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專題報導」新聞搜尋結果, 共 9 篇 ,以下為 1 - 9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台經社舉辦「2024再生醫療高峰論壇」 探討細胞治療趨勢與挑戰

賴清德總統在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上提到國家級超級幹細胞庫,除了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再生醫療也是應該大力發展。由台灣經濟研究社主辦、芮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工商時報協辦之 「2024再生醫療高峰論壇」,於今(2024)年11月29日(五)下午以線上直播形式進行。再生醫療雙法甫於今(2024)年三讀通過,開啟再生醫療新里程,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醫專家,針對細胞治療的趨勢與挑戰進行研討,期能促進國人健康福祉與產業健全發展。2024「再生醫療高峰論壇」由台經社孫智麗社長主持,邀請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進行貴賓致詞並演講「臺灣再生醫療挑戰與展望」,以政策趨勢揭開論壇序幕。上半場由產學研醫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包含台灣骨科研究學會理事長暨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常務理事張至宏分享「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亞東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彥霖分享「精準健康管理與細胞治療趨勢」、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呂瑞梅介紹「細胞生產自動化系統與細胞治療產業核心技術平台」、食品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主任謝松源介紹「國家生物資源保存之重要性與細胞庫發展現況」、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楊瀅臻談「健康細胞儲存與細胞治療應用」,以及由新北市防癌協會理事長林世強分享「從造血幹細胞移植談再生醫療發展之挑戰」。論壇下半場除了以上專題演講的產學研醫專家,也特別邀請何鈞軒皮膚科診所何鈞軒院長,共同參與「細胞治療趨勢與挑戰」綜合座談。 根據President research研究指出,2023年全球再生醫療市場規模約242億美元,推估到2033年將增加至1,540億美元以上,其中幹細胞治療,每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3.2%。台經社孫智麗社長表示,台灣政府與產學研醫界目前投注資源,希望能加速國內細胞治療產品的開發,積極整合高科技及資料庫應用,未來結合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實現我國「健康台灣」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仍需提供經過科學驗證、且有品質的產品給民眾,因此台灣如何在法規的框架中提高細胞治療之品質與成效,有賴各界更多的對話及交流討論。「2024再生醫療高峰論壇」細胞治療趨勢與挑戰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live/I0jJCCcRJEA;論壇專題報導請詳:https://www.bioeconomy.tw/news-40/。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2024再生醫療高峰論壇~兼顧品質與法規 細胞治療發展新趨勢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130700113-430504#台經社 #再生醫療 #細胞治療 #細胞儲存 #健康台灣

文章來源 : 台經社Bioeconomy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2466 加入收藏 :
【豐聚設計 李羽芝、黃翊峰】擁懷初衷凝鍊真摯服務 堅實品牌口碑

本文由OPEN編輯部撰寫   「我們相信好的設計,可以影響人們的生活、情感和心靈。豐聚的每一個人、畫出的每一張圖,都秉持著我們對設計的熱愛和共同的價值觀。」   二十多年的歷練,樹立起品牌的良好名望,是扎實的工程品質、是完善的全面服務,也是豐聚設計的設計總監──李羽芝與黃翊峰兩人一路墾拓出的設計天地。近期,兩位總監面對室內設計界頻繁的趨勢變革,皆維持一貫的沉穩態度,以明澈洞察力剖析潮流,並依此深入鑽研各項室設知識及技藝手法,讓豐聚團隊持續創新、步於時代尖端!     專業服務 奠定品牌優勢   李羽芝和黃翊峰總監在二十餘年的業界經驗中,承攬無數迥異案場,針對各式項目的規劃設計,兩人闡述一直奉行的心念:「設計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沒有為每一位客戶都竭盡心力、帶給他們最好的服務。」如此坦言的他們,無論大宅小屋,皆以嚴謹的全程監工確保工程品質,輔以無甲醛、防蟲的綠建材選配,讓每位參與作業的工班師傅、乃至竣工後入住的居者家庭,皆能放心於無毒安全的環境中活動。    (圖)豐聚設計作品《當代御邸 Eminence》   將豐聚的設計名聲推往最高峰的,則是他們於接洽、簽約、施工到竣工期間,穩健、有條不紊的進度控管,與流程中各項細節的注重,「另外,我們同樣重視後續的售後服務。」兩人進一步分享,只要屋主入住後有任何疑慮或發現耗材問題,透過線上客服系統告知情況,專人便會通報工務部及相關人員到宅維護。而就是如此關注客戶居家體驗和使用感受,才吸引眾多業主慕名造訪豐聚設計,奠定品牌多年來的優良口碑。     環境變動 精準應對所需   放眼近幾年的大環境,不只是大型建案,格局簡單的小房也受到房地產影響,跟著水漲船高,再加上人數少的小家庭、單身貴族和未婚族群成為人口結構大宗,造成小坪數屋宅當道的買房傾向。在此種風氣下,總監們也發現,來自不同家宅客群、前來諮詢豐聚團隊的人們,其需求也有了明顯的區別。   首先,一般三人家庭或年輕首購族通常會選購現今當道的小房型,而室內設計的主要所需,幾乎皆為滿足基本生活的務實型,此時,豐聚團隊會顧及預算,優先考量提升日常機能及活動便利性,為業主規劃符合需求的理想宅。   (圖)豐聚設計作品《Gallery 藝境》   相較之下,另一族群則是大坪數的業主,該類屋主大多富裝修經驗,除了對細節、建材與五金的重視,對視覺美觀、場域氛圍等效果也都更加講究。而得利於大多數大宅格局都是從零開始,可令豐聚團隊在發想時投入多方創意,安排舒適的動線配置;建材方面更是如此,適合大面積場域的材料具有豐富靈活性和變化性,能從多種組合中挑選效果理想的元素,藉此創造契合業主需求的空間。     多方參訪 深化學以致用   話鋒一轉,近期豐聚時隔多年,再度參與國際設計大獎。淡出賽事期間,兩位在專注予以客戶高品質服務之餘,不忘持續參加各種進修課程和進入工地,藉此提升實作與技術。他們認為,設計有很多手法或靈感都是累積而來,什麼時候會用到並不一定,但正是用心學習的過程,才得以讓團隊在日後碰上問題時可迅速解決。   (圖)豐聚設計作品《Rosy-fingered 微粉寓所》   此外,豐聚內部也藉由定期規劃參訪活動,與團隊設計師和工務部門一同探討嶄新知識,相互討論各自見解,不停精進團隊的技藝創想,以面對日新月異的變遷時代。兩位總監也不吝分享日前參與商務考察團,親眼見識大規模公司室內設計與營運模式的震撼。「像是香港著名建築、室內及產品設計師──梁志天老師的事務所,以及深圳鄭中設計全球總部,自空間氛圍營造至人員管理手法,都讓我們受益良多。」     明晰趨勢 回歸團隊理念   李總監與黃總監這般學無止盡的精神,使兩人過去在博覽多方室設資訊時,提前察覺環保議題崛起的蛛絲馬跡,至今已在此方面實踐多年、投注眾多心力,透過前述提及的無毒建材,再加上規劃格局時對自然通風、採光的注重,善用科技提升環境品質,盡可能將經手的每件案場,達至全面符合綠裝修認證的健康環境。   (圖)豐聚設計作品《Manor 莊園印象》   如今,他們結合日益發達的AI技術,提升發想製圖階段的速度,並嘗試研究、引入各類智能家電設備,讓最新科技化為團隊的一大助力。不過,兩位總監不忘提醒,凡事總是一體兩面,不能全權仰賴電子化的便利性。   以AI來說,它僅能作為資料收集和效果概念的輔助工具,後續如何轉換為可施作的圖面,還是要靠設計師自行調整;至於智能宅中,採用的產品可能來自於不同廠商,此便會導致系統整合面的問題,除此之外,智能設備需連結網路操作這一點,也會演變出駭客入侵的疑慮。「雖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在每項新產品發展成熟前,仍須多方顧慮使用安全性。」   「時代走得很快,但很多時候並不一定是趨勢在帶動設計,良好的設計也能開創嶄新的潮流。」李羽芝、黃翊峰總監秉持正向心念,絕不一味盲從趨勢,而是奉業主所需為一切基礎,以熱誠服務態度,構築一間間美妙動人的理想空間;品牌經營方面,更期許與團隊中的老手新人齊心成長,和豐聚設計邁入下一個精采的二十年!   「用心完成每個屋主『回家,轉動鑰匙打開門的期待』。家的設計是以人為主軸,將居住者和家人所期待、嚮往的生活空間,與其生命中最熱愛的事物巧妙融合,讓居住空間成為生活態度的延伸,並精準且細膩地以美學形式呈現。」   欲見更多豐聚設計作品,請至:https://www.openworld.tv/designer/in/aid/2793.html   OPEN Design動能開啟傳媒:https://www.openworld.tv/

文章來源 : 動能開啟傳媒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265 加入收藏 :
「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吸引120,000人次入場 創歷屆新高

7月18-21日一連四天舉行全力響應特區政府「旅遊+」發展策略為本澳中小微企提供大型免費展銷平台 澳門2024年7月24日 /美通社/ -- 一連四天舉行的「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周日於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圓滿落幕,這個集購物、消閒、娛樂於一身的盛會共吸引120,000人次入場,盛況空前,並創下舉辦以來入場人次新高。活動自2020年起連續五年載譽歸來,累計入場人次超過540,000。 「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周日正式圓滿落幕,一連四天的年度消費休閒盛會入場人次創新高,共吸引120,000人次參與,盛況空前。 作為金沙中國的年度品牌盛事,「金沙物美嘉年華」為本澳市民及旅客打造周末熱點,同時彰顯了公司積極響應澳門特區政府「旅遊+」發展策略。此外,活動亦為本澳中小微企及金沙零售商戶提供大型免費展銷平台,透過國際零售品牌與本地中小微企同場展銷產生聯動效應,推動疫情後本地經濟復甦。 今屆的「金沙物美嘉年華」設有超過580個展位,遍佈九個展區,包括:金沙商戶區、家庭用品區、親子用品區、食品美酒區、美食廣場、綠色生活區、文化創意區、兒童遊樂專區及澳門特色手信區;其中本澳中小微企展位數量增至325個,為歷屆之最。 活動期間每日推出限量澳門幣1元的精選產品及低至1折的國際品牌折扣優惠;入場人士更享有全天候免費泊車優惠及免費穿梭巴士往來會場及其他站點,為市民和旅客提供交通便利。 此外,金沙中國關懷大使亦陪同本地社服機構會員暢遊嘉年華,包括與泉仁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會員參與小型賽車體驗及於遊戲攤位玩樂,並與澳門兒童發展協會的家庭會員參與「中銀Smart Kids呈獻:小廚神工作坊」。其中廣受歡迎的「小廚神工作坊 」吸引逾530名參加者,他們在金沙中國餐飲團隊的帶領下,即場製作墨西哥玉米餅、越南春卷以及手製壽司等,體驗親子入廚的樂趣。 金沙中國邀請了四間本地社服機構於美食廣場內設置美食攤位,包括澳門扶康會葡角餐廳、澳門展智服務協會心明治小食店、澳門特殊奧運會甲子園美食,以及澳門戒毒康復協會握緊希望計劃。另外,金沙中國亦邀請了同善堂於食品美酒區設置了推廣中醫藥文化攤位,售賣養生保健茶包及湯料包等產品。是次平台讓社服機構有機會提升本地市場曝光率之餘,亦為其會員創造工作訓練機會。 是次嘉年華共有十家本地社服機構參與文化創意區展位的運作,包括:澳門扶康會、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人人流浪狗澳門義工團、澳門特殊奧運會、澳門展智服務協會、澳門利民會利民坊、澳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社會服務處 - SJ樂晴展能項目、聖公會青年本色、挪亞家庭互助協會,以及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Bosco Green Store,展出由社服機構成員設計及製作的文創産品。 一眾澳門特殊奧運會成員在嘉年華舉行期間分別扮演新聞小記者及編輯,他們先為活動進行多場採訪、拍攝及錄影工作,其後負責撰寫文稿,最後製作成嘉年華的專題報導,充分發揮社區共融合作精神。 作為嘉年華亮點活動的工銀e支付呈獻:「國風雅韻」漢服造型大賽及交通銀行澳門分行呈獻:「童夢飄揚」兒童才藝大賽亦順利舉行,吸引不少來自大灣區城市的人士踴躍參加,演出精彩紛呈,為展會增添多元魅力。 是次嘉年華充分體現了公司在環保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在金沙環保360全球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指引下,金沙環保360大使連同本地環保社團「綠色未來」成員,合力向參展商介紹回收紙皮、塑膠及金屬的實用技巧,鼓勵更多人響應綠色展會的理念。會場亦特設環保櫃檯,向訪客贈送二手洗衣籃和體重秤等用品,期望物盡其用支持環保。 「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由金沙中國主辦,澳門中華總商會協辦,並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旅遊局及招商投資促進局的大力支持;同時獲得澳門中銀、工銀澳門、交通銀行澳門分行及大西洋銀行誠意贊助。 如欲下載高清新聞圖片,請登入: https://we.tl/t-ZiE9RXzaQv 關於金沙中國有限公司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1928,「金沙中國」或「公司」)是一所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及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金沙中國是澳門最大的綜合度假村經營商,於路氹金光大道上設有澳門威尼斯人®、澳門百利宮®、澳門巴黎人,以及澳門倫敦人® 等物業項目,同時擁有及經營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金沙酒店。公司旗下的各綜合度假村集合多樣化的娛樂消閒、商務設施及客運業務,包括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各式餐廳食肆、購物中心、於金光綜藝館、倫敦人綜藝館、威尼斯人劇場、巴黎人劇場、倫敦人劇場及金沙劇場舉行的世界級娛樂表演,以及來往港澳的金光飛航高速渡輪服務。公司在路氹金光大道的各物業發展項目,堅定並持續地為建設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貢獻力量。金沙中國是全球度假村發展商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LVS)的附屬公司。 如欲索取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網頁https://hk.sandschina.com/index.html。 傳媒查詢: 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 – 企業傳訊部胡美寶電話:+853 8118 2268電郵:mabel.wu@sands.com.mo  鄭文軒電話:+853 8118 2054電郵:jesse.chiang@sands.com.mo 小朋友周日在「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的「中銀Smart Kids呈獻:小廚神工作坊」學習為朱古力三文治裝飾點綴。 工銀e支付呈獻:「國風雅韻」漢服造型大賽周六於「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向得獎者頒發獎項;活動吸引來自大灣區城市的人士踴躍參與。 交通銀行澳門分行呈獻:「童夢飄揚」兒童才藝大賽周日於「2024金沙物美嘉年華」向得獎者頒發獎項;活動吸引來自大灣區城市的人士踴躍參與。

文章來源 : PR Newswire 美通社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186 加入收藏 :
亞洲出版業協會公布「2024 年度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

紐約時報執行總編輯 Joseph Kahn 闡述新聞業在兩極分化時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6月21日 - 致力於表揚傑出新聞工作、總部位於香港的非盈利組織亞洲出版業協會(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 「SOPA」),今日公布「2024 年度卓越新聞獎」得獎名單。這些獎項旨在表彰過去一年來在亞太地區的卓越新聞作品。 頒獎典禮於 6 月 20 日星期四在香港的頒獎晚宴上舉行,為連續第 26 年頒發該獎項。 來自全球、區域、華文和馬來語等傳媒機構共提交 700 多份參賽作品,囊括 21 個不同類別。 今年突出的主題包括令人擔憂的區域醫療狀況及公共政策,尤其是世界兩個人口大國—印度與中國。 以下為部分矚目焦點。 卓越女性議題報道獎 當今大馬的調查報導《奪嬰:沙巴無國籍母子骨肉分離的哀歌/Baby snatching: How stateless mums lose their infants in Sabah hospital》獲得區域組首獎。 卓越新聞報道創新獎 金融時報的專題報導《衛星、無人機和軟體設計工具揭露中國清真寺變遷Satellites, drones and programming tools reve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osques》勇奪全球組首獎。該報道深入剖析北京藉重建或拆卸清真寺以實現其「維和」目的。 卓越專題特寫獎 雪梨晨鋒報以其精闢報導《中國在蒙古的影響力/China's Mongolian reach》榮獲區域組首獎,該報導詳盡揭示了蒙古文化認同正遭受系統性侵蝕的現狀。 端傳媒憑藉中文報導《為了潤,他們在拉美長征四千公里/Journey for Hope: Chinese Migrants' Perilous Path to the U.S.》獲得中文組別的佳作,報導記錄了部分民眾甘冒巨大風險以追求全新生活的現象,這也是今年多個參賽作品的共同熱點。 卓越科技報道獎 路透社的《海底電纜戰/Cable War》獲得了全球組科技報導首獎,這篇報導揭秘西方試圖阻止中國鋪設海底光纖電纜的幕後故事。 卓越數據圖像獎 紐約時報的《如何為城市降溫/ How to Cool Down a City》在全球組勝出,評審稱其為「精湛之作」,在「詳盡解釋和吸引讀者注意力」中取得出色的平衡。 亞洲出版業協會公共服務新聞大獎 彭博新聞社憑藉其系列報導《問題藥物/Bad Medicine》榮獲此一備受矚目的大獎。彭博追蹤了由印度製藥企業生產的問題藥物,在多個國家引發的連鎖反應。 評審稱其為「經過縝密研究」的調查,並且「揭示了一項嚴重的公共衛生隱患」。 SOPA為小型傳媒或首次參賽者提供的報名費贊助,此次使多位獲獎者受益,其中以《從毛澤東到現在/Mao to Now》在全球組奪得評論類首獎的China Books Review;以及灼見名家其報導《好學生李克強/My Outstanding Student, Li Keqiang》在中文評論類別中獲得了佳作。 頒獎典禮同時追頒了「2024 年度亞洲出版業協會終身成就獎」予不久前離世的著名中國新聞報導者林洸耀。 亞洲出版業協會編輯委員會聯席主席 ,經濟學人亞洲版編輯Bill Ridgers 表示:「感謝所有參加 2024 年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的傳媒,並祝賀所有獲獎者、榮譽提名者及入圍者。」 「我們對SOPA在鼓勵和表彰亞太地區獨立新聞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在這個區域,獨立新聞的運作愈發困難,重要的當地議題亦有可能被更大的全球事件所掩蓋。」 亞洲出版業協會亦感謝紐約時報Joseph Kahn 擔任頒獎典禮的演講嘉賓,他的演講可在以下網址觀看:https://www.youtube.com/@SOPAAsia 我們還要向 135 位義務評審以及主持人 Karen Koh 致以感謝。另特別感謝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JMSC),自 2011 年以來一直負責管理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並將在明年繼續擔此重任。 卓越新聞獎得以成功舉辦,亦有賴於我們的合作夥伴 Coconuts、Create Productions、Media OutReach Newswire 和 Telum Media 的鼎力支持。 Hashtag: #SOPAwards2024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亞洲出版業協會亞洲出版業協會(The Society of Publishers in Asia,「SOPA」)成立於 1982 年,乃香港非牟利團體,旨在維護新聞自由、表揚亞太區傑出新聞工作,同時為亞太區開展業務的出版界提供最佳實踐經驗。 時至今日,SOPA 致力為亞洲傳媒及出版界發聲,持續協助維護傳媒標準及自由,並表彰及支持專業新聞報道及出版。「卓越新聞獎」是 SOPA 的年度旗艦盛事,自 1999 年以來連續 26 年為亞太區的新聞報道樹立基準。 www.sopasia.com; www.sopawards.com; SOPA LinkedIn

文章來源 : Media OutReach Limited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1588 加入收藏 :
全球市場競爭激烈,WIIPA三步驟策略助企業品牌推廣實現全球拓展

在全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的品牌推廣策略變得至關重要。為了在國際市場上取得優勢,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精心策劃了一個三步驟的策略——參展、新聞曝光及影片傳播,旨在透過精準宣傳,實現品牌的全球拓展。   第一步,參展 WIIPA組織旗下數個頂尖展會,包括歐洲、亞洲、美洲及中東的國際發明展覽。這不僅為企業展示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提供了平台,還促進了與來自世界各地業界同仁的深入交流。這不但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也拓展了潛在的商業機會。企業透過參展,有機會展示其創新實力和技術優勢,獲得來自全球的關注。   第二步,新聞曝光 WIIPA透過與電子媒體的合作,發布了一系列專題報導和新聞稿,深入介紹企業的產品、服務、企業文化和發展願景。企業參展並獲獎後,WIIPA將根據企業的成就撰寫專業新聞稿,詳述其創新成果和技術突破。透過電子新聞的廣泛傳播,企業不僅能提升知名度和認可度,還能吸引更多潛在合作夥伴和客戶,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第三步,影片傳播 在數位化時代,影片已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宣傳工具之一。企業獲獎後,WIIPA集團旗下的mdustudio工作室將負責高品質的影像和影音處理,記錄企業的得獎心得和創新成果。透過高質量的人物專訪影片,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進行廣泛傳播,生動展示企業的產品優勢和品牌故事,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Rie8tBxg58&t=92s 影片名稱:改變人生的方向:黃翌星/WIIPA會客室 發明大小事   WIIPA的全球拓展三部曲 透過參展、新聞曝光及影片傳播的全球拓展三部曲,WIIPA積極協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快速提升。WIIPA並持續推出更多創新策略,以幫助企業在國際舞台上建立卓越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合作夥伴,並推動產品和技術的全球化發展。   關於WIIPA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WIIPA)致力於推動全球創新和智慧財產的發展,通過舉辦國際發明展覽、新聞曝光和影片傳播,幫助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建立強大的品牌形象,促進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WIIPA的宗旨是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資源,助力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

文章來源 :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689 加入收藏 :
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展現豐碩培育成果

為活絡南台灣創新能量,微軟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高雄市政府與國立中山大學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山產發中心)於今年五月推動第二屆「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並於日前舉辦「微軟新創加速器 Demo Day 暨商機交流媒合會」,匯集 12 家入選團隊,展示運用微軟 Azure 雲端平台、Azure OpenAI 服務之涵蓋智慧製造、智慧安防、智慧生活及智慧醫療四大領域的解決方案,展現產官學研各界合作的豐碩成果。  微軟除了提供新創團隊專屬輔導窗口,更提供完整技術資源,著眼於實際應用場域,加值產業智慧力。經過 6 個月的培育,第二屆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至今已成功協助超過 85% 新創團隊完成 Azure 雲端建置,逾 50% 新創串聯 Azure OpenAI 進行解決方案升級,並有過半數的團隊成功推進到實證階段。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副署長陳秘順分享,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持續聚焦新創培育,透過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希望協助扶植新創達到規模化與國際化兩大願景,打造更多具國際影響力的案例,厚實新創團隊發展基礎,並為台灣產業發展帶來更多創新力量。  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啟川表示,過去重工業是高雄的基礎產業,市長上任後非常重視科技產業,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推動打造南部「半導體 S 廊帶」以及「亞灣 2.0 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已經吸引如微軟、IBM、高通等國際大廠進駐,軟體產業在亞灣區已逐步擴大群聚效應。感謝微軟連續兩年來到亞灣精選新創,透過雲平台加速器,協助新創團隊成長茁壯。期待微軟在高雄與新創有更多深入的合作,為南台灣的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水,攜手輸出國際藍海市場。  整合導入微軟資源,12 家優秀新創深入實際場域展現創新力  台灣微軟全球合作夥伴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陳仲儒強調:「微軟對於培植新創團隊不遺餘力,我們今年提供更高規格包含微軟生成式 AI 服務 Azure OpenAI 在內的豐富雲端資源,緊密連結 AI 技術與企業需求。期待藉由亞灣雲平台微軟新創加速器構建強大的新創生態圈,培育更多新創企業,力助在地產業轉型。」  今年入選團隊橫跨多元領域,包含智慧製造領域的達易智造、法博智能移動,智慧安防領域的凌波科技、奧榮科技、佐翼科技、獵戶科技,智慧生活領域的亞博科技、集仕多、迪威智能、睿加科技,還有智慧醫療領域的泰瑞醫、竹謙科技。  國立中山大學南區促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根煌說明:「新創團隊在導入微軟技術資源後,由中山產發中心整合在地產業、學界與研究領域的量能,並協助對接產業實踐場域應用,完善新創商業模式,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們也致力幫助新創團隊提高市場能見度,透過展會展示、專題報導、資源 1 對 1 對接洽談等方式,為新創創造商業機會、開拓潛在市場。」  今年度微軟新創加速器之 12 家新創團隊於 Demo Day 展示多元智慧解決方案,包括 AI 主播、助力金屬加工業數位轉型升級的精實管理應用、智能客服等卓越研發成果。奧榮科技和佐翼科技更特別設計動態展示,分別展出空中及地面巡檢的解決方案,將創新科技融入實際場域,推動智慧應用發展。中山產發今年已推動多家新創團隊方案導入場域,將協助解決產業痛點。  奧榮科技以 Azure 架構無人機搭載相機與熱顯像儀器進行科技巡檢,結合 AI 影像辨識技術,掃描太陽能板上的熱斑,提高設備維護效率,降低人員於危險地形巡檢風險;此方案目前處於驗證階段,已在南部建立實證示範場域,並朝國際市場輸出。  睿加科技首次對接大專院校,推廣專利智財 SaaS 平台至南部指標大專院校,以 Azure OpenAI 結合跨國資料庫與 AI 模型,於短時間內產出詳細的智財評估文件,降低申請專利或註冊商標的前期準備成本。  佐翼科技與迪威智能為解決重工業設備難以檢查、維護的問題,整合智慧化無人載具與 AI 音頻分析技術,進行場域巡檢,以減少工安風險,並大幅提升作業效率,未來南部石化與鋼鐵場域也預計導入這套解決方案。  敏盛醫療體系規劃導入竹謙科技的輔助心理健康方案,結合其 AI 語音情緒分析技術與 Azure OpenAI 服務,即時辨識及追蹤使用者情緒變化,提供更為便民的心理健康服務。  除了成果展示,微軟新創加速器 Demo Day 暨商機交流媒合會更有來自中盈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科技產業園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精誠資訊、AppWorks 等單位的代表參與,透過媒合與交流,與新創團隊討論未來合作可能,擴大新創團隊的市場商機與業務機會。微軟新創加速器也將持續與產官學研緊密合作,結合國際級技術資源全力扶植新創,激發更多創新應用,攜手共創智慧未來。 

文章來源 : APEX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6433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21 日 (星期二) 農曆十二月廿二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