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在全球各大衛星與航太與防務展中嶄露頭角的台灣新創公司-創未來科技,今年八月又加入三位學界相當具有權威性的教授。分別是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陳冠能講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的朱大舜副教授以及國立中央大學的蔡佩芸教授。 陳冠能博士在三維積體電路及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相當具有權威性,借調創未來科技前,陳冠能博士在陽交大擔任國際長、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副院長,目前亦在國科會微電子學門擔任召集人,更榮膺美國家發明家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院士與IEEE Fellow。今年八月起,陳冠能博士將從陽交大借調到創未來科技,在創未來科技成立先進封裝部門,負責各式雷達與衛星通信設備的先進封裝,並協助創未來科技實現車載使用者終端機的量產,讓不久的未來人人都能擁有自動駕駛車。 在中央大學電機系擔任副系主任的蔡佩芸博士,也在八月透過借調加入創未來科技。並將負責高頻衛星影像的處理器與加速器的晶片架構開發,以協助創未來科技透過現有的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進一步實現全球高頻衛星影像服務;讓未來線上高解析地圖不再只是靜態的,提供替代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自動駕駛所需的即時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加值服務。 而原先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的朱大舜博士,更是辭去教職,在創未來擔任技術副總一職。在創未來科技負責晶片設計相關部門,協助創未來科技多項衛星與雷達關鍵產品之射頻與類比晶片研發、設計與量產。將可望讓創未來科技的產品,達到全球更小的重量體積與最低的量產成本。 在經過過去半年的快速成長,創未來科技的總員工數正式突破一百人。而工程師中有超過三成皆是博士,其中也不泛教職學界出身學者。也正是這樣深厚的學術背景支撐,才得以讓創未來科技不斷突破現有技術,成為低軌衛星通訊產業中,無法被忽視的耀眼新星。 「創未來科技」位於台灣新竹市,專注於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先進電子掃描雷達和衛星通信系統。目前已成功開發我國太空第三期太空計畫使用之衛星通信酬載系統、並完成我國首個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實驗體。近期T.Radar Pro更在離島協助國軍完成首次的實戰,成效斐然口碑如潮。 - 詳細圖文版:https://bit.ly/3Cuqty7 【新聞聯絡人】 創未來科技 業務行銷部 張芹芸 03-5750057 #1006 | claire@tronfuture.com
DX Korea是由大韓民國陸軍協會(AROKA)主辦,這個兩年一度的國防博覽會也是韓國唯一的地面部隊裝備展。今年的展會將在今天 (9/21)於韓國高陽市(Goyang, Gyeonggi Province)正式展開。作為亞洲最大的國防展之一,今年將有超過40個國家以及300家廠商共襄盛舉。 作為此次DX Korea的Pitch Day中唯一台灣廠商,台灣的創未來科技將於展覽期間全球首次發表其無人機偵測雷達和攔截器的整合系統。除了公司主力產品之一的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創未來明年也將量產功能整合的攔截器,攔截器具備光學與微型AESA尋標器進行末端導引。整合前雷達能偵測到無人機,整合後就能夠用整套硬殺系統對雷達定位的無人機進行快速有效的攔截。不論是商用或是國防應用上,如果遇到無人機入侵,這套系統可以立即鎖定無人機位置,並在必要時進一步將其擊落。近來全球無人機攻擊事件頻傳,從烏俄戰線到空襲擊殺查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事件,都可見無人機攻擊和防禦成為戰事規劃的顯學。創未來科技的無人機偵測雷達配合整合後的硬殺系統,就能以低成本高效能解決最近我國金門島出現的中國民用無人機擾民關鍵問題。另外除了無人機防禦產品,創未來科技也會展出低軌衛星產品線,包含低軌衛星通訊酬載以及衛星用遙測雷達(SAR)等。 創未來科技是一家位於台灣新竹的高科技公司,專注於研發與販賣相控陣雷達和通信系統的統包式系統服務和解決方案。核心技術是針對超薄全數位/混合相控陣系統和資料處理架構的研發;公司本身具有設計所有核心芯片、晶片組與演算法、也有自主測試相控陣列系統的能力。目前多數的客戶都屬於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領域,成立三年多來每年營收都有超過100%的年增長率。 - 詳細圖文版:https://tronfuture.com/news/無人機議題夯!台灣廠商推出無人機偵測及攔截全/ 【新聞聯絡人】 創未來科技 董事長特助 張芹芸 03-5750057 #1006 | claire@tronfuture.com
睽違四年全球最大法恩堡航空展(Farnborough Airshow)本周(7月18日)開展。法恩堡航空展歷來皆於每個偶數年的七月中旬舉行,2018年展覽期間完成超過1920億美元的交易,2020年因應疫情取消。今(2022)年將於7月18日至2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今年總共吸引超過兩百個國家國防、軍事代表團等及破千家航太廠商共襄盛舉,包含波音、空中巴士、達美航空等。因應新太空產業快速發展,也於2018年首次設立太空產業區(Space Zone),今年的太空產業區更是大幅擴大規模於第四展區設立。 在今年的法恩堡航空展中,創未來科技為唯一的台灣參展商。除了此前在杜拜航空展中首次亮相的無人機偵測雷達T.Radar Pro外,創未來科技更是首度實體展出我國首顆B5G/6G低軌衛星完整通信(SatCom)酬載與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其中低軌衛星通信酬載為我國首個低軌通信酬載,完整解決方案,於2023年第二季首度隨客戶衛星發射計畫上太空。合成孔徑雷達適用於遙測市場,創未來科技所推出的產品更是比市面上的同級距產品減少了80%的重量,增加更多影像拍攝片幅,將可大幅減少客戶衛星的發射與影像成本。 創未來科技在展前與展期間,已與數歐系國際一線低軌衛星廠商與國防大廠進行合作洽談。本次展期後有望敲定每年上看5億新台幣的長期業務訂單。 「創未來科技」位於台灣新竹市,專注於研發與生產全球最先進電子掃描雷達和衛星通信系統。目前已成功開發我國太空第三期太空計畫使用之衛星通信酬載系統,與我國首個衛星合成孔徑雷達酬載實驗體。 --- 詳細圖文版:https://tronfuture.com/news/法恩堡航展開展台灣「創未來科技」公司低軌衛/ 【新聞聯絡人】 創未來科技 董事長特助 張芹芸 03-5750057 #1006 | claire@tronfuture.com
親愛的媒體朋友,您好: 半導體雷射器領域的領導者II-VI公司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IVI)與以鍺矽(GeSi)光子技術聞名的CMOS SWIR光學感測技術領導者光程研創Artilux於今(18)日聯合宣布展示新一代3D感測攝像機,提供更寬廣的偵測範圍和更高的成像解析度,大幅增強感測效能,優化元宇宙生態圈的使用者體驗。 隨件附上相關新聞稿及新聞照片圖檔,敬請惠予刊登,若有任何問題請洽新聞聯絡人,謝謝。 【新聞照片】II-VI與Artilux宣布推出新世代3D感測攝像機,開發更細膩沉浸的元宇宙用戶體驗 2022/7/18新聞稿,敬請惠予刊登 II-VI與Artilux宣布推出新世代3D感測攝像機 開發更細膩沉浸的元宇宙用戶體驗 (2022年7月18日,美國匹茲堡與台灣新竹) 半導體雷射器領域的領導者II-VI公司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IVI)與以鍺矽(GeSi)光子技術聞名的CMOS SWIR光學感測技術領導者光程研創Artilux於今(18)日聯合宣布展示新一代3D感測攝像機,提供更寬廣的偵測範圍和更高的成像解析度,大幅增強感測效能,優化元宇宙生態圈的使用者體驗。 市場對元宇宙基礎架構的投資持續蓬勃發展,同時也驅動了感測器需求的成長,以協助用戶實現更為逼真和身歷其境的虛擬體驗;因此,II-VI公司與光程研創結合雙方各自專有的技術優勢,亦即II-VI公司在磷化銦(InP)半導體雷射器的專業技術,以及光程研創在鍺矽(GeSi)感測器陣列的獨家技術,共同推出能運作於短波紅外光(SWIR)-1380nm波段的新世代微型3D感測攝像機,相較目前市場上大多運作於940nm波段的3D感測攝像機,此款產品明顯擁有更優越的效能。 「與近紅外光(NIR)波長相比,波長較長的短波紅外光(SWIR)能揭露更多的物質材料細節,以及提供更佳的對比度,特別是在戶外環境中。」II-VI公司光電器件與模組事業處資深副總裁Julie Sheridan Eng博士表示。「藉由設計一款能夠運作在1380nm而非僅在940nm波段的攝像機,我們可用更強的明亮度照射場景,在獲得絕佳效能的同時維護人眼安全。此外,大氣在1380nm波段比在940nm吸收更多的太陽光,可減少背景光的雜訊干擾,大幅改善信噪比,進而讓攝像機能提供更長的偵測距離和更高的成像解析度。」 「此款微型SWIR 3D感測攝像機可無縫整合至下一代消費性裝置中,包含無數個正為擴增實境、混合實境和虛擬實境等應用所開發的裝置。」光程研創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Neil Na博士說道。「II-VI公司和光程研創共同展示了能讓元宇宙逐步普及且融入娛樂及工作場所的關鍵能力。此款SWIR攝像機讓人一窺3D感測未來在元宇宙扮演的重要角色,藉由頭戴式顯示器即能識別、描繪、分類和渲染圖像內容,並透過虛擬化身來體驗更即時擬真的眼神接觸和表情互動。」 II-VI公司提供了高度整合的SWIR發光模組,內含InP邊緣發射雷射器,可提供最高2W的輸出功率和光學擴散器,採用表面貼裝技術(SMT)製程的封裝,帶來低成本和高品質的組裝;光程研創的攝像機特點為搭載高頻寬和高量子效率的鍺矽SWIR感測器陣列,建立於具高度擴展性的CMOS技術平臺之上;此款結合雙方先進技術實力的產品,可望在消費性與車用市場實現更廣泛多元的深度感測應用。 欲了解Artilux相關產品與服務資訊,請至官網:https://www.artiluxtech.com 欲了解II-VI相關產品與服務資訊,請至官網:https://www.ii-vi.com ### 【光程研創Artilux】 光程研創以引領全球鍺矽(GeSi)光子技術創新而聞名,自2014年即是業界在寬頻3D感測和消費型光通訊市場的先行者。成立以來即秉持深厚的技術底蘊屢次突破習知光子技術極限,成就產學界重大進展,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從整合光學、系統架構到演算法的跨領域創新,驅動智慧手機、自動駕駛、擴增實境等新興產業的革新。我們的願景是持續淬鍊並領航全球光子技術演進,將其轉化成真實且豐盛的未來生活體驗,點亮從資訊至智慧之路。更多詳情請至官網www.artiluxtech.com。 【II-VI公司II-VI Incorporated】 II-VI公司是工程材料和光電元件的全球領導者,是一家垂直整合的製造公司,為工業,光通信,軍事,生命科學,半導體設備、消費電子和車用市場的多種應用開發創新產品。該公司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薩克森堡,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和分銷設施。該公司生產各種特定應用的光子和電子材料和組件,並以各種形式進行部署,包括與我們的客戶集成的高級軟件。更多資訊請至官網 www.ii-vi.com。 【新聞聯絡人】 Artilux Inc. II-VI Incorporated Angela Wang 王麗雅 +886-910030255 angela.wang@artiluxtech.com www.artiluxtech.com Mark Lourie Vice Presid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e.communications@ii-vi.com www.ii-vi.com/contact-us 【PRESS RELEASE】 II-VI Incorporated and Artilux Demonstrate a 3D Camera for Enhanced User Experience in the Metaverse Pittsburgh, US and Hsinchu, Taiwan, July 18th 2022 (GLOBE NEWSWIRE) – II‐VI Incorporated (Nasdaq: IIVI), a leader in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Artilux, a leader in germanium silicon (GeSi) photonics and CMOS SWIR sensing technology, today announced a joint demonstration of a next-generation 3D camera with much longer range and higher image resolution to greatly enhances user experience in the metaverse. Investments in the metaverse infrastructure are accelerating and driving the demand for sensors that enable more realistic and immersive virtual experiences. II-VI and Artilux combined their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 in indium phosphide (InP)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GeSi sensor arrays, respectively, to demonstrate a miniature 3D camera that operates in the short-wavelength infrared (SWIR), at 1380 nm,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existing cameras operating at 940 nm. “The longer infrared wavelength provides better contrasts and reveals material details that are otherwise not visible with shorter-wavelength illumination, especially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said Dr. Julie Sheridan Eng, Sr. Vice President, Optoelectronic Devices & Modules Business Unit, II-VI. “By designing a camera that operates at 1380 nm instead of 940 nm, we can illuminate the scene with greater brightness and still remain well within the margins of eye safety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the atmosphere absorbs more sunlight at 1380 nm than at 940 nm, which reduces background light interference, greatly improving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enabling cameras with longer range and better image resolution.” “The miniature SWIR 3D camera can be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next-generation consumer devices, many of which are under development for augmented-, mixed-, and virtual-reality applications,” said Dr. Neil Na, Co-Founder and CTO of Artilux. “II-VI and Artilux demonstrated a key capability that will enable the metaverse to become a popular venue for entertainment, work, and play. The SWIR camera demonstration provides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of 3D sensing in the metaverse, with displays that can identify, delineate, classify, and render image content, or with avatars that can experience real-time eye contact and facial expressions.” II-VI provided the highly integrated SWIR illumination module comprising InP edge-emitting lasers that deliver up to 2 W of output power and optical diffusers, in surface-mount technology (SMT) packages for low-cost and high-quality assembly. Artilux’s camera features a high-bandwidth and high-quantum-efficiency GeSi SWIR sensor array based on a scalable CMOS technology platform. Combined, the products enable a broad range of depth-sensing applications in consumer and automotive markets. ### 【About Artilux】 Artilux, renowned for being the world leader of GeSi photonic technology,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wide-spectrum 3D sensing and consumer optical connectivity since 2014. Established on fundamental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Artilux has been making multidisciplinary innovations covering integrated optics, system architecture to computing algorithm, and emerged as an innovation enabler for smartphone, autonomous driv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beyond. Our vision is to keep pioneering the frontier of photonic technologie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enrichment for real life experience. We enlighten the path from information to intelligence. Find out more at www.artiluxtech.com. 【About II-VI Incorporated】 II-VI Incorporated, a global leader in engineered materials and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s, is a verticall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at develops innovative products for diversified applications in communications, industrial, aerospace & defense, semiconductor capital equipment, life scien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and automotive markets. Headquartered in Saxonburg, Pennsylvania, the Company h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sales, service,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worldwide. The Company produces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pecific photonic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and deploys them in various forms, including integrated with advanced software to support our customer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us at www.ii-vi.com. 【Press Contact】 Artilux Inc. II-VI Incorporated Angela Wang +886-910030255 angela.wang@artiluxtech.com www.artiluxtech.com Mark Lourie Vice President,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e.communications@ii-vi.com www.ii-vi.com/contact-us
為響應全球對於氣候變遷、資源短缺的重視,聯華電子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布,在國內舉辦超過六年的「綠獎」擴大獎助,在原有的生態保育獎項之外,再新增「綠色創新獎」,涵蓋氣候變遷及循環經濟兩大議題,總獎金也從300萬元提升至400萬元,並從即日起開始徵件,歡迎對淨零減碳、資源再生有想法、有創意的單位踴躍報名參加。 聯華電子共同總經理暨永續長簡山傑表示:「面對疫情及氣候變遷的衝擊,我們一直思考,如何以企業的角色為這個地球盡一份心力,而綠獎正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實踐我們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聯電綠獎六年以來,長期深耕生態環保領域,至今已實現了39件生態保育計畫及青少年環境行動倡議,現在更將徵件範疇擴大至氣候變遷及循環經濟領域,希望透過這次轉型,讓有心投入永續行動又有好點子的團隊,能有一個全新的舞台得以發揮。」 第七屆綠獎共有八家企業夥伴一同響應,包括3M、愛德華先進科技、東京威力科創、漢民科技、漢科系統、智原科技、大陽日酸、欣興電子。今年徵件除了「大型生態保育計畫」及「青少年環境行動獎」外,新增的「綠色創新獎」,將徵求針對氣候變遷和循環經濟提出的創新解決方案,同時,聯電也將舉辦培力工作坊及規劃課程,讓創新提案得以優化及實現。 此外,為鼓勵青少年投入環保實踐,今年提高青少年環境行動獎總獎金至20萬,並舉辦北中南高中校園巡迴講座暨說明會,邀青年學子與綠獎一起關注環保議題。第七屆綠獎於8月31日徵件截止,歡迎各界致力於環境永續的 NGO 團體、社團法人、新創單位、青少年等夥伴踴躍參與徵件。詳情請留意綠獎官網動態訊息:https://www.ecoechoaward.com 關於聯華電子 聯華電子(紐約證交所代碼:UMC,台灣證交所代碼:2303)為全球半導體晶圓專工業界的領導者,提供高品質的晶圓製造服務,專注於邏輯及特殊技術,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及BCD。聯電大部分的十二吋和八吋晶圓廠及研發中心位於台灣,另有數座晶圓廠位在亞洲其他地區。聯電現共有十二座晶圓廠,總月產能達80萬片八吋約當晶圓,且全部皆符合汽車業的IATF-16949品質認證。聯電總部位於台灣新竹,另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設有服務據點,目前全球約有20,000名員工。詳細資訊,請參閱聯華電子官網:https://www.umc.com # # # 新聞聯絡人 葉正玲 Jenny Yeh (03)578 2258 ext. 31752 jenny_yeh@umc.com
A12 藝術空間
台灣新竹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