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ookie 的說明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相關資訊請訪問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

符合「劉懿瑾」新聞搜尋結果, 共 2 篇 ,以下為 1 - 2 篇 訂閱此列表,掌握最新動態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耀眼奪獎AYDA亞洲設計師大賽展現永續設計力

以設計對話全球,結合在地實踐!第十五屆「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AYDA Awards)以「全球在地化」(CONVERGE: Glocal Design Solutions)為主題,鼓勵青年設計師從宏觀的全球視角探索社會問題,同時以微觀視角深耕地方特色,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競賽由立邦集團舉辦,橫跨亞洲16座城市,吸引數千位來自各大知名學府的設計新秀參賽,競爭激烈,堪稱設計界最具指標性的國際賽事之一。   而在激烈的競賽中,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以出色的表現脫穎而出,兩組作品分別榮獲佳作獎,展現卓越的設計實力與創新思維,兩件獲獎作品,《扭轉的流轉》和《竹市之帽》,強調永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更深入探索臺灣傳統文化的價值,將在地特色完美轉化為國際語彙,令評審團留下深刻印象。   邵芝瑜與洪紫芸所共同創作的《扭轉的流轉》聚焦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南機場夜市。以夜市作為臺灣文化的縮影,承載著在地居民的生活記憶與城市情感。然而,面對現代化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挑戰,如何保留傳統價值,將成為設計的核心議題。指導老師向士賢老師表示:「學生們以夜市歷史流動為靈感,透過環保材料與空間重整,重新規劃夜市攤位與環境,讓傳統與現代共存,創造出新的可能。」作品的巧思在於將永續設計融入日常場域,並藉由細膩的設計手法賦予空間新的生命力。《扭轉的流轉》是一場文化與永續對話,象徵著傳統夜市在環保意識崛起時所追求的平衡與突破。   另一件作品《竹市之帽》則由張藄方與陳羽嫻共同完成,以士林華榮街市場為設計場景。傳統市場承載著濃厚的人情味,卻在現代環境衛生標準與市場需求變化中面臨挑戰。學生們以「竹市」之名呼應在地綠竹筍產業,將自然意象融入市場設計,為充滿生活氣息的場域帶來新的面貌。指導老師林宛儀老師則強調:「《竹市之帽》保留傳統市場的魅力,並引入現代設計手法,兼顧美觀與實用性,讓市場成為年輕人願意駐足的地方。同時透過永續材料的運用,創造自然、人文與空間的共融。」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致力於培育兼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實踐的設計人才,課程中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智慧科技與人本設計等重要議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實務專案、設計競賽累積寶貴經驗,並以設計回應現實社會的需求,實踐設計的真正價值。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劉懿瑾主任表示:「我們非常重視學生在創意表達,更以設計關懷社會、尊重文化,並要務實結合全球視角。本次AYDA競賽展現出學生深厚的設計實力,也讓世界看到臺灣設計新生代的無限潛能與能量。」   AYDA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賽的競爭極為激烈,兩組獲獎團隊經歷數月的構思、草圖設計、模型製作與不斷調整,最終呈現令人驚艷的作品。每個背後都是學生間的默契合作與指導老師的耐心支持。獲獎學生分享:「設計過程中,挑戰往往伴隨著成長。從失敗中找尋突破,過程也讓我們學到堅持的重要,也體會團隊合作的無限能量。」學生在證明自己設計的專業能力,更看見對永續發展與文化傳承的深刻關懷,創造與世界對話的設計作品,讓設計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4694 加入收藏 :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獲「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競賽優選獎展現智慧居住空間設計實力

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辦的第十七屆「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中,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的學生們憑藉創新設計榮獲優選獎,作品結合環境永續與智慧科技,展現了在設計領域的潛力。本屆競賽主題聚焦於未來生活的創新解決方案,推動數位科技與AIoT應用於建築與社區場域,以達成智慧淨零建築的目標,提升生活品質並推動環境永續。競賽規模盛大,吸引來自全國的學生團隊參與,競爭激烈,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學生的優異表現更加難得。   來自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的三組學生團隊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是王崇晞、黃文陽的《地流暖源》,陳露西、曾寶葳的《生波塊》,以及林妍頤、賴宥竹的《水鏡之環》。每一件作品都結合智慧科技與環保理念,展現學生們對設計創新的熱情與專業實力。   其中,《地流暖源》由王崇晞與黃文陽設計,靈感來自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團隊針對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遊客服務站,運用地源熱泵和蒸氣渦輪技術,打造出一套節能暖房系統。該系統結合被動式節能設計,具備高效、低碳的能源優勢,並融入環保教育功能,讓民眾在參觀時增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指導老師向士賢老師表示:「學生們在研究地熱技術和渦輪效能優化方面投入大量時間,多次進行實地勘查和模擬試驗。透過這樣的設計,學生掌握技術,也在實踐中學會在美學與功能之間取得平衡。」   《生波塊》則是由陳露西和曾寶葳設計,針對台灣海岸線經常受極端氣候影響的現況,團隊以生物混凝土材料和仿生設計,創造出具生態保護和美觀效果的「生波塊」。結構能有效分散波浪能量,還提供微孔結構供海洋生物棲息,增強海岸生態多樣性。指導老師王芝平老師表示:「學生從環境共生的角度出發,透過材料科學將傳統消波塊轉變成為生態的一部分。設計過程中學生在材料選擇和結構穩定性上進行多次測試,展現創意和執行力,希望學生繼續在生態友好設計領域中發揮所長。」   林妍頤與賴宥竹的作品《水鏡之環》針對台灣水力發電普及率低的問題,設計一款低成本、便於攜帶的水力發電裝置。該裝置利用水流帶動葉片發電,並結合攔截網設計以保護自然環境。此作品針對台灣的水文特性設計出高效便捷的發電裝置,符合不同地區的能源需求。同時,水鏡設計也增強了景觀視覺效果,實現美學與功能的結合。指導老師林宛儀老師表示:「這項設計具創新且實用,團隊在設計過程中多次模型測試,期待達到穩定和效率的平衡。學生們對永續理念的深刻理解,使作品能達到理想的環境效益。」   東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在教學方針上重視環境永續、智慧科技及人本設計,在傳授專業知識上,透過實務專案和競賽,讓學生實踐中累積經驗。室內設計系劉懿瑾主任表示:「我們持續鼓勵並引導學生發揮創意潛能,競賽成績充分展現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對永續議題的關注,非常令人感動。我們更深信學生在智慧居住空間設計領域中展現才華,未來也將帶動更多產學合作和環境永續的實踐。」   東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學院楊靖宇院長也對學生的出色表現給予高度肯定:「競賽成果是學生努力的回報,體現東南科技大學在培育創新人才上的實力。學院致力提供前瞻性的教學方針趨勢,強調創意思維、實務經驗和永續設計的結合。而學生在創作中學習並成長,獲獎對學生而言是一份極大的鼓舞,也為未來的設計生涯點亮了起點。」未來,東南科技大學將持續推動創意競賽與實務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激勵更多學生在設計領域中突破,創造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作品,並在智慧與永續的浪潮中,為社會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文章來源 : 東南科技大學 發表時間 : 瀏覽次數 : 7647 加入收藏 :
2025 年 1 月 15 日 (星期三)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首 頁 我的收藏 搜 尋 新聞發佈