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技術創新」新聞搜尋結果, 共 537 篇 ,以下為 313 - 33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TCL實業攬獲多項CES 2025科技大獎,蟬聯全球消費電子品牌TOP10

拉斯維加斯2025年1月15日 /美通社/ -- 近日,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盛大舉行。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企業,TCL實業憑借前沿科技創新及產品,攬獲多項CES 2025大獎,充分展現其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領先實力。其中,2025畫質天花板QD-Mini LED電視X11K、新一代空調定義者TCL小藍翼新風系列空調、全球首款運用「超級筒」洗滌科技的滾筒洗衣機、搭載TCL獨家NXTPAPER彩墨護眼顯示技術的TCL 50 PRO NXTPAPER 5G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贏得了媒體及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廣泛好評。 在「2024-2025全球領先品牌(Global Top Brands)」頒獎典禮上,TCL實業副總裁、全球營銷中心總經理江彪先生領取了多項品牌及產品創新獎。這一評選活動由國際數據集團(IDG)創辦,美國TWICE協辦,權威調研機構IDC全面支持,是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最具權威性、專業性和公信力的活動之一。 此次活動中,TCL實業在電視、空調、洗衣機等智能家居領域收獲頗豐。「2025畫質天花板」TCL X11K電視憑其在Mini LED顯示技術領域的持續突破,榮獲"Mini LED顯示技術創新獎」。該電視采用萬級背光分區及超高峰值亮度,將Mini LED顯示提升至行業新高度。 TCL小藍翼新風系列空調以其智慧新風技術和優質的用戶體驗,摘得「智慧新風技術創新獎」。該產品通過先進的新風功能和空氣淨化,實現了室內空氣質量的顯著提升,全方位守護用戶的每一次呼吸健康。同時,AI省電、語音控制功能也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使用體驗。 TCL超級筒滾筒洗衣機則因在衣物潔淨技術方面的突破,將「潔淨技術創新金獎」收入囊中。該產品搭載了TCL獨有的超級筒洗滌科技,通過540mm超大筒徑與創新的6D提升筋、海波紋內筒設計,以及先進的DD直驅變頻技術,成功實現了高達1.2的洗淨比,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便捷的衣物洗護新體驗。 此外,依托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全方位出色表現,TCL獲得「2024-2025年度消費電子領先品牌TOP10」以及「2024-2025年度全球電視品牌TOP10」,這兩項榮譽是對TCL實業品牌綜合實力的高度認可。 除了上述獎項,一年一度的「CES創新獎」也是非常重要的官方獎項之一。該獎項由CES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頒發,被譽為科技界「奧斯卡」。憑借TCL獨有的NXTPAPER彩墨護眼顯示技術、硬件級低藍光和防眩光屏幕,以及量身定制的個性化護眼功能,TCL 50 PRO NXTPAPER 5G手機榮獲了「CES 2025創新獎」。 TCL實業在CES 2025上的優異表現,源於其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及對前沿科技的持續投入與探索。目前,TCL實業在全球設立了24個研發中心以及7個生態合作實驗室,累計申請了超過30,000項發明專利,這些構成了其技術持續領先與全球化拓展的強大支撐。尤其是盤古實驗室,作為行業首個Mini LED全制程能力實驗室,為TCL顯示技術領先打造了堅實「底盤」。 未來,TCL實業將繼續在技術戰略層面堅持顯示畫質、智能化和綠色節能三大主線,不斷推進技術研究與創新,提升智能終端產品和技術競爭力,把前沿技術融入日常生活,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美好與便捷,開創智能生活新時代。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05 加入收藏 :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5國際會議 「超零碳設計」

香港2025年1月15日 /美通社/ --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於2025 年 1 月 13 日假座九龍塘商界環保協會大樓舉行2025國際會議,議題為「超零碳設計」。作為香港2025年度首個有關綠色建築之專業國際會議,共吸引逾1,000百名業界專業人士及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參與者以線上及線下的模式參加是次國際會議。政府官員、企業領袖、行業專家、學者及不同界別的持份者聚首一堂,聚焦推動環保綠色建築及實現城市零碳排放的尖端技術和策略,並邀請來自不同界別的業界翹楚及國際專家深入探討及分享環保建築經驗與成果,倡導香港的綠色建築實踐和創新,為我們的城市建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5國際會議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JP擔任主禮嘉賓,並邀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局長、前環保建築專業議會主席黃錦星教授,GBS,JP發表主題演講。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舉辦2025國際會議合影 近年氣候變化成為全球關注議題,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理念已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企業積極尋求方法減少碳排放,不論是社會現行的政策、技術及建築規範均需要進行探討,共同實踐零碳建築,攜手邁向零碳城市。「超零碳設計」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結晶,更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通過不同國際專家分享實踐經驗和探討最新研究,促進全球環保建築行業的協同進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JP 致辭時強調香港政府在推進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他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提前規劃並實踐所有關鍵步驟,及時實現我們的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會議聚焦於推動零碳設計和提升建築行業的綠色標準,政府也展示了包括智能電網和綠色建築技術在內的多項創新措施。 林智文先生詳細介紹了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重大進展,並計劃在2033年之前,將此技術至少應用於一半的公共房屋項目。這項計劃得到了包括與廣東當局共同舉辦MiC供應鏈會議在內的多方合作支持,凸顯出建築技術在區域合作中的重要性,他續稱:「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將MiC發展成為大灣區的優勢產業。」。此外,他還提到了為鼓勵私人發展項目採用可持續建築設計,政府已推出基於績效的GFA優惠政策,他補充:「我們相信,這項先進的安排將有效促進香港綠色建築的可持續性,進而提升建築環境的整體質量。」 是次國際會議共分為四節,並邀請了多名國際專家分享他們對於是次議題的真知灼見。國際會議第一節:建築角度與案例研究,講者包括來自澳洲的3XN合夥人兼澳洲總監 Daniel CRUDDACE先生分享「高層建築邁向碳減排的策略性改革」,以及來自新加坡的新加坡建築師學會可持續發展部主席TAN Szue Hann先生講述「從物業管理與運營實現碳中和」。 會議第二節:城市規劃角度與案例研究,講者包括來自英國的Bioregional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辦人 Sue RIDDLESTONE OBE女士分享「透過淨零與可持續性規劃政策,建立可持續性及包容的社區」,以及來自中國內地的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徐偉院長講述「實踐零碳建築,邁向零碳城市」。 會議第三節:基設和材料角度及案例研究,講者分別有來自美國的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會長Ms Fiona COUSINS女士分享「碳中和的指導方針」、來自荷蘭的奧雅納總監Mathew VOLA先生談及「高階木建築結構」,以及來自韓國的韓國傳統建築與技術基金會資深研究員Hyunmin JEONG先生講述「邁向碳中和的歷史文物保育」,均引起熱烈討論,亦激發出更多創新想法,不僅促進了技術和策略的進步,也加強了跨界別之間對「超零碳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主席甄英傑測量師在致歡迎辭中表示非常榮幸能邀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聚首一堂,分享他們在「超零碳設計」主題上的寶貴見解,並促進綠色建築及跨地域合作。他提到,「『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5國際會議』將從海外案例、近期制定的系統和政策、嶄新材料、ESG投資、審批流程和建築規範等方面討論碳中和議題。會議涵蓋多個國際專案團隊的案例研究,涉及設計、施工和營運階段。通過考察新建築及現有建築的改造、歷史建築活化和基礎設施項目的案例,我們相信是次會議能夠促使建築行業落實 ESG 原則,進一步推廣『超零碳設計』的應用,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建造一個更永續發展的香港。」  環保建築專業議會2025國際會議籌備委員會主席葉頌文博士建築師指出,「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是全球最迫切的任務。建築和建設行業佔全球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約40%, 以及所有開採材料的一半碳排放量。香港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面臨著與城市化、能源消耗和氣候韌性相關的獨特挑戰。作為綠色建築專業人士,我們已開始支持創新和可持續的建築實踐,實現零碳排放是我們在塑造可持續地球的核心目標。環保建築專業議會以及與我們合作的專業組織不僅倡導可持續建築實踐,推動綠色建築行業的發展之餘,更分享國際經驗,促進香港的綠色建築實踐和創新。我們相信是次會議通過利用我們的專業專長和知識,引入新思維,綜合考慮提高效率,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講者名單(按演講次序) 主禮嘉賓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先生,JP 主題演講嘉賓 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局長、前環保建築專業議會主席黃錦星教授,GBS,JP 會議第一節:建築角度與案例研究 3XN合夥人兼澳洲總監 Daniel CRUDDACE先生 (Mr Daniel CRUDDACE, Architect, Partner, and 3XN Australia Director) 新加坡建築師學會可持續發展部主席TAN Szue Hann先生 (Mr TAN Szue Hann, Chair, Sustainability, of th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會議第二節:城市規劃角度與案例研究 Bioregional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辦人 Sue RIDDLESTONE OBE女士 (Ms Sue RIDDLESTONE OBE, Chief Executive and Co-Founder of Bioregional)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徐偉院長 會議第三節:基設和材料角度及案例研究 屋宇裝備工程師學會會長Ms Fiona COUSINS女士 (Ms Fiona COUSINS, President of 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 奧雅納總監Mathew VOLA先生 (Mr Mathew VOLA, Director, Arup) 韓國傳統建築與技術基金會資深研究員Hyunmin JEONG先生 (Mr Hyunmin JEONG, Senior Researcher of Korea Founda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25 加入收藏 :
耐世特常熟基地盛大開業,擴大先進轉向系統生產與驗證規模

中國常熟2025年1月15日 /美通社/ -- 耐世特汽車系統今日宣佈其位於中國江蘇省常熟市的全新基地盛大開業。這一戰略佈局標誌著耐世特在全球先進轉向系統製造和測試能力上的進一步擴展,旨在充分利用亞太地區的增長優勢,滿足國際和國內整車廠對先進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日益增長的需求。 耐世特常熟基地盛大開業 耐世特常熟基地佔地約137畝,配備一流的自動化生產線、先進的測試和驗證實驗室,以及具有各種路面和環境條件的測試跑道。 除了產能和驗證能力的提升,耐世特常熟的開業也正式標誌著公司在雙小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DPEPS)產品方面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包括其創新的模塊化產品:模塊化小齒輪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mPEPS)。mPEPS採用模塊化設計,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模塊,實現了成本效益高、上市速度快、靈活性強和可擴展性廣的轉向系統,同時確保了卓越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現。 耐世特汽車系統總裁、首席技術官、首席戰略官兼執行董事Robin Milavec表示:「耐世特常熟基地的開業,是我們進一步利用亞太地區及全球增長勢頭的重要一步,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產能、驗證能力、效率、競爭力以及客戶響應速度。」 隨著亞太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電氣化浪潮、網聯化革新以及軟件定義汽車等新興行業趨勢的引領下,客戶對先進的、具有價格優勢、能快速上市且靈活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耐世特汽車系統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李軍同時強調:「耐世特的擴張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亞太地區的市場地位,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積極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貢獻力量。這不僅與中國新質生產力所倡導的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同時也助力耐世特實現我們的願景,即致力於成為領先的運動控制技術公司,加速實現安全、綠色和振奮人心的移動出行。」 耐世特常熟基地的開業是其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平衡了全球範圍內的製造、技術中心和客戶服務中心的佈局,為全球60多家整車廠客戶提供支持。公司的全球足跡遍及五大洲,區域內生產和技術中心均靠近當地客戶,並通過全球數字化連接實現全球規模化生產、跨時區創新和協作,提高運營效率和客戶響應能力。 關於耐世特汽車系統 耐世特汽車系統(HK 1316)是一家領先的運動控制技術公司,致力於實現安全、綠色和振奮人心的移動出行。我們的產品和技術組合包括電動助力和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線控轉向系統、轉向管柱與中間軸、驅動系統以及軟件解決方案,為電氣化、軟件/網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和共享出行等運動控制挑戰提供解決方案,服務於全球60餘家客戶,包括寶馬、福特、通用、雷諾日產三菱、斯泰蘭蒂斯、豐田、大眾,以及中國的比亞迪、奇瑞、長城、吉利、小鵬等和印度的汽車製造商。更多信息,請訪問www.nexteer.com。 相關圖片: 耐世特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55 加入收藏 :
阿聯酋總統見證全球首個全天候運行的太陽能光伏及電池儲能吉瓦級項目將於阿布達比建設

阿聯酋阿布達比2025年1月15日 /美通社/ -- 在阿聯酋總統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殿下的見證下,阿布達比未來能源公司PJSC(Masdar)與阿聯酋水電公司(EWEC)今日宣佈啟動全球首個全天候運行的大型千兆級項目,結合太陽能發電與電池儲能技術,落戶於阿布達比。 World's first 24/7 Solar PV, Battery Storage gigascale project to be built in Abu Dhabi 此項目由阿聯酋工業與先進技術部部長兼Masdar主席Sultan Al Jaber博士閣下及投資部部長、ADQ常務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Mohamed Hassan Alsuwaidi閣下宣佈啟動。 此項目啟動標誌著清潔能源轉型的一個關鍵時刻,實現可再生能源全天候(每週7天,每天24小時)供應,進一步鞏固阿聯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 該項目每日可提供高達1吉瓦(1 GW)的可再生能源基載電力,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與電池儲能系統(BESS)。 該項目位於阿布達比,將建設一座裝機容量達5.2吉瓦(5.2 GW)直流(DC)的太陽能光伏(PV)電站,並配備19吉瓦時(19 GWh)的電池儲能系統(BESS),樹立全球清潔能源創新的新基準。 阿聯酋工業與先進技術部部長兼Masdar主席Sultan Al Jaber博士閣下表示:「數十年來,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間歇性供應——如何實現日夜不間斷地獲取清潔能源。這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挑戰。然而,得益於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總統殿下的堅定支持,我們透過這一突破性的項目找到了解決方案。與EWEC及我們的合作夥伴攜手,我們將建設一個能夠全天候提供清潔能源的可再生能源設施。這將首次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全球領先的每日1吉瓦(1GW)可靠基載電力,並以空前的規模實現——這是邁向世界未來的一大步。」 這項計劃展示了阿聯酋能源轉型的非凡規模與雄心,並提供清潔能源以推動新興技術的發展。這一全球領先的項目體現了阿聯酋領導層在推動社會經濟與環境進步方面的願景與承諾。 阿聯酋投資部部長、ADQ董事總經理兼集團行政總裁Mohamed Hassan Alsuwaidi閣下表示:「太陽能與先進電池儲能的加速整合為清潔能源樹立了新的基準,推動了可持續發展並降低了碳排放。透過推動能源基礎設施的發展,我們在開發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擴展性的可再生能源方面走在前列,鞏固了阿布達比在塑造全球能源未來中的重要地位。在阿聯酋領導層的指導下,能源領域的團結努力推動了國家的技術進步,開啟了智能、韌性、靈活性和商業機遇的新時代,同時確保了可持續且不間斷的能源供應,以促進指數增長。」 EWEC行政總裁Othman Al Ali表示:「透過啟動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與電池儲能系統,阿布達比正在為可持續能源發展與創新樹立新的全球標準。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體現了EWEC在推動能源行業脫碳的同時,致力於促進阿聯酋社會經濟增長的堅定承諾。作為國家清潔能源轉型的支柱,這一設施支持人工智能及先進技術等關鍵產業,確保其能源需求得到可持續且可靠的滿足。 「這個項目不僅突顯了阿布達比在公用事業規模可再生能源創新領域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也鞏固了EWEC在確保未來世代能源安全方面的角色。與Masdar和TAQA Transmission等合作夥伴共同合作,促進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幫助我們實現加速阿聯酋實現2050年碳中和策略目標的轉型里程碑。」 Masdar行政總裁Mohamed Jameel Al Ramahi表示:「由Masdar在阿聯酋開發的這一創紀錄項目將創造超過10,000個新工作崗位,推動創新與經濟增長。作為Masdar迄今為止最大且最具雄心的項目,結合了驚人的5.2吉瓦(5.2 GW)太陽能光伏與19吉瓦時(19 GWh)的電池儲能系統——這是有史以來公用事業項目中最大的規模——這確實是前所未有規模的清潔能源。Masdar、EWEC及其寶貴的項目夥伴正樹立全球技術創新新標杆,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供應的挑戰,實現每天24小時全天候產生1吉瓦(1GW)清潔、不間斷的電力。」 這座太陽能光伏(PV)與電池儲能系統(BESS)設施將透過克服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挑戰,提供無與倫比的穩定性和效率。19吉瓦時(19 GWh)的電池儲能設施將實現太陽能與電網的無縫整合。 透過將最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儲能解決方案結合,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展示了阿聯酋致力於擴展創新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能源需求。這項倡議亦支持《阿聯酋2050能源策略》(UAE Energy Strategy 2050),該設施將在能源系統中發揮變革性作用,確保阿聯酋繼續在實現COP28達成的歷史性阿聯酋共識方面樹立榜樣。 阿布達比可持續發展週(ADSW)簡介  阿布達比可持續發展週(Abu Dhabi Sustainability Week,簡稱「ADSW」)是由阿聯酋及其清潔能源領導者Masdar支持的全球平台,致力於透過關鍵對話應對世界上最緊迫的可持續發展挑戰,加速推動負責任的發展,並促進包容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進步。  超過15年來,阿布達比可持續發展週(ADSW)匯聚來自政府、私營部門和公民社會的決策者,通過對話、跨部門合作及有影響力的解決方案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阿布達比可持續發展週(ADSW)全年舉行的對話與倡議,旨在促進知識共享與集體行動,確保為後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的世界。  Masdar簡介  Masdar(Abu Dhabi Future Energy Company)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作為全球清潔能源的先驅,Masdar致力於推進太陽能、風能、地熱能、電池儲能和綠色氫技術的開發和部署,以加速能源系統轉型並幫助世界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Masdar成立於2006年,已在40多個國家/地區開發和投資項目,總容量超過31.5吉瓦(31.5 GW),為最需要的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並幫助更可持續的未來提供能源。  Masdar由TAQA、ADNOC和Mubadala共同擁有,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100吉瓦(100 GW)的可再生能源投資組合容量,同時力爭在同年成為綠色氫的領先生產商。 欲了解詳情,請瀏覽:https://www.masdar.ae 並連接:facebook.com/Masdar.ae和twitter.com/Masdar World's first 24/7 Solar PV, Battery Storage gigascale project to be built in Abu Dhabi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41 加入收藏 :
戴爾科技集團專注於AI PC循環設計 將永續願景化為現實

我們最新發表戴爾的 AI PC 產品組合其重大效能及永續性升級,為循環創新樹立新的基準。我們提升效能、延長電池壽命、提高效率,並採用更耐用且更易於維修的設計。   認識循環創新 首次於 2021 年底亮相,戴爾展示針對永續 PC 設計的願景——Concept Luna,加速推動其產品組合中永續技術創新的全面拓展。這些洞察有助於推進模組化設計、應用智慧遙測技術,並重新定義客戶維修、翻新和回收硬體的方式。   本週的公告包含部分最令人振奮的循環設計更新項目:   以模組化設計為例,其有助於延長產品壽命和減少廢棄物。我們的 Dell Pro 和部分 Pro Max 筆記型電腦配備模組化 USB-C 連接埠,這些連接埠更加耐用,且在需要時可輕鬆更換。USB-C 連接埠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零件,通常焊接在主機板上,而主機板是生產過程中排放最密集的零件之一。將這些連接埠與主機板分離,並使用螺絲取代焊接,可提高使用性而較無損壞關鍵零組件的風險。   我們也根據客戶的要求,重新設計出更容易使用的電池。我們推出了客戶可自行更換的電池,配備簡化電纜設計,提升了控制性、可修復性及持久性。更新後的產品組合還提供如含量減少或回收鈷電池的選項,為客戶提供更永續性的選擇。[i]   這些裝置展示了永續創新可如何擴大規模以協助降低客戶成本及對環境的影響。   降低環境影響程度的材料與做法 我們在 PC、顯示器和配件中使用更多回收或可再生材料方面也獲得顯著進展。這包括使用低排放鋁、生物基質塑膠、回收鈷、回收鋼和回收銅等。事實上,去年我們在產品中就使用了超過 9500 萬磅的回收和可再生材料。[ii]   我們的包裝也體現了相似承諾。在 2024 財年,我們有 96.4% 的包裝材料為重複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材料,[iii]促使我們持續朝 2030 年目標邁進。甚至未來的配件如 PC 擴充基座和背包,也將採用 100% 可回收或可再生的包裝進行配送。[iv]   此外,我們最新的 AI PC 和商用顯示器將符合部分最高永續性標準,包括獲得 EPEAT Gold with Climate+ 和全新 TCO Gen 10 認證。[v]   循環再利用與回收 對我們而言,循環設計不僅僅是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循環創新更延展至客戶如何使用及汰換產品。我們 PC 上的 QR Code等功能可協助客戶快速訪問支援頁面。而部分 Alienware PC 元件上的附加 QR Code,則讓玩家能輕鬆取得升級、維修或更換的指引。我們的回收與再循環服務也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可靠且安全的 IT 產品汰換解決方案,同時創造重複利用有價值材料的機會。   我們的目標是在 2030 年,每購買一公噸的科技產品,就重複使用或回收等量的產品。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但亦符合將永續發展成我們與客戶之共同使命的信念。   實踐循環創新 透過巧思設計、更永續的材料及高效技術,我們展現了大膽構想能如何引發大規模的動力和創新。無論是在電競筆記型電腦中使用回收和低排放的鋁材[vi],或設計模組化元件,每一項決策都是我們努力確保資源不被浪費的一部分。了解更多我們如何加速推動循環經濟。   關於戴爾科技集團 戴爾科技集團Dell Technologies(NYSE:DELL)致力於幫助企業和個人構建數位化未來,改進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方式,為客戶提供迎接人工智慧時代全面和創新的技術及服務組合。 [i] 適用於 Dell Pro 和 Dell Pro Plus 筆記型電腦。根據內部分析結果。入門款電池(45 瓦時)採用 NCM 技術,鈷含量比 LCO 技術少 80%。升級款電池(55 瓦時)是使用 50% 的再生鈷製造。 [ii] 2024 會計年度 Dell Technologies ESG 報告,2024 年 6 月 [iii] 2024 會計年度 Dell Technologies ESG 報告,2024 年 6 月 [iv] 根據內部分析結果,2024 年 7 月 [v] 根據內部分析結果,2024 年 12 月EPEAT 註冊(若適用)。EPEAT 註冊因國家而異。請參見 www.epeat.net,以瞭解各國的註冊狀態。 [vi] 根據內部分析結果,2024 年 11 月。上蓋和下蓋採用回收鋁和低排放回收鋁(50% 的低排放回收鋁和 50% 的回收鋁)。

文章來源 : 世紀奧美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516 加入收藏 :
2025年第四屆未來礦產論壇開幕,90個國家/地區與16個G20成員國參與部長圓桌會議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2025年1月14日 /美通社/ -- 第四屆部長圓桌會議(Fourth Ministerial Roundtable)今日揭幕,作為未來礦產論壇(Future Minerals Forum)的一部分,本次會議迎來90個國家/地區(包括16個G20成員國)的政府代表參與。活動吸引了50個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全球礦業領域的領袖參與。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 from 89 countries gathered at the fourth edition of the Future Minerals Forum’s Ministerial Roundtable to bolste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producing the critical minerals essential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 這場由政府主導的會議旨在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生產能源轉型所需的關鍵礦產。會議為各國部長及高級官員提供平台,共同探討針對礦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並強調礦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催化劑角色。 代表討論了: 關鍵礦產策略框架(Strategic Framework for Critical Minerals):在非洲、西亞及中亞的超級區域內制定協作框架,以充分發揮該地區的礦產潛力。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 制定符合供應國當地現實的負責任供應優先事項,並透過供應鏈認證提升透明度。 卓越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建立一個網絡以推動投資、培育人力資本,並加速在「超級區域」(Super Region)及供應國內的技術創新。 論壇繼續擴展其活動計劃,包括新增的「重大辯論」(Great Debates)環節,旨在履行其「影響力之年」(A Year of Impact)的承諾。為了容納這個前所未有的規模,論壇延長至額外的第三天,內容包括: 首屆卓越及科技中心(Centers of Excellence and Technology)會議將匯聚來自行業、學術界、研發和技術領域的代表,旨在建立一個區域性的能力建設與創新樞紐。 第二屆國際地質調查(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領導人會議將匯聚來自非洲、亞洲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英國地質調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法國BRGM和芬蘭GTK等全球機構的地質調查組織代表。討論將集中於提升地質調查能力,以促進更多勘探並增加「超級區域」(Super Region)國家的投資。 2025年未來礦產論壇(FMF 2025)將聚焦於女性在礦業中的角色(Women in Mining),這是一項旨在促進性別平等並吸引沙特阿拉伯女性進入礦業領域的倡議。這項倡議專注於在這個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行業中創造機會,旨在賦權女性。 沙特「女性在礦業中的角色」主管Rana Abdullah Zumai表示:「我們致力於擴大女性在礦業中的機會,並創造一個包容性的未來。我們的目標是打破刻板印象,促進知識共享,並建立一個能吸引並支持女性的礦業生態系統。」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3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24 日 (星期二) 農曆五月廿九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