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建造/建築」新聞搜尋結果, 共 90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奠基新未來:上海協和國際學校Rittmann中心啟動改建升級

——全新藝術、體育與健康教學綜合體,全方位重塑學生體驗 上海 2025年6月13日 /美通社/ -- 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Concordia)即將迎來一個標誌性項目的啟動:Rittmann中心改建工程。這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築將升級改建為一座13,710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中心,全面支持學生在學術、藝術、體育、身心健康領域的綜合發展。 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Rittmann中心啟動改建升級 Rittmann中心以Concordia前校長David Rittmann博士命名,於2007年12月首次落成,是學校創意藝術教育的重要載體。 此次改建後,中心面積將擴大為原來的5倍之多,成為學校歷史上最具規模的建設項目之一。該大樓將服務於全校各學段學生,充分體現Concordia在創新、可持續發展及全人教育方面的堅定承諾。 新建後的Rittmann中心將包括以下亮點: 一座25米八泳道標準賽級泳池,配備240座觀眾席 一間500座專業劇場(現有劇場為330座) 樂隊、合唱團和絃樂教室 6間獨立練習室、3間合奏室,以及一間170㎡戲劇工作室 4間采光充分的藝術工作室 地下2層+地上4層的立體佈局,在有限用地的基礎上,實現空間最大化 配備符合LEED II認證標準的綠色屋頂及基礎設施,延續學校可持續發展理念 負責此次大樓設計的Ennead建築事務所與校方展開了緊密合作,在確保建築功能實用性的基礎上,注重教育空間的啟發性設計。項目將配備專業的聲學系統、高效節能的暖通系統,並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全面滿足21世紀的教學與藝術演出需求。 「一直以來,Rittmann中心見證了無數學生的閃耀時刻,」校長Eric Semler博士表示,「全新落成的中心將延續這一傳統,為學生們提供更廣闊的舞台,鼓勵他們追尋熱愛,建立自信,在一個珍視才華的學校社區中茁壯成長。」 大樓改建將在2024-2025學年結束後立即啟動,預計2027年7月竣工。為最大限度降低對教學產生的影響,學校制定了以下措施: 分階段施工:施工將在學校假期進行 降噪與減震:安裝聲音降噪屏障、減震裝置及粉塵抑制系統 交通管理:設置校園內專用交通路線,避開學生活動區域 「這不僅僅是一次校園建設,在這裡,我們為學生鋪就未來,為未來的教育打造一個集學習、展示與成長於一體的理想空間。」 Eric Semmer博士說。 關於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Concordia) 創建於1998年,是一所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貫制教育的全日制學校。學校坐落於浦東新區金橋碧雲國際社區,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美式教育。我們始終提供卓越的教育體系,旨在培養每個學生的獨特天賦,在學術、體育、藝術、社會服務和應用學習等全方位的課程和平台,幫助學生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蓬勃成長、綻放光芒。 學校注重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學術進步,提供創新的學術項目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同時培養學生的優良品格和價值觀。我們的目標是引領每一位學生發揮個人潛能,實現屬於自己的卓越成長,邁向光明的人生之路。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6 加入收藏 :
2025首爾設計獎徵稿即將截止:最終召集令

韓國首爾 2025年6月12日 /美通社/ -- 首爾設計基金會(Seoul Design Foundation)宣佈,2025首爾設計獎(Seoul Design Award 2025)的提交期即將截止。誠邀全球設計師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並提交作品。該獎項今年步入第六個年頭,規模持續呈指數級增長,提交作品數量從2019年的75件激增至2024年來自65個國家的575件。 Seoul Design Award 2025 Call for Entry Poster 2025年首爾設計獎呼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設立四大參賽類別:健康與和平、平等機遇、能源與環境、城市與社區。為擴大參與資格,本屆競賽不僅面向全球個人設計師,也向全球範圍內的組織、團體和公司開放。 今年競賽獲獎機會顯著增加,將揭曉61位獲獎者,比2024年增加38位。獎金總額為1.5億韓元,包括一項5000萬韓元的最高獎項(Grand Prize)、九項各1000萬韓元的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以及概念設計獎(Concept Award)得主各500萬韓元。 獎項分為三大類:主獎項(Main Awards)授予已落地的專案或產品;概念獎(Concept Awards)授予原型或未發佈的設計方案,歡迎大學生投稿;以及一項榮譽獎(Honorary Award),表彰對可持續設計做出傑出國際貢獻者。此外,還將頒發兩項特別獎,以表彰跨組織協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該獎項首次引入現場評審環節來確定大獎歸屬。前10名入圍者將在頒獎典禮上向評委和公眾展示作品,即時評估確保更高透明度。評審團成員增至32人,來自2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 Ezio Manzini,義大利,DESIS主席,全球知名的社會創新設計學者; Patricia Moore,美國,Moore Design Associates總裁; Pradyumna Vyas,印度,即將就任全球最大設計世界設計組織(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簡稱「WDO」)主席; Dawn Lim,新加坡,新加坡設計理事會(Design Singapore Council)執行理事; Kun-Pyo Lee,韓國,香港理工大學用戶體驗設計教授,以人為本用戶體驗設計先鋒; EunSook Kwon,韓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學術工業設計傑出人物。 首爾設計基金會首席執行官Kangheui Cha表示:「首爾設計獎是頌揚促進人與人、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設計的平臺。我們旨在持續發掘能激發積極變革的開創性想法。」 提交期:2025年3月17日至6月30日下午3點(韓國標準時間)語言:僅限英文頒獎典禮:2025年10月,東大門設計廣場(Dongdaemun Design Plaza)詳情與提交:請訪問www.seouldesignaward.or.kr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3 加入收藏 :
印度轉化逆境為成就:Afcons 在喜馬拉雅地帶建造世上最高的單拱鐵路橋,這較艾菲爾鐵塔高 35 米

印度孟買 2025年6月10日 /美通社/ -- 當許多國際建築巨頭對這艱鉅挑戰——在險峻的喜馬拉雅地形上建造世上最高的單拱鐵路橋——卻步時,Afcons 卻迎難而上,轉化逆境為成就。這座橋距河面 359 米,並較巴黎艾菲爾鐵塔高 35 米,現堪稱工程奇蹟。該鐵路首次透過鐵路,連結克什米爾谷地與印度次大陸,現已投入運作。這座橋專為可抵禦地震和炸彈爆炸而設計,而成為韌性與創新的證明。 Shri Narendra Modi, Prime Minister of India, inaugurated the Chenab Railway Bridge on June 6, 2025. Photo credit: PMO India Afcons Infrastructure 是 Shapoorji Pallonji Group 旗下全球領先的 EPC 公司,它建造這工程奇蹟,展示自身卓越工程實力,並於最具嚴峻地帶完成世界級基礎設施的能力。 這座 1.3 公里長的大橋,乃印度政府的志向遠大烏坦布爾-斯利那加-巴拉穆拉鐵路 (USBRL) 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旨在透過全天候鐵路,連接查謨和克什米爾與該國其他地區。該橋設計使用壽命為 120 年,展示嚴格工程標準。 傑納布鐵路橋具備多個獨特之處,並為橋樑工程訂立新基準。它專為承受高達 266 公里/小時(74 公尺/秒)極端風速而設計,可抵禦惡劣環境情況。此外,它也經過精心設計,可抵抗印度最強烈地震區 V 區的地震力。值得注意的是,它也是印度首座為抵抗爆炸荷載而設計的鐵路橋,突顯安全及結構穩固的新水準。此橋建造時,已內置冗餘。即使拆除橋墩或支架,它仍可於 30 公里/小時限制下繼續運作,而不會因自身重量而倒塌。 Afcons 為了實施這項地標項目,部署多個世界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和設備。透過使用為此項目而訂製的世界容量最大的橫桿纜索起重機,而完成橋墩、支架和鋼拱段的安裝工序。斯利那加端架的纜索起重機塔架高度為 127 米,顯然高於德里的「古達明納塔」(Qutub Minar)(72 米)。在偏遠兼地質複雜的喜馬拉雅地區,這些創新成就了建築。 傑納布橋的興建也創造印度鐵路多項工程的第一。第一次採用相位陣列超音波測試 (PAUT) 技術,進行焊接檢查。在建築地盤建立經國家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的認可委員會 (NABL) 認可的測試實驗室。施工期間,嚴格控制焊接測試質素,這是另一個第一。該項目還見證印度鐵路第一次在結合圓形兼緩和曲線上,完成平台結構的分段曳進,這是世界上罕見的精密工程壯舉。 Afcons 執行副主席 Krishnamurthy Subramanian 表示:「傑納布鐵路橋不僅是個工程奇蹟,也象徵着印度憑着智慧與勇氣,克服最嚴峻的挑戰。 」 Afcons 董事總經理 S Paramasivan 表示:「對 Afcons 來說,它代表我們對國家建設的堅定承諾,以及我們在最嚴峻地帶中,重新構想基礎設施的能力。這座橋將啟發幾代的工程師,也向印度工程與團隊合作的力量作出致敬。 」 關於 Afcons Infrastructure Ltd Afcons Infrastructure Ltd 是 Shapoorji Pallonji Group 旗艦基礎設施工程及建築公司,擁有超過六十年歷史。該公司已於印度與國際,完成大量技術複雜的 EPC 項目,擁有良好往績。根據最新 ENR 調查,Afcons 名列「全球 140 強國際外判商」之一,於「橋樑」排名第 12 位,並於「海洋及港口」排名第 14 位。 Chenab Railway Bridge, Jammu and Kashmir, India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4 加入收藏 :
建造業議會「未來建造中心」推動創新發展 培育新世代建造人才

香港 2025年5月30日 /美通社/ -- 建造業議會「未來建造中心」昨日正式開幕,標誌著香港建造業寫下數碼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開幕典禮今早假香港建造學院-九龍灣院校舉行,由發展局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處長羅國權工程師、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未來建造中心項目督導委員會主席鄭展鵬教授及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盧李愛蓮女士主持開幕典禮,並獲超過2,000位專家領袖、政府官員及業內人士現場及網上參與,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發展局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處長羅國權工程師(中)、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右二)、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左二)、未來建造中心項目督導委員會主席鄭展鵬教授(右一),以及香港建造學院管理委員會主席盧李愛蓮女士(左一)共同主持建造業議會「未來建造中心」開幕典禮 「未來建造中心」佔地超過10,000平方呎,設有五大專區,包括數碼分身專區、安全智慧工地系統專區、人工智能專區、機械人專區及沉浸式模擬實景專區;展示不同先進建造技術,如數碼分身應用、人工智能安全方案、建築機械人、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沉浸式工具等。透過展示一系列創新技術,「未來建造中心」能讓業界加深了解創新建造科技發展,促進協作交流,同時為年輕人提供平台,掌握建造業先進技能和知識,並從中實踐學習。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於開幕典禮致歡迎辭,強調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人才的重要性:「今天標誌著我們為建造業創新,以及推動新一代掌握先進科技的重要一步。我們期望『未來建造中心』能成為香港建造業創新的燈塔,為業界人才照亮前路。」 發展局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處長羅國權工程師隨後發表開幕致辭,他表示:「政府全力推動建造業轉型革新,在此進程中,建造業議會一直是我們最緊密的合作夥伴。『未來建造中心』將為我們培育行業新生代,並為香港建造業建立秉持專業精神的文化。在此,我呼籲業界友好團結一致,匯聚知識與力量,一同引領業界邁向未來建造的新時代。」未來建造中心項目督導委員會主席鄭展鵬教授則接續介紹「未來建造中心」,闡述其作為業界協作學習平台的願景。 活動邀請了四位業界翹楚發表主題演講,分別為金門建築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歐嘉榮先生、Global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Inc.亞洲區行政總裁關景輝工程師、Microsoft香港商務事業部總監李健鵬先生,以及大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合夥人簡偉文先生。他們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潛力,超越傳統思維模式,推動智慧基建及業界發展。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致閉幕辭時,重申議會促進建造業數碼化及安全文化的決心,他亦表示:「我們預計『未來建造中心』每年將吸引超過24,000參觀人次,亦提供一個與時並進的學習環境,讓修讀大師級培訓課程、高等文憑、文憑課程及不同短期課程的香港建造學院學員,一同探索建造業的未來。」 典禮過後另有展覽,讓嘉賓深入了解「未來建造中心」創新設施,探討業界如何把握中心開幕機遇培訓人才。 「未來建造中心」開幕後,將為業界人才提供實踐培訓機會,促進業界領袖間交流,培育業界新世代。透過結合先進科技及創新培訓課程,「未來建造中心」將會推動行業數碼轉型,為建造業創建更高效及安全的未來。 「未來建造中心」概覽 「未來建造中心」位於香港建造學院—九龍灣院校三樓,佔地超過10,000平方呎,劃分為五個專區。 安全智慧工地系統 專區 展示如中央智能管理平台、人工智能警報系統等4S裝備,並提供如智能安全帽、智能手錶等穿戴設備予參觀者試用。  人工智能專區 舉辦與科技相關的工作坊,介紹與業界合作研發有關安全的大型語言模型,讓參觀者體驗建造業採用的最新人工智能工具。 數碼分身專區 將建築信息模擬(BIM)概念帶入城市信息模擬(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CIM),羅列成功項目案例,展示包括BIM、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和網絡連接技術,幫助業界了解智慧城市發展。 沉浸式模擬實境專區 利用「實境攝製」及「混合實境」技術,包括洞穴式虛擬系統及擴增實境(AR)程式作互動式學習,深入了解建築信息模擬(BIM)如何與物理環境融合。 機械人專區 匯聚先進建築機械人,如自動鑽孔機械人和牆面處理機械人,供學員操作及體驗其高效安全的優點。 關於建造業議會 建造業議會根據《建造業議會條例》(香港法例第587章)於2007年成立,由一位主席及24名成員組成,成員來自代表業內各界別的人士,包括僱主、專業人士、學者、承建商、工人、獨立人士和政府官員。 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就長遠的策略性事宜與業界達成共識、向政府反映建造業的需要及期許,提供專業培訓及註冊服務,並作為政府與建造業界之間的主要溝通渠道。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建造業議會的資料,請瀏覽www.cic.hk。 一眾嘉賓參觀「未來建造中心」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92 加入收藏 :
徐工挖機第七屆國際客戶節成功舉辦

徐州 2025年5月27日 /美通社/ -- 5月20日,徐工第七屆國際客戶節盛大開幕。在徐工挖掘機械智能製造基地,一場聚焦定制化、場景化、綠色化的智慧解決方案盛會如約啟幕。現場設有產品展示、場景化體驗及技術交流等環節,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與合作夥伴出席活動。 徐工挖機第七屆國際客戶節成功舉辦 從「成果」到「共創」:電挖天團登場 發佈會上,徐工重磅發佈 10款「青山綠」新能源挖掘機產品,涵蓋純電動、混合動力及氫燃料技術路線,構建起覆蓋1.5-70噸的產品矩陣。這一系列產品體現了徐工在「雙碳」背景下對綠色轉型的系統性推進,進一步夯實其在新能源工程機械領域的佈局。 在產品試乘試駕區域,客戶可現場體驗 XE215EV電動挖掘機的操作性能。多位客戶表示,電動產品在操作流暢性、動力響應和噪音控制方面表現良好,能夠滿足高效施工需求。 同時,來自北歐地區的客戶與徐工新能源研發團隊圍繞電動產品功能優化及關鍵技術路徑開展技術研討。通過深化合作,雙方將推動定制化產品持續貼合不同市場的使用需求。 從「產品」到「方案」:場景沉浸體驗 「我在印尼雨林使用過 XE135F,操作非常順手,適應性也很強。」印尼客戶在林業機械展示區的分享,引來了在場客戶的強烈共鳴。徐工挖機分會場設置了多個場景化體驗區,不僅在靜態展區呈現了林業機械、物料抓取、多屬具施工展示,在試乘試駕區域真實再現土石方、爬坡等作業場景,客戶不僅可以「看得見」,更能「感受到」徐工挖機在各種複雜工況下的高適配性和多功能性。 為了讓每一位客戶都能「上手」體驗產品,活動現場精心設置了「投籃」「套圈」等互動環節。一位客戶操作 XE60G小型挖機,在精準操控挑戰中連續成功,引來圍觀客戶陣陣喝彩。全新設計的實操體驗與場景作業展示,讓客戶實現與挖掘機的「親密接觸」,零距離感受挖機產品卓越性能。 從「合作」到「共贏」:未來更進一步 活動期間,來自印尼的經銷商 GMT公司的代表分享了與徐工二十年的合作歷程。自2005年首台設備交付至今,雙方累計合作超過8000台設備。他表示,徐工不斷推進製造升級與產品定制,為未來合作奠定更堅實基礎。 此外,徐工還組織多場經銷商一對一溝通,圍繞產品應用、市場反饋及支持策略進行深入交流。未來,徐工挖機將始終與全球合作夥伴攜手共進,以場景 +產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從「客戶體驗」向「合作共贏」的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11 加入收藏 :
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旗下大連睿康康復醫院項目開工建設

香港 2025年5月15日 /美通社/ -- 2025年5月13日,位於大連高新區數碼路北段——東軟教育健康醫療科技園內的大連睿康康復醫院項目開工建設,作為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教醫養康旅」五位一體生態規劃的重要構成,未來將成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附屬醫院,通過進一步完善醫養服務體系,促進醫教深度融合,推動康旅協同發展,助力集團「教醫養康旅」生態佈局高質量邁進。 宋愛國董事長代表施工單位致辭,他表示大連睿康康復醫院是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教醫養康旅」戰略佈局下重點打造的醫療項目,既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點工程,也是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的重要實踐。 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溫濤總裁講話,他提到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教育、醫療、科技的發展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在劉積仁董事長的帶領下,25年來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從小到大,從教育起步到開啟「教醫養康旅」一體化發展的新徵程,是新時代賦予東軟的偉大新使命。他表示,大連睿康康復綜合醫院項目作為東軟「教醫養康旅」五位一體生態的組成部分,將與現有心血管病醫院、口腔醫院和頤養院形成互補,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產業鏈,帶動教育、養老、康旅等其他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展。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通過構建「教醫養康旅」一體化發展的新實踐,與東軟城市級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台融合,整合居家養老、社區養老與機構養老需求,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養老新生態。不僅為大連打造養老的新樣板,更能將這種模式複製到全國各地,吸引更多的客戶、合作夥伴以及優秀人才,共同為社會健康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劉積仁董事長宣佈大連睿康康復醫院項目正式開工,並與台上領導嘉賓共同為項目培土奠基。 大連睿康康復醫院坐落於大連高新區數碼路北段——東軟教育健康醫療科技園核心區域,與睿康心血管病醫院、睿康卓美口腔醫院和睿康之家頤養院共同構成高端醫療康養綜合體集群。採用扁平化建築佈局,醫院獨創「診檢治」一體化門診單元和三級康復病房體系(病房-康復區-綜合中心),通過智慧醫療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減少患者移動,優化就醫流程。規劃總建築面積8800㎡,設置51間病房、100張床位。涵蓋了中醫康復、水療、心理減壓、心臟康復、高壓氧艙、物理因子治療、吞嚥治療、語言認知治療、PT、OT、精神康復治療等多個領域,作為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生態的重要構成,項目將構建多學科康復治療中心,為每一位患者提供人性化、高效率的康復治療服務。項目預計於2027年竣工。 展望未來,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將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將本項目打造成為區域康復醫療服務的新標桿,將東軟教育健康醫療科技園打造成為示範性的園區,助力高新區、大連市打造在全國具有引領作用的康養產業示範模式,推動遼寧省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東軟的智慧和力量。 關於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軟睿新集團」或「集團」)自2000年起,經過二十五年的發展,逐步成為中國領先的數字化人才教育服務提供者和教醫養康旅生態先行者。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速,2024年起,集團戰略性地開拓老年教育及醫療康養業務,并依托「教育+科技+醫養」的創新研發能力,打造「教醫養康旅」融合發展新模式。目前,集團主要經營兩類業務:(i)教育業務;及(ii)醫養業務。其中教育業務主要覆蓋三類業務:(i)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ii)教育資源輸出;以及(iii)終身教育服務;醫養業務主要覆蓋兩類業務:(i) 醫療服務; 以及(ii)康養服務。 媒體聯絡人: Lin Wei,weilin@neuedu.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0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13 日 (星期五) 農曆五月十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