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建築」新聞搜尋結果, 共 818 篇 ,以下為 217 - 240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Rio Tinto與AMG Metals & Materials合作評估印度低碳鋁項目

倫敦2025年4月18日 /美通社/ -- Rio Tinto與能源轉型方案供應商AMG M&M簽署諒解備忘錄(MOU),共同評估在印度開發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一體化低碳鋁項目的可行性。AMG M&M由Greenko和AM Green的兩位創辦人推動成立。 雙方將共同考慮開發一座每年最高達100萬公噸(Mtpa)產能的原鋁冶煉廠,以及每年200萬公噸產能的氧化鋁生產設施,兩者均由風能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電,並由抽水蓄能技術穩定電力供應。該項目將包括一項研究,以評估在印度一個具優勢的地點設立首階段每年50萬公噸產能的原鋁冶煉廠的可行性。 力拓鋁業(Rio Tinto Aluminium)行政總裁Jérôme Pécresse表示:「這項研究是我們擴大全球低碳鋁業務版圖的重要一步,同時亦讓我們探索在新興市場推動項目發展的新方式與機遇。與AMG Metals & Materials合作,讓我們能夠評估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發展具成本效益且負責任的鋁生產。印度具備快速的經濟增長及策略地位,是這項潛在項目的理想選址,亦符合我們建立一個在全球更具多元性和韌性的鋁業業務的長遠願景。」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AMG M&M將與Greenko合作,研究一項具穩定性的可再生能源方案;同時,Rio Tinto將探索一個具商業可行性的氧化鋁解決方案。 該研究還將評估冶煉技術選項,以確定該項目的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AMG Metals & Materials及Greenko集團總裁Mahesh Kolli表示:「在過去幾年,我們已經成功交付了多種脫碳解決方案,包括電力、分子、化學品和燃料。我們很高興能將這一成果進一步擴展至材料領域。這份諒解備忘錄有望提供急需的低碳金屬,並能大規模推動全球供應鏈中的脫碳舉措,涵蓋汽車、建築、消費包裝等多個領域。」 AMG Metals & Materials簡介 AMG Metals & Materials由Greenko Group兩位創辦人成立,他們同時也是印度領先能源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Greenko集團的創辦人之一,並且是全球脫碳解決方案供應商AM Green的創辦人之一。Greenko擁有10 GW的短期運營可再生能源產能,涵蓋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並正在印度建設100 GWh的單循環儲能容量。 AM Green正在印度多個地點開發低碳氨項目,目標在2030年前達到每年500萬公噸的綠色氨產能。 其首座正在建設中的工廠位於卡金達(Kakinada),預計擁有每年100萬公噸的綠色氨產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符合RFNBO標準的綠色氨設施之一,並支持印度及經合組織市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努力。 AM Green亦正在開發淨零分子與化學品 (包括綠色氫氧化鈉、電子甲醇、烯烴、生物燃料)的生產能力,為難以滅排的行業實現脫碳。詳情請瀏覽www.amgreen.com 聯絡方法 AMG Metals & Materials Suheil Imtiaz公共事務與策略傳訊suheil.m@amgreen.com Rio Tintomedia.enquiries@riotinto.com    傳媒關係:  傳媒關係:  傳媒關係:  英國  澳洲  加拿大 Matthew Klar  Matt Chambers  Simon Letendre  手機:+44 7796 630 637 手機:+61 433 525 739 手機:+1 514 796 4973 David Outhwaite  Michelle Lee  Malika Cherry  手機:+44 7787 597 493 手機:+61 458 609 322 手機:+1 418 592 7293 Rachel Pupazzoni  Vanessa Damha 手機:+61 438 875 469 手機:+1 514 715 2152 傳媒關係:  美國  Jesse Riseborough  手機:+1 202 394 9480 投資者關係:  投資者關係:  英國  澳洲  Rachel Arellano  Tom Gallop  手機:+44 7584 609 644 手機:+61 439 353 948 David Ovington  Amar Jambaa  手機+44 7920 010 978 手機+61 472 865 948 Laura Brooks  手機:+44 7826 942 797 Weiwei Hu  手機:+44 7825 907 230 Rio Tinto plc  Rio Tinto Limited  6 St James's Square Level 43, 120 Collins Street London SW1Y 4AD(倫敦) Melbourne 3000(墨爾本) 英國 澳洲 電話:+44 20 7781 2000 電話:+61 3 9283 3333 於英格蘭註冊 於澳洲註冊 編號:719885 ABN 96 004 458 404 riotinto.com分類:一般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385 加入收藏 :
從高松出發探索日本秘境:避開人潮、體驗道地風景

旅日新困境:擠爆的熱門城市讓你心累了嗎? 隨著日幣貶值的旅遊熱潮,東京、大阪等熱門城市已被遊客淹沒。網友分享假期間的成田、羽田及關西國際機場通關需排隊長達2小時!星宇航空更是在近期開通了直飛神戶的航線,可見日本旅遊的需求仍舊供不應求。但何必跟著人潮擠在一線城市?FineDayClub建議您不妨考慮從位於香川縣的高松機場入境,不僅人少還能享受更道地的日本體驗。 香川驚喜:秘境之旅從高松起飛 台灣直飛高松不用3小時,目前華航、日航和星宇皆有直航。高松機場位於「四國門戶」的香川縣,自瀨戶大橋開通後交通更加便捷。這裡不只是讚岐烏龍麵的發源地,還有被米其林指南評為三星的栗林公園。除了香川縣的知名景點外,您還可以輕鬆探索瀨戶內海周邊地區,是適合深度旅遊的地點。 獨特體驗:走訪不一樣的日本 l   夜宿古城:丸龜城尊榮一日城主體驗 想過在日本古城過夜嗎?在香川丸龜城的「延壽閣別館」,您將成為一日城主。搭乘人力車抵達這座400年歷史的國寶級城堡,欣賞震撼的和太鼓表演,在夜晚包場的天守閣內聽古城傳說。晚餐享用瀨戶內海珍饈,隔天換上和服體驗團扇製作與煎茶道,FineDayClub為您重現江戶時代貴族生活。 l   隱世天堂:瀨戶內海無人島康養度假 想要真正遠離人潮嗎?在瀨戶內海的無數島嶼中,鯨魚島如一顆隱藏的明珠,每天僅接待一組客人。從宇野港乘船30分鐘,即可抵達這片私人天堂。入住豪華帳篷或小木屋,參與海邊瑜伽、森林浴或精油按摩,讓身心在大自然中完全放鬆。夜晚在星空下品嚐專屬主廚料理,感受遠離塵囂的寧靜時光。 l   清酒聖地:從高松出發探訪獺祭之鄉 高松機場是前往山陽地區的起點,FineDayClub帶您踏上獺祭朝聖之旅。參訪台灣人熟知的獺祭旭酒造,深入了解「二割三分」的釀造秘辛,品味其純淨風味。沿途還可探索倉敷美觀地區的白壁小鎮風情,夜宿建築大師坂茂設計的下瀨藝術花園別墅,在極簡空間中欣賞瀨戶內海壯麗景色。 遠離擁擠重新感受日本之美 知道大家想去日本的心情擋也擋不住,但不如換個地方,遠離人潮洶湧的一線城市,探索日本的秘境之美。FineDayClub的私人客製旅行,根據您的需求量身打造的旅遊體驗,不用辛苦爬文規劃或只能選擇既定套裝行程,只需一通電話或一則訊息,就能踏上一趟與眾不同的日本之旅,發現更多令人著迷的面貌。

文章來源 : FineDayClub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752 加入收藏 :
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成立10周年誌慶活動──中小微企供應商開放日

澳門2025年4月17日 /美通社/ -- 金沙中國周四於澳門倫敦人®舉辦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開放日,為其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成立10周年誌慶活動之一,吸引共250名本地供應商出席。 一眾主禮嘉賓周四於澳門倫敦人出席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開放日;活動為其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成立10周年誌慶活動之一。 金沙中國與澳門中華總商會於2015年推出「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旨在促成更多現有及新的本地供應商與金沙中國達成合作,透過重點扶持三類本地企業,包括小微企、澳門製造企業及澳門青創企業,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扶持中小微企的政策的同時,展現公司長期支持本地供應商發展的承諾。 開放日為一眾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包括獲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企業認證計劃》認證的本地創科企業,提供與金沙中國採購團隊面對面交流接洽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公司各部門的採購商機。現場設置了多個專項攤位,涵蓋食材及飲品、外包服務及物流、市場推廣及印刷品、科技產品及博彩設備、酒店營運產品及家具、設施管理及建築工程。今年活動另增設認證科技企業配對專場,讓本地科企了解金沙中國的採購要求;而金沙採購學院則設置了櫃檯,向現場供應商介紹費用全免的培訓課程並設即場報名。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鄭君諾表示:「見證金沙中國『中小微企合作計劃』邁進十周年里程碑,並透過『供應商開放日』活動實踐『以大帶小、共創繁榮』理念,為本澳中小微企及供應商搭建高效對接平台,深感榮幸。過去十年間,金沙中國持續推出多元化實質舉措扶持本澳中小微企,緊貼市場動態與需求靈活調整策略,以創新思維推動多方共贏。誠摯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指引、澳門中華總商會作為堅實的合作夥伴與橋樑,以及本澳中小微企歷年的積極支持,共同印證本澳發展的豐碩成果。」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許樂敏表示:「中小微企業是澳門經濟的根基,帶動好中小微企發展,就是掌握讓澳門經濟繁榮的其中一把『金鎖匙』。自2015年金沙中國與本會聯合推出『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以來,我們雙方始終秉持『以大帶小』的理念,緊密協作、攜手共進。『以大帶小』這種『授人以漁』的支持模式,正是澳門工商界團結互助的縮影,更體現了澳門工商界『共生、共贏、共榮』的協作精神。這一合作計劃的意義,也早已超越單純的商業採購,成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助推器』。讓我們以今日為新的起點,金沙中國有效繼續推動本地中小企採購計劃,與澳門各界齊心協力,將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 出席周四活動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處長楊毅、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代局長許耀明、澳門生産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關治平、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經貿及企業拓展處梁禮珊經理、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許樂敏、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負責人吳聰、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鄭君諾,以及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採購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蔡立。 除了是次開放日外,其他誌慶活動包括於澳門威尼斯人®舉辦的草堆街優選企業美食巡禮、金沙物美嘉年華、金沙採購學院培訓課程、金沙卓越供應商頒獎禮及認證科企外訪交流活動等。 此外,為進一步協助本澳中小微企數字化轉型,金沙中國將於今年開辦「中小企線上營銷能力培訓課程」,旨在教授中小微企掌握新媒體直播營銷技巧,了解澳門直播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公司亦全力支持於今年八月舉辦的「2025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助力年青人實現創業夢想,推動創新元素注入本地產業,為澳門實現經濟多元貢獻力量。 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旨在透過不同舉措應對本澳中小微企的實質需求,重點項目包括於2017年推出、由財務支持、邀商配對及培訓與發展三大部分組成的F.I.T. 「飛騰」本地中小微企支援計劃。去年,金沙中國的採購總額達澳門幣152億元,當中本地採購佔84%(即澳門幣128億元),中小微企總採購金額則逾澳門幣46億元。 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採購合作計劃展現金沙中國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同時積極配合澳門特區政府優先本地採購及扶持中小微企的政策。金沙中國視本地供應商為緊密合作夥伴,此計劃亦是金沙中國供應商關係管理策略的措施之一,引領公司長期支持本地供應商的策略方針。 關於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1928,「金沙中國」或「公司」)是一所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金沙中國是澳門最大的綜合度假村經營商,於路氹金光大道上設有澳門威尼斯人®、澳門百利宮®、澳門巴黎人,以及澳門倫敦人® 等物業項目,同時擁有及經營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金沙酒店。公司旗下的各綜合度假村集合多樣化的娛樂消閒、商務設施及客運業務,包括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各式餐廳食肆、購物中心、於威尼斯人綜藝館、倫敦人綜藝館、威尼斯人劇場、巴黎人劇場、倫敦人劇場及金沙劇場舉行的世界級娛樂表演,以及來往港澳的金光飛航高速渡輪服務。公司在路氹金光大道的各物業發展項目,堅定並持續地為建設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貢獻力量。金沙中國是全球度假村發展商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LVS)的附屬公司。 如欲索取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網頁https://hk.sandschina.com/index.html。 傳媒查詢: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 企業傳訊部胡美寶電話:+853 8118 2268電郵:mabel.wu@sands.com.mo  鄭文軒電話:+853 8118 2054電郵:jesse.chiang@sands.com.mo 250名本地供應商代表周四出席於澳門倫敦人舉行的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開放日。今年活動為一眾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包括獲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企業認證計劃》認證的本地創科企業,提供與金沙中國採購團隊面對面交流接洽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公司各部門的採購商機。 250名本地供應商代表周四出席於澳門倫敦人舉行的金沙中國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開放日。今年活動為一眾本地中小微企供應商,包括獲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科技企業認證計劃》認證的本地創科企業,提供與金沙中國採購團隊面對面交流接洽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公司各部門的採購商機。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96 加入收藏 :
MONTAGUT LATITUDE 春夏高爾夫球系列 展現優雅風範

  夢特嬌 2025 春夏MONTAGUT LATITUDE高爾夫系列,融合高科技面料、時尚剪裁與卓越機能,讓高爾夫運動不僅展現優雅風範,更兼具舒適實用。 本季靈感來自品牌發源地「法國」,以象徵優雅與建築美學的艾菲爾鐵塔為設計核心,運用簡約線條與幾何排列,勾勒現代感十足的高爾夫服飾,為熱愛高球運動的玩家打造兼具靈活度與風格的時尚戰袍。 高機能面料  全天候應對 MONTAGUT LATITUDE高爾夫系列採用高科技機能面料,提供吸濕排汗、抗 UV、防潑水等多重防護,確保高球玩家在不同天候條件下都能保持乾爽舒適。高彈性布料提供極佳的伸展性,讓揮桿動作更流暢自如,無拘無束地享受每一次揮擊。 品味印花  展現個性風格 告別單調沉悶,本季將鮮豔色調與經典中性色巧妙融合,並融入低調奢華的幾何線條、重塑經典 LOGO 以及象徵巴黎精神的艾菲爾鐵塔圖騰,呈現獨具層次感的視覺效果。MONTAGUT LATITUDE不僅打造專業運動裝束,更讓每一位高球愛好者在球場上展現獨特品味。 俐落剪裁  優雅詮釋高球時尚 極簡線條搭配俐落設計,微立領 Polo 衫與彈力修身長褲成為本季亮點,完美平衡運動機能與時尚感,讓球場穿搭更顯從容優雅,展現自信風采。  

文章來源 : 卓越創意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465 加入收藏 :
虹彩光電於Touch Taiwan 2025展會大秀多項突破性技術 超寬色域表現宣告彩色電子紙全新時代來臨

【114年4月16日,台北訊】全球膽固醇液晶(ChLCD)技術領導者虹彩光電(IRIS Optronics)於4月16日至18日的Touch Taiwan展會中,正式亮相其最新的技術成果,其中包括全球首創的超寬色域彩色電子紙顯示幕、先進的ChLCD與光電技術整合解決方案,以及可進行大尺寸拼接的模組化顯示器。這些創新技術的推出,不僅提升了顯示效能,更符合綠色環保和高效能的未來需求,象徵彩色電子紙應用將開啟全新的發展高峰。而虹彩光電的展示也標誌著「真全彩、超寬溫、零碳排」顯示技術在多元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智慧顯示器的未來提供了嶄新的解決方案。   突破性膽固醇液晶技術,引領全彩電子紙應用新紀元   虹彩光電的創新成果,深植於其對ChLCD技術的研發實力。虹彩光電董事長廖奇璋博士表示:「我們已經累積了200項全球專利,這些突破性技術進一步鞏固了虹彩光電在真全彩電子紙領域的領導地位。」虹彩光電不僅成功突破傳統電子紙的技術局限,更透過ChLCD與光電技術的整合,提供了符合商業需求及ESG標準的高效解決方案。這些技術不僅滿足了業界對節能、環保的需求,還具備更強大的視覺效果和應用範疇,為全球顯示產業開啟了新的未來。   超寬色域與創新整合技術,提升顯示性能與應用範圍   虹彩光電持續突破ChLCD技術的極限,進一步提升顯示效能。其超寬色域技術透過提升面板反射率與對比度,顯著改善在強光與室內環境下的顯示效果,不僅強化色彩表現,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實現顯示與節能的完美結合,提供了卓越的視覺體驗。今年展會中,虹彩光電展示多項創新整合技術,包括全球首發的「Ming Display 2.0」,可將ChLCD與商用LCD螢幕結合,實現電子紙節能模式與LCD動畫播放的雙重功能;另一重磅級創新「InfinityDisplay®」,則是一款內嵌太陽能發電功能的全彩零功耗顯示器,此技術結合ChLCD與商用太陽能板,不僅能反射環境光以顯示影像,亦可回收可見光以外波長的光能並轉換成電能儲存使用,無需外接電力或專業安裝,有陽光的地方即可自給自足,展現虹彩光電在永續顯示技術的堅強實力。   另一方面,虹彩光電的ChLCD技術還與紅外線攝影技術(IR Camera)進行整合,透過ChLCD的高穿透特性,將微型鏡頭巧妙隱藏於顯示面板內,使照護人員能夠遠端掌握被照護者的行為狀態,同時維持環境的自然氛圍,避免造成心理壓力或不適,提供更安心與貼心的照護體驗。   多元應用場景與大尺寸拼接模組,推動顯示技術全面升級   虹彩光電此次亦展示了大尺寸拼接模組技術,該技術專為需要大顯示面板的場景設計,能夠靈活拼接與戶外寬溫操作,滿足智慧城市及大型商業廣告等領域的需求。這一創新技術預示著未來ChLCD技術將進一步擴展應用範圍,並在多個領域中發揮關鍵作用。   此外,虹彩光電的全彩電子紙技術已突破傳統電子紙的應用限制,進一步拓展至醫美、智慧建築、智慧零售等多元領域。其高細緻顯示效果可以呈現出極為真實的皮膚質感、彩妝層次以及高品質印刷效果,極大地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這些應用場景的拓展不僅展示了虹彩光電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也凸顯了其在顯示產業中的創新領導地位。   推動ESG願景,創造永續的顯示未來   虹彩光電此次在Touch Taiwan 2025展會上展出的創新技術,標誌著公司在全球顯示產業的領先地位。未來,虹彩光電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推動ChLCD彩色電子紙在更多領域的應用,並與產業夥伴共同實現智慧、綠色和高效的顯示未來。虹彩光電的目標不僅是推動顯示技術的發展,更是致力於實現智慧ESG願景,為全球顯示產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文章來源 : 影響力量公共關係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997 加入收藏 :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以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從文化熬煮到世界建構》講座正式揭開序幕

台北(2025年4月16日)由瑞銀集團呈獻、The Art Assembly主辦,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欣然宣布:「2025年度展會正式啟動!」隨著過去數日一系列精彩活動接連登場,台灣藝文界齊聚一堂,共同迎接當代藝術的豐饒成果,台北當代亦於今日公布更多展會亮點,並釋出多項已預告專案與展區的進一步細節。本屆博覽會將於5月9日至1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5月8 日為VIP預展暨開幕式)。 2025年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於4月13日正式揭開序幕,展開一連串文化活動。主辦單位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特別邀請享譽全球的策展人、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一場座無虛席的公開講座。奧布里斯特於講座中從自身對策展職業發展的深遠影響談起,並延伸至他近年關注的研究主題,如電玩遊戲與人工智慧,內容廣博且深具啟發性。此次活動由明維教育基金會與《典藏ARTCO》雜誌鼎力支持促成。首次造訪台灣的奧布里斯特亦趁此機會走訪台北多家公立美術館與私人藝術基金會,親身與數十位來自不同世代的台灣藝術家與建築師對話交流,深入認識本地藝文生態。他更專訪導演蔡明亮、藝術家劉國松與袁旃等人,透過實地參與,體驗台北藝廊社群的豐富脈動與文化活力。奧布里斯特表示:「能夠在台灣親自見到我長期以來深感敬仰的藝術先驅,真的令人感到非常驚喜——包括導演蔡明亮,以及藝術家袁旃與劉國松。我的研究不僅聚焦於前輩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也關注當代年輕藝術家如何運用人工智慧與電玩技術開展創作,這兩個面向都帶來了豐富且深具啟發的成果。」 三大核心展區 經典對話當代 匯聚國際與亞洲藝術力量 台北當代設有三大核心展區。其中的「當代網域」(Galleries)展區,為來自台灣、亞洲及全球各地的知名藝廊提供重要展示平台,觀眾可欣賞多位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包括:喬治歐·莫蘭迪(Giorgio Morandi)無可比擬的靜物畫、賽·托姆布雷(Cy Twombly)的抽象表現主義,以及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對女性主義的詮釋(以上作品皆展出於 Karsten Greve,B05);湯姆·韋塞爾曼(Tom Wesselmann)與肯尼·沙夫(Kenny Scharf)的普普藝術(阿爾敏.萊希,B04)、米開朗基羅·皮斯托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貧窮藝術(常青畫廊,A16),以及李禹煥(Lee Ufan)的極簡主義作品(澡堂畫廊,C04)。觀眾亦可欣賞多位當代亞洲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正於全球舞台上發揮影響力,包括: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NF/NIEVES FERNÁNDEZ,C07)、安納多爾·雷菲克(Refik Anadol,PİLEVNELİ,B08)、森萬里子(Mariko Mori,澡堂畫廊,C04)、與阿尼什·卡普爾(Anish Kapoor,常青畫廊,A16)。 展會也值得關注的新銳之星包括:費利克斯·特雷德威爾(Felix Treadwell,DOPENESS ART LAB,A13)、高野綾(Aya Takano,Kaikai Kiki Gallery,B02)、安迪·費雪(Andi Fischer,Sies + Höke,B06)、克萊爾·塔布雷(Claire Tabouret)與布萊恩·卡爾文(Brian Calvin)(皆展出於 阿爾敏.萊希,B04)。當然也不能錯過台灣之光──幾位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備受矚目的台灣藝術家,包括:黃麗音、吳季璁(皆展出於 爍樂,C05)、陳界仁(大未來林舍畫廊,A11)、葉子奇(月臨畫廊,B09 與 亞洲藝術中心,A06),以及徐永旭(Art Space 3,A14)。 2025 年全新設立的展區「藝韻匠心」(Embody),則專為處於藝術、工藝與設計交界處的藝廊所設。焦點藝術家包括:2019 年 Loewe Foundation 工藝獎得主石塚源太(Genta Ishizuka,ARTCOURT Gallery,C12),以及 2022 年得主鄭多惠(Dahye Jeong,Soluna Fine Art,C13) 今年台北當代首度設立《新生維度藝術家獎》(Edge Artist Award),得獎藝術家將於公眾開幕日5月9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揭曉,旨在表彰參與「新生維度」(Edge)展區的傑出新銳藝術家,期待此獎項能夠激勵更多年輕藝術家勇於探索、挑戰自我,為當代藝術帶來更多元豐富的面貌。 曼谷藝術廳暨考艾藝術森林創始總監 Stefano Rabolli Pansera 表示:「能夠成為台北當代評審團的一員,我深感榮幸。台北當代是亞洲當代藝術動能最蓬勃的展會之一,這個區域正孕育著當今最具啟發性的觀點,成為全球美學創新最重要的實驗場域。」 台北當代設立「專業日」 聚焦藝術從業者深度交流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首度設立「專業日」(Professional Day),邀請策展人、美術館館長、藝術行政人員、藝評人與其他藝術專業人士齊聚一堂,促進與國際藝廊社群之間的連結與對話。「專業日」將以展場內的早午餐招待會揭開序幕,邀請台灣各大美術館、藝術機構及媒體的策展與文化工作者共襄盛舉。隨後將舉行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頒獎典禮、「亞洲雙年展現況」座談會,以及2025年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的特別分享,以上活動皆將於「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中舉行。台北當代誠摯邀請台灣藝術產業的專家,共同參與這一場具指標意義的文化交流,與來自全球的藝術界嘉賓進行深度對話。 思想串流論壇 全場次正式開放報名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著眼於藝術市場的發展,同時關注其所承載的思想脈絡與文化對話,2025年「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以「緣線交織」(Braided Strands of Fate)為主題,探討當今世界如何在文化與政治分歧中重新建立連結。論壇亮點之一為「亞洲雙年展現況」座談,確認與談人包括 2024 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 Nicolas Bourriaud、2024 釜山雙年展策展人 Philippe Pirotte 與 Vera Mey,以及 2025 台北雙年展策展人 Sam Bardaouil 與 Till Fellrath。 另兩場專題座談則聚焦於藝術的物質性與市場機制:「數位藝術與市場」將邀請藝術家蘇匯宇、張徐展、鄭淑麗、Shavonne Wang,與策展人Shao-An Huang對談;「再造工藝」則邀請策展人 Nicolas Tremblay、設計評論人Yoko Choy,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共同交流。上述兩場座談皆將設有貴賓專屬活動,包含展場導覽與專屬展區體驗。上述兩場座談皆將設有貴賓專屬活動,包含展場導覽與專屬展區體驗。為凸顯原住民族藝術作為台灣當代藝術的特色,台北當代亦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規劃兩場論壇:「全球原住民性」與「原住民藝術與國際雙年展」,將邀請策展人 Patrick Flores、X Zhu-Nowell、林怡華與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共同參與。 思想串流論壇所有場次現已開放報名,歡迎觀眾前往台北當代官網 www.taipeidangdai.com 預約席次。論壇免費開放參加,現場提供中英文同步口譯服務。 2025 亞洲藝術贊助人沙龍(YPA)專區展出最新收藏作品 自2023年起,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啟動「亞洲藝術贊助人沙龍」(Young Patron Assembly, YPA)計畫,旨在促進亞洲各地新世代藏家與藝術愛好者之間的連結與交流,彼此分享觀點與收藏經驗。該計畫自推出以來發展多元:2023年邀請藝術家陳敬元與王亮杰介紹其創作歷程;2024年則由藝術家吳美琪帶領一場互動工作坊。2025年,YPA 將於展會現場的快閃酒吧空間,首次舉辦聯合收藏展出。來自台灣的YPA成員將借展其收藏的當代藝術作品,展示台灣年輕收藏群體對藝術的詮釋與觀點,亦提供觀眾一窺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機會。已確認參展的藏家包括:Francise Chang、Tai-Wei Chang、Ivette Chiang、Tai-Wei Chang、Bryant Chao、Albert Chow、Yuyu Chen、YuChen Huang、Alan Li、Vincent Lo、Louis Liu、Matthew Shieh、Peiwei Tseng、Kelt Tobunluepop、Sophie Wang、Lee Yu、Vincent Yen。展出作品涵蓋 George Condo 到 Roman Ondak 等國際知名藝術家。  文化夥伴 廣受歡迎的「文化夥伴」今年再度回歸,邀請台灣具代表性的私人基金會與藝術機構參與,向公眾展示其在文化領域的豐富成果與藝術投入。今年的參與單位包括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呈現 Rebecca Baumann、吳逸寒、蕭珮宜三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以及首次參與的金車文藝中心(帶來藝術家莊佩欣的個展),秉持一直以來支持台灣新銳藝術家的一貫承諾。 「斷電」與「節點台北」兩大展區 作品與在地和科技緊密連結 台北當代將再度與文化部合作,舉辦第二屆「台灣藝術家特展」,本屆主題為「斷電」(Pulling the Plug),邀請三位活躍於科技與當代文化領域的藝術家,展出大型數位裝置作品:旅居巴黎的新媒體藝術家鄭淑麗將展出不斷變形的數位自我肖像,挑戰人工智慧演算法;藝術家蘇匯宇與新媒體團體XTRUX合作,以開源AI工具與傳統影像製作結合,詮釋媒體文化中的軍事宣傳;來自傳統紙藝世家的張徐展,則透過定格動畫,描繪白蟻因生態劇變而轉向啃食電纜的故事。三件作品共同傳遞出科技衝擊下的文化震撼與急迫感。  今年,台北當代將首度推出年度特展「節點台北」(Taipei Node),聚焦具全球潛力的台北藝術家。首屆主題為「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邀請藝術家李亦凡呈現三件關鍵作品,橫跨數位科技、網路資訊與人工智慧主題。李亦凡將代表台灣參加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此展也被視為其館藏預覽。他於2024年獲得洪建全基金會第八屆「銅鐘藝術賞」,目前於荷蘭Rijksakademie駐村,展覽由洪建全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臺北市文化局贊助。 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國際評審團遴選傑出新銳藝術家今年,台北當代首次設立《新生維度藝術家獎》(Edge Artist Award),表彰「新生維度」展區中表現優異的新銳藝術家。國際評審團將於展會現場綜觀整體參展藝術家後,於5月9日頒發獎項。獲獎者將獲得一萬美元獎金與公開表揚。評審團成員包括: 賴香伶(新北市美術館館長)、李玉玲(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Stefano Rabolli Pansera(曼谷藝術廳暨考艾藝術森林創始總監)、Mark Rappolt(《ArtReview》與《ArtReview Asia》總編輯),以及X Zhu-Nowell(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暨首席策展人)。

文章來源 : 頤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138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23 日 (星期一) 農曆五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