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工研院」新聞搜尋結果, 共 34 篇 ,以下為 1 - 24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前進AI賦能時代!環境部、永續能源基金會、希達數位、歐洲綠色數位聯盟EDGC、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工研院、中經院、光寶科等推動「AI碳管理」加速企業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

前進AI賦能時代!環境部、永續能源基金會、希達數位、歐洲綠色數位聯盟EDGC、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 工研院、中經院、光寶科等推動「AI碳管理」加速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     全球淨零排放浪潮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影響產業競爭力,數位與淨零的雙軸轉型成為國際趨勢,在聯合國COP29聚焦全球碳市場的背景下,台灣企業迎來參與國際碳市場的契機。如何積極因應低碳轉型,不僅關乎企業的生存與競爭力,更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12月2日「AI 永續碳淨未來高峰會」以「AI碳管理」為核心,經環境部指導並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希達數位、台灣淨零排放協會、歐洲綠色數位聯盟(EDGC)與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共同推動,攜手工研院、中經院、光寶科技、光林智能、台灣醫療產業管理發展學會等代表與會,探討如何運用 AI科技加速實現淨零排放。   AI 賦能成淨零轉型關鍵!剖析企業轉型面臨挑戰 如何透過數位科技來協助低碳轉型,改善製程技術、降低成本、增加營收,並以淨零思維發展數位科技,將是產業轉型維持競爭力一大關鍵。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未來政府也將結合公私部門資金,使碳費制度成為臺灣綠色成長的新動能。我們也將加強與歐洲的合作,持續追蹤掌握發展趨勢,確保台灣企業能夠順利轉型過渡,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指出:「淨零是無國界的共同目標,二氧化碳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各國都必須承擔減少碳排放的責任。從永續能源的角度來看,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能源供應問題,而是一個攸關人類生存的全球性議題。」與此同時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進一步闡述了企業在這關鍵時刻的應對策略。   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執行長 Luis Neves從歐洲觀點來解讀國際數位轉型趨勢:「AI在數據收集和治理中的應用,能大幅加速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並且在能源調度與管理上的發展,還能幫助企業應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希達數位執行長金海濤(Torrent Chin)對此指出:「AI 將成為推動脫碳轉型的核心力量。透過自動化數據處理和精準的減碳方案,AI 能大幅提升碳管理的效率與精確性。企業若能善用 AI 碳管理顧問,就能迅速制定最佳脫碳策略,實現高效、快速的脫碳轉型。碳管理不再是難題,而是企業可以輕鬆掌握的競爭優勢。」   《天下雜誌》主編劉光瑩提到氣候變遷跟各產業、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AI新浪潮下,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成為了每一個企業求生存與突破的必經之路,在排碳有價時代,企業對於碳風險管理的需求持續增加。對此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表示:「光寶利用AI技術精確掌握碳排放狀況,整合不同地區的數據,識別碳排放熱點,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集團已從代工轉型為系統整合與市場導向的方案提供者,推動能源管理與碳管理數位化,實現『乾淨的工業革命』。在能源轉型、數位轉型及思維模式轉型中,為全球貢獻力量」。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則闡述了金融業如何運用AI技術支持永續發展,他強調了AI在風險評估、綠色融資決策和永續投資組合管理中的關鍵作用。   針對台灣企業淨零轉型需求,工研院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溫室氣體查證機構認證資格,提供國內產業進行碳盤查第三方查證服務;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執行長藍玉屏對於AI 賦能成淨零轉型關鍵表示AI技術的數位化進程著實對於第三方碳查證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她強調,透過AI的運用,工研院能更快速且高效地進行溫室氣體的查證,這不僅能提升查證的透明度,也能加快企業碳管理的步伐。   迎接碳權時代!企業永續策略:從探索低碳經濟到掌握未來趨勢 在全球氣候治理的架構下,碳定價機制已成為各國及地區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政策工具。隨著COP29通過《巴黎協定》第6.4條,正式確立國際碳權交易合作機制,為台灣進入全球碳市場開啟新的契機,更預示全球將加快減碳步伐以達成2050淨零目標。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於專題演講中指出,隨著我國碳費制度明年即將上路,企業與個人均需積極應對。企業應把握機會,將氣候挑戰轉化為商業機會,除了儘早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並採取減碳措施,更應將碳權納入整體碳管理策略,結合業務發展碳中和產品或服務,進而提升國際永續競爭力。同時,個人也應提前培養淨零永續專業技能,以適應未來低碳經濟轉型之人才需求。   對於低碳經濟的核心在於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前提下,《天下CSR頻道》總編輯黃昭勇則補充說通過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與碳權交易,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國際碳匯市場正在經歷劇烈變革,企業需要保持警惕。」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柳婉郁不僅詳細闡述了碳匯計算的複雜過程,更揭示了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碳權時企業即將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同時,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深入剖析低碳經濟與碳權交易間的密切關聯,在總量管制和碳費先行的市場環境下,台灣企業走向低碳轉型是回應碳交易市場變化的關鍵。   AI 碳管理助力企業 奠定全新永續願景 希達數位商務夥伴發展處長陳傳祺指出,低碳轉型是一項長期的經濟策略,「AI碳管理平台CarbonM」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碳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整合全球碳排放數據,通過 AI 精準執行溫室氣體盤查和產品碳足跡計算,推薦碳係數,降低人為錯誤率,使碳管理變得更高效精確,並幫助企業有效率地收集管理碳數據,縮短查證時間和成本,生成經第三方認證的碳盤查報告,為企業低碳轉型奠定基準線;並根據企業產業特性提供能源管理、碳中和與碳權購買等企業顧問服務,建構低碳能源策略、優化綠電組合並協助申請碳權,創造長遠的綠色經濟價值。希達數位產品研發管理處長陳富明補充:「無論法規如何變動,智能化碳管理工具始終是強化企業綠色競爭力最堅實的基礎,未來AI碳管理將更加普及上手。」

文章來源 : 精緻公關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413 加入收藏 :
「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落腳臺南柳營,邁向智慧產業新時代!

臺南市積極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具備完整產業供應鏈與先端人才,並結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技術能量,已展現出發展智慧機器人與高階製造產業的成熟條件。行政院會於2025 年5 月15 日拍板「AI 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宣布「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落腳柳營,臺南將成為臺灣機器人產業鏈南進的重要據點,市府全力配合中央政策,已規劃將柳科與工研院六甲院區,建構機器人製造研發與試驗場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引進機器人人才培育與示範場域,透過研發鏈結、產業群聚與場域實證,打造大南方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 ▲臺南將成為臺灣機器人產業鏈南進的重要據點。(圖/業者提供) 市長黃偉哲6日表示,市府團隊在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積極與中央相關部會協調,爭取智慧機器人產業進駐。配合智慧機器人政策,臺南市政府盤點現況可供廠商進駐土地,包含既有柳營科技工業區研發用地、七股科技工業區及麻豆工業區,其中麻豆工業區及七股科技工業區已陸續辦理土地招商,柳營科技工業區研發用地將於今年度辦理土地出租作業,預計下半年即可提供申請租用。市府同步辦理柳營科技工業區第三期報編作業,完成後預期可提供52.62 公頃產業用地,將引進機器人製造組裝相關產業,創造產值約405 億元及超過5,000 人的就業機會,預估短期內臺南市可提供機器人產業使用土地超過100 公頃。 經發局局長張婷媛也強調,柳科鄰近國道三號與台一線,快速串接南部高科技S 廊帶,並鄰近周邊溪北產業聚落,具有金屬與機械設備製造業優勢, 為因應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發酵,以柳科為中心引進機器人產業,擴大既有 產業優勢並擴散至周邊產業聚落,同時與南科、工研院六甲院區、沙崙綠能科學城等形成完整機器人產業鏈,後續將持續透過短、中、長期策略,實現臺南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藍圖。短期將籌組機器人產業大聯盟,並透過辦理產業研討會,整合產官學研資源,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強化產業鏈結,共創智慧機器人產業新未來。另將透過舉辦招商說明會,宣傳目前可立即使用之土地資源,並同步介紹中短期內可供應之土地選項,協助廠商依據實際需求進行選址。最後,擬推動簽署投資臺南機器人合作意向書,攜手推動智慧製造產業落地,促進在地就業與技術發展,打造南部創新重鎮。 與此同時,臺南溪北地區最大的科技基地開發案—七股科技工業區,也正式啟動第五次土地招標,釋出多筆產業用地,鎖定智慧製造、綠能、生醫與AI應用等領域。七股地處西濱與國道8號交會處,交通便利、基礎建設完善,具備與沙崙、柳營科技聚落相互串聯的優勢,歡迎企業把握機會進駐南臺灣科技重鎮,創造發展契機,邁向智慧產業新時代!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希望藉由本次土地標售,吸引更多產業進駐七股科技工業區,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並促進產業鏈升級。有意申購者可自即日起至6月30日,前往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官網(https://economic.tainan.gov.tw/)或搜尋「七股科工區」,至七股科技工業區專網(https://cigu.jaysmg.com/)下載公告及相關文件。若有申購疑問,歡迎聯繫經發局工業區科:0928-316-755/06-6351658,或洽園區招商辦公室:02-22234099#756/0928-301-981,提供專人導覽與申購說明服務。 官網:https://cigu.jaysmg.com/ 資料來源:中時新聞網

文章來源 : 是新聞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288 加入收藏 :
巨生醫MPB-1734抗癌新藥第一期臨床試驗達標將邁入下一階段

EQS 新聞 / 2025-06-10 / 14:28 UTC+8 巨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生醫”,台灣櫃買中心股票代碼:6827)宣布奈米微胞技術平台下產品MPB-1734抗癌藥物新劑型新藥(不含Tween-80的Cabazitaxel新劑型)之臨床試驗,今日發佈第一期研究結果,相關數據顯示MPB-1734改善了Cabazitaxel (商品名為Jevtana®或去癌達,以下簡稱”CBZ”)常見的血液與胃腸道副作用,並確立下一階段臨床使用劑量為25 mg/m2,相較於CBZ仿單核准的20 mg/m²更具潛力。 巨生醫表示,MPB-1734第一期臨床研究已完成,收納末期實體腫瘤受試者,於今年1月完成試驗最終訪視,相關安全性資料與評估初步療效等數據如下; 安全性表現方面: MPB-1734未觀察到過敏反應;CBZ則在仿單中加註過敏風險之黑框警示。 MPB-1734在25 mg/m2與CBZ相同的劑量下,大於等於Grade 3的中性白血球減少比例約29%,低於CBZ超過80%的比率;MPB-1734無中、重度腹瀉之不良反應,相比於CBZ重度(Grade 3)的腹瀉約6%。 初步療效方面: MPB-1734在可評估受試者中,最佳疾病控制率為76.9%,臨床獲益率為61.5%,其中包括1位頭頸癌患者達到部分緩解,且持續接受MPB-1734治療超過30個週期,以及7位達到疾病穩定的受試者。 綜上所述,由於MPB-1734之耐受性與安全性,因此劑量遞增審查委員會建議下一階段臨床使用劑量為25 mg/m2。 巨生醫總經理許源宏博士表示,CBZ所使用的Tween-80是一種助溶劑,可幫助溶解不易溶解於水的藥物,其成份被認為是CBZ引起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MPB-1734為不含Tween-80之新劑型新藥,臨床試驗的結果發現,MPB-1734的新劑型抗腫瘤效果在重度治療後的晚期實體腫瘤病患仍可觀察到不錯的抑制效果,在非CBZ核准的適應症如頭頸癌,也看到部分緩解的效果。 巨生醫進一步表示,在安全性方面從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s,不管不良事件是否與藥物相關)與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不良事件與藥物相關)的數據可以發現,不含Tween-80的MPB-1734已大幅改善不良反應;另外紫杉醇類藥物非常容易造成週邊神經病變,CBZ的仿單也揭露發生率約7~13%,而MPB-1734臨床1期所有受試者皆未見此副作用,代表CBZ經過劑型改善後,除了維持原有藥效外,還可以有效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率。 巨生醫執行長王先知博士表示,公司目前第一期臨床試驗數據已達標,再募資完成後將儘速推進下一階段臨床試驗,並配合505(b)(2)新劑型新藥快速審查方式,加速取得藥證時程,協助病患更快取得新的治療機會,迎接公司營運發展進度新的里程碑。   關於巨生醫: 巨生醫(股票代號:6827)成立於2014年,由工研院分割成立,主要從事利基型奈米藥物開發的新藥技術公司。擁有兩個奈米技術平台-「奈米微粒」及「奈米微胞」,並開發出奈米氧化鐵產品。目前進度最快是應用於缺鐵性貧血之注射型鐵劑補充劑與肝癌顯影劑。目前巨生醫已發展出下列產品,分別為MPB-1514缺鐵性貧血鐵劑,MPB-1523磁振造影診斷用顯影劑肝細胞癌,MPB-2043磁振造影診斷用顯影劑淋巴結分期,及MPB-1734新劑型抗癌藥物。 更多公司介紹詳見官網:https://www.megaprobio.com/ 2025-06-10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3 加入收藏 :
巨生醫MPB-1734抗癌新藥第一期臨床試驗達標將邁入下一階段

EQS 新聞 / 2025-06-10 / 14:28 UTC+8 巨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生醫”,台灣櫃買中心股票代碼:6827)宣布奈米微胞技術平台下產品MPB-1734抗癌藥物新劑型新藥(不含Tween-80的Cabazitaxel新劑型)之臨床試驗,今日發佈第一期研究結果,相關數據顯示MPB-1734改善了Cabazitaxel (商品名為Jevtana®或去癌達,以下簡稱”CBZ”)常見的血液與胃腸道副作用,並確立下一階段臨床使用劑量為25 mg/m2,相較於CBZ仿單核准的20 mg/m²更具潛力。 巨生醫表示,MPB-1734第一期臨床研究已完成,收納末期實體腫瘤受試者,於今年1月完成試驗最終訪視,相關安全性資料與評估初步療效等數據如下; 安全性表現方面: MPB-1734未觀察到過敏反應;CBZ則在仿單中加註過敏風險之黑框警示。 MPB-1734在25 mg/m2與CBZ相同的劑量下,大於等於Grade 3的中性白血球減少比例約29%,低於CBZ超過80%的比率;MPB-1734無中、重度腹瀉之不良反應,相比於CBZ重度(Grade 3)的腹瀉約6%。 初步療效方面: MPB-1734在可評估受試者中,最佳疾病控制率為76.9%,臨床獲益率為61.5%,其中包括1位頭頸癌患者達到部分緩解,且持續接受MPB-1734治療超過30個週期,以及7位達到疾病穩定的受試者。 綜上所述,由於MPB-1734之耐受性與安全性,因此劑量遞增審查委員會建議下一階段臨床使用劑量為25 mg/m2。 巨生醫總經理許源宏博士表示,CBZ所使用的Tween-80是一種助溶劑,可幫助溶解不易溶解於水的藥物,其成份被認為是CBZ引起過敏的主要原因之一。MPB-1734為不含Tween-80之新劑型新藥,臨床試驗的結果發現,MPB-1734的新劑型抗腫瘤效果在重度治療後的晚期實體腫瘤病患仍可觀察到不錯的抑制效果,在非CBZ核准的適應症如頭頸癌,也看到部分緩解的效果。 巨生醫進一步表示,在安全性方面從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s,不管不良事件是否與藥物相關)與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不良事件與藥物相關)的數據可以發現,不含Tween-80的MPB-1734已大幅改善不良反應;另外紫杉醇類藥物非常容易造成週邊神經病變,CBZ的仿單也揭露發生率約7~13%,而MPB-1734臨床1期所有受試者皆未見此副作用,代表CBZ經過劑型改善後,除了維持原有藥效外,還可以有效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率。 巨生醫執行長王先知博士表示,公司目前第一期臨床試驗數據已達標,再募資完成後將儘速推進下一階段臨床試驗,並配合505(b)(2)新劑型新藥快速審查方式,加速取得藥證時程,協助病患更快取得新的治療機會,迎接公司營運發展進度新的里程碑。   關於巨生醫: 巨生醫(股票代號:6827)成立於2014年,由工研院分割成立,主要從事利基型奈米藥物開發的新藥技術公司。擁有兩個奈米技術平台-「奈米微粒」及「奈米微胞」,並開發出奈米氧化鐵產品。目前進度最快是應用於缺鐵性貧血之注射型鐵劑補充劑與肝癌顯影劑。目前巨生醫已發展出下列產品,分別為MPB-1514缺鐵性貧血鐵劑,MPB-1523磁振造影診斷用顯影劑肝細胞癌,MPB-2043磁振造影診斷用顯影劑淋巴結分期,及MPB-1734新劑型抗癌藥物。 更多公司介紹詳見官網:https://www.megaprobio.com/ 2025-06-10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文章來源 : 香港商今時財經服務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523 加入收藏 :
筑波系統推動UR協作機器人AI智慧製造方案

台灣新竹,2025年6月10日——面對人力短缺挑戰,能與人安全協作的協作型機器人已成為生產製造的關鍵利器。筑波系統(筑波集團)持續推動AI協作機器人與智慧製造的整合應用,近期與工研院達成合作共識,於智慧工廠示範場域導入創新技術,採用優傲科技(Universal Robots, UR)協作型機器人與2025年最新推出的AI加速器平台,開發多項智慧製造應用,協助企業打造更具彈性、效率與智慧化的生產模式。 UR協作型機器人具備3至35公斤的負載能力與0.03至0.10毫米的高精度,廣泛應用於裝配、螺絲鎖附、品質檢測等場景;搭配AI加速器平台,整合UR新一代軟體架構 PolyScope X、NVIDIA Jetson AGX Orin™ 系統模組,以及 NVIDIA Isaac™ 加速函式庫與AI模型,並透過3D視覺系統,支援姿態估測、物件追蹤、影像分類、品質檢測、動作規劃與狀態監控等功能,展現高度智慧與靈活應用潛力。 筑波系統專案經理楊聯甫表示:「隨著電子、半導體等精密加工產業對機器上下料、精密取放與組裝的需求不斷成長,透過協作型機器人結合AI視覺,再加上未來可延伸應用的數位雙生模擬技術,讓機器人擁有『眼睛』與『大腦』,協助產線從自動化進化到智慧化,全面強化效率與精度。」 此外,未來融合數位雙生與沈浸式互動服務技術,也將進一步強化生產系統對應訂單變化的即時反應能力,提升產線彈性與效率。這些技術亦可應用於協作型與自主移動機器人(AMRs)的路徑規劃模擬與即時監控,提升生產營運韌性。 作為深耕系統整合領域超過20年的技術服務商,筑波系統擅長整合無線通訊、半導體測試、高速數位傳輸等多元領域解決方案,能結合精密儀器、UR協作型機器人、MiR自主移動機器人、客製化治具與控制軟體,協助企業建構智慧產線、提升良率與產能配置。透過本次與工研院合作,筑波系統將持續探索AI與機器人結合的新應用場景,加速智慧製造落地進程,為台灣產業注入創新動能。   聯絡筑波系統 筑波系統股份有限公司ACE Systemtek Co., Ltd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台元街28號2樓之2 電話:03-5500909 電子郵件: pr@acesolution.com.tw 網站:https://www.acesystek.com/web/index/index.jsp   關於筑波系統(ACE Systemtek Co., Ltd) 筑波系統股份有限公司(ACE Systemtek Co., Ltd.)是筑波科技的子公司,專業於無線通訊、行動通訊、半導體、高速數位傳輸、光通訊等技術整合,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硬體設備儀器、客製化治具、相關配件/線材/接頭、隔離箱/隔離室建構、智能自動化工具(機械手臂、自走車)及客製化自動化產測軟體等。我們提供完整的系統整合與高品質服務,並提供靈活的設備租賃與購買方案。

文章來源 : 筑波科技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975 加入收藏 :
Altair Technology Conference Taiwan 2025技術論壇圓滿落幕:以AI引領工程創新,賦能智慧企業

台北 2025年6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運算智能領導者Altair年度技術論壇 Altair Technology Conference Taiwan 5月28日於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圓滿落幕。論壇匯聚數百位產學意見領袖與企業決策者共探工程與人工智慧 (AI) 的創新。 活動深入探索電腦輔助工程 (CAE) 如何與 AI 及高效能運算 (HPC) 深度融合,為企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此亦是繼西門子完成對 Altair 的收購後,Altair 技術長 Sam Mahalingam 首次來台公開演講,強調加入西門子後將持續強化工業軟體領域的AI產品組合。 ATC Taiwan大會彰顯了 Altair 在工程模擬軟體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 「ATC Taiwan大會彰顯了 Altair 在工程模擬軟體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Altair 技術長 Sam Manalingam 表示,「我們很榮幸能為 CAE 用戶提供見解、創造合作機會,並且我們將持續致力與合作夥伴共同創新,推動數位轉型,引領智慧工程的新時代。」 本次大會聚焦「AI賦能工程」,匯聚產官學專家分享 CAE結合 AI 及HPC 的深度融合等前瞻性議題與最新技術發展,借助AI優化設計流程、大幅提升研發效率,並借助HPC的強大能力進行精準模擬與預測。精彩議程包括: Altair 消費電子產品全球副總裁Zulfitri Zulkarnain,深入探討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趨勢,並強調 AI 和 CAE 在多物理場設計驗證、效能優化及生產效率提升中的關鍵作用。 Arm 應用工程總監徐達勇則為觀眾解析半導體設計領域趨勢,並為用戶提供了掌握 AI 轉型潛力的實用建議,闡述 AI 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運算需求。 Altair 首席工程師暨 2025 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周明博士,則以電動車電池組和半導體 3DIC 系統為例,展示如何透過智慧化工具解決複雜工程問題,並分享優化和多物理場模擬的突破性進展。 工研院副院長暨執行副總胡竹生分享 AI 應用及工研院在各產業的實際案例。 議程針對高科技與消費性電子、智慧製造、數位孿生,以及車電等熱門領域進行深度交流,透過豐富的案例分析與技術講題,展現AI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潛力。與會者積極交流,會場上亦有生態系夥伴展示軟硬體技術,展現在強大算力輔助下 Altair 軟體展現之絕佳效能。 了解更多Altair Technology Conference Taiwan 2025歡迎造訪:https://events.altair.com/atc-taiwan-2025/。 關於 Altair Altair 是運算智能全球領導者,提供包括模擬、高效能運算 (HPC)、資料分析和人工智慧(AI)的軟體及雲端解決方案。Altair 是西門子數位工業軟體 (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 的一部分。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造訪:http://www.altair.com 或 sw.siemens.com。 新聞聯絡人 Altair Taiwan賴彥安yalai@altair.com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15 加入收藏 :
2025 年 6 月 23 日 (星期一) 農曆五月廿八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