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自動駕駛」新聞搜尋結果, 共 279 篇 ,以下為 49 - 7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學生運用人工智能建議出行解決方案

在奧的斯電梯的「Made to Move Communities™」全球比賽中,學生將運用人工智能來建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城市出行解決方案。 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學生團隊將代表香港參加此次比賽。 香港2024年11月13日 /美通社/ -- 人工智能正在以革命性的速度、準確性和規模應對複雜的挑戰。在未來數月,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5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間學校的250多名學生將參加「Made to Move Communities」挑戰賽,提出人工智能如何改善城市出行的創新方案。他們將由全球領先的升降機和電扶梯製造、安裝和服務公司奧的斯(紐約證交所代碼:OTIS)的義工導師提供指導。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學生將會參加年度「Made to Move Communities」全球學生比賽,奧的斯的義工導師將會為他們提供指導。 「我們相信,下一代創新者將利用人工智能使城市內外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奧的斯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傳訊官Randi Tanguay表示。「當今的學生在人工智能技術成熟的時代成長。他們積極參與並迅速發展出有效使用和應用技術的技能。憑藉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再加上奧的斯專家義工導師的指導,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些學生會提出什麼解決方案。」 為什麼選擇人工智能作為今屆的比賽題目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超過5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這一比例預計到2050年將增長至近70%。當前快速城市化和全球人口增長的速度可能給城市基礎設施帶來壓力,導致擁堵加劇、污染增加以及公共交通不足。這些挑戰在弱勢社區和有特殊需求的人群中可能更加嚴重。 「人工智能已經在重塑交通。它正在推動自動駕駛汽車、優化交通流量,甚至幫助無人機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包裹和藥物。」奧的斯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Ezhil Nanjappan表示。「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革命的邊緣,我很高興將這一變革性技術引入『Made to Move Communities』比賽,為當今和未來的出行問題集思廣益,激發年輕人的靈感,並幫助縮窄STEM技能差距。」 首次推出全球冠軍 自2020年以來,奧的斯的年度「Made to Move Communities」全球學生比賽已吸引了超過750名學生和數百名奧的斯同事,目標是解決城市不同的出行挑戰,同時激發學生對STEM的興趣。多年來,參與的學校已經從奧的斯獲得了近100萬美元的資助,以促進學校的STEM學習和項目。 過去,學生主要是在每個奧的斯地區比賽。今年,我們將加設一輪比賽,讓四支地區的冠軍爭取全球總冠軍。學生團隊需要分享他們如何將解決當地挑戰的方案擴展到全球,全球冠軍團隊將獲得額外的奬金。 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七名學生將代表香港參加此次比賽。這是該校第二次代表香港參賽。該校的署理首席副校長暨國際部總監古頌德女士表示:「我們很榮幸再次代表香港參加奧的斯的『Made to Move Communities™』比賽。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現實世界的城市交通問題。我們期待看到他們如何將創新思維轉化為具體解決方案,並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他們的才華。」 觀看此視頻以了解更多有關「Made to Move Communities」及今年挑戰賽的資訊:https://youtu.be/c1FwYeGhLp4 請瀏覽  otis.com/mtmc 以獲取更多資訊,並關注奧的斯以獲取參賽學生團隊的最新消息。 關於奧的斯 奧的斯推動世界前行,致力於讓人們在更高、更快、更智能的世界接軌、成長茁壯。我們是全球知名的升降機和電扶梯製造商、安裝和服務供應商,每天運送乘客約23億,維修保養升降機和電扶梯超過230萬台,數量在業界首屈一指。在世界各地許多知名的地標、交通樞紐、商業大樓和住宅等,都可以看到奧的斯電梯的身影。奧的斯總部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全球員工約71,000人,其中包括約42,000名維修保養工程師,致力於滿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和乘客需求。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otis.com 並在LinkedIn,Instagram 和Facebook上關注我們。 Michelle Makmichelle.mak@otis.com  852-9865 5331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39 加入收藏 :
華為提出「四新」戰略,助力運營商實現數智時代商業成功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2024年11月3日 /美通社/ -- 在第十屆全球超寬帶高峰論壇(UBBF 2024)上,華為運營商業務總裁陳浩發表了題為「網絡+AI,釋放更多商業價值」的演講。陳浩表示:「為了深入挖掘AI的潛力,助力運營商拓展市場邊界、催生創新業務、增強市場競爭力以及優化網絡運維,並實現商業成功,『四新』戰略是關鍵,即新入口、新業務、新體驗和新運營。華為願與全球運營商和夥伴一起,通過『四新』釋放更多商業價值,共贏數智未來。」 華為運營商業務總裁陳浩發表主題演講 隨著UBB(Ultra Broadband,超寬帶)產業與AI產業的蓬勃發展,全球光寬千兆用戶數已超過3億,家寬套餐的平均速率已達到570Mbps。同時,全球已經有超過1300個AI大模型,與AI相關的企業已超過3萬家。UBB產業的發展為AI產業的迅猛增長夯實了基礎,AI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拉動了UBB產業更快發展,尤其是千兆寬帶的廣泛應用。 華為認為,要通過網絡+AI釋放更多商業價值,關鍵在於 "四新"戰略——新入口、新業務、新體驗和新運營。 新入口:打造AI智能體,搶佔家庭AI新入口,快速發展智家經濟。AI智能體需要實現「聯人」、「聯物」和「聯應用」,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需求並響應,操控智慧終端滿足家庭需求,聯接AI應用拓寬家庭業務邊界,助力運營商實現家庭市場商業新突破。 新業務:運營商通過AI賦能新興業務,聚合優質內容,可逐步構建家庭AI應用生態。AI賦予了家庭業務新的屬性,不僅在傳統業務上創新,如互動健身、體感遊戲等,更豐富了家庭服務業務,如家庭服務機器人、康養和教育等,提升用戶體驗,逐步構建家庭AI生態,實現面向家庭業務的全面升級。 新體驗:雲遊戲、直播購物、AI搜索等新興業務層出不窮,此類業務的體驗對網絡質量要求很高,重點體現在時延,上下行帶寬、抖動等高要求上,給運營商帶來了新的網絡變現機會。運營商可以通過新型商業模式抓住變現機會,如按時延計費、按上行帶寬計費,按AI功能計費等。優質業務體驗需要優質網絡進行保證,運營商打造「一縱一橫」優質網絡,支撐優質業務體驗和商業變現。構建「一縱一橫」網絡的關鍵點,是打造數據中心之間的1毫秒東西向連接和用戶入算的1毫秒南北向連接。 新運營:隨著運營商網絡規模不斷擴大,網絡運營挑戰日益增加,自動駕駛網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AI技術支持實現高階網絡自動駕駛,提升網絡運維效率。基於通信大模型的華為L4自動駕駛網絡,助力運營商減少客戶投訴、縮短投訴閉環時間、提升業務發放效率、減少裝維上站次數、加快故障修復等,以新運營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 在數智化轉型的浪潮中,「四新」戰略不僅是網絡技術革新的體現,更是持續釋放網絡商業價值的重要動力。新入口、新業務、新體驗和新運營,這四個維度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一條完整的數智化商業成功之路。 未來,華為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與全球運營商和夥伴一同探索數智時代,加速釋放網絡+AI的商業價值,擁抱繁榮的智能世界。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55 加入收藏 :
Junee Limited宣佈融資高達4000萬美元,以在澳大利亞建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

新加坡2024年10月29日 /美通社/ -- Junee Limited(NASDAQ: JUNE)("公司")今天宣佈其發展和運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戰略重點。公司計劃通過一輪融資籌集高達4000萬美元的資金,主要用於在澳大利亞建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並支持其營運資本。 此次融資主要用於兩個關鍵目的: 1. 在澳大利亞建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這筆資金將用於建設和運營一個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預計將由511台人工智能伺服器組成,配備最多4088個NVIDIA H200或更高版本的GPU。該項目的總投資可能高達2億美元,並將分階段實施。 2. 營運資本:部分資金將分配給公司的營運資本,以提供財務靈活性並支持持續運營。 "我們很高興開啟這一新篇章,我們將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資源,建立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計算基礎設施,"Junee Limited董事余俊傑表示。"本次融資將為我們提供必要的資本,在澳大利亞建立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並支持我們的更廣泛業務目標。我們有信心這一戰略重點將為我們的利益相關方帶來顯著的增長和價值。" Junee Limited致力於成為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領先企業,受先進計算能力需求不斷增長的驅動。為了加速進入人工智能計算市場,Junee Limited已於2024年8月27日與澳大利亞的NVIDIA雲合作夥伴PanaAI Technology Pty Ltd ("PanaAI")簽署了一份非約束性的諒解備忘錄。通過投資尖端技術和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公司預計將佔據重要市場份額,並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 歷史事件: 2024年8月27日,公司宣佈與PanaAI簽署了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PanaAI是一家人工智能計算服務和運營公司,亦是澳大利亞的NVIDIA雲合作夥伴以及NVIDIA生態系統成員。雙方同意在澳大利亞合作開發人工智能產品,並探索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的建設,潛在投資可達2億美元,包含511台人工智能伺服器,配備最多4088個NVIDIA H200或更高級的GPU。 2024年9月18日,公司宣佈其全資子公司ASPAC AI Computing Pty Ltd("ASPAC")已與PanaAI簽署了一項服務合同,用於人工智能超級工廠(AISF)的設計、集成和部署。 2024年10月15日,公司宣佈ASPAC與PanaAI簽署了一份客戶採購協議,以從PanaAI採購硬件和軟件服務。根據客戶採購協議,PanaAI將為ASPAC提供數據中心基礎設施、NVIDIA網絡產品、NVIDIA H200 GPU伺服器和專業服務。作為服務對價,ASPAC將分期支付PanaAI約1億美元。客戶採購協議和服務是公司與PanaAI在2024年8月27日宣佈的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的一部分,總投資可達2億美元。 關於Junee Limited: Junee Limited(NASDAQ: JUNE)及其全資子公司ASPAC AI Computing Pty Ltd("ASPAC"),是一家專注於超級計算基礎設施的創新科技公司,致力於推進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HPC)。隨著全球對GPU加速雲計算和大規模計算資源的需求激增,公司在技術創新前沿不斷投入基礎設施,為行業用戶、初創企業、政府機構和研究機構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 其使命是成為高性能人工智能計算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公司正在南半球建設一座超級計算機設施,旨在推動諸如大語言模型(LLMs)、視覺語言模型(VLMs)、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生物基因組學、氣候科學、環境研究、災害管理和能源開發等尖端技術的快速發展。 透過其先進的計算資源,Junee Limited旨在幫助各行業應對未來的技術挑戰,推動全球創新與合作。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0 加入收藏 :
應科院嶄新科技亮相創新科技嘉年華

推動創新文化 引領科研發展 香港2024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 於「創新科技嘉年華」 (InnoCarnival) 上展示多項尖端技術,冀加深大眾對創科的認識。活動由創新科技署主辦,今日起一連九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應科院積極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創科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藉着每年參與『創新科技嘉年華』,我們展出多項本地研發的先進科技,讓市民大眾親身了解智慧城市科技帶來的便利,以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如何推動數碼轉型及新型工業的發展。」 在應科院充滿未來感的展位上,市民可親身試駕Formula A虛擬賽車、試玩榮獲國際獎項的寶石鑒定儀辨別真假鑽石、在機器導盲犬帶領下在全黑環境中尋寶、試戴光學透視頭戴式顯示器化身藥劑師參與虛擬藥房互動遊戲等,藉此體驗車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感測、數字和物理孿生等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創新科技嘉年華」是創科界的年度旗艦活動,今年以「科技引路 創新啟航」為題,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的亮點活動之一,藉一系列有趣互動遊戲及展覽,加深大眾對創科的認識,並提升年輕一代對創科的興趣,鼓勵他們投身創科行業。應科院的展位(黃區C-11)設於科學園12W一樓,展多項科技包括: Formula A市民可以親身駕駛虛擬賽車,體驗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車輛穿梭香港與大灣區(港珠澳大橋)之間的跨境路線,通過智慧出行管理平台,交通仿真平台及交通大模型技術,提高道路安全和改善交通管理、為未來城市創造一個更安全、更高效的創新交通解決方案。 「鑽」研「真」寶應科院的「寶石眼:寶石鑒定儀器」榮獲「第49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審團嘉許金獎」,是一個融合多種技術的全自動鑒定器,能在一分鐘內進行多項測試,快速區分天然鑽石、人造鑽石及其他寶石。此項技術使寶石鑒證過程更加專業、簡單和高效。 導盲犬小A應科院正在開發能夠以視覺解讀人際互動及環境的技術,利用自主式機器人人體檢測技術,未來冀望能做到物體識別。這有如導盲犬為視障人士導航,避開障礙和危險,協助他們自主生活。 我的虛擬藥房應科院開發基於單組合離軸光學設計的一體化光學透視頭戴式顯示器(HMD),以專利的顯示和感測技術,加上輕量和低功耗的專利設計,讓用戶舒適地體驗現實世界和虛擬環境結合。此技術已在香港公立醫院藥劑部應用,用以輔助藥物識別及補貨流程。 真的能信任你的視覺嗎?在惡劣天氣或陰暗環境下,能見度變低,單靠人類視覺作判斷並不可靠。為此,應科院開發了先進的多模態影像融合方法,輸入普通照片、紅外熱成像和夜視圖像,進行新型神經網絡處理,去除雜訊和合併圖像,以生成穩定且增強的融合影像,從而提升監控系統和自主導航車輛的可視效果及物體識別能力。 工廠管理與智慧製造的融合智慧製造徹底改變了傳統的製造思維,使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之間能夠相互溝通,實現高度客製化、智慧化和服務導向的商業模式,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應科院研發的數字孿生技術,在生產線組裝過程前進行設計、優化和驗證;而物理孿生則讓機器人和設備按照優化計劃進行工作。 虛擬化身製造者應科院開發電腦視覺及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技術,創作帶有語音和頭部動畫的虛擬角色影片,實現了全自動化的內容創作,毋需專業的編輯或剪輯技能,輕鬆生成精彩的虛擬人物影片。 此外,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應科院今日攜手合辦「香港新質生產力及新型工業參觀團」,在應科院「創新科研中心」向公眾展示香港創科成果,以及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卓越成就及未來展望。 應科院安排了不同遊戲和技術展示,包括5G時間敏感網絡技術、3D集成電路及智慧城市應用、無線通訊分析系統、虛擬自動駕駛車聯網遊戲、智能藥櫃、起重機安全技術測試模型、同軸共聚焦三維綫掃描測量系統及機器視覺平台等,藉此讓參觀者加深了解應科院的核心科技和應用範疇。 應科院於10月26至11月3日在香港科學園參與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圖為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後排左三)、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後排右四),與一眾應科院董事局成員、高級行政人員和科研團隊合照。   應科院在充滿未來感的展位上,展示多項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科研成果。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後排右五),與一眾董事局成員、高級行政人員和科研團隊合照。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創新思維、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www.astri.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04 加入收藏 :
新華絲路:中國杭州蕭山區在現代化進程中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北京2024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近年來,中國東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一直專註創新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促進工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果。 Photo shows a Latin American media visiting group visited the Vision Valley of China i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on September 22, 2024. 目前,蕭山區正努力通過數字化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以「中國視谷」為核心增長極,重點發展自動駕駛、工業視覺、醫學影像、智能生活及辦公這四大標誌性產業鏈。 今年,蕭山還實施了「AI+新製造」行動,部署了以圖靈小鎮(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產業集聚區)為核心的2300P先進算力,並設立5000萬元的「算力券」,為購買算力資源的單個主體提供最高可達200萬元的補助,以鼓勵企業在該區開展更多AI項目。 蕭山力爭到2025年,培育5個以上具有影響力的垂直應用大模型,形成10個示範性應用場景,培育20項高價值關鍵產品,引育30家高競爭力AI企業,規上製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滲透率達到30%以上。 蕭山區還著重通過技術手段展示其8000年文化,以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文化自信和活力。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運用多媒體互動展示、獨木舟模擬操控、觸摸屏遊戲等高科技手段,讓遊客通過互動體驗跨湖橋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蕭山還運用數字化手段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走進蕭山社會治理中心指揮大廳,一塊巨大的數字屏幕映入眼簾,通過智治系統實時監測477項城市體征指標,覆蓋了城市安全、城市環境、公共服務等六大領域。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42777.html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15 加入收藏 :
臺日專家齊聚 2024智慧車輛安全管理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以下稱「車安中心」)為交通部所屬之專業法人幕僚機構,長期協助交通部對國內車輛進行安全管理。為接軌國際智慧車輛發展脈動,持續精進我國智慧車輛安全管理,並讓各界對於交通部推動我國未來智慧車輛管理方向有更進一步認識,今(23日)由車安中心主辦,中華顧問工程司、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資策會科法所、中華電信共同協辦之「2024智慧車輛安全管理國際趨勢論壇」盛大圓滿舉辦。本次論壇非常榮幸邀請到交通部林國顯次長(兼車安中心董事長)蒞臨致詞,國內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以及相關車輛公協會業者等產官學研各界共計140餘位貴賓共襄盛舉。 交通部林次長於致詞中提及我國已多年致力於智慧運輸發展轉型,早年以簡易基礎設施資訊供應,在各界多年努力推動車輛智慧化,使車輛有能力接收道路相關交通資訊,提升駕駛效率及降低汙染與噪音。近年來因應人工智慧、影像辨識等快速改革及新科技,使得交通管理單位朝向不需仰賴硬體設備支援的新路徑,在其演變過程中亦深刻感受到傳統車輛檢測、製造等作業方式在智慧化浪潮而有所改變。在汽車領域面臨諸多利害關係者,何時能夠走出不需要駕駛員並持續保障行車安全,過程中將會面臨諸多挑戰與障礙,包括社會技術面、法制面、保險、使用者調適、勞動人口缺少等新興問題,期盼透過與會各單位的多元意見,促進政策推動與安全管理、車輛安全審驗制度更為周延,期降低我國道路事故發生。 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伊原徹次長致詞表示非常高興受邀參與本次論壇,並在車安中心協助安排與我國無人載具沙盒實驗廠商進行交流,瞭解臺灣在沙盒機制開放下提供產業在鬆綁法制環境中進行測試,並十分贊同我國以既有設施再利用及精簡化進行自動駕駛相關試驗,延伸既有設施活化創造新價值。 ▲ 貴賓致詞。交通部林國顯次長。(圖片來源:車安中心) ▲貴賓致詞。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伊原徹次長。(圖片來源:車安中心)   本論壇特別邀請交通部科資司黃新薰司長、交通部公運司趙晉緯專門委員、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伊原徹次長、經濟部無人載具辦公室雷震台主任、車安中心盧鎮杰處長等共四位專家進行主題演講,透過本次臺日雙邊經驗交流,扣合產官學研不同層面的觀點,集結找出適應臺灣環境及走出國際市場的平衡點,並透過研訂「自駕公車實驗運行安全指引(第1版草案)」跨部會協作完善沙盒實驗審查自我檢核,以及實施智慧車輛安全宣導措施,落實前瞻智慧車輛安全管理。 為讓智慧車輛創新應用安全地走入大眾生活,接續在綜合座談階段,邀請講師及日本交通安全環境研究所澤村崇自動車認證審查官、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王正健董事長與臺灣大學李綱教授等7位與談人進行交流,凝聚自駕車輛落地目標交流,進一步擴大專業育成、深化運輸安全性審視、社會化接受度、臺日雙邊國際合作、偏鄉碳權商業推動等發展路徑,營造我國有感體驗智慧交通服務之根本,朝2029年實現前瞻智慧車路次世代運輸系統落地商轉目標邁進。  

文章來源 : TW News Hub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55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16 日 (星期四) 農曆十二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