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測量」新聞搜尋結果, 共 574 篇 ,以下為 25 - 48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香港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 2022 週年研討會 檢視新界土地供應來源和現行措施 思索未來土地發展新方向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0月15日 - 香港測量師學會(下稱「學會」)今天假座香港JW萬豪酒店舉行「產業測量組 2022週年研討會」,本屆研討會以「新界土地供應新機遇」為主題,邀請到多個政府部門的首長、土地開發商、知名學者、專業精英及企業領袖共同探討新界土地的發展策略,並與現場及線上與會者作深入交流,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本屆研討會以線上線下模式同步進行,共吸引逾300百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學會非常榮幸邀請到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議員擔任週年研討會的主禮嘉賓,以及多位政府部門主管、專家及知名學者聚首一堂,就不同講題進行演講,一同探討籌劃新都會基礎設施及土地規劃、農地和非住宅用地變更、構建以社會為本的公私營合作模式、以創新思維迎接土地發展等範疇,以高視野、客觀而專業的角度,為新界土地可持續發展作前瞻性戰略策劃與分析。 是次研討會分為三部分,當中講者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署長鍾文傑先生, JP分享「新機遇、新土地、新都會 — 宜居宜業宜遊的北部都會區」、香港特別行政區路政署署長陳派明先生, JP分享「籌劃交通運輸基建 迎來新都發展」、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浩明測量師分享「高效市場 + 有為政府」、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工程師分享「新區造地靠庫房 舊區覓地誰付鈔」以及香港立法會議員黃元山博士分享「公共政策研究的分析和觀察」等等房地產相關的議題。並且邀請到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測量師,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測量師及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趙錦權測量師分別主持三部分的答問環節。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趙錦權測量師在表示:「長久而來,土地與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着整個香港社會。政府早年倡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及近年公佈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讓我們預見新界地區將會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中。」並寄語參與的同學,期望他們能透過研討會,深入瞭解本港發展的最新趨勢,為投身測量業界作好準備。 主禮嘉賓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議員稱:「主禮嘉賓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議員稱:「要全面發展北部都會區達至「兩灣一河雙城三圈」的優質發展圈,需要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意味政府須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農地、荒廢的魚塘及濕地緩衝區,但以現時的法例法規,就連粉嶺高爾夫球場的9公頃用地亦歷時超過一年仍未有定案,按照這個節奏,想要全面發展北部都會區似乎是困難重重,建議政府盡快檢討及修訂現時有關城規條例及相關法例法規,與發展有關的修改土地用途及建屋的部門商討如何簡化審批程序。」 香港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主席陳致馨測量師表示:「隨著社會不斷變遷,以及未來10年大灣區的發展會為香港帶來龐大商機,開拓新發展區及增加土地供應確實有急切需要。期望藉著研討會有助大家從多角度了解香港土地房屋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一同以創新思維推動香港向前邁進及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香港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2022週年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林增榮測量師在閉幕辭中表示:「研討會讓我們知悉好的規劃是踏入成功的第一步,要釋放發展潛力,基建先行是不可或缺的。公私營合作可提速、提效各項發展計劃,同時政府必須以新思維去解決積存已久種種窒礙發展的問題,多管齊下為香港未來土地發展定新方向、新里程。」 出席嘉賓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序) 產業測量組 2022週年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 林增榮測量師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 韋志成工程師, GBS ,JP, FHKEng 香港特別行政區路政署署長 陳派明先生, JP 香港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主席 陳致馨測量師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 凌嘉勤教授, SBS 香港立法會議員及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 黃元山博士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黃浩明測量師 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 (香港地產) 温偉明測量師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 鄒廣榮教授測量師 (答問環節主持人)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 葉劉淑儀議員, GBM, GBS, JP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 趙錦權測量師 AECOM 亞洲區區執行總裁 鍾小平工程師 香港特別行政區規劃署署長 鍾文傑先生, JP 香港立法會議員 謝偉銓測量師, SBS, JP (答問環節主持人) 高力國際物業顧問(香港)有限公司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董事 蘇穎筠測量師 產業測量組 2022週年研討會會刊可按此下載: https://www.hkis.org.hk/hkis/general/annual-conf/2022/gpd/gpd-conf2022proceed.pdf 按此下載高清活動相片 Hashtag: #香港測量師學會關於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是香港唯一依法例而設立的測量專業組織,成立於 1984 年,截至 2022 年 9月 26 日,會員人數達 10,774人,其中正式會員佔 7609 人,副會員佔 62人, 見習測量師及學生佔 3103 人。 本會的工作主要是制訂專業服務的標準,包括制訂專業守則、釐訂加入專業測量師 行列的要 求,並鼓勵會員透過持續專業進修以增進專業技能。學會在政府訂定政策 方面擔當重要的諮詢 角色,並十分關注影響測量專業的事務。我們曾向政府提供的 意見包括樓宇安全及僭建問題、 物業管理問題、城市規劃及發展策略、建築質素和 房屋問題,並就量度樓宇面積、房地產估價、測量土地邊界等標準發出指引。 詳情請瀏覽官方網頁: http://www.hkis.org.hk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isofficial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189 加入收藏 :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周年研討會2022 「建築資產管理與鄉郊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發揮測量專業 促發展與保育平衡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0月14日 -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下稱「本組」)於今天假座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舉行周年研討會,議題為「建築資產管理與鄉郊保育的可持續發展」。今屆研討會回歸實體模式舉行,共吸引近250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會議。政府官員、企業領袖、行業專家以及學者聚首一堂,並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 擔任研討會主禮嘉賓,共同就推動香港成為可持續發展城市出謀獻策。 隨著大眾對社區及鄉郊保育的聲音日增,政府亦在施政報告中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大力推動城鄉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並擴大以往環境局的職能,成立環境及生態局。建築測量師致力發揮專業,特邀各範疇的專家擔任講者,分享如何在社會經濟發展與保育兩者中取得平衡。冀能透過創新科技應用及引入新思維,啟發測量業對可持續發展的倡議,為建構綠色城市作出貢獻。 於研討會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擔任研討會主禮嘉賓,並與與會者分享:「今日的主題恰如其分地道出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重心,寄望建築測量師在未來能繼續以提升整個建築環境為依歸,以人為本,平衡人文經濟活動與保育;在提升現有建築的安全性之餘,同時提升其節能、減廢效益,為共同達成香港特區政府所制定2050年前的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是次研討會共分為三部分,包括「鄉郊保育」、「綠色建築」及「可持續發展」,並由九位業界翹楚及專家學者擔任演講嘉賓,以更全面、專業的角度分享現今可持續發展的趨勢與探討測量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其中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分享「就可持續建築環境制定建築標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築署署長謝昌和先生, JP分享「可持續和宜居城市:我們的出路」、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 BBS分享「鄕郊保育與城鄉共生」、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教授, SBS分享「香港自然及文化資產的保育與修復」、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健枝教授, SBS, JP分享「鄉郊發展的環境影響評估」、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野生動物及濕地保育總監ERIC WIKRAMANAYAKE博士分享「灰綠融合:以后海灣濕地作為自然解決方案,打造宜居、具氣候變化適應力與韌性的北部都會區」以及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副總監何浩賢先生分享「邁向碳中和的建築資產:太古地產的策略與願景」等主題,在現場引起與會者熱烈討論。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表示:「可持續發展作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指標,測量師需與時並進,透過創新應用及發揮新思維,持續在建築項目周期的不同階段發揮所長,提升工程質素之外,亦要以建構保育發展共存,更綠化及更宜居的環境為目標。」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執行理事暨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郭柏威測量師在閉幕辭中表示:「是次研討會多方面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方案以及測量業在未來的發展方針。我們希望與會者能藉着研討會全方位獲得最新的行業資訊及技術,並從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潛力。」 講者名單(按演講次序)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主禮嘉賓) 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 SBS 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教授, SBS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健枝教授, SBS, JP 香港特別行政區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 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築署署長謝昌和先生, JP 商界環保協會營運總監梁志峰工程師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野生動物及濕地保育總監ERIC WIKRAMANAYAKE博士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副總監何浩賢先生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董事陳永康博士工程師, JP 講者名單及演講題目可按此下載 周年研討會會刊可按此下載 按此下載高清活動相片 圖片說明: 001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左三)、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右二)、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趙錦權測量師(右三)與一衆香港測量師學會執行理事出席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周年研討會2022。 002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擔任主禮嘉賓。 003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致開幕辭。 004 今屆研討會回歸實體模式舉行,共吸引近250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會議。 Hashtag: #香港測量師學會 關於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是香港唯一依法例而設立的測量專業組織,成立於1984年,截至2022年10月14日,會員人數達10,780人,其中正式會員佔7,616人,副會員佔62人,見習測量師及學生會員佔3,102人。學會的工作主要是制訂專業服務的標準,包括制訂專業守則、釐訂加入專業測量師行列的要求,並鼓勵會員透過持續專業進修以增進專業技能。 學會在政府訂定政策方面擔當重要的諮詢角色,並十分關注影響測量專業的事務。我們曾向政府提供的意見包括樓宇安全及僭建問題、物業管理問題、城市規劃及發展策略、建築質素和房屋問題,並就量度樓宇面積、房地產估價、測量土地邊界等標準發出指引。至於與海外及國內聯繫方面,本會海外中國多個專業測量及估價學會簽署協議,互相認可對方的會員資格;此外,香港測量師學會也是多個國際知名測量組織的成員。 詳情請瀏覽官方網頁: http://www.hkis.org.hk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isofficial 關於建築測量組建築測量組於1985年,是香港測量師學會六個組別之一。截至2022年10月14日,會員人數由成立初期的119人,增至1,595人。於過去36年來,本組舉辦了不少會議、訪問活動及出版了不少刊物,推廣建築測量專業的服務和形象。 要成為專業的建築測量師,需通過專業評估和規定的實踐培訓。我們秉承香港測量師學會嚴格的專業標準,要求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和效率,以及遵守嚴格的專業操守守則。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770 加入收藏 :
2022 亞洲五金展覽會熱烈開展- 鍍膜烤漆測量/粗糙度量測/推拉力計推薦廠商- 瑩鴻貿易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長期經營B2B國際貿易買家與賣家的媒合服務,是全球最資深專業的貿易平台,目前擁有數百萬的全球會員,六十多萬家供應商、以及數百萬最新的貿易商品,每天都有上千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專業買家尋找商品及供應商,並連繫賣家進行業務合作,是亞洲非常重要的貿易推廣通路。 由AsianNet 亞洲網路/ TradeAsia亞洲貿易網所聯合舉辦的2022 亞洲五金展覽會 (ASIAN HARDWARE ONLINE EXHIBITION 2022) 即將於2022年10月19日至2023年2月28日 盛大開展,  廠商及產品分類涵蓋工具及配件、緊固件及扣件、鎖具、衛浴五金、水暖五金、門窗五金、傢俱五金、櫥櫃五金、建築設備、建築材料、電池、電線、園藝工具、戶外休閒傢俱、汽車維護保養設備、汽修工具、車用配件、五金加工機械、模具製造機械、物流倉儲設備、安全防護等分類,展出上千個最新產品及工具,產品玲瑯滿目並預計有近10萬的人次的國際買家上線瀏覽商品,商機無限。   鍍膜烤漆測量 / 粗糙度量測 / 推拉力計 推薦廠商 三豐Mitutoyo SJ-210 表面粗度測定機 2.5D手動影像量測儀(VMM系列)VMM-1510D Mitutoyo數位卡尺 美國 DeFelsko PosiTector 6000膜厚計(兩用型/非磁性/磁性) 德國 ElektroPhysik MiniTest 膜厚計  SHIMPO電子式推拉力計  ATTONIC指針式推拉力計 IAMDA電子式推拉力計 IMADA指針式推拉力計 企業官網:https://www.ynghorng.com.tw/zh-tw 連絡電話:886-2-25976788 地址 : ( 10364 )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46號 聯絡信箱:ynghorng@ms29.hinet.net

文章來源 : AsianNet 亞洲網路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294 加入收藏 :
勞動部高分署推動大專青年預聘計畫 助青年開啟職場新篇章

為提升大專生就業知識及技能並提供大專青年更多就業機會,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積極推動「大專青年預聘計畫」,鼓勵重點產業預聘大專青年,運用工作崗位訓練方式,強化他們的職場實務技能,為大專青年鋪就業之路,打造更多適才適所的就業機會。 勞動部推動大專青年預聘計畫,結合業界資源,提供在校青年320小時以上的工作崗位訓練,並指派資深員工擔任職場導師,讓青年快速累積工作經驗,這項措施不只解企業的人才荒,更讓青年在畢業前就能提早適應職場。 畢業於正修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的曾昱龍,在參加學校安排的講座後受到激勵,決定加入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推動的預聘計畫,透過業師教授實務課程打下紮實基礎,也在大四時積極考取營造業甲種職業安全衛生主管、工程測量乙級等專業證照,前往大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工作崗位訓練。 在工作崗位訓練的過程中,公司安排職場導師帶領昱龍,學習圖說、工序、施工品質與進度管控等專業項目,並在職場前輩的經驗傳承下,他慢慢具備工程師的溝通協調能力,協助處理數家進場施工廠商的介面問題、監督廠商按圖施工,注意相關工項的施作狀況與期程,避免與其他工項衝突。昱龍大學畢業後順利留任公司,他很感謝「大專青年預聘計畫」,能讓自己提早接觸職場環境,成功實現了畢業即就業的目標,期許未來在公司學習更深的技術及專業知識。 高屏澎東分署長郭耿華指出,「大專青年預聘計畫」為鼓勵大專院校與企業共同參與,學校端申請大專就業學程最高可補助80萬元,企業端每訓練一人最高補助7.2萬元。此外,受訓的青年學子畢業後以正職留任企業滿一個月,還可領取1萬元留任獎勵金。如欲進一步了解計畫,可洽詢(07)8210171分機1332或至青年職訓資源網(https://ttms.etraining.gov.tw/eYVTR/)查詢。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4 加入收藏 :
Datacolor 宣佈推出新一代精密便攜式光譜儀 Spectro P Series

紐澤西州勞倫斯維爾2025年3月13日 /美通社/ -- 全球色彩管理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者 Datacolor 宣佈推出 DatacolorSpectro P Series,這是一款新一代便攜式光譜儀平台,專為要求嚴苛的工業環境所設計:在這些環境中,一致的色彩品質控制 (QC) 是不可或缺的。 Datacolor Spectro P 系列 在塑膠、汽車、紡織、油漆和塗料應用中,由於製造條件、材料和製程的差異,要確保一致的色彩品質,殊非易事。Spectro P Series 可解決這些挑戰,從實驗室到生產現場提供高度精確且可重複的量測,確保各批次的產品質量保持一致。 Datacolor 全球產品經理 Ahsan Anwar 表示:「全新 Spectro P Series 改變了客戶管理最嚴苛色彩測量任務的方式。性能穩定可靠、機身智能便攜,加上介面直覺易用,每次都能提供精確的色彩效果。」 Spectro P Series 首次推出兩款先進型號,P200 和 P300,務求在便攜式光譜測量方面設定新標準,實現精確且一致的色彩質量控制。 P200 性能可靠,採用單光圈設計、藍牙連線,而且堅固耐用,適合執行日常的 QC 工作。 為提供進階功能,P300 提供雙光圈彈性、UV 校正、光澤度評估、WiFi 連線,以及擷取和儲存樣品影像以增強可追蹤性。 這兩種機型都具備最先進的視覺自動對位系統,可確保精確定位以進行精確測量,且可靠易用。 機身輕巧,設計符合人體工學,非常適合在生產樓層和實驗室中長時間使用。 這兩款機型還配備了直觀的觸摸屏界面,提供現代化且友善的使用者經驗。 P200 和 P300 結合了創新功能、減輕重量,攜帶方便,為全球產業提供先進解決方案,以實現卓越的色彩品質控制功能。 詳細資訊,請瀏覽 www.datacolor.com/pseries。 Datacolor 簡介 Datacolor 作為全球領先的色彩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所提供的軟件、工具及服務能確保物料、產品及影像輸出準確的顏色。在過去 50 多年來,全球領先的品牌、生產商及創作專業人士均使用 Datacolor 的創新解決方案,以持續實現準確的顏色輸出。公司為歐洲、美洲及亞洲的 100 多個國家/地區提供銷售、服務及支援。服務的行業涵蓋紡織和服裝、油漆和塗層、汽車和塑膠、攝影、設計及錄像。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datacolor.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5 加入收藏 :
2025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現已接受報名 向年輕工程師徵集創新發明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12日 - 本年度James Dyson設計大獎今天正式於全球 28 個國家及地區接受報名。作為一項國際性的設計比賽,此獎項鼓勵現屆學生和新近畢業生發揮創意,提出能有助解决日常生活挑戰或全球性議題的創新設計,為改善人們的生活做出實質性貢獻。 自 2005 年創辦以來,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已資助超過 400 項發明及頒發逾 100 萬英鎊獎金,並為得獎者提供國際性的展示平台。成功晉身評選並獲 James Dyson 親自選出的國際冠軍將可獲得 30,000 英鎊獎金,且有機會獲得廣泛的媒體曝光,為其發明的商業化進程提供重要跳板。 mOm incubators就是成功的歷屆獲獎發明之一,它是一款低成本、可充氣的保溫箱,旨在為發展中地區照護早產新生嬰兒的醫護人員提供更多靈活性。該發明由英國拉夫堡大學產品設計與技術系畢業生 James Roberts 研發,至今已為超過 10,000 名患者提供支援,並持續在全球擴展業務,包括烏克蘭等衝突地區。 歷屆香港區得獎者亦同樣積極優化他們的發明,為市場帶來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2023 香港區冠軍及國際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E-COATING 正透過回收的廢玻璃來製造環保塗料,重新定義可持續冷卻技術。自獲獎以來,團隊在商業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進行大規模生產測試,并準備於今年正式推出首代產品,為其可持續方案的後續升級及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陳海鋒及肖璨表示:「獲得可持續發展獎並得到 James Dyson 的認可,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榮幸。這個獎項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合作機會和業界的關注,讓我們能改進技術並擴大發明的影響力。我們很期待能繼續推動可持續解決方案發展,創造更綠色的未來。」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得獎團隊是 2022 香港區冠軍 O-Oley。該團隊一直致力於透過其智能護目鏡革新眼部護理,幫助人們改善眼部健康。榮獲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後,團隊藉由寶貴的行業曝光與認可,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使用便利性,並開發了另一款新產品,用於測量眼部治療的效果。 郭健南、除旻志、梁婉盈和陳冠中表示:「參加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對我們團隊來說是一個改變人生的經歷。這個獎項的認可給予我們追求自己想法的信心,並激勵我們不斷改進。它讓我們意識到傾聽反饋和合作的重要性,這對我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創辦人兼總工程師 James Dyson 表示:「我在 20 年前創立 James Dyson 設計大獎,旨在激勵並支持新一代的設計工程師。多年來,我們見證了無數出色的創新概念,證明年輕一代滿懷熱誠,希望運用設計、工程與科技來解決全球最迫切的問題,其中包括醫療和環境等多個領域。我非常期待今年的新發明,祝各位好運!」 大賽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5 年 7 月 16 日午夜。各國家或地區的入圍作品將由具備設計及工程專業知識的當地評審小組進行評選,評審標準包括功能性、設計過程、獨特性及商業可行性。 地區賽冠軍由評審小組選出後,將於 9 月 10 日公布,並獲得 5,000 英鎊獎金。全球 20 強名單將於 10 月 15 日公布,國際大獎得主將於 11 月 5 日公布。 Hashtag: #JamesDyson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James Dyson AwardJames Dyson致力透過James Dyson 設計大獎及其他舉措宏揚工程師改變世界的力量。設計大獎由Dyson盈利資助的工程教育慈善機構James Dyson Foundation基金會營運,迄今已向超過400個發明頒發獎金。該基金會成立於2002年,是一個旨在鼓勵新一代工程師的國際教育慈善機構。The James Dyson Foundation基金會亦投資於醫學研究,至今已向慈善事業捐款超過 1.45 億英鎊。 關於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比賽 比賽簡介 設計能解決真實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困難,或是全球性的議題。重要的是,這個解決方案必須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並展現出深度的設計思維。與其他比賽不同的是,參賽者對自己的知識產權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比賽過程 所有參賽作品首先由各地區的外部評判小組及一位Dyson工程師評審,地區賽一位冠軍及兩位優異獎得主勝出後會晉身國際賽,由Dyson工程師擔任的評審小組選出全球20強,再由James Dyson親自從20強中選出國際獎項得主。 2025年獎項 由James Dyson選出的國際獎項得主將獲得30,000英鎊 每位地區賽冠軍得主將獲5,000英鎊 歷屆得獎者 2024年國際冠軍 – Athena (愛爾蘭) 一款便攜、實惠且以患者體驗為中心的化療脫髮解決方案。 2024年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 airXeed Radiosonde (新加坡) 以自然為靈感,利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技術革新氣象探測。 2023年國際冠軍 – The Goledn Capsule(韓國)一種適用於災區的免手持靜脈注射裝置,可綁在患者身上而不依賴重力。 2023年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 E-COATING (香港特別行政區) 一種環保且經濟實惠的屋頂和外牆塗料,具有高冷卻效果,可實現無電冷卻。 2022國際冠軍– SmartHeal (波蘭) 一種精確、經濟實惠且可擴展的敷料智能 pH 傳感器,可幫助醫療專業人員檢測感染,而無需通過去除敷料來破壞敷料下面的組織。 2022 可持續發展獎得主–Polyformer (加拿大) 一種將塑料瓶變成 3D 打印機耗材的低成本機器,讓發展中國家的製造商更容易獲得廉價、高質量的 3D 打印材料。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0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16 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