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文/克拉大 當AI、元宇宙改變世界,人與人的連結卻變得更加疏離。台灣首部情緒教育福音奇幻電影《深淵宇宙》以全新視角探討當代情緒困境,首映會於昨(31日)在高雄總圖喜樂時代影城舉行,現場爆滿,觀眾反應熱烈,甚至被譽為真人科幻版的《腦筋急轉彎》。這部由年輕創作者打造的電影,將於4月18日正式上映,帶領觀眾進入一場深邃的內心探索之旅。 左起-監製編劇 鍾文濱、製作人 盧耕宇 、導演 陳恆義、副導 鍾孟辰、監製 黃平於映後進行大合影。(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提供) 奇幻科幻交織,揭露現代人的「情緒深淵」 《深淵宇宙》講述一位男主角意外進入他人內心深處的奇幻旅程,探索人們內心深藏的情緒與困境。電影特別創造了「NFDD(Novo Fulminant Depression Disease,非典型猛暴性憂鬱症)」這一概念,描繪一種因極端壓抑而導致喪失溝通能力的疾病,象徵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內心的孤獨與封閉。 首映會圓滿成功,主創團隊與嘉賓共同大合照。(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提供) 百萬預算極限製作,真誠打造影像奇觀 不同於一般商業電影,《深淵宇宙》是由一群年輕創作者憑藉熱血與信念打造,並在僅一、兩百萬的有限預算內完成。劇組特別選擇台灣多處特色景點取景,包括台南沙洲的荒涼奇景、高雄的地下黑空間等,營造獨特的沉浸式氛圍。此外,電影更與實踐大學動畫系合作,運用特效技術展現「深淵」與「裂縫」的視覺衝擊。 主創團隊於映前進行合照並祝禱首映會成功。(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提供) 從「海盜船」進入別人內心?腦洞設定引爆話題! 電影中,男主角必須搭乘「海盜船」才能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這一設定源自於創作者的親身經歷。「因為海盜船會讓人天旋地轉,暈頭轉向,當意識模糊時,反而更能感受內心深處的真實情緒。」導演幽默表示,這樣的設計也象徵了愛情與人際關係中的不確定性與衝擊。甚至導演說拍攝時還遇到演員跨越台南沙洲時,結果鞋子就消失在沙漠的神秘事件,至今仍未找回? 用理念公開徵選主演!男、女主角雀屏中選來自這? 本片的演員透過全台公開徵選產生,製作人 盧耕宇表示:「其實當初因為經費有限,並沒有特地設定男女主角或反派都是要基督徒。」不過一切都有上帝美好的安排,最終男、女主角都是來自台北,因與主創團隊理念,經導演、製作人北上反覆面試洽談後才知道各自是來自不同的基督教會,甚至與電影本身的信仰核心相互呼應。反派則由高雄在地演員出演,為角色增添了獨特的本土氣息。為了支持這部獨立製作,劇組更開放自家住所,讓演員們一同生活、排練,培養真實的情感連結。且電影的五首音樂,包含主題曲和配樂,都可以在Spotify上面收聽到,讓現場粉絲相當歡喜,並有許多人會後直接向主辦方說要包場支持。 現場邀請臨床心理師 林倚帆 – 高雄臨床心理師公會 – 理事分享憂鬱症同樣也是腦部調控異常,由於大腦前額葉活性不足或功能低下,喪失煞車作用,造成情緒起伏的憂鬱症狀。(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提供) 4/18 正式上映,「神秘數字」意義揭曉邀您一同進入深淵宇宙! 《深淵宇宙Abyssverse》不只是科幻奇幻電影,更是一場情感與靈魂的對話。將訂於4月18日,在全台電影院正式上映,「418」這個數字也是具有神秘意涵,因為這天也同樣是耶穌的復活節,期盼邀請每一位觀眾走進戲院,與我們一同探索內心的深淵,尋找光明的出口!
參選數量 突破上屆 獲華語出版地區評審高度評價 表揚優秀香 港 出 版 物 彰顯出版界創新力量 香港 2025年6月14日 /美通社/ -- 由香港出版學會主辦、文創產業發展處為主要贊助機構的「香港出版雙年獎」(下稱「雙年獎」),一直致力為香港出版業界樹立卓越的標準和典範,在一眾籌委及業界的共同努力與文創產業發展處及評審的支持下,「雙年獎」已廣泛認可為華語出版地區一個具公信力的專業出版獎。今屆「雙年獎」進入第五屆,大會於今日(2025年 6月 13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公布得獎名單,其中「出版大獎」由PEN SO ARTLAB出版社出版的《達利書店》奪得;為鼓勵年資三年或以下的優秀新晉編輯而頒發的「新晉編輯獎」由《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的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編輯團隊獲得,而「出版社大獎」則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奪得。 大會邀請了文創產業發展處總監(建築、印刷出版及推廣)戚芷筠女士、「香港出版雙年獎」項目籌委會主席李家駒博士, BBS, JP、執行主席葉佩珠女士、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顧問團成員兼決選評審嚴吳嬋霞女士、蔡淑玲女士、決選評審周蜜蜜女士及張倩儀女士等出席今日的公布得獎名單活動。大會揭曉了今屆九大類別的「出版獎」和「最佳出版獎」,以及六個特別獎項:「巿場策劃獎」、「書籍設計獎」、「優秀編輯獎」、「新晉編輯獎」、「出版社大獎」及「出版大獎」的得主,藉此肯定和表彰本地中文出版作品和出版團隊的卓越表現,鼓勵業界精益求精。 文創產業專員曾昭學先生, JP恭賀本屆獲「出版大獎」的《達利書店》,該書為本地新晉漫畫家Pen So在第三屆「『港漫動力』--香港漫畫支援計劃」(下稱「港漫動力」)下資助創作及出版的漫畫類作品。「港漫動力」由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達利書店》在第五屆「雙年獎」獲獎,除了顯示「雙年獎」表彰不同類型的優秀中文出版物外,也證明了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項目有助業界發掘更多新血,並創作及出版好的作品。 第五屆「雙年獎」於去年 11 月開始接受報名,吸引了102間合資格本地出版社提名421本中文作品參選,參選作品數量較上屆增長超過兩成,其中38間出版社更為首次參選,成績令人振奮。「香港出版雙年獎」項目籌委會主席李家駒博士, BBS, JP在發布會上表示,喜見出版業界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不斷努力,力求進步,慶幸「雙年獎」能為業界豎立榜樣,並邀得來自香港及其他華語出版地區的業界翹楚擔任評審,以公平、公正、專業的評選程序和機制選出優秀的香港中文出版物及團隊,有助提升業界專業水平。他衷心感謝文創產業發展處對歷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的持續支持,這不僅提升了香港出版業的專業地位,也促進了華文出版界的互動與交流。本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繼續帶著各得獎作品進行一系列境外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廣至內地及澳門,促進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本屆「雙年獎」邀請了來自華語出版地區的17位專家和學者於5月23日在香港進行決選。經過專業評審,最終從90本作品中選出了「出版大獎」這項最高殊榮,標誌著作品的創新和獨特性。評審團從不同層面深入討論,選出各獎項的得獎作品,並一致認為本屆參選書籍水準卓越,對得獎者予以高度評價,充分肯定這些作品能為業界樹立標杆,亦受到全球華文出版界的讚譽。 本屆共有90項出版物得獎,大會定於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即2025年香港書展首日)假座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得獎者舉行頒獎典禮,以表彰他們的優秀表現。大會認為本屆得獎作品的題材百花齊放,顯示各出版團隊的努力與創意,無論在選題、編輯、書籍設計還是市場策劃上,皆展現心思。香港出版學會透過頒發「雙年獎」予這些優秀作品,期望能鼓勵本地出版界有更多優秀的創作,有助於講好香港故事。 繼7月16日的頒獎典禮後,本屆「雙年獎」將於明年第一季或之前為得獎者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巡迴展覽及數碼廣告宣傳活動。本屆得獎名單已上載於「香港出版雙年獎」網頁(網址:www.hkpba.org),各項活動的資料亦會稍後在網頁上公布。 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得獎名單 特別獎項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社 出版大獎 達利書店* PEN SO ARTLAB 優秀編輯獎 尋找香港漁歌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新晉編輯獎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巿場策劃獎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書籍設計獎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社大獎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第三屆「『港漫動力』--香港漫畫支援計劃」下創作及出版的作品 九 個獎項類別 文學及小說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大埔故事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出版獎 似是故人來——致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 非凡出版 出版獎 我的二十世紀:李歐梵回憶錄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靈隱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從跳格子到坐飛氈:西西追思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倪匡不刊之論 明報出版社 出版獎 「西西遺作」系列:《左手之思》、《港島吾愛》、《玩具和房子》、《畫自己的畫》、《可惜,葆拉》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閱讀通向自由 本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歲月號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金庸與倪匡Ⅱ 銀匯有限公司 藝術及設計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無中生有 -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全紀錄》 香港電影美術學會有限公司 出版獎 紙筆當歌──李志清速寫集(限量套裝)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獎 靳埭強 心路‧足跡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獎 郭泰來畫說經典︰豔彩《山海經》 中華教育 出版獎 尋找香港漁歌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華萼交輝——孟澈雅製文玩家具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異想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通草紙畫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香港地質:江啟明九秩千秋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 出版獎 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商場的黃金時代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殘樓舊憶:香港唐樓 望星文庫 出版獎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名醫——推動醫療服務發展的人物(1842-2015)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中華文明溯源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 出版獎 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 突破出版社 出版獎 香港公屋設計變奏曲 非凡出版 出版獎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港式奶茶製作技藝》《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戲棚搭建技藝》《宗族春秋二祭》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最後的故事──殯葬禮儀師之晝夜行事錄 格子盒作室 商業及管理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城創系列套裝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何止工程:工程拓展二十年(2004-2024)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貼地經濟學:當理論背離現狀時的避險課》 非凡出版 出版獎 香港人在大灣區︰遺產繼承一本通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識破經濟陰謀論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獎 21世紀價值健康投資策略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娛樂圈經濟學:中國電影監製的親傳秘辛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愚公不愚——利氏家族與香港世紀變遷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 突破出版社 出版獎 查毅超:管理平衡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生活及科普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香港街市海魚圖鑑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橘井傳香 - 香港中醫藥文化保育與傳承》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有限公司 出版獎 手術刀下的生死時刻 天窗出版社 出版獎 遊走香港屋邨誌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四季色:身邊的植物學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我港理學——香港今昔未來微科學# 非凡出版社 出版獎 自主老年:在香港老去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獎 港人防災必修科 信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地質之美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100種景觀樹木圖鑑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心理勵志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平凡中的不平凡:香港西餅皇后李曾超群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On Your Mark:寫給想重新出發的你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獎 品格——成為領袖之前 突破出版社 出版獎 如今不再是我:遇上更好的自己,好好活在當下的22趟心靈邂逅 印象文字 出版獎 聊心,以心療心 青馬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到底是誰發明了生老病死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獎 MBTI人際探險——不同性格類型一起生活,要如何相處? 日閱堂出版社 出版獎 極地歸航——李樂詩的光影紀行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是旦主義——唯有認真地是旦,才能對抗現實的荒謬 青馬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SEN心思詩 香港青年協會 語文學習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香港日文大搜查,懷舊、日常、新興300例!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清蒲集──畫說唐詩一百首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獎 廣東話通曆——貳零貳伍 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獎 圍頭與客家 - 香港本土語言故事集 Scone Publishing 出版獎 一本正經學唐詩 小天地 出版獎 老夫子鬆一鬆漫畫(成語篇) 非凡出版 出版獎 《中式英語全破解Chinglish[趣味漫畫學英語〕》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獎 詩之教系列(三冊套裝) 中華教育 出版獎 中英雙語品德繪本系列1:我們可以好好相處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漫畫學Phrasal Verbs:圖形村大冒險 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兒童及青少年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聽得到看得見的香港生態百科 大自然四季日夜奇遇記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十二人 突破出版社 出版獎 《香港兒童文學名家繪本集》系列︰《因為有愛:阿濃給孩子的故事》、《尋找藍天:周蜜蜜給孩子的故事》、《帶着勇氣去調皮:孫慧玲給孩子的故事》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獎 情緒教育繪本系列︰《最討厭梳頭了DISGUSTING HAIR》、《怕游泳的水獺WORRYING OTTER》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獎 《五感識香港[認識香港系列]》 新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獎 黑寶生氣了 香港心理衞生會 出版獎 古代戰爭推理遊戲書01:將領之戰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醫院小夥伴:我的別注版波鞋 小天地 出版獎 漫漫港歷史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書寫人情味 突破出版社 圖文書 獎項 得獎書名 (出版獎之得獎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社 最佳出版獎 達利書店* PEN SO ARTLAB 出版獎 與設計對話:香港三聯書籍設計七十五年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記住香港老美 經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千面倪匡——倪匡作品封面賞析及版本初考》系列:《科》/《幻》/《俠》/《情》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光影裏的永恆回憶1——跨時空經典 明窗出版社 出版獎 憶記荔園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人的浪漫 老區約會地圖 青馬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獎 《香港鬼怪百物語》 點子出版 出版獎 講港建築 - 城市建築使用手冊 超媒體出版有限公司 * 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第三屆「『港漫動力』--香港漫畫支援計劃」下創作及出版的作品 #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第二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下出版的作品 關於香港出版學會 香港出版學會創立於 1988 年 3 月,乃一非牟利機構,由一群有志於推動香港出版企業和文化的專業人士所組成。歷年以來,本會積極舉辦多項出版專業課程,為出版行業培訓人才。另外,亦定期舉行專業晚餐會,邀請香港或境外專家演講等,以增進會員各方面知識。此外,為加強會員與海內外出版同業之交流,本會更經常組織考察團,遠赴其他地區參觀書展及與當地出版同業交流,例如「法蘭克福書展」、「台北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及近年的韓國、星馬訪問團。 關於文創產業發展處 文創產業發展處於2024年6月成立,前身為「創意香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專責為文化和創意業界提供一站式服務與支援的辦公室,致力為香港營造有利的環境,促進藝術、文化及創意業界的產業化發展。現時的策略重點為培育人才及促進初創企業的發展、開拓市場、推動更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推動文化藝術和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創意之都,並在社會營造創意氛圍,以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網頁:https://www.ccidahk.gov.hk。
助力企業加速數碼轉型 共建智慧未來 香港2025年4月25日 /美通社/ -- 《香港01》將於5月7日(星期三)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首屆「企業人工智能升級轉型交流日」,多位國際科技巨頭公司代表將出席,場內有超過20場研討會及專題講座、逾30間公司及機構參展,同場亦有「AI學堂」,專家親授如何於工作上應用ChatGPT及DeepSeek,為本地企業提供人工智能(AI)應用實戰經驗,協助企業利用科技升級轉型,抓緊機遇。現場亦會展出最新AI技術,包括機械人等。立即報名:https://tinyurl.com/37ytpubh 《香港01》企業人工智能升級轉型交流日 請點擊此處下載高清圖片 在數位化浪潮推動下,AI應用場景廣泛,不但有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時可以增強客戶體驗,保持業務的競爭力。不論大型企業抑或中小企,都不能忽視AI帶來的機會。不過AI發展迅速,企業要在應用上往往遇到不同困難,例如數據質量不高或無法有效整合、缺乏專才開發及維護技術能力不足等,難以實現數碼轉型。 有見及此,《香港01》首度舉辦「企業人工智能升級轉型交流日」(下稱「交流日」),集合科技業界巨頭及精英,為本地企業提供實用的AI應用解決方案及策略,助力實現升級轉型。活動已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獲該局及數字政策辦公室等近30間政府、大專院校及商會等機構支持。 超過20場研討會及專題講座 重磅嘉賓助企業掌握先機 「交流日」將由幻真AI虛擬人擔任主持,即時與真人互動溝通,以嶄新方式為活動揭開序幕。活動有超過20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及專題講座,演講嘉賓包括來自政府機構、國際知名科技公司,以及中小企代表。當中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余名德將於主題演講中分享AI如何於智能時代搶佔先機;百度AI技術生態大灣區總經理曾旭東亦分享AI技術如何加速產業智慧化升級;字節跳動旗下AI雲服務平台BytePlus港澳台地區解決方案總監靳若雲以落地案例親授AI應用。 多場研討會以多角度探討AI最新技術發展及應用趨勢,深入剖析AI技術如何幫助企業創造更多商機,實現業務增長並提升運營效率。研討會將聚焦以下主題: 人工智慧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探索新商機的未來趨勢 中小企轉型之路的實踐與挑戰 AI助力中小企業:人工智能策略與工具優化 當中匯聚多位業界巨頭,與參加者分享實用策略與前瞻視角,包括: 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思科香港、澳門及華南區總經理封小韵與Lenovo(聯想)方案服務業務集團亞太區總經理何一凡等嘉賓將一同探討AI如何幫助各個行業,並製造未來的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及SHOPLINE香港區副總經理簡家樂聯同其他行業精英一同幫助中小企業透過數位化和AI技術以提升競爭力,面對市場競爭格局變化; IBM香港首席技術總監李永輝、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科技官黃莹博士等將探討應用不同AI工具如何為企業帶來創新發展機遇,推動業務突破與升級。 同場亦有不同專題講座,以實際案例分析如何在多變的商業環境中進行數碼化轉型,並利用AI提升營運效率,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客戶體驗以及發掘新商機。亦有星級AI專家教授一眾「打工仔」生成式AI應用技巧,如何於工作上應用ChatGPT、DeepSeek,提升職場競爭力。 匯聚30+主題展位 體驗人工智能應用未來 現場設立多個展位,向參加者展示AI技術的多元應用場景。展位涵蓋多個範疇,包括AI驅動的自動化對話營銷、跨境電商的應用、數碼轉型解決方案。參展企業向參加者展示如何利用AI技術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優化客戶體驗以及開拓新商機。 多款機械人亦會在活動亮相,包括專為高負載工業任務而設計的聯想(Lenovo)人工智能六足機械狗,將展現其靈活、穩定的運行表現,與會人士可了解如何透過AI驅動功能將其應用於智慧工廠,進行如自動化巡檢及高風險環境中的工作。 另外,由《香港01》聯同Re:learn Education推出的遊戲化情緒教育應用程式「靜觀星球」亦在現場展示,遊戲以輕鬆可愛風格吸引中小學生主動參與靜觀練習並認識多種情緒。遊戲計劃於來年推出「AI神樹」功能,以人工智能分析學生輸入的心情日誌,提供個性化回應,為用家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勵。「交流日」更可率先體驗新功能,親身感受AI技術如何幫助學生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培養正向價值觀。 企業配對諮詢 推動跨界合作 為促進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現場設企業配對諮詢服務,企業可以與技術供應商及專業技術顧問深入交流。參加者可透過配對諮詢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獲取針對性的建議,並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及未來發展潛力。 《香港01》期望透過「企業人工智能升級轉型交流日」,讓業界相互交流,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人工智能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的地位。 《香港01》企業人工智能升級轉型交流日活動詳情:日期: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0時 - 下午5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1-S230(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立即到「01空間」報名:https://tinyurl.com/37ytpubh
重點計劃旨在支持香港小學的情緒教育,並培養「同理心校園文化」 香港2025年4月23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與香港情緒教育慈善機構JUST FEEL 感講 今天宣布建立長期策略慈善夥伴合作關係。宏利作為香港首家[1]支持學生情緒教育校園計劃的保險公司將支持JUST FEEL 感講 與夥伴學校深入合作,以及在學生、老師及家長之間培養同理心校園文化。策略慈善夥伴合作計劃期望提升學校及大眾對學生情緒健康的關注,並接觸累計逾100間小學及15萬名學生、老師及家長。此次合作有助於推廣宏利「全球影響力議程」(Impact Agenda) 的其中一項重要承諾——幫助大眾續享健康和福祉。 宏利與JUST FEEL 感講 今天於啟德體育園啟德零售館2舉行策略慈善夥伴合作啟動禮暨「My旗日」旗紙設計比賽頒獎典禮,合共約100人出席,其中包括近50位小學校長、學生、老師及家長。 「My 旗日」旗紙設計比賽共有逾50間小學、2,700位學生參與,旨在鼓勵學生認識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旗紙將於年底舉辦的「My旗日」活動派發予大眾,以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情緒的認識。 由4月24日至4月29日,宏利與JUST FEEL 感講 將於啟德體育園啟德零售館2 G樓中庭向公眾展出「My旗日」旗紙設計比賽的優秀學生作品,並舉辦感受互動展覽,現場設有5大感受互動站,包括「感受反映站」、「感受需要站」、「感受分享站」、「感受照顧站」及「感受訊號站」。大眾除了可以打卡留念外,更可藉此關注自己和親友的情緒健康。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場總監林沛表示:「情緒健康與個人整體健康息息相關,而情緒教育可從小開始。因此,我們透過與JUST FEEL 感講 團隊合作,憑藉他們專業的情緒教育知識,攜手推動同理心校園文化,鼓勵學校及社會關注學生的情緒健康。此次合作秉承宏利『全球影響力議程』(Impact Agenda)關於幫助大眾締造健康福祉的重要承諾,我們期望透過JUST FEEL 感講 完善的校園網絡接觸廣大師生及家長,全方位推廣情緒教育,支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JUST FEEL 感講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楊思毅表示:「我們衷心感謝宏利慷慨支持JUST FEEL 感講 在本地學校系統化推動善意溝通和社交情意教育,宏利重視客戶的身心健康,與JUST FEEL的願景不謀而合。我們期待日後攜手合作,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從而提升學生的情緒健康。」 前小學校長張偉菁表示:「自疫情復常後,教育界逐漸發現越來越學生有情緒問題,但不少學校﹑老師都苦無空間與資源去設計情緒教育的教材和課程。我樂見宏利與JUST FEEL合作,推動善意溝通和社交情意教育,令各界更關注學生的情緒健康。 JUST FEEL 感講 團隊更與多間夥伴學校同行,一起找出學校的需要,從而共同制定合適方案,令學生可以及時受惠。」 宏利與JUST FEEL 感講 將於2025年起合作推出五大計劃,包括: 1. 宏利支持「感講夥伴學校計劃」,並首度推出「Re:FEEL 學校啟動包」宏利與JUST FEEL 感講 首度推出「Re:FEEL 學校啟動包(感講夥伴學校計劃)」,為學校提供班級經營課程、溝通互動工具及文化推動諮詢作為試點。該計劃旨在促進師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並建立同理心校園文化。 2. 感講教師共學社群全港首創[1]賦能教育工作者推廣社交情意教育及善意溝通的教師社群,透過跨校工作坊、講座及網上討論,教育工作者將學習如何將這些理論融入課堂教學中。 3. 熊抱版 JUST FEEL 感講感受需要卡卡牌以童趣插圖為特色,協助師生和親子溝通,幫助學生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從而提升學生的情緒健康。 4. 全港首個理財顧問情感課程宏利與 JUST FEEL 感講 推出全港首個[1]理財顧問情感課程,裝備理財顧問的溝通技巧,以同理心建立客戶關係。 5. 鼓勵學生和大眾表達感受的首個「My旗日」 以旗紙設計比賽啟動策略慈善夥伴合作關係,鼓勵學生以繪畫認識並表達自己的感受。旗紙將於今年第四季舉辦的「My旗日」活動派發予大眾,以提升大眾對情緒的認識。 [1] 截至2025年2月,根據與香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贊助的其他社區投資合作項目比較。 宏利與JUST FEEL 感講 建立長期策略慈善夥伴合作關係,支持學生情緒教育校園計劃,提升學校及大眾對學生情緒健康的關注。(上圖左起)JUST FEEL 感講 董事會主席陳慧鈴、JUST FEEL 感講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楊思毅、宏利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白凱榮與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市場總監林沛為啟動儀式揭開序幕,以車匙寓意開啟心靈之門,鼓勵學生及大眾接納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超過125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在亞洲開業至今,宏利已發展成為香港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超過 260 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於協助客戶輕鬆做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透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上述均為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為個人、團體及企業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全球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及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業務。通過「宏利財富與資產管理」,本公司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客戶以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全球性投資、理財建議及退休計劃服務。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有超過37,000名員工、超過109,000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6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可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JUST FEEL 感講 概覽 JUST FEEL 感講 是全港首間於主流學校系統化推廣社交情意教育及善意溝通的慈善機構,奉行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格言,以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為願景,致力賦能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提升學生的身心靈健康。自 2018 年成立至今,JUST FEEL 感講 已與超過 40 所小學成為夥伴,為超過 37,300 位學生、7,800 位教師及 51,300 位家長提供支援。請瀏覽JUST FEEL 感講 網站:https://www.justfeel.hk/。
文/克拉大 台灣首部融合「情緒教育」與「奇幻科幻」的電影《深淵宇宙》(Abyssverse)即將於 4/18 在全台電影院震撼上映!本片以前所未見的意識宇宙觀、細膩動人的情感描繪,以及極具衝擊力的視覺特效,一次橫跨AI腦科學、虛擬意識、情緒療癒三大主題,主創團隊更精心將日期選在「耶穌受難日」登上大銀幕,只為真誠回應這個世界最真實的傷與痛。 (左起)電影監製鍾文濱、演員蔡子誠、魯文學、女主角陳兪彤、男主角陳柏寰、導演陳恆義、製作人盧耕宇、金馬終身成就獎石雋、毫無隱藏林少軒牧師、華神莊舒華老師、南實踐吳慶璋教師、彭鳳珠主任 進行大合照。(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記者會現場金句連發!製作人盧耕宇開場即破防:「娛樂不只是娛樂,而是一條帶下一代走出深淵的路!」 在首映記者會現場,製作人盧耕宇一開場便以一段直搗人心的發言震撼全場。他表示:「我們都知道,現今社會節奏快速、資訊爆炸,大家在震動不安的局勢中,不斷自我麻痺…而這樣的生活早已變成常態。很多人奮力想改變現況,卻又逃避面對自己真正的情緒與需求。其實,每個身處在媒體與娛樂產業洪流中的人,都懂這份疲乏與矛盾——我也不例外。」而他話鋒一轉,拋出一個讓現場觀眾動容的觀點,他分享:「與其憂心下一代被這些洪流掩沒,不如帶他們一起做娛樂產業!讓他們在對的位置,從今天開始就是領袖,而不是等到明天!我們沒有企業財團,只有一群願意為理想燃燒最美年歲的青年。這部電影,是他們的吶喊,也是他們的行動。」 製作人盧耕宇開場致詞,希望用電影來宣傳福音,並大膽結合AI與元宇宙的創新概念。(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青年主導製作團隊,愛與科技的雙軌敘事!心理師高度肯定:不離開才是被理解的關鍵 《深淵宇宙》由26歲導演陳恆義領軍,25歲副導鍾孟辰協力,全片運用虛擬意識潛行技術,創造一個架空的「情緒視覺化」腦內宇宙,講述心理師林心妍(陳兪彤 飾)進入NFDD患者意識空間,試圖找出其情緒崩潰的根源。她在過程中不僅拯救了他人,也觸碰到自己深埋內心的傷痕。 守在現實世界的AI腦科學家吳天睿(陳柏寰 飾),雖外表理性冷靜,其實也背負過去的痛。在一次次科技與情緒的交錯中,他們不只碰撞出愛的火花,更直視了人性最深層的孤單與渴望。「不是你救了他,而是你願意陪他走過黑暗。」 這句電影中的核心台詞,也成為整場首映記者會中最被烙印在心裡的金句。 (左起)魯文學、陳柏寰、陳兪彤和蔡子誠四位主演群進行開演前合照。(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這部作品也呼應了年輕創作者對於資訊冷漠時代,EMO症狀的體現。根據統計,台灣每年高達200多萬人有情緒就醫紀錄,等於每十人就有一人曾走進診間。盧耕宇強調:「情緒問題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而是全民性的議題!」他也點名這部電影獻給50萬名第一線助人者、超過200萬名正在陪伴家人的你我。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詹椀喬心理師高度肯定《深淵宇宙》所呈現的心理深度與真實性。她指出,電影將「深淵」這種「憂鬱」情緒具象化、視覺化,是一種極具療癒力量的創作方式:「很多孩子在經歷情緒風暴時,其實連自己都無法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內在。這部電影幫助大人看見他們的世界-一個既混亂又孤單的深淵宇宙。」她進一步強調,在諮商現場,最常聽見的話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而這正是電影中的主角們所經歷的心境:「不論是陷入情緒崩潰的少年,還是願意陪伴的心理師,他們都不是英雄,他們只是誠實地活出『願意靠近』。」心理師更特別提到,這部作品最打動她的是「陪伴不是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不離開」這個概念-「對焦慮時代的年輕人來說,一個願意留在身邊、不用立刻給出答案的大人,比什麼都重要。這部電影,用充滿想像力的手法,道出了最樸實的需要-被理解。」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詹椀喬心理師看完電影後對片中以「深淵」分析個案有巨大共鳴。(圖/台灣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 提供) 電影《深淵宇宙》結合心理學、科技與情感,用娛樂媒介喚起全民對情緒議題的關注。它不只是青少年可以理解的語言,更是大人終於能夠靠近孩子的橋樑。最後,這部電影也是給這個資訊過於快速的時代,一封「慢下來省思的情書」,也是一次對所有「陷入深淵卻想被理解」的人們的邀請,期望透過一部電影,喚醒人對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走出科技沙漠,擁抱愛與被愛的權利。
2024年下半年,嘉新水泥攜手MEandMINE、籽樂教育與家扶中心,四方合作共同推動「永續早療計畫」,以實際行動支持早療兒童的成長與家庭福祉。本次計畫以家扶中心發展學園為據點,透過專業教材與講師團隊,為早療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的課程,打造一場身心整合的學習之旅。 課程亮點多元結合,支持孩子與家庭課程內容涵蓋身體消化系統的認識、手作史萊姆的感官刺激活動,以及情緒互動的日常實踐,透過趣味教學與實作活動,幫助早療兒童在遊戲中學習身體與情緒的基礎知識。同時,家長也能在課堂中學到如何以科學化、正向的方式引導孩子,增強親子間的互動與理解,進一步促進家庭支持的穩定性。 專業合作,共創永續影響此次課程的教材由MEandMINE提供,結合STEAM教育理念,透過實驗與體驗式教學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籽樂教育派遣專業講師團隊,憑藉多年兒童發展與情緒教育的專業經驗,設計出符合早療需求的課程內容,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嘉新水泥秉持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承諾,持續投入於教育與家庭支持領域,特別針對需要更多關注的早療族群,透過資源投入與跨界合作,提供永續且長效的支持。此次計畫不僅為早療兒童帶來實質幫助,也為家長建立起有效的支持系統,讓家庭成為孩子成長中最穩固的後盾。 共同成長,點亮未來嘉新水泥表示:「永續支持早療是我們回饋社會的重要一環,希望透過這次與MEandMINE及籽樂教育的合作,讓更多早療孩子與家庭感受到溫暖與支持,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籽樂教育則強調:「早療的關鍵在於全人支持,透過這次課程,我們希望不僅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讓家長能夠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得到更多支持和增能。」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永續早療計畫」的實施不僅為早療家庭帶來改變,也為永續發展和教育公平立下了新標竿。透過這份用心與支持,孩子與家庭的未來將更加堅實而充滿希望。
A12 藝術空間
情緒教育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