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海洋」新聞搜尋結果, 共 843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皮尤資助 5 國科學家以促進海洋保育

皮尤資助 6 名科學家以促進海洋保育 費城2025年3月26日 /美通社/ --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會 (Pew Charitable Trusts) 今天宣布六名傑出科學家將獲得 2025 年皮尤海洋保育研究資助。這些來自中國、古拉索、印尼、菲律賓,以及南非的科學家加入擁有超過 200 名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的社區,致力於推廣永續使用海洋知識與海洋資源。 「我們的海洋正面臨棲息地毀壞和汙染等挑戰,需要具前瞻性的科學領導及創新解決方案」皮尤的費城暨科學進展資深副總裁 Donna Frisby-Greenwood 表示。「新研究員加入我們不斷成長的科學家社區,帶來前瞻性研究、寶貴專業知識,以及嶄新觀點,為海洋生物的未來帶來希望。」 2025 年度研究員將帶領創新專案,注重開發珊瑚養殖技術、與當地社區共同評估關鍵保育措施,以及協助引導保護受威脅海洋物種及其棲息地,還有其他措施等。 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計畫在三年內向6 名研究員及其團隊頒發每項專案 $150,000 的資助金,支援展開以海洋保育導向的研究專案。這項計劃也同時促進全球皮尤海洋保育研究員網路的連結與合作。海洋保育研究員由世界各地科學家和海洋保育專家組成的國際委員會經過嚴謹的提名及審核流程遴選而出。 2025 年的研究員如下: Stephen C.Y. Chan  陳釗賢博士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鯨類研究所 (Cetacea Research Institute) 陳釗賢博士將調查香港中華白海豚的族群動態、棲息地互動以及主要威脅。他將與海岸社區、政府管理者以及非政府組織合作,為保育計畫制定策略性建議,進而保護海豚及其棲息地,同時進行預定的海岸開發。 Linda Harris 博士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大學 (Nelson Mandela University) Linda Harris 將結合遙測資料和田野調查,分類並對應非洲南部 10 個國家的沙灘生態系,這些資訊將協助她評估重要棲息地的分佈、生態條件、威脅狀態,以及保育程度。她將確定西印度洋沙灘的保育優先次序,並協助加強非州南部海灘生態系的專業知識,進而支援當地的保育工作。 Kristen Marhaver 博士古拉索,卡瑪比基金會 (CARMABI Foundation) Kristen Marhaver 將開發全新技術,改善人工輔助珊瑚養殖。她將在南加勒比海的古拉索測試全新實驗室方法以便讓珊瑚卵受精,這項重要流程經常會在珊瑚稀疏或受到壓力時失敗。Marhaver 的目標是協助科學家和復育團體高效使用珊瑚基因銀行,並擴展瀕危珊瑚的人工養殖。 Aileen Maypa 博士菲律賓,西利曼大學 (Silliman University) Aileen Maypa 將制定有科學根據且友善社區的協議,加快菲律賓珊瑚礁的復育。她將與科學家、保育人員以及國家政府機構合作,在菲律賓召開首次的全國性珊瑚復育網路。她也會與地方社區合作,開發記錄有效珊瑚礁復育實踐的易用工具包。 Edy Setyawan 博士印尼,印尼板鰓類研究所 (Elasmobranch Institute Indonesia) Edy Setyawan 將調查四王群島鯊魚的生活史、族群動態,以及移動模式,以協助確定該物種的保育優先次序。他將結合各種方法,包括照片辨識、無線射頻辨識、聲學遙測和生物紀錄等,評估這類鯊魚的族群狀態、調查棲息地偏好,並確定其主要威脅,並且協助引導有效保護措施的設計。 Hesti Widodo 博士印尼,珊瑚三角中心 (Coral Triangle Center) Hesti Widodo 將與印尼的七個試行地點合作,希望政府將其認證為「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 (OECM)」,這是可預期的全新保育前景,旨在開發評估和報告其影響的方式。她將透過諮詢和焦點小組討論與社區密切合作,並開發 OECM 福利包容性和公平分佈的指標,進而確保符合社區需求。 媒體聯絡方式: Elham KhatamiSenior Associate, Communications202.540.6711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74 加入收藏 :
國際扶輪3523地區「讓歐洲看見台灣」好海洋公益音樂會暨地區職業論壇活動 盛大舉行 推動台灣音樂家躍上國際舞台

(台北訊)為推廣台灣音樂家於國際舞台上的發展,國際扶輪3523地區特別舉辦「讓歐洲看見台灣」慈善音樂會好海洋公益音樂會暨地區職業論壇活動,匯聚台灣頂尖音樂人才,透過音樂的力量,讓世界聽見台灣、讓歐洲看見台灣。音樂會於2025.02.24(一)松菸誠品表演廳隆重登場,吸引來自文化、藝術、商業與國際扶輪社的貴賓與觀眾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慈善音樂會的核心目標,是協助好海洋藝術推廣協會在歐洲為台灣優秀音樂家提供更多國際展演機會,並透過國際扶輪的全球影響力,促進台灣與歐洲各國的文化交流。國際扶輪3523地區表示,台灣擁有極具潛力的音樂人才,然而在國際舞台上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因此本次活動的舉辦,不僅是音樂藝術的展演,更是一場文化外交行動,期盼透過音樂的語言,向世界傳遞台灣的文化魅力。 音樂會當晚由男高音林義偉擔任導聆主持人,安排知名鋼琴家葉綠娜、盧易之、王庭悅、小提琴魏靖儀,李純欣,張善昕、中提琴林曔瀚、大提琴謝孟軒以及女高音鄭思筠、男中音趙芳豪等多位台灣傑出音樂家帶來精湛的演出,涵蓋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曲目,展現台灣音樂的多元風貌。現場觀眾反應熱烈,掌聲不斷,充分展現台灣音樂藝術的實力與感動人心的魅力。 國際扶輪3523地區表示,本次公益音樂會所得將投入好海洋藝術推廣協會台灣音樂家海外發展計畫,透過國際交流、駐外演出、音樂競賽等方式,幫助更多優秀音樂家登上國際舞台,開拓更寬廣的未來。同時國際扶輪3523地區也將持續運用全球網絡資源,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讓世界更認識台灣的音樂與藝術。 「讓歐洲看見台灣」公益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場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文化外交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國際扶輪3523地區將繼續支持台灣音樂家,讓更多來自台灣的音樂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光芒,讓台灣的聲音傳遍全球!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17 加入收藏 :
中台灣燈會破500萬人朝聖!獨具教育性的「永續海洋奇幻冒險」任務完成!邀您持續傳遞永續理念 相約2026!

記者/李明真報導 二0二五中台灣元宵燈會圓滿閉幕,十六天展期吸引逾五百二十萬賞燈人潮的亮眼成績,除了主燈引起熱烈討論之外,許多網友指出發現意外亮點!尤其被大家讚賞比主燈還主燈的冰晶守護者,超大北極熊傲立當場,周圍圍繞著可愛的企鵝群,不管大人小孩都拍爆,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本屆農業局燈區設計持續突破以往傳統生肖主題,特別運用巧思,以永續理念,結合中央公園自然景觀地貌、公廁建物等,打造獨具創意及美感的「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大受好評,策劃冒險故事賞燈主軸,設計多組海洋奇幻角色燈組並海洋環保知識教育,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朝聖,獲得極佳口碑成果。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局長張敬昌表示,每年農業局燈區籌辦,皆致力要求除了要展現元宵佳節歡樂氣氛、兼顧傳統花燈喜慶視覺感受之外,也需著重創意與美學,更要進一步引起民眾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讓傳統節慶也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讓賞燈民眾參觀時獲得更多節慶感受、增添趣味性與知識性,打造親子教育、網美拍照皆大歡喜的獨特燈區。 「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不僅只是一場燈會活動,而是希望引起大小朋友對於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意識,藉由燈會的舞臺,凸顯海洋保育的急迫性,即使燈會圓滿結束,仍希望這場對於環境保護的探索冒險之旅、傳遞永續理念的任務由各位賞燈民眾持續下去,共同為環境出一份力,讓我們相約2026,農業局燈區敬請期待。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的動態消息,也歡迎點入粉絲專頁查看:https://www.facebook.com/Agri.Taichung/?locale=zh_TW

文章來源 : 廣角文創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53 加入收藏 :
中台灣燈會 「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展期倒數中 網紅們千萬別錯過!

記者/鄭欣宜報導 2025中臺灣元宵燈會自2月8日至2月23日在臺中市中央公園舉辦,即將邁入尾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以極具創意手法,善用公園景觀、植物、建物等現況,打造創意與SDGs永續理念兼具的「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民眾可得把握時間,前來一探究竟。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邀請全台網美網紅把握最後幾天遊逛「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參觀可由中央公園經貿五路進入,探索以大樹作為特色的「魔樹之眼」,藉由10組魔樹眼球視線引導參觀燈區,欣賞不同自然樹冠造型的多元視覺創意效果,另外還有特別運用公共廁所建物所設計的巨大章魚八爪燈組及有如置身燈組下有如身歷奇幻世界的超高水母燈組,震撼視覺、獨特吸睛,喜歡拍攝新奇事物的網紅們,千萬別錯過! 而配合現地林地草坡,打造超過60公尺的「炫彩波浪」光環境,多彩燈飾錯落設置,營造繽紛視覺效果,打造絕美拍照背景,喜歡亮麗繽紛情境的網美們千萬別錯過! 除了實體亮麗燈飾佈置之外,還有設計創意投影互動呈現的沈浸式燈組「魅影花鯨道」,可以跟著海龜、鯨魚、花朵與貝殼共舞,是小朋友最愛停留互動的燈組之一,還有另一「深海幽靈-鮟鱇魚」,魚肚裏也特別納入海洋環保永續生活知識展示,參觀燈會同時,還能獲得海洋保護教育知識,最適合親子型網紅。 農業局說明,「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不僅只是一場視覺盛宴,更希望引起海洋保護意識,希望藉由燈會的舞臺,凸顯海洋保育的重要性,邀請各地網美網紅把握最後幾天燈區展期前來拍照傳遞藝術與永續理念,讓環境永續生態保育成為我們的日常。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誠摯邀請民眾來賞花燈,也歡迎民眾點入粉絲專頁掌握最新農業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Agri.Taichung/?locale=zh_TW

文章來源 : 廣角文創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73 加入收藏 :
SDGs實踐 中台灣燈會這樣賞 「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 等你來探索

記者/李明真報導 2025中台灣元宵燈會展期自2月8日至2月23日在台中市中央公園盛大舉辦,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燈區以「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為主題,創新規劃一場充滿想像力、奇幻氛圍的海洋冒險旅程,利用海洋保護主題及回收材料傳遞環保意識,以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4「保護海洋生態」目標及理念,並於「ESG遠見」(https://esg.gvm.com.tw/article/80431)網路分享文章2025年具「綠色亮點」六大燈會之一。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長張敬昌表示,「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以探索、冒險貫穿主軸,邀請賞燈者以成為「保護海洋的勇者」為目標,民眾可於中央公園經貿五路進入燈區,欣賞許多融合海洋保護意識、海洋污染現況、生物知識、饒富教育意義的燈組設計理念。 首先於入口處設置的是因海洋潮汐異常而出現的「太陽月神」燈組,強調現今全球海洋已遭受污染,希望引起民眾注意一探究竟,接著會穿越凸顯海洋塑膠污染,以回收廢棄寶特瓶設計製作白天、夜間會因陽光、燈光照射而閃閃發光的「閃光塑林」廊道式燈組,希望民眾在欣賞燈會節慶氛圍之餘,也注意海洋污染現況,而穿越閃光塑林燈組之後,便會看見以海龜為主題的「星海漫遊者」燈組,而選擇海龜為主題造型,是因海龜原是長壽象徵,一身斑斕花紋,在大海中輕安自在,如今卻受到塑膠吸管、塑膠袋、漁網魚線等塑膠污染傷害,還有氣候變遷、棲地消失等多重危機,另外,此燈組還特別邀請台中海線清水區在地居民及清水小願文化創意協會女性成員共同製作,別具意義,且燈會結束後,材料也將會重複利用,移至清水區繼續成為戶外藝術場景材料,讓永續理念落實及延續。 另一燈組「光舞騎士」是一隻海馬夾著棉花棒的造型,看似單純創意新奇,但其實是以國家地理頻道雜誌曾報導的一篇文章為設計由來,國外攝影師賈斯汀.霍夫曼(Justin Hofman)在印尼松巴拉島附近的污染水域中拍攝到一隻海馬帶著一根廢棄棉花棒游泳的照片,他尤希望更多人看見這組照片,顯示海洋污染的問題,設計團隊便特別在燈區規畫中加入此造型燈組,希望更多人認知海洋污染的嚴重性。 而燈組中高度最高的是一組名為「異維光環」的大小水母燈組,總高度超過11公尺,以一隻大型「僧帽水母」為主角,周邊搭配佈置百隻小水母,視覺新奇震撼,但其實當中藏著海洋生物知識及隱喻海洋危機,希望民眾發覺,首先,僧帽水母實際上並不是傳統的水母,而是屬於管水母的一種水螅類生物,與水母有親緣關係,而百隻小水母所表達的不只是希望單純設計視覺豐盛亮麗燈組,而是表現因為溫室效應造成海水溫度升高、酸化,導致水母過量的生態失衡危機,因為水母生存不受海水酸化影響,隨著其他海洋物種減少,水母將可進駐填補其生態棲位,全球有數十億人口以魚類為其蛋白質主要來源,海洋酸化可能使海洋魚源吃緊的狀況更為嚴重。 在水母燈組旁的,則是特別設計海洋知識展示空間的「深海幽靈-鮟鱇魚」,內部設置三大海洋保護教育主題看板,包括「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海洋廢棄物的由來與影響」,第三則是「我們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減少海洋污染、保護海洋」等內容,希望民眾在賞燈之餘也能獲得親子教育機會,增進親子情感。 最後一組為燈區主燈,總高八公尺的「冰晶守護者-親子北極熊」及周邊搭配佈置一百隻小企鵝,在可愛的佈置燈飾氛圍中,農業局欲凸顯的是溫室效應危機、極地融冰議題,傳達不可能在自然兩極極地中相遇的兩種生物,一起出現聚集在中台灣燈會中,討論如何面對危機及希望邀請賞燈民眾一起成為未來保護海洋的勇者。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歡迎民眾來賞花燈,也歡迎民眾點入粉絲專頁掌握最新農業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Agri.Taichung/?locale=zh_TW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長張敬昌表示,「永續海洋奇幻冒險」燈區,不僅只是一場燈會視覺盛宴,更希望引起海洋保護意識。農業局希望藉由燈會的舞臺,凸顯海洋保育的急迫性,邀請大家共同為環境永續出一份力,燈會期間歡迎攜家帶眷親身體驗。

文章來源 : 廣角文創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287 加入收藏 :
5,000 萬美元的歷史性捐贈,為 William & Mary's Batten School 和 VIMS 的海岸和海洋科學獎學金提供資金

校友提供大學史上最大筆獎學金捐贈;在全球危急存亡之際,投資下一代科學家與領導者 維吉尼亞州威廉斯堡2025年2月6日 /美通社/ -- William & Mary's Batten School 有史以來最大的獎學金捐贈,也是全國第一個同類型的獎學金捐贈,將使下一代有能力解決全球最迫切的環境挑戰。 R. Todd Stravitz '82 博士和 Brunckhorst Foundations 捐贈 5,000 萬美元之時,正值全球危機(如海平面上升、海岸線侵蝕和環境退化)破壞數十億人生活之際。對於在 W&M 的 Batten School 攻讀新的海岸與海洋科學學士學位的學生,R. Todd Stravitz Scholars Program 將為其提供全額學費資助。 Katherine A. Rowe 主席表示:「我們非常感謝 Stravitz 博士和 Brunckhorst Foundations。這份禮物消除了財務障礙,讓最聰明的人才獲得所需的學習和工具,以解決地球上的迫在眉睫的問題。這些未來的開路先鋒,將為全球各地的生態系統、經濟及依賴生態系統的社區提供保護解決方案。」 此項宣佈,源自 Jane Batten HON '17、L.H.D. '19 於 2024 年 7 月捐贈 1 億美元,成立 Batten School of Coastal & Marine Sciences。 這份足以扭轉局面的厚禮,與 W&M & the Batten School 推出弗吉尼亞州第一個海岸與海洋科學的公立本科學位不謀而合,此學位最近已獲得弗吉尼亞州高等教育委員會的批准。第一批入選的學生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學習,以首屆沉浸式學期體驗作為開端,學生將在 Batten School & VIMS 校園內上課。 Batten School 院長兼 VIMS 總監 Derek Aday 表示:這份禮物的意義,在於資助明天的問題解決者在 William & Mary,我們讓學生掌握各種技能,為當今最大的挑戰提供應用解決方案。這項投資可確保學生能在世界上最需要自己的地方,發揮領導作用」 「當我還是學生時,這樣的學位並不存在。我希望為今天的學生開闢路徑,讓學生好好吸收 William & Mary 的精髓,從而準備好迎接這一代的最大挑戰,」 Stravitz 說道:「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環境危機,我們的最佳籌碼莫過於教育年輕人愛護和改善我們的地球。這樣的計劃對我們的未來至關重要;能夠支持這項重要的使命,我深感榮幸。」 Brunckhorst Foundations 致力於推動重要的全球事業,包括醫學研究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基金會專注於創新的解決方案與計劃;過去幾年來,基金會是 Batten School & VIMS 的重要合作夥伴,一直支持 Batten School & VIMS 促進復原、保育與教育的努力。 教務長 Peggy Agouris 說:「這份厚禮將惠及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為新興學者鋪路,讓其在這些關鍵研究領域深化專業知識,並成為 W&M Batten School & VIMS 充滿活力的學術社區的一份子。感謝 Stravitz 博士和 Brunckhorst Foundations 的慷慨捐助,未來將有許多大好機會。」 這份禮物的出現正值 William & Mary's Year of the Environment 的開始,讓整個社區攜手合作,深化 W&M 對保護環境和賴以健康的社區的共同承諾。長達一年的慶祝活動,將以促進校園的可持續發展和保育工作為重點,並促進大學在世界各地的影響。 有關如何支持這項工作的更多資訊,請瀏覽我們的網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9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28 日 (星期五) 農曆二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