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上海2023年12月28日 /美通社/ -- 在滬港合作機制建立二十周年之際,上海技術交易所與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的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上海隆重舉行。此次簽約儀式標誌著滬港兩地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邁出了重要一步,共同推動中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HKbitEX CEO 高寒博士 二十年來,滬港兩地共謀創新,持續深化交流與合作。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上海和香港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強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未來合作顯得尤為重要。Web3.0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價值引擎,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積極回應香港政府穩慎推動Web3.0在港蓬勃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把握科創發展趨勢,與上海技術交易所探索交流合作。 上海技術交易所是由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的國家級常設技術市場、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致力於打造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數字化新型技術交易平台。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專業、安全、合規的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其母公司太極資本集團致力於香港打造Web3.0合規生態圈,旗下設立數字資產交易、資本市場與財富管理、數字資產託管和技術研發四大業務板塊。 此次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訂,是滬港兩地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重要合作成果。根據備忘錄,上海技術交易所將與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共同探索以資產通證化為基礎,為科創企業提供全面金融解決方案。這一合作旨在解決科創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痛點,包括融資需求與資金供給不匹配、估值困難以及投資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雙方將共同打造一個開放、透明、高效的技術交易和融資平台,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援。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聯動發展,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未來,上海技術交易所和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將共同推動通證化科創企業融資服務的發展,促進滬港兩地金融合作、科技創新,為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他們也將積極探索與其他地區的合作,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 此次戰略合作備忘錄的簽訂是滬港兩地在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數字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我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數字經濟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繁榮。 簽約儀式現場,左:HKbitEX CEO 高寒博士,右:上海技術交易所 董事長 謝吉華先生
綠色發展 保護生態 以園境專業共創宜居城市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3年12月18日 - 香港園境師學會(學會)於12月18日假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演講廳,舉辦「北部都會區:港深環境及生態論壇」。是次論壇匯聚深港兩地的園境和生態專家,就香港北部都會區的設計規劃及生態保育等議題進行交流,並藉此促進兩地專家在邊境地區發展方面的合作。論壇出席嘉賓包括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先生,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別議員謝偉銓議員,及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先生,中聯辦教科部副處長李永權先生亦特別蒞臨以表支持。 香港園境師學會早前成立深港兩地專家平台,共同籌劃北部都會區以至深港兩地發展,確保深圳河兩岸發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經濟引擎,能夠樹立世界級生態文明的良好示範。論壇上,兩地專家及嘉賓就北部都會區的景觀設計規劃、生態保育修復、城市設計等分享經驗及見解。學會亦與多名本地環境及生態專家合作就新田科技城發展制定生態景觀原則,並在論壇上發佈了初步建議。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先生指出,北部都會區以《香港 2030+: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 2030+》)為基礎,並參考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香港的支持,把北部經濟帶擴展及整全。他指:「日後,北部都會區將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並可藉此加强香港與深圳的合作,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同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與香港園境師學會宣佈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提升兩地的風景園林專業水準,為市民創建更宜居城市。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就五大範疇加強合作與交流,包括:大專院校風景園林學科教育政策和互認制度、風景園林師人才評價標準、中國科協開展的風景園林工程師國際互認、兩地風景園林學術交流,及香港園境師學會主辦的國際園境師聯盟(IFLA)2026世界年會。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秘書長邊東昱先生表示:「香港擁有國際視野,園境設計匯集多元及嶄新元素。隨着內地與香港的進一步融合,相信是次合作有助孕育嶄新思維,定能為內地與香港風景園林設計開拓更廣闊的領域。」 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陳元敬先生表示:「我很高興能與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人才培育、標準制定、工作互認、學術交流以及盛事合作等範疇上的合作邁進一大步。」 「北部都會區:港深環境及生態論壇」由香港園境師學會主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協辦,並得到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紅樹林基金會、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長春社,以及香港觀鳥會作為支持機構。 *請點擊此處查看高清相片 Hashtag: #TheHongKongInstituteofLandscapeArchitects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為促進智慧醫療資訊系統方案、AI人工智慧技術與臨床應用結合之合作,筑波醫電與國軍臺中總醫院於2023年12月07日假新竹筑波醫電大樓辦理MOU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暨實地參訪,活動由陳盈凱院長領軍,帶領李建達教學副院長等主任醫師長官蒞臨交流。 雙方合作機緣源自於今年初之醫療系統聯盟活動,此聯盟為促進產官學研與醫界醫療媒合,由國軍臺中總醫院內科部部長及教研室主任率領醫院智慧醫療發展團隊參訪筑波醫電,進行交流與體驗活動。會後雙方對智慧醫療具體化進行研討,簽訂MOU與後續合作方案。本次筑波醫電之MOU暨參訪活動,特別安排智慧醫療產品導覽,向本院同仁分享展示Uniiform智慧電子病歷系統、InfinityAI+愛多芬心電圖貼片、智慧上傳系統應用(眼科, 麻醉科, 生理監視器)、戰傷救護與軍陣醫療分享、太赫茲THz檢測技術等。 國軍臺中總醫院陳盈凱院長強調:「現階段國軍臺中總醫院以『達到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為願景,並以『發展特色醫療,落實全人服務』及『啟動智慧醫療,精準照顧品質』為目標,本院目前正在新建醫療大樓,預計於114年完工,為守護中臺灣軍民健康而努力。筑波醫電在AI智慧醫療整合方案成效卓著,此次締約合作,期許後續透過本院的臨床專業和筑波醫電的研發能量相互結合進行合作,協助打造智慧醫院及個人精準醫療,為提升病人安全與醫護工作效率攜手努力。」。 筑波醫電許深福董事長表示:「筑波醫電在國內智慧醫院發展之醫療系統與整合已有超過50家醫院成功案例,針對各科別之醫療數據結構化、病歷電子化,達成節省人力作業及提升醫療數據運用之成效。國軍臺中醫院有優秀之醫護人員,提供中部地區官士兵、軍眷更精進之醫療服務,扮演重要角色,筑波醫電期許以我方之軟硬體工程團隊菁英、國軍臺中總醫院之專業醫師及醫療領域知識為智慧醫療產業創造多方效益」。 國軍臺中總醫院為中部國軍醫療中心,獲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通過區域級教學醫院評鑑合格,以優秀專科醫師、新穎完善醫療設備、數位醫療環境、持續精進教學研究及提升病患服務。筑波醫電從3C到三醫轉型,結合無線通訊軟硬體整合經驗、AI平台技術開發智慧醫療上傳方案,本次MOU簽署為雙方領域優勢,為「智慧醫療資訊系統方案及AI人工智慧軟體應用」發展奠基里程碑。 關於筑波醫電 筑波醫電大樓是董事長許深福先生驅動內心的寄望及理念,依據建築設計師、施工團隊及同仁們很科學的作品。是筑波人多年來文化、創意技術的展現,是筑波全體同仁長久對生醫產業接軌國際平台的堅持。筑波科技集團以豐富的無線通訊軟硬體整合經驗、結合半導體晶片、醫學影像演算法、雲端技術、人工智慧、臨床醫師專業、法規驗證與專利技術綜效,著力於人們早期病變篩檢系統的精準醫療設備產品研發與生產。期望不但可以減少病患及家人的遺憾,並開拓台灣本土精密無創微創醫檢設備能量且推廣於國際,更建立台灣從3C到三醫(醫才、醫技、醫材)的產業鏈轉型平台與人才的培育之目標。 連絡筑波醫電 筑波醫電股份有限公司Advanced ACE Biotek Co., Ltd.地址:30261新竹縣竹北市生醫二路66號 (新竹生醫園區)電話:+886-3-5500909E-mail: service@acebiotek.com網站:https://www.acebiotek.com/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cebiotek/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30620922/admin/ 關於國軍臺中總醫院 國軍臺中總醫院創設於1946年,當時駐地於山東省青島市,名稱為聯勤一0四後方醫院,1949年因國軍整編遷移至福建省福州市,更名為聯勤第六總醫院,同年又遷移至澎湖縣,隸屬國防部陸海空第八總醫院,1950年至1955遷移至台中市,隸屬聯勤總部第三總醫院,1955至1980年改編隸屬陸軍第八0三總醫院,1980至1995年遷移至現址臺中市太平區,1995年迄今因改編隸屬國防部,院名也更改為國軍臺中總醫院。 本院為國軍醫療中心,獲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通過區域暨教學醫院評鑑合格,在人員設施方面:有充足優秀之專科醫師 (含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師九員) 、新穎完善之醫療設備、舒適寬敞之醫療環境;在病患服務方面:具有幅員寬廣之停車空間、持續精進之醫學研究、縮短病患等候之流程改善、全方位之服務,定期定點巡迴醫療及供民眾查詢之服務網路等,在安全維護方面:消防設備及建物申報均已完成簽證及核備、推行事業安全,每年均獲自護 (績優) 單位表揚。鑑於醫療環境及水準之提升本院亦致力於各項設施之整建如:計劃中之門診區擴建、洗腎室擴建、心導管及呼吸治療病房擴建等,期以更精進之醫療服務提供中部地區官兵、軍眷及健保之最佳醫療照護,增進醫病關係,提高病患滿意度。 聯絡國軍臺中總醫院 臺中總院:411228 臺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二段348號電話:(04)2393-4191#12傳真:(04)2392-7146中清分院:404313 臺中市北區忠明路500號電話:(04)2203-3178#12傳真:(04)2203-8719
兩家航空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來往沙特阿拉伯王國、土耳其及以其他地點的旅客提供全面的福利 預計在價值鏈上亦將獲得更廣泛的戰略利益,包括航空相關服務、貨運和數碼發展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2023年12月5日 /美通社/ -- Turkish Airlines (TK) 與 Riyadh Air (RX) 已商定戰略合作備忘錄,為來往沙特阿拉伯王國、土耳其,以及在其利雅德和伊斯坦堡樞紐以外的站點之旅客提供全面的福利,同時為未來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基礎。這兩家航空公司的客戶將可以透過全面的聯程和代碼共享協議,無縫連接和合併 Riyadh Air 或 Turkish Airlines 營運的航段,充分利用各航空公司的全球網絡。 TURKISH AIRLINES AND RIYADH AIR SIGN STRATEGIC COOPERATION MoU Turkish Airlines 投資及技術總監 Levent Konukcu 與 Riyadh Air 行政總裁 Tony Douglas,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德舉行的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航空服務談判活動 (ICAN 2023) 上的一個儀式上簽署了協議。兩家航空公司打算在 Riyadh Air 於 2025 年中展開營運並獲得有關當局的監管批准後,盡快為旅客提供福利。 這項合作將會讓各航空公司的忠誠計劃會員,在透過由對方公司營運的代碼共享服務出行時能夠賺取積分,同時這兩個航空公司亦在探索機會,以發展涵蓋雙方全球網絡的更大規模忠誠協議。除了提供全面的旅客福利外,該合作備忘錄亦承諾 Riyadh Air 和 Turkish Airlines 會一同努力,探索和實現更廣泛的價值鏈協同效應,觸及航空相關服務、貨運和數碼發展等領域。 Turkish Airlines 投資及技術總監 Levent Konukcu 表示:「我們很高興與 Riyadh Air 建立關係,他們是航空業一個有前景的新星。這份合作備忘錄不只是一次合作,更是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橋樑,進一步加強了我們的聯繫。這亦是拓展我們的業務,並為旅客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的機會。我們相信這份合作關係不單能造福我們的客戶,還會為兩國的旅遊和商業領域作出重大貢獻。」 Riyadh Air 行政總裁 Tony Douglas 表示:「這項協議是 Riyadh Air 發展上的又一關鍵一步,因為我們與全球航點最多的航空公司合作。我們的緊密關係會將伊斯坦堡機場的全球領先樞紐無縫連接到世界各地約 130 個目的地,特別是土耳其、歐洲和美洲地區,並會藉著領先市場、以客為本、專注數碼化且志同道合的全球航運公司品牌 Turkish Airlines,加快我們網絡覆蓋。」 Douglas 補充:「與已建立網絡的航空公司進行雙邊協定對 Riyadh Air 極為重要,這項合作亦會帶來莫大好處,我們的乘客可以與世界更好地互聯互通並進一步深入土耳其,同時預計將會增加進入沙特阿拉伯王國的旅遊、宗教和商務旅遊之人流。Turkish Airlines 是世界級的航空品牌,我們對他們希望參與 Riyadh Air 的發展感到自豪。」 Riyadh Air 的成立符合 PIF 的要求,發揮當地關鍵領域的能力,推動沙特阿拉伯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該航空公司亦將會支持沙特航空戰略的更廣泛願景,並實現國家旅遊策略,向國際旅客展示沙特阿拉伯的文化和自然景點,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香港2023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今天與房屋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提高建造安全及效率、優化物業管理流程。 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見證下,由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善用創新科技,為建築及物業管理帶來解決和優化方案。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表示:「房屋局一直積極尋求採用先進科技及創新思維,以提高施工安全及效率,並優化物業管理工作。憑藉應科院豐富的研發及應用經驗,與房屋局聯合展開技術研究,再加上各界攜手合作,相信由建築施工、屋邨管理,以至客戶服務等方面的質素及效率都會有所提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說:「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樂見房屋局積極運用創新科技方案,並將其融入到房屋建造和管理的各個層面,致力讓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憑藉應科院在香港及內地的多項科研成果轉化的豐富經驗,結合房屋局提供的多元化應用場景,將有助促進跨行業合作以加速科研轉化,為香港房屋的創科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面貌。」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稱:「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合作,為香港建築及物業管理發展揭開新一頁,亦有助5G通訊、物聯網、人工智能、光學傳感等嶄新技術落地應用,這些創新科技不僅可以提高建築效能和質量,提升工人及地盤安全,還可以節省能源和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為香港與內地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和房屋局共同以創新科技和思維,為市民建造更宜居的環境,優化屋宇管理服務。面對未來的住屋需求,借助建築和物業管理科技,可將複雜的任務化繁為簡,節省勞動力,同時更精準及安全地完成任務,因此我相信此次的合作潛能無限,透過房屋局提供的應用場景,我們可將技術拓展至內地,面向國際市場。」 《2023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宜居、智慧和環保之都的願景。當中,以房屋委員會將在明年揀選的智慧屋邨作為試點,引入創新科技協助日常屋邨管理和智慧屋邨的實施。是次應科院與房屋局簽訂合作備忘錄,將促進有關創新科技發展,而首批展開研究的技術將包括: 創新組裝合成建築(MiC)精準定位 - 透過智慧光學傳感,定位追蹤、邊緣人工智能等技術,並運用動態視覺感測器提供的資料作即時數據分析,計算出MiC安裝的精準位置。此技術能在極端環境運行,減少了體力勞動工序,亦提高地盤的安全性。 5G遠程起重機控制系統 - 在地盤部署低延遲及可靠的5G私人網絡,配合先進物聯網技術,可連接大量器械及設備,並遠程式控制起重機,實時安全監控和進展追蹤,有助減低工人安全風險,及提高起重機任務準確性。 通用人工智能電梯預測性維護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對物聯網數據進行分析, 獲取電梯運行數據模式以有效預測電梯故障。此系統與各製造商的電梯相容,並通過遠程實時監控和準確的故障預測,提高現場維護檢查效率,亦減少電梯停運時間,提升屋宇管理服務質素。 應科院與房屋局於今天(11月14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提升建築效率和安全、優化物業管理流程,共同探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後排左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後排右二)、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先生(後排左一)及應科院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後排右一)見證下,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前排左)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前排右)簽署備忘錄。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四個技術部門,包括:可信及人工智能技術、通訊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集成電路及系統。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截至2022/23年度,應科院已將接近1,4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050項專利。 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 新聞查詢: 劉燕妮 電話:3406 2506/ 9497 5390 電郵:connielau@astri.org
浮動式風電領導品牌、擁有全球最大浮動式風電開發容量的貝富新能源(BlueFloat Energy),於2022年5月宣告進入台灣市場,推出位於新竹外海、總裝置容量達1GW的「九降風離岸風力發電計畫(Winds of September Offshore Wind Project)」。今攜手國立台灣大學與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下稱船舶中心),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聚焦人才培育及技術研發,共同致力加速台灣離岸浮動式風電的發展。 貝富新能源台灣區總經理彭茂寬(Michael Pinkerton)表示,「我們作為專注於浮動式風電的開發商,非常重視海事工程方面的專業,再結合船舶中心的技術實力與知識整合服務,將是產業內的強大組合;此外,台大九月剛在雲林分部宣布成立離岸風電人才培育國家隊,我們也承諾支持。兩份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僅象徵合作的開始,浮動式風電相關政策若能及早明確,我們期待探索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台大船舶及海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宋家驥與船舶中心執行長周顯光,也在現場響應政府願景——加速浮動式風電開發作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政策之一。 台灣近海淺水海域的開發已趨飽和,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勢必將有風場進入固定式風機無法建置的深水區域,台灣將進入浮動式風電的新篇章。看好其發展潛力,當局在2022年8月即首度召開離岸風電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說明會議。對此,貝富新能源積極響應,於今年10月6日順利通過環評初審,取得選商門票,爭取參與即將公告的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選商。 此外,貝富新能源也在今年3月於外海成功部署浮動式光達(Floating LiDAR),蒐集海氣象參數資料(包含風、浪、流數據),以進一步評估風能資源,為浮動式結構和繫泊工程提供相關資訊。今日與船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針對台灣海峽的環境條件,進行浮動式風能的技術評估。 台灣作為貝富新能源在亞洲的重要市場,一直以來引領亞太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持續培育本土專業人才,將使台灣不僅能滿足國內對風電產業的就業需求,還將使台灣成為風電人才輸出國。因此在國際智慧能源週期間,貝富新能源也與台大針對「教育部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名稱:離岸風力發電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計畫)」,簽署另一份合作備忘錄,雙方參與課程、業師分享、人員交流以及其他有助人才培育活動等,積極推動產學人才培育合作之機會。 貝富新能源希望透過與在地學研單位合作,及早取得各種浮動式技術於在台灣海域實踐之關鍵數據。期待政府儘速公佈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選商規則,貝富新能源將貢獻專業知識,全力支持浮動式風電在台落地。示範計畫將有助於評估物流、基礎設施和供應鏈準備狀況,進一步確保台灣港口及碼頭的適合度,作為未來大規模商業浮動式風場開發前的參考依據。
A12 藝術空間
合作備忘錄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