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 Zoom 宣布推出突破性 AI 模組化產品 Zoom Docs,協助用戶有效管理文件、專案與資料,並協助製作表格、共編文件與工作項目等。 · Zoom Whiteboard 將加入 AI Companion 功能,並開放 Meeting 及 Team Chat 會議摘要功能予高等教育及醫療保健用戶。 · Zoom 全新平台科技與功能整合將透過 AI 強化員工與客戶體驗。 台北訊,2023 年 10 月 5 日 –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NASDAQ: ZM)於年度用戶大會 Zoomtopia 2023 公開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創新平台科技,賦能用戶強化溝通和協作,並簡化日常工作流程。 在眾多平台革新中,Zoom 首度公開專為新世代協作而生的模組化產品 Zoom Docs。由 AI 科技驅動的 Zoom Docs 與 Zoom 以及第三方應用程式緊密整合,能有效幫助團隊以及個人用戶輕鬆創建文件、共同協作並管理工作檔案。預計於 2024 年全面推出的 Zoom Docs 具有如共用文件、可拖曳式表格、圖表和圖像等普遍線上文件功能。用戶亦可透過 Zoom Docs 的 AI 功能將 Zoom Meetings 的聊天內容製成初稿文件,並利用 Zoom AI Companion 生成內容、快速摘要、總結,並幫助使用者輕鬆搜尋檔案。 Zoom 創辦人暨執行長 Eric S. Yuan 表示:「當企業工作環境持續迎來各種演變和挑戰,有效的協作模式以及溝通工具將是企業邁向成功不變的關鍵。面對客戶不斷變動的需求,Zoom 持續推出創新功能擴展平台服務,協助企業管理層克服日新月異的挑戰,幫助他們實現混合工作模式,提升員工和客戶之間的互動和協作,並透過導入生成式 AI 提高工作效益,讓複雜的 IT 方案變得更方便使用。我們的創新科技展現了 Zoom 致力透過平台革新賦能無遠弗屆的溝通協作,並有效解決商業挑戰的承諾。」 Zoom AI Companion 運用人工智慧提升協作效益 Zoom 近期推出之生成式 AI 助理 AI Companion 宣布新增 Whiteboard 白板功能,並開放 Zoom Meeting 及 Team Chats 會議摘要功能予高等教育與醫療保健產業的用戶使用 。Zoom AI Companion 功能可協助用戶快速了解會議進度、整理討論結果,並在 Zoom Mail 草擬電子郵件。除此之外,用戶也可利用 AI Companion 於 Zoom Whiteboard 快速產出想法,並將這些創意自動分類與整合。AI Companion 打破業界既有的定價模式,付費用戶帳號無須額外支付費用即可使用 AI Companion 產品功能。 現代化平台助攻團隊實現靈活協作 Zoom 專為混合、遠距和辦公室工作而生。在混合工作時代下為員工提供卓越的工作體驗,並支援多元的工作方式,將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有鑑於此,Zoom 於今年收購員工通訊平台 Workvivo,幫助團隊成員優化溝通,即時更新彼此最新狀況。未來數周內,Workvivo 用戶將能夠於 Zoom 網頁版中直接使用 Workvivo 功能,讓企業能持續且有效地提升分散世界各地的員工參與度。 針對混和工作模式,Workspace Reservation 除了能夠建議用戶選擇靠近主要協作夥伴的最佳位置之外,將於明年新增 Wayfinding 全新功能,幫助不熟悉辦公室的員工能在手機上查看地圖,輕鬆找到辦公座位。而能夠讓遠距和實體工作的員工齊聚一堂的虛擬共享辦公空間 Huddles 預計於 2024 年推出 My Office View in Huddles 功能,讓團隊可以透過成員狀態和位置資訊,快速了解每位員工所在位置。 溝通協作方面,Zoom 持續推出簡化會議前的準備流程的新功能,包括 Zoom Calendar、Team Chats,以及最近推出的 Zoom Scheduler 等產品。舉例來說,Zoom Scheduler 推出的新功能將優化行事曆管理,用戶可發送一次性會議預約連結、於會議預約頁面添加品牌標識,以及支援多重帳戶,方便用戶查看其他帳戶的日程以便安排會議。此外,用戶也將能透過 Zoom Scheduler 加入每位會議主持人獨立日程,避免不同團隊與地區的會議時間互相衝突。同時,Zoom Scheduler 與 Salesforce 的整合將幫助行政助理或其他支援同仁直接透過 Zoom Scheduler 預訂會議,並在 Salesforce 中獲取會議紀錄。 以科技賦能團隊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透過 Zoom 的 AI 工具與客戶解決方案,客服團隊可以跨越地域障礙,強化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其中,AI Expert Assist 透過生成式 AI 紀錄對話,並根據上下文即時調整與提供內容統整,幫助客服團隊能夠更快速的了解客戶相關資訊,有效簡化工作流程。此外,主管也將能參考 AI Expert Assist 所提供的建議,減少人工作業的成本,並掌握所有可優化團隊的機會。兩項功能預計分別於今年第四季以及明年第一季推出。 許多企業正積極拓展多元溝通渠道以實現客製化且高效的客戶溝通,以提升品牌忠誠度。有鑑於此,Zoom Virtual Agent 和 Zoom Contact Center 將在未來數月整合 Meta 兩大通訊應用程式 WhatsApp 與 Messenger。另一方面,行銷人員將可透過生成式 AI 於 Zoom Events 中撰寫電子郵件邀請,同時未來數月也將推出 lobby chats 功能,以及預計於明年推出的 sessions 全新功能,為行銷人員提供活動前與活動期間更多的支援。 提供一個可自由整合功能的開放生態系 作為一個開放平台,Zoom 透過軟體整合、應用程式和合作夥伴建構生態系,為使用者提供多個與 Zoom 完美整合的第三方解決方案,協助用戶有效拓展業務。 ### 關於 Zoom 一站式智慧協作平台 Zoom 致力為企業及個人用戶的溝通帶來更方便、沉浸且活絡的體驗。Zoom 以人為本,運用科技創造富有意義的連結,透過一站式的溝通平台提升混合協作,並整合如團隊聊天、電話、會議、全渠道雲端聯絡中心、智慧錄影、白板等解決方案,以驅動人類創新。Zoom 於 2011 年創立,為總部位於美國聖荷西的一間上市公司 (NASDAQ:ZM)。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 zoom.com。
【2023年9月6日台北訊】全球網路安全領導品牌Palo Alto Networks今日宣布持續深耕台灣,在台佈署雲端基礎設施,同時正式啟動Cortex台灣雲端資料中心。此次投資除了用行動證明Palo Alto Networks對台灣市場的重視,讓更多產品線完整落地台灣,也要讓台灣客戶使用到最完整、最頂尖的資訊安全功能,同時滿足資料存放於境內的需求。 環境、法規、需求條件聚足,台灣企業上雲勢不可擋 根據Palo Alto Networks 《2023年雲端原生安全現狀報告》指出,全球企業上雲需求持續成長,超過一半(53%)的雲端工作負載是在公有雲上託管。台灣企業也呈現相同的趨勢,近期金管會宣布鬆綁金融上雲委外修正辦法,簡化了金融業上雲申請。隨著台灣企業擴大擁抱雲端科技,組織對於威脅偵測和威脅預防,將會變得更加困難、更耗費心力、同時付出更高昂的成本。 區域託管服務是Palo Alto Networks一直以來的重要承諾,致力為台灣和區域客戶提供最完整的本地安全服務。這項服務將協助客戶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同時,也能有效地偵測和應對可能的威脅,提供台灣企業更全面也更簡化的安全解決方案。 Cortex台灣雲端資料中心正式啟用,超低延遲、高度彈性與在地合規三大優勢,助企業搶佔數位轉型先機 在記者會上,Palo Alto Networks台灣區總經理尤惠生表示:「 近年來台灣企業越來越熟悉雲端運算的優勢,因此也加快了雲端遷移的腳步。然而,數位轉型帶來新的資安挑戰,企業更需要投注心力防範複雜的數位威脅,同時還要滿足客戶對於資料存放的需求。」他也指出:「面對不斷變化的危脅,投資台灣市場,建立新的雲端基礎設施,是Palo Alto Networks對於台灣市場的重要承諾,我們的目標是為全球客戶提供符合在地化的資訊安全服務,同時幫助他們解決資料存放的問題。」 新的雲端據點將為台灣客戶帶來 Cortex XDR、Xpanse、XSOAR 和 XSIAM,同時支援這次新加入的 Cortex Data Lake。這個雲端基礎設施也已配置 Prisma® Access 用來保護混和工作模式,以及建置 Advanced Wildfire針對雲端威脅進行分析和預防。 Palo Alto Networks台灣區技術總監蕭松瀛表示:「過去台灣有 XSIAM, XDR , XSOAR 以及 Xpanse 這幾個產品,Data Lake 加入後,台灣企業除了可以享受Cortex全系列產品帶來的資訊安全防護,同時透過Cortex雲端資料中心所具備的超低延遲、高度彈性以及在地合規等三大優勢,加上未來企業資料都可以保留台灣,透過本地雲加快資料運算、AI分析的速度。Cortex雲端資料中心將會是企業在資料安全與威脅偵測間的最佳解決方案,幫助台灣企業搶佔數位轉型先機。」 全新台灣雲端據點,將提供客戶在地化、高效能的存取服務 (下列產品都已在台上市): Prisma® Access:Prisma Access 是 Prisma SASE 的 SSE 元件,同時也是業界最全面的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ASE)解決方案,將網路安全、軟體定義廣域網路(SD-WAN)和自發性數位體驗管理(ADEM)整合至單一的雲端交付服務。透過國內雲端軌跡,台灣客戶可以將零信任(Zero Trust)安全防護帶進混合工作模式,實現業界最低延遲和最高效能的使用者體驗。 Advanced WildFire:客戶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業界最大的惡意軟體防禦引擎,確保提交的檔案分析存放於台灣境內,滿足資訊隱私權的保護。Advanced WildFire可以透過Palo Alto Networks零信任(Zero Trust)網路安全平台(即Prisma SASE、機器學習式新世代防火牆和VM-/ CN-Series 新世代防火牆與容器防火牆)和Cortex XDR來使用,確保網路上移動以及端點上的檔案,都能進行檢測。同時,還可以透過API提供給第三方產品使用。 Cortex XDR®:Cortex XDR是業界首創擴展式的偵測與回應平台,整合端點、網路和雲端和數據,透過AI分析來阻止精密攻擊。有了全新台灣雲端基礎設施,企業可將資安紀錄與分析保留在台灣境內,滿足資料存放本地的需求。 Cortex® XSIAM™:Palo Alto Networks推出了支援現代 SOC 的自發性安全平台,利用機器學習,大幅改善安全性並協助資安作業轉型。透過Cortex XSIAM,台灣企業不但可以加速SOC轉型,同時也滿足資料存放於本地的要求。 Cortex® XSOAR™:Cortex XSOAR是Palo Alto Network’s的現代SOC的資安自動化與協調平台。XSOAR透過自動化和優化SOC流程提高效率,並利用整合多種服務和具備友善使用者介面的SaaS平台。XSOAR應用市場還提供了預先製作的操作指南和跨平台技術整合,加快回應時間,提升整體資安作業表現。 Cortex® XPANSE™:Palo Alto Network的Cortex Xpanse提供主動的攻擊面管理,讓組織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來減少攻擊面範圍,以利企業資安管理。利用AI驅動的操作指南,能夠快速找到並修補攻擊面上的漏洞,提升整體安全防禦,降低網路攻擊成功率。 Cortex Data Lake:客戶可以透過收集、轉換和整合企業的安全數據,啟用Palo Alto Networks的解決方案,同時將數據資料保留於境內。 點擊下方連結,造訪更多Palo Alto Networks 各區域雲端據點: https://www.paloaltonetworks.com/products/regional-cloud-locations
Adobe 推出由 Adobe Sensei 支援的 Adobe PDF Accessibility Auto-Tag API(Adobe PDF 無障礙自動標籤 API)。透過精簡和加速用戶將 PDF 內容轉換為無障礙設計的過程,這一嶄新的 API 能幫助企業節省數小時、數天甚至數週的工作時間和數百萬美元,同時強化法律遵循,提供更優質的員工和客戶體驗。據估全球流通的 PDF 檔案高達 3 兆份,此新格式對數位世界的工作和生活可謂至關重要。 Adobe Document Cloud 產品行銷副總裁 Todd Gerber 表示:「從複雜的法律協議和契約,到房貸文件和學校的家長同意書——讓更多人無障礙地使用數位文件十分有意義,也是全球性企業在法務和商業方面的要務。Adobe 過去十年來以負責任的態度開發和部署 AI,我們很高興能藉此全新人工智慧功能,幫助企業為所有人規模化地建構無障礙路徑,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内容。」 現今流通的數兆個 PDF 文件中,超過 90% 對身障人士而言至少會有部分使用上的障礙,文件可能會有看上去為空白、模糊或有數行文字失真變形等情況出現。在政府規定不斷加強以及用戶更高的期待下,無障礙的客戶體驗和工作體驗對所有公司都變得日益重要。 利用 AI 讓文件使用更無障礙 從過去經驗看來,將 PDF 檔案轉換為無障礙文件不僅耗時且仰賴人工作業,還需要大量相關的培訓和經驗。如今 Adobe 新 API 的早期採用者已經將 70-100% 的流程自動化,轉換每份檔案至可以完全無障礙使用的工時更減少了高達 100%。除此之外,若是將新 API 應用於複雜文件之中,效果還能更顯著。舉例而言,若某家全球金融公司在使用新的 Adobe API 之前需花 9 個多小時才能讓各個簡報檔案轉為無障礙使用;在採用了 Adobe 新的 API 後可將該過程中 70-80% 的部分自動化。 創新數位文件的無障礙設計 Adobe 新的 PDF Accessibility Auto-Tag API 利用 Sensei 來自動化和擴展 PDF 內容架構的標記流程。API可「標記」或辨識內容架構,包括標題、段落、列表和表格等,從而為閱讀器等輔助技術指示正確的閱讀順序。因此,全盲、弱視和閱讀障礙等身障人士可更方便瀏覽數位文件。開發人員亦可快速地將 API 應用於大量既存的 PDF 檔案,不僅節省時間和預算,還能幫助公司遵循相關的無障礙法規。 此外,Adobe 還宣布將於今年秋季推出兩項新功能。PDF Accessibility Checker 可透過 API 在 Acrobat 中使用,將幫助企業輕鬆迅速地大規模評估現有 PDF 的無障礙設計。Acrobat Reader 中的 Auto-Tag 則將為現有 Reader 客戶提供更無障礙的瀏覽體驗,而且無需額外付費,也無需額外的外掛或另外下載。 透過社群協作提升無障礙功能 Adobe 建立了數位文件類別,發明了 PDF 格式,然後與全球共享資源。Adobe 從一開始便為文件建立了專屬標籤來儲存無障礙元數據,藉此將無障礙功能內建至 PDF 的 DNA 中,並直接在 Adobe Acrobat 中支援螢幕閱讀器輔助功能。 數十年來,Adobe 不斷創新 PDF 的無障礙設計,在Acrobat Reader Mobile 由 Sensei 支援的 Liquid Mode 中導入了 Acrobat 功能,如文件朗讀、適讀性功能等。 去年,Adobe 與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Readability Matters 和 Google 合作成立了 Readability Consortium,希望促進所有人的數位閱讀和理解。Adobe 研究人員從事和分享研究,持續推動適讀性科學發展。Document Cloud 研究團隊最近也發表了兩篇新論文,聚焦可替代的數位閱讀格式和客戶介面設計,希望幫助個人閱讀體驗更舒適愉快。
一項由 Adobe 委託進行的研究發現,在變遷快速的數位經濟與混合世代中,小型企業已意識到科技在提升生產力方面至關重要,並正努力縮小數位知識上的差距。 這份名為《數位工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Digital Work)的研究報告訪問了超過 1,000 名美國、英國及部分亞太地區國家的小型企業員工,探討在當今各種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下,科技是否有助或阻礙他們的生產力。 小型企業正努力追趕上數位世代 雖然大部分(85%)的受訪者理解科技能協助人們更快速、靈活地進行工作,讓他們可以專注於更具影響力的作業內容,但還是有許多人仍在變遷快速的工作環境中努力追趕數位發展的步伐。超過 88% 的小型企業員工認為,科技的不足會損害企業生產力,而接近 55% 的受訪者指出其公司過半數的工作仍然依靠紙本。 報告同時指出,不能與時俱進的工作模式會增加小型企業員工的挫敗感。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者因為落後的科技而萌生完全放棄工作的念頭。這種挫敗感也導致超過一半的小型企業(58%)每天損失二至四小時的生產力。科技化不足不但會消耗時間,更會使員工士氣遭受打擊。接近四分之一(21%)的小型企業員工曾向上司抱怨過時的科技,而有幾乎相同比例的員工(22%)甚至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考慮在短期(少於六個月)內離職。 數位新機遇 為了做好準備以迎接發展迅速的世界,小型企業的員工願意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並將之推薦給上司。另外,員工也希望他們的公司能投資更與世界接軌的技術,並會主動為自己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研究表示自動化及人工智慧(AI)對小型企業的效率及收益有著正向作用。85% 的小型企業認為自動化正幫助他們提升生產力,而在熟稔 AI 技術的企業中,有更多受訪者(92%)認同科技對他們有著正面的影響。同時,接近四分之一(22%)的受訪者更形容 AI 是「一個奇蹟」。 自動化及 AI技術無疑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熱門選擇,然而同樣作為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工具──數位文件,仍被低估。研究發現,在小型企業使用的所有技術中, PDF 及 電子掃描e-scans 等數位文件技術,被評選為「最離不開」的科技之首位。 優秀的科技不但能促進小型企業的生產力,更有助於吸引人才。接近所有(92%)的小型企業受訪者指出,有採用與工作相關的科技,是他們選擇新公司的考量之一。
Adobe剖析CIO如何透過「超級自動化」增強體驗,協助企業贏在起跑點 為呼應全球商業模式轉變,各企業中的資訊長在過去兩年扮演著推動數位轉型、帶領組織歷經巨大的顛覆式創新浪潮的重要角色。然而,數位轉型的不斷升級和混合工作模式的興起,客戶及員工對企業的期望日新月異,資訊長正面臨嶄新的挑戰──必須確保疫情期間的數位投資能為公司創造營收。 資訊長為變革者 資訊科技持續在推動組織變革方面發揮重要影響。在 Adobe 和 Forrester 訪問調查的資訊長中,有高達 86%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職務聚焦數位與創新,而其中大多數皆表示其工作時間多半致力於完成企業轉型。 此外,相較於其他部門主管,資訊長亦更多預期未來年度的資訊科技預算將會提高,顯示出董事會信任其能力,相信透過資訊長專業能為企業成功實行變革。 避免轉型和自動化孤島 除了提高營運效率、改變現有業務流程和促進員工生產力之外,有助於提升公司績效的自動化也迅速成為資訊長的首要之務。人們希望他們能夠推動整體業務和資訊科技流程的自動化以精簡作業,同時開創新的收入來源。 「超級自動化」的概念也開始被許多資訊長所重視。「超級自動化」以業務為驅動,透過人工智慧(AI)工具、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機器學習(ML)等一系列工具和科技的協調使用,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內部多種業務和 IT 流程的自動化,超越過去僅能處裡單一流程的範圍。而資訊長應該如何利用超級自動化實現企業的轉型目標呢? Forrester 首席分析師 Sam Higgins 指出,自動化所帶來的成本效益和生產力優勢著實可觀,然而,許多機構在各層級均實現了自動化之後,並未達到「創新及業務轉型巔峰」,未能將投資最佳化。 許多高度自動化的企業仍存在「自動化短視」(automation myopia)問題,例如企業採取資訊孤立的方法推行自動化,或誤認為採用其中一種自動化技術便可解決各類業務問題。如此的自動化方法將阻礙轉型,並產生技術債 (Technical debt),意指開發人員為了加速軟體開發,在應該採用最佳方案時進行了妥協,改用了短期內能加速軟體開發的方案,從而在未來給自己帶來的額外開發負擔,最終損及未來的轉型投資。 現今業務發展速度飛快,組織需要變得更敏捷、高效,才能不落人後。為此,企業必須重構對自動化的看法,尋求採用一套多元但互補的技術,以有效率且高效地支援所服務的團隊、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生態體系。其中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從文件工作流程數位化著手,使用 Adobe Acrobat Sign 等工具輕鬆幫助企業簡化作業流程,改善客戶體驗、獲取新客戶和引導客戶熟悉品牌服務,同時藉由企業級安全功能降低資安風險。 後疫情世界的數位轉型 台灣現已加速邁入後疫情時代,在防疫的規範、隔離的措施之下,許多企業與員工必須採混和工作模式進行辦公,也因此不斷產生不同的數位轉型需求。涉及不同地點和裝置的工作安排可能會產生作業流程的摩擦點,此時便可透過「超級自動化」來解決問題。若欲維持團隊的參與互動和生產力,Adobe 建議企業必須為員工提供如同客戶一般、無縫且個人化的體驗。 而企業採納「超級自動化」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幾,為成功達到此目標,企業必須加倍投資,並檢視各接觸點和流程,以判定自動化有助於提高效率和速率之處。透過將轉型方法從戰術升級為策略,資訊長將可幫助公司迎合業務、員工和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過去兩年的遠距工作無疑是充滿挑戰的,期間員工若未能使用可遠距工作、溝通或合作的工具,情況則顯得更為艱難。為了解從大規模遠距工作轉移至混合工作模式如何影響人們以及科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Adobe 訪問了來自各大小企業共 1,400 名員工和經理,了解他們對混合工作模式、科技及生產力未來的看法,以衡量不斷演變的工作場所如何影響每個人最寶貴的時間。最新發布的《時間的未來:混合型工作場所》報告探討了這個全新工作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研究結果闡明當今員工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亦為企業做出指引,協助他們與時俱進。 科技較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混合工作模式對許多資訊工作者來說均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能夠從遠距工作中獲得益處,縮短漫長的通勤時間並擁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同時保存公司文化、社區等重要的辦公室功能。 然而,這種轉變也伴隨著挑戰,尤其體現在科技層面。調查發現,在居家及辦公室工作的混合型員工及經理每週約需時五至七小時進行故障排除或技術設置。提及過渡至混合工作模式的最大挑戰,近 70% 的員工提到了科技,包括設置、檔案合作,以及面對在辦公室與居家 WiFi 網絡不穩定、編輯共享檔案時的故障排除等問題。 在混合工作模式下,科技無疑突顯了部分需要克服的障礙,亦在當今企業解決許多重大生產力問題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不少受訪企業員工認為如果沒有現代數位工具,混合工作模式是不可行的,亦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使用數位工具為他們過渡至混合工作模式帶來正面影響。 先進科技有助促進員工與經理之間的高效合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新的返回辦公室(RTO)政策,經理與員工對政策的看法存在明顯落差。50% 的員工和 30% 的經理為此感到焦慮,而感到興奮的經理比員工多一倍(30% 和15%)。究其原因,三分一員工認為他們的經理或企業幾乎沒有就重返辦公室的政策徵詢他們的意見。 調查亦發現三分之一的員工認為他們的經理使用過時的科技或難以運用現代合作工具致生產力受阻,只有一半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經理略為精通科技。不少員工還指出低效的系統科技讓他們工作的時間更加緊張,工作效率更低。 然而,經理與員工均一致認同數位優先、靈活的思維方式能真正有助團隊工作。 兩者均贊同靈活的工作時間、年假和病假以及升級辦公室中的現有科技有助每位員工適應混合工作模式。然而,企業亦需要因時制宜,例如聆聽員工的意見,了解如何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以及最適合的工作方式。 科技是解決員工流失的關鍵 顯然,數位鴻溝繼續助長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72% 的受訪員工與 88% 的受訪經理表示,在評估新工作時,使用現代數位工具是一個關鍵因素。調查亦發現 61% 的員工因團隊成員辭職更感精疲力竭,這種感覺在無法使用現代科技的員工中更為強烈。鑑於三分一員工表示他們可能會在來年尋求新工作,企業應考慮升級現有科技以提高混合型工作場所的生產力,讓每位員工不受地點限制並更有效地工作。 請於 Adobe Document Cloud 下載《時間的未來:混合型工作場所》報告了解更多。
A12 藝術空間
混和工作模式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