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26) 日,由ICAEA國際電腦稽核教育協會與Jacksoft共同舉辦的「AI應用課程教師教學資源研習營」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致理科技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亞洲大學、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元智大學、東海大學、國立中正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超過10多所學校的師生參與,涵蓋企管、財金、會計、工管、商業數據分析等領域。研習營聚焦於如何透過實例與JCAATs - AI稽核軟體的應用,讓學生可以快速進行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JCAATs是一款AI驅動的電腦輔助稽核工具,由台灣研發,具備七國語言,行銷全球,獲得商業應用專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其以Python為基礎,透過NO-CODE的方法,能快速產生高效數據分析的Python程式碼。使用者無需具備程式撰寫能力,特別適合非資訊技術背景的學生。本次課程不僅深入介紹如何使用JCAATs讓學生進行實例演練,更提供電腦稽核軟體應用師(JCCP/ ICCP)專業證照與認證標準,並說明AI稽核學院如何提供資源輔導學生自學考取證照。ICAEA為美國會計師公會授權的進修教育機構(NASBA CPE),其課程符合QAS Self-Study認證標準,相關的自學課程設計與規劃品質有保證,確保課程符合國際標準,讓學員能夠靈活調整學習進度。AI稽核教育學院提供ICAEA認證的自學課程給授課教師採用,並讓教師可透過學習成效分析系統,輔導學生進入AI應用時代,加速數位轉型。現場討論環節中,與會者除了對實務教學交換心得外,也對AI稽核學院提供的EMI教學推動與國際化外籍生教學等特別感興趣,提出許多問題進行討論。而JACKSOFT目前正協助日本東洋大學使用JCAATs進行其商業應用與演練課程教學,特別也分享AI稽核教育學院上的英文與日文教學資源,希望未來老師在國際化教學上可以有更多的資源。JCCP電腦稽核軟體應用師認證已成為台灣最大的稽核專業證照,吸引上萬名專業人士與學生參與考試。並可以透過雙連方式取得ICCP(國際電腦稽核軟體應用師)的專業證照,這一個由國內經濟部創新計畫下的成果,10幾年下來已成為會計師事務所、大型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重要人才來源。特別是近期的分析顯示許多國內金融機構當前的徵才將具備使用科技進行分析的稽核人員列為首位,且薪資水準居冠,顯示金融業對稽核專業人才的高度重視。而國際內部稽核協會亦提出VISION 2035,認為未具備AI與資料分析技術的稽核人員將會被淘汰,更顯示學習此類課程的重要性。商業應用上許多領域都需要這樣的人才,因此成為全球商學院的熱門新課程。本次研習營也介紹ESG數據分析與稽核的課程給企管系、工管系、資管系的老師。金融業稽核給財金領域的老師使用,透過不同實務案例,讓老師的教學更具實務面向。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AI稽核教育的深化發展,也為未來的智能分析與稽核專業人才培養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進一步強化產學合作,提升台灣在AI應用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TIPPA特派員-東京連線報導)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趙芷芸同學,在2024日本東京設計創意暨發明展上以其創新作品「米糠花盆」勇奪金牌及香港特別獎。這項發明利用獨特的製造方法,透過回收米糠並運用篩網進行材料分析,製造出環保材質的花盆。結合多種材料的設計,「米糠花盆」不僅在環保性和耐用性上達到了最高標準,還採用烘箱烘乾技術固化,使其能夠在土壤中自然分解,展示了複合材料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應用潛力。 趙芷芸同學表示,這項發明不僅突顯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還強調了在製造過程中環保因素的考量。他們的目標是通過這一技術,提供一種既環保又經濟的方法,來生產更耐用的花盆,促進綠色生活方式的發展。 指導老師翁麗敏指出,「米糠花盆」的設計和製造過程經過精心策劃,不僅考慮了產品的功能性和美觀性,還注重了其對環境的友好影響。這項發明將可持續性發展理念融入實際生產中,為社會提供了一個範例,展示了青年創新者在解決環境挑戰方面的潛力和貢獻。 台灣發明商品促進協會會長施養隆強調,此次展覽由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主辦,於7月5日至7月7日在東京Ariake Garden Conference Center舉行。這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盛會,也是全球設計與發明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來自各界的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參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在此次展覽中的表現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注與讚賞,展示了台灣年輕學子在創新技術和環保意識方面的領先地位。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近期舉辦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課程,特別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語言中心越南語講師范氏伶,應用個人經驗,搭配深入淺出解說,傳授最實用的生活越南語,幫助新住民夫妻在日常生活上的溝通,並結合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雲林分局、雲林縣衛生局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斗六衛生所等單位共同宣導多元主題,讓這次的家庭教育活動更加生動而有趣。 雲林縣服務站為了讓初入境的新住民了解移民法修正後放寬的相關規定,同時,為了使新住民認識在臺權利及義務,邀請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雲林分局進行稅務宣導,教導新住民如何使用電子發票載具,並由斗六衛生所宣導新住民設籍前產檢補助,與國人相同都有14次;還特別邀請長期致力於語言教學的越南語講師范氏伶,進行生活越南語解說,協助新住民夫妻透過簡單而生活化的越南語進行溝通,促進彼此交流與互動。 范氏伶早期在越南工廠擔任翻譯工作,因緣際會來到臺灣後,透過參與華語師資培訓,持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期許為臺灣社會貢獻多元的文化價值。范氏伶目前在彰師大語文中心教授越南語課程,教學方式不僅注重專業性,更帶給學生探索越南文化風情的樂趣,許多學生對此讚不絕口;除此之外,范氏伶積極投入社區教育工作,擔任越南僑裔高階人才在臺協會(OVIAT)理事長,為新住民提供生活適應、親子教育等資源。雲林縣服務站特別邀請她擔任本月家庭教育日的外聘老師,讓初入境新住民能感受到熟悉感及親切感,透過范氏伶的正能量和故事,激勵更多新住民勇於追求夢想,跨越文化融合的障礙,共同建構一個更加包容和繁榮的社會。
「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6/11)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進行視訊決賽評比,各組第一名分別由國小組台北市士林區三玉國小、國中組高雄市佛光山普門高級中學、高中職組新竹市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組新竹縣立關西高級中學及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共同獲得、海洋科學組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大專/社會組安策性能設計公司黃泓升獲得。 為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興趣,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共同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主辦的「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年已邁入第九屆。在疫情嚴重的情形下,報名隊數仍微幅成長,最後從1,085隊報名繳交的作品中,選出國小組、國中組、高中職組、教師組及海洋科學組共30組隊伍晉級決賽。 本競賽以科學探究為出發點,希望鼓勵參賽者走出不同於科展的另一條路,讓更多人學習、練習科學敘事的技巧。「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題目由參賽者自行發揮,但需與生活議題結合,國小組作品為漫畫,國中、高中職、海洋科學組為研究報告,大專/社會組為科普文章,教師組為教案,國小、國中、高中職及海洋科學組並須繳交3-5分鐘影片。進入決賽之各組前6強作品,其所涉獵生活領域五花八門,所拍攝的影片也相當吸睛。 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表示,科學探究是要用「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可能是生活上、工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如何系統化地面對問題所在,蒐集資料,以對問題的各個面向有全面的了解,就如同108課綱裡所提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觀察收集資料,形成假設,設計方法加以驗證,這就是科學探究,以實作為手段,探究為目標。 蔡清華次長也給教師一些建議,就是未來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以團隊解決問題為導向,要從教學中觀察每位學生不同的特質及專長,來形成一個可互補的團隊。要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裡彼此互相磨合與討論,了解自己有什麼能力貢獻給團隊,並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激發團隊夥伴的構想,就能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團隊。他相信透過本競賽,可讓參賽選手更了解探究與實作的精神,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敘事力,透過文字、漫畫與影片的傳達,培養科學的轉譯者與傳播者,讓臺灣的科學教育更加多元化。 國研院國網中心張朝亮主任指出,國網中心近年來積極協助科技部與教育部推廣科普教育,期許科學素養能向下扎根。從2014年起已連續舉辦9年「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年報名件數再創新高,總計293所學校、1,085隊、2,173人報名,顯示這項競賽已逐漸帶動科學探究的風氣。為鼓勵女性、原住民及新二代參與科學探究,也設置額外加分機制。現在女性參與比例已與男性比例相近(47%:53%),顯示其對鼓勵女性參與科學探究有不錯的成效。此外,今年海外有18隊報名,代表此項競賽經過多年努力,已經逐漸推廣到國外地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焦傳金館長表示,科博館30多年來,持續推廣科普教育,期許全國國民的科學素養能向下扎根。科博館從2016年開始共同主辦「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希望提升我國各級學校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對於科學的興趣。科博館擁有豐富館藏、優質常設展與特展,館內匯聚生物、地質、人類學等各學界研究人員,這些自然科學領域都能提供科學探究的素材。大眾透過參訪科博館、與研究人員相互交流,將能探索更多有趣的自然科學現象。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陳啟祥館長指出,海生館長年致力於帶領社會大眾認識並理解海洋,也支援「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並特別承辦海洋科學組之競賽,將海洋元素帶入青年學子心中,激發其對海洋的熱情。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指出,「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的珍貴之處,是從生活中的事件觀察現象,用好奇心探索,再用淺顯易懂的敘事或實際操作來演繹探究的成果,並運用於現實生活。科教館參與主辦期間,也陸續發現許多有趣又極具創意性的研究作品,期待參賽的學生們能持續精進專研並深化研究內容,報名由科教館主辦的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或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與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青少年科學家共同切磋學習,展現學生們多元創新的科學力。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陳訓祥館長表示,科工館長年致力於推廣科普教育,以「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科學體驗、體驗科學」之理念,以及培養人人都是科學人的目標,從生活中去體驗探索科學,可說是與「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的理念不謀而合。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各選手無法親臨科工館來參加實體競賽,但是相信只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一定能在這次競賽中獲得滿滿的收穫。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表示,探究能力是12年國教中重要的素養之一,利用探究來親近且認識海洋,並以多元的活動來推廣海洋教育,是海科館的首要目標。希望以這種探索式的競賽活動,讓全國學子對於海洋有更深層的認識。 競賽詳細資訊請洽官網http://sciexplore.colife.org.tw/查詢。 【2022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得獎名單 國小組 名次 學校 題目 指導老師 參賽同學 第一名 台北市士林區三玉國小 食品包裝裡的小物品 郭保松 黃瀚霆、黃淳玉、魏千堯、葉庭妤 第二名 台北市北投區私立薇閣小學 廚師免嗽、地球免驚:石化塑膠Out!-環保PLA廚濾膜自製與堆肥降解實驗 賴佳祺、賴明遠 黃瀞萱、黃珏欣、鍾芮怡、劉臻 第三名 高雄市新興區信義國小 自製涼感凝膠 林宇涵、胡益銘 藍天雋、梁可璇、梁愷芸、朱冠達 優選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 遇見小時「鱟」 黃琦智、何夢青 郭子新、張庭瑄、柯凱甯、楊子緹 優選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國小 吃很多糖會不會增加牙菌斑和蛀牙 潘瀅方、賴心茹 蘇品瑄、李炫志、黃躍泓、許原菘 優選 高雄市左營區新莊國小 進擊的磁鐵-不同磁排產生的磁力大小探討 湯培倫 李知軒、余采妍、黃畇霏、黃博侖 國中組 名次 學校 題目 指導老師 參賽同學 第一名 佛光山普門高級中學(含附中) 香蕉假莖結構的探究及在生活應用上的創作 徐秉鴻、胡馨方 王言名、李霽和、林建霖 第二名 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 「浮」光掠「影」-由水黽的腳下光影,探討表面張力對微小物體漂浮的重要性 吳德儀 楊雅筑、黃暐哲、楊承諺 第三名 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 三浦摺疊~探討摺數與負重量之關係~ 廖思涵、陳晏閔 朱竣驛、陳品翰、朱柏旭、陳葆光 優選 高雄市立國昌國民中學 隨「蟋」所欲-以蟋蟀探討昆蟲的方向偏好和慣用前腳 黃竑鈞 林宸萱、陳靖蕎、黃聿呈 優選 新北市私立康橋高級中學 (含附中小) 五秒見真假-細菌大作戰 李驥 黃若涵、魏書芸 優選 台北市私立幼華高級中學 (含附中) 水位變化對蝌蚪生長及變態之影響 張永浩 楊詠全、黃崇睿、蔡佾廷 高中職組 名次 學校 題目 指導老師 參賽同學 第一名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含附中小) 凡走過必「瘤顎」痕跡——羅傑瘤顎蟻的足跡及行走行為研究 揭維邦 王奕蕎、洪語彤 第二名 高雄市立楠梓高級中學 廚房裡的化學-探究簡易防火材質製作 王堯民 李沂宸、李翊寧、劉若庭、許芯瑜 第三名 台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含附中) 一月的天空 曾美蓮 陳柏任、羅意媗、高翊庭、江冠廷 優選 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含附中小) 「光」陰「人染」-金屬媒染劑與染布曝曬的關係 周鈺禎 許博鈞、王令瑄、陳楷沅、黃靖宇 優選 國立竹南高級中學 投石器的射擊距離探討 鄭閔鴻、孫秉文 陳彧帆、李文廷、林展閱、邱柏淳 優選 新北市立錦和高級中學(含附中) 落「紙」繽紛 張元馨 張蕙雯、唐懷慈、李孟臻、林秀妃 教師組 名次 學校 題目 參賽老師 第一名 新竹縣立關西高級中學 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 飛翔的種子 呂建興、楊文心 第二名 國立屏北高級中學 屏東縣立屏東市屏東女中 「酒」「氣」熏天的酵母菌-探討影響酵母菌發酵作用生成產物(氣體、酒精)之效率的因素 林怡岑、黃則勝 第三名 台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含附中) 我比牛頓還快 曾美蓮 優選 高雄市新興區新興國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培生) 賈伐尼vs伏打 曾慧琳、張達昇 優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培生) 國立中央大學(師培生) 「葉」來「葉」有趣 游文綺、謝宛蓉 優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中 COVID19、DNA、mRNA程式設計與繪圖 林俊卿 海洋科學組 名次 學校 題目 指導老師 參賽同學 第一名 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 (含附中) 點蠟你的夏威夷-熱點火山與島鏈的形成 吳宗恩 郭心愛、郭倖君、陳采姸 第二名 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 (含附中) 冷暖自『製』-溫差發電的原理 吳宗恩、王琦 林子詮、蔡羿安、王芓涵、廖妍庭 第三名 高雄市立林園高級中學(附中) 國立鳳新高級中學 水母透視眼 許莉雅、葉建志 何欣諭、楊淯鳳、林欣儀、周均樺 優選 高雄市立新莊高級中學 用「愛」發電-鹽差能應用 林佳賢 洪崇富、莊竤亦、劉育希、李采澐 優選 國立斗六高級中學 從人工鮭魚卵 看分子料理 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吳威廷 鄭語潔、賴宛靖、楊妮蓉、梁雅婷 優選 新竹縣立竹東高級中學 利用人工智慧分析土地使用對藻華現象的可能成因 葉鈞喬 楊頤樺、邱姿函 大專/社會組 名次 單位/學校 題目 參賽者 第一名 安策性能設計公司 天花板為何掛著玻璃片? 黃泓升 第二名 社會大眾 塑膠「微」機真的懂? 余倖霈 第三名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用視覺觀察的(顏色)<有溫度也有情感?!> 蕭振坤 優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蟲蟲救地球 吳佩蓉 優選 社會大眾 蝌蝌,你是誰?? 張曉玲 優選 中原大學 優「氧」化?優「養」化? 黃羿竣
A12 藝術空間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