些管道表現最好?」這些在過去較難洞察的關鍵數據,在 GA4 可以更好的被利用。 顧客與流量從何而來,又要如何找到高購買意願的人? 不像以往將重心擺在網站流量上,新版 GA4 讓品牌能更好的識別顧客從何而來,但這對品牌來說也衍生了新的挑戰:「如何有效利用 GA4 數據,找到高購買意願的消費者?」再加上行銷數據來源還包含 CRM、 Google 與 Meta 廣告等,不同數據來源格式、組織數據零散造成數據孤島,數據整合仍是許多品牌共同的痛。再加上,近年隨著消費者隱私權意識抬頭,Cookieless 時代對品牌與行銷人員來說,要保障消費者隱私又兼顧廣告成效追蹤,也成為一大挑戰。 在當前的數位行銷時代,數據整合與洞察日益重要,而 GA4 數據與 AI 工具洞察分析的整合運用更能打造前所未有的數據解析經驗。專攻 AI/ML 和資料科學領域的行動貝果 (MoBagel) ,於今年推出新產品 Genie AI,瞄準生成式 AI 與預測型 AI 整合應用 ,在隱私保護的同時達到數據的準確性,幫品牌達到數據決策升級。 行銷數據應用勢在必行,Genie AI 協助平衡 AI 創新與數據思維 MoBagel Genie AI 主打行銷領域的應用,從行為數據出發深入分析消費者行為,像是網站瀏覽時間、看過的商品與頁面或是加入購物車等,換位至消費者角度思考,幫品牌洞察消費者需求。結合機器學習與生成式 AI 的智慧應用,Genie AI 賦予品牌數據洞察、受眾預測、智能顧問的價值,從大量且複雜的行為數據中找出商業洞察,進一步整合評估,為品牌創造更多銷售。 MoBagel Genie AI 提供行銷人最需要的三大應用:行銷績效儀表板、精準受眾與生成式 AI 顧問。 未來,品牌看流量、盯轉換、查收益都能在一個平台完成,幫助品牌洞察市場趨勢、消費者行為與業務表現,甚至是優化客戶體驗和提升 ROI 方面發揮關鍵作用,AI 學習預測行銷數據將不同等級客戶購買意願排序,找到高購買意願客戶。 行銷數據應用的未來將更加智能和精確,企業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最新的技術,以保持競爭優勢。MoBagel Genie AI 幫助品牌可以用對的工具解決多樣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有價值的數據說話,讓 AI 協助做出更準確的決策。MoBagel 今年將推出多場 GA4 工作坊,關於產品更新動態,歡迎前往官網暸解更多資訊。 【關於行動貝果】 行動貝果 (MoBagel) 是一群美國史丹佛、柏克萊校友創立並專注於 AI/ML 平台和資料科學領域的科技公司,總公司位於美國矽谷,在日本東京、台灣台北、新加坡等七個城市有著多國服務據點,連續四年在 Gartner 報告入選為「全球 AI/ML 平台關鍵廠商」,至今已協助包含 Fortune 500 等超過 5,000 個品牌導入 AI,打造永續共創的未來。 【媒體聯絡人】 行動貝果 產品總監 史尉平 albert@mobagel.com行動貝果 行銷經理 游欣穎 chrisyou@mobagel.com
2023 年 10月 13 日 台北。專攻 AI/ML 與資料科學領域的行動貝果 (MoBagel) ,近日受到日本百年電機大廠日立 (Hitachi) 青睞,新產品「DeLabs Design AI」入選 Generative AI Innovation ,共同形塑未來生成式 AI 在日本的商業化發展。(以下簡稱 Design AI) 隨著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大型語言模型 (LLM) 爆炸式發展,加上日本政府積極推動 AI 技術應用,日立集團今年 5 月宣布成立生成式 AI 中心,將透過生成式 AI 協助內部業務發展,更提供客戶服務。本次受到日立入選的生成式 AI 企業皆是在不同領域有名的新創公司,包含著名的東京大學松尾實驗室創立的 ELYZA、Jenkins 創辦人的新創 Launchable、Ortu、Mostly AI、Casanare 及專注 AI 分析平台的 MoBagel 行動貝果共六家,為產業帶來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其中 MoBagel 於今年 5 月初發表的生成式 AI 平台 Design AI,是一個將 AutoML 結合 GPT、LLama2 等大型語言模型的工具,讓企業用戶透過對話互動,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即可打造企業專屬的 AI App 甚至是 AI App Store,彷彿配備專屬的 AI 顧問及開發團隊 24 小時全年無休提供 VIP 服務。 Design AI 能融入企業不同部門的工作流程中,多數企業會面對的管理問題例如「產銷人發財」其中銷售預測問題,庫存、採購備料、協調工期等都需要精準的需求預測,利用 Design AI ,用戶只需對系統提出:「我想知道下期銷量趨勢」,即可產出歷史銷售數據、市場趨勢、季節性變化、未來預測等智慧化儀表板。除了銷售預測應用外,Design AI 也能在會員行銷、履歷評分、供應鏈與物流規劃、製程優化、設備故障預測...等諸多企業管理應用上輕鬆打造專屬 AI App。 MoBagel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鍾哲民表示:「LLM (大型語言模型) 讓 No Code AI 進到一個全新紀元,打造 AI 應用已不再是資料科學家及資料工程師團隊專屬,即使非工程師也可以憑藉領域知識,低門檻開發企業生產力工具,也就是以前開玩笑說“用嘴寫code”,現在成真了! 」。MoBagel 期望未來能與更多企業夥伴合作,開發不同的產業應用的生成式 AI 工具,也將 Design AI 推向市場,讓更多企業可以迅速的建立專屬 AI 應用及 AI 應用市集。 【關於行動貝果】 行動貝果 (MoBagel) 是一群美國史丹佛、柏克萊校友創立並專注於 AI/ML 平台和資料科學領域的科技公司,總公司位於美國矽谷,在日本東京、台灣台北、新加坡等七個城市有著多國服務據點,連續四年在 Gartner 報告入選為「全球 AI/ML 平台關鍵廠商」,至今已協助包含 Fortune 500 等超過 5,000 個品牌導入 AI,打造永續共創的未來。 【媒體聯絡人】 行動貝果 行銷經理 游欣穎 chrisyou@mobagel.com行動貝果 產品總監 史尉平 albert@mobagel.com
專攻 AI/AutoML 和資料科學領域的 MoBagel 行動貝果,日前舉辦盛大的 AI Success Day 座談會。今年論壇以 AI 永續共創為主軸,交流分享通用型人工智慧以及產業 AI 導入的成功經驗。其中包含 Fujitsu、Microsoft、NVIDIA、中華電信、PwC 等國際級講者,吸引許多企業、學者及投資人到場共襄盛舉。 隨著 GPT 技術的應用以及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通用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 AI 技術的發展方向,並將帶來更加廣泛和深入的應用場景。然而,這也引發了相關問題,例如「AI 來臨了,我們該恐懼還是擁抱?」、「我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企業如何應對 AI 浪潮,並加以融入工作流程?」因此,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強調:「給 AI 目標的,始終是人類自己。」 雖然 AI 技術聰明、智慧,但仍需要人的參與和指導,因此設定目標非常重要。近幾年不管是金融、製造、行銷等產業都開始大量應用,但實際應用仍會面臨一些挑戰。NVIDIA 開發者關係經理黃威仁認為,「過去 AI 針對單一應用或單一個任務去解決問題,而生成式 AI 賦予可以理解人類的能力,甚至能以合理的方式跟人類溝通。但對企業而言仍有兩個挑戰:第一是非常龐大的資料,第二則是硬體資源。」 行動貝果 AI 轉型專案總監黃翊豪表示,過去,大型企業要自行打造專屬的 AI 應用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包括資料科學團隊、資料工程團隊、架構工程團隊、前後端工程團隊等,而這也導致開發應用的技術複雜、成本高,且最後成果不一定理想。為此,MoBagel 在 AI Success Day 中發表了「DeLabs Design AI」,以幫助企業夥伴能打造專屬的 AI 應用,並將其在正確的地方,在 DeLabs Design AI 平台上,企業可以自己打造專屬 AI 應用。 中華電信數據發展處科長官俊安也表示:「企業在數據與 AI 的應用時常面臨一些挑戰,像是缺乏資料、缺乏資料科學家、缺乏系統平台等,那該怎麼辦呢?」他以零售業應用大數據及 AI 來協助企業運營決策為例,可藉助電信大數據和行動貝果的 AI 工具,一次解決企業缺乏資料、科學家及系統平台的問題,輕鬆運用大數據及 AI 生成分析能力,提高零售業精準展店和業務員精準部署的效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部副總黃珧真則以金融保險產業舉例,AI 在金融產業升級的五大面向:精準行銷、風險控管、智能理財機器人、個人化商品設計、客服支援和洗錢防治。但他也指出,過去服務客戶時發現企業導入 AI 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專業人才不夠,利用行動貝果的工具可以解決打造資料科學團隊的難題。 當天行動貝果產品經理陳昱文點出產品的 3 大核心概念:對話方式引導用戶設計思考、生成式互動分析增加用戶對 AI 信任、讓企業發布專屬的 AI 應用並能快速驗證。透過直覺、沈浸式的人機協作體驗,讓用戶能更多的參與 AI 應用開發並產生信任,也藉此讓人人都可以透過 DeLabs Design AI 擁有自己的 AI 應用。 行動貝果期望未來能與更多企業夥伴合作,開發不同的產業 AI 應用,讓更多企業認識 AI 技術的發展方向與未來趨勢,也將 DeLabs Design AI 的功能推向市場,讓企業可以更輕鬆、更快速的建立專屬的 AI 應用,進而提升生產力與效益。鍾哲民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協同 AI 打造永續、共創的未來」。我們期望能協助企業夥伴把 AI 應用在對的地方,當遇到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有了 AI 就能有不一樣的突破、新的契機。
AI 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帶動相應人才需求,長庚大學以實際行動回應這股勢不可擋的趨勢。湯明哲校長9月20日與「行動貝果(MoBagel)公司簽訂產學合作,希望透過導入No-code AI(無程式碼) 的教學研究平台,幫助有潛能的學生跨越程式語言門檻,補充產業人才缺口,創造雙贏結果。 長庚大學近年先是成立AI研究中心,接著又設立AI學士學位學程、人工智慧研究所,今年更增設智慧運算學院,透過學院級的規模,希望培育並加速人才輸出。本次是長庚大學「臨床資訊醫學統計研究中心」(簡稱臨資醫統中心)主導,由張啟仁主任與陳冠甫副教授規劃安排與行動貝果的合作,湯明哲校長與楊智偉副校長皆出席參與。 湯明哲校長致詞時表示,長庚大學廣設 AI 相關課程,導入No-code AI的教學研究平台,期望全校師生在這樣資料科學民主化的進程中,不論專業素養為何,都能增強 AI 相關的基礎理論、多元應用、數位革命與創新等部份,養成未來就業與國際接軌的軟實力。 除了學生的課程學習,張啟仁主任也特別強調「醫學資訊」領域有其臨床解釋之特殊性,該中心除了長久以統計為工具解決分析之問題之外、AI近年也成為另一工具,但為了減少大家撰寫程式的負擔,因此開啟與行動貝果的合作契機,希望讓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同仁,可以更注著在研究設計、資料清理、結果驗證的精細工作上。 行動貝果佘聿甯投資長表示,感謝長庚大學積極促成全校性的合作簽署,讓學子能與產業實際接軌。當 AI 滲透到各行各業,在未來產業的應用潛力非常大。因此期待透過行動貝果 AI 技術的加成,結合長大庚大學跨界多元的教學資源,一起培養更多有競爭力的 AI 跨領域人才。 臨資醫統中心期盼未來雙方深化合作、共同規劃舉辦國際論壇,並積極加速人才培育計畫,為學生提供豐沛的就業機會。藉由 Decanter AI( 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提供全校師生使用 No-code AI數據分析平台,幫助各學院不同科系的學生跨越學習程式的門檻。
2024 年 10 月,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全球最大 IT 展會 GITEX Global 於杜拜開展,今年以 AI 作為重點主題,吸引來自 180 多個國家的 6,500 多家科技企業與 20 萬人潮,Taiwan Tech Arena 更是代表臺灣帶領新創團隊共襄盛舉,其中包含台灣知名 AI 新創 MoBagel (行動貝果),也受邀於展會發表最新的財務分析 AI 平台。 MoBagel 發表最新財務分析 AI 平台,受阿聯酋 AI 及新創產業部長青睞 阿聯酋位於中東、非洲、亞洲的重要樞紐,對於「主權 AI」的需求強烈,市場潛在商機高達上百億美元,其中金融產業、企業營運管理等商用 AI 場景最為重要。 因此 MoBagel 選定杜拜為全球布局的下個實踐市場,發表最新的財務分析 AI 平台「 Design AI」與 AI 財務助理 「Hyper-Agent」(如圖1),協助企業建立超過 500 個財務風險管理指標,包含銷售管理、採購管理、存貨管理、營運資金管理、費用管理及資訊安全共六大面向,並且提供 AI 財務助理隨時查看視覺化報表、監控並通報異常事件,於 GITEX 發表展演熱烈,受到阿聯酋兩位部長 - AI 部長及新創產業部長 (如圖2) 青睞,特別指名邀請 VIP 會議,協助在中東合作發展。 汲取中東市場寶貴經驗,攜手全球投資夥伴共創未來 此次展會亦設立新創與投資特區 「Expand North Star」,吸引全世界投資機構參與,其中非洲與中東投資機構分享 AI 產業正處於爆發期,創投提供資金外,也常需要提供市場開拓、產業落地的輔導服務,MoBagel 也因此受到中東、非洲等投資機構邀約,洽談簽署 MOU (合作備忘錄) ,共同推廣中東與非洲 AI 市場巨大潛在商機。
A12 藝術空間
行動貝果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