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留才」新聞搜尋結果, 共 19 篇 ,以下為 1 - 19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少子化衝擊企業競爭力?健康職場認證成留才新顯學,帶動團隊效能與雇主形象雙贏!

台灣企業正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人才短缺與生產力下滑已成為迫切的經營課題。在這個關鍵時刻,員工健康就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法規明定,50人以上企業須實施「臨場健康服務」,透過專業的職傷預防與健康管理,不僅能有效降低職災風險,更能顯著提升員工效能與留才率。更進一步的「績優職場」認證,則以科學化的健康促進計畫,將被動的福利措施轉化為主動的員工參與。不管是彈性工時、心理健康諮詢,還是反霸凌政策,系統化的健康職場認證都能協助企業同步提升品牌形象與團隊向心力。職場健康不是額外支出,而是最具效益的戰略投資,現在就閱讀以下完整文章,為您的企業打造堅實的健康防護網,開創勞資雙贏的新局面!   臨場健康服務是什麼?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與產業轉型,勞工長期承受高工時與高壓環境。為保障勞動權益並提升競爭力,法規明定員工人數達50人以上的企業須聘請醫護人員,提供臨場健康服務,協助落實職業傷病預防、健康管理及四大職場計畫(過負荷、人因性危害、不法侵害、母性保護)。此服務不僅符合法規要求,更能降低企業風險,打造健康職場。   臨場健康服務涵蓋健檢分析、職場危害評估、健康促進等多元項目,專注於「預防」而非治療。例如:協助中高齡員工適性配工、預防肌肉骨骼疾病、降低過勞風險,甚至提供孕期女性健康保護。企業可依產業風險等級(分三類)調整服務頻率,從每月1次到每年6次不等。透過專業醫護團隊介入,企業能提升員工福祉、減少職災,同時強化生產力與留才率。立即行動,為企業與員工共築健康防護網!   績優職場是什麼?與健康職場的差別?掌握績優健康職場實踐方法 健康職場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 國民健康署自2007年推動《健康職場認證》,鼓勵企業打造安全、友善的工作環境,至今已有超過3萬家企業通過認證。績優職場更進一步,透過五大構面(健康意識、心理、活動、飲食、管理)提升員工健康,並由專業團隊量身定制計畫,實現「由下而上」的健康文化。企業不僅能申請認證,還能角逐多項績優獎項,如健康永續卓越獎、營養健康獎等,展現對員工健康的實質承諾。   然而,台灣職場健康促進仍面臨挑戰。 許多計畫採「由上而下」模式,缺乏員工參與,甚至加重負擔。勞安法規配套不足、補償制度分散,也削弱企業推動意願。要真正改善,需從制度面著手,例如強化勞工參與、整合跨部會資源,並修法促進勞資平等對話。績優職場的實踐需兼顧生理與心理環境、個人健康資源及社區參與,才能創造兼具效率與人文關懷的工作環境,讓企業與員工共贏!   職場健康促進對企業好處多,全面了解認證申請流程及幫助! 職場健康已成為現代企業不可忽視的議題,它不僅關乎員工的身心狀態,更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從提供健康檢查、心理諮詢到優化工作環境,完整的健康促進計畫能降低員工壓力、減少病假率,並提升團隊向心力。此外,企業還能透過申請「健康職場認證」或「績優職場認證」,系統化落實健康措施,同時提升品牌形象與人才吸引力。   推動職場健康需從領導層支持開始,結合資源整合、員工需求評估及年度計畫執行,並透過教育宣導與成效評估持續優化,例如,彈性工時、運動補助或反霸凌政策等具體做法,能有效改善員工福祉。長期而言,健康的職場環境不僅降低人力成本,更能創造永續經營的優勢。想進一步了解如何實踐?立即點選文章連結,了解認證申請流程與衛福部建議的8大方法,為企業打造更友善的工作文化!   遇到職場不法侵害怎麼辦?構成要件、處理流程一次看! 職場不法侵害泛指勞工在工作時遭受肢體、言語或精神上的不當對待,例如暴力、霸凌、性騷擾或歧視等行為。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有責任預防此類侵害,並確保職場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指引將保障範圍擴及「非正式僱員」,如承攬商或外包人員,但臨場服務的顧問醫護因屬承攬關係,是否適用仍存爭議。這類醫護人員在提供服務時,常面臨職安人員或主管的不當對待,卻因身份特殊而難以獲得同等保護。   若遭遇不法侵害,建議蒐集證據(如錄音、紀錄)並透過內部申訴管道處理;必要時可向勞工局提出行政申訴或採取法律行動。對於承攬醫護或承包商,除向加害者所屬事業單位求償外,亦可依《職安法》要求連帶賠償。雇主應積極落實危害評估、建立通報機制,並提供教育訓練,以避免觸法(罰鍰3萬至30萬元)並維護職場和諧,最終目標是透過預防與妥善處理,打造零侵害的工作環境。   員工健康是企業永續的關鍵!想了解更多職場健康促進的實用方案與認證資源?歡迎立即拜訪職場健康促進官方網站,獲取最新法規指引、成功案例與專業輔導資源,為您的企業量身打造健康防護網,開啟勞資共贏的新篇章!

文章來源 : 達文西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07 加入收藏 :
雲林移民署攜手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 共同宣導移工留才新制

為延攬國際人才,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及雲林縣專勤隊結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共同辦理「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宣導說明會」,現場解說移工轉任中階技術人才居留相關規定及防制人口販運宣導,吸引企業及雇主熱烈參與。    雲林縣現有將近2萬3,000名移工,實為當地產業及社福人力的重要支柱,配合「留用外國中階技術人力計畫」滾動式放寬申請條件,可以讓更多符合資格的移工與僑外生轉任中階技術工作,彌補人力資源缺口。雲林縣服務站進一步說明,從事中階技術工作滿5年,每年在臺居留183天以上,工資達基本薪資2倍以上或取得乙級以上技能檢定且在臺無犯罪紀錄者,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營造更為友善且更具競爭力的工作環境,藉以吸引更多技術移工、優秀人才長期留臺發展。    雲林縣服務站站主任黃仲傑表示,雲林科技大學與虎尾科技大學現有碩博士外籍師生達507名,儼然為雲林縣國際人才匯聚之地,為擴大延攬國際人才,本站積極透過策略聯盟共同宣導,於113年雲林科技大學有3位學術人才獲頒梅花卡;另本轄內亦有2位學者取得高級專業人才等永久居留資格,未來仍將持續結合各單位宣導,期許能讓更多國際優秀人才願意生根臺灣,提升國際競爭力。

文章來源 : 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55 加入收藏 :
【北榮護理徵才博覽會】AI科技與飯店級宿舍打造友善職場,現場近百位人員共襄盛舉

在少子化與護理人力壓力日益沉重的挑戰下,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投入臨床照護,成為醫療體系的重要課題。為了協助年輕世代深入了解護理專業、建構正向職涯認同,臺北榮民總醫院於5月10日舉辦「護理徵才博覽會」,當天即便大雨滂沱,仍吸引近百位人員踴躍參與。 臺北榮民總醫院於5月10日舉辦「護理徵才博覽會」,護理部主任沈青青(下圖第一排右5)集結各科護理團隊與多所大專院校各年級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共同參與,協辦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派代表胡芷瑄(下圖第二排右2)共同參與活動與交流,攜手推動護理人才培育。(圖/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 本次活動由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共同協辦,基金會長期關注職涯發展,致力於鏈結產學資源、提升職場適應力。影響力教育基金會代表胡芷瑄(圖右)赴現場進行活動紀錄與參與,一同見證北榮在護理人才招募上的創新嘗試與用心規劃。(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六大站點實境體驗 AI科技助攻臨床效率 本次活動規劃6個護理體驗站,包括內科、外科、手術組、產兒科、急診/加護組與護理資訊等,各科皆設計互動式闖關遊戲,讓學員深入了解臨床工作樣貌。其中,最受矚目的「護理資訊站」展示了北榮近期自主研發的多項智慧照護科技。 護理徵才博覽會現場設置六大體驗站點,包含內科、外科、手術組、產兒科、急診/加護組及護理資訊站,由北榮護理師帶領學員實際體驗各科特色與臨床應用,深入認識護理工作的多元面貌與專業價值。(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臺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面對護理人力短缺的挑戰,北榮雖不敢說人力完全充足,但在大家的努力下,醫療品質始終維持高標準、毫不打折。我們的整體工作環境很不錯,關鍵在於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持續優化護理工作內容,提供病人更安全、有效的照護。而智慧醫療的導入,正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解方。」 護理紀錄是護理師日常重要的業務,為協助護理師提升護理紀錄書寫效率,護理部與資訊室攜手合作開發「AI輔助護理紀錄」。此系統是使用北榮自建的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北榮腦(TVGH Brain)」,並透過院內的資料調教,量身打造出專屬北榮的「AI護理紀錄」,系統在由院內資訊室所建置的「北榮一號雲」上運行,可有效確保病人個資的安全與隱私。 這些科技工具包含AI輔助書寫、語音輸入、即時翻譯、全人護理指導智慧地圖及第二代智慧輸液幫浦系統,皆已廣泛導入臨床,體現北榮以「智慧護理」為核心的醫療革新。 制度與環境雙軌支持 全新宿舍打造「第二個家」 除了臨床工作面的創新,當天活動也安排北榮環境導覽,包括全新宿舍與「忘憂湖」園區參觀,實地感受未來工作與生活場域。(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北榮致力於打造全人照護的工作環境。新落成的醫護專屬宿舍大樓備受關注。該宿舍斥資逾21億元,僅用473個日曆天即完工啟用,是全台醫界少見的高速工程。 全新宿舍大樓共18層、提供逾1200床位,以「家」為概念打造,每間四人房皆設有景觀大窗、專屬衛浴與個人床組書桌,另設有洗衣烘衣一體化設備、免費制服洗滌配送服務、值班床及24小時販賣機區。高品質的硬體環境與飯店式管理制度,大幅提升護理人員的生活品質與安全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入住月租僅新台幣1000元,其餘由醫院吸收,實質減輕青年護理人員的經濟負擔,也讓「住得安心、工作有感」不再只是口號。 職涯交流與現場面試 學員熱情參與薪資與福利獎徵答活動,現場舉手搶答氣氛熱烈,充分展現對北榮護理制度的關注與興趣;同時也開放現場面試機會,有意加入北榮的學員即刻體驗一站式求職流程。(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活動現場不僅設有薪資與福利獎徵答,亦開放提問與QA環節,讓學員充分了解北榮護理制度與未來發展方向。對有意加入北榮的學員,亦提供現場面試機會,讓學員有機會立即展開與北榮的職涯連結,打造求職體驗一站式整合。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暨知名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博士指出:「台灣護理職場長期面臨人力短缺與高離職率問題,年輕世代對工作環境與職涯支持系統的期待也日益提升。像北榮這樣主動導入AI輔助系統、提供高品質住宿與透明的制度介紹,正是留才與育才的重要關鍵。」 北榮護理部將於本月29日下午3點至5點,在臺北榮總介壽堂舉辦「2025徵才博覽會 PART 2」,活動主題為「徵才閃閃嘉年華」,內容包含院區導覽。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一同探索北榮護理的精彩職涯機會!

文章來源 : 財團法人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40 加入收藏 :
規劃未來職場:2025年8大人才趨勢

40%專業人士認為「企業間的招聘與留才競爭」是推動職場變革的主因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23日 - 面對經濟不確定性,企業正在採取更注重成本的方法,收緊招聘預算,並專注於留住頂尖人才。招聘過程變得更長,公司轉而發展薪酬以外的人才策略如職場轉型,以吸引和留住合適的人才。 為了幫助企業在市場中掌握局勢,全球人才解決方案公司 Robert Walters 正式發佈全新《2025 年職場趨勢報告》,深入剖析當前8大全球職場趨勢,關於招聘、領導力和工作文化變革方面的見解,並為企業人才吸引與留任提供解方法。 Robert Walters 近期調查顯示,全球40%的受訪者認為「企業間的招聘與留才競爭」是推動職場變革的主因,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公司財務狀況」、「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員工的需求」。 Robert Walters 香港總經理 John Mullally 進一步指出:「具前瞻性的公司已經透過強化適應力、加速數位轉型、調整管理模式等策略,積極搶占先機和保持競爭優勢。」 2025年全球職場8大熱門趨勢: 人工智能與招聘 以人為本的領導力 建立僱主品牌:從招聘開始 遠距工作的反思 靈活的全新辦公模式:窗口工作法 橫向的曲折職涯或縱向的階梯式晉升? 重返職場的浪潮 未來職場的技能需求與趨勢 資料來源:Robert Walters《2025 年職場趨勢報告》,點擊連結以探索更多詳細資料。 彈性工作安排的期望差距 - 工作與生活平衡及以人為本的領導力應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 Robert Walters 2025年薪資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求職時會優先衡量3個指標,分別是「花紅福利」(80%)、「私人醫療保險 」(75%)以及「彈性的工作模式」(73%),由此可見彈性工作模式、平衡工作與生活對於求職者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然而,2024年由企業帶動的「重返辦公室風潮」顯然與專業人士的期待相悖。Robert Walters《2025 年職場趨勢報告》中顯示,以人為本的領導模式 — 以包容性、同理心為出發點、以超越利潤為目的,為員工提供靈活性和心理安全的環境,尊重其健康和福祉,更能有效提升組織對人才的吸引力與留任率。因此,更能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四天工作制」、「窗口工作」(Window Working)等新的混合辦公模式,持續受到關注。 作為新興的彈性工作模式「窗口工作」(Window Working),允許員工根據自身高效能時段來安排工作,而非遵循傳統的固定工時。這種方式鼓勵員工在生產力最高的時段集中精力處理重要任務,同時保留足夠的彈性來兼顧個人需求。 職涯發展模式轉型中:已由「階梯式上升」演變為「蜿蜒前進」的模式 94%員工偏好重視職涯發展的企業 Robert Walters 最新調查發現,94% 的員工更傾向於長期留任於重視職業發展的企業,這突顯了企業加強內部學習與發展計劃(L&D)的重要性。 在香港,近40%僱主將會在今年強化內部學習與發展計劃以提升員工技能。目的旨在與員工的價值觀和期望對齊以便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來,職涯發展模式正在轉型,傳統的階梯式晉升正逐步被橫向的「曲折職涯 」取代,專業人士愈發重視橫向發展與跨職能成長,以獲取更多元的技能與機會。這種模式強調橫向調動、跨職能經驗和基於技能的成長,而非僅僅依賴於層級晉升。 招聘流程全面導入人工智能,但「人」的部分仍無法替代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逐漸普及,在香港,75%的專業人士稱他們在工作中已經開始透過Chat GPT 等人工智能模組來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比例較2023年11月的45%大幅提高。然而,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應用仍停留在相對初步的階段。 未來,人工智能將從招聘廣告撰寫、候選人搜尋與篩選、到聘僱決策,全面滲透招聘流程。在人工智能的參與下,企業將能大幅提升招聘效率,從而提升競爭力。 然而,Robert Walters《2025 年職場趨勢報告》也明確指出當下人工智能模組在招聘的應用仍有其局限性,企業須兼顧公平與道德,並認知到人性化判斷仍然不可取代,聰明的企業將在技術與人性化判斷之間找到平衡。 在最新發佈的《2025 年職場趨勢報告》,Robert Walters集結多位專家深入剖析當前全球職場趨勢,旨在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為企業人才吸引與留任策略提供建議。 歡迎查閱完整報告:https://www.robertwalters.com.hk/insights/hiring-advice/e-guide/top-talent-trends-in-recruitment.html Hashtag: #HiringTrends #RobertWaltersHongKong #2025 #Workplace #TalentTrendshttps://www.robertwalters.com.hk/http://www.linkedin.com/company/robert-walter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華德士 (Robert Walters)Robert Walters 是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人才解決方案企業。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為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招聘、招聘流程外包和人才諮詢服務。我們致力為組織提供能實現願景與目標的人才解決方案,並攜手求職者一起重新定義職涯、實現其工作抱負。 香港辦事處成立於1997年,專注於長期或合約制招聘服務,涵蓋會計與財務、工程與物業、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法律與合規、銷售與市場營銷、秘書及業務支援、供應鏈、物流與採購,以及資訊科技與轉型。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80 加入收藏 :
IMC精英揭密企業如何逆轉人才流失危機,打造創新成長新引擎!

前言:  面對人才流動,您的企業是如臨大敵,還是蓄勢待發?別再將離職視為單純損失!本文顛覆傳統思維,揭示適度人才流動如何成為企業再創高峰的契機。從內部活化到外部引進,我們深入剖析如何藉由人才的轉移,激發組織創新能量。同時,針對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資遣議題,我們提供詳盡的法律指南與實務建議,助您合法且妥善地處理,降低勞資風險。更重要的是,資深獵頭專家將現身說法,打破高薪迷思,教您如何以價值觀與發展願景收編高階人才,讓人資不再為人才流失所困擾!這是一份助您轉化人才挑戰為成長動能的實戰指南,企業主與人資夥伴絕不容錯過!   淺談「人才流動」,是企業危機?還是契機? 別再將人才離職視為企業的損失!有時,適度的人才流動,反而是企業再創高峰的轉機。當員工在同一職位停留過久,工作熱情與學習曲線可能逐漸平緩,此時,引進外部人才,如同為組織注入新活力,他們帶來不同產業的視野與經驗,往往能激發出嶄新的市場洞察與創新思維。例如,一位曾任資訊主管的人才轉戰業務,便憑藉其獨特的「人」本經營理念與深究精神,在短期內創造亮眼業績,更引領團隊共同成長。 不僅如此,企業內部的職位轉調,也能打破部門間的隔閡,促進彼此交流與合作,更能培養員工多元的視角。如同一位資深業務組長轉調至人資部門,看似令人不解的決定,或許正能為組織帶來全新的可能性。因此,領導者應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人才流動,精準選才,每一次的人員變動,都可能成為激發企業創新的觸媒,為組織發展帶來持續的動能。   雇主與人資必看!如何做好資遣預告? 資遣是企業不得不的決定,如何妥善處理至關重要。雇主應回歸法律面,首要了解資遣預告期,依員工年資提前告知,並給予每周最多兩日有薪謀職假,助其順利轉換。資遣須符合歇業、虧損、不可抗力等五項法定條件。 完備的資遣流程包含確認理由、計算預告期與資遣費(新舊制算法清晰)、通知員工、辦理資遣通報、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及發放資遣費。針對未滿三個月員工預告期、離職後回任年資計算等常見問題,亦有明確說明。 謹慎合法的資遣,不僅能規避勞資糾紛,更能維護企業形象與在職員工的信任感。部分企業提供優於法令的轉職輔導,展現對離職員工的關懷與責任。   獵頭教你留才:用這3招收編高階人才! 高階人才頻頻出走,總讓人資部門如坐針氈?資深獵頭專家直指核心:別再只用高薪挽留!真正能打動頂尖人才的,是更深層次的價值契合與發展願景。他們不僅觀察企業的經營理念是否與自身價值觀相符,更細膩地從面談細節、面試官層級等蛛絲馬跡中,判斷企業文化是否值得託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領域的高階人才,重視的誘因也大相逕庭。業務型人才或許對豐厚薪資較有感,但管理、財務、技術等專業人才,往往更看重能否擁有充分發揮的舞台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對於四十歲以上的資深經理人而言,轉換跑道,追求的已非單純的薪資數字,而是成就感與被尊重的專業價值。 成功案例印證了這一點:理念的共鳴、企業對專業的重視與賦予的發展空間,往往能超越薪資的吸引力,讓原本已有其他機會的資深主管欣然加入;而對產業的熟悉與對企業前景的信心,更能點燃退休專業人士的第二春。想讓人資擺脫高階人才招募的困境?先理解他們真正在乎的,才能精準出擊,成功延攬頂尖人才。   適度的人才流動可為企業注入新動能,帶來創新與成長機會。透過有效的資遣處理與精準的人才招募策略,企業不僅能降低風險,還能吸引頂尖人才,提升組織競爭力。歡迎造訪IMC精英官方網站,了解更多人才管理與招募的實戰建議,助您的企業穩步邁向成功!  

文章來源 : 達文西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61 加入收藏 :
勞動部洞察銀髮特質結合趨勢產業 培訓「聊天陪伴員」

「早安,昨晚睡得好嗎?」走進日照中心,迎面而來的是笑容可掬73歲張瑛珍聊天陪伴員,她總是用親切溫暖的問候,陪伴日照中心的每位長輩。據統計,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最有感即是「照顧產業」中堅人力缺乏議題,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高屏澎東區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特別開辦「銀力聊天陪伴員」職能開創課程,助攻中高齡及高齡人才強勢重返職場。在公營單位服務47年擔任客服部股長的張大姐,原本退休後日子一片空白,經過培訓課程的實務訓練,張大姐用她最擅長的聊天陪伴重返職場,目前已經工作長達半年多,也豐富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指出,全國照顧服務員人數約9萬5千人,然而需要長照服務的人口已高達83萬人以上,長照人力嚴重缺乏,加上少子化的影響,為補足這個缺口,高分署銀髮中心積極推動將長照工作內容進行友善拆解,並改善工作條件。例如,成功輔導長照企業開設「聊天陪伴員」職缺,工作內容僅限於陪伴長者聊天。此外,並配合張大姐居所安排離家近和工時彈性的友善條件。善用銀髮族世代經驗與特質,增加留才率,這個現在正夯的友善職務亦成為最佳的職涯選擇。 親和力十足的張瑛珍,雖然未曾接觸過照顧產業,一開始也擔心自己能否勝任?但經過高分署銀髮中心輔導員一再鼓勵她活用客服專長參訓。穩定職場的瑛珍姐開心的說:「原以為在體力限制下無法再重返職場,感謝高分署銀髮中心給我這個機會,讓我還能重操舊業,用過往的客服經驗,服務不一樣的族群,開啟第二人生的另一扇窗」。聘用瑛珍姐的企業代表鄒主任也肯定地回饋:「張大姐有效提升了服務品質,讓客戶的滿意度顯著提高。瑛珍姐的親和力和溝通能力使得長輩們更加願意參與各項活動,提升案家的凝聚力也讓我們企業正向形象加分。」。           勞動部勞發署高屏澎東分署郭耿華分署長表示,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為中高齡民眾的最大優勢,如何在產業缺工趨勢下,讓企業看見他們的價值,並成為企業的得力幫手,成為本分署銀髮中心時下首要的推動目標。因此,高屏澎東區銀髮中心積極開發多樣化的中高齡友善職缺與規劃第二專長職能培訓課程,讓銀髮世代能華麗轉身,重回勞動市場。歡迎有意願重返職場的銀髮夥伴,或是有意運用銀髮人才的企業或資源團體,撥打銀髮中心專線07-7252586洽詢。

文章來源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14 加入收藏 :
2025 年 7 月 10 日 (星期四) 農曆六月十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