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台北2023年3月8日 /美通社/ -- 全球電腦領導品牌技嘉科技旗下瞄準創作者市場的AERO創作者筆電,全新2023升級款上市開賣。此次推出16吋的AERO 16 OLED及14吋的AERO 14 OLED兩款機種,主打纖薄便攜外型,再配置創作者所期待的最新13代Intel® Core™處理器及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獨顯,可將3D渲染時間從2.5小時大幅縮短至10分鐘,協助創作者體驗「有型有速」的創作快感。兩款筆電皆採用嚴選雙校色護眼OLED HDR螢幕,滿足各類創作者夢寐以求的達人級完美色準需求。 技嘉AERO看準創作者需求 2023全新升級款創作者筆電熱賣中 優異的色彩表現是AERO能在眾多創作者筆電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AERO 16 OLED 和AERO 14 OLED 經過色彩權威X-Rite™ 2.0原廠逐台校色與Pantone® Validated色彩校準認證,達到最嚴苛Delta E<1的⾊偏值,為世界上色彩校準最嚴謹且準確的創作者筆電。AERO 16 OLED和AERO 14 OLED分別採用令人驚豔的4K UHD+和2.8K QHD+的16:10黃金比例超高解析度,同時提供充足的螢幕空間,增添生產力。兩款筆電均獲得德國萊茵(TÜV Rheinland)Eyesafe®認證和低藍光認證,讓專業創作者確保色彩準確性的同時,也能長時間舒適地工作。 本次升級除了搭載第13代Intel® Core™處理器,更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獨顯,使效能翻倍提升,可大幅縮短工作流程。且兩款筆電均通過NVIDIA Studio認證,擁有DLSS 3全新第四代Tensor核心和光流加速器支援,以及AI人工智慧的加持,讓各類創作者能盡情揮灑創意並提高生產力。 AERO在產品設計上致力滿足創作者對高質感的要求,全機身以CNC精鍛工藝製成,AERO 14 OLED的厚度更僅有17mm、1.49公斤,為歷代最纖薄的AERO筆電。筆電上蓋的LOGO透過別出心裁的霓彩鑲嵌,從不同角度可呈現如水晶般的七彩折射,呼應多彩多姿的創作世界。鍵盤與專利玻璃觸控板則採用同一色系,凸顯整體機身的一致性。 技嘉AERO 2023全新升級款創作者筆電已正式上架開賣,為創作者族群提供高效創作的即戰力。更多相關產品規格詳見官網:https://bit.ly/AERO_laptop_zh
中國蘇州和美國加州聖克拉拉2023年3月3日 /美通社/ -- 數據中心光通信模塊先行者旭創科技今天宣佈參加在加州聖地亞哥舉行的OFC 2023展會,並將在現場演示1.6T OSFP-XD DR8+可插拔光通信模塊(展位號4115),為可插拔光模塊的通信速率設立新的行業標桿。 OSFP-XD DR8+模塊結合了最先進的單通道200G光學技術和行業領先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該模塊的傳輸速率達到了1.6Tbps,在0-70C溫度範圍內,以低於23W的低功耗支持2公里的傳輸距離。 旭創科技首席市場官莫兆熊表示:「旭創科技的1.6T OSFP-XD光通信模塊證明了可插拔光學模塊在摩爾定律的基礎上可繼續實現帶寬容量翻番,而不用調整現有的數據中心基礎架構。我們的1.6T光模塊實現了1U機架配置中51.2T的交換機吞吐量。它基於當前成熟的100G Serdes生態系統和旭創科技先進的200G光學設計以及先進的電接口信號完整性管理,提供低風險、易於實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來推動帶寬擴展。」 此外,為了滿足客戶對低功耗800G傳輸網絡的需求,旭創科技還將展示其基於5nm DSP和先進硅光子技術的第二代800G模塊。在OFC 2023上,旭創科技將展示在0-70C溫度下,功耗低於14W的800G OSFP DR8+和2xFR4光通信模塊。 同時,旭創科技在OFC 2023上也會向公眾推出其400G ZR和400G ZR+ QSFP-DD相干收發模塊。旭創科技的400G ZR和ZR+收發模塊完全符合QSFP-DD MSA、CMIS和OIF OpenZR plus標準,支持長達500公里的傳輸。展會期間,公司還將在OIF 400ZR互操作實驗中對400G ZR (+) QSFP-DD相干模塊進行現場演示。 旭創科技簡介 旭創科技設計、製造和銷售高速光學收發器,支持新一代網絡的快速帶寬擴展。公司業務遍及全球,不僅在蘇州、銅陵、台灣和泰國設有生產基地,還在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新加坡和歐洲設有研發和銷售辦事處。旭創的解決方案擁有出眾的技術表現、強有力的價值定位和精準的市場切入時機,對雲數據中心和5G市場的持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innolight.com。
勒索軟體攻擊平均時間由兩個月縮短到四天 企業內部電子郵件執行緒劫持攻擊數量激增 台北2023年3月1日 /美通社/ -- IBM Security 近日發佈最新的年度資安報告《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情報顯示部署後門程式(以便從遠端存取系統)是2022年駭客攻擊企業最常使用的方式,67%的後門程式與植入勒索軟體掛勾;所幸如今企業已經能夠搶在駭客植入勒索軟體之前偵測到後門程式。據 IBM X-Force觀察,部署後門程式的「市場價值」比盜用信用卡資料相比更高—駭客以高達 1 萬美金的價格,出售已經部署好的後門存取權限,但每筆被盜信用卡的資料售價只有不到美金10元。 IBM指出,「先部署後門程式再勒索」成為2022年全球駭客主要攻擊方式製造業連續兩年受攻擊最多 儘管勒索軟體在2022年全球資安攻擊事件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但企業對於監測與阻止勒索軟體部署的「勝率」也有提升。不過,駭客們的攻擊能力也不斷增加—報告顯示,駭客完成每次勒索軟體攻擊的平均時間已從兩個月縮短到四天以內。 IBM Security X-Force 全球負責人 Charles Henderson表示,「採用安全監測與回應,可讓企業與組織在威脅攻擊鏈的早期干擾對手,從而及時阻止勒索軟體的發展。但後門程式演變成勒索危機只是時間問題,駭客總能找到躲避監測的新方法,因此單純採取被動的防守已經遠遠不夠。要擺脫與駭客之間無休止的追逐戰,企業必須採取由威脅驅動的前瞻式安全思維與策略。」 2023年度《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主要呈現IBM 於 2022 年在全球收集到的相關資安資料,針對全球網路威脅形勢提供深度洞察,向負責資訊安全的專家與從業人員報告其所在企業與組織最可能受到的安全威脅。這份報告的關鍵發現包括: 勒索是駭客進行網路攻擊的首選,也是2022 年網路攻擊最常見的方式;主要透過植入勒索軟體或利用企業電子郵件詐騙來實現。全球製造業已連續兩年成為遭受勒索攻擊最多的行業;因為該行業對於停機時間的容忍度極低。金融與保險業、專業服務與客戶服務行業受勒索攻擊的數量排名第二與第三。植入勒索軟體是最常見的勒索方式,勒索方式也不斷「創新」。駭客最新戰術之一是讓被入侵組織的受害者、包括客戶與合作夥伴得知自己的資料被盜,企圖讓被入侵的組織承受更大的壓力,增加資安威脅的潛在成本與心理負擔。IBM Security建議企業必須制訂量身定做的威脅事件應對計畫,將資安威脅事件對廣大企業受害者的影響納入考量。 企業內部電子郵件的往來成為駭客攻擊的武器。電子郵件執行緒劫持的數量在2022年大幅上升;駭客使用被入侵的電子郵件帳戶、冒充帳戶本人回應郵件。X-Force發現,這類事件在2022年每個月的攻擊數量比2021年增加了一倍:駭客使用此途徑部署 Emotet、Qakbot 和 IcedID等惡意軟體,企圖引發勒索軟體感染。網路釣魚是網路攻擊的主要誘因,且電子郵件執行緒劫持數量激增;顯然駭客要利用人們對企業內部電子郵件的信任度。IBM建議企業應該主動提升員工對於電子郵件執行緒劫持攻擊的認知,降低員工成為資安事件受害者的風險。 老舊漏洞今日仍被駭客利用。從2018 年到 2022 年,利用已知漏洞攻擊事件相對於漏洞總量的比例下降了 10%,這是由於漏洞數量在2022年創歷史新高。X-Force發現,利用老舊漏洞啟動 WannaCry 和 Conficker 等舊的惡意軟體攻擊仍然存在,並不斷蔓延。自 2022 年 4 月迄今,MSS遠程網路監控資料顯示 WannaCry 勒索軟體流量增加了800%。IBM 提醒企業需要改善與優化其漏洞管理,包括更準確地瞭解其潛在攻擊面,並從風險角度去規劃安全補丁的優先順序。 2023 年X-Force報告的其它重要發現包括: 網路釣魚攻擊逐漸放棄盜取信用卡資料。使用網路釣魚工具盜取信用卡資訊的案件數量在2022年下降了 52%,顯示駭客將焦點轉向姓名、電子郵件和家庭地址等個人資訊;因為這些資訊可以在暗網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也可用於下一步的攻擊行動。 亞洲居於攻擊目標之首。在X-Force 2022年所監測到的所有網路攻擊中,亞洲占了近三分之一,比全球其他地區更多;在亞洲發生的所有攻擊案件中,製造業占了近一半。 IBM Security 《X-Force威脅情報指數》通過從網路和終端設備、參與事件回應和其他來源的數十億個資料點中提取資料洞察,追蹤全新和早已存在的攻擊趨勢與模式。請在此處下載 2023 年度《 IBM 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 關於 IBM Security IBM Security 通過整合的安全產品和服務組合,結合動態 AI 和自動化能力,為全球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保駕護航。此產品組合輔以全球知名的 IBM Security X-Force ® 研究團隊的支援,能讓相關組織準確預知威脅、即時保護資料,在不影響業務創新的前提下,快速精准地做出安全回應。 IBM 分佈於全球各地的安全專家,是數以千計的企業組織評估安全威脅、制定安全戰略、實施和管理安全轉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IBM 營運全球最廣泛的安全研究、開發和代管中心之一,每天在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監控超過1千500 億個網路安全事件,並在全球獲得1萬多項安全專利。 台灣IBM公司新聞室:https://taiwan.newsroom.ibm.com/ 新聞聯絡 IBM公司公關部劉家容 kateliu@cn.ibm.com
製造業首當其衝,電子郵件連鎖攻擊激增,勒索攻擊耗時短至數天 香港2023年2月28日 /美通社/ -- IBM Security 近日發佈了新的年度《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 X-Force Threat Intelligence Index),資料表明,儘管 2022 年勒索軟件在攻擊事件中所占份額仍然居高不下(較前一年下降4 個百分點),但防禦者在檢測和阻止勒索軟件表現方面卻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攻擊者們仍在不斷祭出新招,報告顯示,完成勒索軟件攻擊的平均時間已從兩個月縮短至不到 4 天。 根據 這份2023 年的最新報告,部署後門程式(以便從遠端存取系統)已成為去年攻擊者所採取的最常見模式。 67% 的後門程式與植入勒索軟體掛勾;所幸如今企業已經能夠搶在駭客植入勒索軟體之前偵測到後門程式。 據 IBM X-Force觀察,與盜用信用卡資料相比,後門部署的「市場價值」更高,驅使駭客增加後門部署的數量—駭客以高達 1 萬美金的價格出售已經部署好的後門存取權限,但每筆被盜信用卡的資料售價只有不到美金10元。 IBM Security X-Force 全球負責人 Charles Henderson表示:「採用保安監測與回應,可讓企業與組織在威脅攻擊鏈的早期干擾對手,從而及時阻止勒索軟件的發展。但後門程式演變成勒索危機只是時間問題,駭客總能找到躲避監測的新方法,因此單純採取被動的防守已經遠遠不夠。要擺脫與駭客之間無休止的追逐戰,企業必須採取由威脅驅動的前瞻式保安思維與策略。」 IBM Security 《X-Force威脅情報指數》主要呈現IBM 於 2022 年在全球通過從網絡和終端設備、事件回應參與和其他來源的數十億個資料點中收集到的相關保安資料,追蹤到全新和早已存在的攻擊趨勢與模式。 這份報告中的一些關鍵發現包括: 勒索:是攻擊者的首選方法。2022 年網絡攻擊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勒索,這主要是通過勒索軟件或企業電子郵件詐騙來實現。 這種方法最主要針對的地區就是歐洲,占觀察到的勒索案例的 44%,這是因為攻擊者企圖利用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 網絡犯罪分子將電子郵件往來對話作為武器。 2022 年,電子郵件串的劫持事件大幅上升,攻擊者使用洩露的電子郵件帳戶在對話中冒充原始參與者作出回復。 X-Force 觀察發現,與 2021 年相比,該類事件的每月嘗試數量增加了一倍。 老舊漏洞仍在被利用。從2018 年到 2022 年,利用已知漏洞攻擊事件相對於漏洞總量的比例反而下降了 10 個百分點,這是由於漏洞數量在2022年創歷史新高。 調查發現,利用老舊漏洞使得 WannaCry 和 Conficker 等較早的惡意軟件感染仍然存在並不斷蔓延。 勒索施壓的針對性強,製造業首當其衝 勒索施壓的針對性強,製造業成為首當其衝的勒索目標 在實施勒索計畫時,網絡犯罪分子往往會瞄準最脆弱的行業、企業和地區,並施加巨大的心理壓力,迫使受害者支付贖金。製造業已連續兩年成為遭受勒索攻擊最多的行業;因為對於停機時間的容忍度極低,製造業企業成為首當其衝的勒索目標。 勒索軟件並非新鮮事物,但攻擊者一直在不斷尋求勒索受害者的新方法。 最新的戰術之一就是讓下游受害者更容易獲取被盜資料。 通過將客戶和業務合作夥伴牽扯其中,攻擊者讓被入侵的組織承受到更大的壓力。攻擊者持續嘗試通知廣大受害者,以此增加入侵事件的潛在成本和心理威懾,這使得企業必須定制一份完善的威脅事件應對計畫,而且要將對下游受害者的潛在影響納入考量。 電子郵件串劫持的數量上升 去年的電子郵件串劫持事件激增,攻擊者的每月嘗試次數比 2021 年的資料翻了一番。 在過去一年裡,X-Force 發現攻擊者常常使用這種策略來交付 Emotet、Qakbot 和 IcedID,這些惡意軟件通常會引發勒索軟件感染。 2022年,網絡釣魚是網絡攻擊的主要誘因,且電子郵件串劫持數量的急劇上升,很顯然,人們對電子郵件的信任正是攻擊者想要利用的。 對此,企業應該讓員工充分認識電子郵件串劫持攻擊,降低他們成為受害者的風險。 需要注意「老舊」漏洞 過去幾年裡,利用老舊漏洞與漏洞的比率一直在下降,自 2018 年以來該比例下降了 10 個百分點。 網絡犯罪分子已經可以訪問超過 7.8 萬個老舊漏洞,這使其更易於利用較早的未修補漏洞。即使在 5 年後的今天,導致感染 WannaCry的漏洞仍然是一個重大威脅。 X-Force報告指出,自 2022 年 4 月以來,MSS網絡遙測資料裡的 WannaCry 勒索軟件流量增加了 800%。這提醒企業需要改善與優化其漏洞管理,包括更準確地了解其潛在攻擊面,並從風險角度考慮安全補丁的優先順序。 2023 年X-Force報告的其它重要發現包括: 釣魚者逐漸放棄信用卡資料。用網絡釣魚工具包鎖定信用卡資訊的網絡犯罪分子數量在一年內下降了 52%,這意味著攻擊者正在優先瞄準姓名、電子郵件和家庭地址等個人身份資訊,這些資訊可以在暗網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也可以用於開展進一步的攻擊行動。 亞洲位居攻擊目標榜單之首。在X-Force 2022 年所監測到的所有網絡攻擊中,亞洲遭受的攻擊占了近三分之一,超過全球其他地區。 同時,去年在亞洲地區所觀察到的所有攻擊案例中,製造業占了近一半。 北美能源行業遭遇攻擊。全球衝突讓本已動盪的全球能源貿易雪上加霜,在去年遭受攻擊最多的行業中,能源業排在第四位。 在去年所觀察到的所有能源行業攻擊中,北美能源企業受害者占 46%,比 2021 年增加了 25%。 2023年度《IBM 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主要介紹了 IBM 於 2022 年在全球範圍內收集到的相關資料,旨在針對全球網絡威脅形勢提供深度資訊,向負責網絡安全的從業群體通報其所在組織最可能受到的威脅。您可以在此處下載 2023 年度《 IBM 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報告》。 IBM 近日發佈了新的年度《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勒索軟件威脅居高不下,亞洲位元列攻擊目標榜首,製造業首當其衝,電子郵件連鎖攻擊激增,勒索攻擊耗時短至數天 關於 IBM Security IBM Security 通過整合的保安產品和服務組合,融合動態 AI 和自動化能力,為全球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保駕護航。 這一產品組合輔以全球知名的 IBM Security X-Force ® 研究團隊的支援,能讓相關企業和組織準確預知威脅、即時保護資料,在不影響業務創新的前提下,快速精準地做出安全回應。 IBM 分佈於全球各地的保安專家,是數以千計的企業組織評估安全威脅、制定保安戰略、實施和管理安全轉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IBM 營運著全球範圍最廣泛的保安研究、開發和代管中心之一,每天在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監控超過1千500 億個網絡安全事件,並在全球獲得1萬多項安全專利。 傳媒查詢 馬冠儀Florence Ma maky@hk1.ibm.com (852) 9130 8614
新竹2023年2月24日 /美通社/ -- 雅特力AT32 MCU基於32位元Arm® Cortex®內核,提供完整一套AT32 MCU開發工具平台,透過易用的軟硬體工具,提升使用者良好的開發體驗和效能,降低入門使用門檻,並減少重複設置工作,加速開發效率。一個功能性完整的工具鏈,重視操作界面友善性和編譯器性能等,雅特力從系統開發階段至量產燒錄,及後續的硬體更新,提供全面性支持,實現多元應用需求。 AT32 MCU 開發-生產-升級三部曲 在MCU開發生產階段,為使工程設計人員加快開發流程,導入圖形化(GUI)開發工具可迅速在開發階段進行調整測試相關配置,AT32 Tooling System能夠協助客戶縮短產品上市時程,提高開發效率,如AT32 New Clock Configuration,為AT32 MCU進行時鐘配置的圖形化配置工具,便於清楚了解時鐘路徑和配置時鐘頻率;CAN BitRate和I2C Timing Configuration,可在使用者介面(UI)輸入各項CAN Bus或I2C細部參數,快速計算CAN Bus或I2C對應結果與生成相關配置標準代碼。透過可視化圖形對話框,使用者進行編寫代碼時較為直觀,並節省產生應用代碼時間。 雅特力AT32 IDE為跨平台ARM嵌入式系統的軟體開發環境。包含一系列Eclipse插件和工具,使用者可在AT32 IDE開發環境下進行創建、建置和調試AT32 MCU。兼容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並提供JRE運行環境、ARM工具鏈和GCC Make構建工具,幫助開發者組織資源,輕鬆裝備軟體組件,使開發工作事半功倍。 在批量生產階段,為讓使用者便於使用AT32 MCU,支持圖形界面應用程式,在線和離線編程工具ICP Programmer和ISP Programmer。使用ICP Programmer,須透過雅特力自行開發的AT-Link或J-Link仿真器來進行操作AT32 MCU設備,支持同時燒寫主儲存器與SPIM/QSPI Flash和文件/設備加載,搭配AT-Link仿真器,支持SWD速度配置自動偵測功能;使用ISP Programmer,使用者可以透過UART或USB進行配置操作AT32 MCU設備,便於讀取、寫入和驗證設備記憶體。 AT-Link Family為雅特力自行開發編程調試工具,包含AT-Link-Pro、AT-Link+、AT-Link-ISO+和AT-Link-EZ共四款,支持AT32 MCU仿真與在線/離線燒錄,外觀輕巧、功能多樣,且操作簡單穩定可靠。AT-Link-Pro,使用LCD觸控屏操作便利,支持IDE在線調試、在線/離線燒錄、輸出電壓範圍調節、脫機參數設置、USB轉串口;AT-Link+,除了支持在線與脫機燒錄,新增SPI和可變換外設接口(I2C/CAN等)多功能接口,和支持AT32WB415藍牙芯片燒錄;AT-Link-ISO+,在AT-Link+的基礎上強化隔離保護功能(ISOLATED),並支持AT32WB415藍牙芯片燒錄;AT-Link-EZ,支持在線燒錄功能。 在AT32 MCU升級階段,透過ISP Application和IAP Application工具與對應傳輸介面來對AT32 MCU進行升級更新,靈活調整編譯器選項和優化性能,能夠協助使用者拓展更多元的應用。 雅特力持續研發高性能、高穩定性、低功耗MCU產品,並提供彈性的內存和豐富的外設資源,且一系列技術支持、線上手冊、培訓課程以及良好的售後服務,使用戶獲得最佳使用體驗和高品質產品,打造具一流競爭力的MCU產品及創新應用。
深圳2023年2月23日 /美通社/ -- MicroLED是引領LED顯示走向未來的一項技術。與傳統LED相比,其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給LED顯示帶來重大進步和提升。作為一名創新領導者,艾比森因其對研發的廣泛投入而備受尊重,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積極開發IMD和COB技術,並於最近在全球推出了新的MicroLED KLCOB系列。 艾比森行業產品總監Christian Czimny進入專業AV行業25年,對LED市場以及產品與客戶需求的關係有著廣泛的瞭解。過去四年,Christian幫助指導艾比森取得戰略增長。他談到了艾比森的MicroLED技術以及艾比森在未來顯示領域的發展戰略。 MicroLED對市場的重要意義何在? 談到MicroLED為何如此重要,Christian解釋說:「MicroLED技術實現了像素間距更小的LED產品的量產。這些產品的屏幕尺寸更小,分辨率更高,滿足4K和8K的需求。為此,MicroLED技術的市場前景廣闊,除商用LED顯示和屏幕外,MicroLED還將進軍消費市場。」 2016年,艾比森在其位於惠州的智能製造中心建成了第一個COB/MicroLED廠房和生產線。憑借其對研發的承諾,艾比森在推進新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Christian提醒道:「時間就是一切。成為新技術的早期使用者,也可能是第一個使用者,固然很好,但考慮到生產能力壯大的需要,還是要將我們的做法進一步推向市場。」 Christian承認,製造業依然面臨著大規模轉移的挑戰。他描述說:「一如既往地專注於將LED故障率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並指出COB(板載芯片)是MicroLED解決方案之一。「目前,搭載芯片的整個PCB板可以被封裝或『密封』。」 當然,艾比森同樣在MicroLED方面取得了不俗的進展,為娛樂科技行業帶來了MicroLED產品系列。該公司的KLCOB MicroLED系列可通過艾比森廣泛的增值合作夥伴網絡在全球範圍內銷售。 MicroLED在LED顯示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那麼,MicroLED技術到底是什麼?它又有什麼優勢?Christian解釋道:「MicroLED建立在倒裝芯片技術的基礎上,該技術能夠改變單個LED內紅、綠、藍的電氣連接。」 他進一步介紹說,技術的進步使得LED芯片內部的電線連接被移除,在保持亮度不變的同時降低了功耗。他接著說:「此外,將內部組件的頂部翻轉180度,建立更加穩定和直接的板到板連接,會讓亮度比現有屏幕技術提供的還要大。」 所幸,艾比森並未就此止步,而是繼續專注於畫面性能質量。此番努力的結果就是不僅提高了對比度,還開發出黑色啞光顯示屏表面處理工藝,即黑色塗層技術。 Christian表示:「這項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對比度,同時實現了更加豐富但又非常自然的色彩,這也是HDR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但啞光處理帶來的好處更多,包括不受環境光環境影響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表現。」 艾比森的研發投資確保了產品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除了高性能畫質和功耗更低的、更加可持續的產品外,艾比森的MicroLED還具有更多實用功能,比如表面保護技術能讓LED產品在清潔時不用擔心遭到損壞,並且其安裝機會也比以前的LED技術更多。 Christian保證說:「艾比森的MicroLED的一大優勢是擁有強大的表面保護功能,使顯示器具有防潮、防塵、防靜電、抗氧化和防止碰撞損壞等特點。」 該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資使其處於一個令人羨慕的位置。Christian說道:「你可以想像一下,我們說到的這些改進和優勢無不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主張,市場上以及我們行業內的許多公司都渴望加入到這個行列。」 然而,Christian極其謙遜地重申了他的承諾,即繼續努力工作,期待不久之後擁有一個激動人心的未來。「在艾比森的MicroLED工廠,我們將與研發團隊一起不斷打磨新技術及其升級,以實現我們設定的目標。艾比森是一家歷史悠久、備受讚譽的LED顯示製造商,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新市場,也期待著一個光明、燦爛和健康的未來。」 www.absen.com
A12 藝術空間
外置設備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