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教育部」新聞搜尋結果, 共 343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化破碎為希望的生命教育推手 聖約翰科大吳興祥獲教育部表揚

「教育是點亮人心的工作,藉由我們的生命彼此照亮。」這是吳興祥牧師對教育的深刻詮釋,也是他生命故事的真實寫照。成長過程中經歷父母關係失和、破裂的他,民國91年進入基督教背景的聖約翰科技大學就讀,兩年後接受基督信仰並受洗,從此開啟一段從破碎到綻放的靈魂旅程。多年來,他以「以生命影響生命」為核心理念,透過教育和陪伴,持續關懷學生。憑藉這份堅持與付出,他榮獲教育部「113年生命教育績優人員」表揚,成為推動生命教育的推手。 自聖約翰科大畢業後,他於95至99年間在基隆聖公會三一堂擔任傳道幹事,專注輔導國小弱勢學生與國中「飛行少年」,4年間陪伴超過百位學生,見證愛與關懷帶來的改變。他於102年在天主教聖博敏神學院完成神學訓練後,受派回到母校擔任校牧,至今服務超過8年。這段回歸母校的旅程,讓他以校友的視角,深刻體會弱勢學生的挑戰,進而以同理心和實際行動,陪伴他們跨越困境。 「被愛吸引,因愛改變。」吳興祥牧師認為教育是一項美好的使命,能夠在學生生命綻放的關鍵時刻,陪伴他們走過一段旅程,是無與倫比的榮幸。他在校牧室推動的生命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他透過陪伴與分享,讓學生感受愛與接納,並將信仰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實現創辦人王長齡主教「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 在聖約翰科大,生命教育的理念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天便開始實踐。學校藉由象徵謙卑與服務的彎腰洗腳儀式,作為服事的榜樣。大一新生的成年禮,更是生命教育的亮點,透過學生為家長洗腳表達感恩,象徵成長與成熟。同時,「自我探索」與「啟發課程」等靈性教育,引導學生向內認識自我,建立健康價值觀,進一步實現身心靈的全面成長。 為了幫助經濟弱勢學生安心就學,校牧室提供愛心餐券,並邀請學生參與助教服務,將自己的經驗轉化為對國中學生的回饋。此外,吳興祥牧師每年舉辦暑期生命教育營,並發起聖誕義賣活動,邀請受助社福單位分享服務故事。這些活動不僅擴展學生的視野,也培養他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之心。110至112年間,聖誕義賣活動募得超過65萬元善款,充分展現「愛的傳遞」。 吳興祥牧師特別分享一名學生的故事,該生因人際關係受挫而陷入痛苦,但透過「自我探索」課程,學會接納自己,重新看待生命的價值。他說:「關於改變,你一直都有選擇。」這句話不僅是對學生的鼓勵,更是對所有人的啟發—無論過去如何,我們都能選擇以愛和信念,為自己點亮生命的道路。 雖然來自不圓滿的家庭,但是吳興祥牧師用自身經歷與行動,詮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真諦。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核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靈魂的觸動;而「陪伴」是改變生命最溫暖的力量。未來,他將繼續以愛為燈,照亮更多學子的生命旅程。

文章來源 : 聖約翰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0 加入收藏 :
明志科大USR計畫 獲教育部肯定 第4期6案全數通過

 教育部近期公布第四期(114-116年)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審查結果,明志科技大學再獲教育部高度肯定,該校以積極創新的方式突破傳統框架、以國際合作新視野為目標,歷經快3個月的審查、簡報及實地訪視考核,6案申請計畫(包括校務計畫)全數通過,共計獲得2,980萬元補助,顯見學校長期在地方實踐社會責任的努力已深獲肯定與認同。 明志科大第4期通過的6案USR計畫聚焦於在地需求、深化關鍵議題與場域,以前瞻性思維投入資源,從環境教育、文化保存到智慧技術應用,讓計畫更精進、更朝核心目標邁進。6案包含「中長期成效評估方法採SROI」(校務計畫),係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評估標準,可以更全面及客觀地衡量每個提案對於社會不同面向的影響,進而擴散效益及社會影響力;另有通識教育中心陳志霖老師結合經濟與環境永續議題的「北台首學-山與水之間」(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而國際處李潔嵐國際長係主推國際文化多元交流的「新北社區國際文化交流與英語素養提升計畫」(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至於管理暨設計學院林晋寬院長則是輔導及提昇產業園區產能的「新北產業ESG實踐:綠來綠好」(大學特色類深耕型);還有通識教育中心蒲彥光主任挖掘在地文史及關懷新移民的「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深耕延續計畫」(大學特色類深耕型);最後是永續發展類國際合作型的計畫,由經營管理系陳昭蓉副教授以活化老街走入國際,提出「Co-op Design:走出三角湧之社區文化智慧與國際培力」。 劉祖華校長表示,明志科技大學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之理想為「以大學能量關懷社會,認識在地特色及發展需求,於社區參與中實踐知識之良善」,以「國際視野」與「在地深耕」並行為策略,也能回應在地需求,讓學校成為地方的智庫。推動學生海外交流,成為具備全球觀、實務問題解決與在地情懷的人才。 學校未來將繼續秉持創新與務實的精神,強化校內外資源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並為地方與國際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期許達成「亞洲地區最具有產業發展意識,以及對環境及社會關懷的科技大學」之願景。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603 加入收藏 :
113年教育部友善校園獎評選 沈明得老師榮膺北二區113年「傑出導師」殊榮

教育部委託北二區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舉辦的友善校園獎評選活動,旨在表揚對學生輔導工作表現卓越的導師。今年,明志科技大學推舉連續兩學年度榮獲「輔導優良導師」榮譽的沈明得老師代表參選。經評選委員會多方考量,沈老師憑藉其無私投入與卓越表現,成功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北二區113年「傑出導師」殊榮。 沈明得老師深耕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長達12年,期間擔任過機械系與數位行銷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導師。他在帶班過程中展現高度的責任感與熱忱,不僅專注於學生學習的成長,更用心經營班級氛圍,凝聚學生間的向心力,營造團結友善的學習環境。他強調培養學生勤勞與樸實的生活態度,親身參與學生的朝會與晨跑活動,關心學生的日常作息,充分展現對學生的深切關懷。 為鼓勵學生參與學校活動,沈老師陪同學生參加各項體育賽事、社團活動及班際競賽,並定期舉辦「慶功宴」,以實際行動支持並激勵學生。他特別注重三級輔導工作,適時提供指導或協助學生轉介學校學輔資源,成為學生在學涯與人生中的重要支柱。他以「提燈引路人」自許,寓意用光芒為學生照亮前方,並以耐心與智慧為學生指引方向,協助他們探索未來可能性。 明志科技大學學務長郭宜雍表示,沈明得老師堅持「將時間灌溉在孩子身上,自然就會長出各式各樣的燦爛人生」的教育理念,其無私奉獻獲得北二區評選委員會的一致認同,實至名歸地成為北二區113年「傑出導師」。特別感謝全體導師對學生輔導工作的付出,並承諾未來將持續推舉更多優秀導師參與遴選,期盼這份認可與榮譽能成為所有導師的動力,鼓勵他們繼續為學生成長貢獻心力。

文章來源 : 明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351 加入收藏 :
弘文高中「盲人障礙傘」榮獲多項國際發明展金獎與專利,受教育部敘獎並準備挑戰2024高雄國際發明展(KIDE)

弘文高中學生潘禹佟與團隊設計的創新作品「盲人障礙傘」,在國際發明展中榮獲多項金獎,並成功申請專利,獲得國內外專業評審的高度肯定,並因此受邀參加教育部敘獎典禮,表彰其創新精神與卓越貢獻。這項作品專為協助視障人士行走而設計,結合科技與人性化操作,幫助視障人士更安全、便利地移動,充分展現青少年在科技創新與實際應用上的潛力。   回憶參加國際發明展前的過程,潘禹佟表示,自己從未想過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會轉化為實際的發明,並得到世界各地專業評審的肯定。從構想到成品的過程中,TWMC台灣數學科學圈提供了大量技術建議與指導,讓團隊克服技術挑戰、順利完成作品。特別是在測試和改良的過程中,TWMC安排了電路板組裝等實作課程,幫助團隊成員培養邏輯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     「盲人障礙傘」的成功體現了弘文高中對多元學習的重視。學校長期支持學生發展創新思維,鼓勵參與科學實作與國際競賽,並提供多元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探索興趣、突破自我。潘禹佟表示,能在國際舞台上展示創意,並與各國優秀發明家切磋,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也讓她對未來的創新之路充滿信心。   隨著「盲人障礙傘」在國際間獲得肯定,潘禹佟與團隊亦發展出其他產品,並希望攜帶這項作品,參加即將到來的2024年高雄國際發明展。他們期待在新挑戰中精進技術、發揮創意,為更多人帶來便利的科技應用,展現台灣青少年在科技創新上的卓越實力。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541 加入收藏 :
全方位守護失智老人,台灣學子獲國際發明展金獎及教育部表揚

隨著台灣人口逐漸高齡化,年長者的照護問題備受關注。來自明道中學的周宜玫同學與台中忠孝國小周旻萱同學,以結合 GPS 和手機應用程式(App)的創新發明,成功解決失智老年人走失問題,獲得國際發明界的高度肯定。兩人於2024年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榮獲金獎與日本特別獎,並在2024年10月9日於教育部舉行的敘獎活動中受到表揚。 該發明透過 GPS 即時定位技術,讓家屬能夠迅速在 App 上獲取失智老人的位置信息,減輕因走失帶來的焦慮與不安。這項技術旨在為失智老人家庭提供安全保障,並在全球高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展現了極大的應用潛力。 在開發過程中,面臨了學業與比賽的雙重壓力,周宜玫同學說憑藉 TWMC 協會老師的指導與支持,她們順利完成作品,並在國際舞台上獲得亮眼成績。她們表示,未來將繼續改良這項發明,增強電力續航力及預警功能,致力於全方位守護失智老人。 獲獎記錄: 2023 KIDE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銀牌 - 作品 2023 KIDE高雄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銀牌 - 簡報 2024 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金牌 2024 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日本特別獎 此次教育部敘獎活動的圓滿落幕,象徵了對台灣青年創新力量的高度重視,也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年輕發明家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為台灣爭光。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999 加入收藏 :
僑光科大結合地方創生與職涯發展,榮獲教育部青年署「113年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計畫案創新類」補助

僑光科大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李麗雲老師,以「僑!我從地方創生找到觀休職涯的光」計劃案,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13年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案-創新類」審核通過,為僑光科大首次通過青年發展署創新類計畫並獲得補助。 本次計劃由僑光科大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李麗雲老師,協同產學合作處實習就業職涯發展組,結合青年發展署職涯教材,由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出發,規劃職涯與就業輔導資源,將職涯發展與提升職場適應力之創新活動推廣至全校院系。經調查,多數學生於職涯輔導過程中有「三個痛點」: 1.     單純的測評沒有辦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2.     自我覺察時間太晚,當發現到了只要探索的重要時候,已經時不予我 3.     缺乏外部職業世界的探索  因此本計劃採用結構化的雙鑽石模型設計方法,融入Ikigai模型,將職涯輔導按階段實現融入整體課程中,讓學生在探索及發展職涯方向上分別滿足「社會需要的」、「我能做好的」、「我喜歡的」三個要素,並進而爲提升職場適應力的方向賦能。 接續透過企業出題、觀光休閒系學生運用所學進行解題,進行模擬演練與協作。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經由職場實際案例,提升問題解決思維、領導統御、專案管理與職場人該有的軟實力。創建一個能夠跨學科合作的環境,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整合到一個項目中,有助於學生看到知識的連貫性並培養跨領域思。並促進個人和團隊的成長,同時也有助於學生發展在職場中需要的關鍵就業力,達成學生、企業與學校三贏的局面。 113學年度四技甄選與聯登入學熱烈報名中,歡迎來到僑光科技大學的大家庭,「選擇僑光,看到你職涯的光」~ 參考網址:青年職涯輔導資訊平台:https://mycareer.yda.gov.tw/

文章來源 : 僑光科大觀光與休閒事業系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619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21 日 (星期二) 農曆十二月廿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