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智能」新聞搜尋結果, 共 2072 篇 ,以下為 193 - 21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學與教博覽2024 國際知名藝術家蛙王 駕臨Art Lab 聯乘Z及Alpha世代 以智能互動科技創作

科技教育企業CEO、校長 分享最新VR及AI教學趨勢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2月11日 - 第14屆「學與教博覽 2024」今天開幕,一連三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B-E展覽廳舉行,其中亮點為科技教育,以回應今年施政報告高度重視教育、科技及人才整合,積極推動數字和STEAM教育、支援教師善用AI,以及預留2億元資助科技設施提升等政策。本港頂尖科技教育企業IF Interactive,最新研發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運用VR、AI等最新科技,以「實驗」為本,讓師友共同大膽嘗試不同的視覺表達方式和藝術風格,鼓勵互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意與潛能,以應對科技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協助新一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20多年來為本港及海外教育界設計了不少科技學習系統,曾四度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KICT)。行政總裁楊曦表示Art Lab是全球「未來教室」的趨勢:「本港已有20多間學校購買Art Lab,亦有超過100多間學校對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好有興趣。我們亦計劃於明年拓展英國及美國市場,將香港本土設計的科技教育產品推廣至海外。 我們跟不少校長和老師交流,發現新一代喜歡多媒體互動元素。Art Lab的優點就是操作簡單,使用者可輕鬆上手,即時將2D繪畫轉化為3D動畫,讓使用者共同協作釋放想像力,做到Think Outside the Box。系統亦設有深度感應技術,讓使用者體驗與自己的創作互動,提升師友的投入感。此外,Art Lab能儲存、管理和展示學生的作品。」他強調,「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並不限於藝術教育,可應用於LAC跨課程語文學習,教中英文、歷史都可以。內置的AI功能,可協助老師整合出生動有趣的教材、評審學生作品、分析學生的學習模式,提供個性化的回饋,提升老師工作效率。同時,亦做到跨科教育,將知識整合。」 擅長Happening行為藝術及即興裝置藝術創作的「蛙王」郭孟浩,他曾是美術老師。他於「學與教博覽」帶領本港中小學生利用Art Lab創作。77歲的蛙王60年代已活躍藝壇,為香港最早期的概念藝術先鋒;M+亦收藏了他12件作品。「蛙王」指:「在今次的活動中,我會利用Art Lab和中小學生一齊做一個即興的藝術創作。我之前做美術老師的時候,好喜歡帶學生做一些混合媒介的實驗創作。我想藉着今次的活動,帶出一個信息 — 藝術可以利用任何媒介、意念去創作,亦即是我所講的『任次元』藝術。Art Lab利用互動科技作為藝術實驗的媒介,我覺得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因為現時的學生都喜歡科技和Al,我希望透過科技的應用,可以令更多學生覺得做藝術創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賴俊榮校長(西貢及將軍澳區中學校長會主席)指出,現時教育局給予學校的資源非常充足,他說:「可以說是補底無上限,補底即是教育局支持學校有最基本設施,如果學校有任何創意科技的點子,需要資源,教育局亦會大力支持。」他指,Art Lab可以跨學科使用:「師生可以用這個平台做聯合創作,互相鑑賞,亦可以使用浸沉式科技讓學生身歷其境,例如去火星、南極探索。」學校於疫情期間已購入Art Lab,在不同學科廣泛使用中,師生反應十分正面,亦有其他學校來借鏡。 IF Interactive研發的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於2024年12月11至13日舉行的「學與教博覽 2024」展出,並設有教師工作坊,有興趣的教育界和貿易專業人士可預約登記參觀。 「學與教博覽 2024」博覽 日期: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至12月13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12月13日下午5時完結) 地點:學與教博覽2024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B-E展覽廳 N01 IF Interactive: https://www.ifinteractive.com/ Hashtag: #IFInteractive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曾四度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HKICT),20多年來一直是教育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專注開發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以及可穿戴技術的全面互動學習系統;創新解決方案旨在創造引人入勝的互動式學習體驗,這些體驗在教育領域廣受好評。互動解決方案包括:VR CAVE;藝術、STEM、編程、中文、英文、歷史及多感官的訓練,做到學科無疆界。 關於蛙王(郭孟浩)郭孟浩(蛙王),1947年生於廣東,香港及國際知名藝術家。他早於1960年代已活躍於香港藝壇,是香港第一人出席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被視為香港最早期的概念藝術先鋒。M+亦收藏了12件「蛙王」創作的藏品。他創作涵蓋拼貼、水墨、紙本作品及雕塑。他喜歡實驗,擅長 Happening 行為藝術及即興裝置藝術創作,如測試一團團墨彩化開時渾然天成的形狀,甚至用火燒焦畫作等,爲傳統水墨畫添上一份波普藝術的時髦感。他一直挑戰傳統水墨畫的畫風和創作模式,提倡「任次元」藝術主義,亦即任何媒介、意念等均可爲藝術創作的材料。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34 加入收藏 :
2024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召開 汽車之家發佈底盤性能洞察報告

香港2024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近期,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4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在重慶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駿圍繞智能化與電動化賦能智能底盤創新做主旨報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為大會致辭。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張俊智分享了《面向2030的智能底盤技術體系與指標體系重構》。 同期,大會分論壇「智能底盤關鍵技術發展與融合」專題論壇召開,汽車之家在論壇現場發佈《底盤性能車主體驗洞察報告》。會議邀請整車企業、智能底盤關鍵零部件企業、電驅動企業、汽車互聯網平台等企業高層出席,分析針對「軟件定義」汽車變革下,電液線控制動、電子機械線控制動、全解耦線控轉向、四輪轉向、電控懸架等智能底盤關鍵執行機構發展,以及智能底盤集成設計、多域功能融合新趨勢、用戶體驗價值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基於汽車之家海量用戶內容形成底盤性能體驗洞察數據,《底盤性能車主體驗洞察報告》分別從能源類型等多角度解讀用戶評價正負向數據,提出了底盤性能對用戶的至關重要性,從而直接影響購車判斷和用車體驗。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的舒適性、底盤主動安全與智能駕駛體驗優於燃油車,且中高價位車型在動力性、舒適性等體驗感更佳,但在制動踏板感、轉向穩定性、轉彎半徑體驗感、ADAS系統可靠性方面是痛點,因此有待重點提升和完善。 關於汽車之家汽車之家(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ATHM; 港交所代號:2518)是中國領先的汽車消費者線上服務平台。QuestMobile數據顯示,汽車之家2024年9月移動端日均用戶量達到7,287萬,較2023年同期增長5.6%。公司使命旨在提升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購車及用車體驗。汽車之家為汽車消費者提供原創內容(OGC)、專業創作內容(PGC)、用戶創作內容(UGC)、AI創作內容、全面的汽車車型庫以及廣泛的汽車發佈資訊,涵蓋整個購車及用車周期。由於能夠接觸到龐大且活躍的汽車消費者用戶群,汽車之家已成為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推廣廣告活動的首選平台。此外,本公司的經銷商訂閱及廣告服務讓經銷商能夠通過汽車之家的平台營銷其庫存及服務,將其實體展廳擴展至中國數百萬潛在網絡用戶,並獲得銷售線索。本公司提供銷售線索、數據分析及營銷服務,以協助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提高效率及促成交易。汽車之家運營其「車商城」,一個全功能線上交易平台,助力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促進交易。此外,本公司亦透過其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式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包括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二手車交易及售後服務。 有關本集團更多資料,請瀏覽公司網站https://www.autohome.com.cn/about/index.html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90 加入收藏 :
埃森哲研究:投資數字核心將引領企業重塑增長,釋放生成式人工智能價值

北京2024年12月10日 /美通社/ -- 埃森哲(紐交所代碼:ACN)最新研究表明,儘管中國企業已經認識到技術應用和投資的必要性,只有少數企業具備了完善的數據戰略和數字核心能力,能夠有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釋放技術和業務價值。 埃森哲《構建數字核心,推進全面重塑》報告指出,企業每年應增加至少6%的IT預算用於諸如重新設計AI操作系統等創新項目,而擁有強大數字核心、積極投資戰略創新並能平衡技術債務的企業,其收入增長和盈利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進一步推動技術引領的戰略轉型。 研究顯示,有41%的受訪中國企業高管認為,企業將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實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規模化,而只有17%的高管表示,企業擁有了可以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相匹配的數字核心能力。同時,研究表明,中國企業正計劃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各項職能,其中IT、供應鏈、製造、財務和可持續等是企業重點關注領域。 埃森哲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技術服務事業部總裁、埃森哲阿里事業部總裁俞毅表示:「變革步伐不斷加快,持續重塑已成為各大企業的必備戰略。企業紛紛嘗試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對自身業務的影響。在行業領先的數字核心基礎上從顛覆性技術中獲取價值,不止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更關乎企業的生存。強大的數字核心對於實現重塑至關重要,也將幫助企業迅速抓住新增長機遇。」 埃森哲研究發現,投資數字核心將引領企業重塑增長,釋放生成式人工智能價值。 埃森哲將「數字核心」定義為企業實現重塑目標所需的關鍵技術能力:使用正確的雲基礎設施和最佳實踐來推進敏捷和創新;利用數據和人工智能打造差異化優勢;通過應用程序和平台加速增長、創造新一代體驗並優化運營,同時確保將安全性融入各個層面的設計中。 同時,研究指出,為保持擁有最新的信息技術系統、滿足業務需要,企業已經負擔了不小的「技術債」(Technology Debt),而加速應用人工智能又會添上新債。技術債務的產生可能有 多種原因,如使用過時的編程語言、陳舊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等。企業常為了優先顧及眼下發展速度而忽略了長期維護能力,從而導致技術債越積越多。有49%的受訪中國企業高管將人工智能列為技術債的三大來源之一,其他兩者為企業應用和平台(60%)以及企業架構(36%)。同時,人工智能也可用於管理技術債,保持IT系統的現代性。 本次研究提出了企業構建數字核心的三大原則。遵循三大原則的企業或將取得可觀的「60:40效應」,即:收入增長率提高60%,盈利能力提高40%。 打造領先的數字核心,契合特定行業需求:研究指出,打造領先的數字核心能力看似複雜,但當企業開始提升其中一項能力時(例如數據),其他能力也能得到帶動。為此,企業應首先評估自身數字核心能力的現狀,然後基於不同領域需求,優先採取投資行動,推動數字核心的持續優化。 增加創新投資,包括重新設計AI操作系統:企業應設法提高用以創新(而非運營)的IT預算比例,並對這一項關鍵績效指標進行實時跟蹤。在中國,近九成(88%)的受訪企業表示,可能會在2023年後將其創新預算增加到之前的兩倍。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精選供應商、優化雲成本和實施自動化等舉措來加速這一轉變,從而節省資金,用於重新設計業務流程、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並拓展新市場。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專為人類和人工智能設計的數字核心,這意味著兩者可以通過意圖驅動(而非指令驅動)的工作流程無縫交互並創造價值。 實現技術負債與未來投資之間的平衡:研究指出,企業須分配約15%的IT預算來解決「技術債」問題,能使企業在減少技術債的同時,也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到未來的創新和發展中。然而,研究表明,有46%的中國企業用將30%以上的IT預算用於償還技術債,顯著高於全球。維護穩健的IT系統需要企業持續更新、升級和管理軟、硬件和服務。企業需要運用等諸如系統化版本控制系統等更為自動化、更靈活和集成的方式來減少未來的技術債。 本次研究中,埃森哲對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19個行業的1500名技術高管進行了調研。 關於埃森哲 埃森哲註冊於愛爾蘭,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致力於幫助全球領先的各界組織構建數字核心、優化運營成本、加速營收增長並提升服務水平,實現快速且規模化的價值創造。埃森哲是《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目前擁有77.4萬名員工,服務於120多個國家的客戶。我們以卓越人才和創新引領為核心,引領全球技術變革。憑借在雲、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深厚的行業經驗、獨特的專業技能、強大的生態協作網絡以及翹楚全球的一體化交付中心,我們為客戶提供戰略&咨詢、技術服務、智能運營、工業X和Accenture Song等全方位服務。基於卓越的服務能力、共享成功的企業文化,以及創造360°價值的承諾,我們幫助客戶實現企業全面重塑,並建立長久互信的合作關係。同時,埃森哲以360°價值衡量自身,為客戶、員工、股東、合作夥伴和整個社會創造美好未來。 埃森哲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37年,運營和辦公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大連、成都、廣州、深圳、杭州、香港和台北等多個城市。作為可信賴的數字化轉型卓越夥伴,我們不斷創新、積極參與商業和技術生態建設,致力於幫助中國的企業和組織把握數字化機遇,通過戰略制定、流程優化、技術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詳細信息,敬請訪問埃森哲公司主頁accenture.cn。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60 加入收藏 :
台隆手創館《智能禦寒特輯》-居家保暖神器新登場

    年初的電器大展,上個冬季因應台灣特殊天氣型態,寒流還沒來,各種冬天適用的電暖器賣到大缺貨!寒流來襲時,前後兩天的天氣可能瞬間降幅達10度以上,身邊感冒咳嗽的人也隨即增加。入冬時節台隆手創館搶先幫大家準備好〈智能禦寒特輯〉,新一代設計可以智能感知人們所在位置,自動開啟及關閉的環保電暖設備,期間限定現省1千元。PTC型陶瓷加熱器省電、耐用又環保,以及各式居家保暖小家電同步推薦給大家!       新一代設計的電暖器已經做到智能偵測人體感知功能MOVING SENSER,〈AIRMATE人體感知陶瓷電暖器〉讓你聰明使用,環保不耗電。因應居住空間窄化研發的小型電暖器,可以依所處空間直立或橫放使用!家中居住人口較多的好選擇推薦〈KINYO五面取暖直立式電暖器〉,五面暖風設計搭被5組獨立開關,可依需求人數自由調整,低噪音運轉,帶給全家人寧靜溫暖的居家空間。運用石墨烯導熱及導電性極佳的奈米材料製成的〈THOMSON 直立式石墨烯暖風機〉,即開即暖、輕巧薄美型暖風機,使用不佔空間。採用防火PP外殼,使用好安心。       市面常見的電暖器,葉片發熱適用客廳等較大場所空間,鹵素燈管則建議放置辦公室局部取暖,陶瓷式的電暖器適合小空間,讓所在空間加速暖房升溫!〈Wonder復古風陶瓷電暖器〉採自動恆溫、省電的PTC環保加熱器,復古風格造型,最大可調整旋轉角度達100度。〈AIRMATE木紋系擺頭陶瓷式電暖器〉可依個人偏好選擇暖風或熱風的兩段裝置,智能擺頭設計,搭配高效鋁板藉低躁暖風葉將暖氣送出。來自西班牙小家電品牌推出的時尚電暖器〈sOlac人體感應陶瓷電暖器〉,一米內智能感知,無人即停止運作環保省電,簡潔風格搭配橘紅色調,妝點居家空間,讓這個冬天暖心又時尚。

文章來源 : 台隆手創館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058 加入收藏 :
冠忠智慧出行、香港數碼港及億航智能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無人駕駛飛行技術 建立行業安全標準 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香港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冠忠」或「集團」)欣然宣佈,集團旗下專注創新智慧出行方案的冠忠智慧出行(KC Smart Mobility)與全球領先城市空中交通科技企業億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EHang)及香港數碼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此次合作將推動香港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研發及應用,促進智慧出行及智慧物流等新興技術及產業發展,並加強行業安全標準的建立,激活低空空域作為新經濟生產要素,開發不同產業的更大發展潛力,為香港創造數字經濟效益,同時優化市民的智慧生活,為大眾帶來普惠價值。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業務總監鄭敬凱(前排左),聯同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博士(前排右),及億航智能亞太區業務部總監肖爾檳(前排中)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積極推進智慧出行及智慧物流等新興技術及產業發展,推動低空經濟的長遠發展 合作簽署儀式於今日(12月9日)在數碼港艾美酒店舉行。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黃良柏BBS、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業務總監鄭敬凱、冠忠智慧出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焯添MH,聯同香港數碼港主席陳細明BBS, JP、香港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博士,以及億航智能集團副總裁崔正日和億航智能亞太區業務部總監肖爾檳,進行簽約儀式。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立法會葛珮帆議員SBS, JP,和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顧問立法會陳紹雄議員 JP一同出席,見證這個重要里程碑。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黃良柏表示:「冠忠集團一向致力於提供卓越的出行服務,與億航智能及香港數碼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集團的客運服務將開啟新的篇章。透過投入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研發及應用,推動低空經濟的長遠發展。我們將合作為低空空域交通建立行業安全標準,同時做好全面商業化的準備,配合國家的低空經濟發展戰略,適時作出切合香港市場的規劃建議及經營策略,積極推動香港的低空經濟行業創新與發展。」 冠忠智慧出行(KC Smart Mobility)結合集團經營管理交通行業的雄厚實力,將肩負推動無人駕駛飛行器項目及綠色運輸系統的工作,覆蓋空中載人交通、觀光旅遊、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等應用領域。而億航智能專注研發無人駕駛航空器產品和解決方案。香港數碼港早前獲特區政府委任為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場地夥伴,園區配備資訊科技及通訊設施、充電設施及中型無人機起降站,提供不同地形及發展密度的區域作為豐富的模擬應用場景,支援不同低空飛行測試。此次合作將融合三方優勢資源,積極推進智慧出行及智慧物流等項目,助力香港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集團較早前已與億航智能簽訂區域總代理之採購和運營合作協定,以促進EH216-S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在中國香港、澳門、湖北省襄陽市及十堰市的推廣與運營。根據該合作協定,冠忠智慧出行計劃向億航智能採購30架EH216-S。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089 加入收藏 :
Digital Realty 最新研究發現亞太區人工智能應用加速 策略數據管理仍是關鍵

穩健和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可強化香港資訊科技行業的人工智能及數據投資 香港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的雲端和電訊商中立數據中心、主機託管及互聯解決方案供應商 Digital Realty (NYSE:DLR),今天發布了《2024年全球數據洞察調查》亞太區調查結果。研究顯示亞太區企業對人工智能  (AI) 的應用顯著增加。此報告旨在深入了解亞太區企業如何制定商業策略及重新設計舊有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以支持其人工智能願景及目標。 這項研究對來自21個國家/地區的2,000名資訊科技領導者進行調查分析,當中包括澳洲、印度、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南韓。研究顯示,儘管新加坡(46%)、韓國(66%)和香港(45%)的企業認為自己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已達到成熟階段,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認爲當前的人工智能應用具變革性;值得注意的是,40% 的香港企業認為其人工智能應用有變革之力。這證明了加大對數碼基礎設施的投資以釋放人工智能的潛力的迫切需求。 香港的資訊科技領導者認同戰略數據管理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價值中的重要角色。調查顯示,81%的公司正在積極執行針對其現有或計劃中的資訊科技位置的正式數據策略,而83%的公司則採用分佈式數據方法來應對數據重力挑戰。 在香港,43%的公司將數據位置策略納入其人工智能計劃中,使其能夠在關鍵地點部署高密度的存儲和處理能力,以最大化人工智能的性能。此外,60%的香港資訊科技領導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一至五個地點擴展其基礎設施。這一擴展將有助於遵守數據主權法規,並讓他們能夠擴展對未來數位基礎設施計劃至關重要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 - 隨著企業將數據驅動的倡議置於優先地位,進一步投資數位基礎設施對於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至關重要。然而,基礎設施的障礙仍然妨礙了該區域人工智能投資的成功。55%的香港公司缺乏克服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處理和接近挑戰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 缺乏足夠的數據存儲來容納人工智能所需的大量數據集(86%) 處理人工智能的運算能力不足(70%) 為了實現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成功,香港的資訊科技領導者均認爲數據中心供應商在單一數據中心平台上促進用戶、網絡、雲端和資訊科技供應商之間的安全數據交換是非常重要。他們主要的要求包括: 在單一數據中心平台上實現用戶、網絡、雲端和資訊科技供應商之間的安全數據交換(49%) 以無縫、安全的全球數據中心基礎架構進行營運部署 (42%) 支援在規模或連接方面符合業務需求的客製化基礎架構部署 (41%) 除了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也是香港的重中之重,62%的受訪公司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影響AI策略最重要的因素。 - 隨著香港企業不斷發展其人工智能策略,強大的數碼基礎設施變得愈加關鍵。在這方面進行重大投資是必需的,這將使香港企業能夠克服挑戰,實現其人工智能的抱負。 Digital Realty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負責人Serene Nah表示:「在亞太區,利用人工智能的競賽正在加速。企業逐漸意識到,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個流行詞,而是推動創新和增長的戰略必要性。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基礎設施,該基礎設施能夠無縫整合來自各種來源的數據,提供高性能計算,並確保穩健的連接性。通過優先考慮可持續性並利用尖端技術,組織能夠釋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潛力,同時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 關於 Digital RealtyDigital Realty 透過提供全方位數據中心、主機託管和互聯解決方案,使企業和數據得以結合。公司的全球數據中心平台 PlatformDIGITAL® 為客戶提供安全的數據匯集處,並提供經驗證的 Pervasive Datacenter Architecture (PDx®) 解決方案,推動以創新高效的方法應對數據引力挑戰。Digital Realty 的全球數據中心遍佈六大洲逾 25 個國家、50 多個主要城市及 300 多個設施,協助客戶進入其重視的互聯社群。有關 Digital Realty 的資訊,請瀏覽 https://www.digitalrealty.asia/ 或在 LinkedIn 和 X 上追蹤我們。 關於《全球資料洞察調查》  線上調查於2023年10月30日至12月4日進行,共設34個問題,目標受訪者來自美洲、亞太和歐洲21個國家/地區,既有年收入低於1億美元的中小型企業(SMB),也有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跨國公司。 其他資訊 媒體聯絡人:Sin Huay HoDigital Realty+65 8125 8380shho@digitalrealty.com    Alysa LiuHypertext Hong Kong+852 6462 6891alysa.liu@hypertext.com.cn 投資人關係:Jordan Sadler / Jim HusebyDigital Realty+1 415 275 5344InvestorRelations@digitalrealty.com   免責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基於當前預期、預測和假設的前瞻性陳述,涉及可能導致實際結果和結果存在重大差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諸如與公司發展前景、對日本及日本市場增長的預期、客戶對公司產品和服務需求、PlatformDIGITAL®、以及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計劃、目標和成就等方面的陳述。有關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清單及說明,請參閱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和其他檔案。公司並無計劃或義務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聲明,無論是出於新資訊、未來事件還是其他原因。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8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7 月 10 日 (星期四) 農曆六月十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