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廣州 2025年5月6日 /美通社/ -- 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線下展於5月5日在廣州圓滿落幕。廣交會新聞中心主任、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情況。 到會境外採購商人數創新高。截至5月4日(下同),共有來自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88,938名境外採購商到會,較第135屆廣交會同比(下同)增長17.3%。新老採購商踴躍參會,到會人數分別達171,750人、117,188人,分別增長14.6%、21.4%。新興市場仍是廣交會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採購商187,450人,增長17.4%,占比達64.9%。金磚國家採購商72,417人,增長24.1%。RCEP成員國採購商64,808人,增長6.9%。歐美採購商51,862人,增長3.4%。共有140家工商機構組團參會,增長17.6%。頭部跨國採購企業達376家,創歷史新高。 現場意向出口成交持續增長。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4.4億美元,增長3%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是拉動成交增長的重要引擎,傳統市場成交保持穩定。參展企業普遍反映,質量性能好、創新特點強、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更受青睞,境外採購商下單積極,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拓展多元化市場的信心。 外貿新動能加速釋放。本屆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湧現,綠色低碳、智能化產品廣受關注,成為撬動訂單和開拓市場的有力支點。企業現場展示產品超455萬件,其中新產品102萬件、綠色低碳產品88萬件、智能產品32萬件。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火爆「出圈」,46家國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展出60個細分領域的500多種機器人,企業日均接待客戶超300人次。廣交會設計創新獎(CF獎)展示廳集中展示147件獲獎產品,吸引超4萬人次到訪。 進口展企業收穫頗豐。本屆廣交會共有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736家企業參加進口展,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占比67%。眾多國際知名企業集中展示智能製造和優質家居消費類產品,吸引了境內外採購商關注。俄羅斯、泰國、土耳其等展團企業表示收穫頗豐,已與多家境內採購商達成意向合作,產品有望快速進入中國市場。 線上平台運行平穩。本屆廣交會線上參會境外採購商527,185人,來自全球229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企業店舖累計訪問量437.37萬次。廣交會APP升級推出面向採購商和供應商的兩個版本APP,功能進一步優化,實現從行程規劃到客戶復盤全鏈路數字化,365天貿易配對持續激活潛在合作,累計下載安裝超過32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線上拓客好工具,線下參展好助手」。 貿促活動務實高效。本屆廣交會結合當前國際貿易熱點和企業需求,累計舉辦1,206場貿促活動,幫助企業知風向、拓市場。舉辦438場新品發佈活動,打造首發經濟新場景,線下發佈活動共吸引超6,000名採購商參與,線上發佈活動累計超150萬人次觀看。舉辦734場「貿易之橋」貿促系列活動,境內外工商機構、採購商、供應商等超4,000人參與。舉辦15場「好寶、好妮探廣交」活動,在線觀看人次超550萬。聯合高端智庫、行業協會和相關機構,聚焦國際貿易前沿熱點問題,舉辦19場行業論壇活動,吸引約2,600名觀眾參與。發佈《中國外貿物流發展報告》《消費電子出海國別機會洞察白皮書》等11份前沿性、趨勢性的成果報告。本屆廣交會期間,還舉辦了「外貿優品中華行」廣東廣州站啟動儀式,為外貿企業搭建拓內銷平台。 知識產權護航創新發展。本屆廣交會繼續高標準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糾紛處理工作,營造良好的交易秩序,護航企業創新發展。線上線下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案件涉及被投訴企業共356家,最終認定169家企業構成涉嫌侵權;受理、調解貿易糾紛25宗,達成和解19宗。受理展出證明出具申請3份。 配套服務保障貼心周到。本屆廣交會加力優化服務舉措,全方位提升展客商參會體驗。貿易配套服務點引進153家企業,提供金融保險、物流倉儲、檢測認證等全鏈條貿易服務。廣交會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共有44家境內外設計公司參加,接待客戶約5,300人次。繼續實行100%綠色布撤展,組織綠美展位評選活動,開展國家標準宣貫工作,持續推進展會綠色發展。本屆廣交會辦證服務再提升,累計辦證75.1萬張,其中約60%的境外採購商辦證實現自助打證;進館客流量254.4萬人次,進館車輛4.5萬輛次;搭建3條連通周邊2個地鐵站點和展館的風雨走廊,展客商通行更舒心。供餐132萬人次,在優化餐飲點佈局的同時,提供全館配送服務,滿足展客商多樣化餐飲需求。廣交會音樂美食節首次推出「食在廣州嘉年華」系列活動,打造集廣東美食、音樂和文化於一體的沉浸式體驗,讓中外客商在做生意之餘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屆廣交會積極服務國家穩外貿工作部署,除鄉村振興等展區(專區)全免展位費外,對出口展參展企業按50%減免展位費,以實際行動幫助企業更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展現了「中國第一展」的使命擔當,得到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好評。 本屆廣交會受到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共有228家媒體1,831名記者參會。各大媒體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對廣交會進行了全方位的宣傳報道,為廣交會的精彩、成功舉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本屆廣交會閉幕後,廣交會線上平台繼續全年常態化運行,歡迎廣大展客商持續關注。第138屆廣交會出口展展位申請工作已於5月1日啟動,請廣大企業通過官方渠道申請展位。 第138屆廣交會將於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期待金秋時節再相聚。
以全球獨家鍺矽 (GeSi) 光子技術聞名,基於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MOS)製程之短波紅外光(SWIR)光感測、光成像與光通訊技術領導者光程研創(Artilux),於5日攜手采鈺科技(TWSE:6789)一同發表最新超穎透鏡(Metalens)技術。此次發表的超穎透鏡新技術有別於傳統曲面透鏡,採用全平面、超薄化的光學元件設計,不僅能精確控制光波,更可直接於12吋矽基板上製造超高精度奈米結構。光程研創已成功整合其核心鍺矽技術及超穎透鏡技術於單片矽晶圓上,大幅提升光學系統效能及大規模量產的效率與良率,並可廣泛應用於SWIR光感測、光成像、光通訊和人工智慧等商業領域。 超穎透鏡技術成長性高 設計難度與量產挑戰亦不少 伴隨人工智慧、機器人、矽光子等熱潮,基於矽晶片的光感測、光成像及光通訊技術將扮演推動這些產業發展的關鍵要角,因此,內建影像感測與生理訊號感測、支援AI判斷與應用等功能的手機和穿戴設備裝置未來將更為普及。此外,在AI資料中心應用中,矽光子能提供高效率之光通訊傳輸,亦是未來AI 模型訓練與推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硬體裝置設計日益輕巧化的趨勢,矽基光學技術中的「超穎透鏡技術」則將引領和加速以上應用情境的部署。 「超穎透鏡技術」具備單晶圓製程整合、光學元件模組體積微小化等優勢,預期將為矽晶片在光學領域帶來新一波的成長動能。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報告,2024年全球Metalens超穎透鏡市場規模為4,180萬美元,且預計至2031年間將大幅增長至24億美元,2025-2031年間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將高達近80%。 目前市場上光學系統大多使用傳統光學透鏡,亦即採用拋物面(Parabolic Surface)或球面(Spherical Surface)結構來設計光線聚焦,藉此控制光線的震幅、相位、和偏振等特性。然而,此技術因受限物理特性而必須依賴精密機械對準,且複雜的光學組件所需之曲面設計更需高精度的拋光鍍膜工藝,因此難以透過半導體CMOS製程與光感測器進行晶圓級整合,成為光學系統微型化及整合上的一大挑戰。 結合鍺矽與短波紅外光感測技術 以超薄光學模組加速應用部署 超穎表面(Meta-Surface)顛覆過往曲面光學微透鏡設計,為全平面且超薄化之光學元件,除了能縮小尺寸與厚度,亦可大幅提高光學微透鏡模組設計的自由度,減少訊號串擾,實現高效的光學聚焦與波前修正。更重要的是,有別於發射端使用的DOE(Diffraction Optical Element)技術,光程研創之超穎透鏡技術是以矽化物奈米結構於12吋矽基板上直接進行超高精度製造,能直接以CMOS製程與其核心GeSi技術整合於單片矽晶圓上,達成全面整合光學系統並提升量產的效率與良率,且可涵蓋短波紅外光波段,提高光學耦合效率,為人工智慧應用帶來更靈活多元的光學感測、成像及通訊之解決方案,適合3D影像感測、生理訊號感測、消費電子穿戴裝置、混合實境、光通訊、光達、生醫及國防太空等產業。 光程研創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Neil Na表示:「光程研創在半導體技術之革新已享譽國際,這次我們很高興再度分享自主開發的超穎表面技術,並結合采鈺科技在12吋晶圓上的領先光學製程,成功打造超薄光學元件以精確控制光波,可拓展至SWIR光感測、光成像、光通訊和人工智慧等多元商業應用。我們相信這項技術不僅在光學領域有突破性的價值,更將加速驅動新世代光學技術的發展和實現。」 采鈺科技研究發展組織謝錦全副總強調:「采鈺科技一直在全球CMOS影像與光感測器產業中關注發展趨勢,同時以半導體製程優勢和開發合作關鍵技術來持續提高產能和產值。我們很開心看到業務夥伴光程研創應用采鈺科技的矽基超穎透鏡製程,幫助提升光學元件整合,一起突破傳統設計和製程在封裝尺寸(Form factor)的侷限,期待雙方的合作將為光學感測產業激發更創新的應用,推動超穎透鏡技術更普及。」 超穎透鏡技術在矽光子相關產業中展現關鍵潛力,特別體現在光學元件的微型化、整合性與效能提升等方面。而隨著材料和製程的優化與進步,相關技術挑戰正逐漸被克服,未來超穎透鏡可望成為矽光子及感測應用中的標準光學元件之一,進而推動次世代光學晶片及市場應用的持續創新發展。 【關於采鈺科技】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VisEra) 成立於民國92年12月,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TSMC) 子公司。采鈺專注於影像感測器和微型光學元件的半導體光學製造,技術涵蓋8吋與12吋彩色濾光膜、微透鏡、光學薄膜和超穎表面製造與整合製程,並提供晶圓級測試服務,是全球領先的晶圓級光學元件代工廠。采鈺科技的願景是成為全球最佳及最大的專業半導體光學元件及製造服務之領導者之一。 Artilux相關產品與服務資訊,請至官網:https://www.artiluxtech.com ### 【光程研創Artilux】 光程研創以引領全球鍺矽(GeSi)光子技術創新而聞名,自2014年即是業界在寬頻3D感測和消費型光通訊市場的先行者。成立以來即秉持深厚的技術底蘊屢次突破習知光子技術極限,成就產學界重大進展,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從整合光學、系統架構到演算法的跨領域創新,驅動智慧手機、自動駕駛、擴增實境等新興產業的革新。我們的願景是持續淬鍊並領航全球光子技術演進,將其轉化成真實且豐盛的未來生活體驗,點亮從資訊至智慧之路。更多詳情請至官網 www.artiluxtech.com。
台北 2025年4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電腦領導品牌技嘉科技(GIGABYTE)延續設計領域的卓越表現,榮獲 2025 iF 設計大獎與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多項殊榮,肯定技嘉在產品性能與美學的創新突破,同時展現致力於 AI 普及至所有使用者的堅定承諾。 技嘉科技橫掃 2025 iF 與紅點設計大獎,展現全產品線創新實力 技嘉多款主機板產品包含 B650E AORUS STEALTH ICE、Z890 AERO G、Z890 AI TOP 以及 TRX50 AI TOP,憑藉簡約美型外觀、DIY 友善設計,以及 Ultra Durable™ 耐久性,榮獲 2025 iF 設計大獎肯定。這些獲獎的主機板不僅具備極致效能、高擴充性與全方位連接性,更支援進階 AI 運算與模型微調。其中,B650E AORUS STEALTH ICE 更以全球第一張純白設計背插式主機板之姿脫穎而出,展現極簡美學與領先工藝的完美平衡。 此外,B650E AORUS STEALTH ICE 與 TRX50 AI TOP 亦獲紅點設計獎評審青睞,肯定其出眾創意與 AI 創新價值。其他入選 2025 紅點設計大獎的主機板還包括 X870E AORUS XTREME AI TOP、Z890 AORUS XTREME AI TOP、Z890 AORUS MASTER AI TOP 與 Z890 AERO D,憑藉 AI 技術整合應用與貼近玩家需求的 DIY 友善設計廣獲好評。 不僅於此,技嘉電競機殼 C500 PANORAMIC STEALTH ICE 同樣榮獲紅點設計大獎,專注於以使用者為核心的思維,不僅採用雙面全景式強化玻璃設計,270度全景視角,讓使用者打造獨一無二的內裝風格。機殼的前面板與側面板皆採用免工具拆卸設計,並支援背插式主機板,隱藏線材提升整體線條美感。同時,機殼也預裝 ARGB 散熱風扇與 ARGB 控制盒裝置,有效優化氣流,由內而外確保系統穩定散熱。 技嘉的獲獎產品結合現代美學與尖端技術,不僅為玩家、創作者與專業用戶量身打造高效解決方案,更引領地端 AI 運算邁向兼具效能與美學的新時代。更多技嘉獲獎產品請至:GIGABYTE AWARDS
台北2025年4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視訊與教育科技解決方案領導品牌ViewSonic於第二十三屆《金峰獎》榮獲「十大傑出企業」與「十大傑出商品」雙料殊榮,從眾多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此項榮耀不僅彰顯ViewSonic在視訊應用技術的研發實力與創新動能,更體現其全球布局與深耕臺灣市場、攜手生態系夥伴的策略成果,強化在教育科技與視訊協作領域的產業地位與影響力。 ViewSonic 獲金峰獎「十大傑出企業」與「十大傑出商品」雙料大獎,全場景視訊與教育科技應用創新和產業貢獻受肯定。 《金峰獎》由中華民國傑出企業管理人協會主辦,表彰於創新、管理及國際發展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本次ViewSonic榮獲「十大傑出企業」獎項,肯定其在產品創新、數位轉型與全球競爭力的全方位表現。同時,「ViewSonic Future School 教育科技解決方案」亦獲選「十大傑出商品」,突顯品牌以「生態系即服務(EaaS)」理念,整合資源、促進跨界協作,在教育場域發揮深遠影響。 ViewSonic臺灣區總經理暨優派學院院長連育仁表示:「此次雙項獲獎,是對ViewSonic長期深耕教育科技與視訊協作領域的肯定。我們透過『硬體、軟體與服務』的整合策略,打造以使用者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同時結合AI技術與全球經驗,攜手夥伴拓展科技在各類型場域的應用廣度及效能。未來,我們將持續以『ViewSonic』與『優派學院』雙軸驅動成長,秉持『啟發世界看見平凡與不凡的差異』的品牌願景,構築以高品質為核心的全場景生態系,實現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 AI賦能教學 Future School展現創新應用成效 「ViewSonic Future School 教育科技解決方案」整合ClassSwift一站式即時互動教學平臺與教科書出版集團的數位內容,領先全球發布第一套《AI教科書》,完整包含教學的全部需求,協助教師實現適性教學與即時學習追蹤。搭配全球市占領先的ViewBoard互動顯示器與myViewBoard沉浸式數位白板系統,打造從內容製作、互動學習到教學評估的完整流程,提供高互動、高效率的數位教學體驗。此方案已廣泛導入臺灣校園,更成功協助新北市後埔國小、新竹縣成功國中獲得ViewSonic Future School國際認證,加速校園轉型為智慧化、數位化的學習場域。 整合科技與永續發展 推動教育與企業數位升級 作為視訊解決方案領導品牌,ViewSonic積極整合互動顯示器、LED顯示器、電磁筆顯示器、投影機、軟體即服務(SaaS)、AI應用及互動內容等多元產品線,並打造多元應用場景,成功建立第二成長曲線。近年推出的教育元宇宙3D互動虛擬教學平臺、超過千萬次下載myViewBoard,以及攜手兩大教科書指標品牌,推出以生成式AI技術為基礎加上獨家演算法的《AI 教科書》,皆為市場樹立技術應用新典範。 自啟動「生態系即服務」計畫以來,ViewSonic 串聯政府、教育單位與業界資源,打造永續發展的EdTech生態系;亦積極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學術機構合作,建置創新教室與實作場域,共同促進數位互動教學的深化應用與師資培育。為落實 ESG 承諾,ViewSonic致力發展低碳產品與綠色循環經濟,旗下產品可回收材料使用比例已達67%,包裝可回收率高達97%。 展望未來,ViewSonic 將攜手產業夥伴持續強化數位韌性與永續力,打造智慧學習環境,並延伸高品質服務體驗至商務及家庭個人娛樂生態系。 關於ViewSonic ViewSonic是全球視訊與教育科技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1987年創立於美國加州,業務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憑藉超過35年的視覺技術專業,ViewSonic提供全方位的軟體、硬體及服務,推出5吋到760吋各式螢幕尺寸的產品,包含互動顯示器、大型顯示器、LED顯示器、電磁筆顯示器、顯示器、投影機、軟體即服務、人工智慧服務和互動式內容等。此創新生態系賦予教育、工作場所和個人更好的創造、協作與無縫學習能力。ViewSonic以顧客滿意度為核心,致力於研發性能卓越的產品,同時秉持全面的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實踐永續生產。在ViewSonic,我們的使命是讓客戶"See the difference"。欲了解更多ViewSonic重要訊息,請參見www.viewsonic.com/tw。
中國東莞 2025年4月30日 /美通社/ -- CE-LINK自豪地宣佈,其最新力作——1300W ATX 3.1全模組遊戲PSU已正式獲得80 Plus鈦金認證,標誌著公司在能源效率和性能方面邁上了新台階。這款創新的PSU專為滿足3A遊戲市場的需求而設計,為遊戲玩家和創作者提供卓越的可靠性和效率。 CE-LINK 1300W ATX 3.1全模組遊戲PSU 高性能和高效率標準 CE-LINK 1300W PSU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創新專利的拓撲應用技術,採用無橋PFC+全橋LLC+SR+D-D技術,使PSU實現了新的突破: 電壓調節精度在<2%以內,優於英特爾ATX3.1規範要求的<5%標準。 PSU的轉換效率在115V環境下高達94%,達到鈦金認證標準。 功率密度達0.634W/cm3,超越業內標準產品,實現體積緊湊與功能強大的完美結合。 符合 ATX 3.1 和 PCIe CEM 5.1 標準 該PSU支持高達2倍的總功率偏移和3倍的GPU功率偏移,使其適用於下一代GPU和CPU的峰值功率需求。 紋波控制水平高 該PSU將+12V、+5V和+3.3V導軌上的紋波水平保持在30mV以下,確保硬件即使在高負載下能穩定運行。 模塊化電纜設計 全模塊化設計使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配置選擇合適的電纜,簡化電纜管理。同時保持主機機箱內部整潔,提高散熱效率。 全面的保護機制 這款PSU內置多項保護機制,包括過壓、欠壓、過流、過功率、短路和過溫度保護,確保系統始終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高性能應用的理想選擇 遊戲:為尖端的GPU和CPU提供動力,確保流暢的3A遊戲體驗。 內容創建:為視頻編輯、渲染和3D建模等密集型任務提供穩定性和可靠性。 無論是驅動最新的多GPU設置還是管理耗電工作負載,CE-LIN的1300W ATX 3.1全模組遊戲PSU都能為各種應用場景提供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並重 「我們很高興這款1300W ATX 3.1全模組遊戲PSU獲得80 Plus鈦金認證,」CE-LINK產品經理Wesely表示。「這項認證不僅是對我們技術先進性和能效的肯定,也是我們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承諾的體現。」 關於 CE-LINK CE-LINK成立於2004年,經過長期穩健發展成為了消費電子行業電源及連接解決方案的先鋒,致力於為遊戲、內容創作等領域提供高性能的解決方案。CE-LINK堅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客戶提供可靠、前瞻性的技術,以適應現代計算不斷變化的需求。 媒體聯繫CE-LINK郵箱:market@ce-link.com網址:www.ce-link.com領英:www.linkedin.com/company/ce-link臉書:www.facebook.com/CELINK.ELECTRONICS
氣候適應力強,堅固耐用,可精準捕捉立體聲:MKH 8018是一款與眾不同的電容式麥克風中國北京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29日 - Sennheiser推出了全新款緊湊型立體聲槍式麥克風MKH 8018,可應用於廣播和拍攝。這款高階短槍麥克風完善了MKH 8000系列射頻電容式麥克風系列,延續了該系列獨特的綜合優勢:惡劣氣候條件下的耐用性、自然連貫的聲像,並且無離軸音染。輕巧小巧的MKH 8018提供三種可切換的立體聲模式,音訊工程師可針對各種情況靈活選用:MS立體聲、寬XY立體聲和窄XY立體聲。其中,MS模式可在混音器上實現連貫的空間成像調整,而XY模式已在MKH 8018內部預混,參數經多輪測試優化,確保穩定表現。 Sennheiser MKH 8018立體聲槍式麥克風 「MKH 8018是我們MKH產品線中的高階槍式麥克風型號,為這一系列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MKH系列高級產品經理Kai Lange表示,「它具備極低底噪和極佳音質,憑藉優異的離軸抑制,呈現清晰純淨的聲音。加之強大的防潮特性、極低的非線性失真,以及無變壓器全浮動平衡輸出音頻訊號等優勢,充分展現了Sennheiser在射頻電容技術領域60餘年的深厚積淀。」 採用輕量、非模組化設計,提供客製化頻率響應 為盡可能提升MKH 8018的便攜性,Sennheiser工程師採用輕量鋁製外殼,減輕設備對攝影機或搖桿造成的負重。與8000系列多數型號不同,此麥克風採用非模組化設計,配備固定的XLR-5M輸出,內建-10 dB衰減防止過載,並設有調節頻率響應的濾波器與可切換低切濾波器(-3 dB,頻率為70 Hz)。 考慮到MKH 8018主要應用於廣播和拍攝場景,這款MKH麥克風的頻率響應範圍被設定為40 – 20,000 Hz,區別於該系列一貫的超寬頻響應設計。此設定可避免拾取40 Hz以下和20 kHz以上人耳無法感知的失真訊號,從而防止混音器過載,並避免來自超音波鏡頭測距系統的干擾。 內建矩陣處理核心 MKH 8018可呈現自然統一的聲像,支援輸出MS立體聲以供錄音室或混音台處理,也可透過內建矩陣切換為寬XY或窄XY立體聲,無需外接混音台。在寬XY模式下,麥克風偏重側向訊號,從而捕捉更多周圍環境的聲音;在窄XY模式下,則更聚焦中間訊號,提升聲音的方向感,便於音響工程師精準拾音。 MKH 8018包裝內隨附一個MZQ 100麥克風夾、一個MZW 8018泡棉防風罩和一個螺紋塑膠收納筒。圖中右側所示為MZR 8000攝影機轉接器,可穩固包覆麥克風機身,方便安裝在各種麥克風夾或攝影機上。 MKH 8018的選購配件包括MZS 20-1懸吊握把/手持槍柄、MZW 60-1豬籠防風罩,以及MZH 60-1毛衣,適合MKH 8018在戶外環境使用。 科技數據 麥克風原理:射頻電容式 拾音模式:立體聲槍式 頻率響應:40 – 20,000 Hz 低切濾波器(可切換):70 Hz,-3dB 衰減(可切換):-10 dB 靈敏度: M通道:56 mV/Pa;參考值-25 dB(1V/Pa) S通道:25 mV/Pa;參考值-32 dB(1V/Pa) 窄XY模式:50 mV/Pa;參考值-26 dB(1V/Pa) 寬XY模式:32 mV/Pa;參考值-30 dB(1V/Pa) 等效雜訊等級: M通道:12 dB(A-計權);24 dB(CCIR-計權) S通道:14.5 dB(A-計權);25 dB(CCIR-計權) 窄XY模式:12 dB(A-計權);24 dB(CCIR-計權) 寬XY模式:13 dB(A-計權);25 dB(CCIR-計權) 標稱阻抗(1kHz):430歐姆 最小負載阻抗:4.7千歐姆 電源供應器:P48幻象供電(IEC 61938) 工作電流:2 x 3.4 mA 最大SPL:> 126 dB 介面類型:XLR-5M 重量:115克 尺寸:直徑22毫米,長度:約230毫米 工作溫度:-10°C至60°C(14°F至140°F) 儲存溫度:-20°C至70°C(-4°F至158°F) 相對濕度:5%至95%,無冷凝 Hashtag: #Sennheiser #ProAudio #MKH8010https://www.sennheiser.comhttps://www.sennheiser-hearing.com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SENNHEISER品牌音頻是我們品牌的命脈所在,因此我們矢志締造革新領前的音頻方案。Sennheiser打造音頻之未來並為顧客帶來超卓無比的聆聽體驗——這就是Sennheiser品牌近80年來所傳承的精神。麥克風、會議系統、音頻串流技術及監聽系統等專業音頻方案,這些業務隸屬於Sennheiser electronic SE & Co. KG,而耳機、揚聲器及助聽耳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業務,則在Sennheiser的授權下由Sonova Holding AG集團經營。
A12 藝術空間
消費電子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