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方案」新聞搜尋結果, 共 12203 篇 ,以下為 11569 - 1159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大灣區住宅及商業物業投資市場舉足輕重

住宅市場價格普遍上升 工業、物流、數據中心等新經濟物業項目崛起 上半年總成交額近240 億元人民幣 佔全國大宗交易份額5 年新高 2022年上半年一、二手住宅市場整體銷售數字按年下跌,但成交以優質物業為主,平均價格反被推高,全年銷售數字有望升 5%至10% 上半年大灣區商業物業投資市場總成交額為240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大宗交易約 32%,創五年新高 工業、物流、數據中心等新經濟投資比例明顯增加,開始主導市場,其中深圳工業物流成交佔比 73%,為去年同期的六倍 上半年投資成交金額以內資為主,錄得222億元人民幣,反映該類投資者看好物業投資前景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28日 - 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服務商戴德梁行 | Cushman & Wakefield 今日發表2022年上半年大灣區住宅市場及商業物業投資市場回顧及展望。今年上半年,大灣區住宅市場出現「價升量跌」的情況,整體銷售數字按年跌近45%,價格卻普遍呈上升之勢。隨着大灣區內各城市逐漸發展成熟,交通網絡亦日趨完善,今年上半年廣州、深圳和東莞的物流需求外溢擴展,帶旺其他大灣區城市。工業、物流、產業園及數據中心等新經濟類商業物業投資比例明顯增加。不過,礙於疫情對企業發展及零售消費仍有一定影響,投資者對傳統的寫字樓及商場項目轉趨謹慎,自用型買家佔比近九成。 大灣區住宅價格及銷售額 2022年上半年大灣區內住宅樓價,以廣州和深圳表現較為突出,其他七個城市相對比較平穩,兩大主要城市深圳及廣州每平方米價格分別為75,045元及38,821元人民幣,較去年上升17.1%及13.6%。另外,其他城市如佛山和東莞自2017年以來,也有八成左右的升幅,廣州更大飆136%(圖一)。兩個主要城市升幅比較明顯是因為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以及調控措施,主要樓盤的預售和供應都集中在優質類型物業方面,而以一般用家需求為主的中價樓的供應相對較少,所以平均樓價看似上升比較突出,但其實所有城市的成交量都是大幅減少。 從銷售數據中反映,上半年大灣區整體銷售數字與樓價分途發展,一、二手成交宗數約19萬宗,按年跌 45%,雖然廣州、佛山銷售數字屬區內最為強勁,但對比同期仍然失色,跌幅則以惠州、珠海和東莞最為明顯,同比下跌六成之多。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陶汝鴻先生表示:「大灣區的一、二手住宅樓價上半年升幅,主要受優質物業的交易所帶動,預計全年樓價將保持平穩。至於成交量方面,雖然上半年整體銷售數字大幅回落,但預料隨著政府調控措施放鬆,全年銷售數字有望錄得 5%至10% 升幅。」 大灣區商業物業投資成交宗數與金額 大灣區概念於2017年推出後,商業物業投資交投變得活躍,在全國市場的佔比日益增加。縱然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全國總成交金額暫錄得747億元人民幣,大灣區佔全國大宗成交比例達32%,為2018年以來的五年新高(圖三),由此可見其活躍度及重要性,預期全年成交金額為655億元人民幣。 交易金額及投資者分佈 至於交易金額方面,區內的物業以較細額的成交為主,今年上半年共錄得26宗交易,其中19宗成交金額低於10億元,佔總交易宗數約七成三(圖四)。市場資金來源方面,外資成交金額同比下跌80%。去年上半年外資成交額為86億元人民幣,今年則只有18億元人民幣,反之,內資的成交額達220億元人民幣,主力撐起整個市場,反映他們看好物業投資市場前景。 大灣區商業物業投資類別 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執行董事陳彩麗女士表示:「投資者對傳統物業項目趨於謹慎,寫字樓交易的自用型買家佔比近九成。至於工業、物流、數據中心等新經濟投資比例則明顯增加(圖五),全年交易金額有機會攀升至200億元人民幣,預計大灣區全年總成交額約為655億元人民幣。」 2022年上半年度大灣區內物業交易仍以深圳和廣州較為活躍及矚目,前者有15宗,金額達115.5億元人民幣,至於廣州亦錄得10宗成交,金額為120.5億元,創當地上半年成交額記錄,更屬五年新高。至於深圳的工業物業成交佔比73%,為去年同期六倍之多。在多個成交案例中,除了傳統的金融保險行業外,亦不乏生物科技、物流、數據中心等,由此可見,大灣區內的商用物業投資更趨多元化。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陶汝鴻先生總結說:「隨著大灣區多個核心城市的交通網絡日漸完善,加上廣州、深圳、東莞的物流需求外溢擴展,從而帶旺其他周邊城市,整個灣區的發展亦趨一體化。除了寫字樓及商場等傳統物業類型外,我們特別看好工業物流、產業園及數據中心等新經濟類項目,將成為大灣區物業投資市場的亮點。此外,北部都會區、前海等大灣區發展概念,亦逐漸受到投資者認同,並相信他們會更留意該地區的物業市場,提前部署以把握機日後的投資機遇。」 請按此下載活動照片及簡報 圖片說明:戴德梁行中國資本市場執行董事陳彩麗女士 (左)及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先生(右) Hashtag: #戴德梁行戴德梁行戴德梁行(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CWK)是享譽全球的房地產服務和諮詢顧問公司,通過兼具本土洞察與全球視野的房地產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卓越價值。戴德梁行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設有400多個辦公室,擁有50,000名專業員工。在大中華區,我們的23家分公司合力引領市場發展,並於2017、2018、2020榮膺《歐洲貨幣》綜合實力、租賃及銷售代理、評估、研究中國區年度大獎。2021年公司全球營業收入達94億美元,核心業務涵蓋物業管理、設施管理、項目管理、租賃代理、資本市場及估價服務等。更多詳情,請瀏覽www.cushmanwakefield.com.hk,或關注我們的微信(戴德梁行)及領英專頁(www.linkedin.com/company/cushman-&-wakefield-greater-china)。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82 加入收藏 :
香港中小企有跡象汲取永續發展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概念,然相關風險意識有限

港大調查揭示如何令永續發展以及ESG概念更貼近本地中小企 讓業界能夠參與其中 創造社會效益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28日 - 近年來,企業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和永續發展議題的關注與日俱增。根據谷歌搜尋趨勢,關鍵詞「ESG」在香港的搜索熱度持續上升,並在今年5月超越了關鍵詞「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然而,根據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進行的全港性中小企永續發展調查的結果,顯示公眾對這個話題的興趣和關注似乎並沒有轉化為實際行動。該調查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間訪問了1,400間香港中小企,以了解他們對實現永續發展的看法、實際措施以及準備程度。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發布 「香港中小企永續發展分析報告」。調查發現香港中小企有跡象汲取永續發展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概念,然相關風險意識有限。 左: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助理項目經理梁子謙先生 右: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林維峯教授 在滙豐銀行慈善基金的全力支持下,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Centre for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CCSG)主辦的「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in Business;PSLB)今天(2022年7月28日)舉辦了第三場知識講堂。以「再思中小企永續發展模式:推動循環經濟 建立業務抗禦力」為主題,匯聚了逾120名永續發展專家及從業員。主辦單位首先發佈「香港中小企永續發展分析報告」的研究結果,闡述香港中小企推展永續發展的現況,並分析阻礙香港中小企進一步推進永續發展的痛點。該研究亦為將來有關中小企永續發展進程的研究和市場分析提供基線資料。 中小企普遍在資源管理方面表現較佳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一 (36.7%)的中小企認為其推展永續發展目標的進程是有成效的,而認為是無成效的只佔4.4%。在24項涵蓋企業管治、職場文化、客戶供應商關係、資源管理和創新能力共5個領域的措施中,綜合各大行業中小企平均採取了7.7永續發展措施。數據顯示沒有個別行業在該5個領域當中表現特別傑出,但普遍來說中小企業在資源管理上的表現較好,對比之下創新能力及企業管治則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中小企所面臨的三大最迫切永續發展挑戰 大部分中小企(98.3%)表示他們現在正面對永續發展挑戰,而最多中小企面臨的三項挑戰分別是經濟/財政不穩定(65.4%)、全球公共衞生危機(如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53.8%)和消費者期望(22.9%),反映中小企正在努力維持業務抗禦力,並從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中復甦。相比之下,氣候變化、人權、社會不平等這類長遠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僅分別有6.3%、4.8% 和 3% 的受訪中小企將其視為挑戰。調查結果顯示中小企可能較少關注氣候變化引起的潛在風險,或對社會挑戰沒有足夠的認識,例如工作場所的不平等,這些挑戰可能會對其業務長遠構成嚴重影響,反映有需要讓中小企了解將ESG框架融入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性,令中小企能及早識別潛在風險並減輕影響。 冀政府和業界提供支持以加快永續發展進程 調查結果顯示,若要將永續發展融入中小企的業務營運、策略和商業模式,最需要的支援是財務支援(47.7%)和市場營銷的支援(41.2%),而受訪中小企最希望支援是由政府提供(69%),其次是商界協會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兩者各佔30.8%。這反映鼓勵中小企業推展永續發展的最有效方式是提供財務誘因。調查結果亦表明政府應加快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並為金融機構和商業組織提供務實可行的時間表和政策框架。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林維峯教授表示:「實踐永續營商的呼聲日益高漲,然而,公眾的注意力仍然把責任集中在跨國企業和上市公司上。中小企作為經濟發展的骨幹,對社會和環境福祉作出了不同的貢獻。但是,他們所面對的獨特挑戰和限制還沒有被廣泛研究。這表明我們有需要了解中小企在推動廣泛且積極的社會、環境和經濟變革上的關鍵角色和定位,以實現一個更永續的未來。」 「永續價值鏈承諾」及「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在發佈「香港中小企永續發展分析報告」研究結果後,主辦單位舉辦了「永續價值鏈承諾」及「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頒獎典禮,以表彰參與2021年度計劃的大企業和中小企所取得的成果和對計劃的支持。參與「永續價值鏈承諾」的7間企業包括日本航空、叙福樓集團、南豐發展有限公司、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瑰麗酒店集團、星巴克亞太區和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連同16間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小企獲得優越獎。 在企業夥伴分享環節,參與去年度計劃的大企業和中小企代表分享了他們對與永續價值鏈持分者合作推進永續發展目標的看法和好處。 南豐集團文化及社區項目高級經理盧樂謙先生表示:「實現永續發展,例如在過渡到循環經濟和共融社會的過程中,越來越需要與價值鏈和不同行業的持分者合作。包括大型企業、中小企、初創企業、社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在內的公司和組織,應一同整合資源、知識和技能,以加快永續發展創新,並締造更好的社會和環境成果。」 V Visionary創辦人區婉君小姐說:「『永續價值鏈承諾』及『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將志同道合的公司聯繫起來,並通過協作、創新和創意,對不同的永續發展議題採取行動。」 最後,PSLB團隊公佈了以「循環經濟與業務抗禦力」為主題和以餐飲業為目標行業的2022年度「永續價值鏈承諾」及「永續企業家(中小企)嘉許計劃」詳情,並宣佈計劃正式開始接受申請。同時亦宣布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信和置業有限公司已表示有意參與2022年度計劃,展開行動以推動和落實循環經濟及建立具業務抗禦力的價值鏈。 Hashtag: #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關於「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   「商界永續發展領袖計劃」(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in Business;PSLB)是一項為期四年(2020 - 2023年)的實踐式研究計劃,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永續坊負責,並獲得滙豐銀行慈善基金全力支持。項目團隊由林維峯教授領導,以及一群永續發展專家組成。此計劃旨在透過知識轉移、能力建設和社交網絡拓展,促進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協作和夥伴關係,共同建構相互合作的企業生態環境,提升香港和大灣區的中小企業在企業運作上實踐永續發展的能力並提升其價值鏈,推動商界更積極創建永續社會。有關本計劃之更多資訊可參考: https://ccsg.hku.hk/pslb/。 關於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02年12月成立,致力研究公民社會的本質、元素、動態和角色,以推動良好管治,並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推動相關政策的討論和落實。本中心由三個單位組成,包括永續坊、匯創坊和睿澤坊,分別聚焦不同政策研究範疇,藉著推行具影響力的項目,帶動系統性改變,從而步向永續發展。有關本計劃之更多資訊可參考: https://ccsg.hku.hk/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908 加入收藏 :
Zoom 重視安全與使用體驗 助多元產業強化會議隱私、提升溝通效率

不論任何工作或產業,安全性都是優先考量。因此 Zoom 將安全與使用者體驗結合,助各產業的企業組織能夠進行順暢且安全的協作。不論是混和式學習、遠距醫療約診,還是法務會議,Zoom 針對不同產業設計了獨特的功能,並致力於達成特定產業的標準,協助企業在滿足特殊需求的同時能夠最大化營運效率。 教育 -  免於干擾,混和學習更專注 當教育機構與學院開始擁抱混和學習模式,教師需要安全且有效的工具以確保虛擬教室免於干擾。為保障學生教育紀錄之隱私權,Zoom 遵守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權法(FERPA),同時具備專為教師與行政人員設計的以下功能,確保線上學習體驗的流暢。 風險警示器(At-Risk Meeting Notifier):為強化會議隱私而生,此功能將自主偵測 Zoom 會議連結是否公開於網站或社群媒體上。若課程會議連結被偵測到出現在線上平台,系統將主動以電子郵件通知會議主辦人。 聊天禮儀工具(Chat Etiquette Tool):自動辨識 Zoom Chat 與會議內聊天對話中的關鍵字與文句,協助避免與會者分享不合適的內容。聊天禮儀規範為帳戶管理員自行定義,非由 Zoom 所設定,此工具也不會向帳戶管理員或者他人傳送報告或逕行檢舉。若有此功能需求,請洽詢 Zoom 由專人啟用功能。 等候室(Waiting Room):此功能可於會議設定中的「安全性(Secuirty)」開啟,啟用後與會者在進入會議前會先在虛擬等候室中稍後,由主辦人個別或一次性地允許所有與會者加入會議。此功能針對幼稚園、小學、與國高中的使用者為預設開啟。同時,教師也可以為等候室加入個性化描述,或置入影片,預先介紹即將進行課程。 單一登入(SSO):Zoom 提供單一登入(SSO)功能,協助學校與企業在登入 Zoom 時可以享有更安全、迅速的驗證程序。若使用者無法使用單一登入,建議設定雙重驗證(2FA),為登入程序增加一層安全保障。 健康照護 - 強化患者隱私,提升線上診療安全性 病患隱私與健康為醫療照護機構的首要優先事項,不論是個人開業醫師、小型診所,或是企業型健康系統,Zoom 皆可保護敏感資訊、確保執行商業夥伴協議(BAA),以協助客戶採用符合 HIPAA 規範的方案。而針對遠距醫療約診、線上醫療社群交流,以下功能可以協助組織保護患者隱私權: 進階聊天加密:對使用者之間的訊息進行加密,確保通訊受到保護,協助醫療工作人員作業提升效率的同時,能夠保護病患的個人隱私。 要求會議驗證碼:醫療人員可建立會議驗證碼並透過電子郵件與患者分享,讓患者需透過輸入驗證碼方能加入遠距診療。 帳號防盜保護:此功能可辨別使用者帳戶資訊是否被盜用或是外洩,當系統判斷 Zoom 使用者的登入帳號或密碼可能遭濫用,Zoom 將傳送通知予帳戶擁有者,並要求於一天之內重設密碼。若未於 24 小時內重設密碼,Zoom 將強制登出使用者以預防帳戶被有心人士接管。 此功能將有助於阻止網路犯罪者竊用員工或病患身分憑證,確保遠距醫療的安全性。 金融服務 - 強化安全性,提升客戶信任 金融機構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客戶資訊的安全,而客戶的信任乃至企業的發展則是基於安全性,Zoom 之服務依照專為保護客戶資訊保密性和安全性的保障措施而定。 這些保障措施有助於客戶遵循金融服務業現代化法(Gramm-Leach Bliley Act)、紐約金融服務管理局 NYDFS 法案、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與其他安全法規遵循要求。以下是專為金融機構需求而生的安全性功能: 資料路由控制:Zoom 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由哪個資料中心來處理傳輸中的資料。 除帳號預設建置區域外,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加入或退出任一特定資料中心區域,以保有更好的資料傳輸控制性。 端對端加密:開啟此功能後,將啟用與標準 Zoom Meeting 相同的 256 位元 AES-GCM 加密方式,對所有與會者之間的通訊進行加密。 唯一的不同處在於加密金鑰僅授與會議參與者的裝置,確保包含 Zoom 在內的第三方皆無法取得會議之私有金鑰。 會議與線上研討會存檔:此功能開放帳號管理員設定自動機制,收集會議資料與紀錄至指定之第三方平台,以符合當地法規之要求。 與將視訊、音訊、聊天或逐字稿等檔案儲存至 Zoom 雲端不同,此存檔用 API 可收集特定法規遵循指南所需的網路研討會和會議資料 / 中繼資料,如有設定 API 通話,則也包含音訊、視訊以及聊天檔案。。 資訊屏障:此功能能夠協助大規模控制使用者通訊政策並遵循適用的監管要求,並避免持有機密資訊的特定使用者群組,與未授權獲取該機密資訊的其他使用者進行通訊。 資料外洩防護(DLP)整合功能:此整合功能與 Zoom 連結協助客戶採用資安政策,以封鎖潛在資料漏洞與外洩風險。 不論是何種產業,安全的協作環境都是邁向成功的基石。當企業組織已發展成嶄新的工作模式並在營運上採用混和勞動力,安全性則變得比以往更加至關重要。透過部署易使用的安全性功能來支持混和工作,企業組織將能夠創建實際、具擴展性、並可隨商業計畫演進的安全策略。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641 加入收藏 :
台灣產經新聞網:羅蘭貝格發佈跨境空運白皮書 以菜鳥航空空運及eHub作為產業案例

國際諮詢機構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近日發佈《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2022)》,從貨量、價格、時效、產品豐富度、遞送成功率、智慧化和綠色化7個維度解讀航空貨運市場發展趨勢。白皮書中特別引用菜鳥遍佈全球的包機空運專線及智慧物流樞紐eHub作為產業案例,更形容菜鳥「有望成為全球範圍內數智航運時代的領軍者」。   菜鳥航空空運專線遍及歐、亞、美洲 在空運時效的層面,白皮書提到「全貨機」投入、包機比例增長、多方組織建立端到端能力,驅動整體跨境航空貨運時效的不斷縮短,及服務品質提升,並以菜鳥的跨境包機服務作為案例之一。另一方面,國際間的物流組織積極透過合作及併購等方式提升端到端服務,尤其提升貨物中轉銜接、卸貨清關、末端配送等環節效率,再以菜鳥佈局全球的智慧物流樞紐eHub為例說明。   以菜鳥歐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樞紐比利時列日eHub為例,整體規劃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其中近12萬平方米為倉庫,智慧貨站能夠加速機場空側和陸側之間進出口貨物的快速轉運,倉內的無線射頻辨識RFID、智慧手持作業終端LEMO PDA等技術,能夠提升庫內作業效率,實現包裹智慧追蹤,加速海外清關。此外,全球海陸空和物流解決方案領軍者達飛集團(CMA CGM)與菜鳥合作,菜鳥除了引入達飛集團的智慧集裝箱系統,亦使用對方的清潔能源液化天然氣服務(CLEANER ENERGY LNG),做到減少全物流價值鏈25%碳排放,以及防止99%大氣污染物排放,減輕和抵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今年以來,雙方已經在中國—歐洲航線上選用清潔能源液化天然氣貨運。   「菜鳥有望成為數智航運時代的領軍者」 白皮書認為,為響應客戶一站式服務需求,全球各地物流組織方將持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依託自建、收併購來進一步強化全鏈路掌控能力。菜鳥作為空運領域的後起之秀,有望憑藉全鏈路物流解決方案成為數智航運時代的領軍者。事實上,菜鳥近年來積極部署跨境越洋的空運專線,致力提高物流效率。今年7月中,菜烏宣佈開通首條廈門—洛杉磯電商航空快線,每班載重40噸,每週二和週六晚起飛,其於同天傍晚(計及時差因素)抵達洛杉磯,為跨境電商提供海外24小時「極速提貨」的物流體驗。   在東南亞市場,今年菜鳥航空貨運新增多條從杭州及深圳直飛東南亞的包機航線,目前菜鳥已經開通每週10班從杭州到吉隆坡和新加坡的空運直航,年初至今,菜鳥去往東南亞航班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載貨量增長約25%。在南亞市場,菜鳥為Daraz提供每週13班中國—巴基斯坦貨運航班,及每週8班從中國—孟加拉貨運航班,平台的整體物流時效較引入貨運航班前改善20%至25%,時效能夠較以往再提前2天送達。   羅蘭貝格:料今年全球空運量按年持平或小幅下降 展望空運產業,羅蘭貝格預期今年下半年空運量將一定程度恢復,帶動運價重回相對高位,預期今年全年空運量將與2021年持平或小幅下降;時效、產品豐富度、遞送成功率等物流進階質量將在各類型物流提供方的努力下進一步提升。至於航空貨運的綠色化,該機構預期短期內航空貨運減排措施仍以監測核算為主,輔以航空公司、機場多方積極推動永續航油、電動飛機、電動接駁車等綠色試點項目落地。智慧化方面,疫情反覆令航空貨運更需要加快推進智慧化進程,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而電子託運單將繼續是推動智慧化的重要基石。   白皮書建議,各地物流參與方需要堅持打磨自身競爭優勢,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例如空運的運力提供方需要持續優化機隊結構,重視全貨機引進,同時提前規劃減排措施,試點推動創新物流技術落地;物流設施提供方則需要針對性進行流程升級改造,科學合理佈局、優化作業動線、固化疫情清消操作規範;同時投資引入自動化設備,提升節點數智化水準,從而整體提高營運效率。   更多詳細訊息,請參考阿里足跡文章羅蘭貝格發佈跨境空運白皮書 以菜鳥航空空運及eHub作行業案例與羅蘭貝格《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2022)》  

文章來源 : 香港商霍夫曼公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861 加入收藏 :
Western Digital 推出 22TB 的 WD Gold、WD Red Pro 和 WD Purple Pro HDD 擴展 HDD 和碟片表面密度技術,立足智慧影像、NAS 和 IT 與資料中心領域

【台北訊,2022 年 7 月 28 日】隨著數據的數量、大小、格式、解析度、使用案例、應用領域、價值等持續成長,為了更高效地儲存資料,人們和企業正積極尋求解决方案,迎接 ZB(Zettabyte,皆位元組)時代的來臨。Western Digital(NASDAQ: WDC)宣布推出 22TB1 的 WD Gold™ 企業級 HDD、WD Red™ Pro NAS HDD 及 WD Purple™ Pro HDD,持續以高容量、高效能與高穩定的產品表現引領產業發展。    Western Digital 針對三個關鍵市場分類推出全新 22TB1 HDD,擴大其產品組合的創新和技術領先地位。WD Gold™ HDD 瞄準 IT 與資料中心客戶;WD Red™ Pro 用於網路儲存伺服器(NAS);WD Purple™ Pro 則針對智慧影像與監控。誠如在五月舉辦的 What’s Next Western Digital 大會所宣佈,全新的 HDD 硬碟皆採用也結合了 Western Digital 現今與之前所有的首創與創新技術,包括 OptiNAND™ 儲存架構、ePMR 能量輔助磁紀錄、Triple Stage Actuator(TSA)的三軸式驅動臂設計和 HelioSeal® 氦氣密封填充,協同增效達到業界每張碟片最高的 2.2TB 儲存密度,為消費者帶來業界首款 22TB CMR HDD。    Western Digital HDD 事業群產品管理暨行銷資深副總裁 Ravi Pendekanti 表示:「HDD 是精密且複雜的系統,很高興能再次達到技術的里程碑。從雲端到邊緣,資料已全方面影響著人們的數位生活,Western Digital HDD 在儲存、保護、擷取和分析資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憑藉領先的技術以及積極擴增的 HDD 產品組合,讓我們有絕佳機會為客戶的現在和未來創造價值。」    用於資料中心儲存系統的 WD Gold 企業級 HDD   雲端運算和企業資料中心架構師持續追求 IT 基礎設施的極致利用,為降低總整體擁有成本(TCO),儲存方案的經濟性顯得至關重要,容量、密度、能源使用、可持續性等因素皆能發揮關鍵作用,因此導入業界最高容量的 CMR HDD 將有所助益。Western Digital 全新推出的企業級 22TB WD Gold™ CMR HDD 採用 OptiNAND 技術,使用者能在相同面積內增加儲存容量或減少機架設置,有助降低機架、網路、電源、冷卻、布線等成本,進而降低 TCO。    Western Digital 專利 OptiNAND 儲存架構下形成的 ArmorCache™ 技術,結合啟動快取模式的效能特性之餘、也保有非啟用時的資料保護特性,讓使用者無需再為兩者之間權衡選擇。高度可靠的 WD Gold HDD 有 1TB-22TB¹ 的全面解决方案產品組合,可提供長達 250 萬小時的 MTBF2,搭載振動保護技術,為嚴苛儲存環境的理想選擇,並藉 HelioSeal 技術(12TB 及以上)實現低功耗。    WD Red Pro HDD 支援所有主要的 NAS 系統,最多達 24 個硬碟抽取槽  遠距辦公正快速成長,許多小型與家庭辦公室工作者和中小企業正努力跟上快速成長的資料量;搭載 OptiNAND 技術的全新 22TB WD Red™ Pro CMR HDD 適合有高容量儲存需求,或已達 NAS 系統上最大容量的使用者。WD Red Pro HDD 提供 2TB 到 22TB¹ 的容量選擇,專為擁有多達 24 個硬碟抽取槽的 NAS 系統設計,並為多使用者環境進行優化。具備處理全天候環境中的高強度工作負載量,同時能處理多個資料渴求應用,如檔案同步和共享、備份或存檔、多媒體儲存庫和私有雲儲存,是使用儲存、保護、歸檔和與許多使用者共享大量資料的理想選擇。    WD Purple Pro HDD 支援進階 AI、全天候智慧錄影機、設備和伺服器  智慧影像監控正快速興起,隨之而來儲存需求大量提升,像是高解析度攝影機同時擷取多個影像、圖像和詮釋資料串流(metadata stream);AI 和影像分析則對影片的數量、品質和滯留數據有更高的要求;深度學習解决方案需要更多視訊訓練 AI 演算法,因此影像監控即服務(VSaaS)客戶需要專用儲存方案有效的大規模管理資料。    採用 OptiNAND 技術的 22TB WD Purple Pro CMR HDD 是應用特製企業級硬碟,除了可應對趨勢的大容量,也是專為支援影像分析伺服器、AI 和深度學習系統而設計。22TB WD Purple Pro CMR 硬碟採用 Western Digital 獨有 AllFrame™ AI 技術,支援系統內深度學習分析的 32 個 AI 串流同時减少掉幀。WD Purple Pro 經最佳化後可處理多達 64 個單串流高畫質攝影機3,以及傳輸多個串流的最新智慧攝影機,同時具備高可靠性,平均故障間隔(MTBF)高達 250 萬小時2,適用於全天候環境中運行的進階智慧影像解决方案。WD Purple Pro HDD 提供 8TB 至 22TB 的容量選擇¹。    Western Digital 業界領先的 Ultrastar 22TB CMR HDD 和 26TB UltraSMR HDD 已於 6 月出貨至部分超大規模雲端客戶。    關於 Western Digital  Western Digital 的使命是善用數據無限可能,以釋放其極致潛力。憑藉著快閃記憶體和 HDD 特許經營權,以及相應的先進儲存技術,Western Digital 總為市場帶來突破性創新和強大的數據儲存解決方案,賦能世界實現願望。Western Digital 也將迎戰氣候變遷的緊迫性,視為企業價值核心之一,致力達成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的遠大碳排減量目標。欲了解 Western Digital®、SanDisk® 和 WD® 品牌的更多資訊,歡迎造訪 www.westerndigital.com。    ¹1TB = 一兆位元組,實際使用容量可能因作業環境而減少。  2MTBF和AFR的規格是基於一個樣本總體,並在典型工作條件下,透過統計測量和加速演算法進行估計。  3每台攝影機的單一串流 @3.2Mbps(1080p, H.265, 25 fps)。結果可能因攝影機解析度、檔案格式、每秒幀數、軟體、系統設定、影像品質和其他因素而異。    ©2022 Western Digital 及其關係企業版權所有。  Western Digital、the Western Digital design、the Western Digital logo、AllFrame、ArmorCache、HelioSeal、OptiNAND、Ultrastar、WD Gold、WD Purple 與WD Red 及其關係企業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其他所有商標為其個別擁有者的資產。產品規格變更時不另行通知。圖片可能與實際產品有所出入。部分產品僅於特定地區銷售。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155 加入收藏 :
寶可齡沖牙機助企業促進職場健康

雙E時代(EPS + ESG)企業更加重視「雙軸轉型」的重要,除了掌握數位優化,還要實踐永續經營。連續創業家寶可齡董事長李健齊,從 3C 電腦通路跨業經營沖牙機品牌,他認為企業要落實ESG就是「把你的產品、服務,變成幫助別人實現ESG的解決方案!企業營運策略更須面面俱到,關注不同層次的議題。」   創業近 30 年並樂於輔導新創企業的李健齊,再次創業選擇沖牙機利基市場,口腔保健品如何幫助其他企業落實 ESG?  員工健康是 ESG 重要指標,企業照顧員工從口腔做起 台灣人口高達9成有牙周病,不僅是口腔問題,還會連帶衍生罹患許多慢性病的風險。隨著社會高齡化,創業初衷想讓國人進入年邁時,仍保有一口健康天然牙的李健齊,深信口腔保健不光是個人衛生問題,更是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使命。   李健齊回應,「假設一家企業沒有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找不到員工,企業也很難經營下去!因此寶可齡特別推出企業採購方案,幫助企業主動重視員工、甚至拓展到身邊親友的口腔健康,讓更多企業實踐ESG的『Social』職場友善議題。」   尤其寶可齡沖牙機掌握全球獨家的抗菌濾芯設計,搭配防水、防誤觸的體貼功能,加上四段式水柱,考量了從老到幼各年齡的牙齦狀態。等於企業採購一款沖牙機,滿足員工及其家人的需求。李健齊補充說,「我們還為企業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從包裝禮盒到機身刻印企業Logo,展現寶可齡聯手企業一起落實ESG的決心。」 為清潔增添儀式感,沖牙機精美盒裝讓收禮人「哇」出來 為何想將口腔清潔用品包裝成禮品?李健齊笑稱一名在美國執業的牙醫說,美國人看牙昂貴,親友為互相提醒注意口腔保健,常以沖牙機作為禮物,某年感恩節他甚至收到 4 台沖牙機!   為了讓收禮的人在開箱之際發自內心「哇」出來,寶可齡不放過每個可以展示巧思的細節。像是在手柄抓握設計最舒適的曲線工藝,不僅符合人體工學,更為沖牙機增添時尚美學,兼顧「必需品」及「裝飾品」雙重價值。   至於包裝禮盒上的三角幾何色塊拼貼設計,仔細一數共有 32 片,呼應 32 顆天然牙齒。另外也針對不同需求的群體,如牙齒矯正、牙周治療的使用者設計不同顏色的噴頭配件,在在凸顯寶可齡重視使用者體驗的匠心。   搶抓 ESG 趨勢,寶可齡想做的事不僅於此。李健齊說,「現在國際都在談淨零碳排,未來如果製造流程不用低碳材料,就需要額外支付碳關稅,所以我們也在佈局未來產品,如何做到環保減碳,甚至達成循環經濟目標。」   李健齊認為企業有永續經營理念,並且重視利益關係人,企業自然而然會形成正向循環。如同寶可齡的創業動機,即是致力照顧更多企業及使用者,李健齊最後強調,「當一個産品關注的是利益衆生、幫助更多人解决問題,大家就會認同你的理念,市場接受度也會水漲船高,這才是偉大企業要追求的目標!」重視員工福祉,促進職場健康:https://www.porclean.com.tw/

文章來源 : TW News Hub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7826 加入收藏 :
2025 年 3 月 16 日 (星期日) 農曆二月十七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