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桃園/記者彭棋聖報導) 桃園環保局於10月20日下午結合綠色賣場-家樂福平鎮店,共同辦理113年第二場次的「綠色消費Go Go購」!當天超過500位民眾共襄盛舉,現場由芭蕾舞團以可愛的舞蹈拉開活動序幕,亮點活動包含有獎徵答、樂購推推樂及環保產品特賣,場面十分熱鬧。環保局現場向民眾宣導及推廣碳足跡減量標籤等綠色商品,鼓勵民眾積極響應淨零綠生活及綠色消費。 圖一 民眾積極認識碳足跡產品,瞭解推推樂活動細節(照片/桃園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因應淨零2050趨勢,邀請民眾共同認識商品的碳排放揭露數據,關注各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於日常消費中優先選購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產品,以達到實質減量成效!為了提高民眾對於碳足跡產品的認識,現場不僅有限時限量的特賣會,更邀請民眾參與推推樂活動。 圖二 由芭蕾舞團的舞蹈拉開活動序幕。(圖/桃園環保局提供) 市民只要檢附當日具有綠色產品之發票(環保標章及碳足跡減量標籤產品),即可獲得推推樂活動的抽獎機會。活動當日超過12組民眾幸運被抽中,於限時內完成3,000元的綠色產品(包含減碳、碳足跡標籤及環保標章產品)搶購,帶著歡樂免費將綠色商品推回家! 圖三 幸運民眾推著滿滿的綠色產品回家。(圖/桃園環保局提供) 為鼓勵桃園市民共同響應淨零綠生活,綠色消費系列活動每年度於桃園各地辦理,推廣綠色消費,鼓勵民眾認明綠色認證標章,優先採購環保標章及碳足跡標籤等綠色商品。透過桃園市綠色消費宣導系列活動辦理,不僅可以促進民眾認識綠色賣場及各產品的排碳量,更鼓勵市民優先選購低排碳的綠色產品,藉由聰明消費於生活中落實淨零綠生活。
(桃園/記者林秀貝報導) 桃園最具特色的綠色消費宣導活動-「綠色消費Go Go購」,113年最終場於10月27日下午1時假桃園愛買店辦理,現場設有有獎徵答、舞團表演、環保產品特賣以及壓軸的推推樂活動,吸引數百位桃園市民攜家帶眷闔家參與,場面十分熱絡。 圖一 民眾積極參與有獎徵答,藉此認識碳足跡標籤。(圖/桃園市政府環保局 提供) 桃園環保局結合綠色賣場持續向民眾溝通淨零綠生活理念,鼓勵民眾於日常採購中主動選購碳足跡減量標籤等綠色商品,提高市民對淨零2050議題的認識。另外,環保局希望透過宣導活動,邀請民眾共同認識商品的碳排放揭露數據,關注各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選購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產品,以達到實質減量成效! 圖二 碳足跡產品組合吸引民眾排隊搶購。(圖/桃園環保局 提供) 「綠色消費Go Go購」活動現場不僅設有碳足跡產品的限時限量特賣,當日檢附具有綠色產品之發票(環保標章及碳足跡減量標籤產品),更可獲得推推樂活動的抽獎機會。活動當日超過12組民眾幸運被抽中,於限時內完成3,000元的綠色產品(包含減碳、碳足跡標籤及環保標章產品)搶購,帶著歡樂免費將綠色商品推回家! 圖三 幸運民眾免費搶購3,000元綠色產品帶回家。(圖/桃園市政府環保局 提供) 為鼓勵桃園市民共同響應淨零綠生活,綠色消費系列活動每年度於桃園各地辦理,推廣綠色消費,鼓勵民眾認明綠色認證標章,優先採購環保標章及碳足跡標籤等綠色商品。透過桃園市綠色消費宣導系列活動辦理,不僅可以促進民眾認識綠色賣場及各產品的排碳量,更鼓勵市民優先選購低排碳的綠色產品,藉由聰明消費於生活中落實淨零綠生活。
為迎合全球減碳浪潮,南亞塑膠積極推動 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標準,深入評估產品從原材料到製造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全面了解相關產品的實際碳排情況和碳排熱點,為制定減碳計劃提供依據。近期南亞在工研院綠能所輔導下,共計有13 項產品通過德國萊因碳足跡查證。 南亞此次受盤查的產品涵蓋多重產業,包括「塑膠加工」、「化工」、「聚酯纖維」和「電子材料」等,從原物料、製造運輸流程、終端成品各階段都需詳細查核,具有跨廠區,跨事業群及上下游產品關連性,整個盤查工程的溝通複雜度及挑戰性相當高。此次已完成的 13 項碳足跡認證品項包含工程塑膠粒、TPU 膠粒、SMC 慶祥門、鄰苯二甲酐、丁二醇、乙二醇、離型膜、銅箔、玻璃纖維絲、玻璃纖維布、環氧樹脂、銅箔基板和模鑄式變壓器等工業產品,由德國萊因完成第三方驗證,以確保相關數據和資料的正確性。此外,南亞積極協助環境部制定相關產品碳足跡的產品類別規則 (PCR),成為未來塑膠業向環境部申請碳足跡標籤的關鍵性審查標準。 由於工業製程的複雜性,即使熟稔產業流程和具備足夠業界經驗的稽核團隊,從原料、製造到廢棄每一階段的物質流及資訊流上仍會面臨各種分配計算的挑戰。 即便是同一家公司,在未盤查前也可能會出現同一物料但部門間計算單位不同的情況,如何整合及確保資訊維護一致性即是一門大工程。 「舉例而言,即使是指同一瓶水的原物料,不同廠址出產的產品,碳足跡計算方式就會有所差異。這些差異背後反應出的是不同單位的營運及記錄方式有別,」德國萊因管理系統服務部門經理項俊傑指出。 稽核過程中,南亞、工研院與德國萊因三方就查核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差異性進行仔細比對與聚焦,最終達到一致性結果,才能一次取得 13 項產品碳足跡證書。此外,南亞全面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的「永續碳管理平台」的碳足跡計算 & 碳足跡查證報告產出功能,此平台扮演重要推手,因應查證缺失也可以快速修改,大幅縮短文件修改時間。 為落實節能減碳目標,南亞採用四大減碳策略 – 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提高再生能源用量, 碳捕捉技術運用,希望藉此能達到跨廠能資源整合及材質單一化設計等方式,以降低產品碳含量及提高回收性。此次南亞擴大規模同步進行 13 項原物料碳足跡盤查,其結果不僅可作為未來的產品減碳改善方向,啟發內部對話思考,也為業界建立標竿作用。 德國萊因身為碳查驗與能源管理驗證的領先單位,同時也是國內環境部與水利署認可之查驗機構,自 2009 年起,即積極關注全球碳及能源管理相關議題,並提供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查驗 (ISO 14064-1)、產品碳足跡查驗 (ISO 14067)、水資源效率管理 (ISO 46001) 與能源管理系統驗證 (ISO 50001) 服務,協助國內外企業面對來自客戶與當地監管機構不同需求,從能源管理、供應鏈合作到廢棄物回收全面強化企業綠色競爭力。
明志科技大學再次展現其對環保的堅持和卓越表現,連續五年榮獲新北市績優綠色採購企業獎,推動綠色採購績效卓越,落實環境永續。 新北市政府每年舉辦的績優綠色採購獎旨在表揚在環保、永續發展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及團體,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綠色採購推動永續發展,本月28日所舉辦「112年度綠色消費暨績優環保志工聯合表揚典禮」上,明志科技大學由孟魁總務長代表學校接受公開表揚,獲頒「綠色採購績優獎」。 該校長期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方面工作,校內採購不僅致力減少碳足跡,並優先選用國內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碳足跡標籤及減碳標籤等綠色產品,112年累計綠色採購金額更高達1仟多萬元,落實推動綠色採購績效顯著。 明志科技大學總務長孟魁表示,校園管理政策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理念融入,對於採購各類品項均以環保及節能減碳為前提,也響應環境部綠色辦公政策,從日常中向教職員生宣導推動簡單綠生活及環保意識,第五度接受綠色採購表揚,這是對我們學校在永續發展努力工作的肯定。 未來學校除持續進行校園綠色採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外,也積極結合社區居民共同推動減塑減廢議題及二手市集等資源循環永續工作,實踐大學社會責任,進而邁向淨零綠生活,創造綠色家園。
2023 ESG趨勢論壇暨APSAA獎項說明會 全台企業大脫碳-服務業淨零與中小企業因應之道 根據歐盟率先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出口商品至歐洲時都必須詳細計算碳排放。與此同時,台灣有許多產品出口到歐洲,在供應鏈環環相扣下,不僅對台灣的大企業產生影響,也勢必迫使中小企業加速面對企業脫碳的因應之道。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 於2023年03月23日(星期四),隆重舉辦ESG趨勢論壇以【全台企業大脫碳-服務業淨零與中小企業因應之道】為題,邀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與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吳采樺部長,共同探討國際趨勢脫碳的議題與相關作法。本次論壇採實體及線上方式舉行,實體20餘位嘉賓出席、同步線上參加約600餘人次,亦代表台灣各產官學界對企業如何脫碳之重視。 TAISE董事長、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外交部無任所簡又新大使蒞臨致詞表示,本次論壇是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年第一場ESG趨勢論壇,也是首次聚焦中小企業與服務業共同探討企業脫碳的因應之道。不僅如此,本次論壇總報名人數爆滿反映出相關利害關係人對於此議題之重視。去年3月份,政府公布全台的淨零路徑,讓台灣的中小企業積極的布局;然而,這過程一路上是非常快,因為就在今年年初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從原本的大企業(如鋼鐵、水泥業),擴大涵蓋到螺絲、螺帽等物件皆須計算碳排,對台灣的許多中小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更必須以最快速度擬定相關策略。所幸的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不斷帶領我們,是規模很大的工作主軸,包含「數位轉型、淨零排放、在地共榮」三大面向,透過今日何處長與吳部長的分享,將會帶給所有實體與線上的來賓們許多幫助。 活動特別邀請TACS台灣企業永續學院 郭財吉秘書長擔任主持人及引言人。經濟部邀請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分享政府因應企業脫碳的具體措施。何處長開頭即表示,論壇結束後將趕去立法院審核預算,該預算跟本次主題十分相關,政府已編列許多預算用於「中小企業低碳化、智慧化與產業升級相關的措施」。在中小企業處就編列約160億,未來三年透過融資貸款、自動利息補貼,幫助創新創業低碳化或智慧化的業者,或是老舊設備汰換以及採買節能設備,中小企業處都會提供相關補助。何處長也指出,國際法規趨勢影響產業大廠積極推動供應鏈的轉型與減碳,台灣中小企業主要可能面臨三大問題,包含缺乏資訊、能量不足、無所適從。所幸台灣政府跨部會合作提供許多淨零轉型的輔導,也針對企業的運營轉型需求提供相關協助,透過政府規劃2050淨零路徑、導入綠色金融3.0、協助企業建立低碳轉型環境,最後提高企業在國際上的「低碳競爭力」。 何處長表示,中小企業處會經由五大策略支援中小企業的減碳轉型: 1. 知識擴散(提供教育訓練、舉辦企業標竿學習、社群媒體宣傳輔導資源) 2. 健康診斷(簡化盤查指引、建置數位工具、掌握碳排熱點、制訂減碳策略) 3. 減碳輔導(深度輔導、結合上下游夥伴推動供應鏈減碳) 4. 環境優化(推動綠色租賃、協助企業取得綠電、擴大查證量能、設備汰舊換新補助) 5.財務支援(綠色融資及研發補助、提升淨零轉型誘因、ESG融資信用保證)。 最後,何處長表示經濟部規畫許多支持中小企業綠轉型的因應措施,同時,有許多的輔導資源與工具,希望許多業者可以多加利用,讓台灣的中小企業共同努力邁向脫碳目標。 超商龍頭之一的全家便利商店作為全台服務業的ESG標竿,邀請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吳采樺部長,與我們分享全家如何規劃與執行ESG策略。吳部長表示,許多專家都表示ESG在推動上必須貼齊該產業的營運模式,在平常的價值鏈中做徹底的實踐。此外便利商店跟許多民眾的生活貼著非常近,確實可以在通路上發揮很大的社會影響力,不僅是具規模的店鋪數量,便利商店的服務與每個人的日常息息相關。在行動裝置APP的平台上,全家做為該產業率先推出的業者,擁有逾600萬用戶,期許該平台不只是商業意義,更多是富含社會意義。吳部長指出,對於零售業的全家便利商店來說,主要的利害關係人莫過於是供應商與消費者,因此全家便利商店也將ESG的推動上聚焦在減塑、減廢、減碳、食品永續,四大構面上。以食品為例,最令每位店長苦惱的即是每日的鮮食訂購量,由於鮮食的保存期限僅為1-2天,過多與過少皆會影響超商的運營,甚至造成食物浪費;因此,全家便利商店依據消費者需求生產,並導入AI系統協助店長精準訂購鮮食量,以及推動「友善食光7折」達到降低鮮食過剩與減少食物浪費。不僅如此,結合APP平台的友善食光地圖與集章種樹活動等擴大永續影響力,目前全體會員共種下近2000多棵樹。與台北大學打造的6間負碳商店,提供消費者個人碳帳戶,透過消費累積碳權兌換折價券,鼓勵消費者選擇碳足跡標籤的產品。在設備上,藉由IoT與能源系統的導入,協助許多分店節約能源,並響應關燈一小時,爬樓梯上班等活動。最後,吳部長表示,服務業在推動ESG的策略上以多方有利為初宗,先滿足消費者,利他的同時也利己。並期望攜手同仁、加盟主、消費者共同減碳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 本次論壇亦聯合舉辦第二屆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獎項說明會,由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鄭頎一副執行長為大家介紹。鄭副執行長表示,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成長率達40%(與過去未包含宜居永續城市獎和頂尖永續長獎相比),反映出台灣許多企業近年來在永續轉型的許多面向上積極布局。本獎項將分為1. 鼓勵各界實踐SDGs之「永續行動獎」2. 鼓勵地方政府落實永續性之施政方案,成就永續城市之「宜居永續城市獎」3. 表揚致力於推動企業邁向永續發展相關工作貢獻卓著、足堪典範之個人的「頂尖永續長獎」。同時,將舉辦線上及實體的說明會:政府機關(4/21)企業(4/14, 5/11)大學(4/19)醫院(3/30),報名期間為2/1至5/19,並於7/21於「亞太永續博覽會」頒發獲獎單位,更多內容歡迎瀏覽參獎簡章。此外,今年的「亞太永續博覽會」將在7/21-23於世貿一館A、D區盛大舉行,將有來自各界的展覽、高峰會、論壇等豐富的ESG最新資訊與趨勢,歡迎大家一同共襄盛舉。 更多ESG趨勢論壇即將到來,立即免費報名! 04/13 綠色金融3.0-報告書趨勢與國際ESG金融服務 05/11 永續行銷大趨勢-台灣企業如何佈局品牌戰略 06/15 碳關稅與數位永續-永續潮流企業佈局
11月28日新北市政府舉辦「111年度綠色消費暨績優環保志工聯合表揚典禮」,明志科技大學連續四年獲頒「綠色採購績優獎」,由孟魁總務長代表學校接受公開表揚。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推動淨零排放已是各大學的重要課題,明志科大身為綠色大學會員學校,透過預防、減量、回收和再利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產生,將綠色消費納入校園環境保護政策中。校內採購優先選用國內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綠建材標章、碳足跡標籤及減碳標籤等產品,降低對環境的負擔,在111年就累計綠色採購金額達6百多萬元,推動綠色採購績效顯著。 明志科大總務長孟魁表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第12項是「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學校依據國家政策和優先事項,參與公共採購流程,每年持續推動綠色消費,鼓勵校內各單位採購時優先選購「低污染、省能源、可回收」之綠色環保標章產品,並定期結合社區辦理環境教育研習活動,發揮學校在當地影響力,使附近居民都能具有永續發展的意識,落實與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模式。未來學校除持續進行校園綠色採購工作之外,也積極推動校園減塑、減廢及二手市集資源循環等環境保護工作,為大學社會責任善盡一己之力。
A12 藝術空間
碳足跡標籤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