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網路安全」新聞搜尋結果, 共 654 篇 ,以下為 169 - 19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研揚推出All-in-One全功能觸控電腦,完美解決工業與零售需求

【臺北訊】專業物聯網及人工智慧邊緣運算平臺研發製造大廠—研揚科技(股票代碼: 6579),日前推出兩款全新的All-in-One觸控電腦— ACP-1075 和 ACP-1078。這兩款新品均配備7吋 WSVGA 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搭配無風扇設計,針對特定垂直市場精心打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ACP-1078是研揚科技新款產品中最為多功能且堅固耐用的一款,擁有 IP65 等級鋁製面板,支援 12V 至 24V 寬電壓輸入,同時有VESA 和面板安裝兩種選項。該產品主要針對工業應用,特別適用於製造業數據收集和監控,以及物流業庫存管理等用途。ACP-1078搭載 Rockchip™ RK3568 四核心 Arm® Cortex®-A55 處理器,支援 Android™ 12 和 Debian 作業系統。與前代產品相比,ACP-1078 擁有高達 4GB 的 LPDDR4 系統記憶體及更多介面,包括雙 RJ-45 超高速乙太網路連接埠、兩個 COM 埠(RS-232/422/485 x 1, RS-232 x 1)和兩個 USB 3.2 Gen 1 連接埠,並配備一個 USB Type-C OTG 可用於系統復原。   針對工業環境,ACP-1078提供 HDMI 顯示和音頻輸出,非常適合人機介面(HMI)應用。此外,系統還配備全尺寸 mini-PCIe 插槽,支援 PCIe Gen 3 或 SATA,並提供 micro SD 卡插槽,以補充內建的 16GB eMMC 系統記憶體。   研揚科技推出的另一款觸控電腦 ACP-1075 則針對需要具成本效益、緊湊型開放式框架解決方案的客戶,特別適合智慧展示機等應用。ACP-1075 配備 Intel® Pentium® N4200 或 Intel® Celeron® N3350 處理器,運行 64 位元 Windows 作業系統,設計注重高效部署與操作。儘管尺寸僅只有長7.18吋,寬4.73吋和厚度2.09吋,ACP-1075 仍提供強大的儲存和擴充選項。內建 64GB eMMC,並配置有 M.2 2280 B-Key 和 M.2 2230 E-Key 插槽,支援 SSD 和 Wi-Fi 模組,方便進行多媒體內容和無線連接,非常適合遠端更新和監控。   內建介面包括三個 USB 接口(兩個 USB 3.2 Gen 1 和一個 USB 2.0)、一個 RJ-45 千兆乙太網路接口,以及兩個 DB-9 埠,提供 RS-232,實現成本效益高、可靠且簡單的串行通訊。此外,還有一個 HDMI 連接埠,補充系統的多點觸控螢幕。   更多ACP-1075 及ACP-1078 的產品資訊,您可以上研揚官網查詢,也可以於官網訂購,或與研揚科技國內業務處02-89191234分機1142劉小姐聯繫。現在ACP-1075 及ACP-1078也同時在研揚eShop上販售,有小量需求的客戶,可透過eShop購買。   關於研揚科技 研揚科技集團(研揚)是台灣專業物聯智能解決方案研發製造大廠,成立於1992年。研發製造並行銷全球IoT及AI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另有嵌入式電腦主板及系統、工業液晶顯示器、強固型平板電腦、工控機、網路安全設備以及相關配件等,提供OEM/ODM客戶及系統整合商完整且專業之軟硬體解決方案。同時,研揚科技有專屬團隊提供客製化服務,協助您從研發初期發想到產品製作、量產到售後服務,提供一貫之專業諮詢與服務,為您量身打造高品質產品。研揚科技目前提供多款AI邊緣運算產品及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及智慧製造等系統整合和解決方案。研揚是英特爾鈦金級會員,同時也是NVIDIA的菁英級夥伴(Elite partner)。欲瞭解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研揚科技官方網站

文章來源 : AAEON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41 加入收藏 :
F5 SOAS AI 2024報告 :資料治理和安全存在差距,企業仍擴大部署AI

(台北訊2024 年7月30日)F5發布的「2024 年人工智慧應用策略報告」顯示, 有75% 的企業正在運用人工智慧,但 72% 的企業指出,他們仍存在嚴重的資料品質問題以及無法擴展運用實際的資料。資料以及企業為了擷取、儲存和保護資料建置的系統,對於實施和優化AI 將面臨挑戰。   F5 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長 Kunal Anand指出:「人工智慧是一股顛覆性力量,使公司能夠開拓創新和無與倫比的數位體驗。然而,實施人工智慧的實際操作非常複雜,如果沒有適當且安全的方法,它可能會加速提高企業的風險。 F5 AI應用策略報告中發現令人擔憂的趨勢:許多企業急於利用人工智慧,卻忽略了堅實基礎的必要性。這種疏忽不僅降低了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有效性,還使它們面臨多種安全威脅。」  隨著企業建立新的技術堆疊來支援不斷擴大的人工智慧數位服務,在研究中也發現企業在基礎設施、資料、模型、應用服務和應用層方面面臨的挑戰,我們必須克服以下幾個重要挑戰,才能實現廣泛可擴展的應用。  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前景與現實 各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商業影響前景充滿熱情。受訪者認為是2024 年最令人興奮的技術趨勢。然而只有 24% 的企業表示他們已經大規模地實施了生成式 AI。  儘管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運用正在增加,但最常見的應用往往無發發揮戰略功能。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部署的最常見用例包括協作工具和其他員工生產力工具(40% 的受訪者使用),以及客戶服務工具如聊天機器人等(36%)。然而,工作流程自動化工具 (36%) 被評比為最優先的AI用例。   AI在基礎設施和資料層擴展的障礙 當企業決策者研究大規模部署人工智慧應用的挑戰時,他們列舉基礎設施層面遇的三個主要問題:    • 62% 的受訪者認為運算成本是擴展AI的一個主要問題 • 57% 的受訪者將模型安全性視為首要關注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決策者將在 未來幾年擴大部署時,在安全方面將增加 44%的支出。 •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 (55%) 將模型各方面的性能將是面臨的問題。  在資料層,資料成熟度是更緊迫且更大的挑戰,影響AI的廣泛實施:   • 72% 的受訪者指出,資料品質和無法擴展並實踐資料,是擴展AI的最大障礙。 • 53% 的人認為缺乏AI和資料技能是主要障礙。 • 儘管 53% 的企業表示他們已製定明確的資料策略,但超過 77% 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 缺乏單一資料的真實來源。  網路安全仍然是一個主要關鍵和考慮 根據研究,網路安全是負責提供AI服務的人最關心的問題。如AI驅動的攻擊、資料隱私、資料外洩和增加的責任歸屬等因素,都是對AI安全的主要擔憂。 當被問及他們計劃如何防禦這些威脅以確保 AI 安全的實施(或已經執行)時,受訪者將重點主要關注在 API 安全、監控以及 DDoS 和機器人防護等應用服務: • 42% 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使用或計劃使用 API 安全解決方案,來保護資料在 AI 訓練模型中的傳輸安全。 • 41% 使用或計劃使用監控工具來了解 AI 應用程式的使用現況。 • 39% 使用或計劃使用DDoS來保護 AI 模型。 • 38% 使用或計劃使用機器人防護來守衛 AI 模型。  請參閱下載更多「 F5 2024 年人工智慧應用策略報告」的研究報告資訊。報告的共同作者兼 F5 卓越工程師 Lori MacVittie ,也在落格中提供更多觀點。 完整的F5 2024 年應用狀態策略報告揭示了人工智慧、API 安全、多雲網路等面向的進一步趨勢,也可透過 f5.com 瀏覽。

文章來源 : JlinkPR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59 加入收藏 :
Fortinet 發布《2024年資安技能落差報告》:近九成企業組織在去年經歷與技能落差相關聯的資料外洩事件

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 Fortinet®(NASDAQ:FTNT)長期致力推動網路和安全融合,今(29)日發布《2024年資安技能落差報告》(2024 Cybersecurity Skills Gap Report)。報告針對台灣及來自全球共29個國家或地區,超過1,800位專業人士進行調查,這些受訪者包含來自科技業(21%)、製造業(15%)與金融業(13%)等業界中資安決策者。調查結果顯示,資安技能落差仍是多數企業組織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企業組織將資料外洩事件歸因於資安技能落差,而相關事件持續對企業組織造成重大影響,管理高層也常因事件的發生遭究責懲處。隨著強化資安韌性成為企業組織的優先事項,資安培訓與認證持續受企業組織高度重視,作為驗證資安技能和知識的重要參考。同時企業組織也正積極多樣化招聘人才,以緩解資安技能落差問題。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Fortinet最新資安技能落差報告調查,突顯了企業組織需要採取協作、多面向方法來縮小技能落差。為應對當今複雜的威脅、並降低風險,我們建議企業組織必須策略性整合和運用合適的資安技術,並透過培訓與認證提升現有安全專業人員的技能,並培養具備資安意識的人才。Fortinet承諾於2026年協助全球培訓100萬名資安人才,並持續深耕台灣資安人才培育,透過多元、面向不同族群如國中小、大專院校等的教育合作計畫,以及Fortinet培訓學院各類課程,助台灣企業組織縮小技能落差。」   Fortinet《2024年資安技能落差報告 》四大發現包括:   一、資安技能落差仍是全球主要挑戰,半數企業組織的管理高層因資安事件遭懲處 據國際資訊系統安全認證協會估計,全球仍有大約400萬名的資安人才缺口。同時,Fortinet調查發現,有七成企業組織表示資安技能落差為他們帶來的額外的風險。此外,近九成(87%)的企業組織領導者表示,他們經歷了部分歸因於資安技能不足的資料外洩事件,高於2023年報告中的84%和2022年的80%。值得關注的是,資料外洩對企業組織的影響也更大,造成財務、聲譽等不同挑戰。也越來越多公司領導層因網路安全事件而被究責,半數(51%)的受訪者表示,董事或高階主管在網路攻擊事件後,面臨罰款、刑責或失業等問題。   超過50%的受訪者也指出,2023年的資料外洩就使其企業組織損失超過100萬美元,含營收、罰款及其他費用。此外,企業組織董事會和管理高層也越來越重視網路安全,7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董事會在2023年比前年更加注重資訊安全,更有97%的受訪者指出,其董事會已將資安視為優先業務。   二、近九成企業組織投資員工獲取資安認證,具備認證的求職者將脫穎而出 企業組織的領導層普遍重視與資安知識有關的認證,並且那些持有認證、或與持有認證者一起工作的員工,皆明顯感受到其所帶來的好處。Fortinet調查發現,持有資安相關認證的求職者在招募中更能脫穎而出,超過90%的受訪者傾向聘用擁有相關認證的求職者。他們也認為認證可以改善企業組織的安全態勢,89%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員工支付獲取相關資安認證的費用。儘管如此,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要找到具備資安技術認證的求職者並不容易。     三、業界求才若渴,超過八成企業組織訂定多樣化招聘目標 資安人才短缺問題持續存在,企業組織正多樣化招聘管道擴大人才庫,例如非傳統四年制相關領域學位來認定的資安背景的人才,以吸引新人才填補空缺。若企業組織願意支付員工後續的相關培訓與認證費用,改變這些招聘要求則可以開啟新的可能性。Fortinet調查也發現,超過八成(83%)受訪者表示,其企業組織已經規劃了近幾年的多樣性招聘目標。   然而多樣性招聘的情況每年仍有所不同,例如女性人數聘用比例從2022年的89%下降到85%、2021年則為88%;少數族裔的聘用比例與去年相同維持在68%、略高於2021年的67%;退伍軍人方面,則是從去年的47%略微上升到49%、但低於2021年的53%。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多數受訪者表示其企業組織重視求職者是否具備相關認證,但有超過七成(71%)企業組織仍偏好聘用具備傳統認定的具相關專業學經歷背景的求職者,其中甚至超過六成(66%)企業組織只聘用這樣的人才。   四、透過資安培訓認證、意識提升與技術強化三管齊下,助企業組織縮短技能落差 面對代價高昂的網路攻擊與日俱增,以及董事會和管理高層可能面臨的責任或懲處,企業組織正積極強化其資安防禦。Fortinet建議企業組織應專注資安人才培訓、資安意識提升及資安技術強化等層面,三管齊下以縮短資安技能落差。企業應透過投資員工的培訓與認證,幫助IT與安全團隊習得關鍵資安技術。並且,應培養具備資安意識的第一線員工,以強化第一道防線。企業組織也應部署有效的資安解決方案,來穩固強大的安全態勢。   為幫助企業組織實現這些目標,Fortinet 安全織網平台提供超過50種企業級安全防禦產品組合,是業界最大的產品組合之一。此外,曾獲獎的Fortinet培訓學院,是業界擁有最廣泛的培訓和認證計畫之一,致力於向所有群體提供網路安全認證和新的職涯機會,包括提供資安意識培訓,為企業組織培育具備資安意識的人才。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587 加入收藏 :
晶豪科技獲DEKRA德凱ISO 26262 ASIL B產品認證,車載晶片通過國際認證

台北2024年7月29日 /美通社/ -- 利基型記憶體IC設計公司晶豪科技車載晶片獲得德國認證機構DEKRA德凱頒發的ISO 26262 ASIL B產品認證證書,繼今年(2024)初取得ISO 26262 ASIL D最高等級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流程認證後,再度於半年內以DRAM 及Flash Memory兩項產品同時取得ISO 26262 ASIL B產品認證,率先成為全台首家一次通過 2 項產品認證的晶片製造商,充分顯示晶豪科技車用產品研發不僅具備國際規範對硬體所要求的安全性需求相關規格外,更已進階應用至產品從研發開始就啟動的效率和品質,成為車用IC電子市場可靠的企業夥伴。 DEKRA德凱認證總經理孫富樂(右)頒發DEKRA德凱ISO 26262認證證書予晶豪科技總經理張明鑒(左)。 ISO 26262為國際公認的汽車功能安全標準,乃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針對汽車電子系統制定的功能安全標準,ASIL B(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 B)為涵蓋從輕微到中等的安全條件,避免系統失效所造成的危害,達到ASIL安全分析的預期要求。晶豪科技依循SEooC (Safety Element out of Context) 流程建置產品研發之管理制度並落實執行,本次以DRAM及Flash Memory兩款記憶晶片取得產品認證,充分凸顯晶豪科技在車用晶片研發上,已具備國際規範對硬體所要求的安全性需求相關規格,成為車用IC電子市場可靠的企業夥伴。 頒證儀式上,晶豪科技董事暨總經理張明鑒代表接受DEKRA德凱認證總經理孫富樂頒發的ISO 26262證書,晶豪科技董事暨總經理張明鑒表示,近年來車用電子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先進智慧車用電子產品成為主要趨勢,在國際半導體大廠均積極投入的同時,晶豪科技也將車用市場列為重大的策略發展方向。相較於一般應用,車用半導體產品的可靠度與安全性是品質認證上最重要的兩項基本檢視指標,而ISO 26262功能安全標準即是檢核汽車電子供應商是否達到安全標準等級ASIL要求程序的認證指標;晶豪科技經由取得ISO 26262證書,不僅代表開發流程與車用產品已受認可之外,更正式宣告晶豪科技成為可提供符合道路車輛功能安全產品之車用記憶體製造商。 DEKRA德凱認證總經理孫富樂表示,智慧化、電動化已是汽車產業應用的大勢所趨,隨著人類生活對電子系統倚重程度越高,就越須著重功能安全相關議題,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風險。而DEKRA德凱ASPICE和功能安全團隊目前是台灣最多車廠供應商合作取證的專家團隊,DEKRA德凱也秉持一站式服務理念提供包含ISO 26262功能安全、ISO/SAE 21434道路車輛網路安全、ISO 27001 / TISAX汽車行業資訊安全評估標準、Automotive SPICE軟體發展成熟度模型等整合式解決方案,以協助客戶智慧化的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關於DEKRA德凱 DEKRA德凱成立於1925年,旨在透過車輛檢驗確保道路安全。如今DEKRA 德凱的業務範圍更加廣泛,是在測試、檢驗和認證領域的最大的獨立非上市專家組織。作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全球服務商,我們助力企業提升安全、保障和可持續性發展績效。2023 年,DEKRA德凱營業總額達到41億歐元,業務遍佈世界5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49,000名員工致力於提供獨立的專家服務。DEKRA德凱連續榮獲EcoVadis鉑金評級,位列前1%的可持續發展公司之列。Website: https://www.dekra.com.tw/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10 加入收藏 :
新加坡與 Quantinuum 簽署諒解備忘錄,以接達其先進的量子電腦

新加坡2024年7月25日 /美通社/ -- 新加坡的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NSCC) 和 Quantinuum 今天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MoU),讓 Quantinuum 可以使用其先進的量子電腦 (quantum computer),並針對量子運算的使用案例進行探索與合作,重點在計算生物學。 [From left to right, seated] The MoU signing was represented by Dr Su Yi, Executive Director, A*STAR’s Institut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Mr Ling Keok Tong, Executive Director, National Quantum Office; Prof José Ignacio Latorre, Director, 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Dr Rajeeb Hazra, President & CEO, Quantinuum, Dr Sebastian Maurer-Stroh, Executive Director, A*STAR’s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Prof Thomas M. Coffman, Dean, Duke-NUS Medical School; Dr Terence Hung, Chief Executive,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Singapore.[From left to right, standing] The MoU signing was witnessed by Prof Tan Sze Wee,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Bio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STAR; Prof Yeo Yee Chia,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Innovation & Enterprise, A*STAR; Prof Low Teck Seng, Co-chair, National Quantum Steering Committee; Mr Quek Gim Pew, Co-chair, National Quantum Steering Committee; Mr Ilyas Khan, Founder & Chief Product Officer, Quantinuum 根據備忘錄,雙方同意利用 Quantinuum 的 H 系列和 Helios 量子電腦,促進各種量子運算應用的聯合研發 (R&D) 活動。Helios 是 Quantinuum 的下一代量子處理器,可大幅提升量子電腦的運算能力。 雙方還將合作開發混合運算解決方案,包括經典與量子運算基礎架構,進而制定長期策略路線圖。備忘錄還透過研討會、工作坊和定制計劃,促進培訓和外展合作,以培養量子人才,為新加坡不斷成長的量子社區作出貢獻。 新加坡在計算生物學和收集優質健康數據集方面,擁有強大背景。透過這份備忘錄,A*STAR 生物信息學研究所(A*STAR 的 BII)、NUS 量子技術中心 (CQT) 和 Duke-NUS 醫學院計算生物學中心的科學家將能夠利用 Quantinuum 的機械來增強複雜生物系統建模,並促進藥物發現和個人化醫學的能力。此外,Quantinuum 還計劃在新加坡建立專門的研發機構,讓來自 Quantinuum 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交流知識和專業經驗,以進一步發展量子應用和算法。 身為規模最大的量子運算公司,Quantinuum 已成功建造出最高效能的量子電腦,並提供整合式端對端量子運算平台。Quantinuum 利用陷俘離子 (trapped-ion) 技術,這是打造最高保真度和可擴展量子電腦的最具前途方法之一,可以開發廣泛應用的使用案例,包括製藥、材料科學和金融。 本備忘錄是新加坡國家量子策略的指導,旨在透過強化高影響量子研究領域的科學卓越性,以鞏固新加坡作為量子技術開發和部署領導中心的地位;加強新加坡量子技術的工程能力,以加快轉換為現實世界解決方案;吸引、發展和留住量子人才;以及加強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塑造一個充滿活力和彈性的量子產業。 NQO 負責監督新加坡國家量子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透過國家級量子計劃推動新加坡的量子技術、人才和生態系統發展。National Quantum Computing Hub (NQCH) 是一項全國級量子計劃,並由 CQT、A* STAR 高性能計算研究所(A* STAR 的 IHPC)和新加坡國家超級電腦中心共同推動與 Quantinuum 的這項合作。 「在 5 月底推出新加坡國家量子戰略後,這是與 Quantinuum 的戰略合作。透過 NQCH,國家量子辦公室召集了主要的研究單位,與 Quantinuum 合作研發量子運算,將使新加坡在各行業的量子應用案例上佔有優勢。同樣重要的是,這份備忘錄將使新加坡獲得 Quantinuum 最先進的 H 系列和 Helios 量子電腦。NQO 執行董事 Ling Keok Tong 表示,國家品質管理局將繼續通過我們的國家級量子計劃促進互利的合作關係,我們期待能夠共同帶來有益於研究、創新和企業(RIE)生態系統的成果。 「我們的合作,彰顯出我們對推進全球量子計算的承諾。通過利用我們先進的 H 系列量子電腦和領先的量子應用軟件堆疊,我們旨在開拓計算生物學和生命科學的轉型用例,促進跨行業創新。在新加坡建立研發中心,增強我們致力於培養充滿活力的量子生態系統、推動科學卓越,以及培育頂尖量子人才。Quantinuum 行政總裁 Rajeeb (Raj) Hazra 博士表示,大家一起致力於在量子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步,支持新加坡在快速發展的技術環境中領先的志願。 附件 A — 備忘錄簽署者的其他語錄 National Quantum Office 簡介 National Quantum Office (NQO) 在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 的支持下成立,以推動新加坡量子研究、創新和企業 (RIE) 策略的發展和實施。辦事處於 2022 年 4 月成立,由量子實施機構 A*STAR 主辦。NQO 作為控制塔,透過其監督的各種策略計劃支持量子的基本和轉譯研究。NQO 與公營和私營部門合作,在新加坡建立充滿活力的 RIE 量子生態系統。如需詳細資訊,請瀏覽 https://nqo.sg。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簡介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 是新加坡的主要公共部門研發機構。透過開放創新,我們與公營和私營部門的合作夥伴合作,從而使經濟和社會受益。作為科學技術組織,A* STAR 縮小學術與工業之間的差距。我們的研究,為新加坡創造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並透過改善醫療保健、城市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社會成果以改善生活。A* STAR 在培育更廣泛的研究社區和行業的科學人才和領導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A*STAR 的研發活動涵蓋生物醫學到物理科學和工程,其研究實體主要位於 Biopolis 和 Fusionopolis。有關最新消息,請瀏覽 www.a-star.edu.sg。 關注我們 Facebook | LinkedIn | Instagram | YouTube | TikTok Quantinuum 簡介 Quantinuum 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量子計算公司,先驅了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和先進的軟件解決方案。Quantinuum 的技術驅動材料發現、網路安全和新一代量子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Quantinuum 員工超過 500 名,包括 370 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並帶領跨越各大洲量子電腦革命。  Duke-NUS Medical School 簡介 Duke-NUS 是新加坡的旗艦醫學院,成立於 2005 年,由兩所世界級學府在政府的領導下策略性合作:Duke University 醫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透過創新的課程,Duke-NUS 的學生受到培育,成為多方面的「Clinicians Plus」,準備引領新加坡及其他地區的醫療保健和生物醫學生態系統。Duke-NUS 是突破性研究和轉譯創新領域的領導者,透過其五個特色研究計劃和十個研究中心,贏得國際聲譽。學院與新加坡最大的醫療集團新加坡保健服務 (SingHealth) 建立了成功的學術醫學合作關係,擴大了其發現的持久影響力。這戰略聯盟成立了 15 個學術臨床課程,這些課程運用跨領域的研究和教育,以改變醫學、改善生活。  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duke-nus.edu.sg 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簡介 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CQT) 是新加坡國家量子技術的旗艦研究中心。中心在新加坡國家量子策略下支持,在合作機構設有節點,並協調全國各地的研究人才。 CQT 的合作機構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TU) 和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SUTD) 以及科學技術與研究機構。 CQT 讓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集思廣益,進行關於量子物理的基本研究,並建立基於量子現象的設備。這個新的量子技術領域的專家,正將其發現應用於計算,通訊和感測。 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quantumlah lah.org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NSCC) Singapore 簡介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NSCC) Singapore 成立於 2015 年,管理新加坡第一個提供高效能運算 (HPC) 資源的全國 Petascale 設施。作為國家研究基礎設施,NSCC 支持私營和公共部門的研究,包括商業公司、政府機構以及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透過其持份者的支持,包括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TU)、新加坡國立大學(NUS)、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SUTD)、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 和 Technology Centre for Offshore and Marine, Singapore (TCOMS);並由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 資助,NSCC 推動國家研究和發展計劃,吸引工業研究合作,提升新加坡的研究能力。欲了解詳情,請瀏覽:https://nscc.sg 附件 — 備忘錄簽署者的其他語錄  「A* STAR 的 BII 欣然透過本備忘錄將其在計算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方法方法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加速量子經典混合算法、量子算法和應用程序的開發。此備忘錄還將促進知識交流,以提高我們對量子技術的理解,使我們置身在這些關鍵領域的創新領域的前線,」A*STAR 生物信息學研究所執行董事 Sebastian Maurer-Stroh 博士表示。 「目前,許多有前途的生物發現在找到合適的候選藥物,不僅有效治療疾病,而病人也能夠容易耐受。尋找合適分子的過程相當緩慢,而且在單一模型中能考量的變數往往有限。增強我們現有的能力可以解決這些限制,從而更快地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藥物,」Duke-NUS 計算生物學中心副教授 Enrico Petretto 補充說:「這項合作關注生物學在生物學中的量子應用,也將為培訓中的計算生物學家帶來更深入了解如何將量子電腦運算納入藥物發現工作的理解。」 「A*STAR 的 IHPC 一直利用中央處理單元 (CPU) 和圖形處理單元 (GPU) 來加速複雜的運算,並優化資料密集的任務。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進步,我們現正整合量子處理單元 (QPU) 元素,以突破計算界限並在各個領域推動創新。我們與 Quantinuum 的合作,是改善藥物發現等應用,可能加快新的有效藥物開發,以改善醫療成果並降低研究成本的一步,」A*STAR 高性能計算研究所執行董事 Su Yi 博士表示。 「我很高興能夠展開新加坡科學專家與跨國公司 Quantinuum 之間的新合作。我們帶來了量子算法和計算生物學的專業知識,與 Quantinuum 團隊合作,團隊正在建造當今世界上最高性能的量子電腦,」CQT 總監兼 National Quantum Computing Hub 首席研究員 José Ignacio Latorre 教授表示。 「過去一年,全世界都有加速整合與共置超級電腦與量子電腦的趨勢,這反映出古典與量子系統之間強烈的共生關係。新加坡與 Quantinuum 的聯繫將是幫助 NSCC 學習、規劃和開發我們未來混合運算基礎設施,以滿足我們的研究社區需求的重要步驟,」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Singapore 行政總裁 Terence Hung 表示。 「與 Quantinuum 的合作關係將促進新加坡的數碼生態系統,因為研究人員和公司將能夠參與先進基於量子技術的開發和實驗。Quantinuum 在新加坡的投資將加深我們在量子計算方面的能力,並促進全球相關科學發現領域(例如計算生物學)的創新,」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副主席兼總經理 Philbert Gomez 表示。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29 加入收藏 :
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將加速亞太工業市場數位轉型

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將合作推進工業自動化能力以及強大的工業網路和安全解決方案。 兩家公司的專業技術將幫助製造商簡化運營、提高生產率、提高永續發展能力並加強工業網路的安全性。 雙方的合作不僅限於技術領域,還將透過思科網路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加強該地區的數位化技能建設。 澳洲墨爾本2024年7月25日 /美通社/ -- 網路與安全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思科(Cisco)與全球最大的工業自動化及數位轉型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洛克威爾自動化)今天宣布合作推動亞太、日本及大中華區工業市場的數位轉型。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在簽署備忘錄(MOU)的同時宣布了這一消息。 (L-R):• Nicole Denil, vice president, Global Market Access, Rockwell Automation • Ruchika Jain, director, marketing and strategy - Asia Pacific, Rockwell Automation • Shovan Sengupta, regional vice president, market Access - Asia Pacific, Rockwell Automation • Scott Wooldridge, regional president - Asia Pacific, Rockwell Automation • Kartika Prihadi, Vice President, Partner Sales & Routes to Market, Asia Pacific, Japan & Greater China (APJC), Cisco • Simon Young, General Manager, Strategic Industry Partners, Asia Pacific, Japan & Greater China (APJC), Cisco • Yadi Karyadi, Country Solution Architect, Indonesia, Cisco 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提供的技術和服務可幫助製造商優化運營、提高生產力並確保其工業網路的安全性。透過此次合作,兩家公司將攜手推動互聯工廠和工業物聯網等先進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部署,同時應對製造環境的獨特挑戰和要求。 思科合作伙伴與市場銷售副總裁Kartika Prihadi表示:「隨著亞太、日本和中國區域各行各業開始數位轉型之旅,我們與Rockwell Automation的合作將為客戶帶來巨大價值。透過強強聯手,我們的目標是利用頂級的安全解決方案為工業賦能,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和生產力,並解鎖新的成長關鍵。」 這份備忘錄說明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將進一步致力於促進雙方的合作與創新,共同利用數位技術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力量來應對亞太、日本和中國工業市場的獨特挑戰。 Rockwell Automation市場經銷通路部副總裁Shovan Sengupta表示:「Rockwell Automation堅信'合作共贏'的理念,我們很高興能與思科一起踏上加速亞太地區數位轉型的旅程。透過結合我們雙方的優勢和能力,我們能夠更加幫助亞太地區的工業應對複雜的數位轉型,實現持續成長。」 解決製造業的數位技能缺口 思科與Rockwell Automation還將致力於訓練和建立更廣泛的人才庫,解決製造業的數位技能缺口問題。為此,雙方將充分利用思科網路學院和Rockwell Automation與該地區各大學的合作伙伴關系。 思科網路學院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IT技能就業計畫之一。思科網路學院透過學習平台,提供高品質的IT和網路安全課程、學習模擬器以及實踐學習機會,為190個國家/地區的講師提供支援,並吸引學員參與計畫。迄今全球已有超過2000萬名學員透過學習思科網路學院的課程獲得了數位技能。此外,95%參加過思科認證課程的學生認為,思科網路學院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或教育機會。  關於Rockwell Automation 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 ROK) 是工業自動化和數位轉型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該公司將人的想象力與科技的潛力相結合,拓展人類的可能性,提高世界生產力,使之更具永續發展能力。Rockwell Automation總部位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公司約有29000名員工致力為100多個國家的客戶解決問題。欲了解該公司如何在工業中實現「企業聯網」,請參考 www.rockwellautomation.com 關於思科 思科(NASDAQ: CSCO)是領導全球的科技供應商,以安全連接一切,實現任何可能為目標。思科致力協助客戶重新構想其應用程式、支援混合工作、保護企業安全、基礎設施轉型,以及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藉此創造共融未來。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思科新聞中心,或追蹤我們的X。 Cisco及Cisco標誌是Cisco及/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商標或註冊商標。有關思科的商標名冊,可到 http://www.cisco.com/go/trademarks查閱。此文件提及的第三方商標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使用「合作夥伴」一詞並不暗示思科與任何其他公司之間存在夥伴關係。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4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20 日 (星期一) 農曆十二月廿一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