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第二季收入按年升24%至2,070萬美元 新加坡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9月20日 - 領先大東南亞市場的個人理財及數碼保險比較平台 MoneyHero Limited (Nasdaq: MNY) (下稱 「MoneyHero」或「公司」) 公布截至 2024 年 6月30日的第二季業績。 管理層評論: 行政總裁Rohith Murthy先生表示:「我很高興公布集團在今個季度再次取得強勁業績,收入按年增長24%,達到2,070萬美元,進一步奠定MoneyHero作為區內最大的個人理財及數碼保險比較平台的領導地份。我們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其中新加坡的收入在信用卡和保險業務強勁的表現帶動下,大升68%。在2024 年上半年,我們收到970,000 萬宗銀行和保險產品申請,印證公司在業內具有領導地位,並反映行業仍有龐大的持續增長空間。 我們專注於提升營運效率的策略重點收獲成效,預期下季度的經調整後EBITDA虧損將會收窄,同時預期在簡化營運、優化市場行銷支出,和提升整體效率的明確行動帶動下,在2024年第四季可實現經調整後 EBITDA 利潤。我們採取有節度的方法包括減少員工人數、實行以人工智能驅動流程,協助公司大幅提升營運槓桿。 我們的重心由推動網站流量增長,轉為推動頁面轉換率和產品申請次數。相關策略轉變使經批核申請次數增加 50%,表示我們有能力將具價值的網站流量轉化成可量化的業務成果,優化增長。 同時,公司推出多項新功能,包括經重新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全新的汽車保險業務、和優化的平台UX/UI界面。相關措拖預期可加強顧客參與,同時帶動高利潤的收入來源。此外,我們有 650 萬位會員,讓我們可以進行交叉銷售和追加銷售,從現有客戶群中釋放更大的價值。 我們的資本狀況仍然強勁,使我們能夠進行策略性投資並發掘併購機會,進一步鞏固我們的市場領導地位。近期,公司宣布不再在馬來西亞市場擔當營運商並轉為投資者,此決定反映我們專注投入高增長市場的和建立高價值夥伴合作關係的承諾。 我們將聚焦改善經調整後 EBITDA,專注提升效率並將焦點轉投在高利潤的收入來源,包括私人借貸、保險、以及廣告收入等關鍵業務來推動集團獲利。儘管部分市場仍然面臨挑戰,我們已採取糾正措施,並預期恢復強勁增長。我們預期在2024年第四季可錄得正數經調整後 EBITDA,為股東締造可持續和長遠價值。」 首席財務總監錢灝先生補充:「在 2024 年第二季度,MoneyHero 的策略性擴展計劃成功帶動經批核申請次數穩健增長,並推動收入按年上升24%至2,070萬美元。我們的市場份額錄得強勁增長,尤其是在核心市場,並繼續擴大在大東南亞的市場份額。然而,由於在客戶獲取、品牌建立、平台科技重整及數據基建等方面的投資,令第二季錄得(1,220)萬美元虧損和經調整後EBITDA 虧損達到(930) 萬美元。在第二季,我們繼續推行增長策略,旨在加快主要業務發展和擴大市場份額。經調整後EBITDA虧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策略投資:我們透過增加在品牌建立、客戶獲取、數據和科技上的投資,藉此獲取新客戶和建立基建,為未來盈利能力奠定根基。 供應商限制:在第二季,多家供應商由於重大平台遷移而暫停在台灣和菲律賓的新客戶獲取活動,因此影響公司的短期財務表現。我們預計隨著遷移工作完成,客戶獲取量將於第三季重回正軌。與此同時,由於一家主要供應商退出多個重點市場,對我們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大有影響。為了緩解收入虧損的壓力,我們已投資在其他供應商的產品,並擴展其他業務。我們預計相關供應商退出市場造成的收入及盈利能力影響,可望於第三季及第四季有所改善。 營運成本上升:整體營運成本按年上升,主要是作為上市公司的額外成本,包括審計費、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投資者關係/公共關係相關費用。 展望未來,我們預計2024年下半年的經調整後 EBITDA 虧損將會收窄,獲利率將於第三季恢復,並於年內持續改善。我們已就公司組織架構展開全面檢討,並於最近公布精簡人手措施,預期將於第三季度結束前完成,此舉將令公司業務營運更加精簡,更能發揮成本效益。隨著我們將焦點轉投提高營運效率,以及優化為推動業務增長而作出的投資回報,我們預計於年底前,集團將有經調整後的EBITDA利潤。」 2024 年第二季財務摘要 2024 年第二季收入按年增長 24%至 2,070萬美元 網上理財比較平台的收入按年增長 26% 至 1,780萬美元 B2B 業務平台 Creatory 的收入按年增長 13%,佔集團在 2024 年第二季收入的 14%。 去年同期為 16% 按市場劃分的收入: 新加坡在第二季的收入按年上升 68% 至 900萬美元,其中信用卡和保險的業務增長最為明顯 香港在第二季的收入按年升 19%至730 萬美元,其中以來自其他銀行業務的增長最為明顯 菲律賓在第二季的收入按年跌 16% 至 290 萬美元,大部分是受到主要客戶在完成收購後的系統和數據庫遷移而令數量減少所影響 台灣在第二季的收入按年下跌 4% 至 140萬美元,其中受到主要客戶暫停提供產品所影響 保險產品收入在第二季按年上升89%至220萬美元,佔集團收入的11% ,去年同期為7% 總營運成本和費用由去年同期的2,550 萬美元增至 2024 年第二季的 3,440 萬美元,主要由於公司增加市場行銷和客戶獲取成本所致,並屬於公司擴展市場份額和提升品牌認名度策略的一部分 2024 年第二季的虧損從去年同期的 (6,860 萬美元) 降至 (1,220 萬美元) 經調整後的EBITDA 虧損由去年同期的 (60萬美元) 增至2024年第二季的 (930萬美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無負債,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5,650 萬美元 2024年第二季的營運摘要 2024年第二季的每月獨立用戶按年跌17% 至770 萬 截至2024年6月30日,MoneyHero Group 會員按年上升 53% 達到 650萬人,並受各個市場的會員增長所帶動 2024年第二季的經批准的申請數量按年上升50% 至 211,000,主要由信用卡和保險產品的強勁增長所帶動 業務展望 在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預計經調整後EBITDA虧損將收窄至(500-600)萬美元。相關預期反映了公司就現時市場和營運狀況的初步判斷,並會應因實際情況而作生改變。 資本結構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資本結構如下表: 股份類別 已發行及未償還 A類普通股 28,227,579[1] B類普通股 13,254,838 優先股 2,407,575 已發行股份總數 43,889,992 員工股權 1,020,697[2] 已發行A類普通股的員工股權 (521,630)[3] 已發行及可發行股份總數[4] 44,389,059 主要財務數據 / 關鍵績效指標表現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4 2023 2024 2023 (千美元,除註明外) 收入 20,674 16,650 42,849 34,553 經調整後 EBITDA (9,336) (593) (15,775) (892) 點擊次數 (千次) 2,274 1,993 4,568 3,877 申請次數 (千次) 476 409 970 784 經批准申請次數 (千次) 211 140 416 260 收入細分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4 2023 2024 2023 US$ % US$ % US$ % US$ % (千美元,除百分比外) 按地區市場: 新加坡 9,018 43.6 5,380 32.3 17,963 41.9 10,939 31.7 香港 7,266 35.1 6,095 36.6 14,982 35.0 11,736 34.0 台灣 1,424 6.9 1,481 8.9 2,826 6.6 3,805 11.0 菲律賓 2,938 14.2 3,496 21.0 6,917 16.1 7,627 22.1 馬來西亞 28 0.1 197 1.2 161 0.4 445 1.3 總收入 20,674 100.0 16,650 100.0 42,849 100.0 34,553 100.0 按來源: 網上理財比較平台 17,760 85.9 14,077 84.5 35,818 83.6 28,911 83.7 Creatory 2,914 14.1 2,574 15.5 7,030 16.4 5,642 16.3 總收入 20,674 100.0 16,650 100.0 42,849 100.0 34,553 100.0 按業務: 信用卡 12,734 61.6 11,945 71.7 28,159 65.7 25,023 72.4 私人借貸及按揭 2,577 12.5 2,154 12.9 5,874 13.7 4,491 13.0 保險 2,178 10.5 1,154 6.9 4,005 9.3 2,421 7.0 其他業務 3,185 15.4 1,396 8.4 4,810 11.2 2,618 7.6 總收入 20,674 100.0 16,650 100.0 42,849 100.0 34,553 100.0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4 2023 2024 2023 (百萬, 除百分比外) 每月獨立用戶 新加坡 1.3 16.9% 1.7 18.6% 1.4 17.1% 1.8 19.3% 香港 1.1 14.4% 1.5 15.6% 1.1 13.9% 1.5 16.6% 台灣 2.2 28.5% 2.7 29.2% 2.1 26.2% 2.5 28.1% 台灣 3.0 38.5% 3.2 33.9% 3.3 40.8% 3.0 32.7% 馬來西亞 0.1 1.7% 0.3 2.7% 0.2 2.1% 0.3 3.2% 總數 7.7 100.0% 9.3 100.0% 8.1 100.0% 9.1 100.0% 總流量 新加坡 3.8 13.0% 4.3 12.4% 7.8 12.6% 8.0 12.1% 香港 4.9 16.8% 6.1 17.8% 9.9 16.0% 12.7 19.2% 台灣 8.7 29.7% 11.1 32.0% 16.8 27.1% 20.7 31.3% 菲律賓 11.4 38.9% 12.1 35.1% 26.2 42.2% 22.6 34.2% 馬來西亞 0.5 1.7% 0.9 2.7% 1.2 2.0% 2.1 3.2% 總數 29.4 100.0% 34.6 100.0% 62.1 100.0% 66.0 100.0% MoneyHero Group 會員[5] 新加坡 1.3 20.2% 1.0 24.0% 1.3 20.2% 1.0 24.0% 香港 0.8 12.2% 0.5 12.1% 0.8 12.2% 0.5 12.1% 台灣 0.3 4.7% 0.2 5.4% 0.3 4.7% 0.2 5.4% 菲律賓 3.8 58.3% 2.3 53.5% 3.8 58.3% 2.3 53.5% 馬來西亞 0.3 4.5% 0.2 5.0% 0.3 4.5% 0.2 5.0% 總數 6.5 100.0% 4.3 100.0% 6.5 100.0% 4.3 100.0% 電話會議詳情 公司於 2024 年 9 月19日(星期四)美國東部時間上午 8:00 或新加坡時間晚上 8:00 舉行電話會議和網路直播公布業績。可透過以下網址登記參加 MoneyHero Group (Nasdaq:MNY)的2024 年第二季業績電話會議: 網絡直播: https://edge.media-server.com/mmc/p/bb5mvvro/ 電話會議: https://register.vevent.com/register/BI804ba1fd51b0491182b7ed7fccf35400 網路重播將會在投資者關係網站內保留12 個月。 [1] 包括已向Computershare Hong Kong Investor Services Limited ("Computershare") 發行的 521,630 股股票。相關股票以信託方式持有,並由 Computershare 向相關行使期權持有人進行結算。 [2]包括已授予但未行使及已行使的期權,並在截至2024 年 6 月 30 日尚未發行的股票。 [3] 已向 Computershare 發行。由 Computershare 以信託形式持有並向相關行使期權持有人進行結算。 [4]公認股權證、保薦人認股權證、A-1 類認股權證、A-2 類認股權證及 A-3 類認股權證因缺錢而排除在外。 [5]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的MoneyHero Group會員 (以下只供英文版本) Key Performance Metrics and Non-IFRS Financial Measures "Monthly Unique User" means as a unique user with at least one session in a given month as determined by a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 from Google Analytics. A session initiates when a user either opens an app in the foreground or views a page or screen and no session is currently active (e.g., the user's previous session has ended). A session ends after 30 minutes of user inactivity. We measure Monthly Unique Users during a time period longer than one month by averaging the Monthly Unique Users of each month within that period. "Traffic" means the total number of unique sessions in Google Analytics. A unique session is a group of user interactions recorded when a user visits the website or app within a 30-minute window. The current session ends when there is 30 minutes of inactivity or users have a change in traffic source. "MoneyHero Group Members" means (i) users who have login IDs with us in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wan , (ii) users who subscribe to our email distributions in Singapore, Hong Kong, Taiwan, the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and (iii) users who are registered in our rewards database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Any duplications across the three sources above are deduplicated. "Clicks" means the sum of unique clicks by product vertical on a tagged "Apply Now" button on our website, including product result pages and blogs. We track Clicks to understand how our users engage with our platforms prior to application submission or purchase, which enables us to further optimize conversion rates. "Applications" means the total number of product applications submitted by users and confirmed by our commercial partners. "Approved Applications" means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that have been approved and confirmed by our commercial partners. In addition to MoneyHero Group's result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IFRS, MoneyHero Group believes that the key performance metrics above and the non-IFRS measures below are useful in evaluating its operating performance. MoneyHero Group uses these measures, collectively, to evaluate ongoing operations and for internal planning and forecasting purposes. MoneyHero Group believes that non-IFRS information, when taken collectively, may be helpful to investors because it provides consistency and comparability with past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may assist in comparisons with other companies to the extent that such other companies use similar non-IFRS measures to supplement their IFRS results. These non-IFRS measures are presented for supplement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substitute for financial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IFRS and may be different from similarly titled non-IFRS measures used by other companies. Accordingly, non-IFRS measures have limitations as analytical tools,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in isolation or as substitutes for analysis of other IFRS financial measures, such as loss for the year/period and loss before income tax. Adjusted EBITDA is a non-IFRS financial measure defined as loss for the year/period plu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interest income, finance costs, income tax expenses/(credit), equity-settled share option expense, transaction expenses, impairment of non-financial assets, other long-term employee benefits credit, other non-recurring costs related to strategic transaction, changes in fair value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non-recurring legal fees, and unrealized foreign exchange differences. Adjusted EBITDA Margin is defined as Adjusted EBITDA as a percentage of revenue. A reconciliation is provided for each non-IFRS measure to the most directly comparable financial measure stated in accordance with IFRS. Investors are encouraged to review the related IFRS financial measures and the reconciliations of these non-IFRS measures to their most directly comparable IFRS financial measures. IFRS differs from U.S. GAAP in certain material respects and thus may not be comparable to financial information presented by U.S. companies. We currently, and will continue to, report financial results under IFRS, which differs in certain significant respects from U.S. GAAP.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4 2023 2024 2023 (千美元) 本期虧損 (12,223) (68,571) (25,323) (71,101) 稅項支出 5 24 57 34 折舊/ 攤銷 1,066 1,255 2,047 2,400 利息收入 (356) (98) (951) (126) 財務成本 5 1,803 13 3,569 EBITDA (11,501) (65,587) (24,156) (65,224) 非現金項目: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 (1,109) 58,038 237 57,937 非金融資產減值 92 - 92 - 員工購股權計畫產生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1,015 268 1,638 795 未實現的外匯差額,淨額 1,766 3,216 5,802 2,070 上市及其他非經常性策略演習相關項目: 交易費用 20 3,556 55 3,613 涉及策略交易的其他非經常性項目 61 - 61 1 其他非經常性項目: 其他長期員工福利抵免 - (84) - (84) 非經常性法律費用 323 - 497 - 經調整後EBITDA (9,336) (593) (15,775) (892) 收入 20,674 16,650 42,849 34,553 經調整後 EBITDA (9,336) (593) (15,775) (892) 經調整後 EBITDA率 (45.2)% (3.6)% (36.8)% (2.6)% Forward Looking Statements This document include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and also contains certain financial forecasts and projections. All statements other than statements of historical fact contain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statements as to the Group's growth strategies, future results of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position, market size, industry trends and growth opportunities, ar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Some of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use of forward-looking words, including "outlook," "believes," "expects," "potential," "continues," "may," "will," "should," "could," "seeks," "predicts," "intends," "trends," "plans," "estimates," "anticipates" or the negative version of these words or other comparable words. All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are based upon estimates and forecasts and reflect the views, assumptions, expectations, and opinions of the Company, which are all subject to change due to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changes in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Any such estimates, assumptions, expectations, forecasts, views or opinions, whether or not identifi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indicative, preliminary and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and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as being necessarily indicative of future results.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and financial forecasts and projections contain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are subject to a number of factors,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Potential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th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expressed or implied b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changes in business, market, financial, political and legal conditions;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attract new and retain existing customers in a cost effective manner; competitive pressures in and any disruption to the industries in which the Company and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 operates; the Group's ability to achieve profitability despite a history of losses; and the Group's ability to implement its growth strategies and manage its growth; the Group's ability to meet consumer expectations; the success of the Group's new product or service offerings; the Group's ability to attract traffic to its websites; the Group's internal controls; fluctuations in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rates; the Group's ability to raise capital; media coverage of the Group; the Group's ability to obtain adequate insurance coverage; changes in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s (such as anti-trust laws, foreign ownership restrictions and tax regimes) and general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ies in which the Group operates; the Group's ability to attract and retain management and skilled employees;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r any other pandemic on the business of the Group; the success of the Group's strategic investments and acquisitions, changes in the Group's relationship with its current customers, suppli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disruptions to the Group'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networks; the Group's ability to grow and protect its brand and the Group's reputation; the Group's ability to protect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nges in regulation and other contingencies; the Group's ability to achieve tax efficiencies of its corporate structure and intercompany arrangements; potential and future litigation that the Group may be involved in; and unanticipated losses, write-downs or write-offs, restructuring and impairment or other charges, taxes or other liabilities that may be incurred or required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 the Group's industry. The foregoing list of factors is not exhaustive. You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foregoing factors and the other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described in the "Risk Factors" section of the Company's registration statement on Form F-1 (File No.: 333-275205), and other documents to be filed by the Company from time to time with the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These filings identify and address other important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events and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contained 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 addition,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risks that the Company currently does not know, or that the Company currently believes are immaterial, that could also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from those contained 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reflect the Company's expectations, plans, projections or forecasts of future events and view. If any of the risks materialize or the Company's assumptions prove incorrect, actual results could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e results implied by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speak only as of the date they are made.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that subsequent events and developments may cause their assessments to change. However, while the Company may elect to update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at some point in the future, the Company specifically disclaims any obligation to do so, except as required by law. The inclusion of any statement in this documen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admission by the Company or any other person that the events or circumstances described in such statement are material.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as representing the Company's assessments as of any date subsequent to the date of this document. Accordingly, undue reliance should not be placed upo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 addition, the analyses of the Company contained herein are not, and do not purport to be, appraisals of the securities, assets, or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未經審核的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虧損)/收益表 截至6月30日止三個月, 截至6月31日止六個月, 2024 2023 2024 2023 (千美元,每股虧損除外) 收入 20,674 16,650 42,849 34,553 成本及支出: 收入成本 (13,795) (7,178) (27,901) (15,655) 廣告及及市場行銷費用 (6,581) (3,925) (12,714) (7,488) 技術成本 (2,194) (1,722) (4,046) (3,256) 員工福利費用 (6,712) (4,474) (12,590) (9,559) 一般、行政及其他營運費用 (3,222) (4,867) (5,609) (6,116) 外匯差額,淨額 (1,848) (3,291) (5,959) (2,170) 營運虧損 (13,679) (8,808) (25,970) (9,691) 其他收入/(支出): 其他收入 357 102 954 130 財務成本 (5) (1,803) (13) (3,569)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 1,109 (58,038) (237) (57,937) 稅前虧損 (12,217) (68,548) (25,265) (71,067) 所得稅費用 (5) (24) (57) (34) 本期虧損 (12,223) (68,571) (25,323) (71,101) 其他全面收入/ (虧損) 其後可能分類至損益的其他全面收入/ (虧損)(稅後) 換算海外業務產生之匯兌差額 1,279 2,677 4,992 1,673 其後不能分類至損益的其他全面虧損(稅後): 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收益 (6) (35) (5) (35) 其後可能分類至損益的其他全面收入/ (虧損)(稅後) 1,273 2,643 4,987 1,638 本期全面虧損總額(稅後) (10,950) (65,928) (20,336) (69,463) 母公司持有者的普通股每股基本虧損 基本和稀釋 (0.3) (47.3) (0.6) (49.1) 未經審核的綜合財務狀況表 截至6月30日 截至12月31日 (千美元) 2024 2023 非流動資產 其他無形資產 6,177 7,294 物業和設備 337 190 使用權資產 338 590 押金 24 26 非流動資產總額 6,877 8,100 流動資產 應收帳款 16,968 17,236 合約資產 12,521 16,025 預付款項、押金和其他應收款 5,199 4,855 質押銀行存款 182 189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56,497 68,641 流動資產總額 91,367 106,947 流動負債 應付帳款 25,267 23,840 其他應付款項及應計費用 9,856 9,382 認股權證負債 2,076 1,840 租賃負債 347 575 撥備 71 72 流動負債總額 37,617 35,708 淨流動資產 53,750 71,239 總資產減去流動負債 60,627 79,339 非流動負債 租賃負債 5 31 遞延所得稅負債 26 29 撥備 210 194 總非流動負債 241 255 淨資產 60,386 79,084 權益 已發行股本 4 4 儲備金 60,382 79,080 權益總額 60,386 79,084 Hashtag: #MoneyHeroGroup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關於 MoneyHero GroupMoneyHero Group (NASDAQ: MNY) 是領先市場的個人數碼理財比較平台,旗下品牌服務遍佈新加坡、香港、台灣、及菲律賓等市場,旗下品牌組合包括 B2C 平台 MoneyHero、SingSaver、Money101、Moneymax 和 Seedly,以及 B2B 平台 Creatory。公司持有馬來西亞金融科技公司 Jirnexu Pte. Ltd. 的股權,其為 Jirnexu Sdn. Bhd. 的母公司,而 Jirnexu Sdn. Bhd. 是馬來西亞最大的 B2C 營運平台 RinggitPlus 的營運商。截至 2024 年6 月 30 日止6個月內,公司與279間商業合作夥伴緊密合作,擁有超過810萬個每月獨立用戶量。公司由 PayPal、Palantir Technologies 、和 Founders Fund 的聯合創辦人 Peter Thiel,以及香港商人、盈科拓展集團創辦人、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澤楷先生支持。了解更多有關MoneyHero 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的數碼經濟,請瀏覽www.MoneyHeroGroup.com.
香港2024年9月19日 /美通社/ -- 全球物流服務運營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簡稱「極兔速遞」或「極兔」或「公司」,股票代碼:01519.HK)公布,在東南亞雙9大促(9月9日)活動期間,公司在東南亞整體的快遞包裹量大增。雙9大促活動是東南亞市場全年最大規模的電商促銷旺季之一,當地主要電商平台一般會在9月9日至11日期間舉行購物節活動,推出多項消費優惠促銷活動。 受惠於與多個東南亞電商平台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加深以及對非電商客戶的大力開拓,在剛剛過去的雙9大促期間,極兔速遞在東南亞的整體快遞包裹量實現快速增長。相較今年8月,極兔速遞大促期間於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快遞包裹量提升20%以上。與去年促銷季同期對比,多個國家的業務量實現翻倍增長。 極兔速遞副總裁后軍儀表示:「極兔在雙9促銷旺季業務取得穩健增長,反映了東南亞電商市場的潛力巨大,亦見證著極兔在當地的服務品質持續提升。除了加深與電商平台的合作,我們還積極開拓當地的非電商客戶,為更多客戶提供可靠、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快遞網絡,加大對服務履約資源的投入,一如既往地提供卓越服務。」 在東南亞,極兔正積極與更多元化的客戶群體開啟合作關係。在泰國市場,公司先後與領先的消費者金融品牌KTC、健康品牌Legacy Corp、屈臣氏,以及蘋果官方授權經銷商SPVI等達成合作,成為合作物流供應商,負責配送其線上及線下訂單商品。在菲律賓,極兔与当地知名電訊商Dito達成合作夥伴關係,成為其合作物流供應商並於今年雙9期間實現其配送業務翻倍增長。 為應對東南亞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及業務旺季的包裹量高峰,極兔持續加大在當地的建設投入,進一步完善物流網絡。在今年8月底前,極兔對菲律賓全國11個轉運中心進行升級,新增9個集散點,分撥產能提升1.5倍,並儲備了額外1.5倍的第三方運輸資源,以滿足電商促銷期間訂單高峰的分揀、配送和客服需求。 在越南,極兔新增400輛幹線車輛投入營運,公司投資建設的越南北部最大分揀中心即將投入營運。該中心將配備智能營運技術和先進創新設備,務求使各個環節實現自動化操作,貨物處理準確率可高達99.99%,營運效率大幅提升。 關於J&T極兔速遞 J&T極兔速遞是一家全球綜合物流服務運營商,快遞業務在全球規模最大及增長最快的中國和東南亞市場處於領先地位。公司創立於2015年,快遞網絡遍佈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中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和埃及共13個國家。秉承「客戶為本、效率為根」的宗旨,極兔速遞致力通過智慧化的基礎設施、數位化的物流網絡,為客戶提供全場景化的物流解決方案,以高效連接世界,讓物流惠及全球。
是新聞網 記者/楊雅文 【安葆電能將於2024年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1樓的P1224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圖/安葆電能提供)】 隨著全球能源布局變化,氣候變遷與資源短缺成為迫切議題。市場對可再生能源及高效能解決方案需求持續增加。即將登場的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作為亞洲能源領域重要盛會,台灣全方位綜合能源服務的公司安葆電能,也將參與這場盛會,向各國展示其公司30年來,在半導體業、面板與光電等產業,甚或擴展至醫療照護業,皆以真誠的心為客戶服務,在氫能技術發展及再生能源應用領先各產業。 安葆電能將於2024年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1樓的P1224攤位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示其在氫能技術及再生能源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呈現利用工業副產氫發電和燃料電池技術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全球實現環保與淨零永續目標。安葆電能期望通過這次展會,向全球展示其在節能減碳和企業永續發展的成就與承諾。氫能技術不僅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工具,還能提升企業的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企業永續發展。期待此次參展吸引更多國內外客戶及合作夥伴,關注台灣能源未來的發展潛力。 【光宇應材採用2G系統將工業副產氫轉化為電力並順利取得綠電憑證。(圖/安葆電能提供)】 此次展會的亮點之一是國際淨零高峰論壇,該論壇將於10月3日下午2點30分舉行,由全球領先的氫氣熱電聯產專家德國2G Energy總經理Andre Banken先生主講。論壇主題圍繞氫能技術的創新應用,特別是台灣首座工業副產氫發電的成功案例。氫能技術有助於減少產業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推動減少碳排放和實現環境永續方面。安葆電能致力於將工業副產氫發電技術推廣至更多領域,並提供高效能的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碳和能源轉型的目標。 安葆電能長期致力於開發潔淨能源,推動企業和社會永續發展。該公司在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源自於其對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此次展會不僅是展示技術實績的平台,也是企業間互動交流的重要契機。安葆電能將利用此機會,向外界展示其在再生能源、氫能技術和企業永續經營方面的進展與成果。期待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中,與各界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攜手推動能源技術的革新,應對未來的能源挑戰,並實現可持續發展,體現安葆電能與企業客戶及自然環境建立互利共好的和諧關係。 【安葆電能與國際氫能技術領先廠商合作以確保企業客戶實現能源永續。(圖/安葆電能提供)】
東京2024年9月18日 /美通社/ -- 創新網域供應商 it.com Domains 欣然宣佈,其域名可透過 GMO Internet Group 提供,GMO Internet Group 是日本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域名註冊商[1]。這項合作將 it.com Domains 擴展至亞太地區。進入這擁有全球最多網際網路使用者並經歷快速成長的市場中,讓企業和個人擴大網域名稱選擇,是 it.com Domains 的重要里程碑[2]。 it.com Domains GMO Internet Group 是備受亞太地區 IT 使用者信賴的歷史性企業:GMO 是亞洲第一間獲 ICANN 認可的註冊商。此外,GMO 的域名註冊服務「Onamae.com」在日本域名行業中佔有 #1 市場份額,擁有超過 330 萬個域名註冊記錄 [3]。是次合作關係將利用 GMO 廣泛的受眾和 it.com 域名獨特的價值提案,為尊貴客戶提供增強網域選擇的好處,進而發展合作雙方的業務。 it.com Domains 頻道總監 Tess Diaz 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讓全球頂級域名註冊商 GMO(域名註冊服務「Onamae.com」)成為我們首位主要的亞太合作拍檔。在此重要領域,我們與 GMO 攜手合作,成為值得信賴和有價值的商業拍檔!」 GMO Internet Group, Inc. 域名和託管業務部總經理 Yutaka Kirihara 表示:「我們很高興推出 it com,因為可在尤其是 IT 相關業務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我們希望彼此能夠更緊密合作,以宣揚品牌知名度並提高市場地位。」 .it com 網域的推出提供了大量簡短且易記的網域,為成長中的企業提供更多簡短、強大網域的選擇,不用囿於已開發的通用頂級網域 (gTLD) 中的剩餘網域。此外,it.com 的域名副檔名對於旨在擴展全球並建立國際品牌的企業而言是絕佳選擇。it.com 網域在 .com 根目錄內運作,確保最初的信任感和無縫整合,為企業提供可靠、有效的網上形象。此域名副檔名與 IT 社區固有的關聯,使其成為科技初創企業和項目的理想選擇,能夠突出其與科技領域的關係。 這項合作旨在發展和加強亞太地區蓬勃發展的領域環境,為任何規模或行業的企業提供絕妙的機會,以建立出色的數碼身份。 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www.onamae.com/campaign/itcom/。 it.com Domains 簡介 it.com Domains LLC 是 .it.com 域名註冊處的官方營運商,提供後綴為 .it.com 的網域,例如:yourname.it.com。此公司還計劃在 ICANN 於 2026 年推出的下一輪新通用頂級域中,成為註冊服務提供商 (RSP)。 it.com Domains 總部位於倫敦,致力於在全球推廣 *.it.com 網域空間的採用和可信使用。 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get.it.com/https://get.it.com。 傳媒查詢Andrey Insarovpress@it.com電話:+447392000000 [1] https://www.icann.org/resources/pages/registry-reports [2] https://straitsresearch.com/report/domain-name-registrar-market/asia-pacific [3] https://www.gmo.jp/news/article/9057/
Priority Pass分享了運動和音樂愛好者對旅行體驗的期望。 • 亞太區超過四分之三 (80%) 的體育迷和樂迷在過去 3 年內曾經或在未來 12 個月內計劃坐飛機前往目的地觀看賽事或演出 • 世界各地最熱門的五種體育賽事分別是足球、籃球、奧運、F1 車賽和網球。Rock in Rio 巴西里約熱內盧搖滾音樂節、Coachella 科切拉音樂節和 Taylor Swift 推動了音樂旅遊的發展 • 亞太區半數以上為參加體育或音樂活動而旅行的人會使用機場貴賓室室、睡眠艙和水療設施等機場體驗 新加坡2024年9月17日 /美通社/ -- Priority Pass 的所有者和營運商 Collinson 科領盛國際集團 (Collinson International) 發佈了題為《運動旅遊和音樂旅遊的價值》的最新調查報告,揭示人們為了到現場觀看自己喜愛的運動隊伍比賽或藝人的演出而旅行的意願,以及在此類旅行中他們的意向消費金額。此研究發現,隨著夏季體育賽事和大型音樂活動的蓬勃進行,在亞太區的受訪者之中,在過去 3 年內曾經或在未來 12 個月內計劃坐飛機到現場觀看體育賽事和音樂演出的人占比分別達到 85% (超過五分之四) 和 74%。在這些旅客中,超過一半 (53%) 的人每年旅行一次以上,19% 的人每年參加三次甚至更多的活動。 激發對旅行的渴望 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運動,足球無疑擁有最忠實的球迷群體。亞太區 70% 的球迷都會旅行到現場觀看自己喜愛的球隊比賽。亞太區的網球迷是第二大最有可能旅行到現場觀賽的人群 (28%),其次是觀看籃球比賽 (25%)、F1 車賽 (23%) 和奧運 (22%)。吸引全球樂迷人數最多的音樂活動包括 Rock in Rio 巴西里約熱內盧搖滾音樂節、Coachella 科切拉音樂節和 Tomorrowland 明日世界電子音樂節,Taylor Swift、Travis Scott、Vasco Rossi 和 Ed Sheeran 是最受歡迎的藝人。 最吸引亞太區旅客到現場觀看體育賽事和音樂盛會的目的地之中,雪梨位居第一 (35%),其次是倫敦 (21%)、紐約 (17%)、巴黎 (16%) 和杜拜 (15%)。 體育和音樂活動激發了人們對旅行的渴望,吸引旅客前往世界各地。亞太區 82% 的受訪者曾為了到現場觀看體育賽事或音樂演出而前往某個自己從未去過的城市或國家。這讓他們在享受體育和音樂激情的同時,有機會體驗不同的目的地和文化。 亞太區大多數體育迷 (87%) 和樂迷 (89%) 喜歡在活動前一至三天抵達目的地,而 85% 的體育迷和 86% 的樂迷喜歡在活動後繼續逗留一至三天。這不僅為旅客創造了新的體驗和回憶,也為目的地當地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增長機會。 提升旅行體驗 亞太區超過一半 (52%) 的受訪者在為參加某個活動而旅行時享受過機場體驗,包括使用機場貴賓室 (34%)、遊戲室 (15%)、睡眠艙 (16%) 和水療設施 (13%)。亞太區的受訪者使用機場貴賓室的首要原因是在觀看球隊比賽或藝人演出之前或之後放鬆身心 (58% 的體育迷和 59% 的樂迷),其次是為了享受機場的餐飲服務 (56% 的體育迷和 57% 的樂迷)。 全球范圍內,在整個旅程中消費較多的旅客,使用機場貴賓室的機率也更高。有趣的是,為觀看籃球賽事 (48%)、F1 比賽 (45%) 和奧運 (44%) 而旅行的人,更有可能使用貴賓室,而且也是這些人的消費最高。 一擲千金的消費群體 在決定是否旅行前往現場觀看自己喜歡的球隊比賽或藝人演出時,粉絲不僅要考慮目的地,還要考慮旅途中的體驗。體育迷是最大的消費群體,亞太區 57% 的體育迷每人每次旅行花費超過 500 美元。全球范圍內,25-34 歲年齡段的人總體消費最高,其中三分之一 (33%) 的人在旅行參加體育活動時消費超過 1,000 美元,31% 的人在旅行參加音樂活動時消費超過 1,000 美元。此外,只有不到一半 (44%) 的粉絲在機場的花費一般僅 100 美元。 "無論是觀看大型體育比賽,還是去音樂節看自己喜愛的明星表演,活動現場的體驗都是無可比擬的——尤其是當這樣的體驗與旅行相結合時。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熱衷於透過國內外旅行到現場觀賽和欣賞演出。今年更是特殊,因為今年夏季全球各地將舉行眾多的大型活動," Priority Pass 的所有者和營運商 Collinson International科領盛國際執行長 Christopher Evans 說道。"我們最新的全球調查報告顯示,人們不僅會為了參加體育和音樂活動而遠行,還希望提升旅行體驗,讓旅程更加難忘。Priority Pass 提供順暢、優質的機場體驗,讓每一次旅行都更令人愉悅。我們在全球 145 個國家與地區的 725 個機場提供眾多的機場貴賓室和旅行體驗項目。今年夏天,無論旅客去哪裡,都有豐富的選擇。" "在亞太區,我們看到許多旅客希望他們的旅程與他們參加的活動一樣令人難忘," Collinson International科領盛國際全球首席商務官兼亞太區總裁 Todd Handcock 補充說。"我們理解旅客渴望探索的那份熱情,且感同身受。我們透過 Priority Pass 提供機場貴賓室和豐富的旅行體驗項目,讓會員享受高級的旅行權益,確保整個旅程的各方面都愉快、無憂,讓旅行變得更加特別,甚至在某些時候成為他們一生難忘的回憶。" 如需瞭解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閱讀完整報告。 編輯須知: 此項研究受 Priority Pass 的所有者和營運商 Collinson International科領盛國際的委託獨立進行。研究報告未得到文中提及的任何一方的背書。 研究方法:此獨立研究由 Priority Pass 計劃的所有者和營運商 Collinson International 科領盛國際委託執行,樣本包含 8,537 名旅客,來自 17 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澳大利亞 (505)、巴西 (502)、哥倫比亞 (503)、法國 (501)、德國 (503)、香港 (501)、印度 (502)、義大利 (504)、墨西哥 (502)、秘魯 (503)、沙烏地阿拉伯 (501)、新加坡 (503)、西班牙 (501)、泰國 (50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501)、英國 (502) 和美國 (500)。調查以線上問卷的形式於 2024 年 6 月完成。 貨幣單位:美元。 關於 Priority Pass Priority Pass 是全球首創且領先市場的機場體驗計劃。我們 在 145 個國家的 725 個機場為旅客提供 1,600 多個機場貴賓室和體驗項目。會員可以享受越來越多的高級體驗,包括水療、睡眠艙、餐飲等,讓每一次旅行都成就特別的回憶。我們與其他領先品牌構建合作關係,為世界帶來更優質的旅行體驗。 Priority Pass 由國際私有企業 Collinson International科領盛國際營運,後者致力於讓旅行更輕鬆,讓旅程更從容。
台北2024年9月16日 /美通社/ -- 亞洲安全防護展覽會 (Asian Safety & Security Online Exhibition 2024) 採用虛實整合模式,以亞洲供應商及進出口商為對象,將在2024年9月16日起展出至2024年12月31日,為參展廠商提供絕佳的品牌曝光機會。此跨國性貿易盛會由 AsianNet 亞洲網路與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聯合舉辦,自2022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締造卓越成果,為參展廠商帶來大量商機,無論在買家質量還是參展成效上,皆有令人滿意的表現。2024年展會進一步擴大規模,近四個月的展期將與 NSC Safety Congress & Expo 美國安全防護用品展、SECURITY ESSEN 德國埃森安全消防器材展及第 24 屆巴西國際安全防護展 (International Fair of Safety and Protection) 等國際展會的時程配合,藉此創造集體聲勢,方便國際買家多方參觀比較,達到一次購足的便利。 亞洲安全防護展覽會 (ASSOE 2024) 的主辦方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邀請數十家安全防護業供應商參展,廠商及產品分類涵蓋門禁控制系統與產品、警報與感應器、閉路電視產品、汽車安全與保安產品、消防與防護設備、鎖具與保險箱、個人防護與自衛器具、警用與軍事用品、道路安全設施、救生設備、水上安全產品、職場安全防護設備、建築安全設施、智慧電子、攝影機及其配件等大類,展出上千個最新產品及設備,無論是專業性還是產品多樣性,均可滿足業界人士的多樣化需求,為參觀者呈現一場豐富且專業的視覺盛宴。 展會專頁網址:https://www.etradeasia.com/online-show/35/Asian-Safety-Security-Online-Exhibition-2024.html 儘管 Covid-19 疫情逐漸趨緩,國際間的人員流動在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恢復,線上活動正好能彌補此不足,並有效擴大行銷版圖。亞洲安全防護展覽會 (ASSOE 2024) 提供多元化的線上展示方案,包括展會專頁、電子型錄及虛擬展場,並將參展廠商及其產品資訊與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無縫串接,讓國際買家即使遠在他方,亦可輕鬆瀏覽展會內容,不受旅行限制或入境檢疫的影響,並進一步進入廠商專頁深入了解產品,同時進行採購詢價。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 (www.e-tradeasia.com) 深耕 B2B 國際貿易領域,致力於為全球買家與賣家提供專業的媒合服務,作為全球最資深的專業貿易平台之一,目前擁有數百萬全球會員、超過六十萬家供應商及數百萬項最新的貿易商品。每日有數千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買家透過平台搜尋商品及供應商,並聯繫賣家進行業務合作。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已成為亞洲地區極具影響力的貿易推廣平台之一,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TradeAsia 亞洲貿易網與全球數百個貿易實體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透過彼此間的行銷推廣與曝光交換,為供應商帶來更多機會。上線於亞洲貿易網的供應商,將有機會同時出現在全球多個貿易平台或展會實體的宣傳頁面上,進一步提升國際行銷影響力。針對此次 ASSOE 2024,我們也將同步進行全球推廣訊息的廣泛傳播,助力供應商拓展國際市場。
A12 藝術空間
合作關係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