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關閉
南臺科技大學透過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的Internal Project Base Learning(iPBL)國際共學計畫,該計畫為台日菲跨國校際合作之專題共學活動,這個計畫於2013年由日本大阪工業大學(OIT)發起,今年已邁入第11年,於113年8月12~15日由南臺科技大學主辦,電機系、電子系與資工系共同承辦,並邀請日本大阪工業大學與菲律賓聖何塞大學(USJ-R)的師生,共6師31生一同參與。 南臺科技大學代理校長周德光教授表示,台灣具有世界級的軟硬體整合實力,技職體系大學不僅需要跨領域培育人才,也要讓台灣的人才具有跨國合作與技術整合之能力;工學院院長蔡明村教授表示,透過跨國校的合作機制,讓學生藉由完成專題來培養解決工程問題,如此可訓練出符合國際產業所需的人力。 今年的專題主題更是符合AI的熱潮,讓台日菲三國跨校的學生們共同合作,從零打造具視覺能力的智慧無人機,在短短近一週的時間內,三個國家的大學生要協力合作,從無人機的外觀硬體機身到內部控制軟體設計,一步一步設計並製作出無人機架構,並整合AI機器視覺技術,讓無人機擁有一顆智慧的大腦來自主判斷飛行。 目前無人機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在物流運輸、國防科技、農漁業…等領域都漸漸導入相關的技術,可以看出這項技術在產業應用的需求與日俱增。此次活動整合AI機器視覺、無人機控制與機構設計,培養學生軟硬體整合能力,且設計創意功能,其中包含辨識周遭環境的功能、可應用於安全防護工作之自動辨識陌生人功能以及自動跟隨追捕入侵者的功能,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生的實作能力。 未來本校也會持續推動iPBL活動,持續頂尖大學跨校合作,明年將移地至日本大阪工業大學繼續讓台日菲三國跨校的學生們激盪出創意的火花,三校將共同培育國際社會需要的人才。
南臺科技大學盧祐德系主任長期推動資訊傳播教育,他認為科學是一種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它積累、組織並可檢驗有關於萬物的解釋、預測。科學強調預測結果的具體性、可證偽性。寫作是理解科學的最佳方式,好的寫作能力能夠幫助建立正確的科學知識。 鄭祿平教授認為科學探究要用「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可能是生活上、工作上所面對的問題;此外,如何系統化地面對問題所在,蒐集資料並對問題各個面向有全面性了解,這就是科學探究,以實作為手段,探究為目標。 此次邀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執行長蔣振宇,來介紹「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獲獎作品解析講座及大專社會競賽參與技巧,以期結合該校資訊傳播系媒介寫作課程。 為落實科學生活化並提升國人對科學的興趣,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主辦的「2024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此項競賽以科學探究為出發點,鼓勵參賽者以更多元且生活化的方式,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並讓更多人學習用科學敘事的技巧。 執行長蔣振宇在課程中介紹說明,具有主動學習的意願是奠基學生各項能力的基礎,「動手作」是許多教學研究公認有效,激發興趣的學習方式。給予一人一份實驗材料,讓學生在親自操作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科學原理,培養出科學的興趣、觀念與態度,誘發創造性的思考模式。由紮實的基礎理論教學出發,提供多元的原創實驗及活動,綜合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數學等跨領域培養學習素養能力,教導學生們手腦並用地轉化課本的文字,並親自在生活中實踐。
台北2023年6月18日 /美通社/ -- 近日,台灣知名K歌社交APP歡歌聯合台灣6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等),舉辦了「放肆唱一夏」校園比賽活動。活動從5月2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6月29日。活動期間氣氛熱烈,學生們爭相參與,展現青春活力與音樂才華。活動過程萬眾矚目,來自不同大學的學生參賽者通過歡歌唱歌,錄製上傳自己的音樂作品,經過網友應援投票評選,排名名列前茅的學生會獲得豐厚的獎勵回報:20000元現金激勵、獨家簽約歡歌平台的機會、與明星同框的契機、千萬流量的加持、獎杯證書的認證等等。 活動期間,歡歌也在線下六所大學舉辦了推廣活動,活動中精美的海報周邊、精彩紛呈的遊戲讓在場觀眾眼前一亮,無不為之震撼與感動。同時,歡歌也在歌房中舉辦校園主題的直播節目,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唱歌和互動。此次活動也讓很多在校的網紅名人加入,紛紛踴躍報名,大展歌喉,自主轉發擴散。很多學生表示:「很開心歡歌能給我們這麼好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示自己,這將成為我們音樂道路上很重要的起點,我們會繼續努力,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 歡歌官方表示,「我們一直致力於為廣大年輕人群體,特別是高校學生提供更豐富的課餘生活內容與機會。此次與高校聯手舉辦校園歡唱活動,給更多音樂才華橫溢的高校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也培養了學生唱歌K歌的興趣愛好。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未來將不斷加大在高校市場的投入,舉辦更多校園內活動,發現更多優秀的音樂新人,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各高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非常歡迎歡歌未來舉辦更多此類校園活動,這不僅豐富了學生課餘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校園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本次活動成功舉辦,未來歡歌將持續不斷加大高校市場投入力度,舉辦更多校園內線上線下活動,服務廣大高校學生,讓更多高校學生在課餘時間開啟新方式的社交互動與文化體驗,推動高校生活的多元發展。 活動給廣大在校大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獲獎同學更是美夢成真,音樂夢想之旅啟航。 此次活動,歡歌為6所大學的校產學經費進行了大力贊助,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課餘文娛生活,也對大學校園內的文化氛圍與交流互動也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歡歌聯合大學舉辦此次活動,旨在服務廣大大學生群體,激發大學生的創意與熱情,發現更多優秀的音樂新人,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與平臺,這也是歡歌進一步拓展年輕人市場,加深與高校互動的重要舉措之一。 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歡歌將持續深入高校市場,舉辦更多校園內活動,讓更多高校學生在課餘時間開啟新方式的社交互動與文化體驗。 此次聯合高校舉辦的校園歡唱活動,也為歡歌積累了寶貴的市場經驗,進一步拓展了在高校市場與青少年用戶群的影響力。通過贊助高校與學生,搭建展示平臺,發掘音樂人才,歡歌與廣大高校學生搭建了更深入的互動橋樑,這必將對歡歌高校市場的佔有率與用戶數量產生積極影響。高校學生一直是歡歌重點發展的用戶群體,此次聯合高校舉辦校園活動,不僅讓更多高校學生體驗了歡歌APP獨有的社交互動方式與課餘娛樂新體驗,也使更多高校學生入駐成為歡歌的忠實用戶。未來,歡歌將持續深入高校市場,舉辦更多針對高校學生的活動與服務,以此豐富高校學生社交娛樂生活,不斷提高在高校市場的滲透率與影響力。 「關於歡歌」 歡歌APP是台灣最火的K歌交友APP,線上交友緊跟潮流,超全曲庫想唱就唱。優質又強大的曲庫,可以按風格找到你喜愛的伴奏,與好友合唱,學唱歌技巧。AI評分能讓你更快成為K歌之王,K歌房實時合唱與歌友親密互動,還有社區圈子和各種MV模板,最有趣的K歌APP給你最新穎的K歌體驗。手機K歌就上歡歌,快來歡歌APP歡唱吧。
台北2023年6月17日 /美通社/ -- 2023年5月24日,歡歌APP正式開始了以「放肆唱一夏」為主題的校園系列活動。此次活動前往崑山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共五所高校。通過線下宣傳介紹與線上舉辦歌手大賽相互配合的形式,吸引無數大學生參與其中,激勵眾多年輕音樂人為夢想發聲,踴躍參賽。 歡歌APP創立8年,時刻秉承著「為新聲代造夢,打造音樂社交平臺」的核心理念,堅持為用戶挖掘、創建各種舞台機會,提供良好練歌環境,全力助力年輕音樂人追尋音樂夢。此次「放肆唱一夏」活動,在舉辦歌手大賽的同時,歡歌APP更是深入學校尋找好聲音。各組小星探將帶著定制小扇子及冰棒來到了大學校園,說明活動內容並挖掘新星,活動期間吸引了眾多學生停留,參與遊戲互動並報名參賽。「放肆唱一夏」作為專屬學生參加的歌唱比賽,報名需填寫所在大學、學號並上傳學生證,全面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報名參賽後只需選擇自己想要演唱的歌曲並發佈,再回到報名頁面選擇剛發佈的作品,即算完成報名。 此次大賽主題不限,無論是國語歌曲還是粵語歌曲,皆可參賽。為激勵更多有實力的大學生參與,歡歌APP特設豐厚獎勵。排名第四到第十名的參賽者,可獲得5000新台幣;排名第三的參賽者,可獲得10000新台幣;排名第二的參賽者,可獲得15000新台幣;排名第一的參賽者可獲得20000新台幣。除此之外,比賽前二十名的參賽者均可獲得歡歌獨家簽約的機會,前十名簽約的選手還將參與更多大型活動,甚至量身打造單曲並拍攝MV。 「關於歡歌」 歡歌APP是台灣受眾多年輕人歡迎的音樂K歌社交平台,旨在讓用戶盡情展現自己的音樂才華,與其他音樂愛好者交流互動。八年來歡歌不斷推陳出新,只為提供給用戶最好的K歌體驗。簡潔、直觀的使用界面,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用戶,都能輕鬆上手,即刻開始享受唱歌的樂趣。只需使用手機或耳麥,用戶便能在歡歌上盡情發揮,將自己的歌聲傳達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同時還提供了多種音樂類型和曲目供用戶選擇。不論您是喜歡流行、搖滾、爵士還是嘻哈,歡歌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為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國立成功大學於 3月 31日假成大醫學院成杏廳舉辦碳中和技術與人才培育基地論壇,不但邀請知名氣象專家及台灣氣候聯盟祕書長彭啟明來分享從 「台南百年大旱來看氣候變遷」專題,同時與台灣德國萊因舉辦碳中和技術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未來雙方將攜手聚焦在碳中和技術人才紮根及國際認證合作, 將台灣碳中和技術推廣至國際舞台。 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之下,各國積極制定淨零減排路徑,綠色供應鏈也順勢崛起,從國家能源轉型到企業及個人發展都面臨綠色轉型挑戰。 為培養年輕新世代的國際視野與綠色行動力, 成大郭耀煌副校長及台灣德國萊因王秀雲董事總經理將共同簽署碳中和技術合作備忘錄,藉由雙方資源合作分享,結合教育部碳中和人才培育計畫,由成功大學、台南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等 5 所學校師生共同參與及見證。 活動中成大郭耀煌副校長表示,全球極端氣候頻傳,淨零排放已是國際共識。成大建置國內首座負碳示範工廠,這座工廠是台灣邁向 2050 碳中和的重要里程碑,希望藉由科學研發及創新科技提升臺灣產業 2050 淨零轉型國際競爭力。 台灣德國萊因王秀雲董事總經理指出,淨零碳排及能源轉型已成為人類的緊急任務,德國萊因將與成大在「碳捕捉再利用」、「氫能」與「循環經濟」三大領域共同合作開發碳中和相關技術,以符合國際趨勢與業界所需。 德國萊因是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長期致力於產業安全、品質及永續發展認證服務,在製程安全、碳盤查、環保監測檢驗、廢棄物回收再生、低碳氫、ESG 認證領域都有領先的發展,其證書在國內及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 德國萊因大中華區工業服務及資訊安全事業群能源及環保處總經理高鴻鈞補充,此次成大與德國萊因合作是台灣本土碳中和技術邁向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未來,雙方將合作關注碳中和技術人才培養和國際認證,致力於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的共同目標。 而為了增強與會貴賓及師生面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能力與管理,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後由彭啟明秘書長發表專題演講,他鼓勵年輕人把氣候變遷視為產業,積極站出來做出行動,為人類生活帶來橫跨社會、科技、經濟、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因應全球邁向零碳排的共識,全面智慧化與電動化成為當今汽車產業的必然趨勢,而在電動車領域中,肩負行車安全保障與通訊、娛樂功能車載系統的設置,更是扮演與使用者溝通與行車體驗的要角。然而在台灣車用電子產業鏈中,雖對於車載系統擁有優越的製造技術,然而具備安全檢測資格的專業人才卻相對稀少,形成能監管安全專業的可靠度工程師人力嚴重不足。 車載系統本身包含路線資訊與即時分析、車體狀況監控、行車安全控管等相關應用,其製造與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關,所以將最成熟的產品導入製造中,追求最穩妥的品質與可靠度,對車廠來說,是沒有任何餘地的堅守原則,想建立有效的檢驗程序及品質管制,就需要可靠度工程師具備設計、製造和品管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從產品開發階段就須融入可靠度的設計,到最後驗證品管保障結果,都仰賴可靠度工程師的把關。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車用電子協會承辦、南臺科技大學和360d才庫事業群協辦的「智慧電子人才應用發展推動計畫-車載系統可靠度驗證測試人才養成班」符合資格者還可再領勞動部產業新尖兵24,000元的生活補助金!透過培訓使人才擁有車用電子可靠度工程與管理的專業職能,盡快投入相關產業的可靠度技術品管工作。 課程包含車內網路CAN Bus / LIN Bus概論、車用CAN Bus 與OBDII 理論與實務、AEC Q100車用電子可靠度等多項關鍵理論,300小時的紮實課程還規劃實作專題,涵蓋輕型車輛診斷系統 OBDII 實作、PCAN 量測儀器使用、NB-IOT 模組使用等面向,結合學科與實作,讓學員能精準接軌職場所需,成為守護車載安全的生力軍。通過考試後,除了可安排立即就業,擔任可靠度工程師,並可在課後5年內申請成為登錄之QMS稽核員,有完整的職涯路徑可以發展。 360d才庫事業群董事長楊朝安觀察到車載系統的未來發展包含智慧導航、感測周遭車輛的反應等與安全相關的核心議題,將大幅提升行車的安全,企業除研發專業技術外,更需要雙管齊下,投入可靠工程師的培養。楊朝安董事長也指出,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相關課程多半集中在車電系統研發、電池技術與維修管理等,幾乎沒有針對車載系統的可靠度工程師開設培訓課程,此次課程有政府補助全程免費,名額相當有限,敬請把握機會!歡迎洽詢https://www.360d.com.tw/course-detail/44。
A12 藝術空間
南臺科技大學
請先登入後才能發佈新聞。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 加入台灣產經新聞網會員 ,使用免費新聞發佈服務。 (服務項目) (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