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綠色能源」新聞搜尋結果, 共 275 篇 ,以下為 217 - 24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明志科大2023年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嶄露頭角!全球排名401-600!

明志科技大學於最新發布的2023年THE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表現出色。在全球總排名中名列第401-600名,台灣總計有47所大學院校獲納入全球總排名。明志科大以全國排名第14名,全國科大第4名、私立科大第1名,僅次於屏科大、雲科大及北科大,與台科大、中興大學及台師大並列同等級。這是對明志科大在教學、研究和社會貢獻方面的有更具體的國際性指標。 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表示,《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是全球唯一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依據評估大學的排名。2023年評比結果顯示,明志科大在SDG 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和SDG 11(永續城鄉)兩個面向名列全球101-200名,而在SDG 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則名列全球201-300名,顯示明志科大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有些項目是相當具有競爭力。 SDG 8明志實習制度助力 學生翻轉人生 研發長陳勝吉說,學生在校期間,與各產業機構合作推動學生於大三赴企業工讀實務實習一年,培養學生勤勞樸實習性、動手體驗與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具備以負責的態度面對職場生涯及突破自我的使命感與企圖心。實習學生表現優異,超過三成以上的實習學生獲得實習機構主管推薦,且實習合作機構對學生整體表現符合公司需求的比例高達88%。不少學生畢業後願意回到原先的實習合作機構任職,甚至與全球500大企業和半導體行業的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更進一步推動企業公費實習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大學部畢業後一年就業率超過九成,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SDG 11藍染文化復興、傳承與推廣 明志科大經營管理系陳昭蓉教授指出,長期與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及在地工藝師密切合作,以設計思考和商業創新模式為基礎,推動三峽地區藍染文化的復興、傳承和推廣。藉由工作坊和邀請在地工藝師、文化協進會會員與居民參與;從理解當地資源、場域條件和居民需求,並深入了解三峽藍染文化和藝術魅力;透過設計思考探索如何來創造和傳遞社會價值。最終透過師生、工藝師、協會會員和居民的協作,激發出更多創意。以地方創生為基礎,建立可持續經營模式,推動社會創新、文化創新,促進地方產業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 SDG 9亮點故事:高能量密度與高安全性全固態鋰電池 明志科大綠色能源電池研究中心楊純誠主任提到,研究中心成功開發了全固態軟包型NCM811/HSE/Li鋰電池,並在鋰金屬負極和正極電極表面進行改質,同時藉由特殊的電解質膜結構,增強機械強度、提高鋰離子傳導性、降低界面阻抗和抑制鋰枝晶的沉積。這種全固態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每公斤300Wh,超過目前最佳液態鋰離子電池50%能量。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7項多國發明專利,並與多家知名企業展開技術轉移合作,這項技術還可以擴展應用於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的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並在超級電容器、可撓式微型電池和鋰離子電容器等領域得到應用,將方便未來依賴隨身物品用電的需求。 明志科大副校長馬成珉也是永續長表示,在SDG 8、SDG 11和SDG 9三個領域中明志科大的卓越表現不僅在全球排名中有所體現,更在國內大學中脫穎而出。未來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目標,在學術研究、教育培訓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做出更大的貢獻。 印尼技職校院協會校長訪問團參訪管設學院,課程中納入設計思考及跨領域學習值得 明志科技大學在2023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名列401-600名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082 加入收藏 :
馬來西亞總理將於10月出席IGEM和首屆AtoZero ASEAN峰會

AtoZero ASEAN的舉辦是星域展覽與MGTC的首次合作,將聚焦全球高級別淨零討論 馬來西亞吉隆坡2023年5月26日 /美通社/ -- 隨著世界各國競相沖刺淨零排放,這極大地促進了政府和行業領導者加快向新型綠色能源過渡的步伐。新推出的AtoZero(加速實現淨零排放)系列活動將幫助關鍵決策者和變革者全面探索有利於全球氣候變化議程的途徑、政策和商機。 首屆AtoZero ASEAN峰會暨展覽會將在2023年10月4日至6日期間與第14屆馬來西亞國際綠色技術和生態產品展覽及會議(IGEM)同在吉隆坡會議中心(KLCC)舉辦。 首場活動便是星域展覽與馬來西亞綠色科技與氣候變化公司(MGTC)聯合舉辦的首屆AtoZero ASEAN峰會暨展覽會(簡稱「AtoZero ASEAN」)。AtoZero ASEAN將在2023年10月4日至6日期間與第14屆馬來西亞國際綠色技術和生態產品展覽及會議(IGEM)同在吉隆坡會議中心(KLCC)舉辦,屆時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YAB Dato Seri Anwar Ibrahim)將到場主持聯合開幕式。 更多關於AtoZero ASEAN峰會的信息 為期三天的峰會以「連接、協作、加速」為主題,將匯聚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和綠色技術領域的能源部長、智庫、金融家和行業領袖,共同推動政策對話,展示創新成果,加快建立合作,為東盟國家實現淨零排放賦能。 隨著東盟各國紛紛踏上到2050-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宏偉旅程,本次峰會不失時機地讓主要利益相關者走到了一起。馬來西亞的氣候承諾是到2030年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溫室氣體(GHG)排放強度降低45%,為此該國推出了脫碳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計劃並取得重大成果,凸顯了政策舉措在支持進一步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跨國連接項目方面的重要性。 星域展覽集團首席執行官Chua Wee Phong先生表示:「AtoZero設計了一系列國際領導人峰會,旨在通過聯合全球力量促進政策調整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給所在市場的35億人口帶來積極影響。我們很高興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能親臨活動開幕式並發表主題演講,這為我們創造一個具有活力、包容性和廣泛影響力的平台奠定了基礎。AtoZero將邀請直接參與東盟地區淨零轉型的最重要利益相關者。」 MGTC集團首席執行官Ts. Shamsul Bahar表示:「作為IGEM的聯合主辦機構,MGTC為能夠繼續刺激地區綠色經濟增長而感到自豪。自2010年以來,我們獲得了超過410億令吉的商業線索,並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50多萬名游客。」 他繼續說:「今年的主題是『邁向淨零排放:氣候行動領導力』,加上我們與星域展覽的合作,IGEM將進一步加快領導力驅動的決策和舉措,讓氣候行動付諸實現。我們相信,有了星域展覽的專業知識和支持,MGTC將會圓滿達成這一宏偉使命。」 AtoZero ASEAN將迎來10多位部長級貴賓、150位演講者以及50家區域參展商和贊助商,預計將有1000多名代表前來參加,希望從中獲得洞察力並進入馬來西亞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和脫碳行業。 首屆AtoZero ASEAN峰會暨展覽會得到了馬來西亞主要利益相關方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馬來西亞自然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部(NRECC)、聯合主辦機構MGTC以及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和公用事業儲能)、液化天然氣(LNG)、氫氣、碳捕獲等新興綠色技術關鍵領域的領導者。 AtoZero ASEAN是AtoZero全球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促進政策對話、知識交流和商業合作。未來計劃於2023年12月在印度和2024年5月在中國舉辦。詳情請咨詢星域展覽。 如需出席、參展或贊助AtoZero ASEAN 2023,請訪問atozero.energy或聯系event.asean@atozero.energy 關於AtoZero 淨零轉型離不開集體行動。對於人口龐大的市場,如何將願望變為現實並擴大影響力是AtoZero(加速實現淨零排放)通過一系列領導人會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和為各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年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從總人口超過35億的中國、印度和東南亞開始,AtoZero的願景是加速這些市場的淨零排放旅程。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atozero.energy 關於星域展覽 星域展覽通過其在會議、獎勵旅游、大型企業會議和活動展覽(MICE)行業的一整套知識產權(IP)將全球活動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生態系統連接起來。作為亞洲策劃創新活動和場地體驗的優秀合作伙伴,星域展覽利用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將全球市場、企業和消費者聯系到一起,實現可持續增長。憑借我們的專業知識和精干敬業,我們致力於幫助您與利益相關者建立長期信任關系,並通過世界一流的受眾互動解決方案實現跨行業協作。訪問constellar.co了解更多信息。 關於馬來西亞綠色科技與氣候變化公司(MGTC) MGTC是馬來西亞自然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部(NRECC)的下設機構,旨在促進綠色發展、推動氣候行動賦能、打造綠色生活方式,從而推動馬來西亞經濟發展。 《國家綠色科技政策》(NGTP)、《國家氣候變化政策》(NCCP)和《綠色科技總體規劃》(GTMP)是馬來西亞的三項國策,規范了MGTC作為綠色經濟增長催化劑的作用。 MGTC的主要任務是到2050年實現馬來西亞溫室氣體(GHG)淨零目標,具體包括到2030年GHG排放總量較2005年減少45%、綠色科技行業GDP值增加1000億令吉,以及創造23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383 加入收藏 :
第24屆亞太電協大會論文征集活動已開啟報名

廈門2023年5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2022-2023年亞太電協活動組委會宣布,第24屆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大會(簡稱「亞太電協大會」)將於2023年10月20日-22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第24屆亞太電協大會由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AESIEAP)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主辦,以「綠色低碳,『電』亮未來」為主題,設置專題會議日、論文交流、線上線下展覽和技術參觀交流等多項活動。 為深入推進亞太地區電力行業交流合作,大力推廣能源電力轉型技術和管理研究成果,本次大會面向全球公開征集會議論文。經評審符合會議要求的所有論文可參與會議交流,交流形式包括會期現場宣讀、官方網站和會期現場靜態展示、收錄論文集等,論文摘要被錄用的作者可享受參會註冊費優惠價格。特別優秀論文還將由組委會推薦至核心期刊刊發,有機會納入EI檢索。 本次征文範圍包括七個專業方向:A.能源轉型目標下可持續的電力發展規劃;B.未來的輸配電技術和彈性的輸配電系統;C.綠色能源技術;D.智能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能源技術;E.適應電力行業變革中的電力市場和監管;F.售電與用戶體驗;G.信息通訊技術與創新及其它。論文內容類型包括:經驗案例或最佳實踐研究;理論或技術進步或創新;市場趨勢和前景、商業機會研究;政策法規及監管研究和建議等。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時間為2023年5月31日;組委會下發論文摘要錄用通知時間為2023年6月20日前;提交論文全文時間為2023年6月20日-7月30日(論文全文提交時應至少有一位論文作者已完成會議註冊繳費);所有論文作者註冊參會繳費截止時間為2023年9月1日。 論文作者按照上述時間安排,通過會議官方網站www.aesieap.com 註冊系統提交摘要及全文。合著論文的,應指定一名作者負責摘要和全文在線提交、獲取論文編號、在線填報論文宣讀和其他共著人信息、上傳宣讀作者個人介紹及交流展示文稿等工作;其他共著作者通過共享的論文編號享受會議註冊費優惠。 論文摘要及全文語言均為英語,被選定在大會期間宣讀論文的作者應以英語宣讀論文,並能夠用英語與會議現場其他代表交流和回答問題;論文應圍繞會議主題「綠色低碳,『電』亮未來」並按照組委會公布的論文征集範圍和類型撰寫;論文內容應明顯區別於已發表過的任何文章,在向會議提交審議的全過程中不可同時提交其他會議或刊物;論文中不可出現任何商業標記或類似商業推廣內容;提交論文應符合會議論文格式要求,詳細請登錄官網查詢。 論文咨詢電子郵箱:paper@aesieap.com,聯系電話:010-63412260、010-63414333、010-63415287,傳真:010-64544560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950 加入收藏 :
中國海油宣佈世界首個半潛式「雙百」深遠海浮式風電項目

成功並網發電 香港2023年5月20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宣佈文昌深遠海浮式風電示範應用項目成功並網發電。 該項目位於中國南海西部文昌油田群海域,離岸距離136公里,水深120米,是世界首個水深過百米、離岸距離超百公里的半潛式「雙百」深遠海浮式風電項目。項目主力生產設施「海油觀瀾號」裝機容量為7.25兆瓦,是中國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也是目前世界上生產海域環境最惡劣的海上油氣田半潛式浮式風電供電平台。該項目年均發電量可達2200萬千瓦時,預計年均節省天然氣近千萬立方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萬噸。 中國海油擁有文昌深遠海浮式風電示範應用項目100%的權益。 公司董事長汪東進先生表示:「『海油觀瀾號』成功並網發電,是中國海油充分運用自身比較優勢和中國風電產業領先技術,加快推進海上油氣田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和最新成果,也是中國海油在海洋綠色能源開發領域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 完 — 編者注: 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彙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王  術媒體/公共關係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電話:+86-10-8452-6832傳真:+86-10-8452-1441電郵:mr@cnooc.com.cn 李耀榮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電話: +852 3150 6707傳真: +852 3150 6728電郵:cnooc.hk@pordahavas.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679 加入收藏 :
TDK Ventures 推出 1.5 億美元的 EX1 基金,以投資能源及氣候技術初創公司

新基金名字中的「EX」代表能源轉換, 表明 EX1 基金的重點是投資美國及歐洲的早期能源、潔凈科技及氣候技術初創公司 EX1 基金是 TDK Ventures 首個擁有多位有限合夥人的基金,並標誌著其首次進入歐洲 加利福尼亞州聖何西2023年5月19日 /美通社/ -- TDK 株式會社(東京證券交易所TSE:6762)本日宣佈旗下子公司 TDK Ventures Inc. 將推出其第三個基金,新資本總額為 1.5 億美元。新基金旨在於美國和歐洲內,對能源轉換、電氣化及脫碳進行早期投資。TDK Ventures 的總資產管理規模目前為 3.5 億美元。 「當世界正努力為所有人建立一個永續的未來時,我們必須意識到能源轉型需求在我們的集體努力中發揮的作用。」TDK 株式會社社長及行政總裁 Noboru Saito 說,「藉助這個新基金,我們將加倍努力,在電氣化及脫碳的創新中作出貢獻,這兩個領域正協助解決社會中最艱難的問題。透過培養世界各地初創公司的創新精神,並為生態系統提供 TDK Goodness,我們希望為世界作出貢獻,讓能源轉型將人類推動至一個更明亮、更永續的未來,與我們的環境和諧共處。」 「EX1 基金增強了我們為能源轉型和脫碳領域中,正在創造開創性科技的企業家提供支援的信念。」TDK Ventures 主席 Nicolas Sauvage 說,「材料科學方面的基礎改良、先進製造及擴展,是將學術實驗室開發的創新轉化成商業現實的關鍵。我們對氣候技術領域早期創新型初創公司做出承諾,這將會協助我們的世界加速實現碳中和。」  憑藉在能源領域方面的永續發展成績,及與該領域中的創新企業家們的合作記錄,TDK 位於香港的鋰離子可充電電池專門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 ATL),將會成為 EX1 基金的有限合夥人。 「我們努力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創新技術公司,為人類的綠色能源決議作出卓越的貢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Joe Kit Chu Lam 說,「ATL 很高興能參與 EX1 基金,支持更環保的能源轉型,並透過在能源生產及儲能方面支援創新生態系統及初創公司,為脫碳作出貢獻。」  TDK Ventures 已在氣候技術領域方面建立了良好的聲譽。自創立以來,該公司已在該領域中進行了十項投資,支援被 Helbiz, Inc 收購的 Wheels 等公司;電動垂直起降載具 (eVTOL) 公司 Autoflight;電池回收公司 Ascend Elements;智慧配電板公司 Span.io;離網備用電源解決方案公司 GenCell,該公司在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進行了首次公開發行;水位感測分析公司 Divirod;綠氫公司 Verdagy;鋰離子乾電極公司 AM Batteries;戰略金屬永續提取及精煉方法設計及實施公司 pH7 Technologies Inc.;以及優化仿星器核融合系統開發商 Type One Energy。 「我們的特別合夥人在電化科技、先進製造及擴展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使我們能夠為這些初創公司帶來強大的技術專業知識,並進入 TDK 營運的全球市場。」Sauvage 補充說。 TDK Ventures 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何西;麻省波士頓;日本東京;及印度邦加羅爾擁有團隊成員,並即將在歐洲設立團隊。欲了解更多有關 TDK Ventures 的資訊,感興趣的初創公司或投資合作夥伴可瀏覽 www.tdk-ventures.com 或聯絡 contact@tdk-ventures.com。  關於 TDK 株式會社 TDK 株式會社位於日本東京,是為智慧社會提供電子解決方案的世界領先電子公司。TDK 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學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處於科學發展的前沿,並以「吸引未來」迎接社會轉型。公司成立於 1935 年,旨在商業化鐵氧體,一種用於電子和磁性產品的關鍵材料。TDK 全面及創新驅動的產品組合包括被動元件,例如陶瓷電容器、電解鋁電容器、薄膜電容器、磁性產品、高頻元件,以及壓電及保護設備等。產品範圍亦包括感應器及感應系統,例如溫度和壓力、磁性及微機電 (MEMS) 感應器。此外,TDK 亦提供電源及電源裝置、磁頭等產品。這些產品以 TDK、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 及 TDK-Lambda 等品牌推出市場。TDK 專注於汽車、工業及消費者電子以及資訊與通訊技術等高需求市場。公司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及南美洲擁有設計及生產場地,以及銷售辦公室的網路。在 2023 財政年,TDK 的總銷售額為 161 億美元,並在世界各地僱用了約 103,000 名員工。 關於 TDK VenturesTDK Ventures Inc. 投資於初創企業,以支持材料科學、能源/電力及相關領域的創新,這些領域在風險投資組合中通常代表性不足。成立於 2019 年,是 TDK 株式會社的全資子公司,企業的風險投資公司的願景是促進健康和保健、新世代交通、機械人和工業等領域的數位和能源轉型,將現實和更廣泛的物聯網/工業物聯網市場混合。TDK Ventures 將透過提供技術專業知識及 TDK 在全球市場的營運渠道,共同投資及支援有前景的投資組合公司。有興趣的初創公司或投資合作夥伴可以聯絡 TDK Ventures: www.tdk-ventures.com 或 contact@tdk-ventures.com。 您可以在 https://tdk-ventures.com/tdk-ventures-launches-150-million-fund-EX1-to-invest-in-energy-and-climate-tech-startups 下載本文及相關圖片 地區媒體聯絡人 品牌 聯絡方式 電話 電郵 TDK   S MACKENZIE 女士   Publitek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1 503 720 3743   sarah.mackenzie@publitek.com   TDK Ventures   Mr. R. FINELLI   TDK Ventures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西 +1 408 667 5970   raphel.finelli@tdk-ventures.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428 加入收藏 :
畢馬威中國報告:智能化電網創綠色投資良機並支持國內外減碳目標

電網數碼化及升級配電網將配合可再生能源發展 香港2023年5月18日 /美通社/ -- 畢馬威中國發表的《智能電網:通過科技投資推動減碳》報告,分析利用數碼以及其他先進科技有效地管理生產、傳輸和使用智能電網技術,如何提高電網的運營和效率,並加強整合可再生能源。報告研究支持應用智能電網的政策以及由這些政策所促成的投資。報告對全球電網投資的三個主要市場進行全球智能電網前景評估,包括中國、英國和美國。 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主管合夥人林偉表示:「能源獨立和通過逐步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實現經濟減碳,乃是關鍵的政策及創造商業機遇的動力。許多國家不僅擁有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戰略路線圖,更致力規劃包括綠色氫氣和能源儲存等替代能源選項的發展路徑。此等變化令加強電網發展變得更有迫切性。」 可靠的電力供應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尤其現今全球加速向數碼經濟轉型。中國去年的發電量超過8,500百萬兆瓦時,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根據國家碳中和戰略,中國已經顯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輸送能力。隨著可再生能源吸引更多的投資,預計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對輸電和配電網絡的投資,能支持各省份和地區之間更多綠色能源的傳輸,同時減少傳輸損失,因此可以使用較少電力而滿足日益增長的電氣化需求。 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及治理諮詢服務合夥人蔡詩聰表示:「智能電網技術提高了電網的營運效率,並將能源損失減到最低。智能電網不斷開發和發展,將有助解決電力行業面臨的四大挑戰,即現代化、減碳、數碼化和電氣化。」 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智能電網的發展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農村電網的智能化符合國家和全球的減碳目標,為綠色投資提供龐大的機遇。 畢馬威中國氣候與可持續發展諮詢服務副總監安蓓莉表示:「可持續金融正進一步針對未來的清潔科技。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機構投資者、公用事業公司及不同企業,正以各種方式在其投資組合及流程環節中尋求減碳機遇。對智能電網技術的投資和整合,將為大幅度減碳及能源轉型規劃出清晰的路向。」 綠色金融市場開放推動智能電網發展,將催生更多綠色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有助中國通過能源效益實現碳中和目標。 根據畢馬威2022年度《首席執行官展望》對1,300多名全球CEO進行的調查,長期數碼轉型、以及ESG(環境、社會和管治)/可持續性分別佔據了影響全球企業四大趨勢中其中兩項,而智能電網同時涉及這兩個課題並影響多個不同界別的持份者。 關於畢馬威中國 畢馬威中國在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5,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這些辦事機構緊密合作下,畢馬威中國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性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性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3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65,000名專業人員。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英國私營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畢馬威國際及其關聯實體不提供任何客戶服務。 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8月1日,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率先打入市場的先機以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廣泛領域的專業服務(包括審計、稅務和諮詢),也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1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16 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