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水資源」新聞搜尋結果, 共 78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政商界齊聚見證台灣首座大型海水淡化廠動工 蘇伊士携手合作夥伴推動水資源革新

新竹 2025年5月16日 /美通社/ -- 蘇伊士攜手合作夥伴中鼎集團和宏華,今天在新竹市舉行台灣首座大型市政逆滲透海水淡化廠動土儀式。現場吸引超過200位嘉賓參與,並獲行政院長、經濟部長以及新竹市市長等政要出席,共同見證這項重要工程啓動,為提升該地區居民和企業供水穩定性邁出關鍵一步。 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恆業表示: 「憑藉集團在全球設計、建造和營運 260 餘座海水淡化廠積累的 60 多年經驗,蘇伊士為市政和工業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因地制宜的先進海水淡化解決方案。今天的動工儀式不僅標誌著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體現了合作夥伴之間的深度互信與契約精神。我們竭誠合作,致力於提供兼具可持續性與韌性的水務解決方案,助力台灣永續發展並提升氣候適應能力。」 推動區域韌性發展的標誌性公私營合作( PPP )項目 新竹海水淡化廠是台灣水利署首次與國際海水淡化解決方案營運商的合作項目,彰顯了公私營合作夥伴關係在建設韌性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作用。此項合作進一步拓展了蘇伊士集團橫跨澳大利亞、中東、歐洲及東南亞的全球海水淡化業務版圖,鞏固了集團在可持續水務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地位。 該項目是政府「科技造水」政策指標工程。在前期規劃設計階段,工程團隊與主管機關密切高效協作,確立了先進的工程方案,為後續32個月的嚴格施工周期奠定了扎實基礎。建設完成後,將進行為期12個月的性能驗證,確保在進入15年營運維護階段前完全符合標準並具備可靠運行能力。项目计划2028年竣工,这一严谨的时间安排充分体现了各方确保工程持續實施、按期推进的堅定承諾。 創新海水淡化技術提升供水安全 新竹水源依賴降雨和水庫蓄水,因氣候變化加劇和天氣模式改變而日益承壓。這座采用逆滲透技術和蘇伊士先進工藝的海水淡化廠,是台灣强化區域供水韌性的戰略舉措,亦能滿足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及高科技產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 該項目日產水量達10萬噸優質飲用水,服務約160萬居民以及工業用戶。項目合同總額為新台幣177億元(約5.08億歐元),並應用多項可持續設計方案,包括高效節能的工藝、緊湊的設計布局、太陽能集成系統,以及引入先進的管線清除系統進行海上管道清洗,最大程度降低環境影響。 蘇伊士將其全球領先的海水淡化技術引入新竹項目,充分展現集團透過創新技術應對全球水資源短缺的核心能力。其國際標杆項目包括澳大利亞、巴林、斯里蘭卡的海淡項目,以及近期為全球化工巨頭萬華化學集團建成的海水淡化廠。蘇伊士持續擴展全球版圖,發展中項目包括為約旦建造服務300萬人口的全球第二大反滲透海水淡化廠、菲律賓伊洛伊洛市在建該國最大規模的海水淡化設施,以及義大利南部的普利亞項目。 新竹海淡廠3D模擬示意圖。廠區設計結合海岸景觀,成為節能低碳的濱海休憩公園。   由蘇伊士與中鼎集團及宏華集團合作設計、建造及營運的新竹市大型海水逆滲透淡化廠正式動工。 關於蘇伊士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 160 多年來,蘇伊士集團一直致力於提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服務,並憑藉其創新且富有韌性的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水務和固廢服務。集團在 40 個國家的 4 萬名員工積極與客戶攜手合作 , 為他們在資產和服務的全生命週期創造價值 , 並推動其低碳轉型。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為全球 6,800 萬人生產飲用水,為 4,400 萬人提供環衛服務;通過污水和固廢處理轉化生產 8 太瓦時的能源。 2024 年蘇伊士集團的營收為 92 億歐元。更多資訊請流覽官網: www.suez.com  或關注X和領英 @SUEZ。 蘇伊士約 70 年前進入亞洲市場,起步於東南亞。蘇伊士在亞洲有逾 6,500 名員工,已建成超過  600 座水廠和污水處理廠。集團與各地夥伴合作為逾 2,500 萬人和 23 個工業園區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64 加入收藏 :
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希望:沙地阿拉伯的水資源解決方案提供水資源安全途徑

「在2025年世界水資源日,沙地阿拉伯分享從水資源短缺到可持續發展的歷程」 重點摘要:  在世界水資源日場合中, 沙地阿拉伯分享從全球最缺水國家之一至: 「全球最大水生產者」 (每天生產超過 1500 萬立方米的水)的歷程。 「全球可持續海水淡化科技領導者」 ,以每立方米 2.3 千瓦時的能源效益,訂立全球標準。同時 , 自 2019 年起,每年減少 3700 萬噸碳排放量。 由於沙地阿拉伯的水資源管理模式 「水安全和領導力的全球藍圖」 正在獲其他國家採用,所以沙地阿拉伯定位為頂級水安全顧問兼科技出口商。沙地阿拉伯透過創新及全球合作,影響國際水安全。 「全球水科技中心」 在海水淡化項目中,本地化率達 65%。這推動經濟成長,並創造高科技就業機會。 沙地阿拉伯利雅得2025年3月21日 /美通社/ -- 沙地阿拉伯水務局 (SWA) 推出紀錄片《水之魔法》(Magic of Water)(連結),分享沙地阿拉伯的旅程和啟發全球合作,解決全球最緊急的水資源問題。這顯著轉變不僅是單一國家成功,也是一項全球行動呼籲。這證明即使是最大障礙,也可透過高瞻遠矚領導能力、大膽創新和國際團結努力來克服的。 2025 年世界水資源日慶祝時,沙地阿拉伯反映自身從全球最缺水國家之一,現成為全球最大海水化淡水生產者的非凡歷程。沙地阿拉伯曾以其廣闊乾旱沙漠而聞名,但她實現了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成真的事情。沙地阿拉伯透過大膽領導、策略創新和尖端科技,不僅保障自身供水,還成為水安全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領導者,為水資源管理、海水淡化和環境管理訂立全新國際標準。 SWA 負責每天監督生產超過 1500 萬立方米的水,並由公營和私營部門管理,在能源消耗、資本投資和營運成本方面實現全球領先效率。已生產的水透過最先進輸水網絡進行輸水。這輸水網絡是 Water Transmission Company (WTCO) 與私營部門夥伴合作而成,跨越超過 14,000 公里和覆蓋各種地形。然後,這些水被輸送至長達超過 135,000 公里的配水網絡,供應全國的城市及農村社區。此外,National Water Company (NWC) 與 Saudi Irrigation Organization 協調,管理廢水收集及處理,確保重複使用灌溉、工業和採礦的廢水。 這轉變的推動是 SWA 對新一代科技的策略投資,並促使沙地阿拉伯走在全球水資源創新前沿。該王國正在利用人工智能驅動海水化淡廠,提高營運效率,整合可大幅降低環境影響的環保輸水系統,並從棕櫚樹衍生先進防腐解決方案,延長重要水資源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這些突破不僅促使沙地阿拉伯成為水資源科技與創新的全球樞紐,也體現該王國對可持續發展、氣候韌性和環境管理的堅定承諾。 為了配合沙地阿拉伯綠色倡議,SWA 的科技進步已達到 2019 年以來,每年碳排放量減少 3700 萬噸,鞏固沙地阿拉伯在氣候行動與綠色科技的領導地位。可持續發展不僅涉及環境保護,也是經濟增長與多元的驅動力。沙地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計劃的本地化比例達 65%,SWA 正在刺激經濟發展、創造高科技就業機會。並鞏固沙地阿拉伯作為全球水資源科技中心的地位。 沙地阿拉伯水務局 (SWA) 主席 Abdullah bin Ibrahim Al-Abdulkarim 閤下表示:「確保水源,就是確保未來安全。我們 SWA 不僅建造全球最先進水利基礎設施,也重新定義各國應對水安全的方式。我們在海水淡化、可持續發展和效率的成就,不僅是沙地阿拉伯的成就,也是全球的典範。」 沙地阿拉伯的領導力,超越沙地阿拉伯的國界。該王國正在透過以下方式,促進水資源安全的國際合作: 2027 年舉辦的世界水資源論壇,將沙地阿拉伯定位為水安全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成立 Global Water Organization,推動國際合作和政策創新。 推出 1000 萬美元的全球水創新獎,啟發全球嶄新科技進步。 沙地阿拉伯水務局為了全球分享自身歷程,今天推出《The Magic of Water》紀錄片,紀錄創新背後的人文故事。該影片頌揚地阿拉伯從水資源短缺到全球水資源領導者的歷程,記錄實現這轉變的夢想家、科學家和社區。它邀請全世界見證人類的智慧和合作,如何克服最嚴峻的挑戰。 2025 年世界水日中,沙地阿拉伯呼籲各國重新思考水安全,並採取可持續解決方案。該王國透過分享自己的歷程,務求啟發全球合作,解決世界上最迫切的水資源問題。沙地阿拉伯的轉型不僅是國家里程碑,也是全球行動呼籲。它證明即使面對最艱鉅挑戰,也可以透過高瞻遠矚的領導、策略創新和國際合作來克服的。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18 加入收藏 :
中台灣珍惜水資源環保燈節 獲2025法國設計獎金獎肯定!

記者/李明真報導 水資源環保創新受國際大獎肯定!目前正在展出,由臺中市石岡區公所(Shigang District Office, Taichung City)主辦、辰騂有限公司(Alchelight Lighting Design)設計製作的「2024石岡花漾藝術燈節」近日榮獲2025法國設計獎概念設計—展覽及活動類(Conceptual Design - Exhibition & Events)「金獎」,此殊榮不僅是對策展團隊的高度肯定,這也代表著團隊在規劃與設計上持續突破創新。 法國設計獎(French Design Awards)為國際獎項協會(IAA)所設立且為創意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獎項之一,旨在表彰全球傑出的設計和創意項目。「2024石岡花漾藝術燈節」由辰騂有限公司負責整體規劃構思,強調更多元環保的燈光設計,搭配水資源音樂會、山城客家美食等周邊活動,為遊客帶來一場視覺、味覺和心靈的饗宴,這也正符合該獎項的宗旨。 石岡區長劉素幸表示,石岡花漾藝術節自108年開辦,已邁入第六年,目前是臺中山城為期最長的燈節,長達近兩個月,在東豐綠廊自行車道及情人木橋園區等景點布置浪漫燈飾,讓遊客白天能騎腳踏車晚上欣賞燈,期更多人能到石岡來玩,這次獲得「2025法國設計獎」之殊榮,除了感謝主辦單位對石岡及廠商團隊的肯定之外,也感謝市長、議員及民政局長對活動的支持,才能締造佳績,希望透過這次獲獎能吸引外地及國際旅客看見石岡,創造更多觀光國際能見度。 辰騂有限公司是一群年輕藝術家組成的團隊,致力於燈光藝術的創作與設計。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秉持著對夢想的堅持,專注於燈光領域,涵蓋了節慶活動與街景燈飾布置,也為百貨商城、建築物、主題樂園等提供燈光設計服務,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肯定與良好的口碑。此外,辰騂團隊也積極關注環保與永續議題,在燈光設計上融入綠色環保材質,希望通過親民的燈飾與民眾開啟永續對談。 對於這次獲獎,辰騂負責人楊胤辰感謝大家的支持和肯定,能夠獲得這個獎項公司全體同仁都感到非常榮幸。這個獎項不只是對辰騂設計及工程團隊的肯定,更能創造出燈節的新風貌。辰騂團隊的目標一直都是為大家提供最好的燈光佈置氛圍,希望未來能夠繼續為燈光市場帶來貢獻! 2024石岡花漾藝術燈節展期橫跨元旦、春節假期及元宵節,預計展出至114年2月12日,民眾可以把握最後的時間,到石岡一賞榮獲國際大獎的燈節!

文章來源 : 廣角文創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99 加入收藏 :
水資源投資是避免全球衝突激增的關鍵

倫敦2024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今天,國際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發布了《生態威脅報告》(ETR)第五版。該報告得出結論,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共同行動,生態退化的加速將加劇全球的社會摩擦與衝突,而這些挑戰將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進一步惡化。 關鍵結果: 由於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衝突,生態風險正在加劇,生態退化、貧困和衝突之間存在強烈的相關性。 50個國家(目前居住著13億人口)面臨高或極高的生態威脅,預計到2050年,這些國家的人口將增加到接近20億。 ETR確定了27個生態熱點國家:這些國家極端生態風險以及較低的社會復原能力,導致他們更容易受到不穩定、衝突和人道主義危機的影響。 在這27個熱點國家中,19個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4個位於中東和北非,許多國家目前正經歷衝突或內亂。 在農牧社區中,衝突預防與地方治理結構的強弱密切相關,基於社區的方式比外部干預更為成功。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灌溉率是全球最低的,僅有1.8%的耕地得到灌溉。通過改善水資源收集和管理,可以極大緩解生態壓力。 每年向水資源捕集和農業提升項目投資150億美元,至2050年可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糧食產量提高50%。 2024年《生態威脅報告》涵蓋了207個國家,強調了隨著生態威脅、氣候變化、治理不善、人口增長和衝突相互交織,全球危機正在加劇。報告指出,50個國家(居住著13億人口)面臨高或極高的生態威脅,其中82%位於非洲,預計到2050年,這些國家的人口將增加5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特別關注的區域。該地區最近經歷的嚴重厄爾尼諾干旱影響了6800萬人,佔該地區總人口的17%。自2024年初以來,干旱影響了作物和牲畜生產,導致糧食短缺,並破壞了更廣泛的經濟。食品價格比新冠疫情前高出25%,進一步加劇了糧食獲取困難。 然而,該地區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方面具有全球最大的潛力。例如,非洲的平均玉米產量僅為每公頃1.9噸,而全球平均為每公頃5.4噸。此外,該地區擁有2億公頃未開發的可耕地。通過實施微型水資源捕集技術和採用改進的農業實踐,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大大增強其生態韌性和糧食安全。 IEP創始人兼執行主席Steve Killelea表示:「世界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生態威脅與衝突風險、貧困和債務日益交織在一起。我們的研究表明,針對水資源捕集和農業實踐的投資可以顯著改善糧食安全,增強地方韌性,減少衝突並緩解強迫移民問題。」 生態熱點 ETR確定了27個生態熱點:這些國家面臨高生態風險並且社會韌性較低,增加了不穩定、衝突和人道主義危機的風險。這些熱點國家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19個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4個位於中東和北非,其餘4個分布在亞洲和加勒比地區。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最嚴重的生態威脅,主要由高糧食不安全、水資源壓力和人口快速增長驅動。 南亞的ETR評分排在第二高,主要由於其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而南亞是全球自然災害發生率最高的地區。 歐洲和北美是唯一兩個沒有任何次國家區域面臨高或非常高生態威脅的地區。 熱點國家往往呈地理聚集,這可能導致區域不穩定,因為生態和人道主義危機將涉及多個國家。溢出效應包括人口流離失所、新的跨境衝突以及交通網絡和供應鏈的中斷。 該局勢的嚴重性體現在許多熱點國家目前正經歷武裝衝突或內亂,突顯了生態威脅、低韌性和暴力風險加劇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解決這些挑戰,人口增長、環境退化和治理薄弱的復合效應可能會導致不穩定局勢的惡性循環,尤其是在已經容易發生衝突的地區。 治理與水管理 水資源風險與薄弱的治理比與水資源匱乏更密切相關。例如,阿聯酋盡管資源有限,卻面臨較低的水資源風險,而鄰近的也門則盡管擁有更多的水資源,卻在水資源管理上舉步維艱。報告指出,每年在小規模水資源捕獲和相關項目上的150億美元投資,能夠大幅減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態風險,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有可能翻倍甚至三倍。這一投資至關重要,因為該地區需要將谷物產量提高一倍多,才能滿足未來25年的基本糧食需求。 ETR還提出了潛在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水資源管理和農業實踐方面,能夠顯著改善脆弱地區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前景。例如,非洲的小規模水資源捕獲項目,如沙壩、巖石徑流壩,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單筆5萬美元的投資有可能灌溉9公頃土地,帶來18萬美元的回報。撒哈拉以南非洲約有3420萬公頃土地具備尚未開發的灌溉潛力,而利用該區域不到6%的可再生水資源就能將其開發利用。 Steve Killelea補充道:「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應優先考慮這些干預措施,以增強韌性並預防未來衝突。加強地方治理和社區主導的衝突解決機制,已被證明比外部的安全干預更為有效,能夠在緊張局勢升級為暴力之前進行緩解。」 氣候變化是一個威脅放大器,加劇了在有衝突歷史、機構薄弱和韌性低的地區的緊張局勢。在資源競爭激烈的地區,氣候變化導致的水資源或耕地稀缺可能會加劇社區之間的衝突。這一影響在機構薄弱的國家尤為顯著,這些國家的政府缺乏有效應對氣候壓力或調解相關衝突的能力。 薩赫勒地區農牧衝突的增加影響了超過5000萬人,這表明生態壓力如何加劇現有的種族和資源衝突。跨國極端主義組織利用這些地方不滿情緒招募戰斗人員並升級衝突。儘管薩赫勒地區僅佔非洲總人口的6.8%,卻佔了非洲衝突死亡人數的近16%。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組織正向本來相對和平的地區滲透,包括西非的科特迪瓦、貝寧、多哥和尼日利亞等國。 水與糧食安全 水資源風險與薄弱的治理和基礎設施密切相關,撒哈拉以南非洲僅使用了其可再生水資源的2%用於農業,而全球平均水平為6.7%。不過,通過適當的投資,最壞的後果是可以避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僅有1.8%的耕地得到灌溉,不到全球19%的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此外,灌溉技術的進步將使農業用水更加高效,預計到203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灌溉土地面積將增加34%,但農業用水總量僅增加14%。 未來全球影響 氣候變化將加劇南亞和南美洲冰川供水系統的水資源壓力,同時海平面上升將增加世界上一些最肥沃農業區的鹽鹼化,尤其是在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的極端天氣將使為28億人口提供糧食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超過9100萬人依賴湄公河下游流域和尼羅河三角洲維持生計,而上游的大壩建設嚴重影響了水流。 這些生態威脅的全球影響超越了區域邊界。一個地區的糧食短缺可能影響全球糧價和供應鏈的可用性,因為全球供應鏈彼此緊密相連。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全球移民模式將發生顯著變化,重新塑造出發地和目的地國家的人口和經濟。對農業中更有效的水和土地利用的投資可以顯著減輕生態退化的最嚴重影響,改善經濟,防止衝突,並減少強迫遷移。 編者注 了解更多信息,下載《2024年生態威脅報告》,請訪問https://visionofhumanity.org和https://economicsandpeace.org。如需獲取廣播視頻資料和電台音頻,請聯繫Tim Johnston。 關於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IEP 是一個國際獨立智庫,致力於將世界的重點轉移到和平上,作為一種積極的、可實現的、切實的衡量人類福祉和進步的標準。該機構在悉尼、布魯塞爾、紐約、海牙、墨西哥城和內羅畢設有辦事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98 加入收藏 :
全港第三高商廈 中環廣場榮獲四項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評級當中最高級別「鉑金評級」佳績

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甲級寫字樓定位備受肯定 高清圖片下載:https://bit.ly/3E1OaTa 香港 2025年6月11日 /美通社/ -- 位於灣仔的甲級寫字樓,中環廣場欣然宣布榮獲三項與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相關評級當中最高級別「鉑金評級」佳績,同時獲得物業數碼網絡通訊評級平台WiredScore鉑金評級,見證中環廣場,致力透過樓宇升級改造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租戶的健康與福祉,符合現代所需的物業及設施管理模式。 中環廣場榮獲四項與可持續發展相關評級當中最高級別「鉑金評級」佳績 中環廣場與時並進貫徹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獲綠建環評( BEAM Plus )及 LEED 「鉑金」評級認可中環廣場致力與時並進,提升物業質素,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甲級寫字樓,達到與新落成建築相同的能源效益標準。中環廣場分別榮獲「綠建環評」(BEAM Plus)及目前全球認可的綠色建築認證系統「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 的「鉑金」評級的高度認可,BEAM Plus的認證充分展現出於管理、營運和維護各個方面均提供高效度的可持續發展水平,LEED 的「鉑金」評級亦體現出在減廢及能源效益方面的卓越成就。在過去五年內,中環廣場的電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節省了近10%和30%;而水資源的消耗量也減少了24.4%。中環廣場持續監察物業的能源消耗,推動一系列善用資源及節能措施,包括採用水冷式冷水機組、採用可大幅減省耗能及獲「建造業議會綠色產品認證」最高的鉑金評級的無電製冷塗層、將傳統照明汰換成高效率的 LED 照明,及將恒速自動扶手梯改為變頻控制運作,以節省電力;安裝低水流量的自動感應水龍頭取代手動式水龍頭,以節省用水量。 屢獲認可 中環廣場正式成為「四鉑金」建築認證「以人為本」獲 WELL CORE 及數碼通訊WiredScore 雙重認證 促進租戶身心健康及迎合未來需要中環廣場緊貼租戶的需求,透過空間設計和建築物營造對健康環境追求的可持續發展工作空間,獲得「以人為本」的「WELL健康建築標準」CORE 涵蓋多項有關身心健康的概念,提升用戶的健康水平;以及同步獲得國際認可的物業數碼網絡通訊評級平台的WiredScore在樓宇通訊鉑金級認證,確保辦公空間符合企業迎合未來需要,具備卓越的科技設備,進一步鞏固了中環廣場在全港甲級寫字樓商廈的領導地位。連同「綠建環評」(BEAM Plus)和「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中環廣場正式成為獲得「四鉑金」既有建築認證的甲級寫字樓。 多元中外企業穩扎灣仔黃金地段 多元中外企業穩扎灣仔黃金地段 中環廣場現為香港第三高商業大廈,亦是本港地標建築物之一。距離港鐵會展站3分鐘步程、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港鐵灣仔站連接的卓越地理位置,以及大部份樓層享有維多利亞港壯麗景色,吸引多個駐港領事館以及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外資跨國企業、上市公司和本地商業機構進駐。此外,各類型企業包括從事金融投資、保險、法律、會計、能源、IT、電子、媒體與房地產業務的企業亦落户於中環廣場,展示其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多元需求及傳統與創新行業的需要。 推動可持續發展 榮獲『四鉑金』認證 致力為租客提供更理想的工作環境中環廣場致力通過各種方式節能達至減排效果,1992年落成的中環廣場於達成「四鉑金」建築認證的過程上所面對的挑戰與付出的努力,相對於全新落成的建築物相對更大更多,但仍無阻其與時俱進,致力保持甲級寫字樓應有質素之決心與宗旨,為租客提供更理想的工作環境。 中環廣場表示:「中環廣場一直透過優化大廈設備營運,持續更新系統與技術,達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今次榮獲『四鉑金』認證,為我們往後繼續堅定推動可持續發展策略打下強心針。中環廣場將繼續努力,為租戶提供全方位最舒適及優質的環境與服務,推動可持續發展,點亮綠色未來。」 關於中環廣場 中環廣場由信和集團及新鴻基地產合作發展,為一座純甲級寫字樓。大廈主樓樓高75層,另設三層地庫停車場,包含桅桿共高374米,連同新翼,合共提供118萬平方呎可租用面積。中環廣場座落灣仔北商業區核心地段,可飽覽開揚的維港景致。中環廣場距離港鐵會展站3分鐘步程,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港鐵灣仔站連接,座擁卓越地理位置。港鐵更可直達羅湖及落馬洲口岸,其交通網絡遍佈全港,便於往返多個口岸及機埸。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3 加入收藏 :
HCLTech 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第二期,向三間非政府機構資助 100 萬美元以透過開發可擴展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紐約及印度諾伊達 2025年6月6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科技公司 HCLTech (NSE: HCLTECH.NS) (BSE: HCLTECH.BO) 宣佈 Osa Conservation 獲選為第二屆 HCLTech 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 (HCLTech Climate Action Grant) 的得獎者,而 Daily Acts 及 Ocean Wise 則獲第二名。這三間非政府機構 (NGO) 將會獲頒合共 100 萬美元的資助,用於協助他們在美洲各地發展可擴展及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是次為第二年資助,申請數量急增逾七成。經過多輪評審及嚴謹審核,HCLTech 最終選定 Osa Conservation 獲批 50 萬美元,Daily Acts 及 Ocean Wise 各獲 25 萬美元。今年,來自美洲 10 個合資格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及美國)的申請註冊數量增加了 34%。 紮根哥斯達黎加的 Osa Conservation 將利用本次資助推動「Climate Lifeboat」走廊計劃,幫助不同物種在氣候變遷中遷徙和生存。透過重新連結受破壞的熱帶棲息地,該項目在保護數百萬英畝生態系統的同時,亦能促進氣候適應。 總部位於加州的 Daily Acts 會將本次資助用於其「社區驅動氣候韌性」計劃。該項目將政府策略與基層行動相結合,以改善加州佩塔盧馬及其周邊社區的水資源管理、雨水徑流緩解及社會基礎設施。 來自加拿大的 Ocean Wise 則將本次資助用於其太平洋沿岸的海帶森林復育計劃。該計劃透過控制海膽過度繁殖,並結合先進技術與生態研究,旨在增強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支援沿海社區。 HCLTech 全球企業社會責任高級副總裁 Nidhi Pundhir 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支持 HCLTech 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今年的受資助機構,協助他們擴展創新項目,以重新連接自然棲息地、提升社區韌性及恢復美洲各地的海洋生態系統。今年,申請註冊數量顯著增加,這突顯了減緩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迫切性,以及支持為可持續未來鋪路的倡議的重要性。」 在 2023 年 HCLTech 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的首屆活動中,HCLTech 承諾在五年內撥款 500 萬美元,以支持美洲各地應對氣候危機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基於 HCLTech 及其企業社會責任部門 HCLFoundation 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貫承諾,迄今已在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中累計投資逾 1.75 億美元。 HCLTech 因其對環境貢獻正面影響的承諾而一直備受肯定。憑藉其領先科技及集體專長,HCLTech 獲 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3 評為「行業推動者」,肯定其可持續營商之道,並持續與 Feeding America 及 Girl Up 等美國頂尖機構合作,服務廣大社群。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 HCLTech 美洲氣候行動資助計劃的資訊,包括其宗旨及申請流程,請瀏覽 americas-grant.hcltech.com。 HCLTech 簡介 HCLTech 是一間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業務遍及 60 個國家/地區,擁有超過 223,000 名員工。我們以數碼、工程、雲端及人工智能為核心,提供領先業界的卓越能力,並以多元化的技術服務及產品組合作為強大後盾。我們與各大垂直領域的客戶合作,為金融服務,製造業,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高科技,半導體,電信和媒體,零售和 CPG 及公共服務提供行業解決方案。截至 2025 年 3 月底的 12 個月內,集團綜合收入總額達 138 億美元。欲了解我們如何為企業提升發現進度,請瀏覽 hcltech.com。 媒體查詢,請聯絡: Meredith Bucaro,美洲地區meredith-bucaro@hcltech.com Elka Ghudial,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elka.ghudial@hcltech.com James Galvin,亞太地區james.galvin@hcltech.com Nitin Shukla,印度nitin-shukla@hcltech.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9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14 日 (星期六) 農曆五月十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