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為深化學生對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認同,聖約翰科技大學原住民資源中心舉辦「薏苡珠手鍊手工藝課程」,邀請「蘭的風工作室」潘美蘭老師親臨指導,帶領學生透過實作體驗,親身感受原住民族豐富的傳統工藝與文化精神。 本次課程內容涵蓋工藝材料認識、工具使用教學與手工串珠實作,講師以親切、生動的方式介紹薏苡珠的文化象徵與歷史淵源,讓學生了解這些看似簡單的手工藝品,其實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族群記憶。潘美蘭老師鼓勵學生動手實作,透過親身體驗將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在製作的每一刻中,都與原民文化產生連結。 原住民資源中心主任陳登騏表示,原住民族的手工藝不只是實用技術,更承載著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與美學。他指出,課程中講師細緻地介紹各類傳統工藝品的意義與背景,從紋樣設計到材料選擇,皆體現出原住民族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感恩。他強調,原住民文化不只是表演或展示,而是需要被理解、尊重與體驗。原資中心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文化課程與活動,引導學生從接觸與實作中深化文化素養與認同。 「每一顆珠子都像是與大自然的對話,每一條手鍊都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樂齡二真邱婉寧同學分享,她在這次課程中首次接觸薏苡珠工藝,不僅驚豔於串珠過程的細緻與巧思,更深深感受到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中蘊含的文化智慧。 電機四真陳宗佑同學指出,透過動手製作薏苡珠手鍊,讓他重新認識原住民文化不只是節慶服飾或傳統歌舞,而是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文化印記。他表示未來希望有更多這類親身參與的機會,能讓更多非原住民背景的學生深入理解並欣賞台灣多元族群的文化資產。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 「木藝奇雅豐年濱海-2025豐濱鄉原住民族木雕藝術創作競賽」如火如荼地在花蓮縣豐濱鄉舉辦,來自鄉內各路的木雕好手齊聚一堂,在山海環繞的秀麗風光中,以精湛的技藝和無限的創意,刻劃屬於豐濱的獨特故事,吸引大批遊客參觀。 競賽的創作主題不設限,參賽者可自由發揮創意,但作品充分發揮融入原住民文化特色及生活元素。參賽者們運用巧思,以豐濱文化結合傳統技法與現代創意,雕琢出一件件充滿力與美的藝術品。每件作品都蘊藏深刻的文化意涵與動人的故事,展開原住民文化的豐富與多元。 豐濱鄉公所表示:「木雕創作競賽不僅是藝術交流,更是豐濱鄉走出去展示文化魅力的絕佳機會。我們歡迎各位朋友在競賽創作期間,來到現場為這些努力的藝術家們加油打氣!感受他們揮灑汗水、注入靈魂的創作過程。」 本次競賽的評審團由國內木雕藝術家組成,秉持嚴謹的標準,並選出最優秀的作品。競賽結果將於7月11日揭曉,並在磯崎部落口飛魚意象區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屆時將邀請所有參賽者、評審委員以及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共同見證木雕藝術的榮耀時刻。歡迎各位朋友踴躍前往參加,感受原住民木雕藝術的獨特魅力! 【安全提醒】 豐濱鄉公所貼心提醒,前來參觀的民眾請注意以下事項: 創作現場多為戶外空間,請注意陽光、補充水分。 現場有許多木材及雕刻工具,請勿隨意觸摸,並與創作者保持適當的距離。 現場請勿大聲喧嘩,維持現場創作。 更多競賽資訊,請隨時關注豐濱鄉官方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
花蓮,台灣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6月23日 - 想到台灣的花蓮旅遊,買張機票從香港直達花蓮!自2024年底起,香港至台灣東部花蓮的直航航線正式開通,香港快運每週4班往返,無須轉乘台北高鐵或火車,為港人開啟嶄新的台灣旅遊路線。另外也可選擇一次玩兩個城市,即日起至年底,搭乘中華航空飛至高雄,再轉乘華信航空至花蓮,提供限量1,000份優惠及行李禮遇,單程、來回皆適用。 只要2小時,花蓮山海美景文化只有一步之遙 花蓮擁有壯麗的山海景觀,從市區出發,僅需約15分鐘車程即可抵達七星潭,眺望太平洋的蔚藍海岸,現正舉辦「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海灘上展示30件國際藝術家及民眾的疊石作品;或乘船出海欣賞上百隻海豚同遊,甚至在半空中旋轉跳躍,宛如跳起海上芭蕾的精彩畫面。現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在逐步修復,旅客目前可到太魯閣遊客中心與太魯閣晶英酒店住宿,享受自然山林的寧靜。 此外,花蓮縱谷平原景色如畫,沿線可欣賞層層稻田、茶園與山林風光,還能深入認識在地的原住民文化與手作體驗,體驗「河上餐桌」、「稻田餐桌」及「獵人山林體驗」等,到「全球最好客城市」的花蓮,在壯闊山海間展開一場舒心療癒之旅。 另外花蓮也提供旅行社獎勵措施,為了鼓勵更多國際旅客體驗東台灣之美,推出「永續遊花蓮」獎勵方案,即日起至2025年11月底止,旅行社安排12人以上,在花蓮住宿2晚的行程,可申請每人新台幣2,000元(約港幣500元)的獎勵,每增加住宿一晚,增加新台幣1,000元獎勵。對於計劃3至4日短遊或一週深度之旅的港人而言,無疑是高CP值的理想行程。 隨著暑假將至,花蓮正值旅遊黃金季節,多項活動展開:「2025花蓮FUN暑假」,將於7月12日至8月10日精彩登場,更將壽豐鯉魚潭風景區化身全臺最潮水上樂園!SUP立槳、獨木舟、水上腳踏車、碰碰船、動力摩托,五大設施清涼登場。7月23日至27日則有「夏戀嘉年華」亞洲巨星雲集演唱會,免費入場!與全球經典IP小王子聯名的「星光音樂會」,8月2日及8月23日分別在富里及七星潭舉辦。7月18日至20日也將舉辦「太平洋南島聯合豐年節」展現原住民族的熱情舞蹈、傳統祭典、音樂饗宴、原民風味美食及文創手作,是夏季不可錯過的文化盛事!想避開都市喧囂、尋找自然與文化的療癒行程,不妨在今年夏天,為自己規劃一場說走就走的「直飛花蓮」之旅!詳細介紹或找尋旅行社可至「永續遊花蓮」官方網站查詢https://hltrip.tw/agency/ Hashtag: #HualienCountyCulturalAffairsBureau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記者 龔怡芳 / 採訪報導】花蓮縣豐濱鄉公所為積極推廣及傳承原住民木雕藝術文化,並培育更多有潛力的木雕人才,特舉辦「木藝奇雅豐年濱海-2025豐濱鄉原住民木雕藝術創作競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134萬元,提供一個讓設籍花蓮縣豐濱鄉並具原住民身份的個人或木雕創作者,能夠充分展現自我才華,以及傳承文化技藝的輝煌舞台。豐濱鄉公所熱情邀請鄉內各路木雕好手踴躍報名參與,共同為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心力。 豐濱鄉長邱福順表示:「木雕是我們原住民文化中,非常重要且代表著自身的文化資產。透過木雕,可以記錄生活樣貌,更將代代相傳的文化故事進行保存。」 豐濱鄉公所表示,木雕藝術創作競賽除提供優渥獎金之外,更希望能夠開拓機會,鼓勵更多年輕一輩的族人向部落長老學習木雕技藝,率先將傳統的木雕技藝,以創新多元的方式發揚光大。豐濱鄉擁有豐富的創作資源,更具備深厚木雕文化底蘊,許多部落長老皆是木雕工藝的箇中翹楚,他們不僅擁有精湛的木雕技藝,更是對豐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與體悟。貫穿本次活動,能夠搭起年輕一輩與部落長老之間的橋樑,讓他們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為豐濱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而努力。 競賽分成個人創作組以及創作組,個人創作組的參賽者必須在豐濱鄉設籍,且具備原住民身分;團體創作組的參賽者則必須在花蓮縣設籍。個人創作組首獎可獲得新台幣12萬元以及獎狀乙紙;團體創作組則由機關提供創作費新台幣20萬元(扣稅)。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4年5月29日止,活動報名者請至豐濱鄉公所網站 https://www.feng-bin.gov.tw/ 下載報名簡章,並依簡章規定完成報名。豐濱鄉公所誠摯邀請所有熱愛木雕藝術的朋友們,踴躍報名參加,共同為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心力!
記者 龔怡芳/ 採訪報導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為積極推廣及傳承原住民木雕藝術文化,並培育更多有潛力的木雕人才,特舉辦「木藝奇雅豐年濱海-2025豐濱鄉原住民族木雕藝術創作競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134萬元,提供一個讓設籍花蓮縣豐濱鄉並具原住民身份的個人或木雕創作者,能夠充分展現自我才華,以及傳承文化技藝的輝煌舞台。豐濱鄉公所熱情邀請鄉內各路木雕好手踴躍報名參與,共同為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心力。 豐濱鄉長表示:「木雕是我們原住民文化中,非常重要且代表著自身的文化資產。透過木雕,可以記錄生活樣貌,更將代代相傳的文化故事進行保存。」 豐濱鄉公所表示,木雕藝術創作競賽除提供優渥獎金之外,更希望能夠開拓機會,鼓勵更多年輕一輩的族人向部落長老學習木雕技藝,率先將傳統的木雕技藝,以創新多元的方式發揚光大。豐濱鄉擁有豐富的創作資源,更具備深厚木雕文化底蘊,許多部落長老皆是木雕工藝的箇中翹楚,他們不僅擁有精湛的木雕技藝,更是對豐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與體悟。貫穿本次活動,能夠搭起年輕一輩與部落長老之間的橋樑,讓他們能夠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為豐濱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而努力。 競賽分成個人創作組以及創作組,個人創作組的參賽者必須在豐濱鄉設籍,且具備原住民身分;團體創作組的參賽者則必須在花蓮縣設籍。個人創作組首獎可獲得新台幣12萬元以及獎狀乙紙;團體創作組則由機關提供創作費新台幣20萬元(扣稅)。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14年5月29日止,活動報名者請至豐濱鄉公所網站https://www.feng-bin.gov.tw/下載報名簡章,並依簡章規定完成報名。豐濱鄉公所誠摯邀請所有熱愛木雕藝術的朋友們,踴躍報名參加,共同為原住民木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心力!
隨著AI科技快速發展與全球永續理念興起,如何落實ESG理念已經成為現今社會重要議題,為協助原住民求職者掌握未來職場趨勢,強化就業力與文化創新思維,勞動部台東就業中心於23日辦理原住民就業促進活動,帶領學員深入了解AI科技、ESG理念及永續發展議題,從中探索原民文化的創新應用與職涯發展新契機。 本次活動透過實作演練,帶領學員認識AI與永續產業趨勢,掌握AI科技對就業環境的轉變與新興職涯機會。講師強調原住民文化保存與再生產的重要性,鼓勵學員思考傳統智慧與科技創新的結合,探索具市場潛力的創新路徑。活動中介紹企業如何運用ESG三面向推動永續經營,並探討部落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與人才需求。透過案例分析與分組討論,學員提出具體職涯行動方案,激發原民文化創新與就業機會的多元可能。 林姓學員說,之前對AI與ESG等議題感到陌生,但透過這次課程,不僅對AI與ESG議題有更多認識,也開始思考如何結合所學發展個人職涯,希望未來能透過創意與科技,讓部落文化以更新穎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見,並創造更多就業商機。 勞動部台東就業中心主任吳玉敏表示,透過此次活動不僅提升學員對職場趨勢的敏銳度,也啟發以創新視角看待自身文化與未來職涯,在永續發展道路上開拓更多可能。另外,台東就業中心預計6月17日辦理台東地區現場徵才活動,屆時將邀請多家廠商進駐,釋出各式職缺,歡迎有求職需求的民眾前來應徵。本中心並持續提供就業媒合服務及職訓與就業服務推廣、諮詢等服務,相關問題歡迎撥打089-357126台東就業中心洽詢。
A12 藝術空間
原住民文化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