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政策」新聞搜尋結果, 共 1119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來自 NDC Partnership 的新政策簡介,引導各國將可再生能源增加三倍

NDC Partnership 今天發佈一份新的政策簡介,務求支援政策制定者採取措施,將可再生能源融入國家氣候承諾之中。 華盛頓 2025年6月5日 /美通社/ -- NDC Partnership 動員 14 個國家的政府和主要機構,發佈了一份新的政策簡介,旨在支援各國努力將可再生能源產能提高三倍。 政策簡介,「T可再生能源增加三倍:推動跨產業的氣候行動」(Tripling Renewables: Powering Climate Action Across Sectors) 概述各國可採取的主要行動,以加強今年到期的「國家自訂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 或氣候承諾中的可再生能源規劃。 丹麥氣候大使兼 NDC Partnership 聯席主席代表 Ole Thonke 先生閣下表示:「在全球盤點 (Global Stocktake) 和新的 NDC 的基礎上,證明全球社會正在實現《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將至關重要。將再生能源產能增加三倍,是實現這目標的必然基礎因素。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當今生產電力最便宜的方式莫過於可再生能源,因此是最強的商業案例。我希望本簡介中的指引有助於克服剩餘的障礙,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為更可持續的未來鋪路。」 NDC Partnership 全球總監 Pablo Vieira 指出:「將可再生能源產能提升三倍,並非空中樓閣,也對抗氣候應變的發展至關重要。下一輪 NDC 提供了大好機會,納入更廣泛的科技、創新和解決方案,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僅用於減緩,也用於適應:確保能夠資助、共享和擴展成功的模式,以滿足不同的當地需求。」 由於枓技進步、成本競爭力和國家政策的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成為主流。2023 年,可再生能源佔全球發電量的三分之一,佔新能源產能的 86%, 並為全球經濟增加了約 3,200 億美元,即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0%。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可再生能源融入其氣候承諾之中:在 2020 年提交的上一輪 NDC 內,超過 65% 的國家設定了具體、可衡量的目標。 儘管出現了這些趨勢,但各國的國家能源計劃與其 NDC 承諾中的目標之間,仍存在巨大差距──而且清潔能源的部署仍不均衡。下一輪 NDC 為國家提供機會,讓各國將可再生能源目標納入國家氣候和發展計劃中,推進減緩與適應的機會。政策簡介為國家決策者提供六項考量,以加速不同地域的可再生能源部署。 此指引基於國家在可再生能源部署方面的經驗,並分享先前 NDC 呈交文件中可複製的經驗教訓,解決主要的系統性障礙,例如取得資金。考慮因素包括: 1.  使國家能源計劃與 NDC 一致,確保彼此的願景同樣宏大 2.  建立合作機制,將可再生能源納入產業規劃 3.  評估產業價值鏈和持份者,以確定可再生能源的途徑,旨在支援全經濟氣候行動 4.  制定路線圖,概述科技和融資需求,將可再生能源整合至各主要產業 5.  提高公眾意識,讓次國家級政府參與設計可再生能源策略 6.  支持創新,促進新科技和商業模式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5 加入收藏 :
ICANN83政策論壇(ICANN83 Policy Forum)定於布拉格舉行,迎來關鍵里程碑

捷克布拉格 2025年5月28日 /美通社/ --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欣然宣佈,ICANN83政策論壇(ICANN83 Policy Forum)將於2025年6月9日至1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此次會議正值互聯網治理的關鍵時刻,全球互聯網社群正為「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成果20年回顧」(WSIS+20)做準備,這一過程將評估數碼發展目標的進展,並重新檢視互聯網的治理方式,包括多方利益相關者模式的持續相關性。 ICANN83將匯集來自政府、民間社會、私營部門以及技術社群的參與者,於布拉格會議中心(Prague Congress Center)共同討論影響網域名稱系統(DNS)及互聯網獨特識別系統的重要政策議題。討論將聚焦於技術協調、日益變化的DNS環境,以及一些關鍵議題,如普遍接受性、DNS濫用、新gTLD計劃等。下一輪,以及全球範圍內逐漸形成的數碼政策決策的廣泛影響。 「在互聯網未來正於全球舞台上激烈討論之際,ICANN83是實際解決方案與政策的交匯點,」ICANN主席兼行政總裁Kurtis Lindqvist表示。「這次會議為社群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在決定互聯網運作方式以及全球民眾如何存取互聯網的議題上取得實質進展。」 今年的政策論壇同樣強調廣泛的參與,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利益相關者還是新參與者。會議形式旨在支持工作會議、跨社群對話以及開放的交流,無論與會者是親自出席還是遠端參與。 ICANN83的組織得到了CZ.NIC的支持,CZ.NIC是.cz國別頂級域(ccTLD)註冊機構,也是該地區互聯網政策和基礎設施發展的長期貢獻者。 「我們很高興再次歡迎ICANN社群來到布拉格,並支持保持互聯網穩定、安全及全球互聯的持續工作,」CZ.NIC行政總裁Ondřej Filip表示。「我們珍視能夠貢獻於塑造互聯網下一章節的對話機會。」 ICANN公共會議(ICANN Public Meetings)對所有有興趣參與互聯網獨特識別符號協調的人開放且免費。現場參與的註冊已開放,截止日期為2025年6月8日,並且亦提供遙距參與選項。 請瀏覽ICANN83網站以獲取更多資訊並查看會議日程。 ICANN簡介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的使命是協助確保環球互聯網穩定、安全和統一。想聯絡其他互聯網人士,您需要於電腦或其他裝置輸入網址(名稱或數字)。輸入的地址必須獨一無二,讓電腦清楚知道如何找到每一個人。ICANN在世界各地協助、協調和支援這些獨一無二的標識符。ICANN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非營利性公益公司,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80 加入收藏 :
緊急呼籲加強海洋保護:大自然保護協會促請政府加強保護措施及修復香港瀕危的蠔礁,並納入即將更新的生物多樣性政策

香港 2025年5月19日 /美通社/ -- 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簡稱TNC)呼籲社會各界積極表達對加強海洋保育的支持,並將相關訴求納入香港即將更新的《生物多樣性策略行動計劃》(Biodiversity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BSAP)。該計劃現正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鑑於政府承諾於2025年底前完成BSAP更新,TNC促請漁農自然護理署(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AFCD)在新一輪政策中納入具體而有力的措施,以保護和修復重要的沿岸生態系統,特別是蠔礁這類在全球屬於極度瀕危的海洋生境。 緊急呼籲加強海洋保護: 大自然保護協會促請政府加強保護措施及修復香港瀕危的蠔礁, 並納入即將更新的生物多樣性政策 儘管香港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棲息物種超過5,900種,佔中國內地已記錄海洋物種數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但海洋保育工作卻遠遠落後於陸地保育。目前,香港僅約6%的海域受到保護,遠低於全球30%的保育目標。許多具生態價值的重要棲息地,包括蠔礁,仍未被納入保護區範圍,尤其在西部水域更面臨持續的威脅。 蠔礁和其他貝類礁對人類和地球均具有重要的價值,包括支持漁業生產、提供生物棲息地、調節水質和保護沿海。然而,在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全球85%以上的貝類礁生態系統已經消失。香港亦不例外。歷史上的挖泥、填海和城市發展,已摧毀了遍佈全港、曾經豐富的蠔礁棲息地。現時,僅存的蠔礁尚未被正式認可為具生態重要性,亦未受到保護,因而極易受到持續捕撈、棲息地退化及填海工程的威脅,包括擬建的交椅洲人工島計劃,而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中並未考慮到貝類礁的存在與價值。 「生態修復為自然和人類帶來巨大機遇。然而,生態修復並非毫無難度和挑戰,因此它不能取代自然保育,更不應被視為破壞或退化生態系統行為的合理依據。」 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環境保育副總監湯詠霖( Marine Thomas )表示。 「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至關重要。」 香港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研究所( Swire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SWIMS ) Bayden Rusell 教授表示,「我們必須立即行動,修復蠔礁,保護我們的生物多樣性。」 隨著BSAP正進行檢討,公眾迎來十年一遇的機會,推動更具成效的海洋保護政策,保障香港水域的生態健康。TNC將向AFCD提交正式建議,並呼籲公眾於2025年7月11日截止日前積極發表意見,共同參與塑造本地海洋保育的未來。 TNC 對 BSAP 的重點建議 為了逆轉生物多樣性流失並加強沿岸地區的韌性,TNC建議在更新的BSAP中優先考慮以下重點範疇: 擴大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以保護沿岸生態系統 透過劃定新的海洋保護區及實施其他有效的區域性保育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s),擴大保護範圍,以實現全球「30x30」保育目標。 優先納入生物多樣性熱點和現時保護不足的棲息地類型,重點涵蓋南大嶼山、東涌、牛尾海和后海灣沿岸地區等具生態價值的區域。 啟動大規模修復退化的蠔類生態系統,以遏止生物多樣性流失並改善水質《2030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指出,僅靠保育已不足以應對生物多樣性流失,必須同步擴大全球修復行動,方能有效扭轉生物多樣性的持續流失。可行性評估,結果顯示蠔礁修復方案不僅有科學依據,亦具備實際執行的可行性。目前的主要障礙是缺乏合適海床區域的使用權限,限制了復育工作的推展。為了重建這些重要的生態系統,我們建議: 將具針對性的修復策略納入海岸公園管理計劃。 在保護區以外提供合適海床區域,以支持修復工作。 在2030年前,在至少30%的合適海灣開展蠔礁修復項目,以提高生物多樣性、改善水質,並重建生態系統的韌性。 加強對瀕危物種和生態系統的法律保護 建立並持續更新本地瀕危物種和生態系統名單,以作為制定保育優先次序的依據。為支援此工作,TNC正聯同香港大學進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生態系統紅色名錄評估,針對本港的蠔礁生境進行科學評估,為正式確認和保護這些瀕危棲息地提供科學依據。 更新和修訂相關法例,以正式確認本地瀕危物種及生態系統清單,並將法律保護範圍擴展至目前未受保護但已受威脅的物種,包括蠔和重要的海洋魚類。 制定針對特定物種的保育行動計劃,透過擴大海洋保護區和加強修復棲息地,重建如蠔礁等瀕危生態系統。 「這是一個關鍵時刻,讓公眾有機會發聲,共同參與香港海洋未來的規劃。我們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如果我們現在行動,便有望恢復這些曾經豐盛的海洋生態系統,為下一代締造更潔淨的水質、更健康的漁業,以及更具韌性的海岸線;反之,若我們選擇漠視,則可能繼續破壞海洋,導致無法逆轉的後果。」 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環境保育副總監湯詠霖( Marine Thomas )表示。 TNC呼籲公眾積極參與BSAP的公眾諮詢,大家可以電郵至AFCD (bsap@afcd.gov.hk),或瀏覽AFCD專屬網頁:https://www.afcd.gov.hk/tc_chi/conservation/Con_hkbsap/updating_bsap/updating_bsap.html,了解建議修訂詳情。公眾諮詢期由2025年5月12日至7月11日。 如欲進一步了解蠔礁及其對香港的重要性,市民可觀看由TNC參與製作的紀錄片《香江遺礁》 (City of Shells: Our Forgotten Oyster Reefs),深入探討這些被遺忘的生態系統、文化和歷史價值,以及修復蠔礁所帶來的珍貴契機。紀錄片現已上線,詳情請瀏覽:www.cityofshells.com,或親臨太古廣場於5月29日至6月11日舉行的《滄海遺礁: 重現香港海洋文化與生態保育》展覽,了解更多詳情。 關於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香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國際保育非牟利組織,一直致力於世界各地為大自然及人類保護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土地和水資源。TNC遵循以科學為基礎的保護理念,為全球保育難題創造嶄新的解決方案,使大自然和人類共存。我們現時正在應對氣候變化,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保護土地、淡水和海洋,以可持續的方式提供糧食和水資源,幫助城市變得更具可持續性。我們的項目遍及81多個國家和地區,採用協作方式與當地社區、政府、私營部門等合作,開展各種保育項目和活動。TNC在亞太地區進行各種保育工作已超過30年,在澳洲、中國內地、香港、印尼、蒙古、紐西蘭和太平洋島國開展了多個項目。TNC是2019年「呂志和獎 — 持續發展獎」之得主。如欲了解更多有關TNC 於香港的工作,請瀏覽: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org.hk)    如果你也關心環境保護與野生動物保育,歡迎支持TNC的工作,參與我們的社區項目和活動,攜手守護環境與野生動物,歡迎關注TNC香港的社交平台專頁,獲取更多環境保育資訊:  Facebook:TNC HK 大自然保護協會Instagram: @tnc_hk 關於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SWIMS)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SWIMS)是全球領先的海洋研究機構之一。SWIMS的科學研究專注於人類與海洋之間的相互關係 ,特別是沿海生態系統的研究,這些淺海環境是數億人賴以維生的基礎。SWIMS利用先進技術和創新的跨學科方法,研究人類行為(如氣候變化和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並提供基於科學的解決方案,以保護、恢復和可持續管理海洋資源。香港擁有悠久的海洋傳統和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這是SWIMS的本地根基,但其影響是遍及全球。自1990年成立以來,SWIMS已培訓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在全球海洋研究和保育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1 加入收藏 :
VT Markets發佈市場觀察:美國股市經歷政策震盪周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16日 - 美國資本市場本周經歷劇烈震盪行情。VT Markets在本周發佈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在特朗普政府宣佈並暫緩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及通脹數據超預期降溫的雙重影響下,標普500指數創下年內最大單周波動幅度,市場情緒在政策反復與數據波動中持續承壓。 政策突變引發市場巨震 4月12日美東時間早間,特朗普政府突襲式推出《關稅解放日》行政令,宣佈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104%懲罰性關稅,並將所有進口商品基礎稅率提升10個百分點。該政策直接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標普500指數在兩個交易日內急挫13%,抹平近五周累計漲幅。但政策公佈13小時後,白宮宣佈將大部分關稅措施延遲90天執行,主要股指隨即展開強勢反彈,科技股權重較高的納斯達克指數迅速回漲。 通脹數據意外降溫 市場動盪之際,美國勞工部4月通脹數據帶來緩和信號。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環比僅微升0.1%,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的0.3%;整體CPI更錄得0.1%的環比降幅。年率指標顯示,CPI從2.8%回落至2.4%,核心CPI由3.1%降至2.8%。數據公佈後,債券市場強力反彈,市場對 6 月降息預期也從 72% 飆升至 89.5%。 政策與市場聯動性凸顯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政策急轉彎印證了所謂"特朗普看跌期權"的市場預期機制——即當股指大幅下挫時,政策制定者可能調整政策力度以穩定市場。美聯儲官員在CPI數據公佈後仍保持審慎態度,強調單月數據不足以確立通縮趨勢,特別是在新關稅措施尚未完全傳導至價格體系的情況下。 後市關注焦點 VT Markets研究團隊提醒,未來90天被市場視為關鍵政策觀察期。若中美能在視窗期內達成實質性貿易協定,可能緩解市場對通脹回升的擔憂。反之,政策反復或物價反彈都將考驗市場韌性。技術層面,標普500指數雖重上5000點關口,但反彈延續性依然脆弱,顯示資金仍持觀望態度。 本周全球財經日程前瞻 在經歷關稅政策反復與美國通脹數據劇烈波動後,全球投資者本周將聚焦多國央行政策動向及關鍵物價指標,VT Markets在報告中指出,本週市場進入高敏感度運行模式。 ‌4月14日加拿大將公佈3月CPI年率‌:市場預期同比漲幅維持2.90%。分析師指出,若數據符合預期,加元或獲支撐,美元/加元匯率預計將維持上行整理格局。 ‌4月15日‌英國3月CPI年率預計由2.80%降至2.70%,數據若不及預期可能加劇英鎊兌美元匯率的震盪回檔; 此外‌加拿大央行基準利率料維持2.75%不變,政策聲明若釋放中性信號,可能會加強美元兌加元的看漲傾向。 ‌4月1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政策講話‌。市場將關注鮑威爾對上周CPI意外回落的解讀,或影響6月降息概率重估;紐西蘭一季度CPI季率‌預期則環比上漲0.70%,若數據達到預期,或觸發紐元兌主要貨幣短線沖高。 同日還將公佈歐洲央行利率決議‌,主要再融資利率預計下調10個基點至2.40%,若配合鴿派政策指引,歐元承壓風險上升。 ‌4月17日‌沒有關鍵數據發佈,市場或進入技術性盤整階段,消化周內政策信號與數據衝擊。 ‌ VT Markets全球策略團隊在本周市場分析報告中指出,當前資本市場正面臨"政策波動性溢價"重構階段。隨著美國關稅政策90天緩衝期的開啟,疊加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調整視窗臨近,市場波動率中樞或將持續高於歷史同期水準。投資者需重點關注17日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對歐元區資本流動的實際影響,以及鮑威爾講話對美聯儲6月政策路徑的修正信號。 Hashtag: #VTMarkets #差價合約 #CFDs經紀商 #美股 #CPI #通脹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89310903/admin/feed/posts/https://www.facebook.com/VTMarketsCNhttps://www.instagram.com/vtmarket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88 加入收藏 :
VT Markets市場週報:美聯儲政策分歧再起 通脹數據成關鍵風向標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4月9日 - 上周國際金融市場遭遇多重政策衝擊波。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高調敦促聯儲局立即啟動降息週期,恰逢其主導的新關稅政策引發通脹回升與全球經濟放緩的雙重憂慮。VT Markets分析指出,白宮此時發聲絕非偶然──過去兩個月能源價格回落69%、雞蛋等民生商品價格顯著走低,加之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幅放緩至2.8%,為貨幣政策轉向創造了理論空間。 市場定價機制已出現劇烈調整。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對6月降息的押注概率飆升至94.5%,較關稅政策公佈前的預期提前整整一個月。更值得注意的是,期貨曲線顯示投資者已計入年內累計三次、總幅度75個基點的寬鬆預期,與聯儲局最新點陣圖形成鮮明背離。 政策制定者與市場博弈加劇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週三在維吉尼亞州演講中坦承,新關稅可能推升物價並抑制經濟活力,但仍堅持"數據驅動"的政策立場。這與市場的激進定價形成微妙張力──CME 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員預期9月前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機率已突破65%。 歷史經驗顯示此類政策分歧並不鮮見。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市場曾成功迫使聯儲局提前啟動寬鬆;但2023年矽谷銀行危機期間,決策層頂住降息壓力專注抗通脹的抉擇,最終被證明具有前瞻性。本次政策博弈的勝負手,將取決於未來數月通脹黏性與經濟韌性間的平衡。 VT Markets報告指出,儘管表面議程清淡,本周多項指標或成市場轉折催化劑。 本周核心數據前瞻 本周最關鍵的數據當屬4月10日的美國CPI,市場預期同比增速將從2.8%放緩至2.6%,核心CPI環比增幅或維持0.3%。若數據低於預期,可能強化7月啟動降息的市場定價;反之若住房、服務業等黏性通脹居高不下,恐觸發股債市場雙殺。 在此之前,4月9日的紐西蘭央行利率決議也備受矚目,作為發達經濟體降息的先行者,市場普遍預期該行將下調現金利率25個基點至3.50%。紐元兌美元若失守0.5700關口,或預示商品貨幣新一輪承壓。 4月11日將接連揭曉美國PPI月率和英國GDP月率。美國PPI月率預期轉正至0.2%,英國Q1 GDP或終結技術性衰退實現0.1%增長。兩項數據聯動效應可能重塑通脹路徑預期,特別是若生產端價格傳導壓力再現,將削弱消費端通脹放緩的樂觀情緒。 面對潛在波動風險,VT Markets團隊建議投資者須維持審慎操作基調。儘管單一經濟指標難以實質性扭轉政策路徑,但本周密集出爐的數據將逐步拼湊出央行貨幣決策的關鍵拼圖。在表面平靜的交易週期內,數據暗流與預期差之間的角力,或將成為驅動市場短期走向的隱性引擎。 Hashtag: #VTMarkets #差價合約 #CFDs經紀商 #FOMC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89310903/admin/feed/posts/https://www.facebook.com/VTMarketsCNhttps://www.instagram.com/vtmarkets/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55 加入收藏 :
川普關稅政策升溫 台灣面臨雙重挑戰 台經社提出短中長期因應對策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釋出重啟高額「對等關稅」訊號,矛頭不僅對準中國,也可能波及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主要貿易夥伴。面對潛在的全球關稅升溫風險,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及全球科技供應鏈關鍵一環,恐將承受出口衝擊與供應鏈重組的雙重壓力。 針對此一局勢,台灣經濟研究社(台經社)彙整國際觀察,分析川普關稅政策對全球、美國與台灣的可能影響,並提出我國應對策略與產業轉型建議。 全球貿易再起風波 關稅平均可能上調至20% 川普再度主張對與美國存在逆差的國家施加「對等關稅」,除中國外,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甚至台灣皆可能被納入清單。若落實,全球關稅平均稅率恐上調至20%,對汽車、鋼鐵、AI、半導體等產業影響尤鉅。 專家指出,全球若進一步走向貿易保護主義,不僅將引發貿易報復與摩擦升溫,也將擾動全球供應鏈配置與生產成本結構,增加通膨壓力。 台灣:出口競爭力下滑、供應鏈轉移壓力升高 台經社指出,台灣與美中經貿高度連動,若被納入關稅課徵對象,不僅科技業成本壓力增大,更可能加速全球客戶轉向替代來源,危及台灣出口表現。 在美中科技對峙背景下,台灣亦需強化半導體、自動化、電動車、AI 應用等關鍵領域的自主研發與供應鏈掌握力,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並保持國際技術領先優勢。 台經社提出三階段對策 強化經濟韌性與技術自主 台經社建議,台灣應從短、中、長期三面向,強化產業韌性、穩定供應鏈與培養技術實力,以因應國際不確定局勢。 短期:產業補助、供應鏈彈性與人才引進 設立節能與自動化升級補助,提升企業競爭力 引進外籍專才與青年技術人才,緩解高齡化衝擊 協助企業進行供應鏈轉移與分散布局 中期:能源轉型、AI與高科技聚落建設 推動分散式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強化供電穩定性 建立國家級創新基地,促進半導體、AI、大數據技術整合 鼓勵產學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 長期:優化創新投資環境、深化國際合作 推動法規鬆綁與產業協同政策,創造友善投資條件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如CPTPP),分散出口風險 建構智慧綠能基礎設施,打造具永續性的產業環境 專家建議:提早規劃、以變應變 台經社總結指出,台灣在美中貿易與科技角力的夾縫中,須加快推動關鍵技術自主與能源安全,並建構更具彈性與創新力的產業結構。唯有從政策面與產業面雙軌並進,方能有效對抗國際變局帶來的中長期挑戰。 全文請詳台灣經濟研究社網頁: https://www.bioeconomy.tw/news-44/ 資料來源:整理自 New York Post、Barron’s、Investopedia、PWC、《天下雜誌》與台經社彙整資料(截至 2025 年 4 月)。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321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14 日 (星期六) 農曆五月十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