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香港 2025年7月10日 /美通社/ -- 作為中國鋼簾線領域的領軍企業,首佳科技(103.HK)近期在全球化戰略上邁出重要步伐。6月下旬,公司副董事長趙越率領核心團隊遠赴歐洲,深入考察羅馬尼亞等地的投資環境,對海外產能自建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此次考察標誌著首佳科技全球化戰略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旨在通過海外產能佈局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高端製造領域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公司同步推進優質標的併購計劃,以「自建+收購」雙輪驅動策略,加速構建全球化產業生態。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彰顯了首佳科技進軍國際市場的決心,也將為全球鋼簾線行業競爭格局注入了新的變量。 歐洲考察獲高規格接待,羅馬尼亞成戰略要地 首佳科技此次歐洲之行備受矚目。考察團由副董事長趙越帶隊,成員包括副總經理戴繼洪、國際銷售部總監戴寧及歐洲分公司總經理惠靜等高管。團隊首站拜會了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商處參贊宋先茂,深入瞭解了中羅經貿合作及中企在羅投資的最新政策與機遇。 隨後,考察團深入羅馬尼亞多個州實地調研,當地政府以高規格禮遇接待。羅馬尼亞在勞動力成本、地理位置及政策支持方面的顯著優勢,與首佳科技打造高端鋼簾線生產基地的戰略需求高度契合。當地州長表示:「我們擁有成熟的工業基礎和優質的勞動力資源,政府將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全力支持首佳科技這樣的國際企業落戶。」 首佳科技此行重點考察了在東歐建設鋼簾線生產基地的可行性。若項目順利落地,不僅將優化公司的全球產能佈局,更可能改寫歐洲鋼簾線市場的競爭格局,為首佳科技在國際市場的領先地位再添砝碼。 海外業務增長迅猛,資本運作助力擴張 近年來,首佳科技的海外業務呈現持續增長。數據顯示,公司近兩年出口占比已近40%,國際化發展動能強勁。為進一步提升全球市場份額,首佳科技制定了明確目標:未來海外客戶銷售額占比將提升至50%以上,並構建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物流及服務的全鏈條全球化體系。 為實現這一目標,首佳科技採取「資本+產業」雙輪驅動策略。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尤為亮眼:2024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上漲超140%(截止至2025年7月8日),遠遠跑贏同期恆生指數表現,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倍;同年3月,公司被納入富時全球指數,標誌著其融資能力和國際關注度顯著提升。此外,通過兩輪供股融資,首佳科技成功募集2.77億港元,為海外市場拓展和產能升級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併購與自建並舉,構建全球化產業生態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的強勁增長,鋼簾線海外需求持續攀升。首佳科技緊隨市場需求進行全球化佈局,通過「自建+收購」雙輪驅動策略加速推進。除歐洲建廠計劃外,公司還同步開展行業優質標的併購,整合生產基地與客戶資源,構建全球產業生態。目前,公司已與多家盈利水平突出的鋼簾線企業展開接洽,計劃通過整合生產基地與客戶資源,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全球化產業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首佳科技早在2024年9月就已佈局海外平台,公司與股東RZHL共同成立新加坡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充分發揮其在海外資源整合和市場信息捕捉方面的優勢,為首佳科技的全球擴張提供有力支撐。 首佳科技歐洲產能自建與併購雙輪驅動的戰略,不僅有望突破公司的發展瓶頸,打造快速增長的「第二發展曲線」,還將顯著提升海外業務在公司整體營收中的占比,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鋼簾線市場的領先地位。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此次歐洲考察是公司全球化戰略的關鍵一步,展望未來,首佳科技將繼續深化全球化佈局,以歐洲為支點,輻射全球市場。通過自建與併購的雙重路徑,公司正朝著「全球鋼簾線行業領跑者」的目標穩步邁進。
全新培訓環境實現可擴展自動化,並解決採用工業人工智能的關鍵障礙 麻省內蒂克 2025年6月10日 /美通社/ -- Cognex Corporation(納斯達克股票代號:CGNX)是工業機器視覺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導者,今天宣布即將推出完整雲端為本平台 OneVision™。這平台將改變製造商建立、訓練和擴展人工智能視覺應用程式的方式。 在此展示的 OneVision 軟體平台,分析電路板焊接,利用人工智能來改善和簡化應用程式開發,並統一多種工具、站點和工作流程。 Cognex 視覺與 ID 產品執行副總裁 Carl Gerst 表示:「OneVision 是 Cognex 近十年工業人工智能創新的成果。我們透過結合我們的先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卓越客戶體驗,而不斷為客戶解鎖新可能。我們正在簡化整個應用程式開發過程,協助我們的客戶更快地行動、更有效率地擴展和最大化他們的自動化投資價值。」 OneVision 專為滿足全球製造業的需求而設計,解決大規模部署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的最常見障礙: 開發週期漫長與陡峭學習曲線: 直覺式介面與引導式工作流程,協助全部技能水平的團隊均可縮短安裝時間由幾個月至幾分鐘。 昂貴基礎建設投資: 雲端為本傳送免除額外硬件,降低前期成本,並最大化投資回報率。 缺乏整合與中斷營運: 統一平台整合工具、資料和工作過程,而簡化協作、利用共享工作,以及加速跨裝置、線路和位置的部署。 跨網效能不一致: 集中開發與本地客製化結合而確保標準化,同時為網站特定要求,提供靈活性。 Cognex 利用 OneVision 軟體平台,擴展自身領先業界的機器視覺產品組合,解鎖新應用程式,加速採用人工智能,並允許用戶更迅速、更可靠兼更大規模地解決複雜視覺任務。 OneVision 目前供 In-Sight® 3800 和 8900 視覺系統上的特定客戶使用,並將於 2026 年初在其他 Cognex 產品上發布。 關於 Cognex Corporation 過去 40 多年來,Cognex 一直致力透過自動化,簡化先進機器視覺,並為製造和分銷公司鋪平道路,而帶來更快、更智能和更有效率。 我們的視覺感應器和系統中的創新技術,透過提供無與倫比的效能,為汽車、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包裝商品等行業,解決關鍵製造與分銷挑戰。 Cognex 長期專注人工智能來製造這些更強大兼更容易部署的工具,協助工廠和倉庫不須高度技術專業知識,而提升質素和盡量提升效率。 我們的總部鄰近美國波士頓,已於全球 30 多個國家/地區設有辦事處,現時客戶超過 30,000 個。如欲了解詳情,請瀏覽 cognex.com。 投資者關係 Cognex CorporationGreer Aviv投資者關係主管ir@cognex.com 傳媒聯絡 Jeremy Sacco環球內容營銷高級經理Cognex Corporationpr@cognex.com
瑞典卡爾斯庫加(Karlskoga) 2025年5月19日 /美通社/ -- Cell Impact AB(公開股份上市公司)已簽署協議,向亞洲一間領先的工業企業供應測試工具。此項協議進一步印證了Cell Impact的產品具備市場吸引力,及其專利成型技術的獨特優勢。 這筆訂單為該客戶的後續採購。過往雙方曾就開發項目合作,並進行多項技術測試。 Cell Impact AB (publ)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to deliver test tools to a leading industrial player in Asia. The deal confirms Cell Impact's attractive offering and Cell Impact Forming™, its unique forming technology that is significantly more scalable and cost-efficient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forming methods. Cell Impact行政總裁Daniel Vallin表示:「這位客戶對我們成型技術的測試結果非常理想,為今日達成協議奠定了基礎。這是我們過往多次經歷的模式—— Cell Impact Forming™通過測試後,便促成新業務,從而為未來的量產打開大門。」 訂單內容包括流動板及用於生產訂製流動板的測試工具。預計於第二季內完成交付,訂單總值為60萬瑞典克朗。 如需更多資訊,歡迎聯絡: Daniel VallinCell Impact AB (publ)行政總裁兼投資者關係部聯絡人,電話:+46 730686620;或電郵:daniel.vallin@cellimpact.com Cell Impact簡介 Cell Impact AB(公開股份上市公司)是一家為燃料電池和電解器製造商提供先進流場板的全球供應商。該公司已開發出一種獲得專利保護的獨特高速成型方法——Cell Impact Forming™。與傳統成型方法相比,這種方法具有顯著的可擴展性且更具成本效益。Cell Impact Forming是一種環保技術,並不會消耗水且只使用少量電力。 Cell Impact股票在「納斯達克北方第一增長市場」(Nasdaq First North Growth Market)上市,而FNCA Sweden AB是公司的「認證顧問」(Certified Advisor,簡稱「CA」)。
香港 2025年5月16日 /美通社/ -- 在全球AI人工智能浪潮奔湧的大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首程控股(0697.HK)交出亮眼成績單,錄得收入3.52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2.13億港元,同比增加80.19%。公司正加速從傳統基礎設施資產服務商向科技生態綜合服務平台邁進。 在5月15日首程控股舉辦的2025年一季度業績的投資者交流會上,首程控股管理層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定義當前階段,其核心驅動力之一正是機器人業務的突破性進展。首程控股通過「產業投資人+場景賦能者」的雙重角色,正在機器人領域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優勢。面對交流會上投資者關於業績爆發、機器人業務進展及未來戰略的密集提問,管理層圍繞機器人業務佈局、核心業績表現、戰略協同與未來展望四大維度,進行全方位剖析,勾勒出一幅「基建巨頭向科技生態引領者躍遷」的路線圖。 深耕機器人:投資近20家企業,賬面增值超3倍,機器人相關業務已產生實際收入 首程控股管理層在會議上透露,截至2025年5月,首程通過旗下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機器人基金」)已投資近20家機器人公司,覆蓋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及低空經濟等多元化領域,包括第一類是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包括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星海圖、松延動力、自變量機器人、雲鯨智能、微分智飛等企業和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天工機器人的公司),佈局了中國頂尖的機器人本體廠商和具身智能廠商;第二類是工業機器人,例如投資炎凌嘉業(噴塗機器人,已獲得多家整車廠商訂單),萬勳科技(柔性夾爪機器人,與整車廠商合作並安排自動充電方案),粵十科技(冷庫叉車機器人,有望顯著降低該行業傳統作業風險)。這些項目的進展順利,部分已取得顯著成果並持續推進更多項目。 管理層強調,這些項目不僅是財務投資,更通過場景資源賦能,形成「投資+產業協同」的閉環。 「未來,機器人將成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管理層指出。當前,中國機器人市場正處在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的疊加窗口期,預計到2025年底,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首程控股憑藉自身豐富的場景資源與資金優勢,提前卡位、深度佈局;既有利於與被投企業形成產業協同,也為未來的回報兑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於機器人領域的未來投資方向,管理層表示,未來首程控股將聚焦兩大方向:一個是機器人快速出貨市場:展覽展示、科研教育、醫療等場景的機器人產品加速出貨;另一個是垂類場景機器人的二次開發:針對電力巡檢、消防、物流等行業的定製化解決方案開發,不排除通過併購整合技術資源。 管理層強調,機器人作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其通用性提升將打破行業邊界,而首程的「資本+場景+供應鏈」優勢可幫助被投企業跨越技術到商業化的鴻溝。 面對機器人行業可能的泡沫化質疑,管理層則充滿信心:「任何高速發展行業都可能存在泡沫,關鍵在於能否持續創造真實價值。」首程控股的投資策略是:嚴選項目:投資團隊深入一線場景盡調,甚至拆解機器人檢測零部件先進性;長期陪跑:提供耐心資本,多輪重注嚴選項目;風險對沖:通過場景等資源降低被投企業商業化風險,形成「技術驗證—數據反饋—算法迭代」閉環。 針對被投企業的後續價值釋放節奏,公司管理層透露,預計2026年將有約兩至三家機器人企業完成上市,其中部分項目最早可於2025年底啓動申報進程。管理層還特別指出,機器人基金當前賬面價值已較原本增值超3倍,被投機器人企業中「單個項目回報率最高已達10倍」,印證了其早期佈局的前瞻性。這一成績不僅反映了資產運營與投資收益的雙輪驅動,也標誌着機器人生態戰略的投資回報開始顯現。屆時,隨着二級市場流動性和估值的顯著提升,首程控股將逐步實現投資回報,為股東帶來可觀的資本利得。 雖然截至目前,機器人業務尚未在財報中單獨拆分披露營收數據,但首程控股管理層在會議中確認,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相關業務已開始產生實際收入,主要來源於三方面:服務與代理費:通過北京首程機器人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向被投企業提供銷售代理、租賃服務、供應鏈管理及行業諮詢等增值服務;場景託管與運營:利用旗下停車場和產業園區資源,為機器人企業提供試點場景並收取場地租賃及管理費用;技術與數據服務:依託智能停車系統與園區管理系統所採集的大數據,為機器人企業提供算法訓練所需的標註數據與優化建議。這些收入將隨項目規模放大,在下半年及明年逐步兑現。 可見,當前首程控股的機器人生態戰已邁入「價值兑現期」,公司明確表示,機器人業務的收入佔比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展望未來,隨着被投企業上市加速、機器人業務規模化落地以及資產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首程控股有望在穩健中持續高增,成為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與科技生態融合的範本。 亮眼業績:多業務協同下超預期增長,穩健運營與高增長共振 在對於機器人賽道高速佈局的同時,首程控股的傳統業務依然穩健。 首程控股於5月15日的業績公告顯示核心業務高效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52億港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淨利潤達22.13億港元,同比大增80.5%。其中,資產運營收入2.58億港元,同比增長27%,主要來自園區板塊新項目貢獻與停車費調整、廣告創新業務等驅動; 對於資產融通業務板塊收入0.94億港元,管理層指出,主因會計政策調整而同比回落,去除一次性公允價值變動後,更能反映穩健的基金管理與出資回報能力。 管理層多次提及,首程控股當前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得益於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協同,並在一季度的亮眼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公司現有停車運營、園區管理、REITs以及股權投資四大主營業務即獨立成業,又相互賦能,形成了獨特的「場景—資本—技術」三重槓桿模式,首先,停車與園區運營提供了海量的實時場景、流量入口與結構化數據,為機器人與智能化產品的落地提供了天然測試場所與流量保障,反向推動技術迭代,如「速驛客V3」智慧停車系統,為園區與停車業務帶來效率紅利,同時所產生的數據和算法可直接服務於機器人業務的算法訓練與性能優化。正是基於這一模式,首程控股已在機器人產業中佔據「產業路由器」與「價值放大器」的雙重角色。其次,REITs通過與中國人壽共建的百億規模平準基金,為集團的產業投資及運營項目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與市場化退出機制,「未來五年,首程的REITs管理規模將向千億邁進。」管理層透露,「這不是簡單的資產堆砌,而是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資產回報率。顯示出首程控股正從「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商」向「科技生態綜合服務商」演進,既保有穩健的現金流,也擁抱高成長的科技賽道。最後,股權投資不僅鎖定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資源,更通過後續的增值服務(如場景驗證、行業諮詢等)加速被投企業的商業化;全流程賦能,加速項目成長;場景資源又反哺資產運營,通過智能化改造(如充電業務、廣告創新等)不斷提升傳統業務盈利能力。 「從資產運營到科技生態,從傳統現金流到高成長投資收益,多業務板塊深度融合,構築起公司獨有的競爭護城河。」管理層在會議上表示。預計四大板塊協同產生生態效應將推動利潤率持續上行。 估值重構:從傳統運營商到科技生態平台 首程控股一季度業績投資者交流會傳遞出清晰信號:通過「傳統業務穩健增長+機器人生態加速落地」的雙引擎,公司正從基礎設施運營商轉型為科技驅動的生態平台。其核心優勢在於:第一,場景壟斷力:停車、園區、REITs資產構成數據與商業化壁壘;第二,產投結合模式:以資本撬動技術,以場景反哺創新;第三,管理層執行力:從剝離低效資產到佈局前沿科技,戰略定力清晰。 儘管機器人業務需持續投入,首程控股仍維持高分紅傳統:自2018年以來,首程控股累計分紅逾50億港元,本次交流會上再次重申,2025年全年分紅安排已明確:包括三期8.88億特別股息與例行中期、末期股息,全年預計股息率超10%;未來將繼續保持高分紅、穩定分派政策,長期回饋中長期投資者。 此外,管理層表示,公司已經公告了3億左右的回購額度,以提升每股收益及市場信心。彰顯對未來發展與估值重估的信心。 通過持續的高分紅與回購,首程控股向資本市場傳遞了其對未來經營與戰略佈局的長期信心,也贏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 管理層強調:「價值重估才剛剛開始」。根據2025年年報,首程控股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人民幣43.68億,根據目前股價,市值僅120億,憑藉公司成長性與穩健性並存,估值提升空間可期。管理層認為,首程控股正從場景巨頭到科技生態引領者,市場尚未充分認知其轉型價值,伴隨機器人業務從投入期邁向收穫期,首程控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管理層表示,高質量增長與穩健運營一直是我們的核心追求。我們將繼續保持對現金流和股東回報的高度關注,同時加大對高成長產業的精準投入。」 展望未來,首程控股的野心不止於單一賽道。「機器人只是起點,我們要做的是以『資產+科技+金融』重構城市基礎設施的DNA。」 縱觀整場交流會,管理層反覆強調一個詞:閉環。從場景資源到技術投資,從數據反哺到資本退出,首程控股試圖構建的,是一個自我強化的科技生態閉環。正如管理層總結所言:「投資者今天看到的高增長,是三年前戰略決斷的結果;而我們今天佈局的,將是三年後價值釋放的源頭。」 「真正的成長型企業,應該既敢投資未來,又能回饋當下。」管理層如此闡釋公司的價值哲學。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家高股息公司,更是一個押注中國智能基礎設施未來的稀缺標的。
香港2025年4月1日 /美通社/ -- 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港交所股票代號:0658,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董事會(「董事會」)今日宣佈,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南京高精傳動設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傳動」)、南京翰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南京翰達」)及南京市盛裝供應鏈有限公司(「南京盛裝」,與南京傳動、南京翰達統稱「相關附屬公司」)已於2025年3月31日在香港高等法院發出傳訊令狀(高等法院訴訟2025年第656號)進行起訴。 法律訴訟 本次訴訟針對以下被告(「被告」): (1) 房堅(本公司前執行董事及相關附屬公司前法定代表人), (2) 豐盛控股有限公司(「豐盛」,港交所股票代號:0607), (3) 豐盛全資附屬公司Five Seasons XVI Limited, (4) 季昌群(豐盛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5) 16家相關商品買賣協議(「相關協議」)的交易對手方公司(「交易對手方」),及 (6) 10名不當參與了相關附屬公司行政、財務管理和合同審批的豐盛人員。 本次訴訟基於被告的涉嫌不當行為,導致相關附屬公司損失人民幣66.4億元(「相關款項」)。 本次法律行動反映了集團在面對被告可能存在違法行為時,致力維護全體股東,尤其是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本集團董事長胡吉春表示:「董事會對此事高度重視,並已採取果斷行動保護集團利益,履行對股東的義務。 我們有責任糾正任何損害公司治理及股東價值的不當行為,並將採取一切必要法律措施追究責任,確保企業治理規範透明。」 主要因素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相關協議項下應付給相關附屬公司的到期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總額約為人民幣66.4億元。 本公司已向交易對手方發出催款函,但未獲妥善回應。 在有限的回復中,交易對手方聲稱相關款項已根據相關附屬公司的指示,轉至第三方。 相關附屬公司已向中國大陸警方報案,警方審查後已就該案刑事立案,就公司資金及資產涉嫌被職務侵佔及挪用進行正式調查。 儘管涉訴相關款項的具體情況仍在獨立調查和刑事偵查中,本公司及相關附屬公司已被告知以下信息: 相關附屬公司的會議紀要、業務記錄和通訊記錄顯示,向季昌群滙報的豐盛人員不當參與了相關附屬公司貿易業務的決策和管理,而相關協議為貿易業務的一部分; 根據對南京傳動員工的訪談及財務記錄核查,豐盛的財務及會計人員直接處理了相關附屬公司與交易對手方之間的資金調撥; 2024年12月,南京傳動現任管理層在多次要求後,最終從豐盛科技園的豐盛辦公室取回了相關附屬公司的財務記錄,顯示豐盛可能控制了相關附屬公司的財務管理; 相關附屬公司有一套平行的合同審批程式,豐盛前法務顧問及其他現任或前任高管實質性參與其中; 尤為關鍵的是,公開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部分收取相關附屬公司款項的交易對手方可能與季昌群或豐盛存在關聯; 此外,南京傳動現任及已離職員工亦指認交易對手方與豐盛存在間接聯繫; 及 房堅在相關協議簽訂時負責相關附屬公司的運營管理,且在有關期間負責及監督相關附屬公司的用印審批。 基於上述情況,相關附屬公司已經展開訴訟,向被告追討涉訴相關款項。 隨著調查推進,後續或將在訴訟中追加其他被告。 已採取的行動 發現相關協議後,董事會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調查相關事項。 獨立調查委員會已聘請獨立調查顧問開展調查,預計於五月中旬提交初步調查發現。 董事會以及集團已表明堅定決心加強內控,並已實施以下臨時整改措施,包括: 加強對商品貿易業務的監督與管理; 簡化現金流控制和庫存管理; 明確高級管理層職責,以確保穩健的企業管治; 及 加強管理監督與合規性。 - 完 - 關於集團 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股票代號:0658,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是一個以專業生產高速重載齒輪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 集團創建於1969年,並於2007年在香港上市。 旗下品牌「NGC」是中國名牌及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下轄業務:風電齒輪箱、軌道車輛齒輪箱、工業齒輪箱 、機器人減速機、新能源汽車齒輪箱。 欲瞭解更多資訊,敬請訪問:www.chste.com。
台北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由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主辦,與 AsianNet 亞洲網路共同策劃的 「亞洲工業展覽會 Asian Industrial Online Exhibition 2025」 於 2025 年 3 月 31 日正式開展,展期長達四個月至 7 月 31 日,採虛實整合方式舉行,並全面串聯全球供應鏈與國際買主。本展自2022年首度推出以來,即深受全球買家與參展廠商肯定,成效卓著,成為亞洲地區最具潛力的線上工業展之一。 本次展會特別邀請來自全球數十家頂尖工業製造品牌與供應商共同參展,並結合 TradeAsia 的龐大會員基礎與全球推廣資源,全面展出橫跨機械設備、加工技術、測試儀器、電機電子、工業自動化、包裝設備等關鍵領域的上千項創新產品與技術方案。展品類別涵蓋: 軸承、鑄造、成型加工、通用工業設備、機械部件、金屬加工機械、物料搬運、印刷機械、模具零件、壓力與溫濕度測量儀器、機電元件、工業電腦與電源系統、包裝機械等,完整滿足製造業上下游供應鏈的多元需求。 展會專頁網址:https://www.etradeasia.com/online-show/40/Asian-Industrial-Online-Exhibition-2025.html 在後疫情時代,雖然國際貿易逐步回溫,但實體出國參展仍受限。透過本次線上展會,台灣廠商不僅能節省參展成本,還能跨越時區與國界,直接面對全球買家,迅速累積曝光與詢問量。展會期間還將搭配全球性行銷推廣計畫,與眾多國際媒體同步曝光,協助參展商快速搶占全球市場先機。 此外,展期與德國漢諾威工業展、法國全球工業展、北美自動化技術展、日本關東製造週等國際大展同步,讓全球買家能一次整合採購計畫,台灣企業更應把握此國際曝光契機,作為推廣產品、接觸新客戶的絕佳通路。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擁有超過 60 萬家供應商會員、數百萬商品、每日穩定買家流量,並與世界各地的貿易組織、產業協會保持密切合作。展會整合 TradeAsia 的數位行銷資源,提供參展商專屬展頁、電子型錄與買家詢價服務,有效放大品牌聲量,為企業開拓跨國訂單鋪路。 展望 2025,我們誠摯邀請工業領域的企業與潛在買家積極參與本次展會,不論是尋找國際買家、開拓行銷通路或汲取產業趨勢,亞洲工業展覽會都是您不可錯過的重要舞台。 如需進一步了解展會服務內容與參展資訊,歡迎造訪:https://tw.asiannet.com/zh-tw/page-2338/亞洲貿易展服務.html 媒體聯絡人:陳榕鏸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行銷部經理03-5770775 ext.221service@etradeasia.com
A12 藝術空間
機床、金屬加工與冶金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