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完成  中央大學刷新最遠飛行紀錄」新聞搜尋結果, 共 1 篇 ,以下為 1 - 1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台灣首枚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任務完成  中央大學刷新最遠飛行紀錄

  【記者林子霞台北報導】在全球掀起新一波探月熱潮之際,台灣中央大學攜手日本新創太空公司ispace,參與Mission 2任務,打造台灣首個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簡稱DSRP),經過長達4個多月的飛行,6月6日凌晨在月球北極附近的冷海地區進行著陸任務,雖然最後登月小艇沒有順利軟著地,但是台灣首次參與國際登月計畫,首次飛到低地球軌道外回傳觀測資料,對我國太空科技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DSRP(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及中大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主導研發,具備偵測地月之間與月表輻射環境的能力。該儀器於今年1月15日隨ispace的登月小艇「RESILIENCE」成功發射,並在36小時內即傳回首批科學數據,進入登月前的低能量轉換軌道,每日刷新台灣深太空飛行紀錄,回傳難以取得的太空輻射觀測資料。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指出,DSRP從發射後就開機運作,順利測量地球到月球間、比月球還遠110萬公里及月球軌道的太空輻射環境,成為台灣第一個飛行距離最遙遠的科學酬載,並順利回傳高價值的科學資料,驗證可以在嚴苛環境的太空電子設計作為未來探索系統參考。整體而言,DSRP計畫很成功,建構前所未有的能力。 張起維指出,此次任務充份展現科學團隊「越挫越勇」的精神,DSRP的開發前後歷經五個版本,團隊須克服極端溫差、宇宙輻射與深太空通訊等技術挑戰。為確保與日方任務的順利整合,中央大學團隊多次赴日與ispace工程人員共同測試與驗證,學習深太空探索系統開發經驗,展現高度的專業與合作精神。 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一項學術成就,更為我國太空科技產業帶來新契機。中央大學透過此次寶貴經驗,成功培養一批年輕科學新秀,將自主研發的科學酬載推進至深太空領域,證明台灣具備設計與開發深太空酬載的實力,未來仍深具太空科學發展潛力。 圖說:中央大學透過此次寶貴經驗,成功培養一批年輕科學新秀,將自主研發的科學酬載推進至深太空領域。  

文章來源 : 守護台灣新聞網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3271 加入收藏 :
2025 年 7 月 9 日 (星期三) 農曆六月十五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