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建築」新聞搜尋結果, 共 2052 篇 ,以下為 49 - 7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 現正接受提名

新增大灣區建築項目參賽類別 以「推動創新 | 持續綠建 | 構建幸福 」為主題 為可持續智慧城市建築鋪路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1月16日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現已接受提名。「優質建築大獎」是每兩年一度的獎項,於2002年由本地九個具代表性的建築及建造界相關專業學會及機構共同創立,旨在表彰香港、內地和海外的優質建築專案及在專案中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的優秀隊伍,被譽為建築及建造界的最高榮譽。本屆是第十二屆「優質建築大獎」,主題為「推動創新 | 持續綠建 | 構建幸福 」,並增設大灣區建築項目參賽類別。 「推動創新 | 持續綠建 | 構建幸福 」 本屆「優質建築大獎」主題為「推動創新 | 持續綠建 | 構建幸福 」,秉承著以人為本的信念,致力推動香港建築業轉型以創造新價值。大會冀望透過大獎,嘉許活用創新智慧技術的建築,提升行業的可持續性,成就優質建築。 新增大灣區建築項目參賽類別 積極推動大灣區城市設計 於今年施政報告中,政府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計劃推出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多項新方案外,另於金融科技、集體交通運輸、航運物流等多個範疇融入綠色元素,而本屆主題圍繞可持續綠色智慧城市,鼓勵行業以嶄新思維,為建築注入科技與綠色動力,與政府理念不謀而合,共同締造宜居城市。 香港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政府亦已公佈新一輪在投資、人才、數據、物流、醫療及安老等方面,參與及推動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計劃,反映本港在各行各業和多個範疇,已開始與大灣區高度融合,密不可分。有見及此,今屆大獎亦新增大灣區建築項目參賽類別,旨在表揚來自大灣區的優秀入圍項目,並促進兩地業界人才交流,提升建築水平。歡迎各地團隊踴躍參與,共同見證更多優質建築的誕生。 本屆優質建築大獎籌委會主席岑厚德營造師表示:「為了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針,今屆優質建築大獎除新增大灣區建築項目參賽類別外,更特別邀請兩位來自內地的業界專業人士擔任評審團成員,以集結大灣區內的建築界權威,表彰在設計、施工和創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傑出建築項目,鼓勵他們建設更多標誌性的建築項目,城市地,為國家及香港的城市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評審團主席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於簡佈會時勉勵一眾準參賽隊伍時表示﹕「我們致力將香港發展成宜居城市,建築不僅是為人們提供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文化、藝術和社區交流的載體。我期望見證傑出團隊及建築項目獲得肯定,並透過建築科技如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 及智慧工地等,提高施工效率及質量,同時更能保障前線工友的安全,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房屋、建築行業以至城市發展。 」 重要日期 日期 事項 2023年11月16日 簡介會和新聞發佈會 開始接受提名 2024年2月23日 報名截止日期(中午12時截止) 2024年3月 首輪評審 2024年4月27 - 28日 實地考察 2024年5月 入圍名單公佈 2024年6月7 - 8日 入圍項目團隊出席大獎研討會並向評審團進行匯報 2024年9月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頒獎禮 參賽類別及提名資格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八大參賽類別: 類別 提名資格* 香港住宅項目(單幢建築物) 提名項目必須為獨立建築或單幢建築,而不是綜合項目的一部分 提名項目的主要用途必須為住宅用途 香港住宅項目(多幢建築物) 提名項目必須為相近種類的建築群或多幢建築組成的綜合住宅項目 提名項目的主要用途必須為住宅用途 香港非住宅項目(新建築物 - 政府、機構或社區) 提名新建築項目的主要用途必須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提名項目可為單幢或由多幢建築組成 香港非住宅項目(新建築物 - 非政府、機構或社區) 提名新建築項目的主要用途必須為非住宅或非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 提名項目可為單幢或由多幢建築組成 香港建築項目(翻新及活化) 提名項目的結構或公共設施必須為曾進行翻新、復修、活化或類似工程,並現已完成 提名項目的主要用途可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臨時建築物 提名項目是為臨時目的而設計並建造,及/或由非耐用物料建造 提名的新建築為一個或多個用途服務,包括住宅、商業、機構以及展覽與休閒用途 *提名項目需遞交照片或影片紀錄其項目,並由評審團遠距評估 香港境外建築項目 提名項目必須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外 參賽隊伍中需有最少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參與提名香港境外建築項目 提名項目可以為擁有有效竣工證明的新建或現有建築 如提名項目是現有建築,該項目的物理結構和/或公共設備必須經過並完成翻新、修復、活化或類似的過程 提名項目的主要用途可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入圍項目需提交項目介紹影片給評審團進行評審 ** 入圍項目不符合獲得優質卓越大獎、可持續發展項目大獎 、創新項目大獎獎項類別的資格 大灣區建築項目(不包括香港) 提名項目必須位於大粵港澳大灣區境內 開放給所有合資格的大灣區建築項目提名,無需提供香港公司註冊證明 提名項目可以為擁有有效竣工證明的新建或現有建築 如提名項目是現有建築,該項目的物理結構和/或公共設備必須經過並完成翻新、修復、活化或類似的過程 提名項目的主要用途可為住宅或非住宅用途 * 入圍項目需提交項目介紹影片,同時評審團進行實地考察評估 ** 入圍項目不符合獲得優質卓越大獎、可持續發展項目大獎 、創新項目大獎獎項類別的資格 *符合條件的參賽項目必須獲得相關政府部門或機構由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間所發出的佔用許可證(OP)、建築工程竣工證明書(BA14)或其他確認函以證明建築已完成。提名項目必須從未參與過往的優質建築大獎。 獎項級別 優質建築大獎每年都會頒發多個獎項。排名如下: 獎項級別 簡介 優質卓越大獎 優質卓越大獎將會頒發予一個本港境內項目,該項目為眾多優質建築大獎獲獎者中被評為具備最佳整體質素。 優質建築大獎* 每個類別設有一個優質建築大獎,而該獎項已為類別水平中最高的表彰 優異獎* 每個類別設有一個或多個優異獎 入圍項目** 獲提名項目如成功通過第一階段審閱、實地考察及向評審團匯報,便可成為入圍項目 特別獎項 簡介 可持續發展項目大獎 旨在表彰具有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質入圍項目 創新項目大獎 旨在表彰於創新設計與施工技術方面具優質質素的入圍項目 * 如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籌委會認為參選項目沒有達到獲獎的資格,籌委會將保留不頒發獎項的權力,而評審委員會的決定為最終決定。 **入圍項目之團隊如無法出席研討會並向評審團匯報,其入圍資格將被剝奪。 榮譽贊助人、榮譽顧問及評審團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有幸邀請到以下多位業界領導人擔任榮譽贊助人和評審團成員。為求公正及聽取多方面觀點,評審團成員均來自不同背景,包括: 榮譽贊助人 甯漢豪女士, 太平紳士 發展局局長香港特別行政區 榮譽顧問 盧偉國議員, GBS, MH, JP 立法會(功能界別 - 工程界) 龍漢標議員 立法會(功能界別-地產及建造界) 謝偉銓議員, BBS, JP 立法會(功能界別 -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 評審團主席 余寶美女士, 太平紳士 屋宇署署長 評審團副主席 岑厚德營造師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籌委會主席 評審團成員 (按英文姓氏排序) 陳澤斌建築師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 鄭玉琴女士 會長香港房屋經理學會 何安誠工程師,太平紳士 建造業議會主席 何志誠工程師 香港品質保證局主席 高亞光先生 國際設施管理協會香港分會主席 林健榮先生,MH 香港建造商會會長 馬紹祥工程師 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 潘國英先生, JP 機電工程署副署長 梁劍明先生 廣東省建築業恊會會長 孟家榮營造師 香港營造師學會會長 王志鋼先生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黃國良測量師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 任志浩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系主任 有關更多優質建築大獎及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的詳情,包括提名程序及過往得獎者 請登入官方網頁 www.QBA.com.hk,或追蹤優質建築大獎社交媒體如下: Facebook: QBAHK LinkedIn: Quality Building Award WeChat: 优质建筑大奖 – 完 – 請於此下載相片 相片說明 相片一:「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現正接受報名。 相片二:本屆優質建築大獎籌委會主席岑厚德營造師歡迎各地團隊踴躍參與,共同見證更多優質建築的誕生。 相片三:評審團主席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勉勵準參賽隊伍。 相片四:評審小組委員會主席冼永寧工程師大會冀望透過大獎提升行業的可持續性,成就優質建築。 Hashtag: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優質建築大獎每兩年一度舉行的「優質建築大獎」,於2002年由本地九個具代表性的建築及建造界相關專業學會及機構共同創立,旨在表揚業內各個優質的建築項目及充分發揮團隊精神的優秀隊伍。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主辦學會/機構 香港建造商會 (2024年度優質建築大獎輪任主席) 香港建築師學會 香港營造師學會 香港工程師學會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 香港測量師學會 香港品質保證局 國際設施管理協會香港分會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803 加入收藏 :
宜蘭佇沐 建築師家庭的巔峰之作 Noodoe 智慧充電與生活質感 如何兼具

台北2023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Noodoe 清水模的匠人精神 由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經典作品「光之教堂」帶起的「清水模建築美學」,主張野性未經粉飾,極具講求匠人精神的工法,只有一次機會澆注成型,開模即完工,不使用磚與漆裝飾,以「灰與光影」為視覺基礎,呈現出如「清水」般清冷粗獷的原始質感。 建築家庭親手打造的「佇沐」 宜蘭佇沐由主理人黃小姐與家人攜手打造,黃爸爸為宜蘭知名的清水模板團隊負責人,其經典作品包括許多宜蘭著名的清水模建築民宿,例如:自然而然、呆宅、小國生活、獨立森林⋯等。而黃小姐的哥哥同為一名建築設計師,因此在佇沐,從小至磁磚、燈飾、傢俱,乃至建築的設計與興建,每一項都是由黃家人親自操刀,核心概念以清水模建築搭配木質軟裝為主,溫暖的黃光燈飾,以柔和的方式平衡清水模建築的銳利感,呈現輕鬆、柔和的室內氛圍,顯現出黃家人對於空間的苛求。 充電體驗與質感的平衡 黃家人對「細節」的講究,除了對建築及室內,更包括了室外偌大的停車空間,對「車」的重視,佇沐主理人黃小姐表示:「來訪的旅客大多都以年輕族群為主,除了住宿體驗,他們也很重視『在佇沐是否可以充電?』,也了解充電樁設置將是場域在未來不可或缺的設施,但作為一個成長於建築設計家庭的孩子,對美的追求早已深植於基因。」Noodoe 智慧充電樁的簡約外型與設計,完美契合佇沐的「灰」。在車主使用體驗上,為了減輕目的地業者在引導充電上的不便,選用 Noodoe 充電服務便能為車主帶來最輕鬆的充電體驗, Noodoe 對於在軟體設計的前瞻性和質感的高度追求,實現操作上的流暢與美感,不需在科技和生活質感間做出取捨。 目的地業者的可靠夥伴 Noodoe 黃小姐表示:「台灣的飯店與民宿幾乎皆使用 Noodoe 充電服務,實際合作發現 Noodoe 營運團隊的服務確實令人驚豔, Noodoe 彈性的軟硬體整合技術,為工商廠辦、社區建案、飯店民宿、商業空間與停車營運⋯等,打造客製化的充電方案,提供 24 小時無間斷自動偵測、診斷,若有突發狀況,專人便會立刻通知場域,並協助我們一步一步處理問題。對於不熟悉充電樁操作的目的地業者,Noodoe 絕對是最出色的合作夥伴!」。 在佇沐擁有 Noodoe 如此可靠的充電服務後,給予更多來訪宜蘭的旅客一段智慧充電與生活質感兼具的旅程,黃爸爸看著「佇沐」這最後的得意之作,心懷滿足地安心退休,將清水模純粹的美學傳承給家人,讓其繼續延續下去。 了解更多 Noodoe: https://bit.ly/3MK4VmP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04 加入收藏 :
Built by Nature 將頒發首個生物基建築材領域的全球獎項,獎金總值 50 萬歐元

阿姆斯特丹2023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Built by Nature 是一家網絡及撥款基金,宣佈推出一個獎金總額為 50 萬歐元的全球獎項,以表彰創新建築,並鼓勵在建築中廣泛使用生物基材料,如木材、竹、麻類植物、稻草、藻類及真菌類植物等。   全球高達4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建築行業。增加使用可持續來源的木材及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可減少城市和建築的碳排放,帶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Built by Nature 獎項旨在識別和吸引各地區的生物基建築材料生產商及其準備好投放市場的創新產品,並協助這些生產商克服障礙,進入主流市場。 「未來數十年,全世界的都市發展規模必然愈來愈大,我們再也無法負擔歐洲大部分地區在過去數百年的建築方式。我們迫切需要尋找創新、可再生及低碳的建築物料,從根本上減少新城市和建築的碳足跡,」Built by Nature 行政總裁 Paul King 表示,「Built by Nature 自 2021 年 10 月成立以來, 已迅速擴展在歐洲的網絡,吸引了逾 1300 間致力於建築業轉型的領先企業,而這一獎項將讓我們擴大業務範圍,在全球層面加深我們的影響力。」 Built by Nature 目前已撥款 330 萬歐元資助金,同時為歐洲內 28 個項目提供額外 220 萬歐元的共同資助金,這些項目致力於開發克服障礙的解決方案,促進對生物基材料(尤其是大型木材)更廣泛的使用。 為彰顯該獎項的全球影響力,評委團將由來自全世界建築環境、建築、金融、社會價值及生物材料界的知名專家組成。Yasmeen Lari 博士是巴基斯坦首位女性建築師,因在建築和社會公義兩方面的領導力而聞名,她將會擔任 Built by Nature 獎項的榮譽顧問。獎項評審團成員包括: Arief Rabik — Bamboo Village Trust 主席及創辦人,同時是印尼 PT Indobamboo Lestari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Ariel Shtarkman — Undivided Ventures 管理合夥人、Orca Capital 創辦人、Atom Assets 共同創辦人兼常務董事。 來自加納和菲律賓的 Mae-ling Lokko,她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助理教授,專門研究農業副產品及生物基材料。 Stig Hessellund — Realdania 建築師兼項目經理,主要致力於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 Ana Belizario 是巴西大型木材生產商 Urbem 的業務發展主管。 該獎項的總冠軍將獲頒 25 萬歐元的獎金,評判準則著重於參賽者是否能展示出顯著的碳排放減少潛力,並為自然和當地社區帶來好處。 另外,基於同樣準則,亦會頒發三個二等獎,獎金為 5 萬歐元,同時還會預留 10 萬歐元的自由裁量基金,資助值得支援的有前途的項目。 參賽者提出的解決方案必須主要由用於建築環境的生物材料組成;展示出該產品能夠成功透過現有技術生產及實施,且該產品/服務必須已經推出市場,不論是透過早期試點項目提供或是公開提供。 除了獎金、珍貴的曝光機會及分享經歷的機會外,得獎者還可享受以下資源,包括能夠獲取 Built by Nature 廣泛的領導者及合作夥伴網絡的指導支援、接觸潛在投資者及新市場、與全世界正面臨同樣挑戰及機遇的同行建立關係。透過促進大眾及行業對材料解決方案的潛在益處和應用的認知和教育,得獎者將能夠直接為 Built by Nature 的願景及使命作出貢獻。 申請截止日期為 2024 年 1 月 25 日,最終得獎名單將於 6 月 4 日公佈。有興趣的申請人可瀏覽 Built by Nature Prize 網站以了解更多詳情:https://builtbn.org/prize。  Built by Nature 簡介 Built by Nature 是一個由慈善資金支援的網絡及撥款基金,其使命是促進木材建築轉型,抱有實現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建築環境的願景。BbN 支援建築行業的領先開發商、建築師及工程師、資產所有者及管理人、投資公司及保險公司、城市領袖、學者、研究人員、非牟利組織及決策者,協助他們在建築環境中減碳並保護大自然。Built by Nature Fund 為能夠增加使用生物基材料及可持續木材的團隊及解決方案撥款,以改善其對氣候的影響,並協助他們克服最具挑戰性的障礙。https://builtbn.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665 加入收藏 :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攬12項建築大獎 豐碩成果 力證卓越

於2023環保建築大獎及 2022/23 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中連番獲獎 彰顯綠建設計優勢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1月14日 - 屢獲殊榮的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RLP Asia) 於過去兩星期斬獲共12個建築大獎,備受業界肯定。事務所於11月3日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及環保建築專業議會合辦的2023環保建築大獎頒獎典禮上奪得9個獎項,其後11月8日再獲頒2022/23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3個獎項。 RLP Asia副主席呂慶耀表示:「對於短時間內獲得多個意義非凡的行業大獎,我們深感榮幸,並將以謙卑的態度,繼續堅守事務所對可持續建築設計的信念與承諾。」 事務所於2023年度環保建築大獎中獲頒1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3個大獎及5個優異獎,得獎項目更橫跨多個類別。當中「十如」、「AIRSIDE」及「11天空 K11 ATELIER」獲得「大獎」;「十如」更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以表彰項目對可持續建築環境的積極貢獻。事務所由 2008 年起共獲得 35 個由香港及世界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的環保建築大獎。 事務所亦在2022/23 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上勇奪3項大獎。「AIRSIDE」及「譽林」分別獲頒商業建築及住宅建築類別「學會獎」,而「小欖綜合康復服務大樓」則在機構建築類別奪得「優異獎」。多年來,事務所已累計獲得16個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 另外,事務所資深建築師胡晞嵐亦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年度「青年建築師獎優異獎」。 由 2000 年起,RLP Asia 一直致力於可持續建築領域,擅長整體規劃、舊區重建、建築設計、淨零建築研究等開創性設計,以面向未來的遠見、豐富的專業經驗及高標準、高質素的完成度,在行內備受推崇,所參與的環保設計項目遍佈全國及亞洲其他城市,在不斷突破傳統界限中穩步發展。 副主席呂慶耀說道:「是次榮獲的獎項涵蓋多個建築類別、環保設計、淨零建築研究等不同面向,印證RLP Asia在綠色建築領域的領先地位,亦是對設計團隊努力推動環保設計的認可。我們多年來致力以『健』築概念樹立新標準,推動行業邁向更可持續的未來,並為人與社區設計更宜居、更美好的城市空間。」 RLP Asia 所有獲獎項目為: 2023年度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環保建築大獎 大獎Grand Award 桂林 十如 —— 桂林山水文化與智慧新型工業的完美結合;設計團隊以尊重自然、人文的謙卑態度,一改大眾對傳統工業的舊有印象,巧妙修復受損地塊,將先進技術、可持續發展及生命為本的理念相融合,為員工營造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展現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現代「智」造業。 除獲頒大獎外,十如更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以表彰項目對可持續建築環境的積極貢獻。 香港 11 天空 K11 ATELIER —— 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糅合零售、餐飲及娛樂的大型綜合發展11天空內的甲級辦公大樓,透過創意設計重新定義健康辦公空間;團隊將可持續元素融入到由項目設計、建造到營運的建築全生命週期當中,將成為世界矚目的新地標,並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動發展。 香港 AIRSIDE —— 位於東九龍啟德機場原址上的綠色甲級辦公大樓及零售娛樂文化綜合發展,樹立可持續發展CBD 2.0的智慧商業設計新標準。團隊透過設計提升企業價值,重新聯結人、社區與自然,實現創新科技與建築的無縫連接,體現團隊建設低碳城市生活的決心。 優異獎Merit Award 香港 稅務中心 —— 位於啟德發展區的可持續辦公大樓,優先考慮員工在工作環境的健康與福祉,並加入多種節能、節水等環保設計,延續社區「綠脈」概念,以更友好及面向未來的形象融入社區中。 香港 小欖綜合康復服務大樓 —— 一個以生命為本、舒適宜人的復康中心;設計團隊強調親生物體驗,善用周邊自然環境、日光及自然通風,將自然無縫融入「健」築之中,提升居住環境的可持續性,並根據院友獨特需求進行設計,錯落有致的佈局為他們提供更多休憩公共空間,創造更開放包容的康復環境。 香港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區第1A批次發展8、9號大樓 —— 兩座以「綠化共享」為概念的濕實驗室大樓;設計重視用家身心靈與自然環境的融合,鼓勵互相協作與交流;大樓均採用自動垃圾收集系統;高效能區域冷卻系統與天台太陽能板有助產生1%的樓宇用電。 香港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區第1A批次發展11號大樓 —— 一棟以共享住宅為概念、注重可持續發展及高效能的綠色住宅建築,融入創新智慧及對生態友好的低碳設計,並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有效減少碳排放,鼓勵住戶養成可持續的綠色生活方式。 以成果為基礎的跨專業推進淨零建築設計框架 —— 團隊對該框架進行深入研究,包括垂直微氣候規劃、智能調節適應舒適策略及面向未來的親生物設計,並運用於事務所獲獎未來辦公大樓設計Treehouse當中,在高密度城市中實現淨零排放。團隊定期邀請持份者參與反饋,框架將繼續與時並進,在權衡潛在環境、社會和經濟因素下,制定一套可應對成本、技術、監管和文化等挑戰的碳中和設計策略。 2022/23 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 香港建築師學會獎(境內) -(商業建築) 香港AIRSIDE —— 位於啟德機場原址上的甲級辦公大樓及零售綜合發展,樹立可持續智慧商業設計新典範,為香港首個獲得7大綠色及智慧建築認證的項目,實現創新科技與建築的融合。 團隊利用退台式建築佈局,打造裙樓空中花園,成為公眾休憩娛樂的場所,可俯瞰鄰近社區景致。項目綠化覆蓋率達36%,不同形式的綠化設計佈局於大樓各處。多層零售空間利用大面積中庭天窗引入自然光,有效降低用電量,減少碳排放。 AIRSIDE亦是香港首個採用區域供冷系統的商業項目,無須安裝冷卻塔而騰空的屋頂空間設置了全港商廈最大型的太陽能系統,為大樓提供再生能源。 香港建築師學會獎(境內)- (住宅建築) 香港 譽林 —— 設計團隊打破常規,將親生物設計與建築完美融合,打造以庭院為核心的宜居「城市森林」。 「自然近在咫尺」的綠色空間不僅讓住戶能多親近大自然,感受樹木與植物的四季更迭,更能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多維度立體垂直綠化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隔噪音,提高空氣品質,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周邊社區微氣候,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另外,住宅單位陽臺及廚房窗戶設有種植區域,住戶可自由栽種植物、蔬菜或香料,在家輕鬆實現「農場到餐桌」的低碳餐飲方式。 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境內)- 機構建築 香港 小欖綜合康復服務大樓 —— 以生命為本的設計重新定義復康院舍的概念,優先考慮院友及員工的福祉和尊嚴,打造如家一般輕鬆舒適的治療場所。 大樓設計注重親生物元素,順應山勢分為高、低兩座,其中高座地面層與低座屋頂花園相連,上下錯落的佈局將更多自然光引入室內,促進自然通風;配合院友特別需求,打造靈活多元生活空間,鼓勵院友多進行社交活動,早日康復。 香港建築師學會青年建築師獎 - 優異獎 胡晞嵐 —— 在RLP Asia 任職資深建築師,畢業於香港大學,由2016 年加入事務所後,積極參與行業展覽及競賽,展示出色的建築設計才華,並為香港建造業及建築環境奉獻自己的力量。 Hashtag: #RLPasia #DesignBetterLife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RLP Asia) 專注於以生命為本、面向未來的設計,屢獲國際殊榮。公司於 1976 年在香港成立,為可持續建築的先驅,名聞全球。 RLP Asia擁有超過 47年的行業經驗,其代表性作品遍及全球各地,類型包括綠色建築、總體規劃、公共交通導向開發TOD和室內設計。憑藉在中國的深厚根基及廣闊的國際視野, RLP Asia與許多世界領先的開發商、政府機關和機構合作,在高密度的城市環境中將客戶的價值觀融入生活,並為使用這些空間的人們和社區 「設計更美好生活」。 www.RLP.asia| @RLP.asia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87 加入收藏 :
ERCO香港通過新的辦事處和沉浸式體驗中心,提升建築照明體驗

新的ERCO香港辦事處設有沉浸式體驗中心,展示其創新的照明解決方案。此次搬遷表明ERCO致力於提供卓越的服務,並利用最先進的照明解決方案來改進建築設計。有興趣參觀體驗中心、參加獨家照明研討會、深入瞭解最新趨勢和技術的行業專業人士,可以聯繫ERCO香港。 香港2023年11月1日 /美通社/ -- 全球建築照明解決方案領導者ERCO欣然宣佈,將其香港辦事處遷至採用最新技術的新設施。此舉是ERCO持續承諾的一部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為其在港澳台市場的寶貴客戶,提供卓越服務和創新照明解決方案。 新的ERCO香港辦事處,位於香港北角英皇道383號15樓01-02室,這讓ERCO處於有利位置,能夠為其尊貴的客戶和商業合作夥伴,帶來更大的訪問便利。這次戰略性搬遷加強了ERCO的決心,即擴大影響力,並且進一步支持港澳台地區不斷增長的建築照明解決方案需求。 新辦事處的亮點在於全新的體驗中心,這是一個讓人身臨其境的空間,被設計用來展示ERCO的創新照明技術和解決方案。體驗中心為訪客提供沉浸式旅程,他們可以借此親眼目睹ERCO的照明系統如何與建築和諧相融,對空間予以凸顯與改造。作為一個激發靈感的中心,體驗中心邀請建築師、設計師和照明專業人士,來探索ERCO照明解決方案的無盡可能性,為他們的項目獲得靈感,在設計界促成創意合作。 ERCO港台澳地區經理Keith Cheng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揭開我們的新香港體驗中心的面紗。此次搬遷使我們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並能創造一個空間,讓他們在其中體驗ERCO照明解決方案的變革性力量。體驗中心將能激發建築師和設計師在他們的項目中,重新想像光的可能性。」 ERC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Jack Tan評論說:「我們香港辦事處的搬遷和增添體驗中心,表明我們致力於在港澳台地區,推動創新和提供卓越客戶體驗。搬到這個新設施展現了ERCO的承諾,即提供採用最新技術、能夠改進建築設計的照明解決方案,我們很高興能夠為我們的客戶提供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為了慶祝新辦事處和體驗中心的開放,ERCO香港將會為建築和設計兩大領域的行業專業人士,專門舉辦一系列獨家照明研討會。這些研討會將能讓參與者深入瞭解最新的照明趨勢、技術和應用,使他們能夠在他們的項目中,充分發揮ERCO照明系統的潛力。與會者還將獲得與ERCO專家團隊進行互動的寶貴機會,為他們的照明項目獲取寶貴的知識和指導。 想要預約參加照明研討會,或是探索沉浸式體驗中心,有意者現在能夠聯繫ERCO香港團隊,電話:+852-3165-8780,電郵:info.hk@erco.com。 ERCO簡介 ERCO是高質量和數字建築照明領域的國際專業公司。該家族企業成立於1934年,業務遍及全球55個國家,擁有獨立的銷售機構和合作夥伴。 ERCO認為光乃是建築的「第四維度」,因此也是可持續建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光有助於改善社會和建築,並能支持保護我們的環境。ERCO Greenology®是ERCO可持續照明的企業戰略,把生態責任與技術專長結合到一起。 在德國呂登沙伊德的燈具工廠,ERCO專注於光度、電子與可持續設計,開發、設計和製造燈具。ERCO的產品主要被用於以下應用領域:辦公、文化、公建設施、商業零售、宗教、私宅、公共場所、酒店餐飲等領域。ERCO照明專家支持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和設計師,讓他們用高精度、高效和可持續的照明解決方案,將他們的項目變成現實。 如果您需要有關ERCO的更多信息或圖像材料,請訪問www.erco.com/presse。我們還可以為您提供關於全球項目的材料,以便您進行媒體報道。 媒體聯繫人:Adena Ang亞太和中東地區營銷主管地址:新加坡合樂路93號#03-532郵編:160093電話:+65-6305-4019電郵:a.ang@erco.com網址:www.erco.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51 加入收藏 :
來一場宜蘭厝深度旅行!知名建築師黃聲遠民宅作品「壯圍張宅」引進Noodoe充電服務

宜蘭2023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沿著台二線貼著海岸向前駛去,彎進夾在飽滿金黃稻浪之間的鄉道,夏日清晨的日光順著樹梢,自然流淌在灰瓦斜屋頂與紅磚牆上,靜靜佇立在宜蘭寬闊田野與鬆軟土地之間的壯圍張宅,是民宿主人張大哥兒時閩南式四合院的生活回憶,更是與知名建築師黃聲遠一同構築、充滿「宜蘭味」的家。 連結人與土地情誼的「宜蘭味」 穿過鵝卵石砌成的門廊,民宿主人張大哥總會在盛夏準備冰涼的西瓜迎接旅人們,映入眼簾的樸拙紅磚牆,與清水模牆面和實木地板交融成溫馨質樸的室內空間。張大哥構思壯圍張宅時,以傳統平房的概念出發,在「回」字型的閩式合院建築奔跑、爬上磚瓦堆疊的屋頂玩耍,是小時候對「家」的記憶。 壯圍張宅本是自宅,最初的空間規劃皆以家居生活為考量,待小孩紛紛長大後才轉為經營民宿,「婆婆房」、「千金房」即是依照家庭成員原本的生活空間命名,讓都市的旅人們可以帶著家人深度體驗宜蘭厝生活,在壯圍張宅的屋簷下,細細感受蘭陽田野自然親透的風土地貌與紋理。 與知名建築師黃聲遠的相識與相惜 民宿主人張大哥在申請政府宜蘭厝專案時,偶然結識當時甫回國的黃聲遠建築師,黃聲遠設計的建築沒有過多裝飾,卻有著濃濃的人文溫度,兩人理念一拍即合,即便宜蘭厝專案申請名額已滿,張大哥仍堅持希望由黃聲遠操刀,經歷六年從無到有的耐心打造,一點一點孕育出有生生命力的家屋。 壯圍張宅以紮根在真實生活的理念出發,透過自由開放的建築設計打破空間侷限,引入田野風景與自然光,將「家」的溫度注入宜蘭厝的每一個角落,張大哥笑說,「即便到現在,黃聲遠建築師每年都會回來待上一段時間。」讓人感到安心、無拘束地好好待上一陣子,就是家的魅力所在。 傳統閩式合院建築元素 「紅磚、灰瓦、斜屋頂」是宜蘭厝典型的建築元素,壯圍張宅巧妙地將整合公共區及界定私密區的兩片屋頂上下拉開,水平屋簷下開放的天井與走廊,從客廳回房間時能經過半個戶外,創造了與家人共同分享的聚集空間,「回」字型的建築設計是日常生活的蔓延,更在許多共有的傳統生活回憶中,加入許多建築師匠心獨具的巧思。 天井、天景 壯圍張宅採用挑高天井設計,讓清透的日光巧妙延伸進屋裡的每一個角落,極佳的採光使屋內不必開燈就能維持光亮,柔和平光也能避免陽光直射時的陰影反差,同時降低室內溫度,即便在溽暑悶熱的天氣裡,仍隨時保持涼爽舒適,打造出「會呼吸的房子」。 引進Noodoe智慧充電服務 談及安裝Noodoe智慧充電樁,民宿主人張大哥認為,「宜蘭雖然距離台北不遠,卻有許多客人專程來放鬆長住,民宿有自己的充電樁,就不必擔心電量問題,電動車在未來勢必成為主流的交通方式,充電樁就會成為各家民宿的必備設施。」 對旅人來說,壯圍張宅就像是旅人們在宜蘭的家,放慢步調的「Staycation」近來已成為人們更為偏好的旅行方式,Noodoe友善的充電體驗與服務,讓旅人省去為電動車電量四處奔波的煩惱,才能真正慢下來,深度體驗在地「宜蘭味」。 了解更多 Noodoe: https://bit.ly/3rwZvEB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640 加入收藏 :
華營建築公佈中期業績
發表時間 :
2024 年 12 月 2 日 (星期一) 農曆十一月初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