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我是你的好朋友」新聞搜尋結果, 共 2403 篇 ,以下為 193 - 216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伊甸愛圍爐年末最終場 頭城武營關懷據點千歲長輩唱跳秀成果

伊甸基金會為陪伴弱勢、失能長輩及家庭,在歲末年初之際,都能吃好吃暖,歡喜過好年,特別在農曆年前辦理「愛.圍爐」活動,準備一桌澎湃年菜,讓服務對象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感受熱鬧團聚的年味。今(24)日,頭城武營站舉辦「愛.圍爐」最終場,結合服務成果展,讓長輩各自準備一道家常菜外,也帶來精彩演出,展現一年來的學習成果。   伊甸頭城武營站辦愛圍爐,邀長輩一人一道菜,美味不輸飯店。   90歲高齡的照明阿公,患有輕度失智症,來武營站已3年多。從剛來時的鬱鬱寡歡,到現在樂於分享、積極參與活動,判若兩人。雖然隨著年紀增長,身體逐漸退化,好在據點每天的健康促進活動,有助於延緩老化,雖然動作上較為緩慢,但透過行動輔具,仍能自主行走,對活動的參與度也很積極,還學了畫畫、跳舞、樂器等不少才藝。圍爐這天,照明阿公與其他長輩們,在各個不同講師的帶領下,一起將學到的十八般武藝展現出來,讓大家看見老後生活的精彩與豐富。   在老師的帶領下,伊甸頭城武營站的長輩們展現一年來精彩的學習成果。    照明阿公是家中長子,8、9歲時,就會用大灶做飯菜,不僅要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幫忙養豬、看店鋪。19歲時結婚成家,為養家做了許多生意,但因經營不善,最後倒閉收場,太太與孩子也因此離開他。人生的辛苦與各種挫敗,讓他喪志,直到遇見現在相差近30歲的伴侶,照明阿公的人生才再次明亮起來。雖然生活起居有人打點,但平日阿姨要工作,總是擔心獨自在家的阿公沒人照顧,便讓他來據點上課。阿姨說,阿公以前總是愁眉苦臉,來據點後,都會笑臉迎人,還做了很多作品,整個人都變得很有自信、快樂。   照明阿公來到伊甸頭城武營站後,多元的課程,還有人可以聊天,個性從憂鬱轉變為開朗。   宜花區區長夏靜漪表示,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社區據點服務是「長者安心,家屬放心」的重要解方。有照顧需求的長輩來到據點,「忙」著交朋友、「忙」著做運動、「忙」著學手藝,除了提高生活品質、延緩老化,活出精彩的老後生活,更能減經照顧者的壓力與負擔。為提高長輩積極參與,據點依長輩功能、專長、興趣,安排相關課程及活動,這次圍爐,特別請長輩準備自己拿手或是最喜歡的料理來據點分享。圍著爐,長輩們互相自信分享做菜的技巧,在享用的過程中,品嘗回憶的甘甜,感嘆著過去的艱苦,也話當年的勇。 今(24)日頭城武營站辦愛圍爐,長輩還有老師與工作人員一起歡喜抬槓呷圍爐。   伊甸基金會自2014年首度舉辦「愛圍爐」活動,今年預計在農曆年前舉辦37場,幫助近4,016位服務對象與家人團圓吃飯,並把年菜送進263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身心障礙朋友家中,以及送出1,917份寒冬溫暖禮。誠摯邀請愛心大眾共同響應,捐款支持請上伊甸官網,或撥打電話0800-025-885。   伊甸頭城武營站辦愛圍爐,大家一起合照留念,現場因長輩的作品更添年味。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64 加入收藏 :
勞動部高分署職訓課程 助中高齡跨域變身為「麵包超人」

「叮咚!叮咚!」烘焙工作室裡不斷地傳出訂單通知的手機訊息聲,伴隨著濃郁的麵包香氣。小娟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辦理的職訓課程,訓後在自己創立的烘焙工作室販售麵包,並且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想目標。 長期擔任重症病房醫生助理的小娟,步入婚姻後因工時過長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身心漸漸不堪負荷,最終下定決心捨棄高薪離職。因自己年幼時,母親為照顧家庭貼補家用,在家自製饅頭販售,因此對烘焙有著濃厚興趣的小娟想效法母親,沒想到靠著自學烤出來的麵包口感非但不鬆軟、賣相也不佳,不斷嘗試仍無法找出關鍵因素,讓創業之路提前卡關。透過朋友分享得知勞動部勞發署高分署有開辦「咖啡飲料調製與麵包烘焙訓練班」,讓原本快放棄烘焙夢的小娟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報名參訓。 小娟說:「職訓課程的老師不僅專業而且很有耐心,課程從製作麵糊、餡料、麵糰發酵到烘烤溫度的控制等製作過程皆詳細教導」,這讓她突破過往製作麵包總是不好吃的盲點,奠下扎實的烘焙基礎。訓後小娟順利考取「烘焙食品—麵包」丙級證照,並運用職訓創業課程所學,創立烘焙工作室透過社群平台接單方式販售各種口味麵包。她表示:「除了烘焙技巧,職訓課程還能學習到有效管理食材及成本控制,對創業相當有幫助。」麵包從一開始口感不佳到現在客戶搶著下單,小娟很感謝勞動部高分署辦理的職訓課程,讓轉職之路迎來曙光。心懷感謝的她,也想靠自己的努力回饋社會,除了在自己經營的社群平台販售之外,也利用周末時間到教會義賣,並將所得50%回饋給教會,期望自己能像麵包超人一樣幫助更多人。 高屏澎東分署表示,為協助中高齡民眾順利轉職,分署與民間培訓單位合作辦理各類的訓練課程,致力於推動多元化的職業訓練。高分署結合民間優質單位,持續辦理各職類的訓練課程,並針對青年、原住民、新住民、身心障礙者、高齡者等客群結合轄區特色產業規劃符合需求的在地化課程,近期將開設「智慧型手機維修與專業包膜培訓班」、「AI人工智慧技術影像辨識開發設計培訓班」、「AIoT工業技術應用與程式設計實務班」及「智慧機械製圖與大數據智慧管理應用班」等課程。歡迎年滿15歲以上,有工作意願的待業民眾報名參訓,一般民眾可享有80%訓練費用補助,符合特定對象身分者更有100%的訓練費用補助,歡迎民眾到台灣就業通網站查詢報名,或撥07-8210171洽詢。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15 加入收藏 :
唐氏症基金會攜手兆豐證券 打造身心障礙友善長照環境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為服務更多身心障礙家庭,唐氏症基金會接受台北市政府委託,規劃經營全日型住宿服務機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興岩園區」,並首度引進人工智慧(AI)設備,成為全台第一個將24小時全日托服務與AI技術結合的創新機構;然而照顧重度身心障礙者也面臨經費的嚴峻挑戰,基金會與兆豐證券攜手呼籲社會各界關注與支持,為身心障礙者打造更有尊嚴的生活環境。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興岩園區以「家」為核心理念,結合先進的人工智慧設施,為院生提供安全、舒適且具復能潛力的生活環境、這些AI科技不僅提升院生的復能機會,也大幅減輕照護者的負擔,降低職業傷害風險,營造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期望透過智能科技,為院生創造尊嚴與幸福的生活環境,同時為照護者提供更友善的條件,改變台灣未來的身心障礙照護模式。  作為唐氏症基金會首個全日型住宿服務據點,興岩園區的90%院生為重度身心障礙者,其中超過70%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依賴尿布、尿片等輔助用品,園區每年光是尿布尿片的需求缺口就近百萬元;此外,針對有吞嚥困難的院生,基金會安排生活服務員特製個別化營養餐及專屬補充品,確保院生獲得充足的營養支持,這也是大量資金需求的來源。兆豐證券得知興岩園區照護經費短缺時,即迅速給予資金支持,幫助填補經費缺口,展現出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與實際行動。 兆豐證券暨兆豐期貨董事長陳佩君表示,走進興岩園區,看見孩子們用堅韌和純真的笑容,詮釋生命的韌性與美好;雖然在行動上面臨許多挑戰,但依然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生活的可能性。兆豐證券希望透過支持唐氏症基金會,為身心障礙朋友提供更多資源與機會,不論是日常生活的照護,還是心靈上的陪伴,都能讓他們感受到尊重與關愛;相信每一份付出都能點亮他們的生命,多一些希望、增添更多溫暖。 圖說:唐氏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朱貽莊(前排右五)、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左六)號召員工前往庇護工場,協助禮盒包裝工作。    

文章來源 : 守護台灣新聞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01 加入收藏 :
汐止同興、大同小作所與秀峰家園合辦「愛·圍爐」 伊家人歡聚歡笑吃好料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補助伊甸基金會辦理汐止同興、大同小作所,以及委託辦理秀峰家園,11 日聯合辦理「愛.圍爐」,服務對象、家屬及工作人員齊聚一堂,除了滿桌好料,及精彩的舞台表演,還有驚喜連連的摸彩時刻。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也至現場與大家同樂,也給工作人員肯定,感謝大家一年來的盡心盡力,使服務對象都能獲得最好的支持。   伊甸基金會長官及貴賓皆也到場共襄盛舉,與大家一起溫馨圍爐       活動中,最帶動現場氣氛的,就是單位帶來的熱舞表演!每個演出都是學員們準備已久,苦練多次的成果。大同小作所的演出,為活動揭開序幕,參與表演的婷婷,自民國 103 年開始接受服務,這是她第一次上台。因個性內向,不善表達,每次遇到困難或不開心的事,就會有情緒起伏,但現在,樂於助人的她,不僅是大家心中的暖太陽,還是帶給大家歡笑的開心果。今年圍爐,幸運地拿到紅包,有吃有得,她非常開心,更開始期待明年的圍爐了呢。   今年圍爐,有媽媽陪伴,還幸運地拿到紅包,有吃還有拿,讓婷婷非常開心,已經期待參加明年的圍爐了。       接著登台的是秀峰家園,學員們帶來最紅的洗腦神曲《APT.》,立刻帶動全場熱舞。在台上雖然有點害羞,卻仍盡情投入表演的阿仲,是家園中,進步最多的一位。因家人保護,阿仲國小畢業後,就一直待在家中長達 30 年。缺乏外界的刺激與人際互動,他漸漸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一直到 9 年前,來到秀峰家園後,慢慢學習,現在不僅可以自己搭公車,更成功轉銜至庇護工場,一步一步,朝重返社會大步邁進。   儘管害羞靦腆,卻仍盡情投入表演的阿仲(左2),是秀峰家園進步改變最多的一位。       最後壓軸演出的同興小作所,吸引現場目光的,是自信大方,如陽光般熱情活力的小雨。可愛、活潑的她,很難想像,民國 106 年剛來小作所時,因不善表達,若情緒失控就會捶打自己,或是嚎啕大哭。現在,小雨是「勁舞團」和「亮靚清潔隊」的成員,不論是表演還是工作,都能承擔責任,全力以赴,不再輕易受挫而崩潰。她的進步與轉變,讓工作人員感到欣慰,一路支持陪伴的媽媽更是感動。   小雨媽媽感謝伊甸的付出,讓女兒從容易情緒失控自傷、大哭,蛻變到能承擔責任,還能上台表演。       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表示,伊甸從民國 102 年開始,於汐止地區投入身心障礙服務,不僅依身心障礙朋友及家庭需求,提供多元適切的服務與支持,每年也透過「愛.圍爐」,讓家長、服務對象,以及工作人員能歡聚、歡笑在一起,除了吃好、吃暖,更是感恩過去一年發生的點滴,以迎接更好的來年。   汐止區是伊甸深耕最久的,不僅提供專業服務,也用愛與關懷,一路陪伴每個服務使用者及家庭。       伊甸長期關心長輩及身心障礙者,提供的不只是專業的社福服務,更重要的是真誠,且有溫度的關懷與陪伴。有鑑於許多身障朋友和獨居長輩,因為家庭環境、經濟困境等,無法享有一頓熱鬧的年夜飯,伊甸自民國 103 年開始,辦理「愛圍爐」活動,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年菜,也安排多場圍爐活動,讓有愛的地方,都成為家,與服務對象一起過好年。邀請社會大眾響應「愛‧圍爐」,讓身心障礙者、獨居長輩,吃暖心更暖,幸福擁抱新年!支持專線:0800-025-885,或洽伊甸官網。

文章來源 : 伊甸基金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853 加入收藏 :
iCare Eyecare 護眼.家提供動態及運動視能分析訓練 助學生護眼提升視覺功能

經驗分析配搭先進配備如光學視網膜斷層掃描 (OCT) 自動化感知眼睛動態分析系統 全力保養眼睛 提升視能 守護健康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1月22日 - 隨著科技進步,日常生活離不開數碼產品,電子化學習愈趨普及,學童的視能健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研究,香港兒童的近視患病率已達到歷史新高,特別是在疫情後,六歲兒童的近視率從疫情前的13.9%上升至25%,增幅近一倍。這一項趨勢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除了近視問題一定要注意外,兒童亦有機會患上其他屈光不正狀況 (遠視、散光) 、斜視、和不同類型程度的動態視覺障礙,例如眼睛內聚力不足(CI)等,這些不同的眼睛問題都會對學童在學習的專注力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經驗分析配搭先進配備如光學視網膜斷層掃描 (OCT) 自動化感知眼睛動態分析系統 全力保養眼睛 提升視能 守護健康 美國有研究指出,每4個小朋友就有1個有不同類型程度的視能障礙,甚至會被誤認為是讀寫障礙 (Dyslexia)、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 (ADHD),大大影響孩童在學習和運動上的能力。香港家庭一般對視覺問題與學習和運動之間的關聯性知之甚少,其實視覺問題同樣會影響學童,導致出現容易分心和類似過度活躍等徵狀。有視覺問題的學童,會出現短暫注意力分散、在閱讀時容易看錯行距、記憶書中內容困難、迴避閱讀,以及容易感到不適和疲勞,而眼睛內聚力不足(CI)在ADHD患者中的發生率亦高於一般人。而視覺問題不只會引起學習困難,亦會因為眼球運動系統障礙如兩眼不協調導致視覺訊息混亂,降低高階視覺功能如距離感,物件移動軌跡判斷,從而令患者不善於球類等運動項目。 提供動態及運動視能分析訓練 助學生護眼提昇高階視覺功能 為了改善學童的整體視覺功能,iCare Eyecare 護眼.家提供遁證近視管理控制服務,例如學童角膜矯視OK鏡訂製療程和少有的動態及運動視能分析訓練,旨在鞏固學童眼睛長遠健康及提升學生整體視能,從而加強他們的學習及運動能力。服務由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的客席講師Dr. Marco制定及其專業團隊協力提供,他們憑著多年經驗分析,並應用先進的技術,如光學視網膜斷層掃描 (OCT)、非入侵性光學眼球解剖生物測量儀、角膜地形分析儀、自動化感知眼睛動態分析系統等,提供最全面的眼科視光及高階視覺功能檢查分析,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護眼計劃,並提供專業視能提昇訓練建議。 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良好視力健康及運動視覺能力對我們至關緊要,例如遇上突發意外發生時,如擁有良好的整體視能,會令人能更早預判情況和更加迅速反應行動,分分鐘可以救自己一命。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論閱讀學習和參與運動如踢波、 打籃球等,也需要靜態及動態視能兼備。現在我們可以透過科學化的分析,可更清楚了解自己的運動視覺功能,如果發現有不足,也可以制定更直接有效的方法去提升。 iCare Eyecare 護眼.家服務範疇包括: 1. 學童近視管理:提供專業防控建議,並應用有效循證方法進行近視控制。 2. 動態及運動視能分析訓練:針對個人的視能狀況,提供全面的分析與訓練。 3. 個人化眼鏡和隱形眼鏡訂製: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進行量身定制。 iCare Eyecare 護眼.家創辦人 江志榮博士 Dr. Marco Dr. Marco 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同時也是從事大量基礎科學研究的學者。早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學系(甲等榮譽),過度活躍的性格令佢走進科研之路,完成視覺科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成為生理學家。 Dr. Marco曾任美國紐約市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乾眼症及白內障)、香港大學研究助理教授。他既喜歡科研也喜歡教學,現時亦擔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附屬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近視防控科學客席講師。 創辦 iCare Eyecare 護眼.家 是希望將眼科視光師作為你眼睛以至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更推展普及,同"家庭視光師"能保護你一家人健康的概念付諸實行。 為促進公眾科普知識,Dr. Marco 一直是人氣親子網站 Oh!爸媽的星級專家,教大家護眼知識。Dr. Marco 孜孜不倦,近年成為「國際運動視能學會 (ISVA)」會員,亦考獲「巴塞羅那足球會創新中心 (BIHUB) 運動營養學專業文憑」,融合最創新的視覺科學及營養學,強化學童及運動員的專注力和整體視覺能力,進而提升學習成績及運動競賽表現。 Hashtag: #iCare #iCareEyecare #護眼家 #視能健康 #學童近視 #動態視能 #運動視能分析 #近視管理 #眼科視光 #健康視力 #視覺發展 #視力檢查 #眼睛健康 #個人化眼鏡 #隱形眼鏡 #香港護眼 #科技護眼 #視覺教育 #DrMarco #家庭視光師 #兒童視力 #視覺障礙https://icarehk-eye.com/https://www.facebook.com/iCareEyecareHK/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yecare.hk/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iCare Eyecare 護眼.家成立於2017年,願景是為香港市民提供最優質的基礎眼科視光護眼服務。iCare Eyecare 護眼.家提供的眼科視光護眼服務不僅僅為滿足你的視覺需求,詳細的基礎眼科視光檢查更有可能及早發現一些和嚴重健康問題相關的細微症狀 - 致力保養您眼睛,提昇您視能,守護您健康!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海洋中心13樓1317室 電話︰+852 3188 4643 Website: https://icarehk-eye.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CareEyecare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yecare.hk/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926 加入收藏 :
2025「福降文山 燈耀太乙」燈會登場

社團法人臺北市元太慈愛人文推廣協進會主辦「2025「福降文山,燈耀太乙」燈會暨燈籠彩繪比賽,將於114年2月2日16時至2030時辦理「啓燈祈福 祝願晉陞」點燈儀式,屆時將安排傳統元宵燈節搓元宵、持火把、走靜貓空等活動及2月3日起至2月23日每日下午15~20時,邀請各位好朋友扶老攜幼來「元太道教學院籌備處」觀賞孩子們的作品,同時票選最佳人氣燈籠。並於2月28日舉行頒獎典禮、晚會市集、趣味遊戲、表演節目及抽獎活動,邀請家長們帶著自家的小朋友,與我們一起歡度屬於孩子們的元太燈會。     該會表示「福降文山,燈耀太乙」燈會暨燈籠彩繪比賽,已辦理4屆本屆承蒙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文山區公所擔任指導單位及觀光傳播局-走靜貓空夥伴推展,今年計有雙北28所國中、小學學童報名,713盞燈籠以蛇年生肖、文山區之茶筍文化、生態環境、人文歷史及春節、元宵節有關之民間神話故事為主題進行創作。在過程中亦使孩子在選取彩繪題材的同時,了解相關的故事、神話或歷史背景及文山區在地人文風景,增進學童對在地生活環境之認識,培養愛家愛鄉之情懷,深獲各小學及家長支持4年來以有2,557餘學童次響應。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走春、賞燈,自2月3日即日起2月23日止,每日15~20時會場(台北市文山區老泉街14號 https://reurl.cc/lNRXal )將有元太道堂志工導覽燈會,帶領大家從傳統走到現代,再一次細說相關的故事,以深化孩子們的文化基因;同時舉辦票選最佳人氣燈籠。2月28日16時舉行晚會市集、19-20時頒獎典禮暨抽獎儀式並有趣味遊戲及表演節目。相關訊息請上「社團法人臺北市元太慈愛人文推廣協進會」網站 https://reurl.cc/M6LE44  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uRcmdHhH/  台北市觀傳局走靜貓空 https://maokong.travel.taipei/zh-tw/event/120

文章來源 : 社團法人臺北市元太慈愛人文推廣協進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51 加入收藏 :
2025 年 4 月 21 日 (星期一) 農曆三月廿四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