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工程師」新聞搜尋結果, 共 962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不研發me too產品 強茂ESD保護元件獲工程師青睞

台北2025年1月3日 /美通社/ -- 隨著人工智慧(AI)、高運算需求應用快速增加,所需傳輸的資料量越來越大,市場也愈發重視高速傳輸介面的安全性。在半導體領域深耕38年以上的強茂(PANJIT),洞察到在傳輸介面速率逐代倍增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安全性的要求持續增溫,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就越重要。 因此,強茂透過自家專利的元件設計搭配創新的封裝技術,推出兼具超低容值、小尺寸,並具備高防護力的ESD保護元件產品。而此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得到廣大工程師的認可,榮獲今年由EE Times Taiwan主辦的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Best Discrete of the Year」獎項的肯定。 立即查看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 超強防護力+小尺寸 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擁有眾多優勢 談到這顆獲獎的ESD保護元件,強茂董事暨營運長陳佐銘細數投入ESD保護元件研發的初衷。他表示,強茂先前只著重於大功率的保護元件,並沒有太多著墨於訊號端口的ESD保護元件。但看到高速傳輸介面,如USB4、Thunderbolt 5、PCIe Gen 6…等,每一代的傳輸速率不斷翻倍成長,先進製程晶片一直往微小化演進,訊號衰減與靜電放電防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於ESD保護元件防護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般傳統的ESD保護元件已無法提供晶片所需要的保護;以前最不用在意的ESD問題現在反過來變成卡關大魔王,由此可以窺見未來ESD保護元件的重要性與市場前景的可期待性。因此,強茂招兵買馬轉換設計平台投入開發,著力補齊「高速訊號」端口ESD保護元件產品,再搭配原本的大功率保護元件,如此就可提供客戶完整的Total Solution,目的就是要幫助工程師們解決目前與未來會碰到的痛點。 經過數年的研發與優化,強茂靠自家的專利突破技術trade off的限制,工程師在設計產品時無須再受制ESD保護元件傳統上防護力和寄生容值及尺寸上的權衡。強茂產品經理鄭嘉玲表示,強茂的ESD保護元件產品可從三個關鍵參數來分析究竟有多強大,(1) 在容值方面,因為具備最小的容值,可保持訊號完整性,不會因為用上ESD保護元件導致高速訊號失真造成通訊失效;(2) 低箝位電壓 (clamping Voltage) 代表可以宣洩越多ESD,能量保護效果越好,不會因為最小的容值就犧牲ESD保護元件箝位電壓特性,依舊保持最低箝位電壓,提供最好的靜電放電保護能力;(3) 維持高雷擊浪湧防護能力,之前的防護元件只要是容值低就沒雷擊浪湧防護能力,想要有雷擊浪湧防護能力就無法使用在高速訊號。這次我們可提供客戶同時擁有低容值與高雷擊浪湧防護能力的ESD保護元件,如此一來我們的高速訊號除了ESD外還可同時有EOS防護能力,可降低因 EOS導致的 RMA 率,提升產品可靠性。 鄭嘉玲指出,傳輸速度一直加快,ESD保護元件容值已成為現階段客戶選型的重要條件,強茂已著手將ESD保護元件產品的容值朝0.05pF進行,為下一世代做準備。依然會維持低箝位電壓提供主晶片最佳的保護,如此ESD保護元件的防護力能夠滿足市場所需。而強茂能夠讓ESD保護元件產品具備這個重要的特性,是由於強茂自設計產品階段開始,不僅充分了解市場的需求,並在晶圓、封裝方面都下足功夫,從IC設計到產品生產完整的過程中都親力親為,與合作夥伴持續溝通,才能有如此的成果。 不僅如此,尺寸也是強茂ESD保護元件產品的重要優勢。鄭嘉玲說明,現代各種應用終端裝置越做越小,傳輸介面的接頭也是如此,內部的元件更是需要微型化。目前主流的ESD保護元件尺寸為0402,從客戶的需求為前提來考慮,強茂認為,朝越小的尺寸演進,當然是越好的方向,因此除了朝0201與01005的尺寸發展外,整合也是一個可行的趨勢,獲獎的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即是整合型產品。 強茂的超低容值ESD保護元件產品屢屢突破各種設計門檻,在市場上拉高ESD保護元件的產品價值,並樹立其他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技術門檻,因此榮獲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Best Discrete of the Year」可說是實至名歸。陳佐銘很有信心地說道:「強茂開發產品時最大的自我要求是不做me too的產品,一定是以研發市場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為目標。因此,與競爭對手相比,這顆ESD保護元件各方面的參數表現,可以說相當令人驚豔。」 超前部署 滿足客戶未來需求 根據對市場的深入觀察,強茂已為ESD保護元件與其他產品線建立全面的發展藍圖。陳佐銘表示,由於花費許多心思關注市場與客戶現在及未來的需求,因此強茂一向秉持著超前部署的宗旨,規劃未來產品的走向。舉例來說,ESD保護元件產品未來將持續往更小尺寸、更低容值、更高防護力、箝位電壓更低的方向發展;同時產品也將延續高彈性特性。「我們將產品規格超前預備好,並早期提供給客戶測試,可以說是好整以暇地在等競爭對手。」陳佐銘笑說。 現階段,ESD保護元件產品線僅佔強茂總營收的4%,陳佐銘期許,ESD保護元件市場空間還很大,未來強茂將透過優秀的產品,並備妥相關技術人才,持續拓展國內外的市場;而今年ESD保護元件產品已有許多客戶導入設計,產品計畫明年量產,相信明年ESD保護元件產品線應可迎來豐碩的成果。 >> 訪問強茂官網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5 加入收藏 :
香港工程師學會推出首本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電子書

《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永續工程:香港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 集結香港超過40項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25日 - 香港工程師學會 (下稱「學會」)宣布推出首本介紹香港工程業界實踐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UNSDGs) 的電子書《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工程:香港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集結本港近年超過40個標誌性的公私營工程項目,對應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從工程師角度深入淺出作出分析,以展示項目的特點和前瞻性科技,並提高業界以至公眾對UNSDGs的認識,攜手以行動支持可持續發展。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工程師(左四)、 副會長兼工作小組顧問陳帆教授、工程師(右三) 、 工作小組主席郭偉信工程師 (左三)、工作小組成員陳善榮工程師(右二)、工作小組成員鄧社堅工程師(左二)、工作小組成員周嚴工程師(右一),及秘書長薛永恒教授、工程師(左一) 出席學會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電子書《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發布會。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馬紹祥工程師表示:「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建設所有人更美好和更可持續的未來,當中很多目標都與工程息息相關。今次推出《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冀可讓公眾及業界更了解不同工程專業如何同時顧及環境、社會及經濟,實踐可持續發展,包括在工程設計、建造、翻新、營運和再使用方面積極相互配合,使用電子控制系統、物聯網、推動新型工業化、自動駕駛技術、可持續的能源系統等。」 馬紹祥會長續稱:「上星期,副會長陳帆教授、工程師率團出席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分享香港工程界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所採取的行動,包括提升城市建設的韌性和可持續性。未來,學會將繼續致力提倡可持續發展,包括持續更新電子書,鼓勵業界分享相關項目,並加強工程師實踐UNSDGs的能力,努力為地球建設更美好及更可持續的將來。」 國際工程聯盟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IEA) 於2021年更新了《畢業要求和職業勝任力》(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GAPCs),以配合UNSDGs。作為IEA成員,學會正檢視把UNSDGs納入用作評審工程課程的《畢業要求》和申請成為會員所需的《能力標準》。學會新的《畢業要求》和《能力標準》預計於2026/27年實施。 另外,學會現正為《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電子書舉行封面設計大賽,旨在讓學會會員及公眾可一同參與此書的創作,增加對UNSDGs及可持續發展的興趣,作品提交截止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下午5時,詳情可瀏覽網址 https://www.hkie.org.hk/zh-hant/news/event_detail/679/ 。優勝作品有機會成為電子書下一版的新封面。 請按此連結瀏覽電子書《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附錄:《Engineered for Sustainability: Hong Kong's Contribution to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之香港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名單 範疇 工程項目 可持續發展目標1 消除貧困 江夏圍過渡性房屋 WEEE · PARK 可持續發展目標2 零飢餓 Farmunity 可持續發展目標3 良好健康與福祉 The Henderson 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 H Zentre太陽能集熱器系統綜合抽濕鮮風櫃 可持續發展目標4 優質教育 智惜用電 維港文化匯 俊和學生創新獎 可持續發展目標5 性別平等 Womenleaders@CW及築夢女生 女工程師事務委員會 可持續發展目標6 清潔飲水和衞生設施 飛機乾洗技術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 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 可持續發展目標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 巴士車頂太陽能發電板 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可持續發展目標8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 三跑道系統 北部都會區發展 可持續發展目標9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工業元宇宙 機電創科網上平台 圓方綜合人工智能示範項目 可持續發展目標10 減少不平等 「人人暢道通行」計劃 電費優惠計劃及無障礙設施/服務 可持續發展目標11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AIRSIDE 前皇都戲院重建及保育計劃 新田科技城 不停車繳費系統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香港海洋公園水上樂園 顯徑站 將軍澳跨灣連接路 可持續發展目標13 氣候行動 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 低窪地區抗水浸影響措施 可持續發展目標14 水下生物 「珍『識』水口」計劃 東涌河河畔公園 南丫發電廠 「聲盾」 可持續發展目標15 陸地生物 太古中央廣場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 南丫島生物棲息地多樣性調查 可持續發展目標16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綠色產品認證 S-Carbon數碼碳管理平台 可持續發展目標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環境績效約章 11 SKIES 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 Hashtag: #HKIE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813 加入收藏 :
工程師最擔心的健康問題:肥胖與焦慮成為頭號威脅

哲煜科技公佈了一項內部調查結果,顯示工程師們在職場中面臨的主要健康困擾。根據這項統計,肥胖與焦慮成為工程師們最擔心的健康問題,促使公司推出一系列旨在改善工程師工作環境與健康的措施。 哲煜科技最新推出的Podcast節目「口無哲攔」中,主持人深入探討了工程師們的三大主要煩惱,分別是肥胖、焦慮,以及其他與職場壓力相關的健康問題。節目中,邀請資深工程師分享開發軟體的心路歷程,同時邀請年輕世代的工程師談及如今面臨的擔憂與挑戰,其中談到在當前趨勢下,如何將現有的技能與其他技術結合,並產生新的技術,有助於提高工程師的不可替代性。然而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持續精進程式技術並不是件輕鬆的事,因此,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相當重要,節目中也請工程師分享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中排解壓力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議。 新Podcast節目「口無哲攔」:輕鬆了解軟體開發公司、工程師及專案經理 哲煜科技最新推出的Podcast節目「口無哲攔」,以平易近人的節目風格讓更多人了解軟體開發公司的運作、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以及專案經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透過這個節目,聽眾可以輕鬆了解科技產業,從真實的故事中學習到軟體開發的挑戰與機遇。 透過「口無哲攔」,哲煜科技希望打破外界對科技公司的刻板印象,展現活力與創新精神,同時以更生活化的主題讓更多人認識到工程師和專案經理的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 哲煜科技的使命與承諾 哲煜科技作為一家領先的科技公司,專注於軟體開發領域,致力於通過創新技術協助客戶建立全球級應用。公司秉持著關注員工福祉的理念,為員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環境與成長機會。未來,哲煜科技將繼續探索並引入更多健康措施,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充滿挑戰的工作環境中,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並發揮最大的潛能。哲煜科技官網:https://twjoin.com口無哲攔連結: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5%8F%A3%E7%84%A1%E5%93%B2%E6%94%94/id1760472530?i=1000664001494

文章來源 : 哲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332 加入收藏 :
勞動部高分署與企業攜手共育人才 讓領犬員華麗轉身成為儀電工程師

即將邁入中年的林瑞雪,因公司裁員而失業,透過參加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辦理的「室內及工業配線(產訓)班」,除了學習專業技術外,訓練期間又可至企業實務訓練,結訓後立即就業,讓她順利跨域成為儀電工程師,突破就業的困境。 林瑞雪曾擔任領犬員18年,主要在訓練犬隻,執行航空站查緝違規農產品工作,同時是臺灣首批赴美國夏威夷受訓的領犬員。因COVID-19疫情影響,國際航班頓減,業務量急縮,公司藉機加強犬舍硬體設配改善,讓瑞雪因此初步接觸了水電配線規劃,且對水電配線領域產生興趣。後因公司經營不善裁員而失業,為增強就業力,學習第二技能,經由就業中心介紹,報名參加職前訓練「室內及工業配線(產訓)班」課程。 由於瑞雪之前工作專長為寵物行為,在高分署訓練期間,初期接觸基本電子、電工法規、可程式控制實習等課程,經常跟不上進度,而感到有些挫折。但瑞雪利用下課時間,積極請教職訓師,經由職訓師的細心指導,漸漸跟上課程進度。在訓練期間瑞雪成功考取「工業配線丙級」、「室內配線丙級」等2張技術證照,結訓後順利進入燁輝公司擔任儀電工程師。瑞雪表示,高分署辦理的職業訓練課程,透過相當紮實的訓練規劃,不僅學習理論基礎,實務訓練更能銜接業界技術,讓她從零基礎學習到電工領域技能,順利轉換職場,成為一位儀電工程師。 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長郭耿華表示,分署辦理職前訓練課程,職類多元,招生職類有綜合銲接、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機電整合、旅遊從業人員、水電技術、網拍多媒體行銷、國際貿易行銷等多項職類,歡迎年滿15歲以上的待業者且想學習一技之長的民眾報名參訓,結訓後還會輔導就業,詳情可上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官網或臺灣就業通網站查詢。

文章來源 : 新人物傳媒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44 加入收藏 :
2024 年 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頒發超過 900 萬美元獎金予高中科學家和工程師

16 歲的 Grace Sun 憑一種新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在全球最大規模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 (STEM) 預科競賽中獲得 75,000 美元最高獎項。 紐約州塔里敦和華盛頓2024年5月20日 /美通社/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REGN)和科學促進協會 (Society for Science) 宣佈,肯塔基州列克星頓 16 歲學生 Grace Sun 在 2024 年 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Regeneron ISEF) 中榮獲最高獎項——以著名藥物研究人員、Regeneron 共同創辦人、董事會聯席主席、總裁兼科學總監 George D. Yancopoulos 命名之 George D. Yancopoulos 創新者大獎,獎金為 75,000 美元。該大獎賽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預科科學與工程競賽。其他最高獎項則頒發予研究二階錐規劃、微塑膠過濾以及針對癡呆症的多感官療法等項目。 恭賀 Krish Pai、Grace Sun 和 Michelle Wei——加州洛杉磯舉行的 2024 年 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博覽會上獲獎者 最高獎項得主分別在兩場頒獎典禮上接受了嘉獎:5 月 16 日舉行的特別頒獎典禮及 5 月 17 日上午舉行的盛大頒獎典禮。根據參賽項目的創意、創新和科學探究深度,決賽選手共獲得超過 900 萬美元的獎金。近 2,000 名來自美國 49 個州和全球近 70 個國家和地區的年輕科學家相聚一堂,角逐比賽的最高榮譽。 來自肯塔基州列克星頓現年 16 歲的 Grace Sun 勇奪桂冠,榮獲 75,000 美元的「George D. Yancopoulos 創新者獎」。她的研究項目聚焦於打造更優良的有機電化學晶體管,有望為新型電子裝置的開發鋪路,助力診斷和治療糖尿病、癲癇症和器官衰竭等嚴重疾病。Grace 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學方法來處理有機成分,從而克服以往阻礙類器官裝置在體內有效運作的難題,並顯著提升了其在實驗室中的表現。 來自加州聖何塞現年 17 歲的 Michelle Wei 憑藉旨在提升軟件運行速度和效率的研究成果,榮獲了 Regeneron 兩項 50,000 美元青年科學家獎之一。該軟件在機器學習、交通運輸和金融系統等多個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Michelle 的新方法包括迅速確定二階錐規劃問題的近似解,以及將初始錐體分割成更小的錐體。透過以上步驟,Michelle 的演算法較以往的方法有了顯著的提升。 來自加州德爾馬現年 17 歲的 Krish Pai 憑藉其利用機器學習識別可被改造成生物降解塑膠的微生物遺傳序列的研究成果,榮獲了第二項 50,000 美元的 Regeneron 青年科學家獎。 他名為「Microby」的新軟件,可掃描微生物數據庫,並找出哪些微生物能經過基因改造為生物降解塑膠。在測試中,他鑒定出兩種可透過基因改造形成可降解塑膠的微生物。據他估計,其成本將比傳統回收低十倍。 「祝賀 2024 年 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獲獎者」,科學界領袖學會暨《科學新聞》總裁兼行政總裁 Maya Ajmera 表示,「這些傑出學子所展現的創意和決心令我深受啟發。」來自全球各地、擁有不同背景和專業的這些學生,展現出眾志成城、團結協作可以解決當今世界最嚴峻挑戰的潛力。我為他們感到無比自豪。」 Regeneron ISEF 為全球最優秀和最具潛質的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一個國際舞台。透過這場比賽,Regeneron 和學會正著力培養下一代 STEM 領袖,助力其開創改善我們世界的解決方案。自 2020 年以來,Regeneron 資助了大約 240 萬名學生參加 STEM 體驗活動,有望在 2025 年實現其資助 250 萬學生的目標。 「今年 Regeneron ISEF 決賽選手的才智和潛力著實令人鼓舞,我衷心祝賀他們每一位取得的非凡成就」,Regeneron 聯席創辦人、董事會聯席主席、總裁兼科學總監 George D. Yancopoulos(醫學博士、哲學博士)表示,「像 ISEF 這樣的科學競賽對我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激發了我對抗擊疾病的熱情。我期待看到這些學生繼續突破科學技術的界限,為全人類創造積極和可持續的變化。」 競賽的其他頂級榮譽包括: 來自德州伍德蘭茲的 17 歲青少年 Justin Huang 和 Victoria Ou 憑研發一種利用超聲波去除水中微塑膠顆粒的新型過濾系統原型,榮獲 50,000 美元的 Gordon E. Moore 積極影響未來世代大獎 (Positive Outcom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在實驗室測試中,高頻聲波的聲學力能在單次過濾中去除懸浮於水中的微塑膠顆粒的比例介於 84% 至 94% 之間。學生現在正在努力擴大和優化他們的實驗系統。 來自香港的 17 歲學生 Ingrid Wai Hin Chan,憑藉其研發多感官療法治療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研究,獲得了 10,000 美元的 Craig R. Barrett 創新大獎 (Craig R. Barrett Award for Innovation)。她的混合治療應用程式將透過個人化、沉浸式虛擬實境環境,讓患者練習身體和認知技能。Ingrid 進行了一項為期八週的臨床研究,對象為六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士。研究發現,使用其原型機的患者,在認知功能的幾個方面均取得改善。她相信她的應用程式可以成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有效方案,尤其適用於難以獲得親身專業治療服務的患者。 15 歲的 Tanishka Balaji Aglave 來自佛羅里達州瓦里科,憑藉其研究一種針對柑桔青腐病的天然替代療法,獲得了 10,000 美元的 H. Robert Horvitz 基礎研究獎 (H. Robert Horvitz Prize for Fundamental Research)。柑桔青腐病是一種威脅世界許多地方柑桔種植的疾病,目前僅能使用抗生素治療。Tanishka 將咖喱葉樹提取物註射到受柑桔青腐病感染的樹木樹幹中,並透過測試發現這種潛在方法可以有效且可持續地管理柑桔青腐病。 來自夏威夷檀香山現年 18 歲的 Maddux Alexander Springer 憑研究綠海龜主要死亡原因的纖維乳頭瘤病 (FP),獲得了 10,000 美元的 Peggy Scripps 科學交流獎 (Peggy ScrippsAward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在夏威夷的卡尼奧赫灣,他研究的一些海龜患上了一種疾病,這種疾病會引發內外腫瘤,嚴重影響它們的日常生活。分析了海龜以綠藻為食的飲食習慣後,Maddux 推斷這種疾病、廢水、入侵性藻類和氨基酸精氨酸均對這些瀕危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 來自新澤西州哈肯薩克的 17 歲學生 Ria Kamat、德州休斯頓的 17 歲學生 Anna Oliva 以及麻省伍斯特的 18 歲學生 Shuhan Luo,榮獲 Dudley R. Herschbach SIYSS 獎。該獎項會資助決賽選手參加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週舉行的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Seminar)。 來自愛爾蘭基爾代爾克萊恩的 18 歲學生 Jack Shannon 和北卡羅來納州卡瑞 17 歲學生Nikhil Vemuri 獲得了歐盟年輕科學家大賽獎 (Contest for Young Scientists Award)。他們的項目將代表 Regeneron ISEF 參加今年 9 月在波蘭卡托維茨舉行的歐洲青年科學家大賽。 如欲了解最高獎項獲獎者資訊及下載視覺資料包,請瀏覽: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2024-media-kit。 2024 年Special Award ISEF 2024 入圍者的完整名單可瀏覽 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press-release/regeneron-isef-2024-special-awards-winners。 除最高殊榮得主外,超過 450 位決賽選手憑著他們創新研究成果獲得獎項和獎金,當中包括「一等獎」得主,每位均獲得 5,000 美元獎金。 以下是 22 類從最殊榮得住選出的「一等獎」得主: 動物科學,由科學促進協會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夏威夷檀香山的 Maddux Alexander Springer 行為和社會科學,由科學促進協會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州聖何塞的 Andrew Y. Liang 生物化學,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紐約花園城的 Amy Hong Xiao 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新澤西哈肯薩克的 Ria Kamat;中國上海的 Kevin Xuan Lei 生物醫學工程,由 Alfred E. Mann Charities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州都伯林的 Ayush Garg;加州帕羅奧圖的 Divij Motwani;俄勒岡州波特蘭的 Akash Ashish Pai 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密西根州貝弗利山莊的 Lara 和 Maya Sarah Hammoud 化學,由科學促進協會贊助得獎者是來自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 Akilan Sankaran;俄勒岡州波特蘭的 Arjun Suresh Malpani 和 Siddharth Daniel D'costa 計算生物學與生物資訊學,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紐約布朗克的 Kun-Hyung Roh 地球與環境科學,由 Google.org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的 Nikhil Vemuri;德州伍德蘭市的 Justin Yizhou Huang 和 Victoria Ou 嵌入式系統,由 HP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威蘭的 Chloe Rae 和 Sophie Rose Filion 能源:可持續材料和設計,由 Siemens Energy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漢米頓的 Alia Wahban 工程技術:靜力學與動力學,由 Howmet Aerospace Foundati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日本東京的 Chiyo Nakatsuji;華盛頓州奧林匹亞的 Kevin Shen 環境工程,由 Jacobs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州聖地牙哥的 Krish Pai;愛爾蘭基爾代爾郡柯藍鎮的 Jack Shannon 材料科學,由 Howmet Aerospace Foundati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的 Grace Sun 數學,由 Akamai Foundation 贊助得獎者來自德州休斯頓的 Anna Oliva 微生物學,由 Schattner Foundati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州爾灣的 Matthew Chang 物理與天文學,由 Richard F. Caris Charitable Trust II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華盛頓州巴薩爾的 Harini Thiagarajan 和 Vishal Ranganath Yalla;麻省伍斯特的 Shuhan Luo 植物科學,由科學促進協會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州弗雷斯諾的 Pauline Estrada;佛羅里達州多佛的 Tanishka Balaji Aglave 機械人和智能機械,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斯洛伐克 Trenciansky kraj 的 Michal Lajciak、Dubnica nad Vahom;加拿大安大略省奧克維爾的 Anthony Efthimiadis 系統軟件,由 Microsoft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 Michelle Wei 科技增強藝術,由科學促進協會贊助得獎者是來自維珍尼亞亞歷山大的 Anant Khandelwal、Sritan Motati 和 Siddhant Sood 科學轉化醫學,由 Regeneron 贊助得獎者是來自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 Zheng-Chi Lee;中國香港的 Ingrid Wai Hin Chan 2024 年 ISEF 決賽入圍者的完整清單載列於: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press-release/regeneron-isef-2024-full-awards。 在此處查看決賽入圍者的研究:https://projectboard.world/isef。 關於 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Regeneron ISEF) 係由科學促進協會舉辦超過 70 年的盛事,是全球規模最大、專為高中學生而設的科學比賽。透過組建由地方、地區和國家科學展覽會組成的全球網絡,鼓勵數以百萬計的學生探索科學的熱情。每年春天,晉級決賽的學生將有機會競逐總值約 900 萬美元的獎項和獎學金。 2019 年,Regeneron 成為「ISEF」的冠名贊助商,旨在表彰和嘉許全球最優秀及最具潛質的年輕人才,鼓勵他們投身 STEM 領域,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除此之外,Regeneron ISEF 還獲得贊助商的支持,當中包括 Akamai Foundation、Alfred E. Mann Charities、Aramco、加州理工學院、Google.org、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Howmet Aerospace Foundation、HP、Jacobs、King Abdulaziz & his Companions Foundation for Giftedness and Creativity、Microsoft、國家地理學會、Richard F. Caris Charitable Trust II、Schmidt Futures and the Rhodes Trust 的 Rise 計劃、Schattner Foundation、Siemens Energy、Annenburg Foundation、Ballmer Group、博通基金會、Cesco Linguistic Services、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Edison International、Insaco、Oracle Academy、The Eli and Edythe Broad Foundation、The Ralph M. Parsons Foundation 及 US Army ROTC。許多人都是跨越不同產業的創業家。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 關於科學促進協會科學促進協會是科學的倡導者,致力於提升大眾對科學的理解和認可,並強調科學在人類進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科學促進協會成立於 1921 年,以其屢獲殊榮的科普雜誌《科學新聞》(Science News) 和《科學新聞探索》(Science News Explores)、世界一流的學生科學研究比賽(包括「Regeneron 科學人才選拔賽」、「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青年發明家挑戰賽」)而聞名。科學促進協會致力於擴大參與性和公平性的外展計劃(旨在確保所有學生都有機會追求 STEM 領域的事業)。作為一個 501(c)(3) 非牟利會員組織,科學促進協會著力傳播、教育和啟發大眾。在 www.societyforscience.org 了解更多資訊,並在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及 Snapchat (Society4Science) 追蹤我們。 關於 RegeneronRegeneron(納斯達克股票代碼:REGN) 是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研發、開發和大規模商用用於治療嚴重疾病的突破性藥物,為患者帶來創新療法。Regeneron 由醫學科學家創辦及領導,憑藉我們獨特的能力,能持續地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成治療方案,至今已研發出多種獲批使用的治療藥物,以及正在研發的產品候選名單。當中絕大部分均由我們實驗室自主研發。我們的藥物及研發品涵蓋眼疾、過敏及炎症性疾病、癌症、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疾病、傳染病及罕見病等範疇,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  Regeneron 堅信,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是實現我們使命的關鍵。在兌現企業責任時,我們心懷三個目標:改善嚴重疾病患者的生活質素、培育誠信和卓越的文化、建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Regeneron 很榮幸獲納入道瓊斯可持續世界指數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Index) 及全美最「熱心社區」企業 50 強 (Civic 50) 名單。Regeneron 全年透過義工服務、專業知識義務貢獻及配額捐贈計劃,鼓勵和支援員工回饋社會。我們最重要的慈善承諾之一,是支持早期科學教育,當中包括「Regeneron 科學人才選拔賽」和「Regeneron 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Regeneron.com 或在 LinkedIn、Instagram、Facebook 或 X 上追蹤 Regeneron。 如欲了解最高獎項獲獎者資訊及下載視覺資料包,請瀏覽:https://www.societyforscience.org/isef-2024-media-kit。 媒體聯絡Joseph Brown,Regeneron,joseph.brown2@regeneron.com Gayle Kansagor,科學促進協會gkansagor@societyforscience.org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312 加入收藏 :
「香港工程師週2024」圓滿落幕

多元繽紛活動展示工程專業價值 培育年青世代傳承建設城市重責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 年 4 月 9 日 - 由香港工程師學會(下稱「學會」)主辦的「香港工程師週2024」透過多元化的精彩繽紛及富啟發性的活動和比賽,為市民、業界帶來難忘時刻,各界反應熱烈,取得空前成功,為「香港工程師週2024」畫上完美句號。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李志康博士、工程師表示:「『香港工程師週2024』的多項活動,由籌備至落實橫跨數個月時間,共舉辦了七大活動,其中年度合家歡活動『香港工程師週嘉年華』是大眾翹首以待的盛事,合共吸引超過46,000名人次參加。透過舉辦嘉年華,不只讓公眾歡度愉快的時光,更能展示工程師的技術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令市民了解工程的重要性和價值,至於「大專院校巡迴招聘博覽」則錄得逾1,300人次參觀。我在此謹代表學會衷心感謝業界和市民的積極支持和參與。」 以「不一樣.Be the Change」為題的「香港工程師週2024」,成功舉辦連串不同面向的活動,包括「香港工程師週嘉年華」、「N展聯盟」、「我們的夢想城市」小學生設計比賽、中學生的「工程達人-你問我答」比賽、「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創新工程邀請賽」,「大專院校巡迴招聘博覽」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大獎2024」。 多場比賽經過連場激烈競爭後已塵埃落定,「N展聯盟」比賽由李可欣工程師成為隊長,而陳俊業先生和陳芯舟小姐則成為副隊長;「我們的夢想城市」小學生設計比賽由寶血小學、聖方濟愛德小學(第二隊)、柴灣角天主教小學(第一隊),分別奪得冠、亞、季軍;中學生的「工程達人-你問我答」比賽決賽最終由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及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分別奪得冠、亞、季軍。至於香港都會大學和深圳技師學院組成的聯隊則榮獲「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創新工程邀請賽」的全場總冠軍。 李志康博士、工程師說:「在同業及學界比賽中,我們見證一批才華橫溢的年輕工程師和學生,憑藉創新精神和解難能力,在工程領域發揮無限潛力,並深感欣慰與驕傲。未來,我們將繼培育年青一代對工程師工作的興趣,以傳承推動香港發展的重責。」 「香港工程師週2024」的圓滿落幕,標誌著一個精彩篇章的完結,但同時也是嶄新的開始。學會將繼續致力推動工程領域的發展,並舉辦更多饒富教育意義和具影響力的活動,與各界攜手合作,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香港工程師週2024」官方網址:https://hkengineersweek.com/ 香港工程師學會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HKIE 香港工程師學會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e_hkie/ 香港工程師學會LinkedIn:https://hk.linkedin.com/company/the-hkie Hashtag: #HKIE #hkengineersweek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前身為「香港工程協會」,早於1947年成立,隨着協會不斷發展,政府於1975年通過《香港工程師學會條例》(第1105章),正式賦予學會法定地位。現時學會會員人數超過34,000名,當中有約17,000名為法定會員。學會以團結不同專業界別的工程師,為會員謀求福利為宗旨。為確保會員質素,學會亦負責擬定專業工程師訓練及資歷審核標準,將會員資歷分為22個專業界別作出審核。同時,學會並積極推廣專業守則,對會員的操守有嚴格要求。有關本會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hkie.org.hk/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730 加入收藏 :
SEGi:培育新世代工程師
發表時間 :
2025 年 1 月 22 日 (星期三) 農曆十二月廿三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