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紡織」新聞搜尋結果, 共 397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紡織所勇奪五項2025 iF設計獎榮耀 執行長親訪肯定創新設計力

紡織綜合研究所在2025年iF設計獎中再創佳績,共有五項創新設計作品獲得獎項肯定,顯示本所在永續材料、智慧穿戴與功能紡織等領域的創新能量。根據iF設計獎官方網站對2021至2025年間得獎統計,紡織所在「紡織 / 牆面 / 地板」類別中,於全球、亞洲及台灣皆排名第一,為國內產業在國際舞台上爭光。        此次獲獎的五項作品分別為:「一片鞋 A Slice of Shoe」、「菌絲皮革 Mushroom Leather」、「智慧護膝:膝關節支撐裝置 SARcura Knee Support Device」、「禪翼羽衣 Cicada Wings Feather Jacket」以及「黃金比例樹脂纖維:易於修復 Gold Ratio Fibrous Resin Material: Easy to Repair」,各具創意與前瞻性,充分展現設計融合科技與永續理念的應用潛力。        為表達對紡織綜合所卓越表現的高度肯定,德國IF執行長Mr. Uwe Cremering及大中華地區總經理李建國於3月28日至紡織綜合所參觀,並與研究團隊進行深入交流。紡織綜合所向執行長介紹獲獎展品,其執行長對紡織合所在推動循環材料、智慧應用及跨域整合的努力表示高度讚賞。        紡織綜合所協理黃博雄表示,此次榮獲iF國際大獎並在官方統計中名列前茅,不僅是對該所研發與設計實力的肯定,更象徵台灣創新研發具備國際競爭力。未來將持續深化設計與產業應用結合,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兼具美學、機能與永續價值的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291 加入收藏 :
隔熱紡織材料Y-Warm誕生 冬季保溫以輕薄代替厚重

中國北京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6日 - 隔熱材料在建築和其他工業品應用,已經超過百年曆史;但歷史上始終沒有適合紡織品使用隔熱材料的出現。Beijing Matrix Technologies Co.,Ltd. 歷時八年研發成功納米閉孔"柔性"絕熱新材料—Y-Warm,媲美氣凝膠極低導熱率;併兼備透溼、速乾和抗菌等功能。通過歐盟SVHC安全性測試,功能和性能符合紡織服裝應用要求;它的誕生填補紡織隔熱材料的市場空白,讓輕薄代替厚重。 Y-Warm項目負責人CTO鍾飛鵬介紹說:這是歷史首次把絕熱技術,應用到降低冬季防寒用品的熱傳導。靈感來自氣凝膠最強隔熱性,如何攻克它"易碎"和無法應用難題,成爲團隊研究和破解的目標。通過上千次實驗和否定無數可能,開創性繞過凝膠技術路線,成功解決物質結構機械力的弱點。它0.7mm厚度填充在服裝的面料與里布之間,如同在服裝上加裝一層隔冷保溫層。隔冷層外冷空氣向內傳導減緩,隔冷層內人體熱量流失減少。以物理絕緣的高性能和多功能,代替儲存空氣蓬鬆材料臃腫的防寒歷史。 除了服裝,Y-Warm在鞋履上應用四分之一的厚度與重量,達到知名材料的性能。成爲歷史上性能最好、厚度最薄、重量最輕、最可持續的鞋履保溫新材料。在手套、戶外和醫療用品等多個領域,也成功實現批量使用。這項革命性創造的保溫新材料,已經獲得國際發明專利的授權。 瞭解材料更多信息請瀏覽Y-Warm的網站:http://www.y-warm.com 聯繫人:鍾先生 聯繫電話:+86 400-127-6188 Hashtag: #BeijingMatrixTechnologies #Y-Warm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74 加入收藏 :
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來了!

探索未來穿戴科技!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讓你穿出新時代的智慧感受 大家好!你有沒有想過,衣服不只是穿在身上的東西,還能根據你的需求變得更聰明、更舒適?如果還沒有,那麼今天的報導將帶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這可不是科幻電影裡才會出現的高科技產品,而是正逐步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科技加持,穿衣不再只是保暖 你知道嗎?台灣的Tnet全球紡織資訊網最近就推出了一項突破性技術,它能讓衣服根據你的體溫自動調整舒適度!這種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完全不需要外部電源或額外的裝置,僅憑你的體溫就能完成調節。這是不是聽起來像未來科技的玩意兒? 為什麼這麼神奇? 其實原理相當簡單但卻很有趣!這種新型紡織品的特殊纖維能夠感應到穿戴者的體溫變化,並根據需要自動調整透氣性與保暖性,讓你在寒冷的天氣中依然保持溫暖,而在炎熱的日子裡又能保持清爽。換句話說,你不用再煩惱冬天穿得太臃腫,夏天又出汗過多,這些衣服幾乎能自動為你解決這些麻煩,隨時保持最佳舒適狀態! 無需電池、無需繁瑣操作! 比起傳統的智慧衣物,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完全不需要依賴電池或是繁瑣的操作。這樣的設計,不僅讓科技與環保同行,還能讓每個穿戴者都能輕鬆體驗智慧穿搭的樂趣。想像一下,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悶熱的夏季,這些衣服都能自動調整,完全依據你的需求來調節溫度,讓你在任何天氣下都感覺像在「量身定做」一樣舒適。 不止於舒適,還有時尚感! 你也許會想,這樣的衣服會不會又厚重又不時尚?放心,這些感溫型智慧紡織品不僅注重功能性,外型設計也絲毫不馬虎。它們輕盈、時尚、且多樣化,無論是運動風、休閒風還是正式場合的服裝,都能輕鬆融入。穿上它,你不僅是穿著一件科技感十足的衣服,還能彰顯出自己與時俱進的生活態度。 未來已來,穿上智慧,走在時代尖端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代表著穿戴科技的未來方向。相信這不僅會成為每個現代人衣櫥裡的新寵,還將對整個服裝業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這項技術的逐漸普及,我們的穿著不再僅僅是為了遮體取暖,而是將功能性與時尚感完美結合,讓每一天都充滿智慧與舒適。 想知道更多關於這項革命性技術的詳細資訊嗎?點擊這裡,了解更多精彩內容:依體熱驅動的感溫型智慧紡織品。 未來的衣服,現在已經開始來臨,趕快穿上它,感受智慧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吧!

文章來源 :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57 加入收藏 :
奈米紡織品】小小科技,大大保護,讓健康穿在身!

你有沒有想過,穿在身上的衣服不僅要好看、舒服,還能變身成為健康的守護者?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對吧?但這可不是夢想!現在,這一切正由奈米級紡織品實現,而這項技術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幫助我們遠離病毒和微生物的威脅。 奈米級紡織品:小小科技大大改變 讓我們首先搞懂“奈米”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奈米級紡織品的“奈米”是指極細微的尺寸,比一根頭髮還要細上百萬倍,這些微小的纖維能夠做到常規材料無法達到的效果—殺菌、抗病毒、甚至保護我們免受外界污染的侵害!是不是超酷?! 在你吃著泡麵、看著劇集的時候,或許這些奈米級材料已經悄悄進駐在你的生活中,讓你的衣物、口罩、甚至床單,變得更加神奇。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都可能隱藏著一層無形的守護膜,抵禦那些看不見的病原體。 奈米紡織品的應用,無所不在 你以為奈米紡織品只存在於醫院裡的防護衣或高端口罩嗎?那你就錯了!現在,這些小小的“健康守護者”已經開始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讓你在運動時、旅行時、甚至睡覺時,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保護。從抗菌運動服到防病毒口罩,從清潔床單到防護服,奈米級紡織品正在用無形的力量改變我們的世界。 來吧,點擊連結,一起探索奈米級紡織品的未來! 聽完這些,你是不是已經心動了呢?奈米科技不僅僅是科學家們的實驗室奇蹟,它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健康保護網。你也想讓這些神奇的奈米材料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嗎?一起探索更多關於奈米級紡織品的神奇魅力吧!點擊這裡瞭解更多詳情:Tnet全球紡織資訊網。 穿上奈米科技,穿出健康生活!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全新的科技時代,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也為環境做一份貢獻。

文章來源 :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680 加入收藏 :
【高科技+醫療】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讓人體也能穿上「科技盔甲」!

大家好!你能想像紡織品不僅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還能變成幫助我們康復、修復身體的「超能力」產品嗎?是的,這不是電影情節,這正是當今的科技奇蹟──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充滿未來感的領域,看看這些神奇的紡織品如何成為現代醫療的超級英雄! 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科學×健康的完美結合 「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聽起來像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實際上,它就是將現代化學纖維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打造出既堅固又柔軟、可以與人體完美融合的紡織材料。這些纖維可用於各式各樣的醫療產品,像是縫合線、傷口敷料,甚至人工血管和人工肌腱韌帶,幫助患者更快速、更安全地康復。 不僅如此,這些醫療紡織品還能根據需求進行特別設計,例如具有抗菌功能的創傷敷料,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某些植入物甚至能夠在體內逐步降解,無需再次手術取出,這對於病患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植入物,從“痛苦”到“無感” 想像一下,當你需要植入某種醫療裝置來修復受傷的部位,傳統的金屬或塑料植入物可能會帶來不適或排斥反應,但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則不一樣。這些材料設計上特別注重人體的舒適性,因為它們不僅輕便、柔軟,還能夠與人體的組織自然融合,減少排斥反應,讓患者感覺更自然,甚至幾乎不會感覺到它們的存在。 讓醫療變得“時尚”也不難 除了在醫療領域發揮巨大作用,這些化學纖維材料的應用範圍其實超乎你的想像!近年來,許多時尚品牌也開始採用這些先進的纖維材料,推出具備抗菌、抗紫外線、甚至自我清潔功能的衣物和配件,讓我們不僅穿得舒適,還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高科技的呵護。 這些高科技的紡織品,無論是在醫療環境還是在時尚界,都已經展現出無限潛力。未來,它們將如何進一步革新我們的生活,恐怕每個人都值得拭目以待! 走向未來,科技無所不在 從醫療到日常生活,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的應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並且隨著科技進步,這些革命性的材料將會變得越來越普及。不僅病患可以從中受益,我們每個人也有可能成為這場科技與健康融合的受惠者。 如果你對這些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的更多資訊感興趣,點擊這裡瞭解更多詳情:Tnet全球紡織資訊網。 總結來說,化學纖維醫療植入紡織品不僅是醫療領域的一大突破,它還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科技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在治療疾病還是時尚創新中,都有著無窮的可能性。未來的科技,可能就在我們的衣物裡,等著你來探索!  

文章來源 :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75 加入收藏 :
下一代的紡織創新材料:不含動物成份、具永續性及高機能

由蘑菇根製成的皮革、從酵母中提取的絲綢、由木漿製成的毛皮等創新材料替代傳統動物性皮革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根據加州智庫 Material Innovation Initiative和香港技術育成中心 The Mills Fabrica 最近的一份報告,在這個未知的新領域中的「市場白地 (white-space) 機會」仍然比比皆是。報告中顯示,消費者正在尋找不含動物成份、具永續性、高機能的替代品,但目前的市場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尤其是對皮革替代品的需求。新一代材料產業中約有三分之二的現有開發者致力於尋找牛皮替代品,而對羊毛、絨毛、毛皮和特殊皮革的「創新努力有限」。 研究顯示,絲綢、毛皮和特殊皮革市場特別吸引早期創新者,因為與商品市場相比,高價值產品可以「更快地達到價格平價」。例如:聚酯紗線每公斤成本大約為 1 美元,而生絲平均價格為 55 美元。雖然傳統絲綢、羊毛、絨毛、毛皮和特殊皮革的產量較皮革低,但新一代創新者可以把握這些「價值不菲」次要原料。 研究報告的作者寫道:「對於發現自己正在努力達到量化和價格平價的材料創新者而言,為什麼不瞄準具有更高單位成本和更低現有產量的動物性原料?」目前這些缺乏創新的產品類別意味著較少的競爭者,這可能對想要進入新一代材料產業的創新者和投資者俱有吸引力。」 但成品並不是唯一可以創新的部份。在添加劑、塗料、加工劑和染料等投入的創新也可能產生「更全面永續性」的配方,對工人和消費者的安全健康有更好的保護。對新一代皮革產業和其他產業的一項重大改變,將是 100% 生物基聚氨酯,因其源自化石燃料的對應物常用於黏著劑或塗料,以提高紡織品的性能和強度。 各大品牌已經強調了對傳統聚氨酯的永續替代品的需求。例如,H&M 承諾到 2030 年只在其產品中使用「具永續性的,例如生物基」聚氨酯,還與Materials Innovation Institute合作,「推動無塑皮革替代品的發展」。 作者說:「我們需要依賴永續化學的生物基 PU 配方,或全新的樹脂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產業非常需要生物基、循環和/或生物可降解樹脂的持續創新,以作為新一代皮革產業中有彈性耐用的黏著劑和塗料。」 事實上,根據Textile Exchange的 Preferred Fiber & Materials Market Report 2021,新一代材料仍然大幅依賴如聚酯等合成材料,2020 年聚酯佔全球纖維市場的 52%。因此,「永續性合成材料」的創新非常重要,不僅可以擺脫時尚對石化衍生物的依賴,還可以在生命結束時走「替代途徑」而不用到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 在時尚界尋找更具永續的材料時以及近年來更大規模的反塑運動中,聚酯成為頭號公敵。尤其當政府制定更多相關法規或成本獎勵措施時,新一代材料創新者有機會在他們的產品中設計多元化的報廢策略,以滿足這些需求並減輕消費者負擔。 新一代創新者可能會將目光投向新型生物原料,例如來自農業廢棄物的小麥殼、香蕉莖和稻草等,或其他低污染的自然資源,它們可以提供豐富的纖維素纖維來源,而不用像種植棉花需要使用大片土地、大量的水和農業化學品。 全球數十億噸未使用的農業廢物具有用於纖維素或天然纖維的潛力,過程解決方案也有大量機會將自然衍生物轉變為新一代具延展性的高效能產品。 其他機會存在於「細胞農業」領域,以培養動物細胞、菌絲生長或微生物衍生的建構塊來創造取代動物性衍生產品的轉化型替代品。 然而,由於這些技術仰賴尖端科學和不發達的大規模製造,因此這個創新領域仍然充滿挑戰。新一代產業的利益相關者應該明白,生物技術創新需要投資和耐心才能成功。 報告表示,目前仍然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而是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共同努力,以了解不同的問題並盡其所能填補空缺。新一代創新者還可以在替代性蛋白質產業中尋找到經驗和靈感。根據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統計,2020 年植物肉和培養肉僅佔蛋白質市場的 2%。到 2035 年,預計全球消費的所有肉類、海鮮、雞蛋和奶製品中有 22% 來自非動物。如果新一代材料發展依循類似的軌跡,那麼在未來五年內,動物皮革、絲綢、絨毛、毛皮、羊毛和特殊皮革的直接替代品每年可能會成長 80%。 報告中指出:「在採用不含動物性成份產品方面,食品和時尚有相似之處。」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食品和時尚有著相似的技術和相似的挑戰。各大品牌參將是短期內採用的重要驅動力。就長期而言,提高效能和降低成本將使不含動物成份的食品和時尚成為大眾喜愛的另一種日常購買品項。」 連結網址:https://www.tnet.org.tw/Article/Detail/32812?species=SearchDefaultClass

文章來源 :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11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廿四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