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 112年山域事故概況報告,台灣每天都會發生一起以上的山域事故,出動超過10名消防隊員進行搶救,其中官方救援行動消防機關動員比例高達73%。中華安駕學會理事長陳和皇針對消防、救災、軍事等特殊單位之編制人員,精進其對於車輛駕駛技術、安全駕駛方式、車輛電子配備暨機械運作原理、正確操作方式及使用時機。第一階段「以賽代訓」帶領台灣拉力小將陳怡文,以及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玉山分隊小隊長洪榮助、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陳俊元、劉麗君兩位消防隊員,還有資深越野賽車手黃泰衛、賴文燦共同組成的i TAIWAN Rally Team,在今年亞洲拉力賽(2024 Asia Cross Country Rally)獲得了電動車組及女子組兩個分組冠軍,圓滿達成中華安駕學會為消防署救災越野安全駕駛進行『以賽代訓』的目標。 第二階段擴大訓練推廣普及消防救災安全駕駛技巧,中華安駕學會與陳和皇攜手亞洲越野拉力賽冠軍消防隊員於10月21至23日在新北市林口水牛坑越野場地舉辦2024消防救災高階越野體驗營。課程包括越野車輛基礎認識、二驅車與四驅車對比以及越野路面安駕操作外,還包括實際駕駛練習,挑戰溪流、泥沼、坑壑、險溝、沙地、礫石以及陡坡等複雜險惡地形磨練急難救助駕駛技術。 中華安駕學會理事長陳和皇表示,正確駕駛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補足單位欠缺的軟硬體資源,希望透過消防救災高階越野體驗營,讓消防人員無論在戰爭時面對路面的砲彈坑,或是地震風災必須穿越的碎裂地形,都能提高學員全面專業技術,除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到達災害現場外,更能保障施救者自身人員與裝備安全,降低人員與裝備耗損。 另先前「以賽代訓」也是在培養高階消防安駕與種子教官,參加由國際汽車聯盟(FIA)認證的2024亞洲拉力賽(2024 Asia Cross Country Rally)共有印度、印尼、澳洲、柬埔寨、新加坡、泰國、台灣、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隊伍66輛賽車,總共為期六天超過兩千公里的比賽。 亞洲車神陳和皇與南投縣政府消防局玉山分隊 小隊長洪榮助駕駛的141號納智捷 n⁷電動車是亞洲拉力賽史上第一次二輪驅動車且為第一輛參賽的純電車型。不僅在賽前不被各界看好,在比賽期間,各國車隊與媒體對於二輪驅動電動車是否能夠完賽更是抱持高度的疑問與關注。最終在團隊合作下,來自台灣的141號電動二驅賽車不僅能在賽道內對於翻覆的比賽車輛施以援手,最後也順利完賽,奪得電動車組桂冠。洪榮助在賽後回憶道:『拉力賽的精神和消防救災很像。2000多公里使命必達的經歷和陳大哥指導克服困難的過程畢生難忘。』 今年日本及印尼車隊派出更強的女子組車輛參賽。極力衛冕女子組冠軍的台灣拉力小將陳怡文和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隊員劉麗君駕駛的146號賽車,從第一天開始即陷入苦戰。所幸依靠車隊策略的運用及黃泰衛、賴文燦和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隊員陳俊元駕駛的148號賽車的相互援助下,以29小時5分25秒的總成績,在最後一刻逆轉印尼隊,衛冕亞洲拉力賽女子組冠軍。獲得女子組冠軍的劉麗君說:『面對滿目瘡痍沒有完好的路面,要如何將人力物資送達?透過這次比賽,對於跨越路面障礙駕駛有深刻的體認。』身為車隊救援策略執行者的148號賽車副駕駛陳俊元說:『災後道路阻斷的情況,要如何迅速且安全地完成任務?團隊合作更為重要,僅靠一己之力是無法順利完成救援任務的。』 身兼i TAIWAN Rally Team隊長的陳和皇對於三位消防隊種子教官參與本次『以賽代訓』的表現極為滿意,陳和皇說:『他們對於車輛機械的狀態和路況應對的反應掌握相當好,經過六天2000公里的比賽,他們在賽道內不僅沒有發生任何的事故,更沒有爆過一條輪胎,這也是我們能夠在亞洲各國強敵環伺的比賽中,以極短的時間差,驚險奪得兩個分組冠軍的關鍵。』陳和皇也期待本次消防救災高階越野體驗營能夠讓『以賽代訓』的經驗得以傳承,發揮更強大的消防救災能量,為台灣消防救災體系盡一份心力。 憑藉50年來的各種越野賽事經驗,BF Goodrich MUD TERRAIN T/A KM3成為i TAIWAN Rally Team 2024亞洲拉力賽的指定用胎。BF Goodrich百路馳輪胎更以助力駕駛者出色地完成任務,激發熱情,實現夢想的品牌精神,成為消防救災高階越野體驗營的合作夥伴,為提升台灣消防救災能量,善盡一份 (CSR) 企業社會責任。
那群男人又來了!2024澳洲消防員猛男月曆正式上線,每年推出就引起廣大女性為之瘋狂,討論度超高的澳洲消防員月曆,以強壯帥氣又有愛的消防員們為主角,配上超萌的小動物,這樣的反差感讓不少台灣人為之瘋狂、燃起心中熊熊烈火!更被網友封為年度必買月曆之一。除了引人注目的猛男畫面外,2024年更有特別為台灣所打造的6款特別版本,帥氣的消防猛男也將於近日來台參訪宣傳,並與多位知名Youtuber合作推出趣味影片,內容精彩不可錯過! 2024年澳洲消防員月曆正式線上,本次由澳洲政府單位協助與台灣友好合作,為台灣打造6款特別版本 澳洲消防員猛男月曆從1993年開始推出,初衷是為燒傷兒童研究提供資金,如今募款已支持更多公益團體,此月曆每年都會邀請身材精實、長相俊俏的消防員猛男們一同拍攝月曆,並將出售月曆的部分所得捐贈給慈善機構跟兒童照護機構和癌症兒童基金會等。2024年由澳洲政府單位協助與台灣友好合作推出6款台灣特別版本,分別是:貓咪款、小狗款、馬匹款、綜合動物款、經典款以及今年新增的「救火英雄」主題。因應台灣民眾月曆的使用習慣,台灣版消防員月曆不但有超足夠的書寫欄位空間,還貼心的以不同顏色標示出台灣的節日、連假,讓日曆除了養眼外也更實用!這次銷售所得將捐助約10家公益及保育團體,主要捐款對象包括昆士蘭無尾熊協會、癌症兒童基金會、拜倫灣野生動物醫院、安全天堂動物救援。 台灣版消防員月曆有超足夠的書寫欄位空間,還貼心以不同顏色標示出台灣的節日、連假 在本次來台的行程中,澳洲消防員將參與新北市的記者會,和新北市消防局進行探訪與深度交流,並與多位知名的Youtuber合作拍攝趣味的影片,支持者可以期待一下。此外,他們也計畫享受自由行的樂趣,品嚐台灣美食,並表達對台灣的喜愛與期待,消防員中的Ben更於宣傳影片中用中文大喊:我們愛台灣!隊員們還偷偷透露,除了台灣美食他們最期待的就是去KTV唱歌,迫不及待地想要親身體驗台灣的獨特魅力,感受台灣民眾的熱情,並希望透過此次造訪,傳達對台灣的感謝與祝福。 2024年台灣版的澳洲消防員月曆正式開賣,期間有許多不同優惠活動回饋給喜愛收藏的支持者。此外,帥氣的澳洲消防猛男也即將在11月10日參與OB嚴選台北忠孝門市和momo的Live直播銷售活動,讓粉絲們有機會和消防員互動交流、了解月曆的製作背後故事,支持者也可以到OB嚴選台北忠孝門市選購。澳洲消防員月曆不僅展現了消防員的專業形象,更串聯了澳洲與台灣的文化連結,期待著這份獨特的交流能帶來更多美好與祝福。欲購買澳洲消防員月曆的支持者可前往OB嚴選、及小三美日、蝦皮、博客來及momo等線上通路購買,以行動支持愛心公益。 OB嚴選:https://bmai.app/5d7plc 小三美日:https://s3vip.tw/12sX
曼谷2023年7月4日 /美通社/ -- 繼新冠肺炎出汗測試成功之後,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理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Chadin Kulsing博士與醫學院預防和社會醫學系Patthrarawalai Sirinara博士(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合作,在汗液中發現了可以表明壓力的化學物質,並對曼谷周圍47個消防站的1000多名消防員進行了試點研究,準確率達到90%。 Chula Researchers Find “Extreme Stress and Depression” Chemicals in Sweat and Successfully Test Firefighters' Mental Health for the First Time 泰國精神衛生部最近有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150萬泰國人有心理健康問題,其中49.36%的人承受著工作相關的壓力和抑鬱症困擾,特別是負責公共安全或必須在壓力下做出決定的高風險職業,如警察、軍人、消防員等。 助理教授Chadin博士表示:"因此,我們試圖找到一種創新的、有效的、經濟的方法,在看心理醫生之前對精神狀況進行篩查。"他進一步詳細介紹了收集汗液樣本的過程。"我們將消毒過的棉簽夾在左右腋窩下,放置10-15分鐘。然後將汗液棉簽放入一個帶蓋的無菌小瓶裡。樣品送到實驗室後,用氣味化學分析儀進行檢測。將樣品瓶內的空氣注入機器,等待分析儀分析10-15分鐘。結果將以每個樣品中的化學物質的指紋顯示出來。" 朱拉隆功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醫學博士Michael Maes教授、醫學博士Chavit Tunvirachaisakul和泰國紅十字會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作為研究小組,確認研究的最終結果。 Patthrarawalai博士說:"參與者將知道他們自己的結果。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他們可以立即去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看心理醫生。所有檢測結果和醫療信息都將予以保密。研究小組不會透露信息,也不會通知主管,讓病人放心,因為結果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 研究小組計劃將壓力篩查擴大到其他高風險、高壓力的職業,特別是涉及公共安全或槍支暴力的職業,希望能讓這些人員快速獲得心理健康篩查,並及時治療。 閱讀全文:https://www.chula.ac.th/en/highlight/122925/ 媒體聯繫方式: 朱拉隆功大學通訊中心 電郵:Pataraporn.r@chula.ac.th
由基隆二信高中劉兆祥主任領導的頂尖發明團隊在2024馬來西亞國際工程發明展(PiENVEX)上再次展現出色,他們共獲得了4面金牌和2面銀牌的傑出成績,並且榮獲大會特別獎以及500美元的獎金。這些殊榮不僅是對他們卓越創意和努力的肯定,也是對學校教育水準的高度肯定。 在這次比賽中,基隆二信高中的學生們展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呈現出了令人矚目的表現。他們的作品涵蓋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災警報等多個領域,為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供了獨特而實用的解決方案。 以下是獲獎作品及學生名單: 「消防利器」榮獲金牌+大會特別獎+獎金,是由葉語婕、洪畯楷、黃翊軒、陳亭豪、陳彥安五位同學共同合作,研發出名為「消防利器」的創新作品,旨在保障消防人員的安全。這項作品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致力於減少消防員在執行任務時的受傷風險。當消防員進入火場前,「消防利器」會感應FRID卡,啟動感應器並啟動倒數計時功能。當倒數計時剩餘2分鐘時,裝置將開始閃燈並發出嗶嗶聲,提醒消防員進行相應的準備。當時間完全用盡時,或是出現連續閃燈並持續嗶嗶聲時,則會通知火場外的指揮官,以確保消防人員的安全。 「安全有保障」榮獲金牌,是由陳學洋、駱昱彣、江郁昌、黃振展、施雅瑄五位同學合作開發的創新作品,旨在應對交通問題,提高騎行安全性。交通問題一直是人們最頭疼的問題,太快、太慢、不遵守規定、視線不佳、天候不佳、疲勞駕駛,往往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研發了附有行車紀錄器的智慧安全帽。通過手機APP控制開關,將資料上傳至雲端,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他人。同時,在安全帽後緣加裝了閃爍的RGB燈,以提高夜間和視線不佳時的能見度,讓後方來車更容易注意到騎行者。 「火災逃生燈」榮獲金牌,是由林禹志、胡錦豪、趙柏睿、郭秉諭、林柏安五位同學合作開發。在火災這種緊急情況下,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傳統的逃生燈僅以亮燈標示出口,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並不足夠。為了提高逃生安全性,他們開發了這款火災逃生燈,它不僅僅是照明設備,更是一種積極介入式的安全裝置。當溫度或煙霧感測器作動時,逃生燈將發出高分貝的警報聲,同時紅色LED燈快閃,作為逃生提示。透過物聯網技術,感測信號將傳送至對面的逃生燈,同時綠色LED燈也會快閃,提供更全面的逃生提示。 「超音波藍芽警報器」榮獲金牌,是由林少鈞、黃冠衡、吳偉誠、蕭妍霖、張昱婷等五位同學合作開發。研發旨在解決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大型車與其他小型車之間的交通事故問題,尤其是在車輛變換車道和轉彎時產生的死角情況。透過利用超音波和無線技術藍芽連接,他們改良了市面上的交通安全警示設備。當車輛靠近車輛的死角時,系統會即時傳送訊息至駕駛手機或車內蜂鳴器,發出警報提示駕駛人注意,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智能防災警報器」榮獲銀牌,是由洪右謙、林冠佑、莊少鈞、張祐維、陳泰翔五位同學合作研發,旨在應對火災逃生安全問題。近期,有許多火災受害者因聽不到警報聲,誤以為是演習而延誤逃生黃金時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研發了一款智能防災警報器,通過無線網路傳輸至行動裝置,不僅讓房間主人知曉情況,更能確定情報的正確性。 「多功能綠化發電魚缸」榮獲銀牌,是由陳亭豪、陳彥安、洪睿辰、黃志剛、尤品澄五位同學合作開發。近年來,許多人因寂寞而養寵物,但對貓狗毛過敏的問題令人頭痛。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魚。養魚雖然簡單,但想要養好並不容易,需要不斷學習並用心呵護。為了滿足人們對魚缸美觀和節能的需求,他們開發了這款多功能綠化發電魚缸。這款魚缸不僅能夠增加美觀度,還能夠節省能源,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指導老師劉兆祥表示,這些成績是學生們用心和努力的結果,值得大家的讚揚。他進一步指出,這些獲獎作品不僅代表了學生們的創意和才華,更展現了他們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潛力和活力。這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肯定,也是對學校教育的肯定,顯示了學校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方面的成果。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也表示,這些成就展現了基隆二信高中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優秀水平,對學生們的表現感到驕傲。他鼓勵學生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保持創新思維和努力奮鬥的精神,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邁阿密2024年1月12日 /美通社/ -- Radiation Shield Technologies (RST) 榮幸地宣佈 Demron 逾二十年創新取得成果。Demron 是一種專為保護前線人員而設的特殊布料,包括軍人、核從業者、緊急響應專隊、危害物質專隊、消防員、執法人員及醫護人員。 Demron 突破性地融合了先進的納米聚合物技術及金屬特性,針對伽瑪輻射、物理創傷及高熱提供超凡保護。在當今世界,核事故威脅愈加頻發,因此 Demron 的作用將越來越關鍵。在核攻擊下,Demron 具備降低伽瑪輻射暴露的能力,為先遣急救員提供重要保護,幫助災難管理。Demron 的專門技術可解決核威脅帶來的複雜挑戰,令使用者可在高風險環境下安全作業。 关于 Demron 在核威脅場景下效果的全面測試結果,可查看:測試結果 Demron 的產品範疇包括一體式保護衣、背心、毛氈及護盾,均採用適應核危害需求的設計。 請瀏覽 https://www.radshield.com 了解更詳盡的資訊,或透過 info@radshield.com 或 (866) 7DEMRON 聯絡我們,以進一步查詢。 RST 始終致力於推動 Demron 技術的發展,務求在日益加劇的核風險下提供最高效的保護。
著名發明家 NIKOLA TESLA 僅存的實驗室遺址 科學中心發起 300 萬美元火災緊急修復基金籌款活動 紐約州肖勒姆2023年11月29日 /美通社/ -- 11 月 21 日下午,著名發明家 Nikola Tesla 僅存的實驗室沃登克里弗 Tesla 科學中心(Tesla Science Center at Wardenclyffe,簡稱 TSCW)在一場嚴重火災中受損。 2023 年 11 月 21 日下午,著名發明家 Nikola Tesla 位於紐約州肖勒姆市,僅存的實驗室沃登克里弗 TESLA 科學中心在一場嚴重火災中受損。 科學中心發起了一項名為「Mission Rebuild」基金的國際性籌款活動,協助支付火災補救費用,籌資額達 300 萬美元:https://igg.me/at/MissionRebuildTSCW 這座由多幢建築組成的設施位於紐約長島,佔地 16.5 英畝,已列入國家級歷史名錄,工程師和當地官員正在對受損建築進行全面評估,計算火災造成的全部損失。 科學中心發起了一項名為「Mission Rebuild」基金的國際性籌款活動,協助支付火災補救費用,籌資額達 300 萬美元。(https://igg.me/at/MissionRebuildTSCW) 來自十七個當地消防部門和救護團隊的 100 多名消防員參與了火災響應工作,大火在第二天早上完全撲滅。 科學中心的官員們正準備對這座歷史悠久的實驗室建築群開展耗資 2000 萬美元修復和重建工作。300 萬美元的 Indiegogo「Mission Rebuild」基金將與原地重建活動分開運作。 TSCW 行政董事 Marc Alessi 表示:「每一位 Tesla 科學中心的相關人員,都對眾多英勇的急救人員表示衷心感謝,感謝他們非凡的勇氣和決心,我們對當地消防員的奉獻精神和英勇行為深表感謝。」 目前,TSCW 的現場工程師、實驗室的歷史建築師、一間結構工程公司和多間當地機構正在對受損程度進行評估。他們的分析有助於確定火災對修復計劃產生的具體影響。 Alessi 先生表示:「雖然我們準備開始一項重要的翻新和修復項目,但施工尚未開始,因此,我們在現階段還沒有遇到更多的複雜問題。」 讓 Alessi 先生感到欣慰的是,這座可追溯到 1901 年的建築的整體結構穩固性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經受住了火災的影響。 Alessi 先生說:「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公眾的支持和理解非常寶貴,如果您曾經受 Tesla 先生的生活和職涯啟發,歡迎參與我們在 Indiegogo 發起的『Mission Rebuild』籌款活動。我們將共渡這場危機,向 Nikola Tesla 的成就,以及這間科學中心所體現的創新、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致敬,以更強大的姿態獲得新生。」 Nikola Tesla 發明了交流 (AC) 電動機和許多其他創新技術。交流電是電網系統的基礎,而電網系統正是 Wi-Fi、無線電、遙控器和機械人技術得以問世的前提。 如需進一步了解最新資訊,請瀏覽 www.teslasciencecenter.org。 沃登克里弗 Tesla 科學中心簡介 沃登克里弗 Tesla 科學中心 (TSCW) 是 Nikola Tesla 僅存的實驗室。TSCW 先是收購了這塊由著名建築師 Stanford White 設計的 16.5 英畝土地,然後啟動了修繕和重建工作。修繕工作會將昔日的工作實驗室改造成兼具全球創新中心、教育設施和博物館功能的綜合建築。 聯絡方式: Mark GrossmanMark Grossman 公共關係press@teslasciencecenter.org 或 mark@markgrossmanpr.com 電話/短訊:631-786-0404 2023 年 11 月 21 日下午,著名發明家 Nikola Tesla 位於紐約州肖勒姆市,僅存的實驗室沃登克里弗 TESLA 科學中心在一場嚴重火災中受損。 科學中心發起了一項名為「Mission Rebuild」基金的國際性籌款活動,協助支付火災補救費用,籌資額達 300 萬美元:https://igg.me/at/MissionRebuildTSCW
A12 藝術空間
消防員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