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科大」新聞搜尋結果, 共 540 篇 ,以下為 241 - 26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暨南大學/成功大學/中華醫事科大 創新發明搶先看 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 5/11重磅登場

「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是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國際發明、創新、技術展覽平台,由馬來西亞發明與設計協會與引領貿易和生活方式的展覽組織者C.I.S合作舉辦,1989年成立以來,每年皆展示來自全球各地的最佳創意。   全球發明人最愛參加的發明展 本展覽是讓新想法晉升至不同市場的好渠道,是展示發明並實現商業化的平台,除了發明展示,本展覽更是一個知識中心,舉辦多項亮點活動,包括技術講座、學生研討會、推廣介紹會、行業研討會、發明與設計競賽、青年發明家展示等。   實體展+線上展作品強力曝光   邁向新時代,本展覽亦開創混合展覽形式,將線上展覽和實體展覽互相結合,參與者和參觀者不僅將在展覽期間實體見面、交流想法,並將作品影片持續在線上連結,提高創意改良和產品採購的可能性,進一步促成商業化之路。   以下亮點介紹暨南大學/國立成功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的發明參賽作品:   線粒體激活因子NRF應用於皮膚膚質淡斑美白應用技術   由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李元一、楊堉麟及暨南大學黄雅訸3位老師共同指導的發明團隊,包含暨南大學李崇安、李曉露、黃洁㼆、楊雅文、傅瑋柔、區穎文、劉子軒以及國立成功大學李崇正和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林銘炫九位學生,參賽作品「線粒體激活因子NRF應用於皮膚膚質淡斑美白應用技術」,一種結合線粒體活化因子NRF之淡斑美白修護淨膚術,其步驟內容為先洗淨皮膚並進行雷射去斑後,再將包覆有NRF線粒體活化因子的微脂粒塗抹於皮膚上,微脂粒可穿透皮膚的角質層與表皮層而到達真皮後,再釋放出NRF線粒體活化因子,使NRF線粒體活化因子能夠確實地發揮美白及細胞修護作用的技術。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247 加入收藏 :
建國科大創新發明搶先看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 5/11盛大登場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FIR)、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   歐洲最具盛名的發明展 本展覽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展出作品50%來自當地大學與廠商的創新發明品、40%來自歐洲約30個國家的優秀發明品、10%則來自亞洲。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締結商業契機最佳平台 主辦單位FIR長期支持、激發、發展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力,在該協會的努力下,羅馬尼亞發明人已參加 60 多個世界發明展覽會,並為創作爭取訂單和獎項,透過本展覽,希望持續達成研究成果傳播、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創造發展新的研究思想、技術轉移、實踐發明等目標!   以下亮點介紹建國科技大學的2項發明參賽作品:   用於評估現地混凝土強度之氣壓推進式鑽孔機   由林喻峰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王筑筠研究生,參賽作品「用於評估現地混凝土強度之氣壓推進式鑽孔機」,混凝土之強度是建築結構物安全的基本要求,目前的品管方式是另外製作圓柱試體做強度試驗來驗收,但若品質出現爭議時,就需對結構體做鑽心取樣再帶回實驗室做試驗,以確認混凝土的強度,但這會對結構體造成明顯的損傷。   本發明之試驗機具,其應用之原理為:以固定之氣壓作為推力,因此在固定轉速之鑽掘力道下,要鑽入混凝土至固定深度,其所需之鑽孔時間與混凝土強度成反比之關係。根據實測之結果,除了可避免過大體積之破壞,且在現場就可馬上推算出混凝土強度。     盲人導航杖   由林睿琳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黃佳惠、粘詒庭和吳詩婷三位學生,參賽作品「盲人導航杖」,盲人過馬路非易事,導盲杖若加裝GPS與接收器,手機開啟藍芽並接上耳機後,即可為其導航,也能知曉紅綠燈訊號,聽其指示而不被其他聲音干擾。夜晚亦有夜光輔助,使盲人行走更安全。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255 加入收藏 :
樹德科大5大發明搶先看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 5/11盛大登場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FIR)、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   歐洲最具盛名的發明展 本展覽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展出作品50%來自當地大學與廠商的創新發明品、40%來自歐洲約30個國家的優秀發明品、10%則來自亞洲。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締結商業契機最佳平台 主辦單位FIR長期支持、激發、發展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力,在該協會的努力下,羅馬尼亞發明人已參加 60 多個世界發明展覽會,並為創作爭取訂單和獎項,透過本展覽,希望持續達成研究成果傳播、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創造發展新的研究思想、技術轉移、實踐發明等目標!   以下亮點介紹樹德科技大學的5項發明參賽作品:   可移動式溝渠淤積物排除裝置   由陳文亮副教授兼系主任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陳建儒及吳秉謙二位學生,參賽作品「可移動式溝渠淤積物排除裝置」,每逢風雨天後,往往造成排水溝堵塞,倘若未能即時清除,容易孳生大量蚊蟲。本創作透過孳生源頭防治觀點,造福社會大眾為中心的理念,開發出一種可移動式溝渠淤積物排除裝置。該裝置可透過行動裝置APP遙控操作,以進入溝渠內部進行清淤,且該裝置具有影像攝影鏡頭、燈光照明等功能,可將溝渠內的環境影像傳輸至手機或平板等遠端遙控模組,以提供使用者正確操控移動位置。且該裝置設置鏟體與淤積物儲存箱,可有效提升淤積物的清除功效。藉此可有效降低溝渠內部廢棄物的推積及阻塞,減少害蟲孳生源的發生及積水機會,大幅改善民眾居家生活品質與環境保護,達到預防疫情發生與增進人類生活福祉。     可置換物件的牆面裝置   由陳文亮副教授兼系主任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莊欣諭學生,參賽作品「可置換物件的牆面裝置」,傳統廣告看板施工時,除在高處會面臨強風問題外,在牆面的安裝架上安裝看板,也是複雜且麻煩的工務。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置換物件的牆面裝置,適用於設置牆面,以提供選擇並設置牆面的顏色。藉由鎖固體與組合結構之間的螺設結構,可使鎖固體緊緊固定於座體,並很容易從座體上分離,且可選擇鎖固體顏色,以自行定義牆面顏色。作品特色:(1)施工難度降低:不需其他工具就可將鎖固體快速安裝,有效降低設置難度,不僅可自行定義牆面顏色,也可提升展示體安裝速度。(2)可於牆面穩固展示體:具有將展示體穩固於牆面的優點,而鎖固體顏色與展示體區域顏色配合,能使展示體圖案更為完整。(3)可均勻的提供照明光線:照明結構可對展示體進行照明,利用擋光部與反光面,使得照設於展示體上的光線更為均勻。     提供可攜式防盜置物箱的租賃服務機   由林群超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范育菁及吳盈儒二位學生,參賽作品「提供可攜式防盜置物箱的租賃服務機」,本創作提供可攜式防盜置物箱的租賃服務機,包含一機櫃,設有至少一容置艙;至少一可攜式防盜置物箱,可卸離地設置於前述容置艙;一操作單元,設置於該機櫃,供接受一操作指令;一處理單元,設置於該機櫃,該處理單元電性連結於該操作單元及前述容置艙,該處理單元處理該操作指令;一電力供應單元,設置於該機櫃,該電力供應單元電性連結於前述容置艙、該操作單元及該處理單元;至少一鎖件,對應設置於每一所述容置艙,該鎖件信號連接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處理該操作指令並傳遞一解鎖信號或一上鎖信號至所述鎖件,使所述鎖件對相應的所述可攜式防盜置物箱進行解鎖或上鎖,使所述可攜式防盜置物箱可卸離於該容置艙或鎖定於該容置艙,藉此,能承租可攜式防盜置物箱,無須自備具有防盜功能的置物箱。     輔助起身之安全柺杖   由林群超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蔡欣怡及江翊豪二位學生,參賽作品「輔助起身之安全柺杖」,本創作係有關一種輔助起身之安全柺杖,包括一杖身及分設於該杖身兩端的握把架及底座,其中該握把架至少具有一第一手握件及一第二手握件,而該第一手握件具有一中空容置室,且該第二手握件係容設於該第一手握部之該中空容置室內,而該第二手握件之部份結構係凸伸該第一手握部之該中空容置室外部一距離,使人們的手部可同時握持該第一手握部及該第二手握件,以達到雙手平均施力來分擔膝蓋負擔,藉以改善習用拐扙易造成施力不當,易生傾斜而發生跌倒,致身體撞至地面而受傷等情事。本創作特點進一步說明如下 1. 外觀:整體以輕便簡約為主,流暢的線條使外觀較為優雅,使用時更增添生活美學。 2. 水平伸縮握把:握把部分為可伸縮設計,透過水平伸縮增加抓握空間,便於雙手操作,能在起身時達到施力平均更利於起身,亦可減少膝蓋負擔。 3. 斜角底座:底部邊緣設有獨特斜面且介於10度至30度之間,操作時將斜面貼齊地面,雙手施力將身體撐起,其原理為利用斜面與地面之縫隙可在移動時帶動身體。且左右兩側皆有斜面,較無使用方向性之問題,操作時無需改變自身習慣。 4. 照明功能:拐杖握把處及底部皆設有照明功能,除行走時能作為手電筒使用外,底部光線更能警示用路人,為長輩外出時增添一份保障。     紫外光消毒裝置   由傅首僖助理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王喻萱、張櫻子、楊晶淇及林恩嫻四位學生,參賽作品「紫外光消毒裝置」,COVID19已在全球造成5.35億人確診,631萬人死亡,病菌無處不在,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由於看不見病菌的存在,因此無法明確得知是否確實消毒。「紫外光消毒裝置」是一款可透過UVC光照讓病毒顯示範圍,幫助用戶明確進行酒精噴灑消毒。直筒式外型及單鍵的直覺操作,在每天需要反覆進行消毒的時期,降低酒精的浪費使用,且避免酒精噴灑過多造成的意外事件,有效達個人消毒及環境殺菌之清潔作用。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010 加入收藏 :
健行科大創新發明搶先看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 5/11盛大登場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FIR)、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   歐洲最具盛名的發明展 本展覽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展出作品50%來自當地大學與廠商的創新發明品、40%來自歐洲約30個國家的優秀發明品、10%則來自亞洲。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締結商業契機最佳平台 主辦單位FIR長期支持、激發、發展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力,在該協會的努力下,羅馬尼亞發明人已參加 60 多個世界發明展覽會,並為創作爭取訂單和獎項,透過本展覽,希望持續達成研究成果傳播、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創造發展新的研究思想、技術轉移、實踐發明等目標!   以下亮點介紹健行科技大學的發明參賽作品:   環境品質監控系統   由陳維魁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藍永翔、王竣弘、李思緯及徐啟翔四位學生,參賽作品「環境品質監控系統」,坊間的空氣品質網站有以下四項主要缺點: 1.非即時資訊:以台灣為例,通常是過去1小時之平均值,非查詢者查詢當時之實際值。 2.準確度差:以台灣為例,通常是大範圍區域之平均值,非查詢者所在地之實際值。 3.耗費過多時間:使用者必須自行執行查詢動作。 4.無法及時通知以及發出警告:若發生火災、粉塵爆炸等特殊狀況時。 本創作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可完全解決上述四項缺點。我們的裝置提供的資訊具有「社群化主動通報」的重要優點,所有在同一群組中的使用者僅須由一人執行設定動作,同群組中的所有人皆可同步接收到由系統所發出特定地點之即時空氣品質狀態。使用者可以挑選自己需要的群組主動加入不須執行設定動作,對使用者而言不僅具有高實用性也具備高便利性。採用本創作能即時了解所在地周圍的環境品質,螢幕上可顯示即時的PM2.5、PM10濃度、溫度及濕度,並使用綠、藍、紅燈號代表現在的空氣污染程度。 最重要的是,對大部分的使用者而言,幾乎是完全不需支付任何額外的成本便可獲得我們所提出的創作的服務。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189 加入收藏 :
正修科大10大發明搶先看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 5/11盛大登場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FIR)、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   歐洲最具盛名的發明展 本展覽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展出作品50%來自當地大學與廠商的創新發明品、40%來自歐洲約30個國家的優秀發明品、10%則來自亞洲。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締結商業契機最佳平台 主辦單位FIR長期支持、激發、發展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力,在該協會的努力下,羅馬尼亞發明人已參加 60 多個世界發明展覽會,並為創作爭取訂單和獎項,透過本展覽,希望持續達成研究成果傳播、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創造發展新的研究思想、技術轉移、實踐發明等目標!   以下亮點介紹正修科技大學的10項發明參賽作品:   行車影像比對系統   由謝哲人系主任及李春雄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謝芮凌、洪晨峰及李承恩三位學生,參賽作品「行車影像比對系統」,本發明之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行車影像比對系統,以解決僅依賴行車記錄器難以確實提供周遭車輛車牌號碼及駕駛缺失的問題。系統包含影像擷取模組,設於車輛上以於車輛沿公路行進時擷取行車影像,公路設有複數個公路監視器,且該些公路監視器之複數個公路影像係即時儲存於雲端資料庫;全球定位系統模組,設於車輛上,用以於車輛沿公路行進時提供車輛之複數個行車位置,其中該些行車位置係構成一行車路徑;處理模組,連接影像擷取模組、全球定位系統模組及雲端資料庫,且處理模組係依據車輛之該些行車位置取得雲端資料庫中對應於該些行車位置之該些公路影像;以及儲存模組,設於車輛上,用以儲存行車影像及對應於該些行車位置之該些公路影像。     免持音箱鍵盤   由謝哲人系主任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謝芮凌、洪御翔、林小竣及蔡承霖四位學生,參賽作品「免持音箱鍵盤」,一種免持音箱鍵盤,包含:一鍵盤本體,具有鍵盤區及手機放置區,鍵盤區具有多個按鍵,手機放置區具有置放槽;一充電模組,具有充電埠位於置放槽上,充電埠電性連接位該置放槽上之手機之一充電孔,以對手機進行充電;一控制模組,設於鍵盤本體中,控制模組係電性連接於充電模組與一電力來源之間,用以控制是否供應電力給該充電模組;一擴音模組,設於鍵盤本體上且經由控制模組接收手機之第一聲音訊號,藉以播放聲音;以及一收音組,設於鍵盤本體上且接收外界之第二聲音訊號,且經由控制模組將第二聲音訊號傳輸給手機,藉以進行通話。     智慧節能燈   由李俊德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謝芮凌、廖秉凱、高鴻城、魏菱瑤及黃謙易五位學生,參賽作品「智慧節能燈」,一般大樓走廊、樓梯間或廁所之感應燈在有人經過時,會由全暗瞬間變為全亮,為此眼睛會感到非常不舒適,且在感應燈全暗之狀態下,整條走廊、樓梯間呈現漆黑狀態,會讓夜歸之婦孺沒有安全感;若將照明燈改為無感應功能時,則面對了浪費能源的嚴重問題。為了解決此兩難的情況,我們開發一種「具弱光模式之新型LED感應燈」,將原本感應燈「全暗模式」改為「弱光模式」,如此一來,當有人靠近感應燈時,眼睛不會因一瞬間的光亮感到不舒適,且在無人經過時感應燈呈現弱光狀態,夜歸之婦孺不用再面對漆黑的走廊,一舉達到安全、美觀與節能之目的。 本新型感應燈弱光模式之燈管耗電量只有強光模式的1/10,但其亮度約可達強光模式的一半,非常適合大樓停車場、走廊、樓梯間或廁所之感應照明,既可不須換燈座直接替換原本燈管,又可維持基本亮度。以一般15W T8 LED燈管(非感應燈)為例,若將其替換為本新型感應燈,且所裝設的地方是鮮少人經過的,則其省電率將高達90%,若是假設每小時有12人次經過,其省電率也還有81%。     可擴充主從式IOT溫控延長線   由朱奐玫副教授及許清雲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魏菱瑤、黃謙易、廖秉凱及高鴻城四位學生,參賽作品「可擴充主從式IOT溫控延長線」,目前全世界的用電量迅速增長,對於能源需求量如此之大,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改善設備和系統設計,以提高生產與傳輸效率並降低功耗。為了解決電源短缺問題,本文章提出一種新型的溫控延長線,設有降溫與升溫二種工作模式,透過溫度感測元件精確地適時開啟或關閉電源,藉此免除不必要的耗電,達到「節能」之目的。本產品可藉由Wi-Fi 2.4G無線傳輸將即時溫度資訊、開關狀態及主從模式等控制及蒐集資料上傳至雲端,並由終端設備進行參數設定,可統一設定大型場域內每一個插座的溫度設定,不再浪費人力分別一一去現場設定。以一般工業電扇為例,若將其改為本溫控延長線來驅動,且假設每小時有900秒工業電扇處於啟動狀態時,經過本文章之計算,其省電率也還有74.75%。     畚斗水桶   由周秀蓉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李奕學、朱庭瑩、王鴻琳及黃佳宏四位學生,參賽作品「畚斗水桶」,本產品結合「畚斗」、「水桶」、「垃圾桶」之功能,提供給消費者一個便利的掃地用具,降低消費者購買多種不同型態的掃具,減少居家空間。     手工具輔助支撐結構   由林玉婷助理教授及楊宗文副教授和邱郁文助理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陳淑君及陳佳誼二位學生,參賽作品「手工具輔助支撐結構」,手工具輔助支撐結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工具輔助支撐結構,其主要係於使用者握持手工具操作使用時,能有效對所握持之手工具的柄部具有輔助支撐定位功效,防止手工具掉落的情況發生,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應用於消防救災具有雙偶避震器之履帶載具   由張法憲教授及張蜀萱教師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盧冠群、謝尚祐及顏敬哲三位學生,參賽作品「應用於消防救災具有雙偶避震器之履帶載具」,本發明是一種具有模組式組裝履帶機構多功能機器人,可以快速拆解成小的體積,分開儲存與組合,以適用於各種意外狀況應用。載具使用長型履帶行走機構設計,可以輕易越野與攀爬跨越長距離障礙,運用於傾斜與坎坷不平任務環境,車台具有具有多功能模組結合設計,可用愈未知環境觀測、氣體偵查、危險物品移除、救援與消防滅火等功能,整個模組通訊上保有有線與無線、自動與遙控並存。可以適用於核汙染與化學地區,進行偵查、量測與消除等工作。使用人員可於冷區將機台操控經過暖區,進而深入熱區進行各項工作,降低人員進入所造成之二次傷害與意外,並有效提高相關偵查工作效率,縮短探查與危險狀況處理時間,進而有效迅速處理相關問題,確保民眾生面財產安全!此外,本發明採取模組化設計,充分發揮一機多能之優點,降低建置成本與後續補修保維之複雜性,具備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具快速集球功能之桌球機   由陳坤茂講師及蔡政宏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施羿鳴、陳威任及陳進松三位學生,參賽作品「具快速集球功能之桌球機」,本創作的功效在於,本創作同時具有撿球、集球及發球的功能, 可以提供收納球及練習接發球的功能,而且撿球、集球與發球的機制構造簡單, 容易設計,可減少製作成本。本創作具特殊的擋板設計,可以避免撿球時,因集 球模組或掃球模組的掃動碰撞,造成球的彈開而無法將球掃入待送區的問題。本 創作具有方向偵測障、礙物偵測功能且移動速度快。本創作集球的速度快,可以 進行快速發球的動作,訓練球員的反應動作。相對於習知技術,本創作收納球的 容置空間大,可以作為桌球的收納箱,方便大量練球使用。本創作除撿球、集球 及發球機制外,更具有消毒燈及臭氧殺菌功能,可以避免桌球掉落地面後沾染病 毒、細菌,使用者拿球後被感染到病菌。本創作進入發球模組的前、後過程中, 設置有限位件與導板,可限定一次通過一顆球進入該發球模組並能將球確實地 送至高速迴轉裝置,進行發球作業。     多自由度扣件內螺紋缺陷檢測之AI深度學習及影像處理系統   由龔皇光教授及林邦傑助理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陳宇笠研究生及林才智和郭偉銘二位學生,參賽作品「多自由度扣件內螺紋缺陷檢測之AI深度學習及影像處理系統」,本發明作品主要應用AI人工智慧卷積神經網路深度學習來針對扣件內螺紋缺陷檢測技術平台來進行開發,系統平台軟體使用到AI卷積神經網路深度學習來判定及檢測扣件內螺紋是否為缺陷。機器視覺系統硬體的部分,整合具備6軸自由度之機械手臂,藉由多自由度的靈活性配合影像系統,以達到完成各自由度的內螺紋影像擷取與缺陷的檢測,且利用AI訓練模型來確保OK與NG的差別,配合自製的檢測UI,來完成一個複雜工件的多孔現場檢測。     工業管線檢查與維修機器人   由張法憲教授及中鼎工程公司張泰源主任、向川澤副理及賴文彬工程師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盧冠群一位學生,參賽作品「工業管線檢查與維修機器人」,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快速更換模組之管線內部清潔機器人,其包括一載具本體與一偵查清潔模組,前述載具本體可為一般履帶式載具或輪式載具,使其可於一般水平面管線內部進行移動;或可為一螺旋動力式載具或蠕蟲移動式載具,使其可於垂直管線內部進行移動。車台具有具有多功能模組結合設計,可用在管線內部未知環境觀測、氣體偵查、管線內焊渣移除與清潔等功能,整個模組通訊以有線遙控。可以適用於各種工廠或是天然氣輸送管,進行興建管線內部焊渣清潔、量測與雜物消除等工作,提升以往僅以氣體吹拂雜物之效能,並有效提高管線內部檢查工作效率,縮短探查與清潔檢視時間,進而有效迅速處理狹隘管線內部問題,提高工程效率,降低興建成本。此外,本發明採取模組化設計,充分發揮一機多能之優點,降低建置成本與後續補修保維之複雜性,具備有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086 加入收藏 :
遠東科大6大發明搶先看 羅馬尼亞歐洲盃國際發明展 5/11盛大登場

「羅馬尼亞EUROINVENT歐洲盃國際發明展」是由羅馬尼亞發明人協會(FIR)、雅西EUROPE DIRECT網絡中心、雅西Gheorghe Asachi技術大學、Alexandru Ioan Cuza雅西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2009年開辦至今,本展覽已達成學術與商業的絕佳合作!   歐洲最具盛名的發明展 本展覽在羅馬尼亞的第二大城、古老的教育之城──「雅西」舉辦,展出作品50%來自當地大學與廠商的創新發明品、40%來自歐洲約30個國家的優秀發明品、10%則來自亞洲。主辦單位精心策劃多場商業媒合會,以促進發明貿易商機,同時,期間更舉辦研討會、論文發表會、創新研究會議、跨領域圖書沙龍、視覺藝術展等多元活動,可說是發明的藝文與學術殿堂!   締結商業契機最佳平台 主辦單位FIR長期支持、激發、發展科學技術和藝術創造力,在該協會的努力下,羅馬尼亞發明人已參加 60 多個世界發明展覽會,並為創作爭取訂單和獎項,透過本展覽,希望持續達成研究成果傳播、簽署夥伴關係協議、創造發展新的研究思想、技術轉移、實踐發明等目標!   以下亮點介紹遠東科技大學的6項發明參賽作品:   自帶杯蓋之減塑紙杯設計   由游淑斐助理教授及林松義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黃冠璋及陳邑銓二位學生,參賽作品「自帶杯蓋之減塑紙杯設計」,我們將綠色設計與TRIZ設計法創新結合,提供一種自帶杯蓋且可防止杯內液體灑出的紙杯結構。透過省去塑膠杯蓋、塑膠封膜等裝置,達到減塑之效以及改善垃圾回收問題,達到環境保護之目的。在創意發明設計的紙杯體頂端連接有兩個蓋片,蓋片與該杯體之間皆設有一摺線,因此使用該杯體盛裝飲用品後,可將該蓋片沿該摺線往內摺,即可於走動時防止灑出杯內飲用品。本創作透過蓋片與摺線之組合,取代了飲料杯之塑膠杯蓋、塑膠封膜達到減塑膠之目的,其益處如下:1.改善了一般紙杯無杯蓋的缺點,進而增進紙杯的實用性。2.更容易回收的減塑設計。3.減少資源浪費。     一種創新可分解之果皮及羥基磷灰石吸管的製造方法   由丁永強教師及陳惠俐教師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涂欣惠及何瑀翰二位學生及吳珮鈴職員,參賽作品「一種創新可分解之果皮及羥基磷灰石吸管的製造方法」,本產品是由果皮、羥基磷灰石為主製成的創新生物可分解吸管,傳統塑膠吸管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本產品不但對環境沒有污染,同時可以減少廢棄物的量。本產品吸管的原料是PLA (Polylactic Acid)、果皮和由魚鱗提取的羥基磷灰石。果皮和魚鱗都是廢棄物,將其添加在可分解吸管製程中,對於廢棄物減量及再利用有很大貢獻,也符合循環經濟的精神。     可固定液體裝置與控溫的袋子   由蔡若鵬教授及楊順龍助理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彭羿慈、張喻涵及紀柏勛三位學生,參賽作品「可固定液體裝置與控溫的袋子」,本發明為可固定液體容器的多功能袋子,以解決生活中之問題,尤其目前在疫情下常需外帶或外送餐飲的日常需求。除了可以提供食品固定之外帶之方便性外,也可以轉變為育兒或家庭外出時常需要的液體攜帶等之器具。     含銦廢液資材化為合金界面散熱材之方法   由王振興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楊詠荏和黃晢文、王勛平二位學生和陳惠俐副教授,參賽作品「含銦廢液資材化為合金界面散熱材之方法」,高功率電子世代來臨,現今電子產品追求高性能,散熱設計日益重要,更需優秀的熱界面材料,本案使用合金散熱膏熱傳係數是傳統散熱膏的10倍以上,厚度僅0.02mm更薄,熱傳效果因薄化厚度更大幅提升,使電子元件得以在高功率的環境維持安全的工作溫度,為了合乎環保要求,合金散熱膏原料為回收後取的高純度的金屬銦。     具有樞轉式牆體的迷宮玩具   由陳玉崗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邱棠莉及張國賢二位學生,參賽作品「具有樞轉式牆體的迷宮玩具」,本技術包含一塊底板及複數個旋轉牆體單元,每個牆體均可旋轉及定位,全部的牆體單元可調整組成一個自我設定路徑的迷宮玩具。藉由牆體單元的旋轉與定位,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調整出變化多端的遊戲路徑,設計出從最簡單到更複雜的迷宮走法,可以增加此玩具之挑戰性與趣味性。本作品可以當作學童教材,訓練學童「手、眼、心」之反應力及專注力;也可成為銀髮族的玩具及輔具,以訓練其手眼協調能力,可預防及減少老年癡呆症之發生。     內燃機混合動力增程器裝置   由謝禎輝客座教授和王榮聖教授及盧宜裕副教授領軍的發明團隊,包含劉威丞及陳汎霖二位學生,參賽作品「內燃機混合動力增程器裝置」,藉由領先全球最先進水與空氣產生布朗氣體,氫氧新技術即產即用,不儲存氫,能即時產出高純度氫氣,安裝於汽車或燃油引擎上,形成油氫混合的引擎系統。促進汽柴油等燃料充分燃燒,達到增加動力、降低油耗、減少排放廢氣,並有效清除發動機引擎中之積碳,延長引擎壽命等功效: 促進汽柴由充分燃燒,降低油耗15%~50% 減少排廢80%以上 增加動力10%以上 清除積碳延長引擎壽命30%以上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63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19 日 (星期六) 農曆三月廿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