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科技」新聞搜尋結果, 共 12625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宣佈2024年全年業績

EQS 新聞 / 2025-03-27 / 22:30 UTC+8 收益創新高達553.0百萬港元並錄得盈利約82.8百萬港元 首次每股派息0.277港仙 強化在骨質疏鬆症、眼科以及醫療美容市場的地位   [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 香港] 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 —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康集團」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股份代號:0690)欣然宣佈本集團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內」)的全年業績。   二零二四年取得之重大成就 期內,本集團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已上市產品及創新的生物製劑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績。主要取得的成就如下:   本集團收益按年增長14.1%至約553.0百萬港元。博固泰®於二零二四年一月獲批,隨後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上市,實現銷售額62.9百萬港元,超出最初預期。   年內溢利按年飆升16.8%至約82.8百萬港元,創歷史新高。該等業績再次印證本集團作為領先生物製藥公司的穩固市場地位及其提供可持續高質量增長的能力。   董事會已就二零二四年每股派發股息0.277港仙,此乃公司首次派發股息,尤其令人鼓舞,代表一家以研究為導向的生物製藥公司的重要里程碑。董事會亦欣然宣佈批准及採納不低於本年淨溢利20%之股息派發政策。   於二零二四年一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監局」)正式批准博固泰®上市,標誌著本集團於骨質疏鬆及骨科疾病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自二零二四年初上市以來,博固泰®已獲得顯著的成效,患者留存率超過70%。   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本集團成功推出其自主研發的醫美產品肌顏態®。與重慶民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重組膠原蛋白敷料獲得了二類醫療器械批准,強化了本集團對創新皮膚修復解決方案的承諾。   二零二四年一月,藥監局正式受理地夸磷索鈉滴眼液的上市申請,標誌著本集團眼科藥物研發管線的一項重要里程碑。年內,本集團已向藥品審評中心(CDE)提交了補充資料。地夸磷索鈉預計將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獲得上市批准。   年內,本集團已完成硫酸艾沙康唑膠囊的藥物研究及生物等效性預研究。正式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已於二零二五年啟動,以加速該藥物的上市進程。   於二零二四年五月,本集團與大灣生物及泰格醫藥旗下的Pebble Accelerator合作,聯合開發創新減重藥物,旨在革新肥胖症的治療。通過此次合作,我們尋求建立一個全面的生態產業鏈,從目標發現到抗體生成、藥物可行性驗證、工藝開發、臨床管線,最終實現商業化。   全年業績 於二零二四年,本集團錄得收益約553.0百萬港元,按年增長14.1%。收益增加主要歸因於本集團新推出產品博固泰®的良好銷售表現。本集團新推出的博固泰®實現銷售額62.9百萬港元,超出最初預期。匹納普®於年內收益錄得2.9%跌幅,營業額由約247.4百萬港元跌至約240.3百萬港元。年內,本集團重新入選集中採購,採購有效期為兩年。然而,本集團因應某些地方政策調整,採取了更具選擇性的供應醫院方法。年內,金因肽®產生的收益約為197.9百萬港元,按年增長6.7%。增長歸因於本集團醫院網絡的擴展以及超越醫院的額外銷售渠道,例如藥房及電子商務平台。金因舒®收益由約41.3百萬港元增至約42.5百萬港元,按年增長2.9%。博舒泰®的收益從約10.4百萬港元下降至約9.4百萬港元,減少10.2%。年內,博舒泰®成功納入河南十七省聯盟的集中採購,採購有效期為兩年,為本集團帶來新的院內訂單。   毛利約為461.1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三年的約392.8百萬港元增加17.4%,而毛利率按年上升2.4個百分點至83.4%。本集團已優化其供應鏈,以提升原材料採購競爭力,提高規模效率,並降低採購及生產成本,實現更大的規模經濟。有賴本集團的嚴格內部控制,一般及行政開支於二零二四年僅佔收益的9.2%,而二零二三年則為9.8%。年內銷售及分銷開支佔收益百分比亦從二零二三年的49.8%降至47.3%,主要由於市場推廣開支減少所致。研發成本按年增長47%至約52.3百萬港元,與本集團的多管線研究進展一致。   年內,本集團實現約82.8百萬港元的破紀錄溢利,再次創下新高,按年顯著增長16.8%。該顯著成就的推動力來自於新產品博固泰®的成功推出,以及其他上市藥品的持續需求、嚴格的成本管理及不斷的供應鏈增強。該種持續的盈利能力鞏固了本集團未來多年長期成功的基礎。   展望 根據IMARC Group的數據,中國醫藥領域近年來因生物技術的顯著進步及政府的強力支持而實現快速增長,預計2024年至203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5%。這一擴張主要得益於技術創新的推動,以及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後者因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藥品的需求持續上升。與此同時,美容醫學行業正迅速崛起,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市場力量,預計2024年至2027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將介於10%至15%之間,這主要受到美容標準提升及中高收入群體消費能力增強的驅動。隨著醫藥與美容醫學成為集團未來研發的核心焦點,這不僅凸顯了集團的快速成長,也展現了其在市場中搶占更大份額的巨大潛力。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主席梁國龍先生表示:「我很榮幸地宣布,我們今年在財務表現和營運成果上均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隨著我們的策略逐漸成效,我衷心感謝股東們長期以來的支持。為回報這份信任,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兩項重大決定:我們將首次宣派股息,並確立未來將按不低于本年淨溢利20%作為股息派發政策。這些舉措充分彰顯我們實現目標的決心,以及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的堅定承諾。   展望未來,我們致力於創新,積極把握醫藥及美容醫學領域的發展機遇。本集團聚焦於多元化產品供應,同時專深耕內分泌、眼科及皮膚科等優勢領域。我們欣喜地宣布,博固泰®已成功推出市場。借此里程碑,我們將持續研發具備低創傷性與更佳生物有效性的PTH微針貼片以及新型減重抗體藥物。我們的表皮生長因子產品亦取得顯著進展:表皮生長因子水凝膠的中試放大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地夸磷索鈉滴眼液亦預計將於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而硫酸艾沙康唑膠囊正式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已于2025年启动,以加速其市場化進程。   醫學美容領域方面,我們對肌顏態®於2024年12月底的推出感到鼓舞,並將加速推出基於Skbrella™ FN的其他全新產品線。我們亦計劃於今年內推出兩種新的先進護膚原料:膠原蛋白及美容肽。此外,我們亦會結合在金因肽®及肌顏態®方面的專業知識,提供全面的皮膚護膚解決方案,用於緊急皮膚修復及穩定。為加快產品研發,我們將依托兩個關鍵技術平台:先進合成生物學平台以及水凝膠技術平台,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   為提高市場滲透率並支持產品上市,我們將銷售渠道從傳統的公立與私人醫院拓展至藥房、線上平台及美容醫學機構。同時,我們亦致力於探索國際市場,提升全球影響力。通過採取多元化的分銷策略,本集團旨在確保未來銷售增長,減低對區域市場及傳統渠道的依賴。為支撐業務擴張,東莞新工廠的基礎設施已於2024年全面完工,標誌著集團擴張計劃的重要里程碑。其中包括先進的BFS包裝生產線,將助力本集團在市場中實現溢價競爭優勢。憑藉這一戰略布局及對快速發展的堅定承諾,本集團於此等充滿活力的行業中處於鞏固其領導地位的有利位置,並於未來數年取得持久成功。」   – 完 –       關於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藥品研發、製造及銷售之業務。集團研發中心備有整套系統,用於研發基因工程藥品,並設有符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的實驗室及中試基地。集團於北京、東莞及深圳共設有三個GMP的生產基地。集團亦擁有高效的商業化平台和營銷網絡。集團專注為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等內分泌治療領域、眼科及皮膚科研發嶄新的治療方法和創新藥物。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於2001年11月1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號:0690。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聯繫: ir@uni-bioscience.com 2025-03-27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3 加入收藏 :
晶泰科技與Kula Bio簽署千萬級研發協議,AI+微生物肥料賦能農業提質增效

波士頓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晶泰科技(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2228.HK)今日宣佈,與美國可持續農業領域先鋒企業 Kula Bio 在波士頓簽署戰略合作研發協議,研發服務訂單達千萬元人民幣級別。雙方將充分結合人工智能(AI)、微生物技術及自動化技術,針對乾旱及沙漠地區聯合開發新一代有機微生物肥料,以科技驅動農業提質增效,推動中國、中東及全球的綠色高效農業升級。 Kula Bio創始人之一為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Daniel Nocera,他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09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基於Nocera教授的核心研究成果,Kula Bio開發出性能及成本均超越傳統化肥的微生物肥料,兼具提升土壤肥力、促進作物增產及減少環境污染等多重優勢。該技術已在全球多個地區獲得應用驗證,為全球農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晶泰科技與Kula Bio將聚焦極端環境下的土壤改良挑戰,聯合研發新一代適用於乾旱沙漠地區的微生物肥料,賦能非傳統耕地資源向高質量高標準農田的改造升級,助力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雙方將依托晶泰科技全球領先的AI研發平台與自動化機器人系統,結合Kula Bio在微生物肥料領域的領先技術,聯合開展創新研發及田間試驗,並率先在中國及中東地區推廣應用,推動產品在全球乾旱地區的規模化落地,為增加全球可耕地面積、提高農業增值增效空間、優化農耕土壤與生態提供更加高效、天然、綠色的新選擇。 此前,晶泰科技相繼啟動了與柒彩之心的超級作物定向培育合作,以及與恆健控股公司、壽光蔬菜集團在AI+種業領域的戰略合作。此次攜手Kula Bio佈局有機肥料領域,標誌著其AI+農業生態矩陣的進一步完善,通過AI與機器人自動化的底層技術平台,持續賦能現代農業智慧化轉型,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貢獻力量。 Kula Bio總裁兼首席運營官Harrison Yoon博士表示:「 Kula Bio的突破性微生物技術將與晶泰科技前沿的、AI驅動的育種和微生物設計能力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借助先進的自動化技術,本次合作將大幅加速創新研發與市場拓展的進程,並通過新一代生物解決方案,應對全球最緊迫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博士表示:「很榮幸與Kula Bio這支頂尖團隊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加速未來綠色農業解決方案在全球乾旱地區的規模化落地,為破解耕地資源約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領先性和競爭力的商業產品。未來,晶泰科技將持續深化AI在農業現代化場景的應用,以前沿的AI for Science平台,為全球糧食安全與供給保障探索可複製的先進技術方案。」 關於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於2015年創立,是一家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依托第一性原理計算、AI算法、高性能雲計算與標準化自動化系統,為製藥、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新型化學品及化妝品)等行業的全球及中國企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研發解決方案。 關於Kula Bio Kula Bio 是可持續農業領域的創新領航企業,致力於釋放天然微生物的潛能,為傳統氮肥提供革命性替代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的增效微生物技術與精準施用體系,Kula Bio成功打造出環保友好、效能卓越且成本優勢顯著的氮肥替代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產業向綠色未來轉型升級。瞭解更多,歡迎訪問 Kulabio.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8 加入收藏 :
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博士將以「從邊緣AI到雲端AI的願景」為題於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

【2025年3月27日,台北訊】外貿協會今日宣布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博士將以「從邊緣AI到雲端AI的願景」為題,在COMPUTEX 2025發表主題演講,該演講將於展覽開幕第一天5月20日上午11:00(UTC+8)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7樓舉行,歡迎業者踴躍參與。 作為全球半導體技術與AI運算的領導者,聯發科技持續在各式裝置、智慧家庭、車用電子、物聯網,以及資料中心等推動創新。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博士將在COMPUTEX 2025分享聯發科技從邊緣AI到雲端AI運算領域的願景,探討次世代通訊技術的革新,以及如何透過高效能、高能效晶片形塑智慧裝置的未來。 蔡博士在半導體和科技產業擁有豐富的領導經驗。在他的領導下,聯發科技進一步強化先進晶片的創新,並推動各類技術平台的發展。蔡博士的演講主題將深入探討AI、6G、邊緣運算、雲端運算在數位轉型所扮演的角色,並展現聯發科技如何將無所不在的智慧融合運算帶到所有人身邊的企業願景。 COMPUTEX 2025以「AI Next」為主軸,將於5月20日至5月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登場,吸引近1,400家廠商,聚焦「智慧運算&機器人」、「次世代科技」及「未來移動」三大主題,歡迎有興趣人士一睹全球科技風采。COMPUTEX Keynote將於4月開放報名,最新活動資訊請至官網www.computextaipei.com.tw查詢。                                                                                  更多展覽相關訊息,請自以下官網查詢:  COMPUTEX官網:www.computextaipei.com.tw  InnoVEX官網:www.innovex.com.tw    關於COMPUTEX  COMPUTEX創辦於1981年,40年來一路與全球ICT產業一同成長、茁壯,見證產業發展與轉變的歷史性時刻,每年吸引超過4萬名的國際買主來台參觀及採購,亦是國際指標廠商選擇公布劃時代產品的首選平台。  台灣具備完整全球資通訊產業鏈,立足台灣的COMPUTEX,為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以建構全球科技生態系為目標,期望以跨領域整合創新服務作為最強勁的動力,成為全球科技資源整合的新舞台。    關於外貿協會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簡稱外貿協會或貿協)為台灣最重要的貿易推廣機構,係由經濟部結合民間工商團體成立之公益性財團法人,以協助業者拓展對外貿易為設立宗旨。目前,本會擁有1,300多位海內外專業經貿人員,除台北總部外,設有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等5個國內辦事處、遍佈全球各地超過60個海外據點及超過300個簽有合作協議之國際貿易推廣姐妹機構,形成完整的貿易服務網,提供零時差、無國界的即時服務,持續與廠商共同追求台灣經濟的穩健發展,是業者拓展貿易的最佳夥伴。  2020年,甫迎50週年的外貿協會,為強化跨領域整合創新,本會重新定位為國際鏈結智慧整合中心(smart integrator),結合法人、大學、觀光、展會、城市、公協會、海外台商,為業者開發國際市場、進行國際合作、數位轉型、連接國際網絡,提供整合性、數位化服務,期許成為台灣「數位經貿的領航者」及「創新模式的推動者」。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72 加入收藏 :
撼動產學的合作典範,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與桃園航勤公司攜手共創新未來

在教育與產業的雙軌齊進下,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於3月25日與桃園航勤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隆重的產學聯盟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為深化學生實習與就業機會開啟新篇章。此次簽約儀式由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與桃園航勤蕭國智總經理共同簽署,並由東南科技大學林守義常務董事與桃園航勤牛莒淵副總經理擔任見證人,象徵雙方攜手共創共榮的決心。   簽約現場氣氛熱烈,李清吟校長首先致詞指出:「人才是產業最堅實的基礎,學校有責任為學生鋪設通往職涯的橋樑。此次與桃園航勤的合作,展現東南科技大學非常重視實務教學的理念,更是推動高等教育與航空產業接軌的學用合一教育理念。」藉由此次合作,學生能深入了解航空產業運作模式,提升職場競爭力。   東南科技大學林守義常務董事亦充滿期待地分享:「深信教育的力量,產業與學校的密切合作,就是在為雙方共同為學生打造更好未來的具體行動及承諾。希望透過更多合作,讓學生從學習到就業能夠一步到位。」   桃園航勤股份有限公司蕭國智總經理表示:「航空業是一個高度專業與服務並重的產業,期待透過與東南科技大學的合作,導入新世代的創新與熱情,為企業注入新血,也讓學生能夠提早理解業界需求,畢業即就業。」企業將提供完整的實習機制,協助學生從校園順利銜接職場。   簽約儀式後,雙方互贈紀念品,東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特別致贈象徵榮耀與傳承的「東南科大50周年自釀紅酒」。此紅酒「LEISUREHOLIC醉休閒葡萄酒」。此酒由有「台灣休閒酒莊之父」之稱的蘇堯銘老師親自為系上釀製,原為少量生產的無名之酒,因其色澤亮麗、口感香醇而口耳相傳,聲名鵲起。隨著需求增加、產能擴大,校方集思廣益,最終命名為「LEISUREHOLIC」,寓意為極度熱愛休閒的「休閒狂」。中文名稱「醉休閒」,則巧妙融合「陶醉於休閒」與「極致休閒」的意涵,充分展現東南科技大學教學創新與產學融合的精神。   簽約儀式後的地勤作業講座與實習媒合活動中,桃園航勤的人力資源部代表詳細介紹公司架構、職務內容及薪資福利,並現場接受大二學生遞交履歷與面試,學生熱情踴躍,展現出對未來職涯的積極態度與期待。此次產學合作,為學生開啟更多元的實習與就業通道,也強化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繫與信任。透過合作,學生得以更早接觸職場,企業也能培育符合需求的人才,真正實現教育是為青年開路、為產業注力、為未來點燈的重要啟航。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37 加入收藏 :
更正 – 助力生物科技公司的全球擴展: Avance Clinical 艾凡思生技公司與四家台灣頂尖醫療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

台北,台灣及阿德萊德,澳洲, March 25, 2025 (GLOBE NEWSWIRE) -- Avance Clinical 是一家全球頂尖的全方位服務受託研究機構 (CRO),專門提供優質而靈活的臨床生物科技研究服務。該公司欣然宣佈本週與四個台灣主要的臨床試驗單位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MOU)。 這些新的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 Avance Clinical 在台灣的策略擴展,鞏固了該公司致力為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在亞太區提供優質臨床研究解決方案的承諾。 Avance Clinical 行政總裁 Yvonne Lungershausen 強調了這些新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並重點指出親身出席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而與這些中心的卓越團隊建立聯繫的價值。 她說:「隨著我們繼續亞洲各地擴大全球網絡,進軍台灣標誌著 Avance Clinical 的另一個重大里程碑。」 Avance Clinical 全球項目交付副總裁 Joe Taouk 強調了這次擴張的重要性:「台灣以其先進的醫療保健硬件設施、技術高超的研究團隊,以及監管的效率而備受讚譽,使其成為一個具吸引力的臨床試驗地點。 透過與這些頂尖的台灣機構合作,我們進一步鞏固了支持生物科技贊助人進行優質、高效率臨床試驗和接觸不同患者群體的能力。」 台灣營運部門的聯席董事 Kelly Yang 指出生物科技公司尋求進軍台灣所帶來的優勢:「我們與這些備受尊崇的機構合作,將為生物科技贊助人提供接觸台灣優質臨床試驗生態系統的便捷途徑。 當地具效率的監管途徑,結合這些醫院深厚的專業知識,讓我們的客戶得以加快治療的開發,同時亦能維繫最高的科學與道德標準。」 於本週簽署諒解備忘錄的各方為: 臺中榮民總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傅雲慶教授表示:「臺中榮民總醫院積極投入各階段的臨床研究與創新治療,在臨床試驗方面具備豐富經驗,以及再生醫學的專業能力。 臺中榮民總醫院在先進的 CAR-T 細胞免疫治療範疇處於領導地位,已接受治療的病例數目位列台灣第二位,並且在治癒率方面達到 100%。 這項合作關係將加速癌症治療及其他突破性治療的進展,為全球患者帶來改變生活的裨益。」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施俊哲教授說:「對於能與 Avance Clinical 攜手合作推進臨床研究,並且將新的治療機會帶給患者,我們深感興奮。 這項合作關係提升了我們醫療中心發揮重大影響的能力,鞏固了我們在全球試驗中的影響力,並最終透過創新為醫療保健帶來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教授強調了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對於能與 Avance Clinical 並肩合作,擴大國際性的研究機遇,並且進一步強化我們在早期研究的能力,我們感到相當振奮。 這項協議不僅提高了我們支持全球生物科技公司的能力,亦加快了向患者提供創新的治療方法。」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教授表示:「與 Avance Clinical 的合作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而言非常有價值,讓我們能與世界各地創新的生物科技公司建立聯繫,並且將尖端的臨床試驗帶到台灣。 我們擁有臨床研究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多元化的病患者群體,而 Avance Clinical 具備全球試驗的管理能力,彼此合作可以加快嶄新療法的開發,並且為患者提供更早獲得突破性治療的機會。」 這些協議鞏固了 Avance Clinical 的 GlobalReady 模型,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條流暢無縫的途徑,以善用地區內的臨床試驗能力、監管效率和患者接觸方法。 關於 Avance Clinical Avance Clinical 是一家頂尖的受託研究機構 (CRO),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更快捷、更靈活、更優質的臨床試驗服務。 作為澳洲最具規模、提供優質全方位服務的受託研究機構,Avance Clinical 為國際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在澳洲、紐西蘭、亞洲、北美和歐洲獲得全球認可的數據。 Avance Clinical 擁有 30 年的經驗,並對 250 多種適應症具備專業知識,公司提供由初期至後期試驗的全面臨床研究服務。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avancecro.com 探索 Avance Clinical 在亞洲的優勢 使用 Avance Clinical 的 ClinicReady服務加速進入臨床階段 了解 Avance Clinical 為生物科技公司而設的 GlobalReady模型 與我們的臨床試驗專家討論您即將開展的研究 預約會面或徵求提案 傳媒聯絡人:Avance Clinicalmedia@avancecro.com 請瀏覽以下網址,查閱此公告隨附的相片: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oom/AttachmentNg/038d9224-78a4-41b1-9dcb-c1c4a55627d2

文章來源 : Notifi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26 加入收藏 :
快手科技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

香港2025年3月25日 /美通社/ -- 領先的內容社區及社交平台快手科技(「快手」或「公司」;港幣櫃台股份代號:01024 / 人民幣櫃台股份代號:81024),今日發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2024年全年業績。 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摘要 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為4.010億,較去年同期3.825億增長4.8%。 快手應用平均月活躍用戶為7.356億,較去年同期7.004億增長5.0%。 電商GMV(1)為人民幣4,62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039億元增長14.4%。 總收入為人民幣35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26億元增長8.7%。從對總收入貢獻比例來看,線上營銷服務佔比58.3%,直播業務佔比27.8%,其他服務佔比13.9%。 毛利為人民幣1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73億元增長10.6%。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53.1%增長至54.0%。 期內利潤為人民幣40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6億元增長10.0%。經調整利潤淨額(2)自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4億元增長至人民幣47億元。 國內分部經營利潤(3)自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3億元增加至人民幣44億元。海外分部經營虧損(3)同比大幅縮窄57.2%至人民幣236百萬元。 2024年全年業績摘要 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為3.994億,較2023年的3.799億增長5.1%。 快手應用平均月活躍用戶為7.097億,較2023年的6.782億增長4.6%。 電商GMV(1)為人民幣13,896億元,較2023年的人民幣11,844億元增長17.3%。 總收入為人民幣1,269億元,較2023年的人民幣1,135億元增長11.8%。從對總收入貢獻比例來看,線上營銷服務佔比57.1%,直播業務佔比29.2%,其他服務佔比13.7%。 毛利為人民幣693億元,較2023年的人民幣574億元增長20.7%。毛利率較2023年的50.6%增長至54.6%。 年內利潤為人民幣153億元,較去年的人民幣64億元增長139.8%。經調整利潤淨額(2)自去年的人民幣103億元增長至人民幣177億元。 國內分部經營利潤(3)自去年的人民幣114億元增加至人民幣164億元。海外分部經營虧損(3)同比大幅縮窄66.5%至人民幣934百萬元。 快手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先生表示:「2024年我們在「科技為本,用戶為先」的理念下,用AI技術賦能現有內容和商業生態,為用戶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強勁的業績表現。我們的日活躍用戶數創下歷史新高,突破4億大關,為我們財務業績的穩健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全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1.8%至人民幣1,269億元,經調整利潤凈額同比增長72.5%至人民幣177億元。快手的視覺生成可靈大模型自從去年6月推出后持續迭代,保持全球領先的行業地位,深受國內外創作者好評。快手如今正處在人工智能技術和視頻大模型重塑視頻內容創作、提升用戶體驗並拓寬商業生態邊界的行業變革前沿。展望未來,我們會始終堅定執行AI戰略,深耕用戶需求,建設基於信任社區的AI內容與商業生態,為用戶、合作夥伴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2024年第四季度財務回顧 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182億元增加13.3%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206億元,主要是由於智能營銷方案的持續優化和AI技术的應用,推動營銷客戶投放消耗增加。 直播業務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100億元減少2.0%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98億元,是由於我們持續努力建立一個健康及可持續的直播生態系統。 其他服務收入由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43億元增加14.1%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49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電商業務的增長,表現為電商GMV的增加。電商GMV增加是由於我們持續精細化的全域經營策略,推動電商月活躍買家數量及月動銷商家數量增加。 2024年第四季度其他主要財務資料 經營利潤自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6億元增加至人民幣43億元。 經調整EBITDA(4)自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1億元增加至人民幣69億元。 2024年全年財務回顧 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幣603億元增加20.1%至2024年的人民幣724億元,主要是由於優化的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及AI技術的應用,推動營銷客戶投放消耗增加。 直播業務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幣391億元減少5.1%至2024年的人民幣371億元,是由於我們持續努力建立一個健康及可持續的直播生態系統。 其他服務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幣141億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人民幣174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電商業務的增長,表現為電商GMV的增加。電商GMV增加是由於我們持續精細化的全域經營策略,推動電商月活躍買家數量及月動銷商家數量增加。 2024年全年其他主要財務資料 經營利潤自去年的人民幣64億元增加至人民幣153億元。 經調整EBITDA(4)自去年的人民幣174億元增加至人民幣248億元。 可利用資金總額(5)於2024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928億元。 附註: (1) 於我們平台交易或通過我們平台跳轉到合作夥伴平台交易。 (2) 我們將「經調整利潤淨額」定義為經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調整的年內或期內利潤。 (3) 未分攤項目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淨額。 (4) 我們將「經調整EBITDA」定義為經所得稅開支╱(收益)、物業及設備折舊、使用權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財務收入淨額調整的年內或期內經調整利潤淨額。 (5) 我們在現金管理中考慮的可利用資金總額包括但不限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金融資產和受限制現金。金融資產主要包括理財產品及其他。 業務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在「科技為本,用戶為先」的業務理念下,用先進的人工智能(AI)技術賦能內容和商業生態,為用戶和業務夥伴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也取得了強勁的財務表現。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的平均日活躍用戶繼續保持在4億以上,總收入同比增長8.7%至人民幣354億元,2024年全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1.8%至人民幣1,269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經調整利潤淨額達人民幣47億元,2024年全年經調整利潤淨額達人民幣177億元,同比增長72.5%,經調整淨利潤率為14.0%,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在快手邁向2025年之際,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隨著大模型技術和應用能力的不斷迭代和突破,AI正在重新定義視頻內容創作、用戶體驗和商業生態的邊界。作為一家中國和全球領先的內容社區和社交平台,快手正站在AI技術與視頻大模型重塑產業格局的關鍵節點。我們深信,AI不僅是效率工具,更是驅動平台在流量增長的同時創造更多商業生態價值的核心引擎,而我們也在積極參與和推動這場產業深刻的變革。 2024年第四季度,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推出1.6版本,該最新版本對運動、時序類動作、運鏡等文字描述響應更好,在風格保持、畫面色彩、光影效果和細節表現等畫面質量方面也顯著提升,繼續保持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此外,我們也在2024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線了可靈AI獨立App,為全球用戶提供網頁端和獨立App多個入口選擇。隨著產品功能的不斷完善,可靈AI的用戶量級迅速增長。可靈AI的商業化變現也呈現穩步加速的趨勢,並實現了重要里程碑目標,自開始貨幣化至2025年2月,其累計收入超過人民幣1億元。 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繼續深化AI大模型在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的應用。我們借助大模型對短視頻、直播、評論和用戶興趣的理解,為用戶推薦更精準的內容,有效提升了用戶時長和活躍度。在商業化場景,AIGC能力大幅提高了客戶營銷素材生產效率,2024年第四季度,AIGC營銷素材日均消耗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 用戶及內容生態系統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應用的平均日活躍用戶和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達到了4.01億及7.36億,分別同比增長4.8%和5.0%。快手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25.6分鐘,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5.8%。我們通過不斷精細化的用戶增長策略,使得新用戶的活躍度、互動性和留存率不斷提升。同時,我們採取多種措施提升用戶留存,包括優化產品功能、迭代流量機制和提高內容供給質量等。 在優化產品功能方面,我們著力改善用戶的端上播放體驗,提升清晰度和流暢度。我們在用戶私信場景持續提升視頻分享及溝通體驗,引入多種創新玩法,推動2024年第四季度的雙關用戶日均私信滲透率同比提升近5個百分點。在評論場景,我們通過評論區排序策略優化,使得2024年第四季度用戶評論區使用時長同比提升超過40.0%。 內容供給是快手社區得以保持繁榮的基石,我們以用戶打開App理由作為內容運營策略的關鍵考量,同時從精準流量分發上,讓具有快手特色的高質量的好作品得到更多的曝光。2024年第四季度,內容創作者大冰的直播間成為眾多快手用戶傾訴溝通的橋樑,強化了用戶與內容創作者的溫暖連結。在泛知識垂類,快手聯合安萬秦腔劇團開展線下巡演及線上直播,引發用戶廣泛關注和討論。安萬西安跨年演出期間的累計直播與短視頻觀看量超過1.4億,在傳播中國傳統非遺藝術文化的同時,也形成了區域性快手用戶的線上和線下聯動。 線上營銷服務 2024年第四季度,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到了人民幣206億元,同比增長13.3%,也實現了2024年全年線上營銷服務收入超20.0%的同比增速。2024年第四季度的客戶營銷服務出價(eCPM)實現高單位數的同比提升,是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我們抓住了包括商業化短劇在內的線上營銷服務增量機會,並通過AI大模型技術優化營銷服務推薦模型預估能力,帶來營銷素材投放轉化效率的提升。此外,包括UniversalAutoX(UAX,全自動投放解決方案)和全站推廣產品等在內的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大幅提升了客戶的營銷效果。 2024年第四季度,外循環營銷服務依然是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特別是包括短劇、小遊戲和小說等在內的內容消費行業取得了更快的增長,其中,商業化短劇的營銷消耗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超300.0%。產品層面,UAX全自動投放解決方案完成了由規則決策到模型化決策的升級,帶來2024年第四季度UAX的營銷消耗佔外循環總消耗的比例提升至超55.0%。 2024年第四季度,內循環營銷服務繼續助力電商商家在快手平台探索優質流量,提高經營效率。2024年第四季度,商家使用全站推廣產品及智能託管產品進行營銷推廣的總消耗佔內循環總消耗比例達到約55.0%。我們著力提升中小商家在平台的營銷意願和效果,推動中小商家2024年第四季度的營銷消耗同比提升超30.0%。 電商 依託內容場與泛貨架的電商優勢,2024年第四季度電商GMV同比增長14.4%至人民幣4,621億元。得益於電商供給進一步豐富、全域流量協同效率提升,快手用戶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2024年第四季度,電商月活躍買家數同比增長10.0%至1.43億,月活躍用戶滲透率達19.5%。我們也對南方市場的用戶進行針對性拉新促活,同時利用營銷節點、進一步精細化券補策略,2024年雙十一大促期間快手電商新增用戶數超700萬人,長期持續提升電商用戶復購心智。未來我們會堅持「用戶為先」戰略,與商家和達人攜手致力於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電商生態中的商家持續繁榮,電商月均動銷商家數同比增長超25.0%。2024年第四季度,中小商家GMV同比大幅增長,這主要得益於新商招商政策提升、存商政策優化和多元場域建設三大核心策略。我們致力於提高新商來快手經營的意願,通過斗金計劃、啟航計劃和場域定向冷啓等提供更豐沛的冷啓流量、降低新商經營成本,並根據不同商家的成長周期和關鍵躍遷節點精準匹配激勵機制。我們也借助生態夥伴幫助新商家快速成長,並為中小商家提供明確的內容電商經營方法論,在達人直播、短視頻和商城場域打通商家成長路徑。 針對達人業務,我們通過爆品計劃增強了平台對貨的管理的能力,在大促期協助拓寬達人貨盤。同時,我們通過多元化活動和營銷工具進一步釋放內容場活力,包括通過達人PK賽等持續拉動主播積極性。2024年雙十一大促期間,加入達人粉絲購物團的用戶數超3,900萬人,GMV成交破百萬的直播間數超2,500個。 多元場域來看,2024年第四季度,短視頻電商GMV同比增長超50.0%。作為內容場的重要增量場景,短視頻帶貨以及短視頻與直播間聯動,成為商家和達人擴大生意規模的重要抓手。同時,2024年第四季度泛貨架電商GMV持續超大盤增長,佔比總電商GMV達30.0%,得益於供需兩端協同發力。2024年第四季度商城場域日均動銷商家同比增長超50.0%、日均買家同比增長近40.0%。作為內容場的高效補充,我們在泛貨架場域加強對於爆款貨盤的平台控制力,提升商家經營效率。 直播 2024年第四季度,直播業務收入為人民幣98億元,收入同比降幅與上季度相比進一步收窄。我們堅持打造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直播生態,以優質內容為導向驅動多元化增長。2024年第四季度末,我們的簽約公會機構數量同比提升超30.0%,簽約公會主播數量同比增長超60.0%。在供給側,我們持續建設多人直播、團播、直播大舞台等頭部品類,把直播大舞台的互動人氣下沉至鄉鎮,加速發掘和扶持本地化成長的中小主播。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與和平精英、穿越火線等重點遊戲在主播成長、內容共建、賽事宣發等領域進行全方位探索,並持續深耕格鬥遊戲等特色優勢垂類。作為「直播+」模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的典例,2024年第四季度,快聘業務的日均投遞簡歷用戶數同比增長超100%,雙向匹配規模同比增長超270%;理想家業務日均線索規模同比增加超260%。 海外 海外業務方面,我們深度扎根巴西市場,在本地化內容運營和市場品牌上持續投入。流量上,2024年第四季度,我們在創新獲客渠道上取得一定突破,巴西的日活躍用戶同比增長9.3%。通過優化流量分發機制、與當地頂級IP資源合作,逐步構建起豐富多元的內容生態,用戶活躍度穩步增長。2024年第四季度,巴西日活躍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達到75分鐘以上,同環比穩步提升。 2024年第四季度海外整體收入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長52.9%。其中線上營銷收入同比增長83.5%。此外,海外業務的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經營虧損同比收窄57.2%。巴西電商業務在商業模式上得到了初步驗證,訂單規模持續上升,補貼效率和運營效率亦有所改善,開發了巴西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潛能。 本地生活 本地生活業務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業務GMV同比超翻倍增長。我們聚焦深耕有用戶優勢的城市群,堅持圍繞滿足用戶需求,通過持續優化比價能力建設和場景應用,完善極致性價比消費體驗,帶動2024年第四季度月均支付用戶數同比增長52.4%。我們也致力於提升內容質量,優化用戶體驗,轉化效率穩步上漲。變現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6倍,這得益於我們持續優化商業化產品基建,同時,我們還利用差異化的流量優勢,加強與更多優質本地經營型和線索型商家合作,賦能商家在快手獲得增量增長。我們以提升ROI作為本地生活業務的指引,進一步優化補貼效率和運營效率,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運營虧損得以持續收窄。 業務展望 隨著AI技術新時代的到來,我們會始終堅定執行AI戰略,致力於成為領先的AI驅動的內容平台。我們將繼續秉持「科技為本,用戶為先」的經營理念,深耕用戶需求,不斷豐富內容和產品供給,建設基於信任的商業生態,為用戶、合作夥伴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關於快手 快手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內容社區及社交平台,致力於成為全球最癡迷于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作為一家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和技術依託的科技公司,快手專注於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不斷豐富服務和應用場景,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快手,用戶通過短視頻和直播來記錄和分享他們的生活,發現所需,發揮所長。通過與內容創作者和企業緊密合作,快手提供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可滿足用戶的多元化的需求,包括娛樂、線上營銷服務、電商、本地生活、遊戲等。 前瞻性聲明 除過往事實的陳述外,本新聞稿載有若干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一般可透過所使用前瞻性詞彙識別,例如「或會」、「可能」、「可」、「可以」、「將」、「將會」、「預期」、「認為」、「繼續」、「估計」、「預計」、「預測」、「打算」、「計劃」、「尋求」或「時間表」。該等前瞻性陳述受風險、不確定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可能包括業務展望、財務表現預測、業務計劃預測、發展策略及對我們行業預期趨勢的預測。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集團現有的資料,亦按本新聞稿刊發之時的展望為基準,在本新聞稿內載列。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作出,當中許多涉及主觀因素或不受我們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或會證明為不正確及可能不會在將來實現。該等前瞻性陳述涉及大量風險及不明朗因素。鑒於上述風險及不明朗因素,本新聞稿內所載列的前瞻性陳述不應視為董事會或本公司聲明該等計劃及目標將會實現,故投資者不應過於依賴該等陳述。除法律要求的情形外,我們並無責任公開發佈可能反映本新聞稿日期後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可能反映意料之外事件的該等前瞻性陳述的任何修訂。 投資者及媒體問詢快手科技投資者關係郵箱:ir@kuaishou.com    合併損益表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截至以下日期止三個月 截至以下日期止年度 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9月30日 2023年12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收入 35,384 31,131 32,561 126,898 113,470 銷售成本 (16,261) (14,217) (15,269) (57,606) (56,079) 毛利 19,123 16,914 17,292 69,292 57,391 銷售及營銷開支 (11,317) (10,364) (10,198) (41,105) (36,496) 行政開支 (866) (796) (752) (2,916) (3,514) 研發開支 (3,451) (3,100) (3,296) (12,199) (12,338) 其他收入 187 194 379 533 978 其他收益淨額 592 271 197 1,682 410 經營利潤 4,268 3,119 3,622 15,287 6,431 財務收入淨額 19 37 135 236 539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   的虧損 (1) (6) (23) (29) (81) 除所得稅前利潤 4,286 3,150 3,734 15,494 6,889 所得稅(開支)/收益 (312) 120 (122) (150) (490) 期內利潤 3,974 3,270 3,612 15,344 6,399 以下人士應佔: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3,969 3,268 3,608 15,335 6,396 — 非控股權益 5 2 4 9 3 3,974 3,270 3,612 15,344 6,399     合併資產負債表 經審核 經審核 截至2024年 12月31日 截至2023年 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資產 非流動資產 物業及設備 14,831 12,356 使用權資產 8,891 10,399 無形資產 1,059 1,073 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 166 214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 24,430 5,245 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 62 283 遞延稅項資產 6,604 6,108 長期定期存款 19,856 9,765 其他非流動資產 1,105 492 77,004 45,935 流動資產 貿易應收款項 6,674 6,457 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流動資產 4,646 4,919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 27,050 25,128 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 233 950 短期定期存款 11,522 9,874 受限制現金 47 128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2,697 12,905 62,869 60,361 資產總額 139,873 106,296     合併資產負債表 經審核 經審核 截至2024年 12月31日 截至2023年 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權益及負債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 股本 - - 股本溢價 268,733 273,459 庫存股份 (341) (88) 其他儲備 35,776 33,183 累計虧損 (242,164) (257,491) 62,004 49,063 非控股權益 20 11 權益總額 62,024 49,074 負債 非流動負債 借款 11,100 -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負債 124 - 租賃負債 6,765 8,405 遞延稅項負債 13 18 其他非流動負債 19 21 18,021 8,444 流動負債 應付賬款 27,470 23,601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 23,113 16,592 客戶預付款 4,696 4,036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負債 5 - 所得稅負債 873 1,222 租賃負債 3,671 3,327 59,828 48,778 負債總額 77,849 57,222 權益及負債總額 139,873 106,296     按分部劃分的財務資料 未經審核 截至以下日期止三個月 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9月30日 2023年12月31日 國內 海外 未分攤項目 總計 國內 海外 未分攤項目 總計 國內 海外 未分攤項目 總計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收入 34,089 1,295 - 35,384 29,800 1,331 - 31,131 31,714 847 - 32,561 經營利潤/(虧損) 4,361 (236) 143 4,268 3,505 (153) (233) 3,119 4,250 (551) (77) 3,622   經審核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4 2023 國內 海外 未分攤項目 總計 國內 海外 未分攤項目 總計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收入 122,202 4,696 - 126,898 111,186 2,284 - 113,470 經營利潤/(虧損) 16,355 (934) (134) 15,287 11,402 (2,789) (2,182) 6,431       非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計量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編製的最接近計量的對賬 未經審核 未經審核 截至以下日期止三個月 截至以下日期止年度 2024年12月31日 2024年9月30日 2023年12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期內利潤 3,974 3,270 3,612 15,344 6,399 調整項目: 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 636 698 653 2,349 3,570 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1) 91 (20) 97 23 302 經調整利潤淨額 4,701 3,948 4,362 17,716 10,271 經調整利潤淨額 4,701 3,948 4,362 17,716 10,271 調整項目: 所得稅開支/(收益) 312 (120) 122 150 490 物業及設備折舊 1,093 997 1,018 4,064 3,989 使用權資產折舊 756 765 732 2,972 3,065 無形資產攤銷 26 25 33 104 148 財務收入淨額 (19) (37) (135) (236) (539) 經調整EBITDA 6,869 5,578 6,132 24,770 17,424     附註: (1) 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指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上市和非上市實體投資的公允價值(收益)/虧損淨額、視為處置投資的(收益)/虧損淨額以及投資減值撥備,其與我們的核心業務及經營業績無關,且會受市場波動所影響,而剔除該數據可為投資者提供可評估我們業績表現的更相關及有用的資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5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9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初一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