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自駕車」新聞搜尋結果, 共 58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AI與邊緣運算教育新標竿,東南科技大學JetBOT自駕車競賽再掀科技熱潮

為推廣人工智慧(AI)與邊緣運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並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前沿科技的熱情,東南科技大學於2024年12月7日隆重舉辦「第二屆JetBOT影像辨識AI自駕車競速挑戰賽」吸引來自全國的高中職與大專學校共20支隊伍參賽,約80位學生齊聚一堂,共同挑戰AI自駕車的極限技術,也讓現場洋溢著青春與科技融合的火花。   此次AI自駕車競速挑戰賽由東南科技大學研究發展處、電機工程系以及微奈米與智慧型機器人實驗室所共同主辦,CAVEDU教育團隊的翰尼斯企業有限公司協辦。特別邀請CAVEDU教育團隊經理、AI專家曾吉弘博士擔任評審,可見競賽的超專業高度。   活動主辦人、東南科技大學研究發展處王彥傑研發長指出,參賽學生必須以JetBOT作為競賽平臺,運用影像辨識、感測技術、類神經網路、馬達驅動與PID自動控制等技術,讓JetBOT實現自駕功能,並在模擬賽道上完成多項高難度任務。王彥傑研發長強調,競賽不只是競賽,更是結合AI技術與實踐能力的交鋒交流,透過競賽的形式促進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   「第二屆JetBOT影像辨識AI自駕車競速挑戰賽」以實踐創新為核心,參賽隊伍在技術整合與團隊協作下,展示驚艷的AI應用能力。各校代表隊伍攜帶精心設計的自駕車模型逐一亮相,場地中央的賽道成為焦點所在。東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周錫強主任表示,參賽車輛需在多彎道賽道上辨識各類標誌並做出精準的即時反應,速度與準確度成為挑戰賽的勝負關鍵 ,期待激發學生的科技潛力,進一步推動智慧科技教育發展。   在高中職組競賽中,新北市立瑞芳高工電機科展現扎實的技術實力,勇奪第一名與第三名,成為本屆「第二屆JetBOT影像辨識AI自駕車競速挑戰賽」的最大贏家。國立基隆女中表現不俗,拿下第二名與佳作,為賽事增添亮點。此外,國立羅東高工電機科榮獲第二名,莊敬高職資訊科與國立基隆商工電機科則各奪第三名,其他佳作隊伍包括國立成功高中FRC機器人團隊、國立木柵高工電機科與二信高中電機科,強烈展現臺灣高中職學生在AI與邊緣運算技術上的多樣性與創新能力。   而大專組競賽同樣精彩,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三位華裔菲律賓成員組成的團隊以穩定的技術表現奪下第一名,成為現場矚目的焦點。東南科技大學的電機工程系表現亮眼,包攬第二與第三名,而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亦不遑多讓,與東南科技大學並列第二名,展現大專生的創新實力與技術熱忱。   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化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這些JetBOT自駕車的技術,與市面上無人駕駛的智慧型車輛相似,而這些技術在學生時代就萌芽,對未來無人駕駛車輛技術的開發,一定會有很大的啟發,學校期待為學生打造更高品質的學習平臺與實踐機會。未來,學校更將持續舉辦科技競賽與研習活動課程營隊,期望讓更多學生接觸並掌握人工智慧與邊緣運算技術,為智慧教育與產業發展培育更多優秀人才,透過結合創新與實踐,為臺灣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可能性。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833 加入收藏 :
車輛中心TIE展 秀自駕車隊列創新技術 亞洲第一上路運行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中心,ARTC)於10月17至19日,在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出國際汽車技術大獎肯定的「智慧電動車自駕隊列技術」。此技術能使多台車輛以精確的間距和高度協同的自動駕駛功能運行,特別是針對城市公共運輸與物流運輸系統,能夠提升運輸效率及節省建設成本。目前已通過沙盒審查進行開放道路測試,為亞洲首例以全自駕車組成的隊列運行案,可望為智慧交通運輸帶來新的風貌。   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車輛中心運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科專資源,深耕自駕技術多年,以自駕隊列技術整合了車間通訊(CV2V)、智慧路口通訊(CV2I)及自動駕駛定位與決策等技術。其運作核心是由領頭第一輛車作為領隊的角色,藉由偵測環境並將指令傳送給後車,形成一個具有高度協同的自動駕駛車隊。這種創新方式類似於公車捷運系統,不僅可以靈活調整車輛隊列大小以應對離尖峰不同的載客需求,有效解決駕駛人力短缺的問題,還能大幅降低整體交通建設的時間與成本。相比於傳統的軌道運輸系統,自駕隊列技術建設成本僅需10%至30%,因其可彈性運用,極具市場潛力。   車輛中心與六和機械子公司和緯車輛合作的電動小巴,已在彰濱工業區完成1,100公里的自駕隊列沙盒計畫實地道路測試,成功實現了安全且高效率的隊列運行。今年車輛中心與中華汽車以其自主品牌商用車EV-Zinger為載台,於9月通過沙盒審查,將展開3輛物流車輛的隊列技術測試。該測試於開放道路場域進行,並鏈結國內感知模組、通訊模組及控制器等供應鏈,打造符合智慧城市需求的商用物流自駕隊列載台。   除了與國內廠商專利授權及技術合作外,該技術已在國際間獲得高度肯定,甫於去(2023)年獲得全球汽車技術突破獎(AutoTech Breakthrough Awards)的「年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及IEEE研討會最佳論文,並與美國Optimal集團合作,評估應用於中、小型電動巴士。此外,今年美國SAE International國際期刊主動邀稿,與全世界關心智慧車輛發展的夥伴們一同分享,展現出此技術創新與實際應用上的領先地位。   車輛中心在此次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示的智慧電動車自駕隊列技術,不僅為智慧交通提供創新解決方案,還展現了商業應用的廣闊潛力。無論是在城市公共運輸還是物流運輸領域,該技術都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為智慧交通與物流運輸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16 加入收藏 :
經國國中與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 攜手辦理「2023桃園國際新創第六屆機器人節─自駕車創客競賽研習」

適值雙十國慶補班日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六,桃園市立經國國中協同財團法人桃園市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邀集大有國中及青埔國中,共同辦理「2023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自駕車創客競賽研習」活動。目的在於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設計能力、整合能力和程式編寫能力,並為10月29日的競賽作準備,提供一個賽前學習體驗,以激發學生的競爭力,期許在全國自駕車創客競賽能獲得好成績。  經國國中陳新文校長表示,透過今日研習課程和參與競賽活動,學生將深入學習程式實作、自駕車組裝,並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累積學生在10月29日前的自駕車創客競賽經驗,同時實踐「從做中學」的創客精神。  經國國中創客中心的洪瑞聰主任亦強調,創客中心一直致力於推動學生在創新和技術領域的成長。他表示,這次的研習活動將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深入了解自駕車技術,參與創客競賽,培養解難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此次參與研習的學校包括經國國中、大有國中、青埔國中的同學,並由財團法人桃園市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提供智慧自駕車課程的講師和自駕車實物演練;而財團法人桃園市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機器人教育的深耕和產業鏈結,以推動台灣成為國際機器人競賽的舞台。他們希望通過機器人培訓、競賽和相關產業的結合,拓展台灣選手的國際視野,並打造跨域機器人國際盛會。  2023年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將於10月27日正式開幕,隨後將於10月28日至29日舉辦機器人國際競賽以及產創嘉年華活動。這次競賽匯聚了26項精彩的賽事,包括自走循跡和無軌導航技術應用等多個領域的科技競賽,並邀請了國內外的優秀隊伍參加。產創嘉年華將匯聚桃園觀光工廠、新創業者以及國際旅宿等不同領域的品牌,提供多元的DIY工作坊和嘉年華活動,展現桃園在地和國際的產創活力。  補班日課程結束後,除了領發感謝狀予財團法人桃園市祥儀慈善文教基金會,感謝致力提供學生學習和競賽的平台,以啟發學生對機器人技術和創新的熱情,以達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並感謝兩所學校熱情支持。活動最後頒發參與學生研習證書並合影留念,結束了充實的一天。

文章來源 : 吉庭國際生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82 加入收藏 :
Imagination與Ambarella聯合開發達ASIL安全級別的自駕車人機介面視覺化技術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與Ambarella宣布簽訂全方位的授權協議,Ambarella將可運用各種IMG B系列多核心GPU,包括在安全關鍵應用中運用擁有 ASIL-B級認證的IMG BXS GPU。 Ambarella將於CV3汽車人工智慧(AI)領域控制器系統單晶片(SoC)中整合IMG BXS GPU,使該系列晶片實現強大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2+級至4級自動駕駛(AD)系統,在不良的照明、天氣和駕駛條件下透過更強大的環境感知能力改善駕駛員的視野,並提供用於自動駕駛的機器感知和決策能力。 透過結合Ambarella的自動駕駛AI和高性能運算能力,以及Imagination GPU的人機介面(HMI)視覺化功能安全(FuSa)渲染技術,可實現ISO 26262 ASIL-B汽車功能安全標準,其中的FuSa技術包括用於安全關鍵工作負載的分塊區域保護(TRP)和工作負載重複冗餘(WRR)。IMG BXS GPU為叢群圖形和環視監控系統(SVS)等車規級視覺化解決方案提供具備功能安全性的圖形處理和運算能力 。 Ambarella行銷暨業務開發副總裁Chris Day表示:「為了實現更高層級的車輛自駕系統,我們需要將更強大的系統性能與可信賴的功能安全能力相結合。因此,我們在自身的圖像處理技術和CVflow® AI平台的基礎上為CV3領域控制器SoC加入強大的Imagination汽車GPU,以提供先進的安全關鍵駕駛互動,確保車輛安全運行。」 Imagination產品管理副總裁Tony Smith表示:「Imagination的FuSa GPU解決方案在與Ambarella 領先的圖像和AI系統級單晶片技術結合後,將為自動駕駛汽車帶來更強的安全和性能。我們與Ambarella充分運用各自的知識和經驗增強Ambarella SoC中的ADAS和AD 能力,進一步豐富了汽車OEM廠商和一線供應商的選擇,在滿足ASIL-B嚴格功能安全標準的同時,為尋求創新車輛的客戶提供更多可能。」 Imagination為人機介面領域之全球領導者,在汽車人機介面市場的市佔率超過50%。目前,Imagination的智慧財產權已用於數百種消費性車款並獲授權用於消費性自駕車與自駕車隊。Imagination擁有近20年的汽車市場供應經驗並為其汽車技術提供終身支援,是追求創新和安全之領先企業的首選合作夥伴。

文章來源 : insight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054 加入收藏 :
台灣本土新創Turing Drive利用AWS加速實現自駕車願景

IDC預測[1],2020到2024年全球L1至L5等級自駕車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8.3%。隨著5G技術與基礎建設在台持續演進與普及,這一全球趨勢也不斷影響台灣自駕車市場的發展。台灣本土自駕車新創公司台灣智慧駕駛(Turing Drive)就在透過AWS的雲端科技及其在台設立的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資源,提升處理來自車輛、道路和交通號誌等龐大資料的效率,讓團隊不斷精進新世代的自動駕駛技術,打造安全的自駕車產品。   Turing Drive的技術核心為CPU、GPU平行運算,並且在結合GPS、光達、雷達、影像、車體慣性導航等優勢下,以資料融合定位技術為客戶提供最佳應用方案。自創立以來,一路從封閉環境的桃園農業博覽會、台中麗寶樂園,到台北信義路公車專用道和桃園青埔中型自駕巴士的開放式場域,一步步在多種實際道路場景中累積上路經驗。   Turing Drive的應用方案服務不同用戶,而不同用戶都會使用不同廠牌提供的硬體,造成在實際操作時遇到諸多棘手問題,而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團隊透過動手實作協助客戶解決各類場域問題,經過多次測試和驗證提供給客戶客製化的範例程式碼交付(code delivery)。本次就幫助Turing Drive正確使用和搭配不同廠商的硬體方案以達到最大效益。Turing Drive使用AWS IoT Device SDK,透過MQTT over TLS1.2安全機制加密協定與AWS IoT Core連結,在安全的環境下讓開發團隊能夠遠距登入自駕車系統做軟體更新或回收資料等指令,大幅縮短開發和調校程式的時間,解決工程師必須到現場插拔硬碟的流程。   其次,創新自動駕駛技術的過程中,有效管理並應用蒐集來的大量資料極其重要。每輛配備進階感測器的汽車,每小時最多可以產生2TB的資料,以人工處理實體硬碟的資料存取已不再有效率。因此,在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建議下,Turing Drive選擇 AWS IoT Core服務,在無需佈建與管理伺服器的情況下,將裝置資料及感測器資料連線集中串聯至雲端,讓團隊能省去數週甚至數月的時間,在幾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網路服務佈建,從而能更快地梳理資料庫中的資料,持續優化自駕車路線。   最後,在自駕車運行所錄製的影像資料處理上,Turing Drive運用Amazon Kinesis Video Streams(Amazon KVS),安全且便利地將終端裝置的影像資料傳到AWS雲端,運用機器學習進行分析處理,讓Turing Drive不用再耗費人力傳輸影像資料,也幫助開發團隊更輕鬆地運用後續資料。   Turing Drive執行長沈大維認為,在未來十至二十年,新世代的智慧車輛會趨向平台化發展,除了智慧城市的硬體環境外,AWS雲端服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是因爲雲端技術可以幫助建構數位基礎設施,整合道路號誌及車輛運行資料。   沈大維表示:「數位基礎設施透過雲端服務與不同的載具、路口設備、號誌等交通管理的中心結合應用,才能將手中握有的資料及取得的洞察發揮最大化效用。借助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服務和經驗,我們大幅提升了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時間及效率。Turing Drive會持續透過AWS推動新世代智慧車輛的數位基礎設施産品。」   關於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 AWS IoT Lab物聯網實驗室於2019年三月在台北成立,提供由AWS Partners合作夥伴建構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加速設計、測試與部署IoT應用,並且保障其安全性與可靠性,提供客戶全方位且安全的IoT平台。成立至今,實驗室已經成功幫助近百家AWS在台灣的合作夥伴應用設計得到AWS的認證,成爲AWS全球客戶解決方案目錄的一部分,幫助全球客戶開發解決方案。另外,也有近60個客戶的硬體方案成功鏈接到AWS雲端,建構物聯網設備及方案。   關於Amazon Web Services AWS在超過15年以來,一直以科技創新、服務多元、應用廣泛而享譽業界。AWS一直不斷擴展其服務以支援幾乎所有雲端工作負載,目前提供超過200項功能完善的服務,涵蓋運算、儲存、資料庫、網路、資料分析、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物聯網、行動、安全、混合雲、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媒體,以及應用開發、部署與管理等方面;基礎設施遍及26個地理區域內的84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並計畫新建8個區域及24個可用區域。包括發展迅速的新創公司、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在內,全球數百萬客戶都信賴AWS,並透過AWS的服務強化其基礎設施、提高營運敏捷度、降低成本、加速創新並提高競爭力。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aws.amazon.com。   [1] 資料來源:IDC《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預測報告(2020-2024)》 [1] 資料來源:IDC《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預測報告(2020-2024)》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47 加入收藏 :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創新全球舞台,連接世界,創造未來

科技與人類相遇,創造非凡可能  拉斯維加斯2025年1月13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141,000名與會者。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匯聚了超過4500家參展商,其中包括1400家初創公司,以及超過6000名媒體與會者,展示了應對全球挑戰並塑造未來的創新與科技趨勢。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開幕日主題演講 「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創新實現的場所,」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行政總裁兼副主席Gary Shapiro表示。「從最大型的公司到開創先河的初創企業,整個科技生態系統都匯聚於此。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開創性產品發布、變革性夥伴關係以及塑造科技未來的偶然商業機會的舞台。」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重要數字*  超過4500家參展商,其中包括1400家初創企業 超過141,000名與會者,其中40%來自150多個國家、地區和領土的國際人士 超過6000名來自全球的媒體、內容創作者和行業分析師 超過60%的《財富》500強公司 超過300場會議議程,擁有1200多位演講嘉賓 超過27,000篇新聞報導和內容 *數字未經審核 「從改善生活的開創性創新到重新定義行業的變革性理念,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對可能藝術的慶典,展示了科技如何豐富我們的世界並啟發全人類的光明未來,」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總裁Kinsey Fabrizio表示。「今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會,創意、連接性和創新取得了飛躍發展,透過具遠見的主題演講、引人深思的會議議程以及令人震撼的展品,激發了無限的靈感。」 作為最具透明度的貿易展會之一,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遵守由全球展覽業協會(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簡稱「UFI」)制定的嚴格審計標準。為了保持報告的公正性,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聘請獨立審計師,促進各方利益相關者的信任。 「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再次確認其作為全球最大審計年度商業活動的地位,」Kinsey Fabrizio表示。他補充道:「我們期待在春季發布第三方確認,因為在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我們認為審計不僅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全球商業活動的金標準。」 透過CES YouTube和CES Tech Talk Podcast,您可以隨時查看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的所有精彩花絮和公告,包括所有會議議程。請按此處觀看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行業狀況報告(CES 2025 State of the Industry Address)。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精彩亮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透過強大的展品和議程,連接了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聯。從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力工具到醫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展會現場的產品和服務展示了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個技術趨勢,而是一股改變世界、改善生活的變革力量。參展商包括:AMD、海信(Hisense)、LG、輝達(NVIDIA)、Qualcomm、三星(Samsung)、西門子(Siemens)、TCL 數碼健康(Digital Health) — 今年的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在威尼斯人酒店(The Venetian)展區展示了驚人的活力,與會者見證了該領域與智慧生活體驗的完美融合。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已經確立了其作為醫療保健行業頂級平台的地位,匯聚了開創者,探索生物技術、遠程醫療和健康領域的進展,旨在提升病患護理和延長壽命。與會者讚揚了充滿活力和動態的環境,凸顯了科技如何改變日常生活,特別是在健康和福祉領域的變革。參展商及贊助商包括:AARP、雅培(Abbott)、Eyebot、FlowBeams、Lumia Health、OnMed、松下(Panasonic)、ResMed、Withings 能源轉型(Energy Transition) — 隨著人工智能、雲端技術和其他數據中心創新等高功率需求技術的發展,向零碳能源來源的轉型成為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的重要焦點。展會現場的亮點包括實驗性能源解決方案,如電池和能源儲存技術、綠氫等新興能源來源,以及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參展商包括:Eaton、Jackery、Otrera、SK、Sony Honda Mobility 流動技術(Mobility) – 流動技術創新涵蓋了建築、農業、海洋技術和先進航空旅行等領域。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上,自動駕駛和電動技術顯著提升了飛機和船隻的性能,且隨著電動車(EV)市場的增長,來自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OEMs)的新車型亦於展會亮相。建築和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提升了安全性,並解決了勞動密集型職位中的勞動力缺口問題。參展商包括:Aptera Motors、寶馬(BMW)、博世(Bosch)、Brunswick、Caterpillar、Daedong、Garmin、本田(Honda)、Invo Station、John Deere、Kubota、Mobileye、Oshkosh、Scout Motors、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Sumitomo Rubber)、Scout Motors、鈴木(Suzuki)、Waymo、小鵬匯天(Xpeng AeroHT)、極氪(Zeekr) 量子技術(Quantum) –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展示了量子技術的最新創新,為未來開啟了一扇窗。量子技術利用量子力學的特性來實現三個不同的領域:改進網絡、運算和感測技術。展會上的創新展示了量子計算如何與人工智能協同合作,實現金融、化學、材料、物流等領域的研究和運算突破。參展商包括:Integrated Quantum Photonic、IonQ、QSIMPLUS、Quandela、SK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 — 可持續發展是塑造科技創新的關鍵趨勢,尤其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示了包括新型電池技術、石墨烯等替代材料的發展以及離網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在內的關鍵創新。展會還聚焦了合成微生物、生物塑料和自我修復混凝土等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將有助於可持續建築的發展。參展商包括:Hydrific、Lyten、Melliens、松下(Panasonic) 初創公司(Startups) — 尤里卡園區(Eureka Park)完全滿額,來自39個國家/地區的1400家初創公司參展,其中包括代表非洲、歐盟、法國、意大利、以色列、日本、南韓、荷蘭、瑞士和烏克蘭的國家展館。尤里卡園區(Eureka Park)是創新者、投資者和媒體匯聚之地,展示並親身體驗將塑造我們共同未來的技術,涵蓋無障礙技術、人工智能、數碼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等核心領域。 主題演講  輝達(NVIDIA) 輝達(NVIDIA)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於週一吸引了6300名與會者,揭幕了超越RTX 4090效能的GeForce RTX 50顯示卡,並介紹了Agentic AI,一款即時助手,旨在簡化消費者的工作流程。黃仁勳還展示了Cosmos世界基礎模型(Cosmos World Foundation Model)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工具,旨在推動機器人導航技術的進步。在強調人工智能(AI)驅動的創新時,黃仁勳宣佈與豐田(Toyota)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輛,並採用經安全認證的NVIDIA DriveOS。  松下控股公司(Panasonic Holdings Corporation) 松下控股集團(Panasonic Holdings Group)行政總裁楠見雄規(Yuki Kusumi)先生分享了松下集團在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以及未來世代健康方面的願景。唱片騎士兼音樂製作人Steve Aoki在主題演講開始前進行了表演,隨後,楠見雄規(Yuki Kusumi)先生與《美國隊長》演員Anthony Mackie及其他松下集團領袖一同登台,傳達松下的「邁向未來」(Well Into the Future)訊息。作為現有「Panasonic Well」系列的延伸,松下宣佈推出Umi,一個全方位的數碼家庭健康與培訓平台。  SiriusXM SiriusXM行政總裁Jennifer Witz與美國排名第一的播客女主持人Ashley Flowers(熱門播客《Crime Junkie》的主持人)一同登上C Space舞台,發表了關於技術、創意與音頻故事講述交匯的主題演講。對話內容涵蓋了真實性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創意領域以及如何適應消費者的興趣變化。 X Corp. X Corp.行政總裁Linda Yaccarino與屢獲殊榮的記者Catherine Herridge討論了該公司如何定義數碼通訊的未來。討論重點圍繞「X」的轉型工作,旨在打造一個「隨時隨地運作的全球新聞室」。Yaccarino強調Meta宣佈將跟隨「X」的步伐,採用社群註解(community notes)方法進行內容審查的重要性。 Delta Air Lines at Sphere 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歷史上於Sphere舉行的首次主題演講,吸引了超過8000名與會者!這場沉浸式體驗展示了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在無縫旅行、機上體驗以及未來航班的創新成果。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行政總裁Ed Bastian宣佈了達美貴賓服務(Delta Concierge),並與空中巴士(Airbus)、DraftKings、Joby、Uber和YouTube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特別嘉賓包括女演員Viola Davis、足球傳奇人物Tom Brady以及格林美獎得主Lenny Kravitz。 沃爾沃集團(Volvo Group)  沃爾沃集團(Volvo Group)主席兼行政總裁Martin Lundstedt強調了公司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更具生產力的未來。他呼籲政策制定者和業界領袖加速向零排放車輛過渡,並討論了公司與Aurora的合作夥伴關係,旨在推進更安全的自駕車輛開發。 埃森哲(Accenture) 埃森哲(Accenture)主席兼行政總裁Julie Sweet與CNBC高級媒體與科技記者Julia Boorstin討論了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新工作方式如何改變各行各業,並應對全球挑戰。Julie Sweet強調了企業在建立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信任方面的必要性,尤其是隨著人工智能在社會中變得日益自主,信任變得越來越稀缺。她還強調了埃森哲(Accenture)第25屆年度《科技願景》(Tech Vision),該報告探討了在人工智能無處不在的情況下,領導者可以走的道路。 Waymo Waymo聯合行政總裁Tekedra Mawakana與《彭博科技》(Bloomberg Technology)記者Ed Ludlow進行對話,分享了公司在開發自駕技術Waymo Driver方面的最新進展。Mawakana強調了安全性,並介紹了將其自駕叫車服務擴展至新城市的計劃,同時展示了技術的進步,並勾畫出一個更安全、更具可及性的未來藍圖。 會議安排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提供了超過300場會議,深入探討了科技如何解決全球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 C Space — 位於ARIA的C Space匯聚了數千位高層行銷專業人士,探討技術、媒體與品牌之間的交匯點。與會者聽取了來自Reddit、NBCUniversal和微軟廣告(Microsoft Advertising)等品牌的領先業界創新者分享,討論技術如何塑造故事講述、消費者互動和品牌策略的未來。C Space的會議強調了在不斷演變的數碼領域中,創意與真誠在應對挑戰中的重要性。 國際消費電子展創作者空間(CES Creator Space) – 首屆國際消費電子展創作者空間(CES Creator Space),由Sony呈現,將故事講述者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流、創作內容,並在參觀展商之間放鬆身心。由業界專家主導的會議幫助創作者提升他們的技藝,討論主題包括故事講述、內容變現、品牌合作、版權與所有權等。 數碼健康峰會(Digital Health Summit) 匯聚了整個健康生態系統,讓與會者學習、交流並探索科技在推動和改革醫療、健康照護及消費者福祉方面的作用。 偉大思想(Great Minds)系列 探索了科技與人類的交匯點。演講者包括「C級」高層主管、慈善家、網紅、政府領袖、企業家、風險投資家等。 「為所有人創新」(Innovation for All Track) 專題包括專門的節目內容,致力於確保所有聲音都能在科技與創新領域中得到代表,並將思想領袖匯聚一堂,提供一系列互動機會、動態的會議內容和網絡交流活動。 創新政策峰會(Innovation Policy Summit) 推動了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的創新議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嘉賓,討論國內及全球技術政策議題,包括人工智能、私隱、貿易、競爭等。會議環節邀請了來自美國白宮、美國商務部、美國國土安全部、美國交通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等高層政府官員發表演講。 流動科技舞台(Mobility Stage) 在西館(West Hall)首次亮相,探討了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覽現場的未來流動技術。議題包括人工智能、網絡連接車輛、軟件、供應鏈等。 量子科技商機(Quantum Means Business) 是由量子世界大會(Quantum World Congress)開發的多場次會議,匯聚了部分最卓越的量子領域專家,展示了曾經屬於科幻領域的突破性創新。來自IBM、微軟(Microsoft)等領域的行業領袖分享了有關量子技術與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的結合,如何為各行各業創造無與倫比的機會的見解。 初創舞台(Startup Stage) 位於尤里卡園區(Eureka Park),匯聚了多位創新者,討論人工智能、健康、創業資金等主題。 名人齊聚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名人品牌大使如Alexis Ohanian、Denim Richards、Karlie Kloss、Maria Shriver、Mark Cuban、Martha Stewart、Meghan Trainor、Sophia Bush、Stevie Wonder、Terry Crews、Tim Meadows、Tunde Oyeneyin以及will.i.am等出席了此次展會。請按此處深入了解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名人嘉賓參與的資訊。 請造訪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網站或下載由松下(Panasonic)贊助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應用程式(CES App),以便查閱主題演講、會議和產品公告。歡迎查看高解像度圖像庫並下載用於電視或剪輯用途的B-roll影片素材。歡迎查看本週來自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的新聞,包括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的《美國消費科技一年行業預測》(U.S. Consumer Technology One-Year Industry Forecast)、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綠色基金(CES 2025 Green Grants)、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2025年全球創新得分卡(CTA 2025 Global Innovation Scorecard)、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開幕(CES 2025 Open)以及對量子世界大會(Quantum Word Congress)的新投資。 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將於2026年1月6日至9日回歸美國拉斯維加斯,讓我們再次「引領未來」(DIVE IN)! 關於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是突破性技術和全球創新者的試金石。這是全球最大品牌進行商業合作和結識新夥伴的場所,也是最具創新精神的領袖登台展示的舞台。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由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簡稱CTA®)擁有並製作,專門介紹科技領域的各個層面。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於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請瀏覽CES.tech以了解更多資訊,並在社交平台上追蹤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最新動向。  關於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 作為北美最大的技術貿易協會,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正是科技業界本身。我們的會員均為全球領先的創新者——從初創公司到知名品牌——為美國創造了超過180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擁有並製作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世界上最盛大的科技活動。請瀏覽CTA.tech深入認識本會。歡迎追蹤我們:@CTAtech。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0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17 日 (星期五) 農曆十二月十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